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解体诗。韩国纯真年代完整在线80年代的解体诗都有哪些

当代诗歌的“边缘化”问题 第2页-现当代文学-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当代诗歌的“边缘化”问题
作者:未知&
&&& 三&&& 在对90年代诗歌“边缘化”的讨论中,另一种思路是将其放置在20世纪 中国 新诗整体的 历史 脉络中观察⑨。奚密认为,新诗(她使用了“ 现代 汉诗”的概念)的“边缘化”在其出现之时就已发生,一开始就处于“两个世界”的边缘,“一是迅速转化中的传统,一是日趋以大众传播和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因此,“边缘化”不是某一阶段的现象和历史过程中的特例,而是“一个现代现象”,是必然的产物和演化过程,也是“现代汉诗”的“现代本质”,它的“美学和
特征”。在这样的意义上,奚密有时候也使用了“边缘性”的说法。的确,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诗歌曾经享有优越的地位。它是
权力擢升的阶梯,也是上层人际交往的精致形式。但在新诗发生时,这个“传统社会”已经解体,诗歌原有的至尊地位和政治功能,都已失去。可是,在现代社会中,诗歌又不能和大众传媒竞争以吸引广大消费群体,因此,现代诗歌眼看着它被推到“新世界”的边缘而无能为力。从新诗的这一历史脉络上看,发生在90年代的“边缘化”现象其实是这一历史过程的延续;它所引发的诸多问题、矛盾,可以从新诗历史中发现其来龙去脉。&&& 不过,奚密的描述显然存在一些问题,她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是从新诗的“现代本质”方面,还是从它在社会文化空间的位置方面,“边缘性”的概括并不能完全切合事实,中国新诗历史也存在连贯的、强大的靠拢、进入“中心”的潮流。且不说“五四”期间新诗的倡议、推动者,在展开他们的的时候就预设了新诗在文化革命、社会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从20年代后期开始,诗人、理论家、政治人物等都在积极寻求诗歌参与社会运动、文化运动的途径、方式。如在批评诗歌唯美主义的“象牙塔”倾向,批判诗人对“现实”逃避的同时,提倡诗歌平民化、大众化,探索诗歌民族形式,推动“诗歌下乡”、“诗歌入伍”,发起街头诗、朗诵诗、新民歌运动,创造“政治抒情诗”的体式等等。以至 台湾 的“乡土”运动的展开,也都是这种努力的表现。不用说上世纪50-70年代的“大跃进民歌运动”和“政治抒情诗”潮流,即是“天安门诗歌”,也是诗直接介入社会政治的事件。至于80年代初的“朦胧诗”,其话语形态虽然表现了疏离“中心话语”的边缘性,但从另一角度看,诗歌本身是当时社会运动的重要构成,它并没有被“边缘化”(这也是为什么它后来成为甜蜜追忆之源)。对于这种种的非边缘化现象,奚密等给出的解释是,“20-40年代‘革命文学’的旗帜可视为对诗边缘化现象的一种否定性反应”⑩。她暗示的是,这种不满边缘位置、强烈要求回归中心的反应,应放置在需要检讨的位置上;这种对于“边缘化”的“反动”,是损害了诗歌的独立,损害了与“中心话语”的必要距离的维护,缩小了在实验中摸索诗歌自身法则的空间。&&& 这一描述和评价,当然是建立在对于“纯诗”和有关诗的“独立性”信仰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20世纪的历史、社会情况,考虑到新诗所属的“新文学”那种强烈的社会性特征,以及并非可以全部当作负面现象的“介入”品质,那么,以“边缘”这一诠释、批评观念对新诗历史的描述,可以改换另一方式。也许可以认为,新诗历史,就是维护“边缘”地位与走离边缘地位而进入“中心”的两种诗学主张、诗歌潮流交错、变换、冲突、协商的历史。对不同走向的诗学主张和,并非可以不问具体情况作绝对化的价值判断,它们具体的诗学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分别予以细致的分析。 自然 ,由于“介入”的诗学和诗歌实践在大多数时间里占据主流地位,因此,维护“边缘”地位的诗歌的文化价值、诗歌能力的开发,在20世纪显然很不充分;它们也容易被加上“逃避现实”、“技巧主义”等帽子之后受到攻击。因为这些批评往往以社会良心等道德姿态加以支持,就更有力地瓦解了被批评者的可怜的自我辩护能力。&&& 四&&& 在90年代以来的市场
、消费主义的时代,诗歌进入文化“中心”的条件已不再具备,“边缘化”的压力和产生的失落感,比任何时代都浓重和刻骨铭心(11)。因此,作为新诗历史的一种“惯性”运动,出现了种种脱离“边缘”、寻找靠拢“中心”的意愿和“对策”。对策之一是,重新呼唤诗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对批判、改造社会功能的承担,呼喊那种“直线运行”的抒情模式,企望重振诗人的文化“斗士”意识。与此并行的是,批判90年代的那种所谓“严重脱离现实”、“背叛底层利益”的病症。这种要求不能说没有一点根据,但却忽略了新的时代的复杂特征和这个时代的诗歌问题。“诗是一种行动的,一种改造社会的工具,还是个人与社会的一种对话,一种思维与想象的言说?诗人是社会英雄、文化斗士,甚或先知和预言家,还是一个像罗兰·巴尔特说的既非信仰的骑士又非超人,只能在寄寓权势的语言中游戏的凡夫俗子?写诗是根据‘社会订货’的需要,还是表达内心的感动与领悟,出于交流和分享的愿望?”应该是“以‘社会’、‘现实’、‘读者’的名义来规范诗歌,还是以诗歌来包容社会和现实,以‘诗的方式’来展开语言实践和文化想象”(12)?&&& 为了解决“诗歌”被冷落、读者流失的困境,诗歌的“通俗化”、“平民化”的命题再次提出,期望虚拟的“大众”的参与,争取被影视、流行歌曲所控制者的部分眼光,改变诗歌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不良形象。在实践中,诗歌的门槛也确实大大降低。但“大众”其实并不领情。出乎诗人意料的是,深奥、晦涩的诗,与通俗易懂、几乎人人可以参与的诗,同样是拒绝、嘲笑的对象。诗人不要存有太多虚妄的期待。读难懂的诗与读通俗的诗,其实都是同样的人。大白话的“口水诗”的出现,反倒是置诗歌存在的理由、价值于可疑之地。&&& 为了解决诗歌“边缘化”的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应对是扩大诗歌传播、流通的手段,特别是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这当然是有益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努力,也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舞台演出,由专业演员担纲,通过电视转播的诗歌朗诵会,诗人对自己作品的朗诵会,各地大大小小的诗歌节,各种诗歌联谊会、诗会、酒会,各种诗歌评奖活动,发布各种诗歌排行榜等等,都是这种努力的各种样式,形成在诗歌“边缘化”中的异乎寻常的“诗歌热”景象(13)。诗歌由此扩大它的影响,一些读者(观众)也似乎由此“亲近”了诗歌。但是问题也仍然有它的另一面。有的热闹喧哗的诗歌活动,“只能被称为一幕幕热闹的‘诗歌嘉年华’。不仅暗中取悦‘嘉年华’的主办者与观赏者,也同时取悦并深深满足着其自身的怀旧需求”;“除了酒精衡量的诗人真性情之外,探讨诗歌和展示诗歌都成了走过场”(14)。诗歌也需要“流行”,但诗歌与“流行文化”是否需要界限?这是近年“诗歌热”提出的问题。&&& 诗歌“边缘化”并不意味着诗歌不再必要,也“并非‘可能性已经被耗尽了’,而是被转化了”(15)。因此,“边缘是语言
,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策略”(16)。它意味着与“中心话语”(政治的、流行文化的)的必要距离,探索人的生存的一切方面,包括提供新的感受性,从人的精神处境出发,发挥诗歌的难以替代的文化批判价值。也正因为如此,“边缘”并不完全是有关诗歌地位的负面判断。对于认识这个时代的问题,以及这个时代的诗歌问题的诗人来说,“边缘”是需要身心(包括语言)的“抵抗”才能实现的位置,是有成效的诗歌实践的出发点。&&& 注释:&&& ①参见柯雷《何种中华性,又发生在谁的边缘?》,载《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例子之一是,笔者和程光炜编选的诗歌选集,出版社付给诗人的稿酬是每行一元。&&& ③诗人周梦蝶1962年习佛学禅,在台北武昌街头摆摊默坐,专卖冷僻的诗集、哲学书籍。&&& ④北岛:《失败之书》,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⑤北岛:《失败之书·自序》。&&& ⑥“假如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交出青春、自由和笔/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夜晚/……”&&& ⑦宇文所安:《什么是世界诗歌?》,载《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 ⑧宇文所安指出,对北岛等诗人在80年代的大胆革新,以及他们的诗作产生的“振奋”的反应,应该放在特定语境中看待,但他在谈及西方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时候,却认为存在着一种能脱离具体时空的“品质”。因此,他说,“大胆引起的兴奋当然不会持久……烟雾散尽之后,常常看到真正的诗”。事实上,烟雾“散尽”之后,也还是会有近似或不同的烟雾环绕。&&& ⑨奚密的论述,参见她的《从边缘出发》一书的第一章“从边缘出发:论现代汉诗的现代性”,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⑩(16)奚密:《从边缘出发》,第23页,第53页。&&& (11)对这个时间中国大陆的诗歌状况,王光明使用了这样的感受性描述:“灯光暗转,垂幕放下,剧情已新……许多东西一夜之间从悲剧变成了喜剧”,“诗歌似乎真地走入了黄昏与黑夜”(《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07-610页)。&&& (12)(15)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第612-613页,第611页。&&& (13)据,在2005年,各种诗歌节、诗歌朗诵会、联欢会、诗歌评奖等活动,全国有将近60回之多(参见周瓒《2005年中国大陆诗界回顾》,载《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 (14)徐敬亚、陈东东的话,转引自周瓒《2005年中国大陆诗界回顾》。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lwlm.com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请咨询客服老师
内容分类导航
本栏目Digg排行
本栏目热门文章
本栏目最新更新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次北固山下中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还没结束,太阳就从海边升起来了(太阳为新事物,夜为旧事物江上春早,一年还没结束,新春就来到了(新春为新事物,旧年为旧事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春为新事物,旧年为旧事物)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我们老师说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扫描下载二维码苏联解体【诗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5,020贴子:
痛苦的历史悲剧,莫过于。超级大国伤元气,经历者精神离奇。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国家从西向东,横卧了世界的六分之一楚科奇的徐徐落下湾的朝霞洒满了天空北极圈的白雪皑皑得覆盖畔的港湾四季如春这就是一个富饶的国家在她的地下蕴藏了多少宝藏静静的顿河畔,是欧洲的粮仓茫茫的里海岸,有的油田沉默的,有大片的森林遗忘的,栽满了棉花这就是一个英雄的国家在她的泥土里有铮铮的铁骨的干涉者,栽倒在顿河的挑衅者,自尝了苦果德国的侵略者,淹没在人海日本的征服者,覆亡在东北这就是一个人民的国家在她的领土里不再有剥削无论是总书记,还是泥水匠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大头兵他们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这就是一个不存在的国家想起来就让人黯然神伤无助地呻吟日夜地哭泣的夕阳如鲜血般铺洒的晨风如毒气般窒息这难道是不!这只是资本家的天堂这只是剥削者的叛党总会有这么一天阿芙乐尔的大炮会重新打响总会有这么一天约瑟夫大叔会重新走进红墙让国际歌声划破这黑夜用的砸烂这万恶的旧世界---同志们,不要哭泣飘落在的红场 留下的是六分之一地球的悲凉 走了,永远的走了 带着共产主义的梦想 带着二万万人的希望 走了,永远的走了 ,一个神圣的国家 永远得消失在的东方 红旗,飘落的不过是几十米的位移 人类,倒退的岂止是几十年的光阴 在的尸体上留下的只有: 侮辱、、诅咒、中伤 因为,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上 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卑鄙是高尚者的涅瓦河上飘动的是寡头的游艇 不再是阿芙乐尔的激昂 伏尔加上飘扬的是纤夫的悲鸣 不再是布尔什维克的欢唱 这难道是人民的国家? 这难道是自由的? 不,这只是食利者的天堂同志们,不要彷徨 六十七个春夏秋冬已经证明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 两千两百万平方千米上曾经写满被剥削者的希望 同志们,不要哭泣 的解体不是最后的战役伟大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同志们,不要悲伤 让我们接过的钢笔 在纸上勾勒出真正的天堂 让我们抓起的钢枪 用铁和血去把埋葬 让我们穿上的皮鞋 朝着太阳的方向 让我们取下的勋章 佩戴在真正的英雄身上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轻轻的你来了,苦难的过去,彩色的将来。轻轻的你走了,葬礼的挽歌,伤痛的残骸。走吧,阿芙乐尔的炮声仍回响在光荣的涅瓦河上。走吧,近卫师的红旗仍骄傲树立在普罗霍罗夫卡同志们!拿起的钢笔,描绘出我们红色的理想!拿起的钢枪,冲破西边邪恶的妄想!穿上的皮鞋,走向无边美好的希望!带上的勋章,让荣誉的钟声回响在光荣的红场!卷起北冰洋的惊涛,勇敢的海燕愤怒的击碎黑暗的咆哮!按下毁灭的按钮,姆岑斯克的英魂还在反抗着十字的怒号!英勇的哥萨克,拔出你令那泥足巨人胆寒的战刀!狂暴的碾碎它,吹响你重生的伟大号角!---自己从网上找到,但哪个网站我忘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诗歌是怎样解体的》
左胤禛当爱情被转卖泪水被一张人民币抹去婚姻被法化谁违背了规则就要绳之以法自由就像高铁谁错了方向就会被撞的粉碎诗无非就是孩子识字读物【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9,058贴子:
《诗歌是怎样解体的》收藏
《诗歌是怎样解体的》
左胤禛当爱情被转卖泪水被一张人民币抹去婚姻被法化谁违背了规则就要绳之以法自由就像高铁谁错了方向就会被撞的粉碎诗无非就是孩子识字读物,青春还未去领会,就被飞速经济的刷屏在这个经济引领飞速发展行的时代谁若多一声感叹就可能倒下,再也爬不起来匆忙的脚步,迷乱的眼神谁?还会去感受一下生命或自然再穷的人也懂得享受或将食物用力的塞进肠胃或将饭碗摆在棋盘上这就是一个商人时代谁口袋里的钱多,谁就说了算你说一个商人他有时间写诗,有时间读诗吗他会让自己的儿子吟诗作对吗的确,这个经济信息时代,不从商便会流奴所以,人类将会专业化,集体化,层次化就算有人用饥饿来普写人生,哲理他们也不会有时间去涉猎或探讨他们要的是简洁的答案,准确的信息一个是与否的答案,或一些真与假的信息当然我们不能认为人类在退步,或是迷了路这是时代的发展或许有一天,人们将信息直接储存在脑叶上用电流激活沉睡的细胞人类不用学习,也不用做那低级的游戏新生儿与电脑结合,便可以工作这样,人类就彻底,绝对的专业化,结构化就像科幻的外星组织,一切程序化当人类的思想不需要知识胚胎,也不需要反复记忆而是直接植入这样一个个诗人忍不住世人的疼痛而自杀敌不过腹中的饥渴而卖笔诗歌,就解体了灵魂就锢封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知道说什么这个表情就对了
登录百度帐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关于俄...”习题详情
21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关于俄苏歌曲情缘的答问余倩(《文汇读书周报》记者,简称“余”):您最近出版的《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与您过去的书有何不同?薛范(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简称“薛”):这两种书是我一生译介和研究俄苏歌曲的一个句号。过去出版歌曲集时,苏联还存在,现在苏联解体了,一个朝代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某些事物做出比较客观的回顾和反思。《俄苏名歌经典》简谱本,收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佳作,可以说是俄苏歌曲的一个编年史。《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五线谱本,附钢琴伴奏,便于音乐会演出。此外,这两种书后还附有“歌曲说明”,介绍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经过以及产生的影响,这些稀缺的资料是最有价值的亮点。余:歌词的翻译与诗歌的翻译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薛:两者的要求有许多是相同的,比如,都讲究韵律、文采、意境。而歌曲译配不同于诗篇翻译的最主要一点,就是翻译的歌词必须考虑到与音乐的最佳结合。创作歌曲大多在词的基础上配曲,但翻译歌曲恰恰相反。如果把歌词比作脚,那曲调就是鞋了。创作歌曲就是按照脚的尺寸定做合适的鞋子。而歌曲翻译则是鞋(曲调)已经摆在那儿了,我们的任务是要找到尺寸正好般配的脚。我看过现在一些大学生译配的歌曲,脚和鞋不太般配。那些大学生外语水平相当好,但是缺乏中文功底,也不懂得歌词字音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歌曲是无法歌唱的。余:您对俄苏歌曲的情结源于哪儿?薛:俄苏歌曲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紧密相连。50年代初期,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正合当时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所以,在1994年的一台苏联歌曲音乐会上,当《祖国进行曲》乐曲响起时,全场的中老年观众都一边跟着齐唱,一边泪流满面。这是一首豪迈的颂歌,大家不是伤感而流泪,而是因为它唤醒了大家青春的记忆。俄苏歌曲的题材十分广泛,凡生活中所见所闻所追求的一切,都能在歌曲中得到艺术的反映。俄苏歌曲弘扬崇高的献身精神,它往往把个人命运同集体命运、国家命运甚至世界命运结合在一起。而且,歌曲旋律简明动听,琅琅上口,易唱易记。余:您怎么看待俄苏歌曲的传承问题呢?薛:上世纪50年代是中苏友好时期,当时影响我们这代人的就是苏联文化。后来有了整整25年的断层,虽说之后中苏关系解冻,但彼此心中的阴影不是立刻能够消除的。俄罗斯文化受到冷遇还有媒体的因素。比如说,电视就很少播出俄罗斯的影视和音乐节目。曾经有位记者说,现在年轻人基本上不喜欢俄苏歌曲。有位专家说,现在是多元化时代,有人喜欢俄苏歌曲,有人喜欢欧美流行歌曲,都是正常的。但我以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秀作品。作为专家,应该把世界上真善美的作品推荐给年轻的一代,希望他们传承下去。【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范称这两种书是“一个句号”,意思是苏联解体后,他不再译介和研究俄苏歌曲了。B.《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两书“最有价值的亮点”在于其资料珍贵。C.诗歌的翻译讲究韵律、文采、意境,而歌词的翻译则讲究歌词与音乐的最佳结合。 D.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所以能够传唱至今。【小题2】薛范对俄苏歌曲的情结源于哪些方面?(6分)答:&&&&&&&&&&&&&&&&&&&&&&&&&& &&&&▲&&& &&&&&&&&&&&&&&&&&&&&&&&&&&&&【小题3】关于如何传承的问题,薛范有哪些主张?请分条概括。(6分)答:&&&&&&&&&&&&&&&&&&&&&&&&&& &&&&▲&&& &&&&&&&&&&&&&&&&&&&&&&&&&&&&B&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09-现代文阅读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关于俄苏歌曲情缘的答问余倩(《文汇读书周报》记者,简称“余”):您最近出版的《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与您过去的书有何不同?薛范(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简...”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BA 原文句号是“过去出版歌曲集时,苏联还存在,现在苏联解体了,一个朝代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某些事物做出比较客观的回顾和反思。”C 两者的要求有许多是相同的,比如,都讲究韵律、文采、意境。D 50年代初期,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正合当时年轻人的精神需要。而非当代年轻人。【小题2】根据第六段,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提取精要进行归纳概括,分条整理答案。【小题3】根据第八九段进行归纳概括,分条整理答案。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关于俄苏歌曲情缘的答问余倩(《文汇读书周报》记者,简称“余”):您最近出版的《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与您过去的书有何不同?薛范(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翻译协...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关于俄...”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关于俄苏歌曲情缘的答问余倩(《文汇读书周报》记者,简称“余”):您最近出版的《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与您过去的书有何不同?薛范(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简称“薛”):这两种书是我一生译介和研究俄苏歌曲的一个句号。过去出版歌曲集时,苏联还存在,现在苏联解体了,一个朝代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某些事物做出比较客观的回顾和反思。《俄苏名歌经典》简谱本,收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佳作,可以说是俄苏歌曲的一个编年史。《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五线谱本,附钢琴伴奏,便于音乐会演出。此外,这两种书后还附有“歌曲说明”,介绍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经过以及产生的影响,这些稀缺的资料是最有价值的亮点。余:歌词的翻译与诗歌的翻译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薛:两者的要求有许多是相同的,比如,都讲究韵律、文采、意境。而歌曲译配不同于诗篇翻译的最主要一点,就是翻译的歌词必须考虑到与音乐的最佳结合。创作歌曲大多在词的基础上配曲,但翻译歌曲恰恰相反。如果把歌词比作脚,那曲调就是鞋了。创作歌曲就是按照脚的尺寸定做合适的鞋子。而歌曲翻译则是鞋(曲调)已经摆在那儿了,我们的任务是要找到尺寸正好般配的脚。我看过现在一些大学生译配的歌曲,脚和鞋不太般配。那些大学生外语水平相当好,但是缺乏中文功底,也不懂得歌词字音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歌曲是无法歌唱的。余:您对俄苏歌曲的情结源于哪儿?薛:俄苏歌曲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紧密相连。50年代初期,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正合当时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所以,在1994年的一台苏联歌曲音乐会上,当《祖国进行曲》乐曲响起时,全场的中老年观众都一边跟着齐唱,一边泪流满面。这是一首豪迈的颂歌,大家不是伤感而流泪,而是因为它唤醒了大家青春的记忆。俄苏歌曲的题材十分广泛,凡生活中所见所闻所追求的一切,都能在歌曲中得到艺术的反映。俄苏歌曲弘扬崇高的献身精神,它往往把个人命运同集体命运、国家命运甚至世界命运结合在一起。而且,歌曲旋律简明动听,琅琅上口,易唱易记。余:您怎么看待俄苏歌曲的传承问题呢?薛:上世纪50年代是中苏友好时期,当时影响我们这代人的就是苏联文化。后来有了整整25年的断层,虽说之后中苏关系解冻,但彼此心中的阴影不是立刻能够消除的。俄罗斯文化受到冷遇还有媒体的因素。比如说,电视就很少播出俄罗斯的影视和音乐节目。曾经有位记者说,现在年轻人基本上不喜欢俄苏歌曲。有位专家说,现在是多元化时代,有人喜欢俄苏歌曲,有人喜欢欧美流行歌曲,都是正常的。但我以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秀作品。作为专家,应该把世界上真善美的作品推荐给年轻的一代,希望他们传承下去。【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薛范称这两种书是“一个句号”,意思是苏联解体后,他不再译介和研究俄苏歌曲了。B.《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两书“最有价值的亮点”在于其资料珍贵。C.诗歌的翻译讲究韵律、文采、意境,而歌词的翻译则讲究歌词与音乐的最佳结合。 D.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所以能够传唱至今。【小题2】薛范对俄苏歌曲的情结源于哪些方面?(6分)答: ▲ 【小题3】关于如何传承的问题,薛范有哪些主张?请分条概括。(6分)答: ▲ ”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关于俄苏歌曲情缘的答问余倩(《文汇读书周报》记者,简称“余”):您最近出版的《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与您过去的书有何不同?薛范(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简称“薛”):这两种书是我一生译介和研究俄苏歌曲的一个句号。过去出版歌曲集时,苏联还存在,现在苏联解体了,一个朝代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某些事物做出比较客观的回顾和反思。《俄苏名歌经典》简谱本,收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佳作,可以说是俄苏歌曲的一个编年史。《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五线谱本,附钢琴伴奏,便于音乐会演出。此外,这两种书后还附有“歌曲说明”,介绍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经过以及产生的影响,这些稀缺的资料是最有价值的亮点。余:歌词的翻译与诗歌的翻译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薛:两者的要求有许多是相同的,比如,都讲究韵律、文采、意境。而歌曲译配不同于诗篇翻译的最主要一点,就是翻译的歌词必须考虑到与音乐的最佳结合。创作歌曲大多在词的基础上配曲,但翻译歌曲恰恰相反。如果把歌词比作脚,那曲调就是鞋了。创作歌曲就是按照脚的尺寸定做合适的鞋子。而歌曲翻译则是鞋(曲调)已经摆在那儿了,我们的任务是要找到尺寸正好般配的脚。我看过现在一些大学生译配的歌曲,脚和鞋不太般配。那些大学生外语水平相当好,但是缺乏中文功底,也不懂得歌词字音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歌曲是无法歌唱的。余:您对俄苏歌曲的情结源于哪儿?薛:俄苏歌曲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紧密相连。50年代初期,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正合当时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所以,在1994年的一台苏联歌曲音乐会上,当《祖国进行曲》乐曲响起时,全场的中老年观众都一边跟着齐唱,一边泪流满面。这是一首豪迈的颂歌,大家不是伤感而流泪,而是因为它唤醒了大家青春的记忆。俄苏歌曲的题材十分广泛,凡生活中所见所闻所追求的一切,都能在歌曲中得到艺术的反映。俄苏歌曲弘扬崇高的献身精神,它往往把个人命运同集体命运、国家命运甚至世界命运结合在一起。而且,歌曲旋律简明动听,琅琅上口,易唱易记。余:您怎么看待俄苏歌曲的传承问题呢?薛:上世纪50年代是中苏友好时期,当时影响我们这代人的就是苏联文化。后来有了整整25年的断层,虽说之后中苏关系解冻,但彼此心中的阴影不是立刻能够消除的。俄罗斯文化受到冷遇还有媒体的因素。比如说,电视就很少播出俄罗斯的影视和音乐节目。曾经有位记者说,现在年轻人基本上不喜欢俄苏歌曲。有位专家说,现在是多元化时代,有人喜欢俄苏歌曲,有人喜欢欧美流行歌曲,都是正常的。但我以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秀作品。作为专家,应该把世界上真善美的作品推荐给年轻的一代,希望他们传承下去。【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薛范称这两种书是“一个句号”,意思是苏联解体后,他不再译介和研究俄苏歌曲了。B.《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两书“最有价值的亮点”在于其资料珍贵。C.诗歌的翻译讲究韵律、文采、意境,而歌词的翻译则讲究歌词与音乐的最佳结合。 D.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所以能够传唱至今。【小题2】薛范对俄苏歌曲的情结源于哪些方面?(6分)答: ▲ 【小题3】关于如何传承的问题,薛范有哪些主张?请分条概括。(6分)答: ▲ ”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解体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