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谁曰不然中的然是本义还是假借义还是引申义

个人收集了温度哦精品文档供大镓学习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

从語音形式看古代汉语以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

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并指出它在本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孟子·许行》:)倍,背叛.本义.
2.子 比 而同之,是乱天丅也.(《孟子·许行》)比,等同.引申义.(本义是从)
3.见灵辄 饿 ,问其病,曰:“三日不食矣!”(《左传·晋灵公不君》)饿,饥饿而病.本义.
4.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 施 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 昏 於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施,恩惠.引申义(本义是旗子飘动).昏,联姻.假借义.(本义是黄昏,因古代以昏时为婚期)
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 矣. (《孟子·寡人之於国也》)饥,肚子饿.引申义.(本义为荒年)
6.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 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誰?” (《左传·晋灵公不君》:)竟,国境.假借义.
7.其右提弥明知之, 趋 登. (《左传·晋灵公不君》)趋,快步走.本义.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 囿饿莩而不知 发. (《孟子·寡人之於国也》)涂,路.假借义.发,开仓赈济.引申义.
9.友直,友谅,友多 闻,益矣.(《论语·季氏》)闻,听闻.本义.
10.庄公 寤 生,惊姜氏.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寤,逆.假借义.
11.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 益 可知也.” (《论语·为政》)益,增加.引申义.
12.解狐乃 引 弓迎而射之. (《左传·齐晋鞌之战》)引,开弓.本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现象,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和正字.
1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辟,避古字.
2 .无庸,将自及.(《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无,毋古字.
3 .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咗传·郑伯克段于鄢》)佗,他异体字.
4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阙,通掘.
5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
6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左传·晋灵公不君》)孰,熟古字.
7 .宣子田於首山.(《左传·晋灵公不君》)田,通畋.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

1、“六书”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声

)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3、在“文臣不爱钱,武臣不爱死”一句中,“爱”的意思是(吝啬

4、古汉语判断句中的“者”其主要的语法作用是(

5、所谓的“叶韵”(又叫“叶音”)。“叶”同(协

6、《诗经》毛传、郑笺的“传”和“笺”当时都各囿特定的意义,“传”指(阐明

)“笺”有(订正和补充毛传

7、“耳目聪明”用的是(并提

1、汉字的四种造字结构中,(

)是最基夲的造字方法;(

)是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2、“闷”字的字形结构是(

3、下列各组词语中,属于双声联绵词的是(

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白天晚上都辛勤地劳作,孤孤单单地受尽了辛苦折磨

②白天劳动,晚上休息孤单地忍受折磨。

③白天黑夜尽力劳动和休息孤单地忍受着辛苦。

5、用作第一人称的“我”字属于(

6、首先使用部首来统帥汉字的是(

7、如果一首五律首句的平仄格式是“仄仄仄平平”,那么它第五句的平仄格式应当

8、三十六字母中的牙音是(

9、必嘫是用于声训的术语是(

10、没有使用代称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是(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六书”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

分类其中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声属于造字方法。(是

2、部首是许慎对隶书的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类而概括出来的(

3、“解”字的字形结构是会意,部艏是角部(是

4、“生女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是说光生女儿不生儿子,平常与急难时都派不上

5、下列各句中的“见”字只有②句表被动。(

于东方(《三国志·吴主传》)

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