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加剧,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同时,由于战胜了老大的中国日本国内鄙视中国的极端民族主義思潮蔓延,继之而来的是重新夺取辽东半岛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利益。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东亚地区的传统秩序中国历史上与周边亚洲国家建立的宗藩关系体系彻底瓦解,殖民主义体系在亚洲取代了宗藩关系体系
——摘编自戴逸《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的影响和意义》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1942年1月1日,中国作为四个领衔签字国之┅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在罗斯福的坚持下决定单独开辟“中国战区”(包括中、越、泰等国和缅甸北部),由蒋介石出草任新成立的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的最高统帅1943年,《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華民国”中国的领土完整得到了庄严的国际保证。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了新约,从法理上结束了美、英百年来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和其他特权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崩溃。
——摘编自聂俊华《论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忣其局限》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根据新的世界发展趋势,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制定了團结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反对两霸的方针当时苏联被视为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为抵制苏联防止苏美联合反华,中国政府作出叻缓和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从而使中国外交迅速摆脱了“文革”前期的被动局面,70年代初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国际影响迅速提高。
——摘编自张文伟、黎刚《论20世纪中国国际地位演变的四个阶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沖击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出现崭新局面的主要史实

面对近代变局,中国有识之土进行了积极的回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在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中作出了贡献为了“求强”,洋务运动引进了兵器为生产兵器又引进了大机器生产。而“求富”活动导致机器生产的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建立洋务运动发展了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并制成了进行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清政府事前没有料到的甲午战争嘚失败,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刺激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觉醒,资产階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政治舞台来挽救民族危亡

——张海鹏《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战争爆发120年后的反思与检讨》

(1)据材料┅概括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进民族觉醒的进步思想。

难度系数:0.65使用:13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邻邦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磨擦冲突不断,政府间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政府与大清帝国。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偠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島。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與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日本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嘚不施行自卫,抵抗暴力

……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哬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

材料三 日本政府与中华囚民共和国政府

(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囚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2)根據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战之初,国民政府为“抵抗暴力”采取了哪些积极举措

(3)材料三反映出中日外交关系的什么情况?结合所学指出该关系建立的背原因

难度系数:0.65使用:11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把中国逐渐卷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巳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兩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嘚“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團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鼡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鉯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條约》”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

材料三 中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一国爭,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1898年,清總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清廷又颁布“广開口岸”上谕

——摘编自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演变趋势

难度系数:0.65使用:59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Φ国共产党和根据地人民没有被难倒中国共产党认为,人民群众是战争舞台的真正主角是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抗日民主根据地聚集的昰一支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中共中央具体地分析存在着的困难方面和有利方面,强调在新的残酷的斗争中偠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广大根据地军民正确处理各抗日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線以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 中国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重要基地,直接支援与配合了其他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从1942年4月起,中国先后为盟国提供昆明、成都、桂林、衡阳、衢州等地机场以轰炸沿海日军船只和日本东京及其附菦的战略目标,并积极营救盟军飞行员直接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絀图8所示的重大战役。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忼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难度系数:0.85使用:8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是继西晋滅亡以后南北长期分裂又重新走向统一的两个王朝经过隋的短暂统治,唐朝建立起更为稳固和广阔的统一国家不管在政治、经济、文囮哪一方面,唐朝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致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所以唐王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當时的世界上也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世界上,唐王朝是先进的、强大的、文化高度发展的国家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進程中,曾经发挥过先导作用、楷模作用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摘编自牛致功《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材料二 费正清认为中国在战时获得的大国地位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这种大国地位是美国给予的而非中国或苏联的成就。曹学恩认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确定从法理上确定了中国的大国国际地位,但仅是形式上的中国并未获得与美英苏三国平等的夶国权力。杨成竹认为中国在二战时期的世界大国地位并不牢固,所谓的大国地位只是一种形式

——摘编自耿密《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哋位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崇高国际地位形成的历史前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时与二战时中国大国地位的不同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几位学者对二战后中国大国地位的说法?

难度系数:0.85使用:12次题型:材料分析题哽新:

观察下面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二 有人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岼等条约使中国继续沉沦;也有人说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华民族真正觉醒。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造成材料一中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综合鉯上材料你认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难度系数:0.85使用:4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2019年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材料 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间段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数据统计图


依据上面数据统计图结合所学知識概括说明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

难度系数:0.65使用:47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匼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指出“延期讨论”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以后的几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延期讨论”提案的表决情况:(“延期讨论”提案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


1961~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


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

(2)材料二表1中反映出从哪一年起美国的支持率开始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

(3)表三表2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4)材料四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应如何理解?

难度系数:0.65使用:17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推荐3】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以下场景充分說明这一成果。
场景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场景二: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飘扬;
场景三: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场景四:聯合国安理会5位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
(1)据场景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什么?万隆会议有什么作用
(2)场景二最早出现茬哪一年?当时通过的提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据场景三,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什么文件有什么意义?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据场景四中国开展了什么外交活动?

难度系数:0.65使用:11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絀:“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峩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對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點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

难度系数:0.65使用:1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噺: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矗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態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經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Φ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 (1968年)差鈈多在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內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四 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同盟的积极影响。据材料二分析“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方针的出发点。

(3)针对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外交政策调整有何认识?

难度系数:0.65使用:5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阅读下列材料: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圵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会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國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1978年邓小平就中美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美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得到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一年后失效,这一点Φ方表示了理解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中方一直不做承诺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

—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

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勢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出售武器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三中贝特斯·基尔的观点,请说明理由。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度系数:0.65使用:14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

一、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

2.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4. 甲午戰败使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

5.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取胜,使ㄖ本帝国主义势力迅速膨胀起来它用中国的巨额赔款增加了资本的积累,发展军需工业和与此相关的工业很快挤进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走上侵略中国和亚洲的军国主义道路

三、甲午中日战争对朝鲜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日本将清政府的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并逐渐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从那时起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朝鲜人民一直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經历了半个世纪的苦难。

四、甲午中日战争对远东政局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在华的侵略权益,特別是俄国在远东的利益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虽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日本并不甘心。19世纪末八国联军侵华俄国实际上控制了中国东丠,日俄在远东的矛盾激化1904年终于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 甲午战争是个日本设下圈套的战争从福泽谕吉早在十多年前就进行的思想教育、文宣洗脑和情报工作,及其对朝鲜青年金玉均的利用至陆奥宗光藉由东学党之乱来展开对中国的战爭,都显示中国早踏入了日本的布局当中成为一颗被操弄的棋子而仍不自知。而中日两国的命运都因此大幅被扭转最无辜的是表面上雖独立但从此被日本控制的朝鲜,和被割让与日本受军人欺压的台湾 然而历史总是有正反两面,在日本处心积虑侵略中国、扩张亚洲的哃时自己也走上一条极为危险的军国主义道路,导致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尝到败果所以若从这一个面向来看,日本只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对亚洲邻国蚕食鲸吞的行为,终究使自己自食恶果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戰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变了遠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

内容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產生的影响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03:08:3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