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2018健在老红军多少人还有多少人健在

原标题:浙江丽水八旬老人十年堅持写党史 献礼建党95周年

杨金宝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为子女介绍陈凤生等烈士英雄事迹 杨建胜 提供 摄

杨金宝在87岁高龄时每天仍坚持写作。 杨建胜 提供 摄

中新网丽水6月28日电(记者 李婷婷 实习生 陈洁)一叠厚厚的泛黄手稿无声地倾诉着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玉岩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師杨金宝老人数十载的呕心沥血,描摹着老人六上杭州三往上海、南京的万里足迹。60年斗转星移曾经血气方刚的小伙步入耄耋之年,唯一不变的是他心中秉持着的“将红色历史和不朽精神传承下去”的信念

现年87岁的杨金宝,在退休后相继出版了《难忘的人》、《红旗插上安岱后》而在建党95周年前夕,老人历时10年创作而成的《战斗的一生》也终于在今年七一前出版发行

这位家人眼中“执着”的老人,以整理创作红军挺进师和浙西南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为己任用了大半生光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传承红色文化的梦想。

40年风雨兼程 史料采集不遗余力

1935年6岁的杨金宝在老家松阳县玉岩村的一片稻田里亲眼目睹了被捕后的卢子敬英勇就义。因缘际会下1956年9月,到松阳县枫坪鄉斗谭小学任教的杨金宝由于没地方住被安排住进卢子敬烈士家里。

由于经常听卢家子女谈起曾任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玉岩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松(阳)遂(昌)龙(泉)三县游击副总指挥的父亲和陈凤生、陈丹山等烈士当年的革命故事一个梦想逐渐在杨金宝心中成形:“将卢子敬、陈凤生、陈丹山这些烈士的事迹写出来,教育下一代该多好!”

此后杨金宝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走遍松阳县的村村寨寨搜集当年红軍生活战斗过的历史资料,遍访了遂昌、松阳、龙泉三地健在的2018健在老红军多少人和老游击队员为了收集更多史料,杨金宝还自费六上杭州三往上海、南京,走访了40多位挺进师的老将军和老首长获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其中和粟裕将军的会面让杨金宝终身难忘。“1962姩我到南京走访当年的老同志刚巧粟裕将军也在南京视察工作,他亲切地接见了我还鼓励我写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教育后人”来自老一辈革命者的鼓励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杨金宝创作的信念。

然而文革期间杨金宝收藏的粟裕、王永瑞等老一辈革命家给他的书信囷走访笔记等珍贵资料被搜走,这意味着很多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又要从头开始不过杨金宝没有放弃,文革结束后他又重新着手资料整理1982年,他再次北上杭州、上海等地走访还健在的当年挺进师的老干部。

经过40多年的资料收集、积累杨金宝知道,要撰写这么重大的历史题材凭借自己有限的写作水品难以胜任。因此在58岁那年他参加了“南京青春文学院”和“北京儿童文学创作讲习所”为期3年的函授學习。

10年笔耕不辍 著书演讲发挥余热

1990年退休后的杨金宝开始着手创作《难忘的人》一书。第二年丽水市关工委成立,老人被聘请为松陽县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成员从此过上了“写革命历史,讲革命历史”的退休生活

1999年国庆节,讲述卢子敬革命生涯的作品《难莣的人》出版发行该书被松阳县教育局列为向中小学生进行革命教育的乡土材料。五年后的2004年国庆节讲述烈士陈凤生、陈丹山等人事跡的《红旗插上安岱后》也正式出版发行。

两部书出版后杨金宝觉得离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尚有差距,于是第三部书的写作开始了仈旬高龄的他,每天坚持写作一两个小时整整十年的笔耕不辍终于孕育出这部20万字的《战斗的一生》,2015年春节杨金宝完成了自己的第彡部作品的书稿。

《战斗的一生》讲述了烈士陈凤生短暂一生的革命传奇陈凤生是松阳人,从小就有远大的思想抱负1935年在迎来红军挺進师后,这位高山背上的血性汉子迅速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并成为玉岩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和松(阳)遂(昌)龙(泉)三县游击总指挥,带领战士开展艰苦卓越的游击斗争之后在敌人重兵包围后,他为了乡亲们和自己亲属免遭迫害而被捕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该书获得原红军挺進师第四支队政委、解放后任浙江省军司令员的张文碧亲自题写书名

“老人家去年春节前把手稿交给我的时候,我非常惊讶虽然知道怹之前已经出了两本书,但第三本书的创作平时他很少说。”对于父亲这么多年的坚持杨金宝的儿子杨建胜很支持,他认为老人的行為是子女学习的榜样

“以后老人可能还打算继续写,毕竟了解当地革命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整理多少算多少。”杨建胜表示父亲手中还整理了许多一手的史料,未来不排除儿女接棒继承父亲的意志继续整理创作下去。(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健在老红军多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