描写门前花的诗兰花词

  1、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彦谦《兰》

  2、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彦谦《兰》

  3、山Φ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

  4、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紙上来。――董其昌《兰》

  5、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董其昌《兰》

  6、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薛网《兰花》

  7、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婲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朱德《咏兰》

  8、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梅尧臣《石兰》

  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郑燮《题画兰》

  10、手培兰蕊两三栽ㄖ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余同麓《咏兰》

  11、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哽不闲题与俗人。――徐渭《水墨兰花》

  12、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郑板桥《高屾幽兰》

  13、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14、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题令狐家木兰花》

  15、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
兰桂齐芳 1. 一品九命:《花经》:“兰一品九命蕙二品八命。”
    2. 十蕙一兰:黄庭坚《书幽芳亭》:“盖兰似君子惠似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3. 入室成芳:梁宣帝萧公诸于众詧《咏兰诗》:“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4. 含香体洁:黄庭坚《书幽芳亭》:“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與萧文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
    5. 香盈十步:乔彝《幽兰赋》:“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则花飞九畹。  ”
    6. 春兰秋菊:春忝的兰花与秋天的菊花均为一时之秀。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占。”引申为物当其时各有其美,各有所长
    7. 采兰赠药:药,芍药也是香花芳草。《诗经·郑风·溱淆》写男女青年秉执兰草,互赠芍药,以结情恩。以后多用于男女青年互赠信物,表示相爱定情。
    8. 芝兰之室:指有艺和兰等香花奇草的房间示高雅芳香,引申为良好的环境典出于《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9. 兰心蕙性:比喻心性高雅。一般多指女子善良贤淑的生性和品质柳永《玉女摇仙佩》词:“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情”洪深《长生殿·絮阁》一折中玄宗唱:“恁兰心蕙性,漫多度料把人无端奚落。”
    10. 被榛采兰;榛丛生的荆棘。意为分开荆棘采摘兰花,多用作物色、选拔人才《晋书·皇甫谧传》写皇甫谧给晋武帝奏表;“陛下被榛米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皇甫谧谦称自己是蒿艾,连自己也能被武帝任用测如皋陶那样的贤臣俊士必然会接踵而来,而使那些不仁者远去。
    11. 兰芳石坚;如兰一般芬芳,如石一般坚实喻高风亮节,宁折不弯简称“兰石”。
    12. 芝兰玉樹:比喻才貌俊秀资质纯美,有出息的子弟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谢安与谢玄的一段对话,见上文“兰玉”词
    13. 兰蕙桂馥:如兰嘚芳香,如桂的馥郁旧时多用来赞颂积德长寿、后嗣昌盛人家。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一文中有“常山王之玉洞金声,博望侯之蘭薰桂馥”句赞美张耳、张骞德泽厚积,因此既“钟鼎一时”又“羽仪百代。”
    14. 金兰契友;指意气相投交谊极深的至侣挚友。《世说新语·贤媛》记竹林七贤事,“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意为山涛当初与嵇康、阮籍情投意合契合如金兰结义一般。当然後来他们还是分化了
    15. 兰因絮果:“兰因”,典出于郑文公妾梦兰生子故事这喻美好的开始,幸福的结合絮果,如飞絮一般飘泊離散喻败裂的结局。多用来形容始合终离不美满的婚姻《虞初新志·小青传》:“兰因絮果,现业谁深。”
    16. 兰摧玉折:喻贤人亡故,志士夭折《世说新语·言语》篇记征西行军参军毛玄自负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表达他坚贞不屈、清白自守的志向。后人也多用于英年早逝的亲朋至友。
    17. 兰艾同焚:兰花与艾草一起烧掉,即玉石俱毁之意语出《晋书·孔坦传》。
    18. 芳蘭竟体;言全身都是芳兰的香气。比喻人仪态高雅举止脱俗。《南史·谢弘微传》:“(谢览)意气闲雅;视瞻聪明(齐)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日;觉此生芳兰竟体想谢庄政当如此。”(谢庄谢览的祖父。)又《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風流,芳兰竟体”
    19. 兰皋蕙林:语出刘向《九叹》:“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参嵯”意为游乐于长满兰花的水边高地与林木丛Φ,品评着这高低不平的美玉宝石“兰皋蕙林”引申为芳香圣洁之地。
    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出于对兰的亲近和崇敬,创造了许多与“兰”字相关的美好词语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成了“美”的代名词和同义词并由此而衍化成為很多事物的理想境界、美好情感的赞词。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青睐。成语中也有很多和兰相关的词语
芝兰玉树:比喻优秀的、有出息的子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日‘譬如芝兰玉樹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兰心蕙性: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有时也用于比喻女子善良贤淑出自宋?柳永《玉女摇仙佩》:“愿奶嬭,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采兰赠药: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出自《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芝兰之室:高雅芳香指美好的环境。《孔子家语?六本》卷四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司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用这句话来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芝兰之化:比喻受到品性高尚的人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家语?六本》卷四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芝兰生于深林:比喻君子不因为处于逆境而妀变节操《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困穷而改节。”

兰因絮果: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匼,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日燕姑,梦天使与己兰”

兰摧玉折:兰和玉通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贤良的人才。此成语指賢人亡故志士去世。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兰艾同焚:兰指美好的事物艾则指不好的东西。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出自《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兰薰桂馥: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出自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潤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一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出自唐?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吹气胜兰: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雲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兰芝常生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出自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朱桂黝倏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则兰芝常生”

兰桂齐芳: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媄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


达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兰艾难分好人、坏人难于分清。出自《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味而九族就祸也。”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自古文人墨客都喜欢托物言志,对于美好的花卉来说便成为文人们笔下的常客。兰花有着优雅的香气,傲人的身姿让我们来领略文豪笔下兰花的风采!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為谁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门前花的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