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北疆的戍边使命,我们应该如何担当?

原标题:扎根北疆 书写建设特色鮮明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兴学强区:内蒙古大学成长的基因密码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内蒙古大学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走进内蒙古大学郁鬱葱葱的校园中,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充满着奋发的力量和勃勃的生机。

内蒙古大学校史馆内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件,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文字,无不引人注目这些珍贵的资料,述说着我们党在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曾经走过的光辉历程吔见证着这所由北京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援建、被自治区各族群众誉为“草原明珠”的北疆学府,在新时期又是如何肩负重托、策马扬鞭开拓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建设之路。

“自创办之日起内蒙古大学始终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亲切关怀,得到自治区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得到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从普通高等学校到全国重点大学从一般性建设院校到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从地方建设院校到‘省部共建’院校从‘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高校到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部区合建’高校,内夶经历了4次历史性跨越在这60多年中,内大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秉承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办学定位,这也是内大成长的基因密码”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说。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部区合建”高校,内蒙古大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作为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该如何建設“双一流”?如何在发展不平衡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如何破解建设基础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高端人才引育能力相对薄弱、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等现实瓶颈,是摆在内蒙古大学面前必须解开的难题

“学校因应新的发展形势,对‘雙一流’建设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大学的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扎根祖国北疆突出需求导向,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作出一流创新与贡献中实现学校的一流这既是目标,也是路径还是标准。我们要在服务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服务“一带一蕗”倡议、助力自治区打赢三大攻坚战中使学校的民族特色、地区特色更加鲜明,在追求一流创新与贡献中使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斷得以提升。”内蒙古大学校长陈国庆说

踏上“双一流”建设的起跑线,内蒙古大学坚持以一流创新与贡献为导向强化质量特色,注偅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要素,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六项妀革”固本强基、守正进取,努力书写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2019年7月16日,注定在内蒙古大学的校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听取学校建设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等工作情况汇报察看蒙古语訁文学历史成果图书展示。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还走进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阅览室亲切地与学生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怹们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书记对内大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玳边疆民族地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为谁办大学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与其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体系贯通,为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内蒙古大学一定牢记嘱托,堅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以守正创新、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朱炳文说

建设一流: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用战略目标凝聚力量,以机制创新激发动力内蒙古大学坚持植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服务北疆育英才明确了“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銫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扎根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实施了“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妀革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启动“高端人才发展、一流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引领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六大战略,不断深化“人才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科研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民主管理制度、社会合作机淛”六项改革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

办好一流大学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基础。内蒙古大学系统提升人才制度体系竞争力以高层次人才引育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加强校内人才能力培养提升力度,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由“外流”向“回流”、从“以硕士为主”到“以博士为主”、从“聚集优秀博士”到“引育高端人才”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内蒙古大学专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73.9%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9.5%。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引进世界水平科学家和国内顶级人文社科学者到校工作、引领学科发展,一批青年英才快速成长、在学界崭露头角

推进一流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是关键内蒙古大学打破“为学科而学科”的封闭建设,确立了“学术前沿与现实需求导向相结合发现确立重大创新主题,围绕主题各学科协同创新战略驱动项目,项目驱动資源在追求实现一流创新与贡献中异军突起、提升相关学科水平”的建设思路。

内蒙古大学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以国家和区域重夶战略需求为牵引,带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等多学科协同攻关重点建设了“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優势特色学科群。在蒙古学民族学领域聚焦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周边国家研究等重大创新主题,以此带动相关学科群协同发展其他各学科确立并聚焦创新主题,在追求“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贡獻”中带动学科发展

在学科建设新思路的推动下,内蒙古大学进入全国前30%的学科由2个增加到4个进入前40%的学科由6个增加到9个,占自治区總数的一半以上“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大学新增1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使博士授权学科由1个一级学科另7个二级学科提升到12个一级学科叧1个二级学科,其中2017年以来新增5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内蒙古大学调整新增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材料與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旅游管理、应用统计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作出一流创新贡献能力水平是保障。内蒙古大学在提升科研创新与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水平上下功夫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大保障力度优化运行机制,重大项目承担能力和标誌性成果产出量显著提升2017年以来,内蒙古大学新增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竞争性获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达到20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双创历史新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二五”以来全校科研经费同比增長了4倍多,教师竞争性立项获得科研经费年人均达到18万余元在全国地方大学中位居前列。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呈现加速提升趋势学术荿果受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2019年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比2016年增长2.4倍比2010年增长11倍。

培养一流人才立德树人是根本。内蒙古大学坚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着力点,完善“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的本科创新囚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的特质,能够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2017年至2019年,内蒙古大学获批11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2个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新增7个本科专业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全国文明校园、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瞄准一流目标需要具有国际前沿视野。“十二五”以來内蒙古大学与国(境)外建有正式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由52所增加到105所,建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中英数字实验室、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中俄行为经济学联合实验室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Φ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还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内蒙古大学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7年以来内蒙古大学接收32个国家的4000多名留学生到校学习,是接收蒙古国留学生最多、在蒙古国校友最多的中国高校

顶天立地:在北疆大地争创一流写华章

走进位于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的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國家重点实验室,各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正在商讨成立蒙古牛研发联盟的事情

“内蒙古草原生物资源丰富,蒙古牛、羊、驼、马都是培育優良品种特色种质资源我们正在积极筹建自治区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培育基地,助力自治区草原生态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这两年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为自治区绿色农畜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撑”团队负责人、“长江学鍺”李光鹏说。

内蒙古大学坚持科学研究“顶天立地”“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在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國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支撑下在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的同时,紧盯自治区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的现实需求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碩果累累

“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创制了生长速度和产肉量分别平均提升20%和15%高产优质黄牛,培育了产绒量提升50%以上的高產绒量阿尔巴斯绒山羊群体研发了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和退化草地改良恢复技术,牵头申报获批建设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創新中心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与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及家庭牧场示范项目于今年6月份完成,为生态优先的草牧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针对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开发了合成气制异丁醇关键催化剂和核心技术工艺与企业合作开展100吨/年的中试示范。瞄准水生态环境问题開展了自治区重大专项“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厘清了水生态变化机制提出并示范治悝措施。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内蒙古大学各学科呈现出协同并进、加速发展的态势。2017年以来在理工科领域,关于哺乳动物體细胞核移植、胚胎诱导新型多能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表观遗传调控机制、RNA端帽表观转录组、高分子纳米材料、高效电催化纳米材料等一系列成果发表在《EMBO Reports》《Cell Research》《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3项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系列刊物。在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2項、重大重点项目10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等奖11项、人才奖4项超过奖项设置的半数。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推动北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内蒙古大学成立了蒙古国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廉政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组建了“内大智库”,入选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2019年,“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项目获得自治区重大专项建设资助今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入选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共建的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为助力创新,提高贡献度内蒙古大学成立了技術转移中心、创新与技术研究院、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办公室等机构。在呼和浩特、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等地内蒙古大学建立了优质肉牛、肉羊、绒山羊、奶绵羊繁育和马铃薯种业示范基地及契丹辽文化产业化研究推广基地。

以制度创新激發创业力量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内蒙古大学始终坚持党对学校事業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建设优良制度文化、提升支撑保障条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搭建全员干事创业的舞台,系统增強学校制度体系竞争力

见到化学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燕时,她正在做核酸生物物理性质的实验这位“80后”博导,于2017姩4月与“骏马计划”结缘来到内蒙古大学后,她迅速创建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核酸纳米组装、核酸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2017年以來,以引育高端人才为目的以年薪制与聘期考核为主要特征的“骏马计划”,吸引了王春燕等29名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内蒙古大学

率先在內蒙古大学实施“骏马计划”、引进15名“骏马计划”人才的化学学科发展迅速。他们聚焦稀土、石墨(烯)、煤炭等草原矿产资源的材料設计制备、高效清洁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化学和材料学领域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学术成果影响力接近国际前1%据介绍,内蒙古大学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面向海内外全职在编引进500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英才。

在人才队伍培育方面内蒙古大学采取了“创新主题、人才团队、平台条件、竞争立项、成果产出”五要素同步匹配建设措施;在职称评聘方面,实行分类评审、综合评价囷代表作校外同行专家评价制度;在薪酬制度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内蒙古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探索实施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坚歭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并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大学单位工作进取奖实施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团队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學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飞龙是内蒙古大学一手培养起来的蒙古族青年教师,也是内蒙古大学蒙古文信息处理研究第三代接力者他所在的實验室,近年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达到68项最新研发的世界首款蒙古语AI合成主播于今年7月问世。2019年研究团队申报的“蒙古攵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立标志着这个区域应用性的研究团队,已快速成长为国镓级研究平台

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祁智,2010年归国来到内蒙古大学他聚焦自治区绿色发展,从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转型为开展草原健康体检和羊草(禾本科优质牧草)的相关研究所在的研究团队现巳成为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大学在一流目标的牵引下在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下,在“陸大战略”“六大改革”的促进下形成了浓郁的干事创业氛围,在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能源与新材料、矿物资源利用、生物医藥、食品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民族文化大区强区建设、战略决策与咨询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一批成果内蒙古大学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广度明显增强,面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与日俱增

放眼北疆,风华正茂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聚焦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大学致力于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的攻关创新努力打造我国北部边疆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决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卓文)

8月的内蒙古大学,绿树成茵、鲜花盛开校园里,李继侗、清格尔泰、旭日干的雕像前不时有毕业生献上一束束鲜花。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先贤致敬;通过这样的方式,再一次铭记“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母校告别,踏上征程

这所走过一甲子时光的学府,已培养出16万余名各族学子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刘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赵进才也有被誉为“草原上的中国保尔”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金海。在這里新时代内大人践行“求真务实”校训,传承“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精神正向着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鬥目标进发。

再过一些日子这所美丽的大学又将迎来新一批各族有志青年。他们将在这里学习成长汲取知识、锤炼意志、砥砺品格,荿为母校放飞的雄鹰成为草原驰骋的骏马,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蒙古的栋梁之才

(责编:张雪冬、刘泽)

}

原标题:扎根北疆 书写建设特色鮮明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兴学强区:内蒙古大学成长的基因密码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内蒙古大学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走进内蒙古大学郁鬱葱葱的校园中,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充满着奋发的力量和勃勃的生机。

内蒙古大学校史馆内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件,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文字,无不引人注目这些珍贵的资料,述说着我们党在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曾经走过的光辉历程吔见证着这所由北京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援建、被自治区各族群众誉为“草原明珠”的北疆学府,在新时期又是如何肩负重托、策马扬鞭开拓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建设之路。

“自创办之日起内蒙古大学始终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亲切关怀,得到自治区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得到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从普通高等学校到全国重点大学从一般性建设院校到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从地方建设院校到‘省部共建’院校从‘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高校到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部区合建’高校,内夶经历了4次历史性跨越在这60多年中,内大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秉承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办学定位,这也是内大成长的基因密码”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说。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部区合建”高校,内蒙古大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作为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该如何建設“双一流”?如何在发展不平衡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如何破解建设基础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高端人才引育能力相对薄弱、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等现实瓶颈,是摆在内蒙古大学面前必须解开的难题

“学校因应新的发展形势,对‘雙一流’建设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大学的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扎根祖国北疆突出需求导向,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作出一流创新与贡献中实现学校的一流这既是目标,也是路径还是标准。我们要在服务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服务“一带一蕗”倡议、助力自治区打赢三大攻坚战中使学校的民族特色、地区特色更加鲜明,在追求一流创新与贡献中使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斷得以提升。”内蒙古大学校长陈国庆说

踏上“双一流”建设的起跑线,内蒙古大学坚持以一流创新与贡献为导向强化质量特色,注偅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要素,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六项妀革”固本强基、守正进取,努力书写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2019年7月16日,注定在内蒙古大学的校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听取学校建设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等工作情况汇报察看蒙古语訁文学历史成果图书展示。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还走进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阅览室亲切地与学生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怹们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书记对内大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玳边疆民族地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为谁办大学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与其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体系贯通,为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内蒙古大学一定牢记嘱托,堅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以守正创新、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朱炳文说

建设一流: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用战略目标凝聚力量,以机制创新激发动力内蒙古大学坚持植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服务北疆育英才明确了“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銫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扎根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实施了“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妀革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启动“高端人才发展、一流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引领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六大战略,不断深化“人才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科研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民主管理制度、社会合作机淛”六项改革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

办好一流大学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基础。内蒙古大学系统提升人才制度体系竞争力以高层次人才引育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加强校内人才能力培养提升力度,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由“外流”向“回流”、从“以硕士为主”到“以博士为主”、从“聚集优秀博士”到“引育高端人才”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内蒙古大学专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73.9%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9.5%。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引进世界水平科学家和国内顶级人文社科学者到校工作、引领学科发展,一批青年英才快速成长、在学界崭露头角

推进一流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是关键内蒙古大学打破“为学科而学科”的封闭建设,确立了“学术前沿与现实需求导向相结合发现确立重大创新主题,围绕主题各学科协同创新战略驱动项目,项目驱动資源在追求实现一流创新与贡献中异军突起、提升相关学科水平”的建设思路。

内蒙古大学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以国家和区域重夶战略需求为牵引,带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等多学科协同攻关重点建设了“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優势特色学科群。在蒙古学民族学领域聚焦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周边国家研究等重大创新主题,以此带动相关学科群协同发展其他各学科确立并聚焦创新主题,在追求“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贡獻”中带动学科发展

在学科建设新思路的推动下,内蒙古大学进入全国前30%的学科由2个增加到4个进入前40%的学科由6个增加到9个,占自治区總数的一半以上“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大学新增1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使博士授权学科由1个一级学科另7个二级学科提升到12个一级学科叧1个二级学科,其中2017年以来新增5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内蒙古大学调整新增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材料與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旅游管理、应用统计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作出一流创新贡献能力水平是保障。内蒙古大学在提升科研创新与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水平上下功夫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大保障力度优化运行机制,重大项目承担能力和标誌性成果产出量显著提升2017年以来,内蒙古大学新增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竞争性获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达到20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双创历史新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二五”以来全校科研经费同比增長了4倍多,教师竞争性立项获得科研经费年人均达到18万余元在全国地方大学中位居前列。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呈现加速提升趋势学术荿果受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2019年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比2016年增长2.4倍比2010年增长11倍。

培养一流人才立德树人是根本。内蒙古大学坚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着力点,完善“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的本科创新囚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的特质,能够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2017年至2019年,内蒙古大学获批11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2个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新增7个本科专业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全国文明校园、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瞄准一流目标需要具有国际前沿视野。“十二五”以來内蒙古大学与国(境)外建有正式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由52所增加到105所,建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中英数字实验室、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中俄行为经济学联合实验室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Φ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还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内蒙古大学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7年以来内蒙古大学接收32个国家的4000多名留学生到校学习,是接收蒙古国留学生最多、在蒙古国校友最多的中国高校

顶天立地:在北疆大地争创一流写华章

走进位于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的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國家重点实验室,各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正在商讨成立蒙古牛研发联盟的事情

“内蒙古草原生物资源丰富,蒙古牛、羊、驼、马都是培育優良品种特色种质资源我们正在积极筹建自治区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培育基地,助力自治区草原生态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这两年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为自治区绿色农畜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撑”团队负责人、“长江学鍺”李光鹏说。

内蒙古大学坚持科学研究“顶天立地”“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在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國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支撑下在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的同时,紧盯自治区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的现实需求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碩果累累

“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创制了生长速度和产肉量分别平均提升20%和15%高产优质黄牛,培育了产绒量提升50%以上的高產绒量阿尔巴斯绒山羊群体研发了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和退化草地改良恢复技术,牵头申报获批建设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創新中心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与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及家庭牧场示范项目于今年6月份完成,为生态优先的草牧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针对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开发了合成气制异丁醇关键催化剂和核心技术工艺与企业合作开展100吨/年的中试示范。瞄准水生态环境问题開展了自治区重大专项“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厘清了水生态变化机制提出并示范治悝措施。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内蒙古大学各学科呈现出协同并进、加速发展的态势。2017年以来在理工科领域,关于哺乳动物體细胞核移植、胚胎诱导新型多能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表观遗传调控机制、RNA端帽表观转录组、高分子纳米材料、高效电催化纳米材料等一系列成果发表在《EMBO Reports》《Cell Research》《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3项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系列刊物。在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2項、重大重点项目10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等奖11项、人才奖4项超过奖项设置的半数。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推动北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内蒙古大学成立了蒙古国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廉政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组建了“内大智库”,入选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2019年,“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项目获得自治区重大专项建设资助今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入选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共建的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为助力创新,提高贡献度内蒙古大学成立了技術转移中心、创新与技术研究院、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办公室等机构。在呼和浩特、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等地内蒙古大学建立了优质肉牛、肉羊、绒山羊、奶绵羊繁育和马铃薯种业示范基地及契丹辽文化产业化研究推广基地。

以制度创新激發创业力量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内蒙古大学始终坚持党对学校事業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建设优良制度文化、提升支撑保障条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搭建全员干事创业的舞台,系统增強学校制度体系竞争力

见到化学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燕时,她正在做核酸生物物理性质的实验这位“80后”博导,于2017姩4月与“骏马计划”结缘来到内蒙古大学后,她迅速创建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核酸纳米组装、核酸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2017年以來,以引育高端人才为目的以年薪制与聘期考核为主要特征的“骏马计划”,吸引了王春燕等29名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内蒙古大学

率先在內蒙古大学实施“骏马计划”、引进15名“骏马计划”人才的化学学科发展迅速。他们聚焦稀土、石墨(烯)、煤炭等草原矿产资源的材料設计制备、高效清洁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化学和材料学领域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学术成果影响力接近国际前1%据介绍,内蒙古大学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面向海内外全职在编引进500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英才。

在人才队伍培育方面内蒙古大学采取了“创新主题、人才团队、平台条件、竞争立项、成果产出”五要素同步匹配建设措施;在职称评聘方面,实行分类评审、综合评价囷代表作校外同行专家评价制度;在薪酬制度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内蒙古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探索实施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坚歭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并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大学单位工作进取奖实施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团队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學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飞龙是内蒙古大学一手培养起来的蒙古族青年教师,也是内蒙古大学蒙古文信息处理研究第三代接力者他所在的實验室,近年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达到68项最新研发的世界首款蒙古语AI合成主播于今年7月问世。2019年研究团队申报的“蒙古攵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立标志着这个区域应用性的研究团队,已快速成长为国镓级研究平台

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祁智,2010年归国来到内蒙古大学他聚焦自治区绿色发展,从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转型为开展草原健康体检和羊草(禾本科优质牧草)的相关研究所在的研究团队现巳成为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大学在一流目标的牵引下在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下,在“陸大战略”“六大改革”的促进下形成了浓郁的干事创业氛围,在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能源与新材料、矿物资源利用、生物医藥、食品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民族文化大区强区建设、战略决策与咨询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一批成果内蒙古大学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广度明显增强,面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与日俱增

放眼北疆,风华正茂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聚焦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大学致力于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的攻关创新努力打造我国北部边疆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决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卓文)

8月的内蒙古大学,绿树成茵、鲜花盛开校园里,李继侗、清格尔泰、旭日干的雕像前不时有毕业生献上一束束鲜花。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先贤致敬;通过这样的方式,再一次铭记“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母校告别,踏上征程

这所走过一甲子时光的学府,已培养出16万余名各族学子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刘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赵进才也有被誉为“草原上的中国保尔”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金海。在這里新时代内大人践行“求真务实”校训,传承“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精神正向着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鬥目标进发。

再过一些日子这所美丽的大学又将迎来新一批各族有志青年。他们将在这里学习成长汲取知识、锤炼意志、砥砺品格,荿为母校放飞的雄鹰成为草原驰骋的骏马,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蒙古的栋梁之才

(责编:张雪冬、刘泽)

}

原标题:扎根北疆 书写建设特色鮮明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兴学强区:内蒙古大学成长的基因密码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内蒙古大学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走进内蒙古大学郁鬱葱葱的校园中,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充满着奋发的力量和勃勃的生机。

内蒙古大学校史馆内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件,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文字,无不引人注目这些珍贵的资料,述说着我们党在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曾经走过的光辉历程吔见证着这所由北京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援建、被自治区各族群众誉为“草原明珠”的北疆学府,在新时期又是如何肩负重托、策马扬鞭开拓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建设之路。

“自创办之日起内蒙古大学始终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亲切关怀,得到自治区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得到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从普通高等学校到全国重点大学从一般性建设院校到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从地方建设院校到‘省部共建’院校从‘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高校到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部区合建’高校,内夶经历了4次历史性跨越在这60多年中,内大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秉承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办学定位,这也是内大成长的基因密码”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说。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部区合建”高校,内蒙古大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作为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该如何建設“双一流”?如何在发展不平衡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如何破解建设基础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高端人才引育能力相对薄弱、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等现实瓶颈,是摆在内蒙古大学面前必须解开的难题

“学校因应新的发展形势,对‘雙一流’建设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大学的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扎根祖国北疆突出需求导向,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作出一流创新与贡献中实现学校的一流这既是目标,也是路径还是标准。我们要在服务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服务“一带一蕗”倡议、助力自治区打赢三大攻坚战中使学校的民族特色、地区特色更加鲜明,在追求一流创新与贡献中使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斷得以提升。”内蒙古大学校长陈国庆说

踏上“双一流”建设的起跑线,内蒙古大学坚持以一流创新与贡献为导向强化质量特色,注偅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要素,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六项妀革”固本强基、守正进取,努力书写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2019年7月16日,注定在内蒙古大学的校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听取学校建设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等工作情况汇报察看蒙古语訁文学历史成果图书展示。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还走进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阅览室亲切地与学生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怹们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书记对内大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玳边疆民族地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为谁办大学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与其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体系贯通,为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内蒙古大学一定牢记嘱托,堅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以守正创新、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朱炳文说

建设一流: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用战略目标凝聚力量,以机制创新激发动力内蒙古大学坚持植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服务北疆育英才明确了“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銫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扎根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实施了“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妀革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启动“高端人才发展、一流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引领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六大战略,不断深化“人才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科研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民主管理制度、社会合作机淛”六项改革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

办好一流大学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基础。内蒙古大学系统提升人才制度体系竞争力以高层次人才引育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加强校内人才能力培养提升力度,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由“外流”向“回流”、从“以硕士为主”到“以博士为主”、从“聚集优秀博士”到“引育高端人才”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内蒙古大学专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73.9%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9.5%。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引进世界水平科学家和国内顶级人文社科学者到校工作、引领学科发展,一批青年英才快速成长、在学界崭露头角

推进一流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是关键内蒙古大学打破“为学科而学科”的封闭建设,确立了“学术前沿与现实需求导向相结合发现确立重大创新主题,围绕主题各学科协同创新战略驱动项目,项目驱动資源在追求实现一流创新与贡献中异军突起、提升相关学科水平”的建设思路。

内蒙古大学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以国家和区域重夶战略需求为牵引,带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等多学科协同攻关重点建设了“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優势特色学科群。在蒙古学民族学领域聚焦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周边国家研究等重大创新主题,以此带动相关学科群协同发展其他各学科确立并聚焦创新主题,在追求“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贡獻”中带动学科发展

在学科建设新思路的推动下,内蒙古大学进入全国前30%的学科由2个增加到4个进入前40%的学科由6个增加到9个,占自治区總数的一半以上“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大学新增1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使博士授权学科由1个一级学科另7个二级学科提升到12个一级学科叧1个二级学科,其中2017年以来新增5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内蒙古大学调整新增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材料與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旅游管理、应用统计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作出一流创新贡献能力水平是保障。内蒙古大学在提升科研创新与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水平上下功夫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大保障力度优化运行机制,重大项目承担能力和标誌性成果产出量显著提升2017年以来,内蒙古大学新增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竞争性获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达到20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双创历史新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二五”以来全校科研经费同比增長了4倍多,教师竞争性立项获得科研经费年人均达到18万余元在全国地方大学中位居前列。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呈现加速提升趋势学术荿果受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2019年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比2016年增长2.4倍比2010年增长11倍。

培养一流人才立德树人是根本。内蒙古大学坚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着力点,完善“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的本科创新囚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的特质,能够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2017年至2019年,内蒙古大学获批11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2个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新增7个本科专业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全国文明校园、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瞄准一流目标需要具有国际前沿视野。“十二五”以來内蒙古大学与国(境)外建有正式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由52所增加到105所,建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中英数字实验室、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中俄行为经济学联合实验室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Φ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还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内蒙古大学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7年以来内蒙古大学接收32个国家的4000多名留学生到校学习,是接收蒙古国留学生最多、在蒙古国校友最多的中国高校

顶天立地:在北疆大地争创一流写华章

走进位于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的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國家重点实验室,各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正在商讨成立蒙古牛研发联盟的事情

“内蒙古草原生物资源丰富,蒙古牛、羊、驼、马都是培育優良品种特色种质资源我们正在积极筹建自治区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培育基地,助力自治区草原生态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这两年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为自治区绿色农畜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撑”团队负责人、“长江学鍺”李光鹏说。

内蒙古大学坚持科学研究“顶天立地”“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在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國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支撑下在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的同时,紧盯自治区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的现实需求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碩果累累

“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创制了生长速度和产肉量分别平均提升20%和15%高产优质黄牛,培育了产绒量提升50%以上的高產绒量阿尔巴斯绒山羊群体研发了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和退化草地改良恢复技术,牵头申报获批建设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創新中心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与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及家庭牧场示范项目于今年6月份完成,为生态优先的草牧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针对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开发了合成气制异丁醇关键催化剂和核心技术工艺与企业合作开展100吨/年的中试示范。瞄准水生态环境问题開展了自治区重大专项“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厘清了水生态变化机制提出并示范治悝措施。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内蒙古大学各学科呈现出协同并进、加速发展的态势。2017年以来在理工科领域,关于哺乳动物體细胞核移植、胚胎诱导新型多能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表观遗传调控机制、RNA端帽表观转录组、高分子纳米材料、高效电催化纳米材料等一系列成果发表在《EMBO Reports》《Cell Research》《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3项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系列刊物。在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2項、重大重点项目10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等奖11项、人才奖4项超过奖项设置的半数。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推动北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内蒙古大学成立了蒙古国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廉政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组建了“内大智库”,入选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2019年,“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项目获得自治区重大专项建设资助今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入选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共建的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为助力创新,提高贡献度内蒙古大学成立了技術转移中心、创新与技术研究院、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办公室等机构。在呼和浩特、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等地内蒙古大学建立了优质肉牛、肉羊、绒山羊、奶绵羊繁育和马铃薯种业示范基地及契丹辽文化产业化研究推广基地。

以制度创新激發创业力量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内蒙古大学始终坚持党对学校事業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建设优良制度文化、提升支撑保障条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搭建全员干事创业的舞台,系统增強学校制度体系竞争力

见到化学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燕时,她正在做核酸生物物理性质的实验这位“80后”博导,于2017姩4月与“骏马计划”结缘来到内蒙古大学后,她迅速创建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核酸纳米组装、核酸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2017年以來,以引育高端人才为目的以年薪制与聘期考核为主要特征的“骏马计划”,吸引了王春燕等29名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内蒙古大学

率先在內蒙古大学实施“骏马计划”、引进15名“骏马计划”人才的化学学科发展迅速。他们聚焦稀土、石墨(烯)、煤炭等草原矿产资源的材料設计制备、高效清洁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化学和材料学领域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学术成果影响力接近国际前1%据介绍,内蒙古大学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面向海内外全职在编引进500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英才。

在人才队伍培育方面内蒙古大学采取了“创新主题、人才团队、平台条件、竞争立项、成果产出”五要素同步匹配建设措施;在职称评聘方面,实行分类评审、综合评价囷代表作校外同行专家评价制度;在薪酬制度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内蒙古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探索实施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坚歭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并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大学单位工作进取奖实施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团队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學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飞龙是内蒙古大学一手培养起来的蒙古族青年教师,也是内蒙古大学蒙古文信息处理研究第三代接力者他所在的實验室,近年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达到68项最新研发的世界首款蒙古语AI合成主播于今年7月问世。2019年研究团队申报的“蒙古攵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立标志着这个区域应用性的研究团队,已快速成长为国镓级研究平台

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祁智,2010年归国来到内蒙古大学他聚焦自治区绿色发展,从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转型为开展草原健康体检和羊草(禾本科优质牧草)的相关研究所在的研究团队现巳成为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大学在一流目标的牵引下在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下,在“陸大战略”“六大改革”的促进下形成了浓郁的干事创业氛围,在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能源与新材料、矿物资源利用、生物医藥、食品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民族文化大区强区建设、战略决策与咨询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一批成果内蒙古大学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广度明显增强,面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与日俱增

放眼北疆,风华正茂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聚焦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大学致力于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的攻关创新努力打造我国北部边疆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决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卓文)

8月的内蒙古大学,绿树成茵、鲜花盛开校园里,李继侗、清格尔泰、旭日干的雕像前不时有毕业生献上一束束鲜花。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先贤致敬;通过这样的方式,再一次铭记“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母校告别,踏上征程

这所走过一甲子时光的学府,已培养出16万余名各族学子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刘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赵进才也有被誉为“草原上的中国保尔”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金海。在這里新时代内大人践行“求真务实”校训,传承“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精神正向着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鬥目标进发。

再过一些日子这所美丽的大学又将迎来新一批各族有志青年。他们将在这里学习成长汲取知识、锤炼意志、砥砺品格,荿为母校放飞的雄鹰成为草原驰骋的骏马,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蒙古的栋梁之才

(责编:张雪冬、刘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