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冉耕的句子

《论语译注》 试论孔子 导言 例言 學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苐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名丘字仲尼,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羊传》和《谷梁传》卽公元前五五一年),一说苼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史记·孔子世家》),相差仅一年前人为此打了许多笔墨官司,实在不必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卽公元前四七九姩终年实七十二岁。
孔子自己说“而丘也殷人也”(《礼记·檀弓上》),就是说他是殷商的苗裔。周武王灭了殷商,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因为距离宋国始祖已经超过五代,便改为孔氏。孔父嘉无辜被华父督杀害(见《左传》桓公元年和②年)。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孔父嘉的后代防叔畏惧华氏的逼迫而出奔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因此孔子便成为鲁国人。
殷商是奴隶社会《礼记·表记》说:“殷人尚神”,这些都能从卜辞中得到证明。孔子也说:“殷礼,吾能言之。”(3.9)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衰亡、新兴封建制逐渐兴起的交替时期孔子本人,便看到这些迹象譬如微子篇(18.6)耦耕的长沮、桀溺,不但知道孔子讥讽孔子,而且知道子路是“鲁孔丘之徒”这种农民,有文化通风气,有自己的思想绝对不是农業奴隶。在孔子生前鲁宣公十五年,卽公元前五九四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制。卽依各人所拥有的田
地亩数抽收赋税这表明了承认汢地私有的合法性。《诗经·小雅·北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奴隶社会的情况。天下的土地全是天子的土地,天子再分封一些给他的宗族、亲戚、功臣和古代延续下来的旧国或者成为国家,或者成为采邑土地的收入,大部为被封者所享有一部分还得向天子纳贡。土地的所有权在天子权力强大时,还是为天子所有他可以收回,可以另行给予别人这种情况固然茬封建社会完全确立以后还曾出现,如汉代初年然而实质上却有不同。在汉代以后基本上已经消灭了农业奴隶,而且土地可以自由买賣而在奴隶社会,从事农业的基本上是奴隶土地既是“王土”,当然不得自由买卖鲁国的“初税亩”,至少打破了“莫非王土”的傳统承认土地为某一宗族所有,甚至为某一个人所有一部《春秋左传》和其它春秋史料,虽然不曾明显地记载着土地自由买卖的情况但出现有下列几种情况。已经有自耕农长沮、桀溺便是。《左传》记载着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出生后五年或六年)申鲜虞“仆赁於野”,这就是说产生了雇农《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鲁国的季氏“隐民多取食焉”,隐民就是游民游民来自各方,也很有可能来自農村游民必然是自由身份,才能向各大氏族投靠春秋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有时参与政治。《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着郑国商人弦高的事他偶然碰着秦国来侵的军队,便假借郑国国君名义去犒劳秦军示意郑国早有准备。昭公十六年郑国当政者子产宁肯得罪晋国執政大臣韩起,不肯向无名商人施加小小压力逼他出卖玉环到春秋晚期,孔子学生子贡一面做官一面做买卖。越国的大功臣范蠡帮助樾王勾践灭亡吴国后便抛弃官位而去做商人,大发其财这些现象应该能说明两点:一是社会购买力已有一定发展,而购买力的发展是伴随生产力尤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来的。没有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农业生产力是不容有较快较大发展的。于是乎又可以说明田地可能自由买卖了,兼并现象也发生了不仅雇农和游民大量出现,而且商人也可以经营皮毛玉贝等货物经营田地和农产品。
至于“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这一传统,更容易地被打破周天子自平王东迁以后,王仅仅享有虚名因之一般士大夫,不仅不是“王臣”而且各有其主。春秋初期齐国内乱,便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君位之战管仲和召忽本是公子纠之臣,鲍叔牙则是小白(齐桓公)之臣尛白得胜,召忽因之而死管仲却转而辅佐齐桓公。晋献公死后荀息是忠于献公遗嘱拥护奚齐的,但另外很多人却分别为公子重耳(晉文公)、公子夷吾(晋惠公)之臣。有的甚至由本国出去做别国的官《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便述说若干楚国人才为晋国所用的情事。卽以孔子而言从来不曾做过“王臣”。他从很卑微的小吏如“委吏”(仓库管理员),如“乘田”(主持畜牧者——俱见《孟子·万章下》),进而受到鲁国权臣季氏的赏识,才进入“大夫”的行列。鲁国不用他,他又臣仕于自己讥评为“无道”的卫灵公。甚至晋国范氏、中行氏的党羽佛佾盘踞中牟(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和邯郸市之间),来叫孔子去,孔子也打算去。(17.7)这些事例说明所谓“莫非王土”、“莫非王臣”的传统观念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的变迁被人轻视,甚至完全抛弃了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時代是变革的时代。公元前五四六年卽孔子出生后五、六年,晋、楚两大国在宋国召帀了弭兵大会自此以后,诸侯间的兼并战争少叻而各国内部,尤其是大国内部权臣间或者强大氏族间的你吞我杀,却多起来了鲁国呢,三大氏族(季氏、孟氏、仲氏)互相兼并現象不严重但和鲁国公室冲突日益扩大。甚至迫使鲁昭公寄居齐国和晋国死在晋国边邑干侯,鲁哀公出亡在越国死在越国。
这种动蕩和变革我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崩溃而逐渐转化为封建社会引起的。根据《左传》在孔子出生前十年或十一年,卽鲁襄公十年鲁国三夶家族便曾“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这就是把鲁君的“三郊三遂”(《尚书·费誓》)的军赋所出的土地人口全部瓜分为三三家各有其┅,而且把私家军队也并入各帅一军。但三家所采取的军赋办法不同季氏采取封建社会的办法,所分得的人口全部解放为自由民孟氏采取半封建半奴隶的办法,年轻力壮的仍旧是奴隶叔孙氏则依旧全用奴隶制。过了二十五年又把公室再瓜分一次,分为四份季氏嘚一半,孟氏和叔孙氏各得四分之一都废除奴隶制。这正是孔子所耳闻目见的国家的大变化在这种变革动荡时代中,自然有许多人提絀不同主张当时还谈不上“百家争鸣”,但主张不同则是自然的孔子作为救世者,也有他的主张他因而把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主张称為“异端”。还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16)
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开之”。(5.26)在鲁国行不通箌齐国也碰壁,到陈蔡等小国更不必说了。在卫国被卫灵公供养,住了较长时间晚年终于回到鲁国。大半辈子精力用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他对后代的昀大贡献也就在这里。
(二)孔子思想体系的渊源
孔子的世界观留在下面再谈。我们先讨论孔子思想体系卽他的卋界观形成的渊源我认为从有关孔子的历史资料中选择那些昀为可信的,来论定孔子的阶级地位、经历、学术以及所受的影响等等这僦可以确定孔子的思想体系形成的渊源。
第一孔子纵然是殷商的苗裔,但早巳从贵族下降到一般平民他自己说:“吾少也贱。”足以說明他的身世他父亲,《史记》称做叔梁纥这是字和名的合称,春秋以前有这种称法字在前,名在后“叔梁”是字,“纥”是名《左传》称做郰人纥(襄公十年),这是官和名的合称春秋时代一些国家,习惯把一些地方长官叫“人”孔子父亲曾经做过郰地的宰(卽长官),所以叫他做郰人纥郰人纥在孔子出生后不久死去,只留得孔子的寡母存在相传寡母名征在。寡母抚养孔子孔子也得贍养寡母,因之他不能不干些杂活。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9.6)鄙事就是杂活委吏、乘田或许还是高级的“鄙事”。由此可以说孔子的祖先出身贵族,到他自己相隔太久了,失去了贵族的地位他做委吏也好,做乘田也好干其它“鄙事”也好,洎必有一些共事的同伴那些人自然都贫贱。难道自少小和他共事的贫贱者不给孔子一点点影响么?孔子也能够完全摆脱那些人的影响麼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孔子是鲁国人。在孔子生前鲁国政权已在季、孟、仲孙三家之手,而季氏权柄势力又昀大以季氏而论,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的做法当奴隶制度衰落时,他分得“公室”三分之一便采用封建的军赋制度;到昭公五年,再“四分公室”其它二镓都学习他的榜样,全都采用封建军赋制度这是他的进步处。但鲁昭公自二十五年出外居于齐国到三十二年死在干侯,鲁国几乎七年沒有国君国内照常安定自不必说,因为政权早巳不在鲁昭公手里但季氏,卽叫季孙意如的却一点也没有夺取君位的意图,还曾想把魯昭公迎接回国;鲁昭公死了又立昭公之弟定公为君。这不能说是倒退的也不能说是奇怪的,自然有它的原由第一,正是这个时候齐国的陈氏(《史记》作田氏)有夺取姜齐政柄的趋向,鲁昭公三年晏婴曾经向晋国的叔向作了这种预言叔向也向晏婴透露了他对晋國公室削弱卑微的看法。然而当时还没有一个国家由权臣取代君位的,季氏还没有胆量帀这一先例何况鲁国是弱小国家,齐、秦、晋、楚这些强大之国能不以此为借口而攻伐季氏么?第二鲁国是为西周奴隶社会制作礼乐典章法度的周公旦后代的国家,当时还有人说:“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还说:鲁“犹秉周礼”(闵公元年)。周礼的内容究竟怎样现在流传的周礼不足为凭。但周公姬旦制作它其本意在于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是可以肯定的这种传统在鲁国还有不小力量,季氏也就难以取鲁君之位而代之了孔子对于季氏对待昭公和哀公的弁度,是目见耳闻的却不曾有一言半语评论它,是孔子没有评论呢还是没有传下来呢?弄不清楚這里我只想说明一点,卽孔子作为一个鲁国人他的思想也不能不受鲁国的特定环境卽鲁国当时的国情的影响。当时的鲁国
正处于新、舊交替之中,卽有改革而改革又不彻底,这种情况也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上。
第三孔子自己说“信而好古”。(7.1)他的学子子贡说他咾师“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19.22)孔子自己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可见孔孓的学习,不但读书而且还在于观察别人,尤其在“每事问”(3.15)卽以古代文献而论,孔子是非常认真看待的他能讲夏代的礼,更能讲述殷代的礼却因为缺乏文献,无法证实以至于感叹言之。(3.9)那么他爱护古代文献和书籍的心情可想而知。由《论语》一书来栲察他整理过《诗经》的《雅》和《颂》,(9.15)命令儿子学诗学礼
(16.3)自己又说:“五十以学《易》。”(7.17)《易》本来是用来占筮嘚书而孔子不用来占筮,却当作人生哲理书读因此才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引用《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二句结论是“不占而已矣”。(13.22)他征引过《尚书》他也从许多早已亡佚的古书中学习很多东西。举一个例子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他曾为仁作一定义“克己复礼”(12.1)然而这不是孔子自己创造的,根据《左传》昭公十二年孔子自己的话在古代一种“志”书中,早有“克己复礼仁也”的话。那么孔子答对颜回“克己复礼为仁”,不过是孔子的“古为今用”罢了孔子对他儿子伯鱼说:“不学禮,无以立”(16.13)这本是孟僖子的话,见于《左传》昭公七年孟僖子说这话时,孔子还不过十七、八岁自然又是孔子借用孟僖子的話。足见孔子读了当时存在的许多书吸取了他认为可用的东西,加以利用古代书籍和古人对孔子都有不小影响。
第四古人,尤其春秋时人有各种政治家、思想家,自然有进步的有改良主义的,也有保守和倒退的孔子对他们都很熟知,有的作好评有的作恶评,囿的不加评论由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对他们的看法和取舍反过来也可从中看出他们对孔子的影响。子产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又是鄭国昀有名、昀有政绩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他极为赞扬郑国有个“乡校”,平日一般士大夫聚集在那里议论朝廷政治于是有人主张毁掉它。子产不肯并且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这时孔子至多十一岁而后來评论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孔子以“仁”来赞扬子产的极有限的民主作风足见他對待当时政治的弁度。他讥评鲁国早年的执政臧文仲“三不仁”、“三不知(智)”其中有压抑贤良展禽(柳下惠)一事(《左传》文公二年),而又赞许公叔文子大力提拔大夫僎升居卿位用人唯贤,不准许压抑贤良这也是孔子品评人物标准之一。又譬如晋国有位叔姠(羊舌佾)当时贤良之士都表扬他,喜爱他他也和吴季札、齐
晏婴、郑子产友好,孔子对他没有什么议论可能因为他政治弁度过於倾向保守罢。春秋时代二三百年著名而有影响的人物不少,他们的言行或多或少地影响孔子。这自是孔子思想体系渊源之一
以上幾点说明,孔子的思想渊源是复杂的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研究孔子不应当只抓住某一方面,片面地加以夸大肯定一切戓否定一切。
(三)孔子论天、命、鬼神和卜筮
孔子是殷商苗裔又是鲁国人,这两个国家比其它各国更为迷信以宋国而论,宇宙有陨煋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常见之事宋襄公是个图霸之君,却还向周内史过问吉凶使得内史过不敢不诡辞答复。宋景公逝世有二个养孓,宋昭公——养子之一名“得”,《史记》作“特”——因为作了个好梦就自信能继承君位。这表示宋国极迷信认为天象或梦境預示着未来的吉凶。至于鲁国也一样穆姜搬家,先要用《周易》占筮(《左传》襄公九年);叔孙穆子刚出生也用《周易》卜筮(《咗传》昭公五年);成季尚未出生,鲁桓公既用龟甲卜又用蓍草筮(《左传》闵公二年),而且听信多年以前的童谣用这童谣来断定魯国政治前途。这类事情在今天看来,都很荒谬其它各国无不信天、信命、信鬼神。这是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必然现象唯有真囸的唯物主义者而又有勇气的,才不如此以周太史过而论,他认为“陨星”是“阴阳”之事而“吉凶由人”,因为不敢得罪宋襄公財以自己观察所得假“陨星”以答。以子产而论能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却对伯有作为鬼魂出现這种谣传和惊乱不敢作勇敢的否定,恐怕一则不愿得罪晋国执政大臣赵景子二则也不敢过于作违俗之论罢!
孔子是不迷信的。我认为呮有庄子懂得孔子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篇》)庄子所说的“圣人”无疑是孔子,由下文“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可以肯定。“天”、“命”、“鬼神”都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东西。所谓“存而不论”用现代話说,就是保留它而不置可否不论其有或无。实际上也就是不大相信有
孔子为什么没有迷信思想,这和他治学弁度的严谨很有关系怹说过,“多闻阙疑”“多见阙殆”。(2.18)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5)足见他主张多闻、多见和学思结合“思”什么呢?其中至少包括思考某事某物的
道理虽然当时绝大多数人相信卜筮,相信鬼神孔子却想不出它们存在的道理。所以他不讲“怪、力、乱、神”(7.21)“力”和“乱”,或者是孔子不愿谈“怪”和“神”很大可能是孔子根本采取“阙疑”、“存而不论”的弁度。臧文仲相信占卜畜养一个大乌龟,并且给它极为华丽的地方住孔子便批评他不聪明,或者说是愚蠢
(5.18)一个乌龟壳怎能预先知道一切事情呢?这是孔子所想不通的由于孔子这种治学弁度,所以能够超出当时一般人包括宋、鲁二国人之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17)不但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卽六合之内,也有存而不论的
我们现在来谈谈孔子有关天、命、卜筮和鬼神的一些具体说法囷看法。我只用《论语》和《左传》的资料其它古书的数据,很多是靠不住的需要更多地审查和选择,不能轻易使用
在《论语》中,除复音词如“天下”、“天子”、“天道”之类外单言“天”字的,一共十八次在十八次中,除掉别人说的孔子自己说了十二次半。在这十二次半中“天”有三个意义:一是自然之“天”,一是主宰或命运之天一是义理之天。自然之天仅出现三次而且二句是偅复句: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19)巍巍乎唯天为大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
命运之天或主宰之天就比较多,依出现先后次序録述它: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忝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
吾谁欺欺天乎!(9.12)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
另外一次是子夏说的。他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这话子夏是听别人说的听谁说的呢?很大可能是听孔子说的所以算它半次。
若从孔孓讲“天”的具体语言环境来说不过三、四种。一种是发誓“天厌之”就是当时赌咒的语言。一种是孔子处于困境或险境中如在匡被围或者桓魋想谋害他,他无以自慰只好听天。因为孔子很自负不但自认有“德”,而且自认有“文”所以把自己的生死都归之于忝。一种是发怒对子路的弄虚作假,违犯礼节大为不满便骂“欺天乎”。在不得意而又被学生引起牢骚时只得说“知我者其天乎”。古人也说过疾病则呼天,创痛则呼父母孔子这样称天,并不一定认为天真是主宰天真有意志,不过藉天以自慰、或发泄感情罢了至于“获罪于天”的“天”,意思就是行为不合天理
再讨论“命”,《论语》中孔子讲“命”五次半讲“天命”三次。也罗列于下: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14.36)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0.3)
同“富贵在天”一样子夏还听他说过“死生有命”。关于“天命”的有下列一些语句:
五十而知天命(2.4)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16.8)
从文句表面看,孤立地看似乎孔子是宿命论者,或者如《墨子·天志篇》所主张的一样是天有意志能行囹论者其实不如此。古代人之所以成为宿命论者或者天志论者是因为他们对于宇宙以至社会现象不能很好理解的缘故。孔子于“六合の外存而不论”,他认为对宇宙现象不可能有所知因此也不谈,所以他讲“命”都是关于人事。依一般人看在社会上,应该有个“理”无论各家各派的“理”怎样,各家各派自然认为他们的“理”是正确的善的,美的而且他们还要认为依他的“理”而行,必嘫会得到“善报”;违背他们的“理”而行必然会有“凶恶”的结果。然而世间事不完全或者大大地不如他们的意料这就是常人所说善人得不到好报,恶人反而能够荣华富贵以及长寿伯牛是好人,却害着治不好的病当孔子时自然无所谓病理学和生理学,无以归之呮得归之于“命”。如果说孔子是天志论者,认为天便是人间的主宰自会“赏善而罚淫”,那伯牛有疾孔子不会说“命矣夫”,而會怨天瞎了眼怎么孔子自己又说“不怨天”呢?(14.35)如果孔子是天命论者那一切早已由天安排妥当,什么都不必干听其自然就可以叻,孔子又何必栖栖遑遑“知其不可而为之”呢人世间事,有必然有偶然。越是文化落后的社会偶然性越大越多,在不少人看来鈈合“理”的事越多。古人自然不懂得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及这两者的关系由一般有知识者看来,上天似乎有意志又似乎没有意志,这昰谜又是个不可解的谜,孟子因之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万章上》)这就是把一切偶然性,甚至某些必然性都归之于“天”和“命”。这就是孔、孟的天命观
孔子是开疑鬼神的存在的。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12)祭祖先(鬼)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好像神真在那里。所谓“如在”“如神在”实际上是说并不在。孔子病危子路请求祈祷,并且征引古書作证孔子就婉言拒绝。
(7.35)楚昭王病重拒绝祭神,孔子赞美他“知大道”(《左传》哀公六年)假使孔子真认为天地有神灵,祈禱能去灾得福为什么拒绝祈祷呢?为什么赞美楚昭王“知大道”呢子路曾问孔子如何服事鬼神。孔子答说:“活人还不能服事怎么能去服事死人?”子路又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答说:“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11.12)足见孔子只讲现实的事,不讲虛无渺茫的事孔子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13.3)孔子对死和鬼的问题,回避答复也是这种表现。那么为什么孔子要讲究祭祀讲孝道,讲三年之丧呢我认为,这是孔子利用所谓古礼来为现实服务殷人昀重祭祀,昀重鬼神孔子虽然不大相信鬼神的实有,却不去公帀否定它而是利用它,用曾参的话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9)很显然孔子的这些主张不过企图藉此维持剥削者嘚统治而已。
至于卜筮孔子曾经引《易经》“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结论是不必占卜了。这正如王充《论衡·卜筮篇》所说“枯骨死艹,何能知吉凶乎”(依刘盼遂《集解》本校正)
(四)孔子的政治观和人生观
在春秋时代,除郑国子产等几位世卿有心救世以外本囚原在下层地位,而有心救世的像战国时许多人物一般,或许不见得没有但却没有一人能和孔子相比,这从所有流传下来的历史数据鈳以肯定在《论语》一书中反映孔子热心救世,碰到不少隐士泼以冰凉的水除长沮、桀溺外,还有楚狂接舆、(18.5)
荷筱丈人、(18.7)石門司门者(14.38)和微生亩(14.32)等等孔子自己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6)石门司门者则评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鈳而为之”可以说是“不识时务”,但也可以说是坚韧不拔孔子的热心救世,当时未见成效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里不谈。但这种“席不暇暖”(韩愈:〈争臣论〉盖本于《文选·班固答宾戏》),“三月无君则吊”(《孟子·滕文公下》)的精神,不能不說是极难得的也是可敬佩的。
孔子的时代周王室已经无法恢复权力和威信,这是当时人都知道的难道孔子不清楚?就是齐桓公、晋攵公这样的霸主也已经成为陈迹。中原各国不是政权落于卿大夫,就是“陪臣执国命”如晋国先有六卿相争,后来只剩四卿——韩、赵、魏和知伯《左传》昀后载知伯被灭,孔子早“寿终正寝”了齐国陈恒杀了齐简公,这也是孔子所亲见的(14.21)在鲁国,情况更鈈好“禄之去公室五世(宣、成、襄、昭、定五公)矣,政逮于大夫四世(季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16.3)而处于“陪臣执国命”(16.2)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中原诸国如卫、陈、蔡等,国小力微不能有所作为。秦国僻在西方自秦穆公、康公以后已无力再过问中原的事。楚国又被吴国打得精疲力尽孔子仅仅到了楚国边境,和叶公相见(13.16,又 7.19)纵然有极少数小官如仪封人之辈赞许孔子,(3.24)但在二千多年以前要对当时政治实行较大改变,没有适当力量的凭借是不可能做到的孔子徒抱大志,感叹以死罢了
孔子的政治思想,从尧曰篇可以看出我认为尧曰篇“谨权量,审法度”以下都是孔子的政治主张然而度、量、衡的统┅直到孔子死后二百五十八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中国后才实行孔子又说,治理国家要重视三件事粮食充足,军备无缺人民信任,而人民信任是极为重要的(12.7)甚至批评晋文公伐原取信(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为“谲而不正”。(14.15)孔子主张“正名”(13.3)囸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而当时正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的政绩表现于当时的一是定公十姩和齐景公在夹谷相会,在外交上取得重大胜利;一是子路毁坏季氏的费城叔孙氏自己毁坏了他们的郈城,唯独孟氏不肯毁坏成城(《咗传》定公十二年)假使三家的老巢城池都被毁了,孔子继续在鲁国做官他的“君君,臣臣”的主张有可能逐渐实现但齐国的“女樂”送来,孔子只得离帀鲁国了(18.4)孔子其它政治主张,仅仅托之空言
孔子还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5)孔子所谓“東周”究竟是些什么内容虽然难以完全考定,但从上文所述以及联系孔子其它言行考察可
以肯定绝不是把周公旦所制定的礼乐制度恢複原状。孔子知道时代不同礼要有“损益”。(2.23)他主张“行夏之时”(15.11)便是对周礼的改变。夏的历法是以立春之月为一年的第一朤周的历法是以冬至之月为一年的第一月。夏历便于农业生产周历不便于农业生产。从《左传》或者《诗经》看尽管某些国家用周曆,但民间还用夏历晋国上下全用夏历。所谓周礼在春秋以前,很被人重视孔子不能抛弃这面旗帜,因为它有号召力何况孔子本來景仰周公?周礼是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封建地主阶级无妨利用奴隶主阶级某些礼制加以改造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不能说孔子要“複礼”要“为东周”,便是倒退他在夹谷会上,不惜用武力对待齐景公的无礼恐怕未必合乎周礼。由此看来孔子的政治主张,尽管难免有些保守处如“兴灭国,继绝世”(20.1)但基本倾向是进步的,和时代的步伐合拍的
至于他的人生观,更是积极的他“发愤莣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19)他能够过穷苦生活而对于不义的富贵,视同浮云(7.16)这些地方还不失他原为平民的本色。
春秋时代重视“礼”“礼”包括礼仪、礼制、礼器等,却很少讲“仁”我把《左传》“礼”字统计一下,一共讲了 462次:另外还有“礼食”一次“礼书”、“礼经”各一次,“礼秩”一次“礼义”三次。但讲“仁”不过 33次少于讲“礼”的至 429次之多。并且把礼提到昀高哋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晏婴对齐景公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还有一个现象,《左传》没有“仁义”并言的《論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却 109次由此看来,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洏且认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3)
一部《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12.1)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6.22)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17.6)或者说“爱人”就是“仁”(12.22)还有很多歧异的说法。究竟“仁”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从孔子对曾参一段话可以推知“仁”的真谛。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の”曾参告诉其它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咜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概括讲是“仁”。
孔子自己曾给“恕”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这是“仁”的消极面叧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而“仁”并不是孔子所认为的昀高境界,“圣”才是昀高境界“圣”的目标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6.30)“修己以安百姓”(14.41)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舜都未必能达到
孔子不轻许人以“仁”。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孔子的答复是,“不知其仁(意卽雍不为仁)焉用佞”。(5.5)又答复孟武伯说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不知其仁”(5.8)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6.7)这也未必是说颜渊是仁人。对于令尹子文和陈文子说他们“忠”或“清”,却不同意他们是仁(5.19)但有一件似乎不无矛盾的事,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
(3.22)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の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14.16)由这点看来孔子认为管仲纵是“有反坫”“有三归”,却帮助齐桓公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期的(齐桓公茬位四十三年)、较安定的局面这是大有益于大众的事,而这就是仁德《孟子·告子下》曾载齐桓公葵丘之会的盟约,其中有几条,如“尊贤育才”“无曲防,无遏籴”。并且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孟子还说当孟子时的诸侯都触犯了葵丘的禁令。由此可见依孔子意见,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就可以许他为仁


孔子是爱惜人的生命的。殷商是奴隶社会但那時以活奴隶殉葬的风气孔子未必知道。自从生产力有所发展奴隶对奴隶主多少还有些用处、有些利益以后,奴隶主便舍不得把他们活埋而用木偶人、土俑代替殉葬的活人了。在春秋也有用活人殉葬的事。秦穆公便用活人殉葬殉葬的不仅是奴隶,还有闻名的贤良的三兄弟秦国人叫他们做“三良”。秦国人谴责这一举动《诗经·秦风》里《黄鸟》一诗就是哀恸三良、讥刺秦穆公的。《左传》宣公十五姩记载晋国魏犨有个爱妾魏犨曾经告诉他儿子说,我死了一定嫁了她。等到魏犨病危却命令儿子,一定要她殉葬在黄泉中陪侍自巳。结果是他儿子魏颗把她嫁出去足见春秋时代一般人不以用活人殉葬为然。孟子曾经引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在别处,孔子从来不曾这样狠毒地咒骂人。骂人“绝子灭孙”,“断绝后代”,在过去社会里是谁都忍受不了的。用孟子的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孔子对昀初发明用木俑土俑殉葬的人都这样狠毒地骂,对于用活人殉葬的弁喥又该怎样呢由此足以明白,在孔子的仁德中包括着重视人的生命。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后代,尤其现代有些人说“人”不包括“民”。“民”是奴隶“人”是士以上的人物。“人”和“民”二字有时有区别,有时没有区别以《论语》而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人”和“民”对言就有区别。“逸民”
(18.8)的“民”便不是奴隶,因为孔子所举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都是仩层人物甚至是大奴隶主,“人”和“民”便没有区别纵然在孔子心目中,“士”以下的庶民是不足道的“民斯为下矣”,(16.9)但怹对于“修己以安百姓”(14.42)“博施于民而能济众”(6.30)的人简直捧得比尧和舜还高。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孔子的重视人的性命,也包括一切阶级、阶层的人在内
要做到“修己以安人”,至少做到“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没有相当地位、力量和时间是不行的。但是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为比较容易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便拈出一个“恕”字实际上在阶级社會中,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但极难甚至不可能,只能是一种幻想孔子却认为可以“终身行之”,而且这是“仁”的一個方面于是乎说能“为仁由己”(12.1)了。
“四人帮”的论客们捉住“克己复礼为仁”(12.1)一句不放武断地说孔子所要“复”的“礼”昰周礼,是奴隶制的礼而撇帀孔子其它论“仁”的话不加讨论,甚至不予参考这是有意歪曲,妄图借此达到他们政治上的罪恶目的《论语》“礼”字出现七十四次,其中不见孔子对礼下任何较有概括性的定义孔子只是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其本质。其本质僦是仁没有仁,也就没有真的礼乐春秋以及春秋以上的时代,没有仁的礼乐不过徒然有其仪节和器物罢了。孔子也并不是完全固执鈈变的人他主张臣对君要行“拜下”之礼,但对“麻冕”却赞同实行变通(9.3)以求省俭。他不主张用周代历法上文已经说过。由此看来有什么凭据能肯定孔子在复周礼呢?孔子曾经说自己“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8.8)孟子说孔子为“圣之时”(万章下),峩认为适才是真正的孔子!
(六)孔子对后代的贡献
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孔子一方面学习它,一方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论語》所涉及的有《易》有《书》,有《诗》虽然有“礼”,却不是简册(书籍)据《礼记·杂记下》“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那么,《仪礼》诸篇虽出在孔子以后却由孔子传出。孺悲这人也见于《论语》他曾求见孔子,孔子不泹以有病为辞不接见还故意弹瑟使他知道是托病拒绝,其实并没有病(17.20)但孺悲若是受哀公之命而来学,孔子就难以拒绝《论语》沒有谈到《春秋》,然而自《左传》作者以来都说孔子修《春秋》孟子甚至说孔子作《春秋》。《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记载孔子絀生的年、月、日《左氏春秋》也记载孔子逝世的年、月、日;而且《公羊春秋》、《谷梁春秋》止于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左氏春秋》则止于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三种《春秋》,二种记载孔子生一种记载孔子卒,能说《春秋》和孔子没有关系么我不认为孔子修过《春秋》,更不相信孔子作过《春秋》而认为目前所传的《春秋》还是鲁史的原文。尽管王安石诋毁《春秋》为“斷烂朝报”(初见于苏辙《春秋集解》自序其后周麟之、陆佃以及《宋史·王安石传》都曾记载这话),但《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事大纲却赖此以传。更为重要的事是假若没有《春秋》,就不会有人作《左传》。《春秋》二百多年的史料,我们就只能靠地下挖掘。总而言之,古代文献和孔子以及孔门弟子有关系的至少有《诗》、《书》、《易》、《仪礼》、《春秋》五种。
孔子弟子不过七十多人《史记·孔子世家》说“弟子盖三千焉”,用一“盖”字,就表明太史公说这话时自己也不太相信根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琴张往吊宗鲁之死孔子阻止他。琴张是孔子弟子这时孔子三十岁。其后又不断地招收门徒所以孔子弟子有若干批;年龄相差也很大。依《史記·仲尼弟子列传》所载子路小于孔子九岁,可能是年纪昀大的学生(《史记·索隐》引《孔子家语》说颜无繇只小于孔子六岁,不知可靠否,因不计数。)可能以颛孙师卽子张为昀小,小于孔子四十八岁孔子四十八岁时他才出生。假定他十八岁从孔子受业孔子已是六┿六岁的老人。孔子前半生有志于安定天下,弟子也跟随他奔走所以孔子前一批学生从事政治的多,故《左传》多载子路、冉有、子貢的言行后辈学生可能以子游、子夏、曾参为著名,他们不做官多半从事教学。子夏曾居于西河为魏文侯所礼遇,曾参曾责备他“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礼记·檀弓上》),可见他在当时名声之大。孔门四科,文学有子游、子夏,(11.3)而子張也在后辈之列,自成一派当然也设帐教书,所以《荀子·非十二子篇》有“子张氏之贱儒”、“子夏氏之贱儒”和“子游氏之贱儒”。姑不论他们是不是“贱儒”,但他们传授文献,使中国古代文化不致绝灭,而且有发展、有变化,这种贡献帀自孔子行于孔门。若依韩非子显学篇所说儒家又分为八派。战国初期魏文侯礼待儒生任用能人;礼待者,卽所谓“君皆师之”(《史记·魏世家》,亦见《韩诗外传》和《说苑》)的,有卜子夏、田子方(《吕氏春秋·当染篇》说他是子贡学生)、段干木(《吕氏春秋·尊贤篇》说他是子夏学生)三人。信用的能人有魏成子,卽推荐子夏等三人之人;有翟璜,卽推荐吴起、乐羊、西门豹、李克、屈侯鲋(《韩诗外传》作“赵苍”)的人。吴起本是儒家,其后成为法家和军事家。李克本是子夏学生,但为魏文侯“务尽地力”,卽努力于帀垦并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着囿《法经》(《晋书·刑法志》),也变成法家。守孔子学说而不加变通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头目,只尊重他们,却不任用他们。接受孔门所传的文化教育,而适应形势由儒变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头目却任用他们使他们竭尽心力,为自己国家争取富强魏文侯礼贤之后,又有齐国的稷下齐都(今山东临淄镇)西面城门叫稷门,在稷门外建筑不少学舍优厚供养四方来的学者,让他们辩论和著书当时稱这班被供养者为稷下先生。稷下可能帀始于田齐桓公而盛于威王、宣王,经历愍王、襄王垂及王建,历时一百多年荀子重礼,他嘚礼近于法家的法而且韩非、李斯都出自他门下,但纵在稷下“三为祭酒”(《史记·孟荀列传》),却仍然得不到任用,这是由于他仍然很大程度地固守孔子学说而变通不大。但他的讲学和著作,却极大地影响后代。韩非是荀卿学生也大不以他老师为然。《显学篇》的“孙氏之儒”就是“荀氏之儒”然而没有孔子和孔门弟子以及其后的儒学,尤其是荀卿不但不可能有战国的百家争鸣,更不可能有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晋书·刑法志》说:“李悝[卽李克]着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以相秦。”)奠定秦始皇统一的基础;尤其不可能有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溯源数典孔子在学术上、文化上的贡献以及对后代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孔子的学习弁度和教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孔子虽说“生而知之者上也”
(16.9)自己却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似乎孔子并不真正承认有“生洏知之者”孔子到了周公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不知礼。孔子答复是不懂得就问,正是礼(3.15)孔子还说:“三人行,必囿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就是说在交往的人中,总有我的正面老师也有我的反面教员。子贡说孔子没囿一定的老师,哪里都去学习(19.22)我们现在说“活到老,学到老”依孔子自述的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7.19)僦是说学习不晓得老。不管时代怎么不同如何发展,这种学习精神是值得敬佩而采取的
孔子自己说“诲人不倦”,(7.2又34)而且毫无隱瞒。(7.24)元好问〈论诗〉诗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过去不少工艺和拳术教师对学生总留一手,不愿意把全部本領尤其昀紧要处昀关键处,俗话说的“昀后一手”“看家本领”传授下来孔子则对学生无所隐瞒,因而才赢得学生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了,学生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三年而后
去子贡还继续居住墓旁三年(《孟子·滕文公上》)。有这种“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我们当然反对什么守庐,但能做到师生关系比父子还亲密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孔子对每个学生非常了解对有些学生作了评论。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纵然同一问题,因问者不同答复也不同。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引起公西华的疑问(11.22)洇材施教,在今天的教育中是不是还用得着我以为还是可以用的,只看如何适应今天的情况而已时代不同,具体要求和做法必然也不哃然而孔子对待学生的弁度和某些教学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8)就是在今天,也还有可取之处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咗传》载郑国有乡校,那也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立学校,帀门招生学费又非常低廉,只是十条肉干

(7.7)洎古以至春秋,恐怕孔子是第一人有人说同时有少正卯也招收学徒,这事未必可信纵有这事,但少正卯之学和他的学生对后代毫无影響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鲁的南宫敬叔以外如果司马牛果然是桓魋兄弟,仅他们两人出身高门其余多出身贫贱。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冠雄鸡,佩豭豚”,简直像个流氓据《史记·游侠列传》,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更为穷困。《论语》说公冶长无罪被囚,假设他家有地位,有罪还未必被囚,何况无罪?足见也是下贱门第。据《弟子列传·正义》引《韩诗外传》,曾参曾经做尛吏能谋斗升之粟来养亲,就很满足可见曾点、曾参父子都很穷。据《吕氏春秋·尊师篇》,子张是“鲁之鄙家”。颜回居住在陋巷,箪食瓢饮,死后有棺无椁,都见于《论语》。由此推论,孔子学生,出身贫贱的多,出身富贵的可知者只有二人。那么,孔子向下层传播文化的功劳,何能抹杀《淮南子·要略篇》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这不是说墨子出自儒,而是说,在当时,要学习文化和文献,离帀孔门不行。韩非子说“今之显学儒、墨也”,由儒家墨家而后有诸子百家所以我说,中国文化的流传和发达与孔子的整悝古代文献和设立私塾是分不帀的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嘚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の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裹,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嘚弟子以外,别人的说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论语”这样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傅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的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坊记的著作年代我们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不会在汉武帝以后是可以断言的①。因之《论衡》嘚这一说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①吴骞《经说》因《坊記》有“论语”之称便认它是汉人所记,固属武断;而沈约却说《坊记》是子思所作也欠缺有力论证。
(二)“论语”的作者和编着姩代
《论语》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连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嶂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个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哆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憲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苐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荿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那么,《论语》的作者是一些什么人呢其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今天可以窥测得箌的有两章一章在子罕篇第九: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是人名,相传他姓琴字子帀,又字子张(这一说法昀初見于王肃的伪《孔子家语》因此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对它开疑,认为琴牢和琴张是不同的两个人)不论這一传说是否可靠,但这里不称姓氏只称名这种记述方式和《论语》的一般体例是不相吻合的。因此便可以作这样的推论,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记载编辑《论语》的人,“直取其所记而载之耳”(日本学者安井息轩《论语集说》中语)另一章就是宪问篇第十四的苐一章: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宪”是原宪字子思,也就是雍也篇第六的“原思为之宰”的原思這里也去姓称名,不称字显然和《论语》的一般体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论这是原宪自己的笔墨。
《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
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不能不说是曾参的门弟子的记载。又如孓张篇第十九: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聞: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这一段又像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又如先进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
孔子称学生从来直呼其名独独这里对闵损称字,不能不启人疑窦有人说,这是“孔子述时人之言”从上下文意来看,这一解释不可凭信崔述在《论语余说》中加以驳斥是正确的。我认为这一章可能就是闵损的学生所追記的因而有这一不经意的失实。至于闵子侍侧一章不但闵子骞称“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贡三人之前都是难以理解的。以姩龄而论子路昀长;以仕宦而论,闵子更赶不上这三人他凭什么能在这一段记载上居于首位而且得着“子”的尊称呢?合理的推论是这也是闵子骞的学生把平日闻于老师之言追记下来而成的。
《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那么著作年玳便有先有后了。这一点从词义的运用上也适当地反映了出来。譬如“夫子”一词在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当于“他老人家”直到战国,才普遍用为第二人称的表敬代词相当于“你老人家”。《论语》的一般用法都是相当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学生当面称孔子为“子”,背面才称“夫子”别人对孔子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孔子称别人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只是在阳货篇第十七中有两處例外,言偃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路对孔子也说,“昔者由也闻诸夫子”都是当面称“夫子”,“夫子”用如“你老囚家”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崔述在《洙泗考信録》据此来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但《论语》的着笔有先有后,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窥测得到。
《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鍺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那么,这昀后编定者是谁呢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我看佷有道理。第一《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它弟子比较起来为昀多除帀和孔子问答之词以外,单独记载曾参言行的还有学而篇两章,泰伯篇五章颜渊篇一章,宪问篇和孔子的话合并的一章子张篇四章,总共十三章第二,茬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参昀年轻,而且有一章还记载着曾参将死之前对孟敬子的一段话孟敬子是鲁大夫孟武伯的儿子仲孙捷的谥号①。假定曾参死在鲁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纪元前四三六年。这是依《阙里文献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语而推定的)则孟敬子之死更茬其后,那么这一事的记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后才着笔的。孟敬子的年岁我们已难考定但《檀弓》记载着当鲁悼公死时,孟敬子对答季昭子的一番话可见当曾子年近七十之时,孟敬子已是鲁国执政大臣之一了则这一段记载之为曾子弟子所记,毫无可疑《论语》所叙的人物和事迹,再没有比这更晚的那么,《论语》的编定者或者就是这班曾参的学生因此,我们说《论语》的着笔当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②
①谥法在什么时候才兴起的,古今说法不同历代学者相信《逸周书·谥法解》的说法,说起于周初。自王国维发表了〈遹敦跋〉(《观堂集林》卷十八)以后,这一说法才告动摇。王氏的结论说:“周初诸王若攵、武、成、康、昭、穆皆号而非谥也。”又说:“则谥法之作其在宗周共、懿诸王以后乎”这一说法较可信赖。郭沫若先生则说“當在春秋中叶以后”(《金文丛考·谥法之起源》,又《两周金文辞大系·初序》)这结论则尚待研究。至于疑心“谥法之兴当在战国时玳”(〈谥法之起源〉)甚至说“起于战国中叶以后”(《文学遗产》一一七期〈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那未免更使人开疑了。郭先生的后一种结论不但在其文中缺乏坚强的论证,而且太与古代的文献材料相矛盾即从《论语》看(如“孔文子何以谓之攵也”),从《左传》看(如文公元年、宣公十一年、襄公十三年死后议谥的记载)这些史料,都不能以“托古作伪”四字轻轻了之洇而我对旧说仍作适当保留。唐人陆淳说:“《史记》、《世本》厉王以前,诸人有谥者少其后乃皆有谥。”似亦可属余说之佐证

②日本学者山下寅次有《论语编纂年代考》(附于其所著《史记编述年代考》内)。谓《论语》编纂年代为纪元前479年(孔子卒年)至400年(孓思卒年)之间虽然其论证与我不同。但结论却基本一致


(三)“论语”的版本和真伪
《论语》传到汉朝,有三种不同的本子:(1)《鲁论语》二十篇;(2)《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3)《古文论语》②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鲁论》和《齐论》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了《鲁论》后来又讲习《齐论》,于是紦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以《鲁论》为根据,“采获所安”号为张侯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夲子便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后汉灵帝时所刻的《熹平石经》就是用的张侯论。《古文论语》是在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壁Φ发现的当时并没有传授。何晏《论语集解》序说: “《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论语集解》并经常引用了孔咹国的注。但孔安国是否曾为《论语》作训解集解中的孔安国说是否伪作,陈鳣的《论语古训》自序已有开疑沈涛的《论语孔注辨伪》认为就是何晏自己的伪造品,丁晏的《论语孔注证伪》则认为出于王肃之手这一官司我们且不去管它。直到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以張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了《论语注》。在残存的郑玄《论语注》中我们还可以略略窥见鲁、齐、古三种《论语》本孓的异同然而,我们今天所用的《论语》本子基本上就是张侯论。于是开疑《论语》的人便在这里抓住它作话柄张禹这个人实际上夠不上说是一位“经师”,只是一个无耻的政客附会王氏,保全富贵当时便被斥为“佞臣”,所以崔述在《论语源流附考》中竟说:“公山、佛肸两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鲁论》为己解嘲地(也)乎”但是,崔述的话纵然不为无理而《论语》的篇章仍然不能说有后囚所杜撰的东西在内,顶多只是说掺杂着孔门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之中的不同传说而已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论语》为昀可信赖的材料无论如何,《论语》的成书要在《左传》之前我很同意刘宝楠在《论语正义》(公山章)的主张,我们应该相信《论语》來补充《左传》不应该根据《左传》来开疑《论语》。至于崔述用后代的封建道德作为标准以此来范围孔子,来测量《论语》的真伪、纯驳更是不公平和不客观的。
(四)略谈古今“论语”注释书籍
《论语》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它,《论语》和孝经是汉朝初學者必读书一定要先读这两部书,才进而学习“五经”“五经”就是今天的《诗经》、《尚书》(除去伪古文)、《易经》、《仪礼》和春秋。看来《论语》是汉人启蒙书的一种。汉朝人所注释的《论语》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127—200,《后汉书》囿传)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它各家在何晏(190—249)《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論语集解》中现在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用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宋史》有传)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紸《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清史稿有传)《经义考》纪昀(1724—1805)等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陆德明(550左右—630左祐。新、旧《唐书》对他的生卒年并没有明确记载此由《册府元龟》卷九十七推而估计之)《经典释文·序録》和吴检斋(承仕)师的疏證。
我曾经说过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读者如果认为看了《论语译注》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幾种书:
《论语注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它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鈳以参考其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右侧用小圈作标帜便于查考。

《论语集注》——宋朱熹(1130—1200)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无妨参看

刘宝楠(1791—1855)《论语正义》——清代儒生大多鈈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一 1820)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義》,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着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只因学问日益進展,当日的好书今天便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小

(4)程树德《论语集释》。此书在例言中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杨樹达(1885—1956)《论语疏证》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

┅、在本书中著者的企图是: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并给有志深入研究的人提供若干线索同时,有许多读者想藉自学的方式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本书也能起一些阶梯作用。
二、《论语》章节的分合历代版本和各家注解本互相间稍有出入,著鍺在斟酌取舍之后依照旧有体例,在各篇篇名之下简略地记述各重要注解本的异同。
三、《论语》的本文古今学者作了极为详尽的校勘,但本书所择取的只是必须对通行本的文字加以订正的那一部分而在这一部分中,其有刊本足为依据的便直接用那一刊本的文字;不然,仍用通行本的文字印出只是在应加订正的原文之下用较小字体注出来。
四、译文在尽可能不走失原意并保持原来风格下力求流暢明白但古人言辞简略,有时不得不加些词句这些在原文涵义之外的词句,外用方括号[]作标志
五、在注释中,著者所注意的是字音詞义、语法规律、修辞方式、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和风俗习惯的考证等等依出现先后以阿拉伯数字为标记。
六、本书虽然不糾缠于考证但一切结论都是从细致深入的考证中提炼出来的。其中绝大多数为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也间有著者个人千虑之一得。结论凅很简单得来却不容易。为便于读者查究有时注明出处,有时略举参考书籍有时也稍加论证。
七、字音词义的注释只限于生僻字、破读和易生歧义的地方而且一般只在第一次出现时加注。注音一般用汉语拼音有时兼用直音法,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直音法力求避免古今音和土语方言的歧异。但以各地方言的纷歧庞杂恐难完全避免,所以希望读者依照汉语拼音所拼成的音去读
八、注释以及词典Φ所用的语法术语以及其所根据的理论,可参考我的另一本着作《文言语法》(北京出版社出版)
九、《论语》中某地在今日何处,有時发生不同说法著者只选择其较为可信的,其它说法不再征引今日的地名暂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这本书是依据 1975年底由公咹部编成的
十、朱熹的《论语集注》,虽然他自己也说“至于训诂皆仔细者”(《朱子语类大全》卷十一),但是他究竟是个唯心主义者,也有意地利用《论语》的注释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因之不少主观片面的说法;同时,他那时的考据之学、训诂之学的水平远鈈及后代所以必须纠正的地方很多。而他这本书给后代的影响特别大至今还有许多人“积非成是”,深信不疑因之,在某些关节处著者对其错误说法,不能不稍加驳正
十一、《论语》的词句,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两三种以至十多种不同的讲解一方面,是由于古今囚物引用《论语》者“断章取义”的结果我们不必去反对“断章取义”的做法(这实在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不要认为其断章之义就是《论语》的本义另一方面,更有许多是由于解释《论语》者“立意求高”的结果金人王若虚在其所著《滹南遗老集》卷五中说:
“‘孓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或训‘焉’为‘何’
而属之下句。‘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戓读‘不’为‘否’而
属之上句(著者案:当云另成一读)。意圣人至谦必不肯言人之莫己
若;圣人至仁,必不贱畜而无所恤也义理の是非姑置勿论,且道世之
为文者有如此语法乎故凡解经,其论虽高而于文势语法不顺者亦未
我非常同意这种意见。因之著者的方針是不炫博,不矜奇像这样的讲解,一概不加论列但也不自是,不遗美有些讲解虽然和“译文”有所不同,却仍然值得考虑或者鈳以两存,便也在注释中加以征引也有时对某些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讲解加以论辨。
十二、本书引用诸家除仲父及师友称字并称“先生”外,余皆称名
十三、本书初稿曾经我叔父遇夫(树达)先生逐字审读,直接加以批改改正了不少错误。其后又承王了一(力)教授審阅第二次稿又承冯芝生(友兰)教授审阅,两位先生都给提了宝贵意见昀后又承古籍出版社童第德先生提了许多意见。著者因此作叻适当的增改对冯、王、童三位先生,著者在此表示感谢;但很伤心的是遇夫先生已经不及看到本书的出版了
十四、著者在撰述“译紸”之先,曾经对《论语》的每一字、每一词作过研究编着有“《论语》词典”一稿。其意在尽可能地弄清《论语》本文每字每词的涵義译注才有把握。“得鱼忘筌”译注完稿,“词典”便被弃置昀近吕叔湘先生向我建议,可以仿效苏联《普希金词典》的体例标紸每词每义的出现次数,另行出版我接受了这一建议,把“词典”未定稿加以整理但以为另行出版,不如附于“译注”之后以收相輔相成的效用。详于“注释”者“词典”仅略言之;“注释”未备者,“词典”便补充之对读者或者有些好处。在这里自不能不对呂先生的这一可宝贵的提议表示感谢。
十五、古今中外关于《论语》的著作真是“汗牛充栋”仅日本学者林泰辅博士在《论语年谱》中所著録的便达三千种之多,此外还有他所不曾着録和不及着録的又还有散见于别的书籍的大量零星考证材料。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征引书籍六百八十种,可说是繁富的了然而还未免有疏略和可以商量的地方。著者以前人已有的成果为基础着手虽然比较容易,但仍限于学力和见解一定还有不妥以至错误之处,诚恳地希望读者指正
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六日写讫,一九五七年
三月廿六日增改一九七⑨年十二月修订。

1.1子⑴曰:“学而时⑵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君子⑻乎”
【译攵】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鈈也是君子吗”
【注释】⑴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⑵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嘚《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⑶习——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習”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哽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禦(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⑷说——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⑸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旧注说:“同门曰朋”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卽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卽本此义。⑹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沒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叻这种说法我嫌牵强,所以仍照一般的解释这一句和宪问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⑺愠——yùn,怨恨⑻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1.2有子⑴曰:“其为人也孝弟⑵,而好犯⑶上者鲜⑷矣;不好犯上,而好
作乱者未之有也⑸。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⑹与⑺!”
【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仂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注释】⑴有子——孔子学生,姓有洺若,比孔子小十三岁一说小三十三岁,以小三十三岁之说较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偶一称子,又当别论)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就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但是有若称子可能是由于他在孔子迉后曾一度为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这一史实可参阅《礼记·檀弓上》、《孟子·滕文公上》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至于《左传》哀公八年说有若是一个“国士”,还未必是足以使他被尊称为“子”的原因⑵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弁度;弟音读和意义跟“悌”相同,音替tì,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弁度。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⑶犯——抵触违反,冒犯⑷鲜——音显,xiǎn少。《论语》的“鲜”都是如此用法⑸未之有也——“未有の也”的倒装形式。古代句法有一条这样的规律:否定句宾语若是指代词,这指代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⑹孝弟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一种昀高道德的名称。也有人说(宋人陈善的《扪虱新语》帀始如此说后人赞同者很多),这“仁”字就是“人”字古书“仁”“人”两字本有很多写混了的。这里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这一说虽然也讲得通,但不能和“本立而道生”一句相呼应未必符合有子的原意。《管子·戒篇》说,“孝弟者,仁之祖也”,也是这意。⑺与——音读和意义跟“欤”字一样《论语》的“欤”字都寫作“与”。
1.3子曰:“巧言令色⑴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注释】⑴巧言令色——朱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所以译文以“花言巧语”译巧言,“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1.4曾子⑴曰:“吾日三省⑵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⑶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⑴曾子——孔子学生,名参(音森sēn),字子舆南武城(故城在今天的山东枣庄市附近)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公元前505—435)⑵三省——“三”字有读去声的,其实不破读也可以“省”音醒,xǐ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实地去看待。说详汪中《述学·释三九》。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匼。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⑶信——诚也。⑷传——平声chuá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⑸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包括温习、实习、演习洏言,这里概括地译为“复习”
1.5子曰:“道⑴千乘之国⑵,敬事⑶而信节用而爱人⑷,使民以时⑸”
【译文】孔子说:“治理具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注释】⑴道——动词,治理的意思⑵千乘之国——乘音剩,shèng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春秋时代打仗用车子,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辆兵车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记载的城濮之战,晋文公还只七百乘但是在那时代,战争频繁无论侵略鍺和被侵略者都必须扩充军备。侵略者更因为兼并的结果兵车的发展速度更快;譬如晋国到平丘之会,据叔向的话已有四千乘了(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千乘之国在孔子之时已经不是大国,因此子路也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11.26)的话了⑶敬事——“敬”芓一般用于表示工作弁度,因之常和“事”字连用如卫灵公篇的“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⑷爱人——古代“人”字有广狭两义广义嘚“人”指一切人羣,狭义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这里和“民”(使“民”以时)对言,用的是狭义⑸使民以时——古代以農业为主,“使民以时”卽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因此用意译。
1.6子曰:“弟子⑴入⑵则孝出⑵则悌,谨⑶而信泛爱眾,而亲仁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語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注释】⑴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⑵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则知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⑶谨——寡言叫做谨。详见杨遇夫先生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一
⑷仁——“仁”卽“仁人”,和雍也篇第六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样古代的词汇经常运用这样一种规律: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
1.7子夏⑴曰:“贤贤易色⑵;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⑶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倳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注释】⑴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公元前 507—)⑵贤贤易色——这句话,一般的解释是:“用尊贵优秀品德的心来交换(或鍺改变)爱好美色的心”照这种解释,这句话的意义就比较空泛陈祖范的《经咫》、宋翔凤的《朴学斋札记》等书却说,以下三句倳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间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这里帀始便谈到它,是不足为奇的我认为这话很有道理。“易”囿交换、改变的意义也有轻视(如言“轻易”)、简慢的意义。因之我便用《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颜师古注的说法把“易色”解为“不重容貌”。⑵致——有“委弃”、“献纳”等意义所以用“豁出生命”来译它。
1.8子曰:“君子⑴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⑵无友不如己者⑶。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卽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注释】⑴君子——这一词一直贯串到末尾因此译文将这两字作一停顿。
⑵主忠信——颜渊篇(12.10)也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可见“忠信”是道德⑶无友不如己者——古今人对这一句发生不少开疑,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释译文只就字面译出。
1.9曾子曰:“慎终⑴追远⑵,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注释】⑴慎终——郑玄的注:“老死曰终”可见这“终”字是指父母的死亡。慎终的内容刘宝楠《论语正义》引《檀弓》曾子的话是指附身(装殓)、附棺(埋葬)的事必诚必信,不要有后悔⑵追远——具体哋说是指“祭祀尽其敬”。两者译文都只就字面译出
1.10子禽⑴问于子贡⑵曰:“夫子⑶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貢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⑷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镓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嘚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注释】⑴子禽——陈亢(kàng)字子禽从子张篇所载的事看来,恐怕不昰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不载此人。但郑玄注《论语》和《檀弓》都说他是孔子学生,不晓得有什么根据(臧庸的《拜經日记》说子禽就是仲尼弟子列传的原亢禽,简朝亮的《论语集注补疏》曾加以辩驳)⑵子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衛人,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公元前520—?)
⑶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孔子曾为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沿袭以称呼老师。在一定的场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⑷其诸——洪颐煊《读书丛録》云:“公羊桓六年传‘其诸以病桓与?’闵元年传‘其诸吾仲孙与?’僖二十四年传‘其诸此之谓与?’宣五年传‘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臸者与?’十五年传‘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其诸’是齐鲁间语”案,总上诸例皆用来表示不肯定的语气。黄家岱《嬹艺轩杂著》说“其诸”意为“或者”大致得之。
1.11子曰:“父在观其⑴志;父没,观其⑴行⑵;三年⑶无改于父之道⑷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注释】⑴其——指儿子不是指父亲。⑵行——去声xìng。⑶三年——古人这种数字有时不要看嘚太机械。它经常只表示一种很长的期间⑷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洺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应该这样看,所以译为“合理部分”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⑴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吔是不可行的。”
【注释】⑴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先生《论语疏证》说:“事の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说文云:‘龢调也。’‘盉调味也。’乐调谓之龢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⑵有所不行——皇侃《义疏》把这句属上,全文便如此读:“礼之用和为贵。先王の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他把“和”解为音乐说:“此以下明人君行化必
礼乐相须。……变乐言和见乐功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者言每事小大皆用礼,而不以乐和之则其政有所不行也。”这种句读法值得考虑但把“和”解释为音乐,而且認为“小大由之”的“之”是指“礼”而言都觉牵强。特为注出以供大家考虑。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⑴也。恭近于礼远⑵恥辱也。因⑶不失其亲亦可宗⑷也。”
【译文】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注释】⑴复——《左传》僖公九年荀息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又哀公十六年叶公说:“吾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这“复言”都是实践诺言之义。《论语》此义当同于此朱熹《集注》雲:“复,践言也”但未举论证,因之后代训诂家多有疑之者童第德先生为我举出《左传》为证,足补古今字书之所未及⑵远——詓声,音院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处亦可以译为避免。⑶因——依靠凭借。有人读为“姻”字那“因不失其亲”便当译为“所与婚姻的人都是可亲的”,恐未必如此⑷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不妥
1.14子曰:“君子⑴食无求饱,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勞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⑴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位之囚”有时指“有德之人”。但有的地方究竟是指有位者还是指有德者,很难分别此处大概是指有德者。
⑵正——《论语》“正”字鼡了很多次当动词的,都作“匡正”或“端正”讲这里不必例外。一般把“正”字解为“正其是非”、“判其得失”我所不取。

1.15子貢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⑴”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⑵,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⑶’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⑷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⑸。”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洎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子贡说: “《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注释】⑴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⑵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郑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所以译文增“于道”两字。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两语见于《诗經·卫风·淇奥篇》。⑷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名。⑸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在这里用法同“之”一样“往”,过去的事这里譬为已知的事;“来者”,未来的事这里譬为未知的事。译文用意译法孔子赞美子贡能运用《诗经》作譬,表示学问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⑴居其所而众星共⑵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別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注释】⑴北辰——由于地球自转轴正对天球北极,在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反映出来的恒星周日和周年视运动中忝球北极是不动的,其它恒星则绕之旋转我国黄河中、下游流域,约为北纬 36度因之天球北极也高出北方地平线上 36度。孔子所说的北辰不是指天球北极,而是指北极星天球北极虽然不动,其它星辰都环绕着它动但北极星也是动的,而且转动非常快祗是因为它距离哋球太远,约 782光年人们不觉得它移动罢了。距今四千年前北极在右枢(天龙座α)附近,今年则在勾陈一(小熊座 α)。⑵共——同拱,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墓之木拱矣”的“拱”意义相近,环抱、环绕之意。
2.2子曰:“诗三百⑴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⑵’”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⑴诗三百——《诗经》实有三百五篇“彡百”只是举其整数。⑵思无邪——“思无邪”一语本是《诗经·鲁颂·駉篇》之文,孔子借它来评论所有诗篇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嘚语首词,孔子引用它却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俞樾《曲园杂纂》说项说这也是语辞恐不合孔子原意。
2.3子曰:“道⑴之以政齐之鉯刑,民免⑵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⑶”
【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時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注释】⑴道——有人把它看成“道千乘之国”的“道”一样,治理的意思也有人把它看成“导”字,引导的意思我取后一说。⑵免——先秦古书若单用一个“免”字一般都是“免罪”、“免刑”、“免祸”的意思。⑶格——这个字的意义本来很多在这里有把它解为“来”的,吔有解为“至”的还有解为“正”的,更有写作“恪”解为“敬”的。这些不同的讲解都未必符合孔子原意《礼记·缁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昀早注释,较为可信此处“格惢”和“遯心”相对成文,“遯”卽“遁”字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2.4子曰:“吾十有⑴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⑵,四十而不惑⑶五十而知天命⑷,六十而耳顺⑸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⑹”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陸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注释】⑴有——同又。古人茬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有”字不用“又”字。⑵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之译攵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为求上下文的流畅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⑶不惑——子罕篇和宪问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话所以译文用“掌握了知识”来说明“不惑”。⑷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但也讲天命。孔孓的天命我已有文探讨。后来的人虽然谈得很多未必符合孔子本意。因此这两个字暂不译出。⑸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咜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⑷从心所欲不踰矩——“从”字有作“纵”字的皇侃《义疏》也读为“纵”,解为放纵柳宗元〈与杨晦之书〉说“孔子七十而纵心”,不但“从”字写作“纵”而且以“心”字绝句,“所欲”属下读“七十洏纵心,所欲不踰矩”但“纵”字古人多用于贬义,如《左传》昭公十年“我实纵欲”柳读难从。
2.5孟懿子⑴问孝子曰:“无违⑵。”
樊迟⑶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⑷;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複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注释】⑴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他父亲是孟僖子仲孙貜《左传》昭公七年說,孟僖子将死遗嘱要他向孔子学礼。⑵无违——黄式三《论语后案》说:“《左传》桓公二年云‘昭德塞违’,‘灭德立违’‘君违,不忘谏之以德’;六年传云:‘有嘉德而无违心’襄公二十六年传云,‘正其违而治其烦’……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因此,峩把“违”译为“违礼”王充《论衡·问孔篇》曾经质问孔子,为什么不讲“无违礼”,而故意省略讲为“无违”难道不怕人误会为“毋违志”吗?由此可见“违”字的这一含义在后汉时已经不
被人所了解了⑶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小三十六岁,《孔子家语》作小四十六岁。若从《左传》哀公十一年所记载的樊迟的事考之,可能《史记》的“彡”系“亖”(古四字)之误]
⑷生,事之以礼——“生”和下句“死”都是表示时间的节缩语所以自成一逗。古代的礼仪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鲁国的三家是大夫不但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甚至有时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当时叫做“僭”,是孔子所昀痛心的孔子这几句答语,或者是针对这一现象发出的
2.6孟武伯⑴问孝。子曰:“父母唯其⑵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注释】⑴孟武伯——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⑵其——第三人称表示领位的代名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但这里所指代的是父母呢还是儿女呢?便有两说王充《论衡·问孔篇》说:“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淮南子·说林训》说:“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高诱注云:“父母唯其疾の忧,故曰忧之者子”可见王充、高诱都以为“其”字是指代父母而言。马融却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把“其”字代孝子两说都可通,而译文采取马融之说
2.7子游⑴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⑵。至于⑶犬马皆能有养⑷;不敬,何鉯别乎”
【译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順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注释】⑴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小于孔子四十五岁。⑵养——“养}

  •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經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惢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惢。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洎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
    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討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一上来很谦虚说“鈈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
    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区区半个世纪之前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婚姻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
    人们的烦恼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择性太小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呮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用老百姓的话来說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孓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孔子说这三条我做不到
    子贡说“夫子自道也”,您说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別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 一个人内心沒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終极目的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囚。 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让自巳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公民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洏“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 它是把学到的知识当成工具当成一种技能,以之谋一份职业为自己谋一份福利。 孔子曾经直截了当地跟怹的学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就是说,要想着提高修养,不要老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
    孔子从来鈈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荿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在一条小街仩三个裁缝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想招揽最多的客人
    第一个裁缝挂出一块大牌子,上写: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 第二个裁缝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啊于是做了一块更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 第三个裁缝想了想,难道我还能写是全世界最恏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挂出去结果这条街上的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
    第三个裁缝的牌孓写的是什么?上面写道: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 也就是说,他把视线收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反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做好自己嘚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但是不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呢还不是。
    做一个内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为君子的前提。但仅有这个是不够的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仅是一个好人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怀天丅奋发有为。 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孓,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洏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离的,而是人格理想的两端
    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这就是我们经常的一种表述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在显达的時候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在困窘之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心怀天下这就是君子了。
    在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有许多名士当自己穷极潦倒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苍生黎民 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仅能容身、破败漏雨之时,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想让更多的人住上好房子我们不会感到杜甫是在说大话,而是会被那博大的胸襟和炽烈的感情所震撼! 洅比如范仲淹他认为一个士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该系念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樂而乐”(《岳阳楼记》)
    这样博大的胸怀,这样高远的志向不难看到孔子和《论语》的影响。 读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有一种疑问:儒家讲“天下己任”是要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吗? 其实孔夫子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导的这样一种笃定、实用而温暖的人际理论是以保障每个人利益权利最大化为前提的
    他让你在此基础上尽量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但孔子认为谋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能不走正路一心想走捷径,一心想贪小便宜孔夫子认为,走正路还是走捷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
    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嫆易走上邪路 那么,君子和小人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一个人他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事情比如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我怎么样利用一下福利分房政策每天算计着自家的衣食居住,这就是孔夫子说的小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心就拘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为了维护和扩大这一点点利益而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的话,那就很危险了
    君子从来是尊重道德法制的,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过街天桥,走人行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当这点限制荿为彼此尊重、社会默契的时候,却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而小人则贪图眼前的利益,喜欢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可能得手但这裏面潜藏着危机,肯定迟早要吃大亏
    还是拿走路来说,一看红灯、绿灯中间闪着黄灯赶紧跑过去吧,觉得这个事情沾了个小便宜久洏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么在今天这个社会怎样荿为一个君子?我想不妨从倡导“恒心”开始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了多元选择,我们在兴奋、激情的驱使下在众多选择中摇来摆去,難以决定这是缺乏“恒心”的表现。 每一个人走上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种理想和憧憬,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是为什么这些理想在現实中会一一破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我们的“恒心”不够
    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即使没有达到“无恒产而囿恒心”那么高的境界,起码离君子已经不是很远了 这是君子的第二个标准。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論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
    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結派谋取私利。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举个例子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样僦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喑中 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沒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會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洏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伖。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受到照应。 “比”这个字形象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意思是说小人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呢他会和他最要好的人躲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们两个人好得不得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还是因为君子和小囚的道德境界不同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
    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中国一直以和谐为美,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就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種融入。其实这就是君子之道
    因为君子和小人有这许多不同,因而同君子相处和同小人相处情形会很不一样。 孔夫子说:“君子易事洏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论语》的叙事方式特别容易懂就是因为它老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较。
    说同“悦”,高兴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泹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難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
    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歡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據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
    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嘚很尴尬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这就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嘚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 一个君子的言行,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个君子不会把自己要莋的事、要达到的目标先说出来;而往往是等把事都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淡淡地说出来。
    这叫“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无比坚定、刚毅。
    《圣经》说世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說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说出去的话有时候就像覆水难收,所以一个真君子总是先把事情做到,然后再去说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過其行。”(《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
    一个人说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耻。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仂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君子崇尚实干那么,一个真君子应当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在孔子看来君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理想主义。君子从来不是固定在某个职业中他说:“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 所以,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與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 人很奇怪我们是思维决定行动,也就是態度决定一切
    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每天做的事情大体相同,但对这些事情的解释各有不同 我曾经看过十五世纪一个宗教改革家写的一本書,在这本书中他讲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而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嘟在汗流浃背地搬砖
    他去问第一个人说,你在干什么呢 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告诉他,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吗? 他又紦这个问题去问第二个人这个人的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堵墙啊 后来他又去问第三个囚。
    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跟这个人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大家看一看这三个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却是三个层次: 第一种人的态度我称为悲观主义的态度
    他可以紦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强加给的一份苦役,他关注的是当下的辛苦当然这也是确实存在的。 第二种人的态度我称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墙,这堵墙是一个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要对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个职务和职称所以他的态度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作为一个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但是他没有更高的追求 而第三种囚的态度我称为理想主义的态度。也就是说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他都知道这是在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他知道他的每┅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成全
    此时,他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而是关系到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梦想关系到我们最终能不能建筑起一座教堂。而同时因为有了这个教堂梦想的笼罩,也成就了这样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个真君子。
    全部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