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对乡贤怎么为家乡作贡献的贡献是一种什么文化

发现信息价值
热爱家乡海南的加拿大华侨陈世英先生
08:29 原创发表在
访加拿大华侨陈世英先生 出处:海南省教育厅发布时间: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8月25日,在文昌市文教镇举行的联东中学学生公寓落成典礼上,加拿大华侨陈世英先生用海南话坚定地表达了他渴望祖国强大起来的强烈愿望。 联东中学学生公寓由加拿大华侨陈世英捐建,命名为陈世英学生公寓。陈世英原名邢诒溪,1927年出生于文昌市文教镇三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辗转海外数十年,现任香港海南同乡会顾问。陈世英一直热衷于教育事业,他多次为海南的教育事业捐款,累计达400多万元。早在十几年前,陈世英就为联东中学捐款兴建了“邢诒溪堂”图书馆,10年前,捐款100多万为文昌中学兴建了办公大楼,去年8月份又捐款150万元给联东中学兴建学生公寓。 8月25日,陈世英老先生带回了他的3个孩子,希望能借此机会让他们了解海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今后继续帮助他扶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在落成典礼上,记者见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陈老先生说,“十几岁时,我亲眼目睹日本人在海南为所欲为的侵略行为。几十年海外漂泊的经历告诉我,祖国强大,华侨才能扬眉吐气。而教育落后,国家就贫穷,就受欺负。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自己所能帮助祖国发展教育事业。” 陈世英说,现在他正在做一件大事,那就是准备将世界各地的海南同乡会联系起来,共同发展海南的教育事业。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贾瑞青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华人华侨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
——以浙江文成为例
日 14:25 来源:人文岭南
作者:徐华炳
内容摘要:
关键词:华人;华侨;历史;贡献;浙江;文成
作者简介:
  文成地处温州西南山区,经济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昔日的文成人过着“食乃薯丝掺野草,茅屋破壁仍穿风”的贫苦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文成地区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文成籍华侨华人的贡献不可忽视。  慷慨解囊:回馈故里&  华侨华人情系故里、报效桑梓,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家乡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慷慨解囊。在文成侨乡教育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中,海外华侨华人的贡献十分突出。走访侨乡文成,随处可见海外侨胞在家乡的慈善印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文成侨胞的捐赠事业保持了持续性、连续性的好传统。  文成华侨的捐赠公益事业始于1938年。当年,旅居海外的83位玉壶华侨资助修建了玉壶三港殿,这是解放前文成华侨唯一的一次捐赠。50年代以来,文成华侨华人捐资家乡的活动明显增多,捐赠主要集中在文教和基础建设方面。在“文革”期间,文成侨胞对家乡的捐助不但没有中断,捐赠额度反而有所提高。其中,1973年由旅荷、旅意侨胞集资建造的“玉壶华侨影剧院”共集资69458.79元,这是改革开放前捐赠的最大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后,华侨的捐资数量直线上升,20世纪90年代的捐资数额更是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总额,多达3019.61万元。年,侨乡受捐7542人次,捐资折合人民币共4091.7万元。如今,大批新移民的海外实力逐渐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回馈”效应亦日趋明显。据《文成侨讯》统计,文成华侨华人在年间捐赠当地公益事业的金额高达万元。  文成华侨捐赠领域既与全国侨捐的整体情况基本一致,首选文教卫生,重视对基础设施方面的捐赠,同时在风景名胜项目上的捐资比例也不断攀高。21世纪以来,文成华侨捐赠出现向民生工程方面集聚的新迹象,捐赠目的也逐渐由原来纯粹的善行义举向改善民生转变。笔者在调查时就见到了全部由旅外华侨捐助的某村“侨爱新村”工程。此外,文成华侨不仅关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对温州及全国其他地区和部门的捐赠也不少。如为同济大学等国内高校捐款,为重大自然灾害募善款。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文成籍华侨华人及侨眷捐资达182.8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文成侨胞对公益事业的捐赠对当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有力弥补了地方财政的不足,促进了地方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侨胞捐赠家乡公益事业是其对故乡深厚感情的外化。持续大量的捐赠靠的是爱国爱乡的深深情感。接连不断的捐赠活动使家乡保持了与海外同胞的紧密联系,有益于文成的长远发展。  牵线搭桥&  帮助地方农产品走出国门&  虽然山地环境使文成农业发展“先天不足”,但客观上又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文成发展生态农业、成为温州的“后花园”提供了先决条件。基于这种新认识、新思维,文成县政府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路线,努力打造“国家生态示范区”的金名片。近年来,文成县政府开始积极利用华侨资源优势,引导侨资回流投资农业,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华侨参与地方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还借助广大华侨的海外信息,让文成的农产品走向了世界。油茶、番薯丝等深藏于大山之中的土特产,就因华侨华人的宣传而走出国门、远销海外,让欧洲人的餐桌上有了文成的“山里货”。这些产品的外销不仅为侨乡的广大农民开辟了致富的新路子,还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据文成县统计,月,在世界各地文成籍华侨的推动下,全县各种特色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600多万美元。这些出口到国外的农产品,70%以上被文成华侨消费,国外客商的需求量也相当可观。如2006年,文成县冰洋有限公司生产的数十万元的竹凉席就通过马来西亚的当地华侨销售到该国;番薯是文成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4.5万亩,70%以上用于制作番薯丝。文成的这一特色优势产品,通过10余万海外文成人销售到55个国家和地区。如大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三个集装箱的番薯丝通过在欧洲经营外贸的华侨出口到了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国。漂洋过海后,文成粉丝身价暴涨,由原来每公斤4元人民币飙升到4欧元。据悉,“山哥哥”企业的粉丝每年的出口额达数千万元。此外,通过华侨的牵线,大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油茶同样顺利销往欧洲。  目前,学术界在华侨华人对侨乡社会的变迁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这一问题上有着不同观点,但无论如何,百余年来,10余万文成华侨对祖籍地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侨乡社会发生诸多变化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无疑是文成侨乡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彦)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近代安海华侨对家乡的贡献
近代安海华侨对家乡的贡献&
陈咏民(1997.5)
安海是我省的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侨为数众多。据族谱史料记载,历史上晋江最早出洋的亦为安海人。自清代以来,安海人飘洋过海出国谋生的人数逐渐增多。目前,安海华侨主要分布在南洋群岛东南亚各国。他们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历来对家乡的经济建设、社会公益事业、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资助,不遗余力。
近代以来,他们利用常得世界最新风气的优势,把科学技术等引进家乡。积极踊跃投资于经济建设,包括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对近代泉州晋江一带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尤为可贵的是,近代安海华侨兴办的各项事业,在当时就有许多项是领先于闽南地区乃至福建全省的。因此,地方史上常誉为“开&&之先河”、
“开&&之先声”。现根据有关史料,对近代安海籍华侨对家乡和主要贡献整理略述如下。
一、投资经济建设
㈠ 交通运输业
1.泉安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
& 近代福建的交通运输业,闽南是最先发展之一。闽南的公路运输事业是以华侨的投资为基础的。福建公路的创始时期是本世纪初,全省最早的公路之一——泉(州)安(海)公路,是由旅日安海华侨陈清机创立,泉安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于1919年7月动工兴建的。(详见《华侨创建的泉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
在泉安公司带动影响下,自1920年以后
,闽南各地纷纷成立民办筑路汽车公司,犹如雨后春笋,掀起了一股华侨投资公路运输业的热潮。
2.溪安民办汽车路公司
溪安民办汽车路自安海新街头经南安官桥至溪仔尾(今南安市区溪美),溪安公司是1927年由林清机等发起创办,至1930年许书亮任公司总经理。股东59人,股金16万多元,贷款10余万元,共26万元,大部分为华侨股金。溪安公路也分段建筑,1928年通车至官桥,1929年9月28日通车至白安,因路经梅花岭工程浩大,需要凿石开山,因此延至1932年7月23日全线告成,总长29公里。溪安公司是继泉安公司后安海另一个较有实力和社会影响的侨办汽车路公司,对沟通晋南二县甚至山区安永德的交通起了一定的作用。
㈡ 电灯电力公司
安海电灯电力公司是继泉州电灯电力公司创办之后的一家民办电力企业,系由旅日旅菲华侨陈清机、蔡子钦等于1928年12月创建的。(详见《华侨创办的安海电灯公司》)
㈢ 市政建设
1919年由陈清机首倡领导拓宽改建安海旧大街,将狭窄的古镇街道,改建成两侧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式长廊房屋的大街,两旁人行道即可遮阳避雨,适应闽南湿热多雨气候。紧密相连的楼房店铺民居商住两用,形成繁华街市。这次倡举为闽南各市镇首开先河,即使厦门、泉州也在其后。
㈣ 开垦滩涂
1929年旅日华侨陈清机、吴巨典等创设安海桥西垦植公司,资金10万银元,开垦五里埭,引进日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良种树苗、鸡、兔等。
二、文化教育
㈠ 学校
& 安海旅外华侨向来热心捐资兴学及兴办公益事业,这是他们爱国爱乡传统中的一个突出表现,也是他们对家乡的一项突出的贡献。诸如中小学校舍的建筑、教育经费的资助,慈善事业的兴办,踊跃捐资,比比皆是。
华侨在安海办学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要数养正小学和养正中学。
⒈养正小学
养正小学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由蔡德远和旅日爱国侨领陈清机先生等64位海内外乡贤呈请泉州府晋江县核准创办的(于1905年即发起筹备倡办),是当时全省较早创办的新式学堂之一。对于推动全县侨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921年择址萃福境,并由台永生、陈清机、郑万临、周起特、尤水地等侨胞和地方人士共同集资兴建新校舍主楼。1922年4月,两层南洋风格新校舍落成,结束了多次暂借、迁移校舍的状况。1926年至1932年,印尼三宝垄、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地华侨相继捐建垄川堂
、修敬堂和周五福堂等校舍,学校规模日益扩大。学校占地面积5727平方米,4座校舍面积为2974平方米,运动场2289平方米。养正小学自创办开始即不断得到华侨的资助,或建设校舍,或赞助经费,或添置课桌椅图书。因此,养正小学也一直是安海设备最好、师生人数最多、教学质量较好的一所小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⒉养正中学
养正中学的创办是1928年从养正小学发展起来的。两校具有天生的“血缘关系”,都得到华侨的大力资助。创办养中的是陈清机、吴警予、李永洞等先生。开始利用养正小学校舍“修敬堂”作为中学校舍,旅日华侨周起特、周起抟于1931年建成周五福堂,专门作为中学校舍。陈清机并以泉安汽车公司董事长的名义,建议该公司拨出一定款项作为养正初级中学的常年经费,逐年补助学校。养正中学亦为当时晋江(除县城泉州外)唯一的一所中学。
养正中学自1928年创办至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轰炸养正小学止,均在养正小学内,1939年内迁至南安官桥岭兜村。抗战胜利后,1948年养正中学得到华侨资助,在安海寨埔公共体育场建筑一排教室,并增办高中,从此结束了六迁校址的局面。
㈡ 戏院
在得风气之先的安海近代社会中,安海华侨和当地人士筹资2100银元,于1930年在小宗埔创办了安海鸿江戏院,日(正月初一)正式开业。鸿江戏院的创建为晋江侨乡的群众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详见)
综上所述,近代安海华侨对家乡的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永远值得我们纪念。更值得当代的安海籍华侨和安海人民发扬光大,以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精神文明各方面更加繁荣昌盛。
摘自《》中国地志出版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游走文昌,在古老建筑与现代校园中感受独特侨乡文化
3月6日至9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体采风团近20位来自不同媒体的朋友4天来连续游走于文昌多个别具一格的古村、古宅,探访多所饱含华侨桑梓情深的捐资学校。于是,那些年文昌华侨如何下南洋,如何将带回的南洋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如何将拳拳赤子心转化成对一所所中小学校、一项项公益事业的慷慨之举,那些虽已斑驳但依然挺拔的华侨故居、特色建筑又在讲述着怎样的侨乡文化逐一清晰明朗起来。
每一幢建造都有一个故事
采风进行中,惊喜地发现沧桑岁月虽然让很多当年的豪华建筑盛景不再,但低头仰首之际,仍可以看出其选用建筑材料的质量上乘,建筑工艺风格独具匠心。
孔庙:状元不出龙门不开
孔庙——状元不出南门不开
素有“海南第一庙”之称的文昌孔庙古朴苍桑,文化底蕴深厚。它是中国唯一没有开正门的孔庙,原因是文昌虽然出了许多进士,却没有出过一位殿试的状元。于是,文昌的先人们许下宏愿,誓言只有出了状元才能打开“龙门”,因此也就有了“状元不出南门不开”之说。此外,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客。
“小上海”白延圩
白延圩——民国时期的“小上海”
在文昌会文,当地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海南华侨看文昌,文昌华侨看白延’。在这里,不仅高达九成的家庭都出过华侨,开设过花旗、渣打和汇丰银行办事处,流通过新加坡币、美元等外币,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更建起了一幢幢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商铺,使其成为红火一时的闹市。于是在民国时期,白延圩就有了”小上海”之称。
欧村双桂第
欧村双桂第——华侨衣锦还乡的缩影
据当地人介绍,位于欧村的双桂第是华侨林尤蕃所建。林尤蕃当年到香港做烟草生意发迹后,遣第二子林明渊携巨资回家乡修建宅子。整座大宅位于村子中央,坐北朝南,占地1008平方米,远望像一个独立的小城堡。而今,这座历经岁月风雨的大宅虽然褪去了色彩、增添了凋敝,却坚持着骨子里的大气与奢华,让每位到访者惊叹于它无处不在的建筑艺术与文化结晶,可谓华侨衣锦还乡的一大缩影。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十八行村
十八行村——兄弟同心邻里不欺
十八行村是海南现存明清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村,入选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庄呈扇形分布着十八行前后对齐、高低有序、房屋相连的多进院落,保持着海南民间浓郁的传统民居特色。“在十八行村有这样的祖训:兄弟同心,邻里不欺。所谓‘同心’,是指每行屋子内住的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直系亲属,在‘行’的中轴线上,每进房屋的正厅前后大门都要上下对齐,以示‘同心’;而‘行’与‘行’的住宅间,同辈的房屋必须高度相等,以示邻里相互平等。”会文镇党委委员孙丰华说。
每一所学校都汇聚着一份份爱心
多日来,采风团成员在深挖文昌南洋文化的过程中,走进了多所由华侨捐资办学或助学的校园。每到一处,所见所闻,愈发感受到文昌华侨对家乡教育的重视,对公益事业的鼎力支持,对家乡孩子的拳拳爱心。
走进文昌中学,第一印象就是大气、漂亮、现代感十足。它之所以能够给人这样的感受,华侨的贡献功不可没。“我们的学校为什么这么大,为什么这么漂亮,这是前人为我们奠定的基础,里面更凝聚着华侨捐资办学的功劳。”文昌中学原副校长郑祝利如是说。
华侨中学内,陈文民捐资修建的科学馆
华侨中学是由旅居东南亚各国的侨胞集资创办的。校园内绿草如茵,亭台楼阁点缀宽敞的红砖广场,大型铝合金结构雕像“博翔”耸立于由香港同胞陈文民捐资和国债资金兴建的面积达6000平方的“陈文民科学馆”大楼前面,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负责人表示:“文昌华侨中学作为文昌籍侨胞的母校,多年来一直受到华侨校友捐赠校史馆、教学楼等教学基础设施,成为一座颇具特色‘华侨教育摇篮’之校。”
英敏小学的孩子认真上课
位于公坡镇的英敏小学创办于1911年,中间因故停办,1988年由香港同胞陈文民牵头诸侨胞捐资复办。该校复办29年来,得到无数海内外侨胞鼎力捐助,陈文民更是慷慨解囊——除了为学校捐资置购教学设备、扩建校舍,还每年拿出10万作为办学经费。迄今为止,陈文民意为该校共捐资1560余万。探访中,该校校长符史云正好接到了陈文民从香港打来询问学校情况的电话。电话那头,八旬老人只用了“取于社会、回报社会“8个字来回应媒体记者为何坚持捐资助学的不变初心。这份富贵不忘桑梓的情谊,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人。
据统计,从年,海外乡亲,港澳台同胞在文昌捐资办学达8245万元。新建、扩建的教学楼、图书馆、科学馆、师生宿舍楼等达240栋,平顶校舍344座,共20多万平方米,为文昌的经济社会建设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每一位华侨都是一段传奇
文昌能够成为有名的文化县、历代人才辈出,跟很多华侨鼎力资助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王兆松、陈文民可算其中数一数二的代表人物。
“爱琼赤子”——王兆松
“无论你懂多少种文字,会讲多少种方言,在家一定要讲海南话。家庭成员中任何人都不例外。”这是文昌知名侨领王兆松的家训,那块“爱琼赤子”的牌匾至今仍在文昌市文城镇义门村的王兆松故居中高挂。
王兆松1875年出生于贫困渔民家庭,幼年下南洋谋生,历经艰苦,后来成为琼籍华侨中的知名企业家、侨领。成名后,王兆松对于故乡的公益事业,一直非常热忱,捐资建设医院和学校,并出资维护家乡道路。
王兆松1875年出生于文昌市冠南墟义门村一个贫困渔民家庭,因幼年贫苦,无奈下南洋谋生。经艰辛奋斗,到了上世纪初,王兆松已成为琼籍华侨中的知名企业家、侨领。王兆松的成就和为人,深得乡亲敬重,对于故乡的公益事业,王兆松也非常热忱,常年坚持捐资建设医院和学校,并出资维护家乡道路。
王兆松过世后,其子女都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无论是海口得胜沙步行街,还是文昌中学、南岛小学、冠南小学等处,都可见充满南洋风格的“王兆松楼”。这些楼宇经历几十载风雨,始终见证着王家几代人的爱国爱乡情怀。
王兆松的侄孙王禄理是故居的管理人,目前在海口经营王兆松有限公司。接受媒体采访时,王禄理这样说道:“王兆松有130多位后人,遍布20多个国家,连续十余年为社会捐资200多万元,涵盖教育扶持、社会救助等领域,我们子孙后代都以继承祖辈爱国爱乡的精神为传统,并且不遗余力发扬光大与传承下去。”
“赤子楷模”——陈文民
陈文民出生海南省文昌市公坡连榜村的贫苦家庭,十几岁就离开家乡到香港打拼创业。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创办起自己的企业———香港联合电器贸易有限公司、有余电器有限公司,网点分布全港九地区,业界骄人、事业如日中天。
虽然常年身居香江,但陈文民内心却时刻不忘桑梓。改革开放后,陈文民是最早回内地兴办企业、支持家乡建设的海外人士之一,为家乡的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架桥修路、供电供水、抗灾救难等公益事业捐款1500万元以上。此外,乐善好施、慷慨大度的他对家乡的公益事业亦倾注了满腔热情、德传乡邻。他带头发动海内外乡亲复办家乡的英敏小学,向文昌华侨中学捐赠256万元建起陈文民科学馆,提升该校的教学条件。在海南大学科学馆、文昌中学宿舍楼、文昌公坡中学教学楼、文昌公坡医院门诊楼、文昌公坡侨联大厦等建设项目中,都有陈文民的慷慨捐赠,多次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文昌市人民政府表彰为“赤子楷模”。
华侨的传奇道不完,侨乡的文化讲不尽,华侨的精神世代传。这就是文昌独特的南洋文化,它早已牢牢烙印进文昌人骨髓,也深深刻入每一位到访过文昌的人们脑海中、记忆里,久久难忘。
(周国娟 文/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为家乡做贡献发言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