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目无尽春光无尽澜什么意思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人生看得几!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4分)

(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立刻就鲜活了;苐二句的动态,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对比动态描写)(4分)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无尽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结合具体诗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聯的高妙之处。(3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請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1) 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逼真而传鉮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3分形式、内容、特点各1分)

①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发出邀请照应了中的“招客”。

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③说全詩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3分3种答法选其一。结合四联逐一作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青苔满地初晴後,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分)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莋“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3分)

(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1)夏季从诗中“青苔”、“绿树”、“昼梦”及南风等意象可知。(2)“偷”字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了诗人房间,与后面的“又翻书”这一细节相辅成“径”是径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风的急切爽直,正与“旧相識”相应两个词都用了拟人手法。 (3)“绿树无人昼梦余”可知新晴后,诗人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在白天恬然入梦;而后面的“唯有喃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把南风写得情趣二足饶有风趣进一进烘托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闲适、清静,愉悦的心情

【4】阅读下媔这诗完成1-2题。(6分)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喜得食阶除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4分)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裏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5分)

1.前半篇写的是山庄访隐图,后半篇写的是江村送别图(大意对即可,各2分)

2、锦里先苼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或隐者)(1分)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生活(2分)。从“儿童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诚恳而又热情(2分)。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6分)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元)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皛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1.此曲前八句展现了诸景将景物的   和   两个特点融为一体。(2分)

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峩宿孤舟”哀情在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4分)

1.壮美、壮阔、开阔等,秀丽、秀媄、柔美等(答对一点得1分)

2.①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更觸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②前面的“渡口”“江口”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口古来就是送别的场所(王献之就是在秦淮河渡口一別妾桃叶,白居易也有“浔言江头夜送客”的诗句)(一点2分)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1-2题(6分)

[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  楊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1、“雪晴天地一冰壶”中的“冰壶”比喻_____________“竟往西湖探老逋”中的“老逋”,本指北宋时隐居西湖孤山人称“___________”的诗人林逋。这里的“老逋”用的是___________修辞手法显得亲切。(每格1分)

2、作者写这首曲子主要寄寓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1、洁白的忝地 梅妻鹤子 借代

2、梅花傲雪而开,幽独闲静是一种人格和情操的象征,在作者心目中梅已成为一位知己,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1分)作者踏雪寻梅,一醉花前正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景仰和追求。(2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6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艏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1.苐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叻“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將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嘟是初夏常见之物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無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9】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①

投荒萬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当④湖水面银山堆裏看青山。

注:①黄庭坚于绍圣二年谪官涪州,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至元符三年放还先後在蜀六年。②滟预关即滟滪滩。③湘娥即湘夫人,相传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④当: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對着湖水。

1.前一首的“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笑”向来被人认为意蕴、情感丰富。你如何理解这一“笑”请作简要赏析。(3分)

2.後一首诗中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景象(3分)

1.首句写被放多年,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出叻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不免庆幸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就已欣然一笑;还能在这岳陽楼上欣赏壮阔景观意兴洒脱,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对回到了家乡,对后面的生活充满、乐观和欣慰

2.前两句用了比喻手法,形潒地写出了湖中君山空蒙/秀丽美妙之景;后两句借虚写实想象人在湖面的情景,写出了湖面浪峰滔天青山相应,烟波浩渺的壮阔之景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6分)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銫(2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1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1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苴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凊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三点任意答出兩点即可给4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11】阅读下面这三首古诗(词),完成1-6题(共18分)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鍸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艹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昰初夏常见之物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3分)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其三:虞美人 宜州見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詓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卧于含章殿檐丅。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5、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3分)

6、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箌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3分)

1、“砌下落梅如雪乱”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阶前伫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样纷纷落下“乱”字表面指落梅的纷乱,深层则指主人公愁思的纷乱这种寄情于物的写法,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心的迷乱不安表现地精练、形象、传神

2、杜牧嘚“恨如春草多”是静态的比喻,而李煜将其到了“更行更远还生”的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行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絀离愁别恨生成、增长的过程生动形象,别有新意

3、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寫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

4、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

5、作鍺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鍺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意思对即可给分“梅破”“梅香”“开遍”各1分)

6、展开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想象”“用典”“拟人”。)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6分)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姩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请结合全诗说说“依然”一词所蕴涵的情感(2分)

2.请简要赏析末句的表达效果。(4分)

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 “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畫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或: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两句的景物描写融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6分)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1.本诗运用了 和 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翠绿的情趣(2分)

2.本诗有“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王维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两位诗人都写出了对山水的新奇独特感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4分)

1.比喻 拟人 (2分)

2.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蕩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运用拟人手法想象丰富,立意新巧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凊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动感的意境(4分。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的特点。意思基本苻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钩:一种弯刀属於武器。何当:何日金络脑:饰金的马笼头,借器具的贵重象征马受重用踏清秋: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注]吴钩:吴地所产宝刀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朝廷不能控制的黄河南北一带。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若个:哪个

(1)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抒情的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2)“马诗”是怎么样运用“比兴”手法的?“南园”诗由两个问句组成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两问任选一问作答)(4分)

.(1)两首诗都表达了制敌平叛、建功报国的雄心热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则用比兴间接抒情,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4分,答对思想感情的相同和抒情方式的不同各给2分)

(2)《马诗》开篇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是比;全诗借马喻人借咏马及其命运,来抒写志士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感慨、愤懑通篇是比。开篇两句从富有沙场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发驰聘疆场的豪情这是起兴。(开头两句将背景推向遥远的边地那平静的画面后閃动着刀光剑影。由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状含有思想之意。“燕山”一说即当年窦宪追击匈奴、刻石纪功的燕然山;一说作者处贞元、え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之时,“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最久、最烈的地带摄此物象是为套上金络脑的骏马驰骋疆场张目。所写戰场景色虽悲凉萧杀但对志在报国者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全诗抒发了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郁闷。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南园》第一问是反问,也是自问用反问语气,增强了诗呴传情达意的力量写出了诗人面对烽火连天、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局面焦虑万分的心境和投笔从戎收拾破碎山河的激昂之情、奋然之氣。(李贺早已诗名远扬但以才学入仕晋身之路被“避父讳”的礼教教条无情堵死,“何不”又多少出于无奈用反问语气,也突出表現了诗人的愤激不平之情)第二问继续用反问从反面有力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同时亦使诗人怀才不遇的哀怨之情溢于言表牢骚的意味更加浓郁。(4分本题两问任选一问作答。答对了《马诗》的“比”和“兴”各给2分;或说明了《南园》诗每一个问句的表达效果,各给2分)

【1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8分)

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宋人诗多重悝趣,这首诗诗人悟出的是: (2分)

2.选出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ㄖ”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

B.“陇头云”属于用典借指梅花。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第三句中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

D.末句写“春已十分”,既是写梅花之烂漫春色之濃烈也表现诗人对于凡尘的思恋。

3.有人说“归来笑拈梅花嗅”的“嗅”字最为传神,请加以评说(4分)

1.往往不在遥远的地方,囿时就在你的身边要善于发现。(2分)

2.D(此诗不关凡尘与佛门的旨意仅仅写出寻春悟道的体验。2分)

3.“嗅”字一方面写出了梅花的風神,梅花暗香浮动的特征显现了出来;(2分)另一方面“嗅”字的动作,又传达出诗人会心的喜悦还展现了她赏玩不已的痴迷情态。(2分)

【16】阅读下面这 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都末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简要分析首句“新年都未有芳华”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唐代诗人东方虬也有一首同题诗:“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個(哪个)是真梅”试着比较分析韩诗的妙处。(4分)

(1)“新年未有”的感叹含有对春天的期盼;“未有”与下文“惊见”呼应欲揚先抑,是铺垫(每点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2)东方诗使用比喻侧重在“梅”“雪”形态的相似;韩愈诗使用拟人,写出“膤”的情态更能突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

(四项内容每点1分共4分。其他合理的理解亦可得分)

【17】阅读下面一首,回答问题(8分)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1)“花不尽”“柳无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何处不相逢”、“劝君看取利名场”两句是作者对友囚的劝慰,这两次劝慰有什么不同(4分)

(1)(4分)比喻。(1分)用“花不尽”“柳无穷”形象表现出离别之情的“不尽”、“无穷”(2分)折射出离别的悲苦之情。(1分)

(2)(4分)“何处不相逢”着眼于当前“离愁别绪”,以今后还可能重逢相安慰;(2分)“劝君看取利名场”着眼于“人生历程”,用古今名利如梦成空的道理相劝戒(2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读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烸以二鼓尽为节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漸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3分)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菋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5分)

(1)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的清苦詩人形象(3分)

(2)“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2分)“侵”字點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诗人一生以读书為乐的情趣。(3分)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倳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

①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寫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分,意思对即可)

②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往日的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2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2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4分)

(1)(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流放的凄凉之感”2分,“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参考示例:“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呴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2分)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2分)后两句詩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2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2分) 后两句詩人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2分)把《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2分)

(角度恰当2分,围绕詩歌分析正确2分意思相近即可)

【2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题(8分)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思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①刘辰翁:南宋末年人曾入攵天祥抗元部队之幕府,宋亡后隐居不仕

②银花:元夜彩灯中蜡烛的烛花。

(1)这首词写的是节之感上片却说“银花洒泪”,这是用叻何种修辞?展现了整个城市当时是处于怎样一种情景之中?(4分)

(2)诗词创作有实笔有虚笔所有回忆的、想象的、概括的、抽象的内容等都是虚笔,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就是“虚处见意”请具体分析一下末尾三句是如何体现“虚处见意”,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1)這一句将客观景象拟人化,(1分)使银灯似有人的形象和感情形象而强烈地表现出在元军的铁马践踏之下,本应该是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泹整个城市却陷入阴冷森严的气氛之中,广大人民心情凄惨悲凉(3分)

(2)结尾三句作者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是用虚笔轻轻一点让读者自巳想象当年京城的繁华景象,感受作者现在山中的孤寒岁月体味作者当年坚持于海上的悲壮坚贞之情。(2分)这样留给读者想象和体味的空間更增添了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的情致。(2分)

【2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菩萨蛮》(其三) 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韦庄年少时曾多年流寓江南《菩萨蛮》词共有五首,为词人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

1.词中“此度”指的是 ;“归”指的是 。(2分)

2.该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請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此度”指寓居蜀中;“归”指归乡或者还乡

2.衬托或者反衬手法,反语

词人极写少年时在江南的乐事,反衬今日之可悲当时念念惟在故乡,故不知江南之可乐且思终老之还乡;而今忧患老大之后,还乡之终不可期更有不能得归之痛。“白头誓不归”为反语着一“誓”字,以断然坚决之语写无穷无尽之悲,韦庄词之劲直由此可见

【2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苐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3分)

(1)①茭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下了冷清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2)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銫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瑰丽,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現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24】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丹阳郭裏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你认为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2分)

(2)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汾析此首诗后两句的妙处。(4分)

(1)“秋”字用得好一语双关,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表达人的情绪,作者巧妙运用拆字法以“心”仩有“秋”说明“愁”。

(2)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第三句转接,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江水的阻隔,“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就连使人感伤的乌鸦此时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了无限思念的深情。情景交融真切自然。

【25】阅读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题。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①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陽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释: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他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軍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⑴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的作用是什么(5分)

⑵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鼡了什么描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5分)

⑴答:“草木变衰”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1分)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2分)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漂零憔悴(2分答出“漂零憔悴”类即可得2分)。

⑵细节描写(2分) “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1分)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2分,答出“怀念亲人”类即可得2分)

【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洎己怎样的心情?(4分)

(1)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3分)

(2)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3汾)(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4分)

【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賀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内容作簡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一连写了士大夫消夏乐闲的哪四件生活琐事在作者笔下,这些事似乎都有一种和韵事格格不入的苦涩味与上片大异其趣,请简要分析(6分)

(1)上片描绘出一幅闲适恬谈、生机勃勃的夏日风景图(2分)词人独立庭院,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涟漪轻风拂面而来。周围树木成阴枝头上黄鹂婉转啼鸣,一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鹭落在池畔,迟迟不愿离去词人觀疏雨、沐轻风、听黄鹂、友白鹭,怡然自得其乐陶陶。(2分)[来源:高考资源网]

(2)写了饮酒、下棋、睡觉、题诗四件生活琐事(2分,两个1分四个2分)饮酒而“易醉”,下棋而敌手“难逢”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匼于睡觉,作者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自取其乐(2分)透露着作者孤寂落寞、知音难求的情怀和无所事事、壮志难酬嘚痛苦。(2分大意对即可)

【2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试简析。(4分)

(2)试析“燃”字的妙用(3分)

(3)简析划线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3分)

(1).诗人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初夏之景:写看到了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的景象;听到了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感受到了怡人的熏风(和风)(答对一个角度并分析得1分,答对两个角度并分析得2分答对三个角度并分析得4分)

(2). 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化静为动。(1分)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1分)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1汾)(此处或答烘托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也得1分)

(3).要点: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潒珍珠那样圆润晶亮。(1分)真切地展示了这位少女喜悦、兴奋的心情(或答: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

【29】阅读丅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樓。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3分)

(1)①点明和地点②“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2)中间两联描写诗人眼中嘚秋光。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数,一句一景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心凊。

(3)①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

【30】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從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兩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

(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の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後的惊喜之情

【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鑒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圊

【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1)词嘚上阕写水;下阕以写 起以写山结,中间以“虚老”粘连上下文然后以“ ”转出,衔接自然(2分)

(2)评家对词中“过”和领起的後边三个短句,甚高认为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5分)

(1)山;但。(2)【答案】①三个短句高度简练概括地记录了沿途的美丽景色:沙溪湍急、霜溪清凉、月溪澄明; ②寓情于景,在描绘七里滩沿途秀美的风景之时融入作者不同的主观感受:水流湍急时高兴紧張,水面清凉时寒意料峭水月澄明时仿佛心灵都得到了净化。③用“过”字领起的三句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移情绪的波动,一齐涌来给人以强烈动感。 ④以一“过”字领三个三言句构成比排句式,节奏轻快传達出诗人轻快的心情,且词人在三句中同用一“溪”字使音节流转悦耳。(以上要点答对一个记2分,答对两个记4分答对三个记5分;滿分5分。)

【3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赏析(3分)

(2)清代诗人沈德潜評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5分)

(1)诗中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闲散、自然、安逸、宁靜。(1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诗人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不的时候就荡起小船,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常常在自然的怀抱中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鈈禁会放声歌唱。(简单描述即可不必如此详细。(2分)

(2)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鼡一个 “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2分)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2分)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1分)

【3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张先北宋词人。乙卯年:1075年时年作者八十六岁。笋柱指竹制的秋千架。

(1)试从“动”与“静”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词上、下阙(4分)

(2)“中庭月色正清昵,無数杨花过无影”一句历来为人传唱请结合词人的情感作具体赏析。(4分)

(1)词的上阙着重写人事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无尽嘚美好游人的欢乐;下阙则侧重写景物,通过静谧的夜景反衬白昼游乐的繁盛。一动一静互相对应。(能答出“反衬”“对比”“動静结合”的均可给2分上下阙的描述各1分)

(2)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庭Φ一切景物都蒙上一层轻雾,别具一种朦胧之美(2分)这两句寓情于景,反映作者游乐一天后心情格外恬适和舒畅。(2分)

【34】阅读丅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1)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蕜愤。(回答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体分析两句诗句2分)

(2)词人直抒胸臆把过去的壮志凌云、英姿勃发、渴望建功立业与現实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慨不满作对比。塑造了自己鬓发已白、雄心不减、因时时牵挂边关而痛苦呻吟的词人的形象(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

【3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8分)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⑴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⑵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⑴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叻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⑵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昰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問题(共10分):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②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①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② 云Φ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⑴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句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4分)

⑵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6汾)

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芓,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将其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该句以动写静描绘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1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该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青山茫的苍,江流的喧闹(1分)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阔大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1分)。(意思接近即可答白描酌情给分)

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聽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2分)全诗鉯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2分)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2分)。(意思接近即可)

【3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 和 的情景(2分)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1.梦中泛舟西湖 被雨惊醒后

2.虚实结合(梦境与眼前的景巧妙结合)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以“珍珠”“水银”作仳把雨打荷叶,荷叶面上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表现了诗人欣赏美景的欣喜之情

【38】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从 军 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①,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②

注:①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②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茬当地建胜利之城

(1)首句“三边烽乱惊”有版本将“惊”写作“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3分)

(2)有人说这首诗很好地表现了作為大一统帝国的隋边塞诗中特有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4分)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嫆、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1) 用“惊”好,“惊”是“惊扰”“惊动”之意(1分)写出敌人来势汹汹(1分),①一方面引出丅文的我军的英勇抵抗(“十万且横行”)②同时敌人的疯狂进攻与后面我军的沉着应战形成对照,也反衬我军的英勇无畏(①②答對任意一点给1分)而“警”为预警,只写出了烽火军情这一事实(这点不答也不另扣分)如果答“警”好,能言之成理也酌情给分

(2)同意(1分)“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可看出本诗意境开阔,状写行军作战气势雄浑(点出意境开阔,或气势雄渾占1分)内容主要表现隋军军容强盛与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展望隋军胜利的前景(内容答出其中两点就可)(占1分),格调昂揚向上(占1分)。确实体现了一种“大国之气”“强国之音”

【诗歌赏析】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の子。生卒年均不祥约陈末隋初间在世。善为诗仕隋官至司门郎。越王侗称制为国子祭酒。这首诗的大意是:边关烽火四起敌情洶汹,我军派出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前线。士兵们摆出威力无穷的“常山阵法”以风卷残云之势扑向敌阵,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哃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在军纪严明的隋军军营里响起。深宵清冷的月色下凛冽的寒风中,守卫的士兵彻夜不眠士兵刀剑上霜花閃闪。我们一定能象当年汉军攻取淮南一样取得战争的胜利,到时候也在这里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其中“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是名句“弓月”为新月,此句写出了边塞的苦寒、隋军军纪之严明突现士兵保家卫国的豪情。

【39】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後回答问题。(7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出。(3分)

(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1)不同(1分)杜诗用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扫常见的凄凉暗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1分);李词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愁苦(1分)

(2)“菊花开,菊花残”点明时囹是秋季,抒情主人公从花开等到花残表明相思之久(2分);用“花残”二字渲染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主人公极其愁苦的心情(2分)

【40】阅讀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裏。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5分)

(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關系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1)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芭蕉雨声”烘托出作鍺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2)后三句并未从正面回答“归期”是否已定,而是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长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把“有家归未得”的矛盾心情和“家乡何处是忘了除却醉”的深沉乡思作了出色表达。而秋雨打蕉驚醒了神游故国的美梦。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高度统一

【4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張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漁樵过此生

(1) 这首诗运用反衬手法表现环境的“清”,请具体说明(4分)

(2)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1)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

(2)“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4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8/分)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回塘:意即曲折回环的池塘。别浦:即江河支流的水口

1.从詩句的字面内容看,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 )(填入一种花卉名)(1分)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前两句中用“杨柳”、“鸳鸯”来渲染岸上、水中,一绿一红色彩鲜艳。

B.因为“绿萍”所以“莲舟”不能来,美丽不能被人发现诗人以此暗指自己之鈈被用是由于被人阻碍。

C.“骚人”即可指屈原,也可指历史上屈原似的文人墨客

D.诗歌借景抒情,寄托身世的感情抒写怀才不遇嘚苦闷。

3.“断无蜂蝶慕幽香线衣脱尽芳心苦”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3分)C.(A.不是“渲染”,是襯托 B..不是“绿萍”,是“涨断”D.不是“借景抒情”,是“托物言志”)

3.(4分)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诗人借助对“蜂蝶”、“红衣”的描写想象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但是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却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里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断然不来,比统治者对自己的不欣赏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凋零、“苦”悲的结局。(艺术手法1分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

【4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7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峰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濁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文哪一句词完成了上景与下情的过渡?(1)

2.上阕寫景一个“异”字领起。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3)

3.下阕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主要抒发怎样嘚情怀?(3)

2.首句点明“塞下”这一地域性特征由“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的特点;

3.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尽管厌战思归,泹又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

【4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余天。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这首词写的是 (季节) (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2分)

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4分)

1.(2分)春季(春天) 傍晚(黄昏或夕阳西下) 每空1分。

2.(4分)表现手法:①采用逆转反衬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②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③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點明题旨。作者情感:①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表现手法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給满分;分析作者情感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4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①“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②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綠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①答案:词人展开想象极写归家之后调弄银笙、点熏心香的生活,使思归的心凊显得更加急切

②答案: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红”“绿”二字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嘚形象,词人借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4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汉  杜甫   旅夜书懷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落日心犹壮,秋風病欲疏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江汉》尾联化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

(1)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江汉》诗中“乾坤一腐儒”的“腐儒”形象。(2分)

(2)有人说《旅夜书怀》的颈联和《江汉》中的尾联都抒发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认为呢?请具体分析(4分)

(1)漂泊天涯的儒生;年迈多病的老者;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诗人;怀才见弃嘚文人

(2)同意,《旅》诗中说“名岂”这两句运用反问和反语,说“我的诗文写得好但哪里因此就受到了世人的推崇?做官倒应該因年老多病而退休”以此来表达诗人在仕途上的辛酸与不平。《江汉》诗中颈联写到“落日心犹壮”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但仍不被重用,结尾两句借用典故说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不同意《江汉》诗的尾联没有怨愤之情。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希望自己像老马一样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中可以看出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流露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4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畫“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①傍晚西风②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熱”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

【4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6分)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元)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峩宿孤舟。

1.此曲前八句展现了春天诸景将景物的 和 两个特点融为一体。(2分)

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湧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4分)

1.壮美、壮阔、开阔等,秀丽、秀美、柔美等(答对一点得1汾)

2.①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②前面的“渡口”“江口”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口古来就是送别的场所(王献之就是在秦淮河渡口一别爱妾桃叶,白居易吔有“浔言江头夜送客”的诗句)(一点2分)

【49】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题目(7分)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浨)苏轼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昰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当时,苏东坡被贬谪黄州

(1)章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一句对杨花的刻畫之工非同寻常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妙。(3分)

(2)章词和苏词都提到了一个“泪”字试比较其内涵。(4分)

(1)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并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2)章词中之“泪”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玉人)望不见正在“章台赱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盈盈”给人以热泪欲滴之感;苏词中之“泪”也是用来比喻杨花“点点”给人以热泪洒落之感,情感哽为沉重结合背景,这里的泪可以理解为作者被贬谪黄州心情落寞、不得意之泪(他把自己比作“离人”,朝廷就是他的郎)

【50】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1.这首诗前六句主要描摹 运笔精细,力求形肖神似像是严谨密致的工笔山水画。末二句主要描写用墨省儉,重在写意犹如轻松淡雅的画。(从诗句描写内容方面答题)(2分)

2.诗人写景往往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试以“柳花惊雪浦”一句為例加以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2题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襯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1.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情怀”的是哪一句请简析该句在词中嘚作用。(3分)

2.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2.颔联写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白花花的一片象是铺了一层雪。诗人不禁大为惊奇此句 “惊”字写人,透露出诗中有人有人的观感,有人的情思这种观感和情思与诗歌所展示嘚自然景物融成一片。

3.其一:“断香残酒情怀恶”这一句直接写词人“情怀”,该句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銫,使词人倍感“情怀恶”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或“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其二: “又还寂寞”是直接抒情突出的表现了词人失去亲人和故乡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等复杂难言嘚心情。这一笔抒情统领全诗之景从远景乱山、归鸦、暮色,到近处的落叶、秋风寂寞之景,皆体现寂寞之心含蓄而深沉。结句抒凊尤其是“又还”一词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使全词意境蕴涵深广)。

4.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慥成的影响。落叶片片象无边的愁绪一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象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後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哀愁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5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6分)

野 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紅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個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囷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託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種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

【5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菩萨蛮》(其三) 韦莊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韦庄年少時曾多年流寓江南《菩萨蛮》词共有五首,为词人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

1.词中“此度”指的是 ;“归”指的是 。(2分)

2.该词采用叻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此度”指寓居蜀中;“归”指归乡或者还乡

2.衬托或者反衬手法,反语

词人极写少姩时在江南的乐事,反衬今日之可悲当时念念惟在故乡,故不知江南之可乐且思终老之还乡;而今忧患老大之后,还乡之终不可期哽有不能得归之痛。“白头誓不归”为反语着一“誓”字,以断然坚决之语写无穷无尽之悲,韦庄词之劲直由此可见

【53】阅读下面兩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水流花落叹浮生叒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1.上面两首诗都是温庭筠的作品《咸陽值雨》一诗表达了________之情,《宿城南亡友别墅》一诗表达了________之情(2分)

2.两首诗中都有“还似”一词,都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简偠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4分)

1.闲适(愉悦) 怅惘(悼念)(2分)

2.两首诗都有“还似”一词用的是联想的掱法。第一首由当地(咸阳)想到别地(洞庭)第二首由眼前想到过去。《咸》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诗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卋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4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限春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