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策勋的意思里面的策勋十二转是什么意思

《木兰诗》诗中所有的意思。 【如果您无法查看,请先】

 《木兰诗》诗中所有的意思。

老师帮你整理了一些有关《木兰诗》诗中要求理解的内容,也比较全面。希望对你的学习能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

免费注册查看更多答案,注册即可免费提问>>

男,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参加工作。任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职务 ,从事毕业班教学工作13年,多次获政府“嘉奖”,骨干教师,市先进工作者,承担多个语文教研课题。曾获省级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县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撰写的论文曾在省级书刊、国家级书刊中发表,教学设计获市级教研比赛一等奖。所教学生参加各个级别语文科竞赛(竞赛,作文)多次获国家及省级奖励. 查看完整简介>>

}

【摘要】:正现行初一语文第二册的《木兰诗》一课中,写木兰还朝,功勋卓著,用了这样一句“策勋十二转”,课下注释为:“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经查询有关资料,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欠妥,与本文不符。 “十二转”是北朝以来勋官的一个级别。勋官,是为表彰军功而设置的有虚衔而无实职的官职,这一点在《旧唐书·职官志》中已有明确记载:“勋官者,出于周齐交战之际。”公元575年,后周首先设置上拄国、上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等“勋官”十一级,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王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2期
邓光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陈子典;[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胡安良;[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钟振振;[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3期
王同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6期
许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王翼奇;[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焦国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袁建(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初级中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 孔晓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贾文毓;[N];科学时报;2009年
本报特派记者 周长风 宋燕军;[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题号:6331101题型:文言文阅读难度:较难引用次数:15更新时间: 03:03:42

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鬂,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小题1】《木兰诗》是______(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小题2】节选章节中出现了古代对帝王的尊称:天子;也有少数民族对帝王的尊称:可汗。请你再写出两个对古代帝王的尊称 ____、_____。

【小题3】以下句子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策勋十二转”:“十二”是虚指,并非确数。
B.“木兰不用尚书郎”: “尚书”是古代中央的政治机关,有尚书台,或称尚书省。其属官有尚书郎。
C.“著我旧时裳”: “裳”,其读音cháng,与《霓裳羽衣曲》中的“裳”读音一样。
D.“对镜帖花黄”: “帖”同“粘”。

提示: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3次/天)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尝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时操马腾入麦中,敕主薄议罪,主薄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操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
    【小题3】统兵古训曰:“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行军打仗贵在军纪严明,请分述甲乙两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用选文中原话回答。

  •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

    ,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A.齐赘婿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国危亡/年九十
    C.政卿大夫/相而去
    D.数使诸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小题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小题3】文中的淳于髡和齐威王各有什么特点?

  •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

    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欧阳修滁州(贬官)
    D.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以……为乐)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醒能述文者     集录三代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B.得之心而寓酒也  吾固知名不可逃
    C.是岂不六一乎   岂能暴涨携之去

    【小题3】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出滁州百姓跟随太守出游感到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地取笑他们。
    C.(乙)文写到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号“醉翁”;到颍水之滨,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D.(乙)文中欧阳修认为名声不可以逃脱,也没有必要逃避,他取号“六一居士”是姑且用来表现他的乐趣的。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小题5】(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区别,请分别说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兰诗策勋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