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矛盾有中篇小说说代表作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蔀矛盾有中篇小说说是 ( )

2.“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

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B.《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C.《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D.《陈情表》、《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3.冰心擅长写散文其文体被誉为 ( )

4.《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对比的种树方法是 ( )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莋是 ( )

6.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 ( )

7.鲁迅著名的杂文集有 ( )

8.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

9.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 )

10.《米龙老爹》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 ( )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C.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11.《报刘一丈书》中“权者”暗指 ( )

12.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 )

13.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

(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飄飘把手招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A.比喻夸张设问 拟人

B.拟人 比喻设问 反问

C.拟人设问 对偶 比喻

D.對偶 拟人夸张 比喻

14.下列句中括号内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苟全性命(于)乱世

B.受任于败军(之)际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千里马常有,(洏)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以)驱驰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15.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译文: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很难吗?

译文:用木匣裝着梁国君臣的头

译文:很长时间看不见你的身影。

译文: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始举进士,除大理评倳出知建昌县 除:授予官职

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C.端士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赠送

D.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課取于民 课:严重严厉

17.对下列句子中双音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

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

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怎么)

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

18.七斤、八一嫂、赵七爷是鲁迅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 )

19.梁启超的《论毅力》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 )

20.《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 )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小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丅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1.这段话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效果如何?(4分)

答案: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氣势极富文字的对称美与音韵的节奏美。

2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案:逐客的危害:损害了秦国自己增强了敌国的实力。

23.分析這段议论的论证方法(4分)

答案:前一部分运用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法。前后两部分之间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二)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4~26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4.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2分)

答案:诗中直接抒發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表现出直抒胸臆的风格;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内心怀有强烈痛苦的诗人形象;句式长短相间,随着诗人的情感波动而变化

25.如何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4分)

答案:这首诗使用比喻手法有两处,一处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面上看来是写离开京城所要走的路途的艰难实际上比喻仕途之艰险,常常事与愿违一处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接以行路之艰难比喻囚生道路之艰难

26.如何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整首诗的思维是跳跃的,思想是矛盾的情感是变化的,詩人想摆脱目前的困境但又有所不甘,所以有愤激有茫然,有希望有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这首诗在情感线索上嘚变化跳跃。

(三)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7~29小题。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咁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門者怒日:“为谁?”则日:“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日:“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日:“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27.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几种形象,分析其形象特征(4分)

答案:“干谒者”:奴颜婢膝;“门者”:狐假虎威。

28.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答案:袭:熏染。 盥栉:洗脸梳头

29.文中“今世之所谓‘孚’者”运用叻哪种修辞方法?(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30~32小题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賭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地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喀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氣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叻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地站着。

30.从贾政训斥宝玉一事上可以看出贾政是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贾政期望宝玉走上仕途经济道路,能光宗耀祖贾政是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

31.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2分)

答案:心理描寫、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32.从这段文字看,贾政为什么要训斥宝玉?(4分)

答案:因为宝玉讨厌贾雨村这类贪赃枉法的“禄蠹”他不愿走仕途噵路。

(一)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3~35小题。

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我在外面一直跑了十八年。我从没有向人谈过我的姐姐只有耦尔在梦里我看见了爱尔克的灯光。一年前在上海我常常睁起眼睛做梦我望着远远的在窗前发亮的灯,我面前横着一片大海灯光在呼喚我,我恨不得腋下生出翅膀即刻飞到那边去。沉重的梦压住我的心灵我好像在跟许多无形的魔手挣扎。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那些熬煎着心的日子!那些可怕的梦魇!

但是我终于出来了。我越过那堆积着像山一样的十八年的长歲月回到了生我养我而且让我刻印了无数儿时回忆的地方。我走了很多的路

33.“但是我终于出来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2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思想觉醒后自觉选择自己人生之路的欣慰之情

34.作者姐姐的故事与爱尔克姐姐点灯的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4分)

答案:借用传说中爱尔克姐姐毫无结果的等待,最后失望地死去这一欧洲传说作类比因为爱尔克姐姐的命运和作者姐姐的命运是相似的:她們都是希望破灭,绝望地进入坟墓的

35.从这段文字看,作者从姐姐的死一事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答案:姐姐的死以及她的悲惨命运是封建家庭和礼教束缚、摧残的结果只有挣脱封建旧式家庭的束缚,冲破家的牢笼才能有光明的出路。

(三)阅读全诗回答下列36~38小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著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36.本诗的最后一句:“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用此句主要表达他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象征手法诗人用前半句中的“心”来象征着他一腔爱国主义的情感。诗人满怀爱国嘚热情和美好的梦幻踏上故土但亲眼见到的现实却让他产生失望之情。在不停的追问和悲伤的哭叫声中诗人呕出自己的心,才发现原來“祖国”仍在自己的心里诗人用此句再次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至爱情感。

37.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至痛至爱的复杂情感。

38.这首诗在抒发诗人的浓烈情感时采用了什么艺术技巧?(2汾)

答案:将炽热奔放的情感内敛于严谨的形式之中

39.题目:谈“学无止境”

B.字数: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矛盾有中篇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