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北窑洞的特点的文学特点

浅析路遥小说中的陕北方言
张焕诚摘 要:路遥是我国当代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深邃的主题、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出不少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路遥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富有地域特色、深蕴地域文化,对陕北民俗的真切反映,大量的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的穿插运用、灵活处理,都使得他的小说独具魅力。关键词:陕北方言;路遥小说;陕北民俗路遥,是厚重的黄土地孕育出来的陕北后生,有着颇深的黄土情结。正如他自己所说:“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作品。”他的作品扎根于黄土地,以陕北高原作为自己抒写的根据地。在这块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他一路吟咏着苦难的壮丽悲歌,满噙着泪水。在对乡土苦难的深刻领悟中,他以一种赤子的真诚和热忱,一种百折不挠的硬汉风格,丰富地展现了地域文化背景下乡村的深层现实,深刻地揭示了不同时代远景陪衬下农民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又以一种超越苦难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情怀,适时地融入了时代的大和弦,率先为我们呈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的生活面貌和农民的心理流变。基于此,我们可以说路遥的抒写是成功的,他的思想艺术价值也是值得肯定的。同时,我们又不难发现,路遥的成功其实还得益于对陕北民俗的真切反映,以及大量陕北民歌与方言在作品中的灵活应用。路遥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陕北方言的大量运用。路遥在陕北生活了二十七年,对陕北人的语音习惯和口头俗语可以说是了如指掌。陕北方言经过路遥的精心采撷、提炼,流贯、融化于他小说的字里行间,进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文学语言,也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股特殊的韵味。首先,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有名词和习惯称谓的运用,表现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路遥的小说,大多是写陕北的山川村落,在他的作品中,也就常常出现具有陕北高原特色和地域文化积淀的独特的事物、形式独特的专有名词,如“屹崂”“山峁峁”“跌水哨”“硷畔”“脑畔”“脚地”“锅台”“窑掌”“炕崖下”“门楼”等,反映的是陕北的地质地貌、村舍院落及居室环境,路遥利用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词汇,往往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形神兼备的陕北农村风俗画。路遥小说中长辈称晚辈为“娃娃”“碎脑娃娃”,叫姑娘为“女子”,称妻子为“婆姨”,把年青人叫“后生”,称呼岳父为“老丈人”,称掏炭工人为“炭毛”;骂人常用“龟孙子”“爬熊”等,把做事莽撞又好强容易冲动的人称为“二秆子”,吹奏唢呐的乐队叫“吹手”,像王满银那类跑外不守家的人叫“逛鬼”,把正午时光说成“亮红晌午”,看着不顺眼叫“扎眼”……一些方言的运用使得作品读起来具有张力,艺术效果也更加明显。“方言土语往往具有传神、富有张力等当代官话无法比拟的特色和韵味,使用得好,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加林哥,再亲我一下……”“加林哥,我看见你比我爸我妈还亲……”这是巧珍先后两次对高加林说的话。第一句中的“亲”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吻”,但似乎比“吻”包含的爱更醇厚,更显地方风味;后一句中的“亲”包含“亲近”“亲爱”“疼爱”等,表现出巧珍对高加林母性般的深沉感情。叶圣陶曾经指出:“方言土语的成分也不是绝对不用,只是限定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譬如作品里某个人物的对话,要是用了某地区的方言土语,确实可以增加描写和表现的效果,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就不妨使用。又如作家觉得方言土语的某一个成分的表现力极强,普通话里没有和它相当的,因此愿意推荐它,让它转化成普通话的成分,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就不妨使用。”这一点路遥做得很好。读路遥的小说,你会发现,那些地道的农民,像刘立本、高玉德、刘巧珍、德顺爷爷、孙玉厚们所说的话,方言味较浓。如《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对孙少平说:“你也不小了,得看着给你瞅个媳妇。只要有你合心的,财礼多少不怕,咱们打闹着借。”地道的陕北话,读起来是那么亲切。但是像田晓霞那些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所说的话则几乎没有方言。可见路遥并不是一味地用陕北土话来塑造人物形象,而是恰到好处地用方言来写人物对白,尽量做到了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所以能准确传情达意,很具有表现力。在路遥的作品中像“烂包”“受苦”“苦情”“穷家薄业”“刨挖”“骚情”“瓷脑”“张狂”“跌跤马趴”“哭鼻流水”“眼红”等陕北方言随处可见,每个字都不只一层意思,特别具有张力,如“烂包”一词就包含糟了、坏了、倒塌、无法维持等意思,艺术效果也更加明显。同时,读者朋友也可以从中领略到一股陕北的民间气息,进而了解陕北方言所具有的文化内蕴。参考文献:[1]路遥.路遥文集(2)[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贾平凹.答《文学家》问[J].文学家,1986(1).[3]叶圣陶.关于使用语言出口成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
新课程·中学
新课程·中学的其它文章《陕北文学精选(三卷本)》将出版
《陕北散文精选》《陕北诗歌精选》《陕北小说精选》
一套三卷本,将出版
《陕北文学精选三卷本》,这是一套两年前就该出版的选本,可是由于种种人为的变故和天然的不和谐,让这套具有重大意义的选本一直被时光搁浅到今天。期间,很多的人在很多的场合,对我的事业进行过抑扬顿挫的议论,让一切成为佳话或者成为泄愤的谈资,不管如何,郁剑是一个不够争气的年轻人,总是难免被资金的困难击败,从而让自己的威信受到损害。好人就是这么难当,好事就是这么难做,我在许多的朋友面前曾讲过这些肺腑之言,得到过许多朋友的勉励和支持!因此,无论面对的是赞许还是诽谤,我总能坦然,从容,镇静,并且时时刻刻能够鼓起勇气从遍布整个道路的泥泞之中重新坚挺。人间没有超人,所谓完美苟活者,实际上往往都碌碌无为虚有其名,无论无辜的唾沫的风暴来袭还是诚挚的泣血的鲜花簇拥,我们都该将一面血色的大旗迎风高扬。
这套选本将有榆林籍企业家和榆林籍政界领导扶持出版,现在晒一下这套选本的初选总目录,欢迎大家指点,如有个别优秀作者的佳作被疏漏,请众位同仁予及时告示,一臻完善!
《陕北散文精选》
贺抒玉&& 故乡行
王巨才&& 回陕北
刘成章&& 安塞腰鼓
史小溪&& 黄河万古奔流
榆林古城记忆
忽培元&& 梅青
王建领&& 铁佳州
祁玉江&& 陕北的山
榆林的魅力
崔建忠&& 三口之家
张宝泉&& 老树的怀念
刘志成&& 待葬的姑娘
刘亚丽&& 纸的惦念
马建绪&& 北塞榆林
师银笙&& 我走过延安的十月
樊高林&& 延安赋
姚靖江&& 黄河壶口瀑布赋
苏世华&& 流淌在心中的那些河流
魏建国&& 大河一壶收
张春生&& 秦直道
尚飞鹏&& 陕北,梦里常常出现的地方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
朱合作&& 坐席喝烧酒
高原的眼睛
霍竹山&& 亲亲的民歌
项世荣&& 漫话神木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郭庆丰&& 舞蹈的石头
安锁堂&& 府州古城记
毕华勇&& 在米脂,我们一直往前走
贾正兰&& 感悟白云山
韩完胜&& 陕北人
马金龙&& 柠条颂
崔子美&& 荆棘之美
高宝军&& 大雪中的陕北
&&七月,燃烧的母亲河
高安侠&& 聆听壶口
李子白&& 鸟瞰河山
王凤君&& 陕北的绿
苏世胜&& 触摸延河
孙文芳&& 端午节的艾叶
李玉胜&& 陕北汉子
李贵龙&& 塞上名镇四十里铺
马永丰&& 灵魂的巢
王麒景&& 紫色的苜蓿花
刘毓珠&& 大河
孙文珍&& 对一条河流的遐想
刘亚莲&& 晋陕峡谷第一村
王祖文&& 眺望大漠
单振国&& 高原落日
高志旺&& 我的陕北高原
王彦春&& 悬壶之恩
大河流过的陕北
郝随穗&& 后沟秋色
刘虎林&& 老槐巍然
王生才&& 子洲这块土地
榆林的味道
李光泽&& 陕北的年事
张金平&& 诗性葵花
李炅旻&& 今为羌笛出塞声
王雪峰&& 农家韭花香
雷铁琴&& 红都情深
肖志远&& 李畔长城
土窑洞,渐盲的高原之眼
常天民&& 远照米脂一座城
朱小林&& 故乡的回忆
张一纤&& 长城上放牧
马秀川&& 再谒志丹陵
刘志平&& 家乡的乾坤湾
罗培林&& 梨园散记
雷恩升&& 讲古朝
郭叙峰&& 春日访麟州
那些我哭泣的日子
杨涵茗&& 感恩大山
白旭梅&& 十字绣
方拥军&& 春到小城
杜飞科&& 身处魁星阁
白夏华&& 怀念老巷
高小军&& 安定镇石宫寺
张亚宁&& 车
贺会珉&& 凉秋
冯富建&& 高原听雨
踏着父亲曾追梦的大地行走
《陕北诗歌精选》
曹谷溪 &&公主和王子的爱情
忽培元&& 寻访嘎仙的歌
风一样的叙述从何而来
霍竹山&& 情歌
塞& 北&& 穿行
苏世华&& 高原风
刘建年&& 山村的夜
打磨石头镜子
尚飞鹏&& 陕北行
孙文芳&& 陕北我的故乡
许护林&& 我的玉米
生活是一个梦
李子白&& 思想的波浪
在泥泞中失声
李炳智&& 烟花三月
裴积荣&& 晚霞情诗
刘亚丽&& 我有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惠建宁&& 清涧
王凤君&& 我爱你陕北
何怀东&& 草原的信仰
闫秀娟&& 爱上民间
梦& 野&& 陕北
郝随穗&& 一个村庄的民谣
韩万胜&& 冬天被冷风吹醒
李纪元&& 如鱼的少女穿行在阳光的水中
张晓润&& 风过葵花
李光泽&& 父亲和枣树
写给美丽羔羊
高志旺&& 春天三首
水响的情歌
废墟里,我在刺一朵锦绣年华
张北雄&& 蛙鸣
李清彪&& 难忘的红柱子
雷铁琴&& 飞翔的心情
肖志远&& 大道九吾山
郭叙峰&& 中徽永远的家
崔子美&& 在西藏
王彦春&& 写给吼信天游的汉子
朱小林&& 怀春的油菜花
空谷幽兰&& 迎春花
春天的手套
北& 城&& 九月
冯学福&& 黄土地的儿女
白志强&& 为纪念已逝和即将逝去的生命
韩三之&& 梦回黄土地
惠小和&& 煤,我黑色的眼睛
王雪峰&& 问情
秦& 客&& 黑海
张怀帆&& 五棵梨树
牛怀斌&& 背影
李竹萍&& 转罢九曲关罢灯
雷柯霖&& 重逢
大河的邀约
郝文东&& 追梦人
王文涛&& 陌生的风景
高君琴&& 九月之末
屈丽娜&& 在渐渐消隐的地方
霍兆荣&& 我和时间
姬晓玲&& 告别一场冷雨
郭全华&& 灵魂乡土
汪冬尉&& 雪人
王彩丽&& 黄昏里的老人
王飞龙&& 故乡
杜利贞&& 开着窗户的声音
西毒何殇&& 冷场
郭彦星&& 冬天去旅行
杜嘉喜&& 吸铁石
灰斑鸠的十四行
夜色被打包邮出
薛勤旺&& 踪迹
李建德&& 茉莉花
贺基旭&& 思念
刘治军&& 向往春天
当火车驶过你的枕边
惠诗钦&& 初秋的雨
李晓伟&& 现状,用略显疼痛的方式诉说
高小军&& 等待
塞北的忧郁
贺会珉&& 马路边的琴声
山与河的破碎
纪彦峰&& 工地的猫
月光抑或其他
慕明媛&& 一颗孤独的刺槐
纪建欣&& 大约在冬季
我是一个不会歌唱的人
尚子熠&& 带着花香前行
高子学&& 当列车开出陕北小城
再见,季节的暗影
薛银飞&& 会钓鱼的佛爷
《陕北小说精选》
韩海燕&& 墓碑
刘仲平&& 啊,童年
延鸿飞&& 小凤
高晓定&& 风筝
朱合作&& 一百五十颗鸡蛋
庞文梓&& 黄昏后的第三者
高树元&& 草山梁纪事
古槐村的良心账
苏世华&& 密林篝火
毕华勇&& 谁给了你承诺
常胜国&& 俺娘
周正雨&& 名模之路(节选)
李子白&& 三十七计
单振国&& 山嫂的故事
春季里那个百花香
刘凤珍&& 眼镜蛇
王振兴&& 清水赛
李艾平&& 美丽的乳白色
张晓润&& 树袋熊
靳凤的本命年
奶奶的葬礼
高仲岗&& 忽悠
张北雄&& 远去的云
刘毓珠&& 关系
曹振峰&& 秀秀
王彦春&& 祸起龙槽
王宝山&& 银辉洒满了清水河沟
王青春&& 蛇祭
冯学福&& 竞选村主任
王文涛&& 立夏
张一纤&& 屋檐下停留一只鸽子
霍林楠&& 泪蛋蛋落在沙蒿蒿林
常天鸣&& 美琪路188号
王雪峰&& 村前一条河
申小平&& 囚徒日记
王彩丽&& 偶像
张金平&& 迟到是一种病
李尔莉&& 疯子
刘小玲&& 我为情人做嫁衣
钟丰富&& 老样卖牛
骆驼不见了
张亚宁&& 狗与村长
雨季的葬礼陕北文化血脉与文学呈现
字体:[][][]
  安塞腰鼓 陈美琪摄
  梁向阳 笔名厚夫,男,1965年生,陕西延川人;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主要研究当代散文、延安文艺与路遥研究等,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荣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陕西省教学名师奖、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著有《路遥传》《走过陕北》《当代散文论文研究》《边缘的批评》《心灵的边际》。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100多年前,英国传教士史密斯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我的调查工作渐渐让我产生一种近似敬畏的谦卑。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永恒过去的地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与这个地方密切相关,有些甚至是有世界性意义。对这个地方了解越多,敬畏也就与日俱增。不管我们对延安的未来有何贡献,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延安的历史不会从我们开始,它的历史比亚伯拉罕还要古远,我们是永无止息的,各种各样访客中最晚的,也是最微不足道的一员……”这位100多年前到过延安的英国人,非常敏锐地注意到延安乃至陕北的独特性,回到英国后在其著述中有了上述判断。
  事实上,陕北不仅是现代史上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结合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可以这样说,陕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理文化名词,具有丰富和沉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陕北文化,了解陕北文学,也是认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方面。
  陕北的地域与历史
  陕北高原从地域环境上讲,是黄土高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是指这样一个区域:北到榆林长城,南到秦岭北山,西到子午岭,东到秦晋峡谷。陕北高原在地理地貌上有两大类型区:一是黄土高原的沟壑区;一是黄土高原的塬梁区。延安以北长期饱经风浸雨蚀形成的沟壑区,构成了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土硗地瘠的地理特征。陕北一方面宜耕宜牧,适宜于生产力低下时期多种民族的生存;另一方面,又是连接中原王朝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
  仔细检索陕北历史,发现中华民族的一些标志性文化符号如黄河、黄帝陵、长城与陕北有关;陕北的历史总与刀光剑影的战争直接相关。陕北高原长期处于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拉锯式的争夺状态。史料记载,从殷周至宋元的30多个世纪里,陕北高原上先后出现过猃狁、鬼方、土方、戎、狄、楼烦、匈奴、羌、氐、鲜卑、稽胡、党项、吐谷浑、女真、蒙古、高丽,以及来自西域的龟兹人、粟特人等20多个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长期错居。陕北人的人种,有杂交优势,男性多壮实剽悍、倔强豪爽,女性多窈窕娟秀,心灵手巧,人称“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独特的陕北文化
  “安塞腰鼓”中的陕北 陕北独特的地域与历史,造就了陕北文化。陕北文化呈现出这样几种状态:一是陕北山川地理文化,包括陕北的山、水等自然景观呈现的文化;二是陕北历史文化,即陕北这块土地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三是陕北器物文化,如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与陕北人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器具所呈现的文化;四是陕北的精神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反映在陕北人的气质、性格、行为处事,以及风俗习惯中。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而这一切均与陕北古老的历史有关。
  陕北高原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地:秦始皇时期大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镇守陕北,筑长城,修直道,防止匈奴内侵;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沈括等一代武将、文臣来到陕北,领导过抵御西夏人入侵的战争;而明朝时期九镇之一的“延绥镇”长城,几乎承担了明朝中、后期北方边境一半以上的防务。可以这样说,“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古代战争擂鼓鸣金的场面,永远地消失了。这种于激情和力量中的仪式,却深深地根植于陕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陕北的乡间,腰鼓成为一种娱乐形式,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3年,以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安塞腰鼓”这种原来纯民间的广场文化形式,也渐渐走进庙堂,进入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视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塞腰鼓”曾经在亚非拉走红;20世纪80年代初,在“第五代导演”陈凯歌一炮打响的《黄土地》中,“安塞腰鼓”征服了西欧观众的心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次大型的国家庆典,均有“安塞腰鼓”出场。“安塞腰鼓”所释放出的能量,不仅仅是陕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陕北的鼓文化非常发达,除了有世界闻名的“安塞腰鼓”外,还有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陵抬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等等,这叫“多鼓齐打,鼓舞催春”。
  陕北民歌、陕北说书与陕北陕北民俗文化呈现在陕北人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中。陕北民歌与陕北说书,就是陕北民俗文艺的代表。
  陕北人爱唱歌,尤其是爱唱民歌。陕北有句俗语,“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古人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陕北,不论表现喜、怒、哀、乐哪种情感,都是有歌有曲的。陕北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易于流传。
  从体裁上来说,陕北民歌种类很多,有山歌、劳动歌曲、小调、秧歌、风俗歌等形式。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体裁。由于“信天游”声名远播,人们一提到陕北民歌,自然会想起“信天游”。“信天游”,也叫“山曲儿”“顺天游”。顾名思义,顺天而游,自然是民歌手们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唱出来的。唱给大自然听,让它随风游走。它节奏自由,音域宽广,高亢奔放,成为陕北民歌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诗人李季创作的著名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就是用信天游的格式写成的;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也是模仿信天游的典范。“东山里的糜子西山里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陕北民歌以其博大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自由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精妙的语言,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留下了灿烂的一章。
  陕北说书这种陕北民间的说唱艺术,某种意义上是陕北民歌的一个变种,深受陕北人喜爱。陕北传统的说书艺人,基本上是盲人或半盲人,为了养家糊口,身背三弦或琵琶,手持木棍,走村串户招揽生意。他们说书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演义、公案传奇、忠臣孝子、农民起义、男情女爱等。他们的社会身份极低,往往被人们瞧不起。陕北说书真正获得新生,是“陕甘宁边区”时期。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陕北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成为文艺工作者宣传和介绍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陕北说书已不再是盲人借以谋生的一种手段了,它成为真正的民间艺术,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的说唱艺术。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王文宇> 陕北民俗文化作文
陕北民俗文化作文
时间: 来源: 本文已影响人
篇一:试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民俗文化 试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民俗文化
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文学专业创作。出版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等,长篇小说《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民俗文化是社会群体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某种媒介作用,既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沟通着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它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山地之子贾平凹深深地浸润其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资源,并将文学与民俗“联姻”,呈现出风俗民情地域化,生命活动立体化,话语运作神秘化的特质,从而扩大了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一、风俗民情地域化 商州是贾平凹开垦的一片生土,他在这里开始了“田野作业”,着重考察商州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风俗民情,奋力开凿脚下的文化岩层,把艺术光圈对准西部这块黄土地,摄下了一幅幅具有地域化特色的民俗万象图。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普遍存在,而又比较潜隐不露的一种文化规范。”①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一经俗成,对民众具有普遍的约束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文化不断地被过滤,筛选和沉淀,凝聚在民众心理结构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较强的生命力。民俗文化融于历史长河之中,它的荷载是多层次的,倾注着民族精神,折射着价值取向,摧生着艺术情趣,孕育着审美风尚。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是任何民族所不能缺少的文化事象,大都有地方色彩,并打上自己的烙印。如鲁迅小说的绍兴味,老舍小说的北京味,沈从文小说的湘西味。贾平凹也以自己的小说楔入地域文化之中,具有独特的“商州味”。 对贾平凹来说,商州既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是精神家园,他对这块土地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又有所超越。小说中的商州并非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圆点,而是他心目中的商州,是作为其情感载体的商州。对地域化了的民俗进行整体把握,把人的生存空间视为特定的文化层面加以拓展,这是贾平凹所格外关注的。他说:“商州之所以是商州,正因为偏僻贫困,而又正好是距十三个封建王朝建都的古城西安四五百里路,这就构成了它区别于别的地方的特点。”②这里的人生活在历史文化的氛围厚重的包裹之中,咸阳长安,数度古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作家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和寓意契机。贾平凹对其描写对象的文化背景与现状有着独特的认识,在小说文本中,使人感到商州脚下,弥漫着一种古色古香的生活情调。那四皓暮、照影壁、铜镜、古塔、碑板,俨然庙宇一般坚固的住宅,都巧妙地暗示着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韩玄子对四皓先生的顶礼膜拜,韩文举用铜钱卜算天象,碑文中的高老庄的历史,这些都反映出这个特定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写出人与历史与民俗的联系。贾平凹在现实与历史的交叉点上,观照生活的来潮与去向,注视到平静的地壳下激荡的潜流,其作品显示出厚重的历史氛围与现实基调。 贾平凹不仅把地域化的民俗当作文学的观照对象,也当作文化总体构架的一部分来表现。由于他对养育自己故士的乡风民俗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点染成趣,商州的正、野、稗史、广博的掌故,轶闻趣事,民谣俚语,百姓征兆,富有地方风味的秦腔等 不断穿插其中,体现了对特定的历史土壤的发掘和酣醇如酒的地域风味。如“深山里家庭富裕不富裕,标志不像关中人看门楼的高低,不像陕北人看窗花的粗细,他们是最实在的,以吃为主,看谁家的地窑里有没有存三年,二年的甘榨老酒,看谁家的墙壁上有没有一扇半扇盐腌火燎的熏肉”。这里“风情敦厚”,“对于外边生人来到门口,必是让烟让茶让吃让住。”这里盖新房“脊雕五禽六兽,檐涂虫鸟花鱼”;这里的人虚岁36岁过“门坎年”,要系红腰带消灾免祸。这些有关乡风俚俗的描写,展示了古朴尚存的民风,充满了生动的气韵。 贾平凹既写地域文化民俗,又不乏时代精神的观照,他在《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天狗》,《浮躁》,《高老庄》等作品中,透视民俗事象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属性,并放在时代变革的整体情境中,具体考察它的利弊,优劣,由此展示出这块古地濒临变革之际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二、生命活动立体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贾平凹不是停留在对民俗事象的描摹上,而是聚焦民俗文化的主体――人,并把人的生命活动立体化,追求着人的心灵及生命的阳光,在民俗文化的母体内进行文学的重塑与思考。 人是“万物之灵长”,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生命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所表现的生命,人作为开放性,发展性的生命体,自从创生以来,就有突破自己,发展自己企望生命永恒不息的倾向,人的生命活动建立在生存活动基础之上,民俗文化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人的心灵,其审美本质的真正指向是“本真”――生活的真,自然的真,生命的真。生命是任何一个作家都要审视,观照的对象,贾平凹崇尚作为原动力的生命本身,透过民俗文化中的生命活动,勘探人生之谜,撑起艺术的魔杖,叩问人生,叩问宇宙,体悟文化深层的人生玄机。正因为这样,如果我们只把小说文本看作民俗现象的拼贴,而忽视生命活动这一审美价值中的内核,就不可理解民俗这一“活化石”,与其创作的血缘关系。 人的生命内涵是多层次的,形成一个开放性系统。对人的个体来说,从摇篮到墓地,意味着生命的开始与终结。贾平凹真实地展示了民俗文化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具体现象,以生存意义的追寻为核心,探寻生命的奥秘。《瘪家沟》的开篇把人的生命环境化为生殖意象的细致描绘,体现了对生命本体重视。“瘪神庙的香火盛世极盛,几乎在胭脂河上下,大凡夫妻想要孩子,都来朝拜祈祷”,《鸡窝洼人家》中的“求儿洞”,也热闹非凡。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难以破译的“生命密码”,如《浮躁》中金狗出世的奇异情景,《高老庄》里人种的退化。在这些小说中,贾平凹不断深化着对人自身的认识,有关民俗事象的描写不只是渲染着固有文化的社会生活氛围,而是与人的生命形式,生命状态,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人是民俗之魂,与人的生命活动相伴的既是民俗事象,也是审美现象。人生各个阶段的礼仪,如生子仪礼:孩子生下以后,在门上挂一撮白线,也有挂红布,外人便知道这家刚有了小孩儿,按风俗,外人是不能进入产房的,如《古堡》中,云云添了儿子,小梅在门闩上挂白线。但有些地方妇女是可以进去的,她们往往聚在一起,品评孩子的相貌,给产妇说些吉利话儿。认干亲仪礼:认干亲有的是因为孩子生辰不对,就像《故里》中的赵怡,生二月,有犯,若想一生平安,必认干亲。或觉孩子命苦,为讨吉利,而认干亲。像《鸡窝洼的人家》中,麦绒认为儿子长在单亲家庭,没有得到父爱,命太苦,遂让儿子认了回回。认干亲时,多为大人抱孩子一大早出门,最先碰到什么,不管是人,还是狗,是猪,甚至碾子,棒槌等物件,都要认为干爹。如果认的是人,就要求对方为孩子取名。如果是其它物件,就以此物为名。《土门》里,魏小小抱儿子出门碰到狗阿冰,就认狗为干爹,并取名魏狗。《秦腔》里,瞎瞎的名字就是因为他认的干爹是一头瞎猪,就叫了瞎猪,慢慢叫成了瞎瞎。也有的地方,认为要给孩子认一个体面,或者忠厚本分,有好名声的大人,方可保孩子一生平安。《故里》中的赵怡,就是认了忠厚老实的武顺为干爹。往往一生中,逢年过节,干儿都要给干亲送礼。而被认的人,则当时就要给干儿“扯三尺红布,一包红糖,是个染了红色的熟鸡蛋”,③钱要视家庭情况而定。认干亲的时间不定,有的是出生第二天,《浮躁》中,小水爹就是在出生第二天,认了金狗爹。有的是满月时,魏小小的儿子便是这日认了阿冰。婚姻仪礼:迎娶前一阶段,女方要准备嫁妆,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迎娶前一天,亲戚朋友要带着财物到女方家,称为“送路”,即送女子上路。女方要准备酒水饭菜招待客人。《腊月?正月》里,叶子是婚后才由亲戚“送路”的。这种本应属于新娘的仪式,在这里却成了其父韩玄子确立威信的砝码。新婚当天早上,新娘梳洗打扮,要选一位有福气的老者为其“开脸”,一般这位老者要儿女双全,旨在祝新娘以后儿女双全。“开脸”,就是用丝线、磁片绞拔额上的荒毛。迎亲时多用花轿,根据实际地理情况,还会有所变动。商州某些地方因为山脉连绵,交通不便,就有人来驮新娘到婆家,由此还形成了驮新娘这一职业。《五魁》中,五魁就是专门从事这一职业的。按风俗,新娘在整个迎亲过程中是不能沾地的,因此无论上轿下轿,都有人来背。土著的商州居民迎亲时,婿不亲迎。像《五魁》中,柳家少爷并不登门亲迎柳家少奶奶,而五魁就当全程驮新娘。客居的居民保留了自己原居留地的传统,婿须亲迎新娘,并背新娘上下轿。男方的迎亲队伍要抬着新娘的嫁妆,一般都有乐队伴奏,最常见的是唢呐。一路上吹吹打打,放鞭炮,以增强喜庆气氛。女方要有陪娘,而父母是不能同去的。《浮躁》里,小水没有父母,她的伯伯韩文举充当了父母的角色,因此也不能送小水出嫁。 新娘迎进门,要进行拜堂仪式。主持人高声叫“一拜天地,二拜列祖,三夫妻对拜”,④然后进入洞房。新娘在洞房内不吃不喝,要待一天。而新郎须在外面陪客人喝酒。不管长辈晚辈,都可以闹洞房。《怀念狼》里罗圈腿的女人与第一个丈夫王生结婚时,众人闹洞房,让他们亲嘴,他们不亲,王生就被拉出去绑在门前枣树上让雪淋着冻,结果让狼给吃了。成人节,“门坎节”;各种年节习尚,如三月三的乡会,四月五日的祭龙节等都在贾平凹的小说中行到生动展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不是民俗资料的堆砌,而是筛选,过滤以后,围绕着人的生命而展开的,尤其是《天狗》中,江边乞月的场景富有诗情画意。月蚀本是平淡无奇的天文现象,但是传统的民间活动超越了事件本身的范畴而成为一种象征的仪式,当地人认为天狗吞掉了月亮,出门在外的人就会不吉利,于是妇女们用擀面杖一边搅动江水,一边唱歌。小说写道:“月亮开始慢慢地蚀亏,然后天地间光亮黯淡,以致完全陷入黑暗的深渊,唯有古老的乞月的歌声,和着江水缓缓地流。”朦胧的月光和着婉转的歌声伴着柔媚的女性构成佳境,月亮在天狗心底与师娘的面容叠合,两个人的对唱更富有生活情趣,充分体现了与人的生命活动相伴的民俗事象,贾平凹所注重描写的是民俗活动的场景、细节以及被包融在特殊气氛的人物活动,有关的民俗描写在作品概括生活,展示生活的进程中,显示出充盈的艺术张力。 三、话语运作神秘化 贾平凹的小说是一个奇异的艺术世界,其文本呈现出来的民俗文化被涂上了神秘的釉彩,神秘作为一种美感,给人深遂悬念的感受,能在审美中享有一种魔力。⑤在商州系列小说中,既有天文地理的疑团,也有草木禽兽的怪事,还有一些难以破译的密码,把人们带进一个不可思议的神秘境界。 贾平凹的小说是一个神奇的艺术天地,它源于人间宇宙,但已被人化和心灵化。在这里,人既是物质世界的一员,与天空、大地、山水、草木、禽兽等连在一起;又是文化的一员,与特定地域的习俗、信仰、禁忌、巫术密不可分。大自然的神性,动物的灵性与人的本性三者之间有着神秘的互渗关系,重塑出山民的原始心态和自然崇拜.他写山石、奇花、怪日、晚雨、州河、九叶树、大古柏、龙卷风、瘪家沟、写得新奇、写得神秘、写得富有灵气,充满了天人合一 ,返朴归真的哲学情致。在这片“野山野地”里,万物有灵充斥着人们的头脑,对自然,对神秘事物充满敬畏。如《西北口》中的村民在早魔的淫威面前声势浩大的祭神求雨活动;《古堡》中人们对奇形怪状的九叶树的膜拜,对麝的出没的恐惧心理;《浮躁》中的看风水,祭白蛇、敬河神等仪式;《土门》中“明王阵鼓乐”的出演中“四排红黄蓝旗,旗皆画有赤鸟、日精、雷神和风神”。这些民俗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而且具有一种身不可测的神秘感。 通过描写巫神观象,从人的观念表层潜入思维方式的深层结构,也是贾平凹所格外注重的。对长期生活在山坳里的乡民来说,生与死的观念是神秘的,与原始迷信有着未切断的观念脐带。《妊娠》紧扣生与死的主题,利用寿星老贯知觉、幻觉和记忆交错构成的视觉网络,展示几代人 世事沧桑,在写实的框架里勾勒了一个生与死、人与鬼迷合起来的梦魇般的天地。如果说老贯沟通的是此岸和彼岸的界限,侯七奶奶连接的则是人与神、地上与天国的世界。她预知自己死的时间和情景,舒舒服服地躺在特制的“小木屋”里,“走”得安详镇静。 贾平凹还把民俗文化放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具体考察其利弊,优劣。在《高老庄》中,贾平凹聚集一个村庄,对民俗化展开的叙述,比起以往的作品有所超越。语言学教授高子路携妻回村参加父亲三周年忌日祭奠仪式,包含着对祖先崇拜的民俗意味。这里除了人的世界外似乎还有一个隐形的未知世界,旋转的飞碟,人种的退化,石头的特异功能,白云湫的生命陷阱等,写得扑朔迷离,写得玄机四伏,那种古朴而又带有一些迷信色彩的民俗和信仰,依然支配高老庄并有着极大的侵蚀力。作者借助对神秘的民俗文化的描写,反映出历史的积淀,使人看到地域性的民俗正在以什么样的力量制约着民族文化心理,进而提醒我们:在这块历史悠久的古地上,还留有不少陈旧而又沉重的难以搬走的“百宝箱”。 乡风民俗抚慰着贾平凹,他与民间的精脉之气息息相通。民俗文化丰富驳杂,民间的因果报应,循环怪圈影响着他,他写城市总不到位,一写乡土就有灵气,中篇系列中有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构模式,长篇系列中有着“超现实”人物的重叠,如《废都》中的拾破烂老头,《土门》中的云林爷,《高老庄》中的迷糊叔,他们有的用民谣,给人以警示,有的像先知神秘莫测,其作品虽然也表现出对民俗中的陈规陋习的文化批判,但过多的渲染未免有认同之嫌,“沉重的翅膀”牵制着他难以飞出堆砌着“黄砖汉瓦”的黄土的。 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以九曲黄河和广袤纯厚的黄土高原为大背景的西北诸省,在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一脉乡土气息极其浓郁的文化体系。其中以山西,陕西等省的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从古至今,以西北民俗文化为渊源的各种艺术佳作层出不穷,其纯朴,粗犷,真实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不知多少代人。西部的旷野充满生机,那里有生命的精灵在跃动,那里有生命的渴望在涌动,那里有变革的大潮在奔腾,面临西部大开发这样一个千年难逢的机遇,也许贾平凹不会“坐看云起时“而是又要”泼烦“,又要折腾了。他将走出商州,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注释: ①、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年版。 ②贾平凹答[文学家问],[文学家]1986年1期 ③《土门:评点本》,贾平凹原著,穆涛评点,长江文艺出版社,页 ④《商州:说不尽的故事
1-4卷》贾平凹著,华夏出版社,1994.11。第二卷《腊月?正月》,373页 ⑤费秉勋[贾平凹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参考文献: ①钟敬文[民俗文化梗概与兴起],(转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 文摘:陕北民俗文化作文)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年版。 ②李力《贾平凹与“商州文化”》,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一期。 ③《浮躁》,贾平凹著,春风文2004.1,(新经典文库?长篇小说系列) ④《怀念狼》,贾平凹著艺出版社。 ⑤《陕西作家群地域性特色的得与失》,李兆虹著,《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篇二: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山东省金乡县马庙镇中心校刘五香日 09:24浏览:69评论:10鲜花:2专家浏览:0指导教 师浏览:3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 题 作者姓名 学科领域 语文√ 音乐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八年级 民风民俗 刘五香 (课内六课时,每周十二课时,课外六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家乡风情”为主题,设计各种活动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活动应该有计划,有评价。计划应详尽,形式应多样,评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态度,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增加社会经验,培养多种能力。 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点击打开链接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立足语言教学,品味语句,积累语言; 2.适当扩展教学范围; 3.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过程与方法: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身边的民风民情,突出人文精神。
对应课标( 1.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展。由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学生普遍较为陌生,教师可以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 3.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1、你了解我国哪些传统民俗文化?请举一例与同学来分享
2、我们家乡有哪些民俗?3、 你从网上或课外书籍中,你了解到什么民俗王文华?4、任选一篇课文,谈谈你对本课介绍 的传统文化认识。 专题一:《云南的歌会》 (1 课时) 专题二: 《 端午的鸭蛋》
(1 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三:( 课时) ....... 其中,专题 (或专题 中的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专题一 《云南的歌会》 所需课时 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云南民歌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认识云南民歌自然纯朴、气势壮观的特点,激发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思想感情。 2.诵读品析,体味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境界,进而领悟作者借民歌歌颂的生命形态。 专题问题设 计 1、你了解云南的风光吗?2、你了解云南的当地风情吗?3、你听过云南的民歌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录音机 3、网上搜到的音像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 1、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歌及其思想内容。 2、了解沈从文及本文创作背景。 活动2 1、几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层次。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文中写了哪几种场合下的民歌?各自的形式和内容及作者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总的来看云南歌会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演唱会有何不同?有哪些特点? 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三种场合下的云南民歌――山野对歌,是才情的大比拼,具有对抗性质,作者侧重表现活泼开朗的人物;山路漫歌,是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的即兴放歌,作者侧重表现唱歌的优美环境;山寨传歌,是民歌展览的盛会,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大课堂,作者侧重于表现热闹宏大的场面。总的来看,云南民歌淳朴自然,气势壮观。 2、学生选段诵读品评,体会不同场合的特定情景。 3、学生选择优美的文句美读,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和想象赏析,体会作者感情。顺便完成练习二。 活动3 1、学生探究主旨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欢云南的民歌?文章真正要歌颂什么? ( 提示:关注文章对年轻女人、自然环境、吹鼓手的描写。) 学生明确:作者借民歌要表现的是特定境况下的生命状态,生命在这里呈现出激越昂扬的奔放之美、清纯质朴的自然之美和传递文明的责任之美。 2、拓展延伸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民歌,然后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一种民歌(如东北二人转,陕北的信天游)就其演唱形式进行描绘。(提示:可以从歌者的申请衣饰、歌曲的音韵情调、表演时的场面气氛等着笔,亦可虚实相生,描写歌曲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 3、学生总结,完成作业 评价要点
专题二 《端午的鸭蛋》 所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课时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 1.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多篇幅写端午的风俗? 专题问题设 计 2.作者为什么要写“鸭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和吃鸭蛋这样小事呢? 3.作者是如何写出生活中无穷的情趣的? 4.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的语言风格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录音机 3、网上搜到的音像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
意图: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回顾,同时为课文学习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对知识进行汇总归纳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地描述作者的家乡习俗,并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对这一习俗进行补充阐述,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文章的主题是写家乡的端午节的鸭蛋,为什么开篇要用那么大的篇幅来写家乡的端午节? (2)文章是按照怎样的结构顺序来安排课文内容的?
(3)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意图:问题一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作者通过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营造浓郁的乡风乡情,为鸭蛋的的出现做铺垫,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和。
问题二让学生自我概括,掌握本文“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为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做好积累。教师不宜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内容并不复杂,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问题三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写作风格,明确对文章主题的认识。这一问题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对主题的探讨可以进行引导,应落实到对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追寻以及对故乡乡土风情的思念上。篇三:三秦文化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年 月 三秦饮食文化探究
内容摘要:饮食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三秦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下孕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将介绍三秦饮食文化的发展概况,了解三秦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特色和三秦饮食名品,掌握三秦饮食文化中与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内容,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三秦文化饮食。
关键词:三秦饮食文化地域特色 一、三秦饮食文化的形成 陕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古代被称为中原腹地,分属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由关中北山和秦岭分隔为三大自然区域,横跨三个气候带。中部的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这些丰富多彩的物产,为陕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三秦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久远。据研究,陕西先民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种植谷物和蔬菜,发明了先进的双连地灶,有了精美的陶器,是烹饪成为可能。从西周至隋唐,10多个封建王朝在陕西建都,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三秦大地,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三秦饮食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炎黄文化的发展保持一致。 二、三秦饮食文化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饮食文化先秦时期,三秦饮食文化发展到第一个高峰。早在3000多年前,周王朝宫廷中就已经出现“西周八珍”和各种名目繁多的筵席、宴会,如“游猎宴、庆功宴、朝会宴、大射礼宴、乡饮酒宴、宾之初宴”等。其用料广泛,选料严格,讲究刀工,注重火候,使用多种调料和烹饪技法。形成了鲜、香、酸、辣、甜等多种单 一、 复合味型俱全的风味特色。周朝时“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路有饮食;三十里 有宿, 宿有路室, 路室有委; 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侯官有积”《周礼?地官?遗人》。烹饪机构的严密组织和科学分工、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医同源的药膳食疗、筵席的聚餐格式化、进食礼仪、歌舞伴食、营养饮食的研究与制作等,都对后世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表明中国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根据周原遗 址考古证明, “三千年前周人食肉多多” 。 (二)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 秦汉时期,三秦饮食文化发展到第二个高峰。由秦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本味》全面总结了先秦时期的烹饪成就,从选料、加工到调味、火候等对烹 饪做了系统而科学的论述,一直指导着中国烹饪的实践,其中许多观点直到现在 还是非常科学的。例如,“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P者臊,草食者膻,臭恶 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 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 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智不能喻”( 《吕 氏春秋?本味》)。在谈到调和味道时,“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 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糇”。在凤翔县姚家岗秦国 雍城宫殿群发现的“凌阴”遗址是储冰用的冰窖,冬天将冰储藏于窖内,供夏季 消暑降温、防止食品腐烂之用。根据体积计算,此窖就可藏冰块一百九多立方米。 两汉时,宫廷内经常举办盛大宴会。著名学者翦伯赞在考证秦汉史时指出, “当宴请宫廷群臣之时,则庭实千品,旨酒万钟,班玉觞,御以嘉珍,飨以太牢。 管弦钟鼓,异音齐鸣,九功八佾,同时并舞”就是民间乡饮酒和结婚宴席。《盐 铁论?散不足》中记述了“今民间酒食,肴旅重叠,燔炙满案,鳖脍鲤,卵鹑` 橙枸,鲐鳢醢醯,众物杂味”。此时已引进了“胡食”。《续汉书》曰“灵帝好胡服胡饭,京师贵戚皆竟为之”。《物原?食原第十》中记有“汉高祖作汉饼,金日殚作胡饼。”红案、白案、炉灶有了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述了掌管帝王、后妃饮食生活和宫廷内的一般膳食,在少府中设有太官令、汤官令、胞人长。他们的责任分工是:太官令主膳食,汤官令主饼饵,导官令主粮食,胞人长主宰割。《翰林志》记载:“汉制,尚书郎主作文起草??汤官供饼饵。”三原县高渠乡的汤官村,就是因为在西汉时除了一名管理宫廷饮食的官员而得名。秦汉时在烹调方面也有所发展,如《盐铁论》中记载的膳食就有十多种。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交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西域引进的胡瓜、西瓜、黄瓜、胡萝卜、胡豆、胡葱、胡椒、 菠菜、胡桃等也首先在关中试种成功,进一步丰富了饮食原料。中国的饮食文化 和烹饪技术也迅速向国外传播,促进了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隋唐至清末饮食文化 隋唐时期,三秦饮食文化发展到第三个高峰。那是的京城长安几经发展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不但茶楼酒肆鳞次栉比, 而且经营规模很大,以至于 “三、五百人之撰”可以“立办”(《国史补)。烹饪原料已是“水陆罗八珍”(白居易:《清肥》),美馔佳肴不胜枚举,仅韦巨源一席“烧尾宴”就有名菜、美点五十八款。“诗圣”曰:“三月三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杜甫《丽人行》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宫廷膳食和餐具十分 精美。他还对一次家宴做了这样的高度赞美:“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画家、诗 人王维绘制的著名《辋川图》,被一位女僧人创制成花色冷拼,能够用腊肉、炖 肉、肉脯、肉茸、酱瓜、蔬菜等原料,用二十个盘子组合拼制出的精美的“辋川 小样 ”,在京城曾轰动一时。“诗仙”李白在《少年行》中又吟道:“清歌弦古 曲,美酒沽新丰。快意且为乐,列宴坐群公.”李白在《少年行》中又吟道:“新 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在宴会上不但有热菜、面点、丰盛,而且还有“冷饮”。例如,唐玄宗起凉 殿,拾遗陈知节上疏极谏,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赐“冰屑麻节饮”。《唐六典》中还有“凡朝会宴飨,九品以上并供膳食。并注明夏月加冷淘粉粥”。当 时已经有了“槐叶冷淘”等冷食。此时的药膳、食养、食疗理论更加系统化,主 要著作有名医孙思貌的《千金食治》、三原县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等。晚唐 以后由于战争频繁,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渐次南移;元、明、清三代均定都北 京,陕西和西安的政治地位已不如过去。但作为一方重镇,豪绅富贵仍聚于此。 三秦饮食文化也随之缓慢的发展着。 (四)近现代时期饮食文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三秦大地经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饮食业也更加繁 荣。抗日战争时期,陕西饮食文化发展到第四个高峰。京、津、鲁、豫、晋、川、 湘、粤、鄂、淮扬、苏锡以及西餐等菜系的餐馆纷纷进入西安、咸阳、宝鸡、汉 中等地。尤其是西安,仅大中型饭店、餐馆就达一百多家,使三秦菜肴得以注入 新鲜血液,继承和发扬周、秦、汉、唐的炒、炖、酿、烤、烩、蒸、煮、扒、塌、涮、煎、爆等烹饪技法,形成了技术全面、质感丰富、味型多、适应面广的独特 风格。 三、三秦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 (一)关中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 关中饮食文化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三原、铜川、渭南、大 荔、杨凌在内的关中道饮食及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关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曾有十三个封建王朝建都于此,全 国各地的山珍海味、农副特产作为贡品源源输入,历来饮食业发达,烹饪原料应 有尽有,山珍海味、禽畜水产无所不用;名厨云集,美食荟萃。关中菜肴制作擅 长炒、炖、煨、烩、炝、酿、蒸。关中饮食文化属于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 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有文化的最主要的一部分。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故 也有人称其为“泾渭文化”,是陕西饮食民俗文化的代表。群众最喜欢麦面、小 米,口味偏爱酸辣,旧事农家几乎家家都会做醋。对关中人来说,“一天不吃面, 就像没吃饭”。女孩从小就学擀面。陕西不只有“面条像裤带”那种又长又宽的 面,也有“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挑在筷上面不断,吸溜吸溜一大 碗的”精细面。这种面条即使不调味,吃起来也是香的。关中面食不下几十种。 小米米饭(稠粥)则是关中人冬天的美食,后来大多改为稠玉米糁了。日常饮食 以面食为主,往往面菜合一,肉、蛋为辅。关中由于历史也是回民聚集区,清真 饮食在民间影响甚大。关中饮食是陕西饮食的代表,在取料上以猪肉、羊肉为主, 具有料重味浓、香肥酥烂的特点,而取料单一、滋味醇正有事陕菜的独特风格。 注明的关中菜点有“葫芦鸡”、“鸡米海参”、“清汁蝴蝶鱼”、“温拌腰丝”、 “桃仁口磨汆双脆”、“奶汤锅子鱼”、“烤羊腿”、“酿金钱发菜”、“肉夹 馍”、“米面皮”、“水煎包子”、“酥油饼”、“灌汤包子”、“大肉锅贴”、 “泡馍、煮馍”系列小吃及宴席等。 (二)陕北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 陕北饮食文化是包括榆林、延安、绥德、黄陵在内的饮食文化范围,是三秦 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东隔黄河和山西相望,西和甘肃、宁夏接壤,北 与内蒙古毗邻,南与关中链接,地域广阔,包括榆林、延安两个地区,属草原文 化过渡带,菜肴带有满蒙风味。烹饪原料以禽,畜为主,特别是羊馔,几乎家家 善烹,擅长炒、炖、烧、烤、炸、煮、烩,以鲜香、酥烂为特色。秦汉时期为陕 北的鼎盛时期,《史记?货殖列传》云:其地“西有关中之利,北有戎狄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直到隋唐,这里仍是一个发达的地区。而宋代以后,由于植被 破坏,气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旱少雨,环境日益恶劣,陕北渐渐变为贫瘠 之地。旧时北部地区生活贫困,广大群众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日常饮食 以小米、糜谷、豆类为主,代表性的副食是红枣、白菜、南瓜、马铃薯。榆林城 民谣所说的“穿得漂,走得快,肚肚装的酸酸菜”就是一个形象的写照。陕北饮 食则以滚、烂著称。所谓“滚”,即热可炙口。取料多以肉为主,而以羊肉、猪 肉合烹为多。在烹饪方法上采取蒸、烩兼制,肉菜和烹,展现了半农半牧的乡俗 文化特色。粗粗细细的陕北民间饮食,其饮食文化自成体系,而且能够纯正地保 留下来,粗粮细做就是陕北饮食文化的主流之一。陕北饮食中就有用荞麦面做的 剁荞面、凉粉、煎饼,陕北的饮食基本上都是这样精雕细刻做出来的,像热腾腾 的油糕、黄灿灿的油馍馍等。它是以粗为基础,以细为结果,以杂为数量,以巧 为质量;多以营养为出发点,以壮筋骨为落脚处,先天地吻合了现代营养学的观 点,后天地巧夺了现代饮食学的天工。人们返璞归真,专门追寻山野农村日常所 食,开发出一种叫作大烩菜“名吃”。洋芋切大块,猪肉大块切,捞一颗缸里发 酵的盐酸菜,大把捏碎;先炒然后烩再煮,就成“一锅烩”,这些菜以粗粝为美。 陕北著名的菜点有“满汉宴席”、“全羊宴席”、“豆腐宴席”、“饺子宴席”、 “金钱海参”、“八仙过海”、“虎头鸡”、“麻辣驴肉”、“手抓羊肉”、“全 羊背子”、“羊肉冻豆腐”、“糖醋鱼卷”、“鱼酿子”、“马蹄酥”、“肉菜 盒子”、“洋芋杈杈”、“陕北米酒”、“轩辕酒”等。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 水产资源丰富,以鱼入馔越来越多。 (三)陕南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 陕南饮食文化是包括汉中、商洛、安康在内的长江流域民俗风情,是三秦饮 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南与四川、重庆、湖北、河南等省市接壤,汉江,丹 江,嘉陵江纵贯陕南,饮食文化受到川、鄂、豫的一定影响,但又有所不同。陕 南山地,亦称秦巴山地,属稻作文化过渡地带,具有鲜明的长江文化的特点:一 是爱吃米;二是爱吃酸;三是爱吃肉。越是山区,“爱吃酸”越甚。巴山人有“三 天不吃酸,腿杆打闪闪”的俗语。一年四季酸菜不离口。吃大肉是山区人的另一 种偏爱。群众有“三天不动荤,说话没精神”、“三天不喝油汤,心里燥得发慌” 的口头禅。初一、十五常常“打牙祭”,山里的腊肉、熏肉常年皆备。吃肉时, 肉块要切得厚而大,大的肉片要担在碗边,这种“过桥肉”每块足有二两重。陕 南饮食以汉中为代表,菜味多辛辣,具有辣鲜的特点。汉中,自古为陕南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中心,地理非常重要,属于亚热带气候,山清水秀,物产丰富,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基地,也是陕西省的二线蔬菜基地。数千年来,汉中菜肴、 面点、小吃等,是由民间菜、王府菜、市肆菜、民族菜、引进菜所组成的。这里 不但是汉王刘邦开创大汉王朝的发祥地,也曾经是三国时曹魏和蜀汉争夺的战场,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必经之地和后方;同时,还有一些历史文化的封地,如博 望侯张骞、龙庭侯蔡伦、定远侯班超、武侯诸葛亮和张良的隐居地。一六二七年, 明朝在汉中城修建“瑞王府”,落成后,瑞王朱常浩携带家人、御厨前来居住, 为显其权势,笼络人心,“常设厨膳,宴请汉中各界名流食之”。宴后还没人分 送一包宴席上的食品。御厨的烹饪技艺也随之传播。至今,汉中民间流行的“夹 包”就始于此。“夹包”食品,既有油炸面食,也有干炸荤、素菜的冷盘,一般 是 4 个品种,较隆重的宴席,“夹包”多到 8 种。明末清初,经过多年战乱,川、 陕两省赤地千里、人烟稀少,朝廷便从湖广等地将人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北舞蹈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