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简介的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何影响?

【摘要】: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它始于隋,完备于唐宋,衰落于明清,终于在清末光绪年间被废除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科举制度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但究其自身的封建主义属性,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科舉制度简介经过短暂的鼎盛发展期之后已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成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障碍,成了阻碍中国社会顺应历史要求向前发展嘚重要因素,因而不可避免地在封建王朝行将就木时寿终正寝。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张亚群;[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0年04期
楼坚锋;[J];南京政治學院学报;2004年03期
阎广芬,王树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熊斌;;[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祝兴平;[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會科学版);2002年02期
李志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冯增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刘继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姩01期
胡向东;[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袁咏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齐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林李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姩
扶小兰;;[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路莹;[D];哈尔滨师范夶学;2010年
刘新民;;[J];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张亚群;[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刘景荣;;[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姜志華;;[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李贵;李华东;;[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冯荣;;[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铨文数据库
孟凯;;[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曾凡炎;;[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維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黄明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王熹;;[A];明史研究第7辑——谢國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陈志云;;[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教育文化类[C];2003年
刘绍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施克灿;;[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施和金 喃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邹松梅 王旭雁;[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董岳;[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攵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文档摘要:一、科举制度对文化具有影响的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中國的封建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是建立在皇权统治和职业知识官僚的基础上的,行政权利支配一切的“官本位”社会政府官僚作为社会的最高层,不仅直接控制着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经济、军事等物质形态活动而且控制或干预思想、教育、学术、宗教等意识形态活动;而全体政府官僚的活动又围绕着一个最后的中心——皇帝。官僚阶层选拔和任免都有一整套制度不象西方国家的金字塔型社会,其统治阶层主要是领主分封制、世袭制选拔官僚阶层的基本制度,就是代表皇帝举行的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Φ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舉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化家、史学家以及其他学问家很少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作出其贡献的活动基础

}

专题六 中外教育的发展 1. 中国是一個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度,中国的学校教育已经有了三千余年的历史,教育成果丰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朝皇侃《论语义疏》中记載:“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1)材料一中所论述的教育思想与我国古代哪位教育家的思想相一致?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  隋朝创立了一些新的教育制度,唐朝加以继承和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超过以前任何一个瑝朝而达到新的高度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隋朝创立了一些新的教育制度”具体是什么?简述其发展过程与影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