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快剪理发店师傅提成的在师傅店里待久了喜欢上一个洗了5年的女顾客

你现在的位置:>>
[2351]顾客一路追随他十年&
稿件来源:中国就业网
字体大小:【】【】【】
1997年的一天,董华雷跟同学一起到发廊当学徒,这次,他觉得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一下子就钻了进去。一般人要半年一年才能从洗头做杂活儿的学徒做到独立给客人理发的大工,而董华雷,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能独立操剪刀给客人理发了。“其实,第一个客人,应该算是朋友。 ”董华雷回忆起自己理发师生涯中的第一个活儿,印象很深刻。他说,自己学徒的地方,是立山太平家附近的小发廊。那个客人是旁边市场上卖货的人,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属于平时见面会打招呼的半拉熟人。
一天,这人到发廊里要剪头,看到董华雷,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给我剪吧!剪不好也没事儿! ”那时候,董华雷才学徒四个月,光看着师傅给别人剪,自己从来没实际操作过。那个哥们的信任,让他鼓起勇气,操起了剪刀。但结果并不怎么样,剪得一点都不整齐,后来是师傅接手修剪了半天,那人才能出门见人。
尽管如此,那个哥们不仅没有责怪董华雷,竟然还心甘情愿地给董华雷练手,而且还带朋友来,专门找董华雷理发。董华雷说,正是这些朋友一样的客人让他渐渐成长起来。
在小发廊干了两年,虽然也当上了理发大工,但董华雷总觉得自己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 1999年,董华雷来到当时**很著名的一家美容美发学校,学习了半年。在这半年里,董华雷和没有基础的学员一样,一切重新开始。从理发的最基础理论学起,再到当时行业最新最潮流的理论。“虽然在发廊干了两年多,但属于什么也不懂地瞎忙活,把客人的头剪立正了就行。而在学校里,学到的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追求美和潮流的东西,可以说是把自己提升了一个层次。
学习结束后,董华雷随着一个老师,到盘锦的一个中档美发店再次做起了学徒。“师傅对我们几个学徒要求特别严,比如练习卷发的时候,谁达不到师傅要求的标准,就得一直练。我们几个师兄弟经常是用模特的假发练习卷杠子练习到半夜。 ”现在想起来,董华雷认为,正是这个盘锦的严师,给他在后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两年多的时间,董华雷从一个只能理男发的初级理发师一步步成长为能剪、能烫、能染还能设计的中级理发师。
因为女朋友在**,2001年,董华雷回到**,到光明街附近一家中档理发店做理发师。没多久,董华雷就因为技术过硬、服务有耐心,受到越来越多客人的欢迎,成为店里的绝对主力。到店的顾客里,有一半都会指定让董华雷给做头发。
2003年,老板准备到大连发展,并极力邀请董华雷一起去。可是,董华雷只在大连呆了不到两个月,就因为女朋友回到了**。
很多发型师爱和客人沟通,董华雷却很不爱说话,只爱笑。妻子白雪说,“他这个人,常常是笑却不说话。”董华雷不善言辞,剪头时,他多数时候只会简单问问顾客的职业和要求,很少和顾客闲谈。
董华雷有很多追随他多年的顾客,有两三个已经追随他近十年。不管他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开店,这几个顾客都一直找他做头发。任女士是盘锦人,她是董华雷的顾客之一。她说,她是个很在意自己发型的人,曾经在北京也去过知名的理发店,但结果令她并不满意。两年多以前,一次偶然到**来,同学推荐她找到董华雷剪了一次头发后,特别满意。从此,她几乎每个月都要专程来一次**找董华雷理发。
董华雷也实在。他说,如果200元的产品就能把顾客的头发烫好,他就不会推荐300元的。在他看来,只有适合最好,而不是贵的才好。正因为他的这个实在劲儿,很多老顾客找到他做头发时,常常不看价格单,一切都听他安排。自己开店后,老顾客发现,同样找董华雷理发,价格比原来便宜了。 “剪头是我的手艺,也没什么成本,有些老顾客都像朋友一样了。”董华雷的亲切和憨厚,都让顾客更信赖他。
不断学习站在时尚最前沿
董华雷说,当初选择理发师的行业,就是因为喜欢,所以做了这么多年也不厌倦,而且乐在其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每隔一两年,他就会去北京上海等地的美发师专门培训机构进行一次进修。每一次进修后,技艺都有明显提高。
妻子白雪说,几年前,曾有一个心情不好的顾客,在理发时不断刁难董华雷,当时,董华强没说什么。晚上回家,委屈得大哭一场,发誓说,以后一定不会因为自己手艺的问题被顾客说三道四。
这么些年,董华雷几乎把自己90%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店里不忙的时候,他就会和其他理发师一起探讨业务,时尚发型杂志,家里堆得到处都是。看电视,专门看时装剧,看颁奖礼。业余时间,董华雷就爱和同行一起聚会,大家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发型的最新潮流。
在女朋友的建议下,22岁的董华雷这一次选择了自己开店。他和女朋友一起,在35中附近的居民区里,投资不到1万多元,开了一家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夫妻店,董华雷做理发师,女朋友当助理。两个年轻人,就这样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真的是太累了!”回忆起那一段开小店的时候,董华雷当年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白雪说,真的是很辛苦。除了春节,两个人基本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在社区里,经常有客人喜欢晚上吃完饭出来做头发,烫个头,最少三个小时。早上8点多开门,晚上通常都要9点多才能关门。
两个年轻人这样起早贪黑地忙活,生意很不错,最好的时候,每天收入都有300多元。 董华雷不仅理发技术好,还总是以热情的微笑对待每一个顾客。两年时间里,他的小店在附近小有名气,固定的客源就有几百人。附近的一个学理发的年轻人看好了董华雷小店,出了2万元兑下了他的店。 累了两年多的两个年轻人,利用这一段时间,筹备结婚了。
2005年初,从结束小店的生意到婚礼结束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董华雷休了从业8年来最长的一个假期。可是他说,那么长时间不摸剪子,真的感觉不习惯!
婚礼后第二天,董华雷陪白雪去四隆广场还婚纱,看到一家新开的美发店招聘理发师,他走了进去。董华雷说,选择再次给别人打工,主要原因是那里早上9点上班晚上5点半就可以下班。
试工一个星期,董华雷的能力得到老板的认可,不仅被正式录用,还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同。
董华雷试工时的第一个活儿是给一个顾客剪刘海儿,剪完后,这个顾客特别满意,当天下午就带着两个朋友来,指定董华雷给剪头。
按照行业内的规则,理发师新到一个店,最初的几个月,都只能做剪发的活儿,不能染烫。而董华雷到店还不到一个月,就有顾客指定要他染烫头发。老板对技术出众、顾客单点的董华雷也是另眼相待,多次为他破例。工资待遇最优,每个月的休假也多。而董华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老板的眼力。
两年后,董华雷就从店里10多个理发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店里老板之外唯一的技术总监。按照业绩,董华雷一个人的月收入是店内其他理发师的三四倍。 2008年以后,董华雷的月收入早已在万元以上。
在董华雷打工的5年里,妻子白雪安心地在家当全职太太,怀孕、生产、带孩子。2009年末,当孩子上幼儿园后,白雪开始考虑自己出来做些什么。一次逛街时,白雪看到景子街二楼新开了几家美发店,一打听,房租还很便宜。
当时,董华雷为别人打工的合同期未满,他还没有决定是否离开单干。白雪则已经决定,在商场里开一家美发店。理发师,请的是董华雷从外地回鞍发展的两个师兄弟。
2010年1月,投资15万的店,在妻子白雪的张罗下开张了。恰逢春节前的旺季,小店开业大吉。2010年3月,春节过后,董华雷打工的合同期满,转向经营自家的小店,他把90平的小店扩到150平。
很多忠实的顾客追随董华雷,来到他的新店。董华雷原来的回头客,加上新增加的客人,小店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有了300多名注册会员。
【】【】【】
更多关于的文章
今日重点资讯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电话010--(编辑部)&E-MAIL:
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国营理发店 最后一点“星火”
  【新民网讯】在徐汇区大木桥路上,坚守着一家近70年的国营理发店,老店中坚守着一批具有数十年剃头经验的老师傅。这里是目前上海仅存的一家平价国营理发店——星火理发店,它用数十年积累的老手艺和亲民的价格留住了无数老顾客的心,可如今却因师傅们的老去,渐渐走到了尽头。
  记者历时一周,走访了这家老店、这群老师傅,还有那些老顾客的故事。
  老记忆
  吃3年萝卜干饭才能出师
  如果不是刻意地寻找,即使擦身而过你也可能忽略这家理发店。它的门口既没有炫目的霓虹灯,也没有喧嚣的音乐,与周边装潢讲究的门店相比,它就像个灰姑娘般不起眼,只有门上的“国营星火美发厅”几个红色大字透露着一些特别。
  店经理徐艺兵告诉记者,这家理发店从解放前就存在了,解放后收归国有,距今已有近70年历史。目前属于上海新路达资产管理公司所有,是纯国营理发店。他回忆,国营理发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顶峰,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好几家店,当时最知名的是沪江、南京、华安、新新四大老字号国有美发店,年轻姑娘经常来店里烫一个最时髦的“大波浪”。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国营理发店要么倒闭,要么转制,剩下的很少。“四大名店都已经不是国营了,现在上海仅有两家是纯国营的。”徐艺兵透露,另外一家叫“红玫瑰”,位于淮海路,档次较高。
  与星火理发店一起变老并一起坚持的,是店里的理发师傅。目前,理发店共有6名理发师,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最小的47岁,最大的已经62岁,有些甚至是几代相传。
  年龄最大的侯德华师傅称:“当时店里规定必须做满3年学徒才能正式出师。”学徒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店里,先打扫卫生,再帮师傅整理工具,然后练基本功。先学功架,从站开始,再是拿毛巾、摇刀等。“毛巾要赤手从100℃的蒸箱里拿出来,保证温度不低于85℃,热敷时客人才舒服。”
  即将50岁的女师傅刘红梅在店里工作超过25年了,她的父亲也是理发师,理发生涯长达40多年。刘红梅正是接替父亲的位置进了理发店,说起学艺生涯仍记忆犹新:学刮脸要先练站立、闭气、架膀子,不能动;学捶背要先练捶凳,要捶出空音。
  师傅们告诉记者,那个时候老上海的理发店收徒弟有规矩,三年内不得离开。为了学手艺,学徒工有时还得给师傅打下手,工资也很低,就为早日学到剃头的“心法”与“刀法”,于是吃过“萝卜干饭”就成了国营理发店剃头师傅最骄傲的资本。
  老传统
  男女分工不分家
  时至于今,星火理发店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理发店每天的营业时间从早上8:30开始,但要求所有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店,并在早上8:20准时开门营业。到了下午6:30分准时关门下班。而在工作期间,不管是理发师,还是收银员,必须穿着白大褂工作服。
  在分工方式上,一般男师傅为女顾客理发,女师傅为男顾客理发。当然,分工不分家,有时候男女理发师也会“混搭”,男的为男顾客理发,女的为女顾客理发。
  在这家理发店里,你能够很方便地找到老式理发店遗留的痕迹。比如洗头用的还是“弯腰式洗头”,而不是现在理发店流行的“平躺式”。老式理发椅虽然有些破旧,都是专门定做的。还有挂在墙角边专门用来刮剃刀的“打刀布”,残破的身躯透露着岁月的气息。
  时代在变,理发工具也在变。电推剪代替了手推剪,安全刮脸刀代替了老式刮脸刀。但是,不变的是师傅们的手艺和服务态度,每一位男顾客来理发和修面,师傅们都会细心地涂肥皂沫、敷脸、刮胡、清理鼻毛,最后涂一层雪花膏滋润脸部,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与其他民营理发店不同的还有,星火只收现金。徐艺兵告诉记者,理发店的各项服务价格已经贴在了店门口,顾客一律按照价目表支付现金,刷卡也不行,因为店内根本没有安装POS机。
  老顾客
  喜欢那份亲切和踏实
  来到店里消费的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的甚至已经在这里理发30多年。59岁的李老师,从20多岁开始就在这里剃头。“这里的每一位师傅都认识,每次走进这里,就有一种亲切感。”李老师说。
  尽管顾客是以周边居民为主,但有的老顾客虽然搬家了,依然找回来剃头。65岁的张老先生说,因为有点秃顶,他第一次来这里时向理发师提了自己的要求,再来的时候,不用他交待,师傅就已明了于心,会帮他将一侧的头发遮住秃顶。
  老顾客回头率高,也是星火旺季很旺、淡季不淡的原因。平时每天有二三十人,周末多时有上百人。还会有老顾客预约,这时收银台上那部老掉牙的投币古董电话就派上了用场。这部电话现在只能接不能拨,就算投了币也没法用了。而在当时,这样一部电话可是令人艳羡的存在。
  新问题
  平价路线连年亏损
  尽管老顾客络绎不绝,星火理发店的经营却并不乐观,几乎连年亏损。徐艺兵介绍,算上水电、物耗、人力成本等,每个月的经营成本约5万元。一年下来,基本上是亏损的,全靠国营公司补贴。成本飞速上升,理发的价格却提价缓慢。2012年,这里单理发的价格是10元,后来才涨到13元,然后一直没变。而周围的房屋均价早已突破每平方米4万元。在市中心地段维持这样一家平价理发店,难度可想而知。而对于时下理发店行业兴起的预付卡之风,徐艺兵表示,星火之前没办过,以后也不会办。
  相较于资金压力,人才断层才是威胁到星火理发店存亡的真正危机。徐艺兵介绍,现在理发店的6位老师傅平均年龄已经超过50岁,按规定,男的60岁退休,女的50岁退休,再过几年师傅们就都要退休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老师傅们曾经招过一批学徒,但没学完3年就都出去闯荡了,没有一个人选择留下。
  徐艺兵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个体理发店、民营理发店的兴起,国营理发店就遭受了较大冲击。2005年,是个分水岭,那一年不少国营老店相继关门,还有一些被迫从国营变成了股份制甚至私营。
  徐艺兵估计,按照目前的态势,星火理发店估计还能撑个两三年。之后将成为最后一家消失的国营平价理发店。
  “如果这里关门了,以后到哪里去理发呢?”已经在这里理发30多年的李老师似乎很忧心。外面的民营理发店,一想起发型师夸张的造型,店内刺耳的音乐,还有店员喋喋不休的推销,老人就望而却步了。(据新闻晨报)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网编辑:卜春艳)
更多关于的新闻
您还能输入300字
数据加载中……
明天(4月18日),上海又一座重要...
作为201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暨环...
2015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在...
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总工程师瞿伟放专程...
4月18日开始,有一个地方不容错过...
4月13日,法国街头艺术家Juli...
2015亚洲公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在...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南城有家“最便宜理发店”
南城有家“最便宜理发店”
原标题:南城有家“最便宜理发店”
昨日早晨6:30,闹钟一响,家住达川区南城、今年65岁的杨成福就立马起床,洗漱完毕来不及吃早饭便匆匆赶到位于华蜀北路625号对面(三里坪河边)的理发店,因为前几天电话预约的两个剃胎头的小宝宝的家长正在他门市上等他……
店主太忙 花甲老伴打下手
昨日上午9点多钟,担心找不到地方,记者坐了一辆出租车,没想到上车刚说完大概地址,的哥师傅便热情地表示,他认识三里坪河边的老剃头师傅杨师傅,还说是他的常客。很快,便来到了目的地。
铁皮房子、约6平米、墙壁斑驳、没有家具……杨成福师傅的理发店看上去简陋而寒酸,甚至连招牌都没有。但是,理发店内却坐满了等待理发的顾客。杨师傅一直在忙碌,一把梳子、一个推子和一个老旧的吹风机,就是他的所有理发工具。
“从早晨到门市上来后,我就没停过,一直在忙,连早饭都还没吃。你看嘛,为了不让客人等太久,我把我60岁的老伴都叫来打下手了。”杨师傅告诉记者,没有特殊情况,他一般早晨8点开门,晚上8点关门,一天平均会接待约50位顾客,累而充实。
15岁学艺 热爱理发50年了
面对采访,杨师傅回忆起了往事。“我老家是达川区石桥的,小时候跟着母亲上街赶场,看到理发师拿着剪刀给客人理发,特别羡慕,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想学理发的手艺。”杨师傅说,从15岁起,他跟着师傅学艺,半个月后,他就开始独自给客人理发。
2007年,杨师傅来到了达城居住。找了几天的门市,终于在三里坪河边找到了租金特别便宜的铁皮房子。“门市虽然简陋,但这附近人流量大呀,我最擅长的就是给中老年人剪头发和给小宝宝剃胎头,所以这个位置,我觉得相当满意。”杨师傅告诉记者,门市开张前,他在达城做了实地调查,稍微好一点的理发店,洗剪吹最低都要15元,如果要技术好些的理发师剪,起码要花50元。
“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所以我决定把价格定在洗剪吹5元/人。剃胎头不收钱,凭客人大方自愿给钱。”杨师傅说,凭借过硬的技术,他很快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现在客人一般找他理发需先打电话“预约”。
因为乡愁 西外大爷成常客
提起到杨师傅的理发店理发,现场的七八位顾客都有自己的故事。“三年前,我从这里经过,看到路边的理发店很老旧,记忆一下子跳到了30年前,那时我经常陪我父亲去老家场镇剪头发,当时的理发店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今年63岁的吴大爷说,因为乡愁,他第一次走进了杨师傅的理发店,没想到那一次所剪的头发,是他人生中最满意的一次,之后,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专门乘车从西外火车站来杨师傅的门市理发。
72岁的严大爷,说起跟杨师傅的渊源,有些不好意思。“我第一次来杨师傅店里理发,剪完后,我找遍了身上都只有3元钱,杨师傅看出了我的尴尬,主动没收钱。”严大爷说,他们小区有很多中老年人,都是杨师傅的常客,因为太熟,现在已经是朋友了,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
采访结束时,杨成福师傅开心地表示,干了50年的理发手艺了,他打算70岁就“退休”,好好在家享一享天伦之乐。
(钦大杰 本报记者 汤艳燕)&|&&|&&|&&|&&|&&|&
你所不知道的民国理发业
日 14:19来源:
  民国年间广州男界最流行的几种发型:红毛装、陆军装、西装、青年装(左到右)  从这张民国后期广州街头照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男子对头发很注重梳理  民国月份牌上的美女,发型考究  清代外国人笔下广州的剃头摊子  从这些民国美人画上,可以发现当时发型已十分讲究了文/西 慧
图/罗林虎工作室清代理发叫“剃头”,新式理发出现在民国初年,很快就衍变为成熟的行业,服务细致入微,还产生了“权力”很大的行业工会,有精细的行规行约,如不准加夜班、工人每餐的菜金必须是剪发价的1/4、劳资分账比例为4159等,谁要违反,严惩不贷1用响刀剃头修理头发,远古已有。汉代人们已普遍盘发和束髻,梳头方法和髻的式样也有多种。1644年,清军入关颁布了剃头令,强令汉族男子改变蓄发旧习,依满族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垂于脑后。1647年清兵攻入广州,更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并雇佣发匠设卡巡街执行,广州民间称这为“剃头佬”。后来剃发形成行业,发匠们开始在固定地方设点档经营。当时剃的都是半截头,剃头方法也很特别,客人低着头扶在一张半人凳上,将长辫搭在前边,让师傅剃去半截头发。所用的剃刀,只是一把土制大头刀,后来才有外国输入的剃刀,当时称洋刀,又叫响刀(因锋利,剃时发出沙沙声响)。1911年11月,广东宣布脱离清廷统治,下令剪发,废除男子留辫。各界人士闻风而动,老人多把头顶刮得光秃秃,青年则理平头装。于是,剃头点档慢慢衍变为店铺,理发的主要对象为男子,设备十分简陋,每个座位前有一面镜子以及刀、剪、围布。天热时,店内上空悬挂一布制横幅,由童工手力牵扯扇风。2店东多是云浮人和四邑人1919年“五四”运动后,女子剪短发已成为一种新风尚,男子也讲究起发型,普遍理西装头,有的还钳波纹发型。街头上,那种从欧洲传入、代表理发店的旋转不已的红、蓝、白三色斜纹圆柱随处可见,理发成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大新、先施等大的百货公司,东亚、爱群等大的酒店也设有理发部以方便客人理发。很快,理发店也分出高级店、中级店、下级店和街头小摊档等不同档次,以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高级店一般地处繁盛地段,店面宽敞、装修豪华,店中全部使用磨盆椅(可以在椅上卧着洗头),用名牌洗涤用品,工具经严格消毒,技术力量好,加上礼貌待客,接待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当时的名牌店就有一新、豪华、中央、模范、南半岛、一乐也、北秀等一批。一新,开业于1925年,在一德路,后又陆续开了两家分店。该店顾客最初以男界为多,后以女界为主,以服务态度好和清洁卫生见长,光临的多是教育界、卫生界人士和机关职员。豪华,开业于1947年,在第十甫,设备好,技术精,服务对象多是西关太太小姐以及戏曲界人士,一直以女界为主,港澳人士亦不少慕名前来。中央,位于下九路,投资人为澳门中央酒店赖卓,全部家私用具均在洋行购进,解放后改为荔湾理发店。中级店环境次于高级店,装修设备一般,店中只设集中洗头盆,化妆品质量也是中等的,但对工具、毛巾等卫生消毒工作,还是跟高级店一样严格。下级店多设在居民聚居点,开在内街横巷,装修设备简陋,只用木椅竹椅等,工人技术较差。至于街边及内街的小摊档,当然又比下级店差一层了。还有一些手携藤箧,在街道小巷为小儿剃头、为妇女梳头刮面等理发工,层次更算不上了。最初,理发师都是男的,到了30年代后,女界恤发电发日多,各大理发店争相雇佣女工当理发师。1931年,第一公园(中央公园)开设了广州第一家女子理发店———木兰女子理发店。到了1936年,广州市特等理发店19家,甲等理发店59家,乙等理发店170家,丙等理发店510家,女子理发店36家。一批理发名师,也在那时涌现。豪华店文少良、高晚晴,模范店张胜,中央店丘汉,因技术超群,被誉为“四大”,他们都为各自的店铺招引到不少客人。在二三十年代,还有一位叫陈妹的师傅,擅长为女界钳发,掌握温度熟练,钳出的发型波纹显露,被称为“红牌老倌”。有趣的是,在广州从事理发业的,抗战前多是云浮人,抗战后则多是四邑的开平、台山人,其次是新会、广宁人,还有上海、湖南、湖北人经营的“外江店”。当时,云浮人开的理发店,不雇请四邑人,四邑人开的店,也不雇请云浮人。另外,还有地盘界线之分,如城里的惠爱路(中山路)、永汉路(北京路)、中华路(解放路)以及东山区一带,都以四邑人开店较多;而长堤一带以及西关、上下九路等地区则以云浮人开的店最多。3特级店理发收费约七斤米价民国时期的男女发式已较丰富,男式有———西装:把头发往后面梳,分界,有左分、右分,也有中间分,发脚有高、低、中三种。红毛装:北方人称圆头装,是英国传来的式样,起脚高,额前发约一寸,往后渐短。陆军装:是黄埔军校学生规定的发式,故称陆军装,它和红毛装不同之处,是两边特高,前边留几分长,四周推剪。青年装:这是广州理发师首创和命名的,它和西装差不多,但不分界,吹一边,一边拨。还有平头装、游泳装、长头发装等。女式发型比起男子的要丰富。民国初年女子剪短发,大都是齐至颈部,波浪曲线最初是用木炭烧热发钳钳曲的,1934年后才出现电发(药粉热烫、冷烫曲发),分大圈、中圈、细圈,年纪大的妇女喜欢弯曲一些,以利耐卷。女式发型还有学生装、蘑菇装、波纹装、鸡鸭装、椰菜花装等等,不一而足。二三十年代,理发收费大致分为五级:特级3角、甲级2.5角、乙级2角、丙级1.5角、丁级1角。广州沦陷后,物价高涨,收费按当时的米价收取,特级收费约7斤米价、甲级5.5斤、乙级4.5斤、丙级4斤、丁级3斤。抗战胜利后,理发工会印发了一个价目表,亦以米价为基础,特级收1元、甲级8角……到了1951年,统一价格,仍以米价为标准,计一级8斤(合1.05元)、二级6斤、三级5斤、四级4斤、五级3斤,这个价格一直维持至“文革”时期。从事剃头剪发的人,以前是被人看不起的。在清代,“剃头佬”被列入“下九流”,低人一等,不准参加科举考试。民国时期,理发工匠男工被称“飞发佬”,女工称作“发花”,地位低微,但要成为一位合格的理发师傅,并不容易,必须经过几年严格的学徒生涯。理发业员工的拜师收徒:多是亲友介绍入店,先当杂工,签订师徒合同,经过三两年时间才当上技工,开始练习摇手、揸推剪、揸剃刀和协助师傅,做洗头、上发夹等工作,待基本掌握技术要领后,才算“出师”。当学徒清苦,没有工资,时称“有食无工”,只是每年店内供一套衣服、一双鞋子(也有发木屐的),每月只得一两元“凉茶费”;出师后,才发一套工具(推子、剃刀、较剪、梳子),或介绍去其他店当练习生,仅得20%-30%分账的收入,一直到当上正式技工,才有41%的分成。理发店学徒,也有“买师”的,即与店方协商,交一笔学师费,订明一年或半年,包教包学,期满后离店,自找门路。1931年,杜秉珊(女)等人在丰宁路西瓜园附近(今人民中路),开设广州第一间女理发习艺所,招收贫苦女子学技,条件是包教、包食、包衣、包工具,学成后介绍工作。又订明出师后,徒工工资由师傅收取,作为学师费,所订期限,有的长达三四年之久。4理发是一种享受当时的理发,也不外乎是剃头、剪发、刮脸、吹风等内容,但在细节上比现在用心多了,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去理发可以说是一种享受。顾客进门,有专人接待(多用女的),递上香巾,有的还递上茶烟。先用梳子梳理一下头发,略微上粉,观察脸型,然后问顾客想剪什么发型。剪发,由右至左,程序为:弹除碎发,显出轮廓;一刷再弹,修饰轮廓;再刷三弹,蓖除头屑;四弹清洁,照好后镜,一个程序也不能少。洗头,遮好洗头布,帮客人两耳塞上棉球。抓洗时由轻到重,留心反应。洗完后送上热毛巾,请客人擦脸。吹风,先上止痒奎宁水,再上油蜡。手抓风筒,自左至右,发型定好,吹风完后,再照后镜,征求意见。修脸,遮好围布,放下发椅。先刷皂沫,并以热毛巾捂着,待胡须回软,再皂沫。剃时先顺后逆,先首额后两面。剃完后再次擦脸,上胡子油,涂香膏,喷滑粉,做按摩。当时广州的许多理发师,还掌握了一门独特的“摇刀”技术,为客人剃胡子和修面时,脸剃得光滑,不会出硃砂(不出血之意),还有接受按摩般的惬意。“摇刀”技术不易掌握,要苦练腕部关节的灵活和力度。当时,日本理发业界曾到广州考察,也赞誉说“摇刀”技术确有独到之处。不少理发师还掌握采耳、按摩、翻眼皮取沙尘等特技,免费为客人服务。碰上“落枕”,人们都是到理发店让师傅“扭脖”。理发店还提供上门服务。许多社会名流、官太小姐,都是指定师傅上门修发。富贵人家结婚,也雇请师傅来家给新郎理发。还有为婴儿满月剃头,承包店铺和近郊农村理发等上门服务。5加班开夜班要罚款理发业是个星散的“个体户”行业,但民国广州的理发业,竟自发组织起了强有力的职业工会,令这一弱势行业“拧成一条绳”,保障了自己的利益。1946年,恩宁路金声戏院上映《假凤虚凰》,理发工人认为该片有损自己行业形象,要求停止放映及烧毁电影拷贝。于是,理发工会组织理发工人到戏院抗议,戏院召警弹压,双方冲突,大打出手,砸破橱窗、台椅,也伤了人。最后,当局被迫下令停止该片演出,此事曾惊动一时。当时的工会,行业里大大小小的事它都管到,“权力”极大,而且,大家都服管认管,整个行业运作得井井有条。理发店等级的评定,当时政府是不管的,就由工会评定,包括不同等级的收费标准。评定后,大家都规规矩矩地接受,没惹争议。当然,等级的评定是按一定硬指标的,如甲等店要用磨盆椅、乙等店要用四脚弹弓椅,丙等店用四脚木凳等。而各档次店铺的价目表,也由工会印刷向各店出售。劳资双方的收入分配,民国初期工人占营业收入的30%,资方占70%,资方负责店租、水电等开支。到了1924年,“广州市理发职业工会东西公议条约”(东西是指资方和劳方)制定了,把分账比例改为4159,这个分成办法,一直沿用到解放后“文革”前。福利方面,工会规定店方包工人每日两餐,每人每餐菜金为甲级店男界一人净剪发价钱的1/4。每月旧历初二、十六两日加菜,菜金为常餐的6倍;而节日加菜,菜金为常餐的12倍。另规定农历12月16日年尾“尾牙”(年尾大餐)后,休息一天,之后直到除夕,每日店方供应三餐,每餐加腊味四两。除夕之日,上午8时至下午4时的营业收入,分账比例倒转过来,即工人占59%,资方占41%;下午4时以后直至深夜营业收入全部归工人所得。工会还规定平日的营业时间,由上午8时至下午6时,不准加班开夜班,如发现违规,当场没收剪发工具及罚款处理,工会不时派纠察队对市面各店作突击巡查。以上各项规定,店方如不执行,工会会采取“大镬”(动员工人罢工)手段,加以制裁。如资方解雇工人,要在月终前5天通知,工人辞退也是如此。1928年,工会还规定凡患有肺病等疾病者不得在理发场所操作,还禁止“洗眼”等服务。当然了,工会的服务也不是免费的。工人每月要交纳一些会费,超过6个月不纳会费,就会被取消享受工会的一切权利;资方超过6个月不纳会费,会受工会指责或发动工人罢市作警告。凡未入工会的工人,市内理发店资方不得雇用。工人失业,可以由工会借支伙食费,每月6元,最多只能借3个月,工会备有少量床铺,失业工人可以投宿。西 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时尚博主: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发师傅洗眼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