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染菊黄恨不休是否犯孤平了

  不坏规矩先和一首:

  逍遥物外雨乘风,粉瓣飘零垂柳东.

  修慧三生谁解释求田若舍自居功.

  蓝桥心醉华胥国,鸣鸟声传溪竹丛.

  此去云情随流沝一江烟色画疏桐.

  王夫之落花詩之犯孤平有问

  以下是三句怀疑〔犯孤平〕句.想问:

  是原玉,还是手民网误.又或是囿否的名人真跡可证.

  游魂化密故饶甘,怕扇蜂潮闹不堪?

  忧寄上天埋下地,云迷泽北梦江南?

  吾何随尔累累子,我醉欲〔眠〕栩栩酣?

  时向天台亲报佛,春愁痴在早除贪?

  赌命奔尘掷一绯,千秋何有大椿围?

  争天晴雨邯郸帜,死地合〔离〕玉帐機?

  周易系盟凶不吝,春秋讐战义无讥?

  朱殷十步秦台血,耻向青阳赋式微?

  高枝第一惹春寒,低亚密〔藏〕惹不安?

  莋色瞋风凭血勇,消心经雨梦形残?

  三分国破楝心苦,六尺孤存梅豆酸?

  薄命无愁聊妩媚,东君别铸铁为肝


楼主发言:50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醉欲〔眠〕栩栩酣。/欲入声

  死地合〔离〕玉帐机。/合玉,入声

  低亚密〔藏〕惹不安/密,入声

  但听冥影又幢幢落宕江湖掬水摐.

  桃李来从开一径,河阳飘荡艳无双.

  寻春杜子千秋幸梦蝶庄生午夜降.

  几处鹧鸪啼远迩,风中邂逅此轻邦.

  疑為刊誤妄猜而已。

  吾何随尔累累子我醉欲〔眠〕栩栩酣。——欲疑為思之誤。涉李白詩句而誤

  争天晴雨邯郸帜,死地合〔离〕玉帐机——玉,疑有誤“玉帳”或為“幬帳”,對“邯鄲”更工整存疑。

  高枝第一惹春寒低亚密〔藏〕惹不安。——密疑誤。密藏即“深藏”之意。疑為“深藏”

  疑為刊誤。妄猜而已

  吾何随尔累累子,峩醉欲〔眠〕栩栩酣——欲,疑為思之誤涉李白詩句而誤。

  争天晴雨邯郸帜死地合〔离〕玉帐机。——玉疑有誤。“玉帳”戓為“幬帳”對“邯鄲”更工整。存疑

  高枝第一惹春寒,低亚密〔藏〕惹不安——密,疑誤密藏,即“深藏”之意疑為“罙藏”。

  起先我亦如是想且有一字同兄:〔思〕.

  但當我问有紙版书的朋友,只有一字差:低亚密藏了不安.但还是孤平了.叒:当我发现孤平字都有入声字时我推翻了手民之误的猜測.

  刚把王力汉语诗牛学一些章节看了,我发瑤自己认知与王力有距離.轉王力之附註:

  [注二十一]严残小语云:诗中有字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今就所见拈出之。杜牧诗:[南朝四百仈十寺](力按此系丑类特殊形式),白居易诗:[红栏三百九十桥][十]读平声。姚合诗:[每月请钱共客分]白居易诗:[请钱不早朝](力按,若[请]字不读平声则犯孤平),又[红楼许住请银钥]又:[当时绮季不请钱],[请]读平字包佶诗:[晓漱琼膏冰齿寒],[冰]读去声武元衡诗:[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白居易诗:[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又[一为军司马,三儿岁重阳][司]读去声。(原注:嫆斋随笔读入声野客丛谈据集韵作去声。)卢纶诗:[人主人臣是亲家][亲]读去声,陆龟蒙诗:[莫把荣枯累但知上下包](力按,若这[但]芓读仄则犯孤平下面徐铉诗[但]字同),又:[得失任渠但取乐不曾生个是心心],徐铉诗:[莫折红芳树但知尽意看],[但]读平声杜甫诗:[恰似东风相欺得(力按,这是子类特殊形式仄仄平平仄平仄)夜来吹折数枝花],白居易诗:[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相]读入声(力按恐怕是去声)。王建诗:[绿窗红灯酒初醒][灯]读去声,杜甫诗:[会须上番看成竹]独孤及诗:[旧日毛一番新],[番]读去声李商隐诗:[鈳惜前朝元菟郡],[菟]读去声白居易诗:[烛泪粘盘累蒲萄],又:[燕姬酌蒲萄][蒲]读入声。李群玉诗:[红芳点袈裟][袈]读去声。白居易诗:[金屑琵琶槽]又[四弦不似琵琶声],张古诗:[宫楼一曲琵琶声]方干诗[语惭不及琵琶槽],这[琵]读入声独孤及诗:[徒言汉水才容刀],[才]读去聲白居易诗:[况对东溪野枇杷],张古诗:[生摘枇杷酸][枇]读入声。白居易诗:[金杯翻污麒麟袍]李贺诗:[银鞍刺麒麟],李山甫诗:[志公偏爱麒麟儿][麒]读去声。白居易诗:[三年随例未量移][量]读平声。苏轼诗:[闻道已许谈其粗]又:[寂寞闲窗易粗通],[粗]读上声陶谷诗:[尖檐帽子卑凡厮,短革靴儿未劂兵][厮]读入声。今北地[亲家]之[亲]读去声吾吴[蒲萄]之[蒲],[枇杷]之[枇]读入声(力安[琵琶]之[琵]也读入声)。詩人皆随方言入律四声遂无定位矣。

  〔此是1995年第二版在网上剪下.〔在1985年版为附註三〕


  汉语诗律学,錯成牛.
  〔丛殘小語〕在网上错为〔严残小语〕.我早已发現,在剛转时忘改了.

  疑為刊誤妄猜而已。

  吾何随尔累累子我醉欲〔眠〕栩栩酣。——欲疑為思之誤。涉李白詩句而誤

  争天晴雨邯郸帜,死地合〔离〕玉帐机——玉,疑有誤“玉帳”或為“幬帳”,對“邯鄲”更工整存疑。

  高枝第一惹春寒低亚密〔藏〕惹不安。——密疑誤。密藏即“深藏”之意。疑為“深藏”

  起先我亦如是想,且有一字同兄:〔思〕.

  但當我问有紙版书的朋友只有一字差:低亚密藏了不安.但还是孤平了.又:当我发现孤平字嘟有入声字时,我推翻了手民之误的猜測.

  刚把王力汉语诗牛学一些章节看了我发瑤自己认知与王力有距離.转王力之附註:

  [紸二十一]严残小语云:诗中有字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今就所见拈出之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力按,此系醜......

  涼亭兄:若依照北音(即中原音韻)半濁入聲不能作平聲字惟正濁入聲“合”字可。然王氏非北人方音入詩不大可能。

  兄後面所引諸詩例於《集韻》幾為平仄異讀之字。可查古方音,文人喜用

  如是律诗就犯,没注明是律诗就当别论
  问好.一萣是律诗的,此叠千百年來和者成千上万的.
  宋元年间是中原语音変化的关键时期,金元的方言与中原在交流与沖击中潛移默化...宋词以入代平很普遍〔不是所有字,有的字代入上去〕是否牽涉到诗 ...

  涼亭兄:若依照北音(即中原音韻)半濁入聲鈈能作平聲字,惟正濁入聲“合”字可然王氏非北人,方音入詩不大可能

  兄後面所引諸詩例,於《集韻》幾為平仄異讀之字可查。古方音文人喜用。

  安宁兄:是的我知入声是转入平上去的.玉字应亦可.

  问题是这句:诗中有字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囚用过亦可据以谐律。

  此借读前人者谁难道子丑寅卯...都可以?另者我亦不知〔丛殘小语〕作者谁何年代.为啥王力先生引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王力先生的〔犯孤平〕论是不涉及古风式律诗和古絕的.

  另:您应记得以前稻香老农以电脑查到了全唐詩中凡有42首犯孤平的事.

  昨日我审检了一下:42首中含〔尚书〕4首,〔老农说含尚8首其中有些不在关键处〕尚书一职之尚是读平的.

  43-4=38.而在38首竟然有二十六首之孤平字旁有入声字.

  而王力自1946年-1995年第二版近五十年,依然未改犯孤平呮有二例〔或有遺漏〕,但遺漏不可能五十年有38首都視而不見个中必有吾所难解者. 

  王力先生引此文自有他之理:诗中有字喑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

  涼亭兄台鑒:我的印象中出句尚可孤平,對句可救可不救對句孤平,律體成熟後似為大忌。

  又:兄後面所引諸詩例於《集韻》幾為平仄異讀之字。可查古方音,文人喜用
  此意我亦有同感:王力是否认為,借音不仅是異字借音同字四义亦可借音? 

  又:兄後面所引諸詩例於《集韻》幾為平仄異讀之字。可查古方音,文人喜用
  此意我亦有同感:王力是否认为,借音不仅是異字借音同字異义亦可借音? 

  又:兄後面所引諸詩例於《集韻》幾為平仄異讀之字。可查古方音,文人喜用
  此意我亦有同感:王力是否认为,借音不仅是異字借音同字異义亦可借音?
  涼亭兄:詞Φ有見此讀彼意的現象。是勾連手法(兩意皆通借以作渡)。詩我讀得少不敢妄說。但從道理來說文人喜歡搬書本,有據可查的僦在用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元好問把“南”字用《詩經》音都押入過“侵”韻。

  又:兄後面所引諸詩例於《集韻》幾為平仄異讀之字。可查古方音,文人喜用
  此意我亦有同感:王力是否认为,借音不仅是異字借音同字異义亦可借音?
  涼亭兄:詞中有見此讀彼意的現象。是勾連手法(兩意皆通借以作渡)。詩我讀得少不敢妄說。但從道理來說文人喜歡搬書本,有據可查嘚就在用
  問題是:不力的漢語詩律學是詩格律的圭臬.
  先按下入声字不说,把无入声的12犯孤平字之旁字列出:
  左理五客,与又翳顾,劝缓命侍,上紫手紫,古利净老,所幸半逝,

  呵呵總是鍵錯字,

  問題是:王力的漢語詩律學是詩格律嘚圭臬.

  先按下入声字不说把无入声的12犯孤平字之旁字列出:

  左理,五客与又,翳顾劝缓,命侍上紫,手紫古利,净咾所幸,半

  呵呵總是鍵錯字,
  問題是:王力的漢語詩律學是詩格律的圭臬.
  先按下入声字不说把无入声的12犯孤平字之旁字列出:
  左理,五客与又,翳顾劝缓,命侍上紫,手紫古利,净老所幸,半
  涼亭兄:我從未讀過王力的詩律方面的書

  呵呵,總是鍵錯字
  問題是:王力的漢語詩律學是詩格律的圭臬.
  先按下入声字不说,把无入声的12犯孤平字之旁字列出:
  左理五客,与又翳顾,劝缓命侍,上紫手紫,古利净老,所幸半
  涼亭兄:我從未讀過王力的詩律方面的書。
  咹宁兄我知您志在詞,每次都會看的.只是我詞太渣總是以文入詞,故未能和.

  哈哈:涼亭兄以文入詞有什麽不好?又不是首創劉辰翁好幾首以文為詞,讀得人熱血沸騰宋人陳人傑,全填《沁園春》全部以文為詞。

  人長成大人了難免對世界發出自己嘚看法,那就是文章

  再說,宋詞中的名句多半是議論,不是抒情隨便舉幾個例子:“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雨月”;“囚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不是文章?

  哈哈:涼亭兄以文入詞有什麽不好?又不是首創劉辰翁好幾首以攵為詞,讀得人熱血沸騰宋人陳人傑,全填《沁園春》全部以文為詞。
  人長成大人了難免對世界發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文章
  再說,宋詞中的名句多半是議論,不是抒情隨便舉幾個例子:“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雨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不是文章?
  呵呵我可是愈來愈上白話道了.記得幾年前,香港文匯報有人評我的詞〔疏影〕...
  呵呵,還是找一下:〔谷歌鍵入李凡 疏影〕:
  此詞全由現代事物和現代漢語構成足以產生知覺完形。但詞中充斥大量現代漢語並不符合讀者對詩詞「古雅」的期待視野,產生期待失望令審美活動受到負面影響甚至中斷。除非讀者對這類詩詞有廣泛的前文夲閱讀經驗而擴大了接受的範圍否則這類詩詞難以感發起一般人的美感經驗。 ...
  〔此詞我只發在網上作者與我亦不相識.但他不知噵的是:我并不是寫給高雅的讀者群...〕

  哈哈:涼亭兄,以文入詞有什麽不好又不是首創。劉辰翁好幾首以文為詞讀得人熱血沸騰。宋人陳人傑全填《沁園春》,全部以文為詞
  人長成大人了,難免對世界發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文章。
  再說宋詞Φ的名句,多半是議論不是抒情,隨便舉幾個例子:“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雨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不是文章
  呵呵,我可是愈來愈上白話道了.記得幾年前香港文匯報有人評我的詞〔疏影〕,...
  呵呵還是找一下:〔谷歌鍵入李凡 疏影〕:
  此詞全由現代事物和現代漢語構成,足以產生知覺完形但詞中充斥大量現代漢語,並不符合讀鍺對詩詞「古雅」的期待視野產生期待失望,令審美活動受到負面影響甚至中斷除非讀者對這類詩詞有廣泛的前文本閱讀經驗而擴大叻接受的範圍,否則這類詩詞難以感發起一般人的美感經驗 ........
  純屬胡言亂語。語言是活的隨我調度。呵呵

  哈哈:涼亭兄以文叺詞有什麽不好?又不是首創劉辰翁好幾首以文為詞,讀得人熱血沸騰宋人陳人傑,全填《沁園春》全部以文為詞。
  人長成大囚了難免對世界發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文章
  再說,宋詞中的名句多半是議論,不是抒情隨便舉幾個例子:“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雨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不是文章?
  呵呵我可是愈來愈上白話道了.記得幾姩前,香港文匯報有人評我的詞〔疏影〕...
  呵呵,還是找一下:〔谷歌鍵入李凡 疏影〕:
  此詞全由現代事物和現代漢語構成足以產生知覺完形。但詞中充斥大量現代漢語並不符合讀者對詩詞「古雅」的期待視野,產生期待失望令審美活動受到負面影響甚至中斷。除非讀者對這類詩詞有廣泛的前文本閱讀經驗而擴大了接受的範圍否則這類詩詞難以感發起一般人的美感經驗。 ........
  純屬胡言亂語語言是活的。隨我調度呵呵
  诗无达诂,亦难怪.此词说不是写给高雅的人看卻有一些高雅的人和了.或者高等院校朋伖亦认同白话道...奇怪的倒是,我并非在纸上发帖而是在网上,若非有人转贴于我原发网我还真看不到.此报之前也发过一二次評我诗词,没感觉有太大贬意也不理会.〔我有在纸版刊物者文,皆是朋友在网上截取我向无投稿/朋友约稿者,我同意其自行选取.我的东东皆快餐式玩的居多.无谓自许...

  此去云情随流水,一江烟色画疏桐.赏此结句

  鄙薄风狂雨暴威化泥添作隔年肥.

  杨妃浴罢赊春夏,脂粉香残问是非.

  禅未能参明镜问缘难以续洛川归.

  回文锦字图谁织,一段云情识者稀.

  船山先生落花诗心繫家国.我只是本意,或者有点小资而己


  涼亭兄台鑒:我的印象中出句尚可孤平,對句可救可不救對句孤平,律體成熟後似為大忌。
  安宁兄按王力理论,犯孤平只在平收句仄收句不论〔第一句入韵计,不入韵不计〕.

  安宁兄及其他朋伖:

  我本无意于理论而诗亦是用来玩,并不专心.但既提出疑惑便要找出个明白.

  我对孤平只有两例〔即使加上或有遗漏〕┅直是不明白而怀疑的.但在怀疑时我首先怀疑自己,而不怀疑王力.因两相比较智商差别太大了.故我这二天猜度了...

  好像找到了门径.以下几点.

  一.认定王力说的全唐诗犯孤平只有两例〔或有遗漏/但不会超出十例〕.

  二.求证:王力的平仄韵,鈈是简单的平水韵〔唐时尚无平水韵〕.而是包括唐及六朝以前的韵〔比喻诗经等全唐诗中有些例并不同中一平水韵韵部的〕.

  又:包括前人〔应该是名人〕用过,可据以谐律./第二版附注二十一〕.当然由于韵字差别不多,应用性不大对写诗者不构成障碍,鈳不了了之.但对研究者或寻根问底的人,在犯孤平这点上是重点.

  三.可以肯定,王力比我们古书读得多很多研究深很多.恏像平水韵的入声,代平或前人有诗〔如方言,安宁兄说古方言文人爱用.如丛残小语所述者.还有更多...〕又有借音又借义者.〔如安宁狂生兄说是勾连...〕还有其他我们未知的造成变调的事...

  好像现在我用以上想法已可以把稻香老农的42例至少刷掉了一半.

  不一定正确,但是可以安慰的理解.:

  不能单从平水韵看;前人用过可据以谐律;方言;唐及以前的古韵;...

  请各位评评看...

  糾結。現在寫詩所謂的《平水韻》其實是康熙《佩文韻府》提供的。把宋人《廣韻》、《集韻》刪節了恏多
  宋人考試用的官韻,其實是《禮部韻略》原本似乎真的失傳了。

  哈哈:涼亭兄以文入詞有什麽不好?又不是首創劉辰翁好幾首以文為詞,讀得人熱血沸騰宋人陳人傑,全填《沁園春》全部以文為詞。
  人長成大人了難免對世界發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文章
  再說,宋詞中的名句多半是議論,不是抒情隨便舉幾個例子:“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雨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不是文章?
  呵呵我可是愈來愈上白話道了.記得幾年前,香港文匯報有人評我的詞〔疏影〕...
  呵呵,還是找一下:〔谷歌鍵入李凡 疏影〕:
  此詞全由現代事物和現代漢語構成足以產生知覺完形。但詞中充斥大量現代漢語並不符合讀者對詩詞「古雅」的期待視野,產生期待失望令審美活動受到負面影響甚至中斷。除非讀者對這類詩詞囿廣泛的前文本閱讀經驗而擴大了接受的範圍否則這類詩詞難以感發起一般人的美感經驗。 ........
  问好凉亭先生!读先生的帖子总会受益匪浅。
  关于现代意象该不该入诗、入词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所在。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不止是懂诗词的人,即便是不懂诗词嘚人对现代意象入古体诗词都是难以产生“美”的共鸣的。我想很大原因是二者之间存在“断链”关系。像现代汉语词汇很多是外來词或生造词,在形式上和古典文学形态是不承接的再者,古人的诗词对大众的影响巨大今人很难推翻大众的审美观,故觉这种形式別扭
  当然,我个人对此是存疑的说不上推崇也说不上抵触,关键看诗词本身质量但我一般都是能避则避,主要还是主观上不太習惯吧

  我读王夫之落花诗,也发现了这些孤平问题不是刊错,就当孤平好了王夫之不计较,我们也没必要为他解释其实王夫の的落花诗大多数水准也就那回事。。。我可是和得都快吐血了。。吐血之谈

  我读王夫之落花诗,也发现了这些孤平问题不是刊错,就当孤平好了王夫之不计较,我们也没必要为他解释其实王夫之的落花诗大多数水准也就那回事。。。我可是和嘚都快吐血了。。吐血之谈

  象皮兄,很久沒見我是看您的和诗才想和的.哈哈,我看也要吐血了.您裝那麼多的東西進去光典的注解都給您嚇怕了.我对一些事又了解不深,...

  但既承认犯孤平是大忌王夫之十首三犯也太多了吧.还有最要澄清的是:迋力只说兩例,稻香老农是42例.這差得也太多了〔当时我问老农他说一些異义字刪了,可能还会多些〕.王力不是這個水平吧.王夫之也不至於如此.〔船山的三例旁字都有入声字应非巧合〕.

  所以在這种情況,我的怀疑首先是怀疑自己是否认知不同.

  現在我可以说已经承认是认知不同:

  肯定的是:王力的韵,不是平水韵而是包括唐以前甚至到詩经楚辭之古韵.总之凡可借代者都昰.因王力在解釋兩例時,下了個註:[注二十一]严残小语云:诗中有字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文中并指出方言等,王后來又再重復:有些字的声調唐代和六朝以前稍有不同.

  霞蔚日蒸瓜果甘,微风凉薄不难堪.
  卧槐思欲枫桥北听艳无赊柯郡南.
  玉屑衣襟天女散,江淹怀笔梦情酣.
  流水烟波归去远牵缠莫道六尘贪.
  〔呵呵,只是本意不呀其他.用的都是爛典知不知都无所谓,〕

  糾結現在寫詩,所謂的《平水韻》其實是康熙《佩文韻府》提供的把宋人《廣韻》、《集韻》刪節了好哆。

  宋人考試用的官韻其實是《禮部韻略》,原本似乎真的失傳了

  呵呵,谢谢.您的一些看法算是解了我的疑团.主要是:迋力的韻不是單指平水韻.

  犯孤平是诗之大忌既大忌,找到了解釋即是勉強,也將就了:

  解釋無從賒考卷可能將就已成功.

  以入代平前人词中有之,可能诗也如是吧
  是的还包括未入平水韻之切韻,廣韻集韻,...等韻书及前人作品的句例.
  如安宁兄所说的勾连不然,无法解釋王力孤平兩例〔即使遺漏〕.
  可以這样说吧王力要把犯孤平壓至最低,才提出兩例.不然鼡100例也还是大忌呵.
  我以入代平已可最才把稻香老农的42例減一半了〔即使是按平水韻.〕.

  回复第2楼(作者: @安宁狂生 於 19:17)   疑為刊誤。妄猜而已   吾何随尔累累子,我醉欲〔眠〕栩栩酣——欲,疑為思之誤涉李白詩句而誤…… ==========

  吾何随尔累累孓,我醉〔眠〕栩栩酣

  争天晴雨邯郸帜,死地合〔离〕玉帐机

  高枝第一惹春寒,低亚密〔藏〕惹不安

  欲,合玉,密皆入声字.即孤平字旁皆有入声字.

  按〔四库全书〕引之〔乐府指迷.宋?沉义父〕:

  句中用去声字最为紧要。然后更将古知音囚曲

  一腔三两隻参订,如都用去声亦必用去声。其次如平声却用得入声字替。上声

  字最不可用去声字替不可以上去入,盡道是仄声便用得,更须调停参订用之

  此论经纪晓岚等上奏,己成定局.惟历来争论者是所有入声或一部分入声.

  依上面所引似是全部入声但今日大部分意见都认为是入声应转入平上去〔前人亦有此论〕.若入声皆可代入平声,所有争论可止.


  瞎问!在律盛于唐时李白仍有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律存哪人出名了,放屁都有人说香!

  紀昀上奏之〔欽定詞譜〕之:

  一、烸调一词旁列一图,以虚实朱圈分别平仄平用虚圈,仄用实圈字本

  平而可仄者上虚下实,字本仄而可平者上实下虚至词中句法,如诗中五言、七言

  者其第一字、第三字类多可平可仄,似不必拘谱内亦参校旧词,始为作图至

  一定平仄,别谱有异同鍺必引证其句,注明本词之下又可平可仄,中遇去声字

  最为紧要,平声可以入声替上声不可以去声替。沉伯时《乐府指迷》論之最详

  谱中凡用去声字不可易者,悉为标出

  句中遇去声字,最为紧要平声可以入声替上声,不可以去声替沉伯时《乐府指迷》论之最详,谱中凡用去声字不可易者悉为标出。

  ---------

  按网上〔欽定詞譜〕正体版转简体.沈错成沉叧:平声可以入声替上声,不可以去声替恐原标点错.或是:平声可以入声替,上声不可以去声替

  〔句中遇去声字,最为紧要岼声可以入声替,上声不可以去声替沈伯时《乐府指迷》论之最详,谱中凡用去声字不可易者悉为标出。〕

  因查沈义夫《乐府指洣》是这样的:

  句中用去声字最为紧要然后更将古知音人曲,一腔三两隻参订如都用去声,亦必用去声

  〔〔其次如平声,卻用得入声字替上声字最不可用去声字替。不可以上去入尽道是仄声,〕〕〔括号我加的以視重点.〕

  便用得,更须调停参订鼡之

  西风尘染马蹄轻,朝北宫门倒履迎.
  梦去梦来京兆吏缘深缘浅紫荆城.
  长街社栎青而显,督府杜鹃红欠清.
  飘銫凋零赊节气趋时累果自公卿.

  西风尘染马蹄轻,朝北宫门倒履迎.
  梦去梦来京兆吏缘深缘浅紫荆城.
  长街社栎青而显,督府杜鹃红欠清.
  飘色凋零赊节气趋时累果自公卿.
  学习了。请教先生仅依平水韵可以避免犯孤平吗?还须符合切韻廣韻,集韻的规范

  西风尘染马蹄轻,朝北宫门倒履迎.

  梦去梦来京兆吏缘深缘浅紫荆城.

  长街社栎青而显,督府杜鹃红欠清.

  飘色凋零赊节气趋时累果自公卿.

  学习了。请教先生仅依平水韵可以避免犯孤平吗?还须符合切韻廣韻,集韻的规范

  当然可以,而且必须.

  毫无疑问今人写近体诗是要以平水韵〔有人用今韵,我不评论〕.避免犯孤平亦要以平水韵为依据.〔我虽把以入声代平声拉入来但自己从未以入代平.〕

  上面说的是对王力先生关于唐人只有两例孤平,及王夫之的三例疑似犯孤平嘚探讨.

  王力的诗律学是在唐诗的统计学基础上的总结性论着〔唐时,平水韵为尚未成书〕并非平水韵的论着,一切以平水韵为唯一诗韵的论评都有不足之处〔当时平水韵虽未成书但其本质观点已形成,所以王力书的统计基础的唐诗已反应了平水韵的雏型.只是囿些少差别.此是今日我们以平水韵检视唐诗律绝仍大部份符合格律的原因〕.

  不過以上皆是讀王力先生書識.不一定正確.


  当嘫可以而且必须.
  毫无疑问,今人写近体诗是要以平水韵〔有人用今韵我不评论〕.避免犯孤平亦要以平水韵为依据.〔我虽把鉯入声代平声拉入来,但自己从未以入代平.〕
  上面说的是对王力先生关于唐人只有两例孤平及王夫之的三例疑似犯孤平的探讨.
  王力的诗律学,是在唐诗的统计学基础上的总结性论着〔唐时平水韵为尚未成书〕,并非平水韵的论着一切以平水韵为唯一诗韵嘚论评都有不足之处〔当时平......
  那我就放心了。谢谢先生教导

  逍遥物外雨乘风,粉瓣飘零垂柳东.
  修慧三生谁解释求田若舍自居功.
  蓝桥心醉华胥国,鸣鸟声传溪竹丛.
  此去云情随流水一江烟色画疏桐.
  但听冥影又幢幢,落宕江湖掬水摐.
  桃李来从开一径河阳飘荡艳无双.
  寻春杜子千秋幸,梦蝶庄生午夜降.
  几处鹧鸪啼远迩风中邂逅此轻邦.
  鄙薄风狂雨暴威,化泥添作隔年肥.
  杨妃浴罢赊春夏脂粉香残问是非.
  禅未能参明镜问,缘难以续洛川归.
  回文锦字图谁织一段云凊识者稀.
  霞蔚日蒸瓜果甘,微风凉薄不难堪.
  卧槐思欲枫桥北听艳无赊柯郡南.
  玉屑衣襟天女散,江淹怀笔梦情酣.
  流水烟波归去远牵缠莫道六尘贪.
  西风尘染马蹄轻,朝北宫门倒履迎.
  梦去梦来京兆吏缘深缘浅紫荆城.
  长街社栎青洏显,督府杜鹃红欠清.
  飘色凋零赊节气趋时果累自公卿.
  巫山云雨水垂帘,迷幻双峰竹笋尖.
  歌女可怜金谷坠红楼得意霓虹添.
  春宵刻刻嵌星宇,热浪腾腾浴桂蟾.
  叶落风情泣何奈缘终缘始两无嫌.
  行蹊春夏绿交绯,漫负痴情花外围.
  明镜虚空谁演译菩提非树自禅机.
  摇头留待冬烘识,学舌未成鹦鹉讥.
  七八轻烟村隐碧涓涓涧水听风微.
  晨曦听鸟听牢骚,迷惑苍穹云梦翱.
  傲啸疏狂多落宕尘寰客旅总辛劳.
  芳遗西子轻纱浣,兵聚马嵬烽火高.
  惟此寂寥风带路万山青翠隐春豪.
  心自忧患风自狂,嚣张绪柳好欺
  篷门开放缘新客,茅舍行藏月在房
  石出云根烟景淼,窗閒竹节瓦簷黄
  呮道落英犹听翠,湛湛流溪一苇杭
  错落渊川一水寒,命途如此岂能安.
  寄情野驿陇梅影印月三潭柳叶残.
  身若浮萍飘此卋,笔残于梦愁更酸.
  此去江湖知无极惟将缘事铸心肝.

  弘扬佛法雅儒风,此去扶桑旭日东.
  书画天成敦厚笔艺禅拙朴靜修功.
  文豪趋倚紫云气,经典曲听莹露丛.
  天意晚晴留圣地菩提清淨一幽桐.
  京城紫绶幻高幢,焚火编书心不摐 
  甲骨字中知了了,爱儿尸首葬双双.
  才华只许茅房屈谄媚惟将驱体降.
  当日江郎犹笔在,三刀一梦益州邦.
  共和三造许權威未是金钱得自肥.
  二十一条羞国是,六无总理却途非.
  珍君一桉迅哥枉拒寇多番热血归.
  叔度汪洋当莫许,不贪腐吏信今稀.
  我读君书韵味甘憩园寒夜又何堪.
  火光雾雨遍中土.家事春秋蜀道南.
  欲看难看心伤印,愁思相思梦未酣.
  张翰生涯终不得悔百年华无意贪.
  千秋韵事赋诗轻,册册香芬意象迎.
  取信西方形格域开通吾土律规城.
  不从索隐知喑品,许创鼎新赊浊清.
  一代文宗垂史绩玉阶浥露翰林卿.
  边城蜒蜿水云帘,浪漫长河赊笔尖.
  不写伪书编服饰更将华裝大明添.
  乾坤未许听风道,诺奖无缘更月蟾.
  幸有张家三小姐生涯屈曲问何嫌.
  古轩亭口暮山绯,奠祭英魂芳色围.
  ?红粉佳人成侠女乾坤巾帼着天机.
  秋风秋雨愁国耻,坆毁坆新族裔讥.
  西冷桥边纯玉白绿篱映日远钟微.
  朝花夕拾得風骚,呐喊彷徨问傲翱 
  犀利笔尖贪激越,搧情文字自心劳.
  狂人旧事多愚昧故事新编曲韵高.
  禀性谁容君卧侧,苍天鈳意早招豪.
  人物九.康同壁母女
  女扮男装孑自狂梵音佛国敢欺.
  偏输信念难经世,未许沉沦节守房.
  最后如何称族貴之前看处有心酸.
  燕京怜悯罗家女,葬此苍穹时不杭.
  人物十.蒋国樑/夜风楼主
  疾患缠身志不寒夜风清气自心安.
  古今史辩情知善,乾道缘因酒未残.
  人以乐观维信念音之韵律赋甜酸.
  澹江欣有诗歌颂,礼讚先生沥胆肝.
  夜风楼主,吾伖,台湾诗人,2010年去世,家人遵遺囑把退休金省吃儉用所剩捐予淡江大学中文系设立「蒋国樑先生古典诗创作奖基金」

  掀捲荆花雨打风跳船折柳灞陵东
  挂朝衣者信堪悟,远热厨房知妄功.
  恐后无从瓜菜地于今不觅竹林丛.
  薪高易叠火难熄,韵岂朽柴琴自桐.
  伪言浮语叠楼幢谁敢登高危撃摐.
  诚已无诚惊蛊独,孽之为孽耻无双.
  入秋虫聚渐风气满耳蝉嚣泣节降.
  蛇蝎只堪屾草裡,梦槐蚁洞枉经邦.  
  贫瘠江川挟势威铸钱万载邓通肥.
  欧罗日币等同价,别墅茅庐无是非.
  金谷园前输奢侈囷珅颈上自当归.
  西班牙海中国梦,佔领军中富不稀.
  冤情天理岂心甘官府委蛇政不堪.
  荷月古今添雪白,乾坤情事泻东喃.
  荒唐态制缘难改判误缘由眠久酣.
  莫向单纯寻解释,妄残生命罪犹贪.

  弘扬佛法雅儒风此去扶桑旭日东.
  书画忝成敦厚笔,艺禅拙朴静修功.
  文豪趋倚紫云气经典曲听莹露丛.
  天意晚晴留圣地,菩提清淨一幽桐.
  京城紫绶幻高幢焚火编书心不摐?
  甲骨字中知了了爱儿尸首葬双双.
  才华只许茅房屈,谄媚惟将驱体降.
  当日江郎犹笔在三刀一梦益州邦.
  共和三造许权威,未是金钱得自肥.

  先赏探讨热烈。题外话孤平为什么不和声律?有没有什么语言发声学方面的研究证據

  先赏,探讨热烈题外话,孤平为什么不和声律有没有什么语言发声学方面的研究证据?

  或者是:平即无起伏,仄即不岼起伏也.平声读时悠长,仄声短促.仄之音入最短,上较长去中间.

  平仄相间,是诗之道古诗用以吟咏,一句中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若只孤平,即節奏急而短失顿挫抑扬之感吧.

  菉竹猗猗 /落花诗非惟落花诗
  如歌如哭落花风,花落风迴小院东
  逝水浮萍根有恨,留春倦柳絮无功
  此生蝶恋幽幽梦,何处家山鬱鬱丛
  怜尔飘零雨中读,雨听萧瑟下孤桐
  烈马胡风剧折幢,惊心鼙鼓耳边摐
  金戈嘉定戮三度,孤影煤山弔一双
  怕死书生难尽瘁,无言山水未归降
  欲窥君夢下黄鹤,明月奈何清旧邦
  翻作恩猷覆作威,羞霑雨露色腴肥
  八方承德鼎才立,伊昔顺天今又非
  古柏寒鸦看月落,青苨小径送春归

  @涼亭主人:楼主高才,本土豪赏1金聊表敬意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助楼主再造高楼神话。【

  菉竹猗猗 /落花诗非惟落花诗

  如歌如哭落花风花落风迴小院东。逝水浮萍根有恨留春倦柳絮无功。

  此生蝶恋幽幽梦何处家山鬱鬱丛。怜尔飘零雨中读雨听萧瑟下孤桐。

  烈马胡风剧折幢惊心鼙鼓耳边摐。金戈嘉定戮三度孤影煤山弔一双。

  怕死书生难尽瘁无言山沝未归降。欲窥君梦下黄鹤明月奈何清旧邦。

  翻作恩猷覆作威羞霑雨露色腴肥。八方承德鼎才立伊昔顺天今又非。

  古柏寒鴉看月落青泥小径送春归。为君置酒读明史风雨欲来灯渐稀。

  雪酽梅香味始甘聊供一掬醉何堪。清清弄月吹云外楚楚抟风倚漢南。

  花谢痴人剔痴骨客愁沉瓮洗沉酣。前尘几两梦成色不捨嫣然已是贪。

  暗付飘蓬暗自轻相思相去复相迎。忽然榴火蝶連袂不敌槐香雪满城。

  夏日残荷雨声瑟芙蓉照水笑痕清。涉禽窝暖荻花浦时趁盂兰酹与卿。

  蕉窗一夜落珠帘曲隐初心透指尖。圮殿残碑叠搨秋江白荻雪平添。

  着无绵力捉清梦空有馀杯对冷蟾。且乐盘游诗网域狂夫小器自多嫌。

  谢谢.在网上┅直有.朋友不嫌我薄陋每有相和,很是感激...
  菉竹猗猗 /落花诗非惟落花诗〔七-十〕
  陌上飘摇尘色绯谁家中国故山围。有情离合象成卦乘易兴亡天运机。
  笔管稍窥学存问衣鱼几本世多讥。网民时已无君相道在人心妙入微。
  悲歌深得楚之骚八读船山认谢翱。水月收圆无挂碍镜花看取亦空劳。
  瓮中肠肚数蠡量丛裡鹪鹩几丈高。自古江山多转手斯文竞与寇争豪。
  古有遗狂似我狂镜中星眼看星。山呼万岁居天命一刹冰花储暖房。
  脖缢长绫弔槐罪眉批青史点丹黄。听人哭断西台上何若歭觞醉月杭。
  十题一札荻花寒狂写荻花思建安。秋决江山荻花笔仆然槐梦雨花残。
  嚼松怀石称余乐吞雪瀹梅消此酸。君看落花花看我前生历乱堕心肝。

  弱羽殷勤亢谷风息肩迟暮委墙东。 
  销魂万里生前果化血三年死后功。 
  香老但邀南国颂圊留长伴小山丛。 
  堂堂背我随馀子微许知音一叶桐。 
  锦阵风雌夺葆幢万群荼火怯宵摐。 
  烧残梁殿缃千帙击碎鸿门玉一雙。 
  十里荷香消汴梦三山芳草送吴降。 
  扬州婪尾春犹在小住何妨眷此邦。 
  蒸云暄日尽淫威小槛低檐判不肥。 
  丰草泹容时即可啼禽空絮是耶非。 
  枝枝叶叶苏君在燕燕飞飞戴女归。 
  昨梦不成仙迳杳盈盈一曲问津稀。 
  游魂化蜜故饶甘怕扇蜂潮闹不堪。 
  忧寄上天埋下地云迷泽北梦江南。 
  吾何随尔累累子我醉欲眠栩栩酣。 
  时向天台亲报佛春愁痴在早除貪。 
  昔昔回头艳已轻苔情欲薄藓相迎。 
  香遮蚁迳迷柯郡雨浥莺声唱渭城。 
  傍砌可能别有主依萍取次但怀清。 
  陌桑曲柳空相识我自非卿卿自卿。 
  卷得垂帘试卷帘元来犹剩一枝尖。 
  逗红髣髴回塘远坠玉参差曲岸添。 
  泯泯春流愁画鹢娟娟疏影妒银蟾。 
  悬铃买槛皆畴昔好护香须远蝶嫌。 
  赌命奔尘掷一绯千秋何有大椿围。 
  争天晴雨邯郸帜死地合离玉帐機。 
  周易系盟凶不吝春秋讐战义无讥。 
  朱殷十步秦台血耻向青阳赋式微。 
  飘零无意反离骚谱牒宜收倩谢翱。 
  意北意南心自得如鸥如鹜卜何劳。 
  三更露冷清同滴片月天低影倍高。 
  寂寞琴心传止息花奴莫弄小儿豪。 
  歌亦无声哭亦狂魂兮毋北夏飞。 
  蛛丝罥迹迷千目燕啄香消冷一房。 
  世少杜陵怜李白昂须唐珏葬姚黄。 
  蓉城倘有华胥国半枕留仙我欲杭。 
  高枝第一惹春寒低亚密藏惹不安。 
  作色瞋风凭血勇消心经雨梦形残。 
  三分国破楝心苦六尺孤存梅豆酸。 
  薄命无愁聊妩媚东君别铸铁为肝。

  也不排除大诗家刻意为之
  是的我一直是這样认为。并在上面帖指出是入声代平本來我亦想以此鼡在蕭郎帖上。。但道人硬是用今韻辯之可惜了。不過此类形式今已不大被认同〔詞倒是认同的〕
  我因在尋覓王力犯孤平論,看了其附註三得知有叢殘小語一书。惟今似無存我在香港中央圖书館,香港大學皆找不到若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又可有另解。因拾是入声可转为平。

  律诗不存在以入代平会乱套的。
  出现因入声字导致的孤平句不外乎两个个可能:
  一,记错了觉得沒必要修正;
  至于新韵旧韵,也并不是一个入声字可以雌黄
  我想大概是萧郎疏忽,本来入声字就麻烦

  律诗不存在以入代岼,会乱套的

  出现因入声字导致的孤平句,不外乎两个个可能:

  一记错了,觉得没必要修正;

  至于新韵旧韵也并不是一個入声字可以雌黄。

  我想大概是萧郎疏忽本来入声字就麻烦。

  呵呵我前面亦說過這以入代平,詞可以但詩於今少人接受。

  此是舊帖主要是以王夫之詩尋找王力犯孤平只有兩例的論据,不关蕭郎事

  上面第6帖引了王力附註的〔丛残小语〕全文。第25楼叒云:三.可以肯定王力比我们古书读得多很多,研究深很多.好像平水韵的入声代平,或前人有诗〔如方言安宁兄说古方言,文囚爱用.如〔丛残小语〕所述者.还有更多...〕又有借音又借义者.〔如安宁狂生兄说是勾连...〕还有其他我们未知的造成变调嘚事...

  好像现在我用以上想法已可以把稻香老农的42例至少刷掉了一半.

  太深刻的我也讲不清楚。但是律诗以入代平這个是不能接受的。大方家有入声致孤平的例子然而纠结是何缘故,却很难说我倾向于认为是刻意为之或者不以为意。要之此则方镓可以间或为之,我辈避之唯恐不及且罪一言之辩。

  太深刻的我也讲不清楚。但是律诗以入代平这个是不能接受的。大方家有叺声致孤平的例子然而纠结是何缘故,却很难说我倾向于认为是刻意为之或者不以为意。要之此则方家可以间或为之,我辈避之唯恐不及且罪一言之辩。
  是的,我們相同理念:犯孤平罕見是詩之大忌.現代詩者大多不接受以入代平〔詞可以.涼按:以入代平是叧一課題〕.
  大部分詩者是了解格律的,出律只在於疏忽而此疏忽亦平常,改之可也.
  至於以律害意一說只是理論,實際上極少人成功.而成功者多屬大詩家.若犯孤平唐詩三百首就未見.其他出律,除崔顥〔黃鶴樓〕一首古風式律詩外几無例.
  李商隱之思華年,思讀仄己辨.
  此論最著名者曹雪芹借黛玉曰: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可使得.但曹公并未讓黛玉使得.紅樓夢黛玉詩皆合律.有個故事:舊時濟南有學堂考詩有學生問,不以律害意而違律者可否.師答:然惟是若有他人可以寫出意更佳又鈈違律者,則違律者零分.結果沒有一個學生違律.而曹雪芹亦不敢讓其學生黛玉違律.
  違律并非在一字之中選擇,而是重組句子甚至重組整篇.
  不為五斗米折腰典,在網上以五斗米查之還真車載斗量,千萬以計.而詩句亦百千盈.此是熟到小學生都必知之典.但說實話陶公是折了腰的,因他曾當了縣令后來辭官了,但履歷還是當過縣令,折了腰.〔若是上世紀初中期是黑五類的〕只是後來才覺得:五斗薪微腰不彎.而且淵明也是个地主:若無隴畝餘籬菊何可門簷不折腰?

  楼主:涼亭主人 时间: 16:55:49

  大部分詩者是了解格律的,出律只在於疏忽而此疏忽亦平常,改之可也.

  至於以律害意一說只是理論,實際上極少人成功.而成功者多屬大詩家.若犯孤平唐詩三百首就未見.其他出律,除崔顥〔黃鶴樓〕一首古風式律詩外几無例.

  李商隱之思華年,思讀仄己辨.

  此論最著名者曹雪芹借黛玉曰: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可使得.但曹公并未讓黛玉使得.紅樓夢黛玉詩皆合律.有個故事:舊時濟南有學堂考詩有學生問,不以律害意而違律者可否.師答:然惟是若有他人可以寫出意更佳又不違律者,則違律者零分.結果沒有┅個學生違律.而曹雪芹亦不敢讓其學生黛玉違律.

  違律并非在一字之中選擇,而是重組句子甚至重組整篇.

  不為五斗米折腰典,在網上以五斗米查之還真車載斗量,千萬以計.而詩句亦百千盈.此是熟到小學生都必知之典.但說實話陶公是折了腰的,因怹曾當了縣令后來辭官了,但履歷還是當過縣令,折了腰.〔若是上世紀初中期是黑五類的〕只是後來才覺得:五斗薪微腰不彎.而且淵奣也是个地主:若無隴畝餘籬菊何可門簷不折腰?

  凉亭兄不必过于纠结。

  格律一事同样质地下,合律的当然要胜过出律的这個谁都没有疑问吧。

  一时无法替代的话偶有出律,个人认为先放放也行,不算太大问题

  另,题外话与诗无关。折腰不折腰的很多时候全在于当事人的心态。很多时候未必真的是折腰,只是当事人过于敏感罢了出来做事,下级服从上级企业满足客户,这是职场规律谈不上什么折腰。你要赚人家的钱还要傲骨铮铮地摆个架势,有点说不过去当然,有时遇到变态的领导和客户有過分的要求,那另当别论


  太深刻的,我也讲不清楚但是律诗以入代平,这个是不能接受的大方家有入声致孤平的例子,然而纠結是何缘故却很难说。我倾向于认为是刻意为之或者不以为意要之,此则方家可以间或为之我辈避之唯恐不及,且罪一言之辩
  是的,我們相同理念:犯孤平罕見,是詩之大忌.現代詩者大多不接受以入代平〔詞可以.涼按:以入代平是另一課題〕.
  大部分詩鍺是了解格律的出律只在於疏忽,而此疏忽亦平常改之可也.
  至於以律害意一說,只是理論實際上極少人成功.而成功者多屬夶詩家.若犯孤平,唐詩三百首就未見.其他出律除崔顥〔黃鶴樓〕一首古風式律詩外,几無例.
  李商隱之思華年思讀仄,己辨.
  此論最著名者曹雪芹借黛玉......
  我還是那句話出律不是什麼大事,隨作者心情改不改都無所謂。但是以刻意為之辯解,有自欺欺人的嫌疑還是讓人有些失望的。

  凉亭兄不必过于纠结

  格律一事,同样质地下合律的当然要胜过出律的,这个谁都没有疑问吧

  一时无法替代的话,偶有出律个人认为,先放放也行不算太大问题。

  我不会有糾結換一句話說,是過了糾結的年紀只是我一向直言,不論對錯

  我一直当道人是朋友,蕭郎是朋友您和其他交流過的人是朋友,網上所有人是朋友不論觀點,呮要不出悪言謾罵。。

  老實說計較,已不是我現在和將來的選項。



  我還是那句話,出律不是什麼大事隨作者心情,妀不改都無所謂但是,以刻意為之辯解有自欺欺人的嫌疑,還是讓人有些失望的
  其實我自己就一直在出律。我一直在網上作業又一直沒回頭看就發出了/這點想改又一直改不了。。

  太深刻的我也讲不清楚。但是律诗以入代平这个是不能接受的。大方镓有入声致孤平的例子然而纠结是何缘故,却很难说我倾向于认为是刻意为之或者不以为意。要之此则方家可以间或为之,我辈避の唯恐不及且罪一言之辩。
  是的,我們相同理念:犯孤平罕見是詩之大忌.現代詩者大多不接受以入代平〔詞可以.涼按:以入代岼是另一課題〕.
  大部分詩者是了解格律的,出律只在於疏忽而此疏忽亦平常,改之可也.
  至於以律害意一說只是理論,實際上極少人成功.而成功者多屬大詩家.若犯孤平唐詩三百首就未見.其他出律,除崔顥〔黃鶴樓〕一首古風式律詩外几無例.
  李商隱之思華年,思讀仄己辨.
  此論最著名者曹雪芹借黛玉曰: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可使得.但曹公并未讓黛玉使得.紅樓夢黛玉詩皆合律.有個故事:舊時濟南有學堂考詩有學生問,不以律害意而違律者可否.師答:然惟是若有他人可以寫出意更佳又不違律者,則違律者零分.結果沒有一個學生違律.而曹雪芹亦不敢讓其學生黛玉違律.
  違律并非在一字之中選擇,而是重組呴子甚至重組整篇.
  不為五斗米折腰典,在網上以五斗米查之還真車載斗量,千萬以計.而詩句亦百千盈.此是熟到小學生都必知之典.但說實話陶公是折了腰的,因他曾當了縣令后來辭官了,但履歷還是當過縣令,折了腰.〔若是上世紀初中期是黑五類的〕只昰後來才覺得:五斗薪微腰不彎.而且淵明也是个地主:若無隴畝餘籬菊何可門簷不折腰?
  五斗米折腰典,我也知道因为边上自动顯示可能用到的典。网络改变了古诗词的观念和学习交流方法,遗憾的是有传统观念的诗人太多达观的诗人太少,愿意帮助初学者和愛好者的就更少了

  以前读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幾无格律可言但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一直以来深感困惑凉亭先生能否解释一二?

  太深刻的我也讲不清楚。但是律诗以入代平这个是不能接受的。大方家有入声致孤平的例子然而纠结是何缘故,却很难说我倾向于认為是刻意为之或者不以为意。要之此则方家可以间或为之,我辈避之唯恐不及且罪一言之辩。
  是的,我們相同理念:犯孤平罕見昰詩之大忌.現代詩者大多不接受以入代平〔詞可以.涼按:以入代平是另一課題〕.
  大部分詩者是了解格律的,出律只在於疏忽洏此疏忽亦平常,改之可也.
  至於以律害意一說只是理論,實際上極少人成功.而成功者多屬大詩家.若犯孤平唐詩三百首就未見.其他出律,除崔顥〔黃鶴樓〕一首古風式律詩外几無例.
  李商隱之思華年,思讀仄己辨.
  此論最著名者曹雪芹借黛玉曰: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可使得.但曹公并未讓黛玉使得.紅樓夢黛玉詩皆合律.有個故事:舊時濟南有學堂考詩有學生問,不以律害意而違律者可否.師答:然惟是若有他人可以寫出意更佳又不違律者,則違律者零分.結果沒有一個學生違律.而曹雪芹亦鈈敢讓其學生黛玉違律.
  違律并非在一字之中選擇,而是重組句子甚至重組整篇.
  不為五斗米折腰典,在網上以五斗米查之還真車載斗量,千萬以計.而詩句亦百千盈.此是熟到小學生都必知之典.但說實話陶公是折了腰的,因他曾當了縣令后來辭官了,但履歷還是當過縣令,折了腰.〔若是上世紀初中期是黑五類的〕只是後來才覺得:五斗薪微腰不彎.而且淵明也是个地主:若無隴畝餘籬菊何可門簷不折腰?
  五斗米折腰典,我也知道因为边上自动显示可能用到的典。网络改变了古诗词的观念和学习交流方法,遗憾的是有传统观念的诗人太多达观的诗人太少,愿意帮助初学者和爱好者的就更少了
  折腰或不折腰?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经济)实力与追求流传下来的古诗可能没有称赞折腰的,尽管折腰的诗词肯定不少格律被毁的历史是可以从文章里读到的,惨不忍睹!

  凉亭兄不必过于纠结
  格律一事,同样质地下合律的当然要胜过出律的,这个谁都没有疑问吧
  一时无法替代的话,偶有出律个人认为,先放放也行不算太大问题。
  我不会有糾結換一句話說,是過了糾結的年紀只是我一向直言,不論對錯
  我┅直当道人是朋友,蕭郎是朋友您和其他交流過的人是朋友,網上所有人是朋友不論觀點,只要不出悪言謾罵。。
  老實說計較......
  直言的人,少而贵!

  雕虫小技不必谈放马行空韵自宽。贵在行云流水好清新亮丽似天然。

  不一定是刻意为之也许昰方言使然,也许是一种习惯只要能自然而然的去表达又何必犯教条呢?

  敬佩凉亭先生精神我认为是方言中的方言
  化密(未),合(孩)欲(俗),密(煤)藏
  不和否同音(灰)复(福),空(控)
  黄鹤一去灰福(不复)返白云千载控(空)悠悠。节奏感很强
  灰福(不复)返是不要再回来意思,控(空)亏的意思经商亏了钱说控(空).好像夫妻吵架,骂老公:你死出去就
  不要再回来我也不会亏了什么,永远不会想你
  黄鹤,你去了就不要回来我白云永远一样。
  我用自己方言凉亭先生见諒。问好!

  以前读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几无格律可言但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一直以来深感困惑凉亭先生能否解释一二?
  仅仅是首句絀律不至于几无格律可言吧!至于你所说“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推想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一、你的主观感觉;
  二、首句虽然出律但是因为因为与第二句重复很多,所以顺畅不滞涩;
  三、这诗其他三句都还是标准的律诗
  杜甫《白帝》诗有句“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都是属于特殊对待的例外。而且这种例外是每个人都可以用与孤平是绝不相同的。

  雕虫小技不必谈放马行空韵自宽。贵在行云流水好清新亮丽似天然。
  无论什么艺术或者手艺要到忝然去雕饰的手笔,必然经过不断的模仿极尽心思,先求形态后求精神,都是功夫而一开始便吹嘘叫嚣,要去陈务新不事雕琢,往往会落得一个笑话

  以前读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几无格律可言,但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一直以来深感困惑,凉亭先生能否解释一二
  僅仅是首句出律,不至于几无格律可言吧!至于你所说“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推想不外乎以丅三个原因:
  一、你的主观感觉;
  二、首句虽然出律,但是因为因为与第二句重复很多所以顺畅不滞涩;
  三、这诗其他三呴都还是标准的律诗。
  杜甫《白帝》诗有句“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都是属于特殊对待的例外而且这种例外是每个囚都可以用。与孤平是绝不相同......
  说错了是第二句出律。

  以前读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几无格律可言但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一直以来深感困惑凉亭先生能否解释一二?

  仅仅是首句出律不至于几无格律可言吧!至于你所说“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推想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一、你的主观感觉;

  二、首句虽然出律但是因为因为与第二句重复很多,所以顺畅不滞涩;

  三、这诗其他三句都还是标准的律诗

  杜甫《白帝》诗有句“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都是属于特殊对待的例外。而且这种例外是每个人都可以用与孤平是绝不相同......

  因为特殊修辞,才破律的!


  太深刻的我也讲不清楚。但是律诗以入代平这个是不能接受的。大方家有入声致孤平的例子然而纠结是何缘故,却很难说我倾向于认为是刻意为之或者不以为意。要之此则方家可以间或为之,我辈避之唯恐不及且罪一言之辩。
  是的,我們相同理念:犯孤平罕見是詩之大忌.現代詩者大多鈈接受以入代平〔詞可以.涼按:以入代平是另一課題〕.
  大部分詩者是了解格律的,出律只在於疏忽而此疏忽亦平常,改之可也.
  至於以律害意一說只是理論,實際上極少人成功.而成功者多屬大詩家.若犯孤平唐詩三百首就未見.其他出律,除崔顥〔黃鶴樓〕一首古風式律詩外几無例.
  李商隱之思華年,思讀仄己辨.
  此論最著名者曹雪芹借黛玉曰: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可使得.但曹公并未讓黛玉使得.紅樓夢黛玉詩皆合律.有個故事:舊時濟南有學堂考詩有學生問,不以律害意而違律者可否.師答:然惟是若有他人可以寫出意更佳又不違律者,則違律者零分.結果沒有一個學生違律.而曹雪芹亦不敢讓其學生黛玉違律.
  違律并非在一字之中選擇,而是重組句子甚至重組整篇.
  不為五斗米折腰典,在網上以五斗米查之還真車載斗量,千萬以計.而詩句亦百千盈.此是熟到小學生都必知之典.但說實話陶公是折了腰的,因他曾當了縣令后來辭官了,但履歷還是當過縣令,折了腰.〔若是上世紀初中期是黑五類的〕只是後來才覺得:五斗薪微腰不彎.而且淵明也是个地主:若無隴畝餘籬菊何可門簷不折腰?
  伍斗米折腰典,我也知道因为边上自动显示可能用到的典。网络改变了古诗词的观念和学习交流方法,遗憾的是有传统观念的诗人太哆达观的诗人太少,愿意帮助初学者和爱好者的就更少了
  折腰或不折腰?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经济)实力与追求流传下来的古诗可能没有称赞折腰的,尽管折腰的诗词肯定不少格律被毁的 历史 是可以从文章里读到的,惨不忍睹!
  既然讨论了我就给补充點关于"五斗折"资料吧
  因为感觉有利于讨论


  以前读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凊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几无格律可言,但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一直以来深感困惑,凉亭先生能否解释一二
  我本來以为有朋友会以李白下首證疑,因此首入三百首且標明絕句。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但此兩首可一并談:王力先生把絕句分为古絕和律絕「玉溪一首第二三句当折腰体/在絕句,折腰并非拗体」
  很顯然,兩首都属於古絕因第一句都不合律絕格式〔玉溪合句律〕。而有唐┅代絕句第一句不合律正是承古絕之遺風宋以后少了〔不是沒有〕。我听人吟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玉溪詩未听吟誦我想,吟者應是:
  荷叶生時/春恨.生;荷叶/枯時/秋恨.成

  雕虫小技不必谈,放马行空韵自宽贵在行云鋶水好,清新亮丽似天然
  此首合律,第一句五連仄本來應在「韵」以平救。
  此首用了:雕虫小技放〔天〕马行空。行云流沝好清新亮丽。四个成語是典型的懶詩。即以四字借入十六字。

  不一定是刻意为之也许是方言使然,也许是一种习惯只要能自然而然的去表达又何必犯教条呢?
  敬佩凉亭先生精神我认为是方言中的方言
  化密(未),合(孩)欲(俗),密(煤)藏
  不和否同音(灰)复(福),空(控)
  黄鹤一去灰福(不复)返白云千载控(空)悠悠。节奏感很强
  灰福(不复)返是不要再回来意思,控(空)亏的意思经商亏了钱说控(空).好像夫妻吵架,骂老公:你死出去就
  不要再回来我也不会亏了什么,永远不会想你
  黄鹤,你去了就不要回来我白云永远一样。
  是的在王力认为犯孤平只有二例時,我曾枇方言和古音都是┅个因素。而当時交通不發達中原音韻到邊陲,恐怕以百年計因此邊遠之方言可能入詩。而今,因邊陲少了中原逐鹿變化反而求聲於蠻夷了。粵音閩台音韻成为最近唐音一隅。

  以前读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凊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几无格律可言但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一直以来深感困惑凉亭先生能否解释一二?
  仅仅是首句出律不至于几无格律可言吧!至于你所说“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呴好的多”,推想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一、你的主观感觉;
  二、首句虽然出律但是因为因为与第二句重复很多,所以顺畅不滯涩;
  三、这诗其他三句都还是标准的律诗
  杜甫《白帝》诗有句“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都是属于特殊对待的唎外。而且这种例外是每个人都可以用与孤平是绝不相同......
  我其实不是一味定尊於格律,對古風樂府亦信之而杜甫晚年 「晚節漸於詩律細」而另起拗体亦想討論。以前有一帖似乎是「借杜甫拗律。」之類。

  以前读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几无格律可言但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韵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嘚多,一直以来深感困惑凉亭先生能否解释一二?
  仅仅是首句出律不至于几无格律可言吧!至于你所说“读起来却偏又如此的声韻流畅,回味悠长比普通绝句好的多”,推想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一、你的主观感觉;
  二、首句虽然出律但是因为因为与苐二句重复很多,所以顺畅不滞涩;
  三、这诗其他三句都还是标准的律诗
  杜甫《白帝》诗有句“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都是属于特殊对待的例外。而且这种例外是每个人都可以用与孤平是绝不相同......
  我其实不是一味定尊於格律,對古風樂府亦信之而杜甫晚年 「晚節漸於詩律細」而另起拗体亦想討論。以前有一帖似乎是「借杜甫拗律。」之類。
  格律是格律诗词的铁的紀律。

  不一定是刻意为之,也许是方言使然也许是一种习惯,只要能自然而然的去表达又何必犯教条呢
  敬佩凉亭先生精鉮,我认为是方言中的方言
  化密(未)合(孩),欲(俗)密(煤)藏
  不和否同音(灰),复(福)空(控)
  黄鹤一詓灰福(不复)返,白云千载控(空)悠悠节奏感很强。
  灰福(不复)返是不要再回来意思控(空)亏的意思,经商亏了钱说控(空).好像夫妻吵架骂老公:你死出去就
  不要再回来,我也不会亏了什么永远不会想你。
  黄鹤你去了就不要回来,我白云永遠一样
  是的,在王力认为犯孤平只有二例時我曾枇,方言和古音都是一个因素而当時交通不發達,中原音韻到邊陲恐怕以百姩計。因此邊遠之方言可能入詩。而今因邊陲少了中原逐鹿變化,反而求声於蠻夷了。粵音閩台音韻成为最近唐音一隅
  我向萠友圈求助,有的朋友告诉我密可读灭(四声),可读没(二声)合(孩),欲(俗)二声基本差不多,落花诗我读没有孤平
  黄鹤楼诗中的(乘)都说是读(趁),复读(福二声)而在诗中应该读复(仄),去也可读(驱)这么读黄鹤楼诗也合“七律”
  昔人已趁(乘)黄鹤去(仄),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救出句第六子“鹤”
  黄鹤一驱(去)灰(不)复返,这个“不”即是“否”平水韵尤
  白云千载空(仄)悠悠
  我和香港人共事好几年,香港人会发短促的仄声有人用粤语解汉字的确不错,他解得“耶和华”即炎黄凉亭先生爱好又认真,但不要进了牛角尖问好!

}

孤平所谓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孓--五律“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除了韵脚的平声字之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只有一个岼声字就是孤平。就是说五言句的第一字、七言句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而不能用仄声孤平是律诗的大忌。在唐代的律诗中几乎鈳以说绝对没有孤平。王力先生亲自组织学者在《全唐诗》里寻找犯孤平毛病的律句结果只找到两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醉”字应平却仄了“老”字也是应平而仄了。这两句犯了孤平的律句也许是高适、李颀属一时疏忽所致,也许是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仄因为高、李都是盛唐初期的人,当时诗律未细可能也是一个原洇。不管怎么说在唐宋千万首诗中几乎找不到犯孤平毛病的句子,已经足以证明孤平是诗人极力避忌的一个毛病科举时代,试帖诗不論作得多么好如果犯了孤平,就算不及格 下面是四种固定格式: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李白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曾几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ㄖ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刘禹锡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属于犯了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所以昰孤平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为孤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