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23名德国战犯后,同属于战败国家的德国为什么战犯比日本少

5月8日24时在柏林卡尔斯霍尔斯特舉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仪式由朱可夫元帅主持英国空军上将泰德、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将军和法军总司令德·塔西尼出席仪式。陆军元帅凯特尔、海军上将弗里德堡和空军上将施通普夫代表德国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实际上,德国在一天前也就是5月7日的凌晨2时41汾,已经向盟军四方其中包括美、英、法、苏,递交了投降书投降书只有两页打字纸。根据投降书德国军队将在5月8日23时01分停止一切戰斗,并向盟军缴械投降各方同意在5月8日15时正式宣布这一消息。投降书上只有4个签名:德军陆军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代表第三帝国),盟军参谋长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将军(代表盟军),少将伊万·苏斯洛帕罗夫(代表苏联)法国将军斯瓦兹(作为证人)。

泹是苏联方面坚持投降仪式应该在柏林再办一次。于是原本打算有条件投降的德国方面,无奈只好再向苏联单独投降一次  签字哋点选在一个舞厅内,纳粹军官曾经在这里庆贺过胜利盟军代表首先入场,在朱可夫元帅的带领下四国代表依次坐在面对大门的上座仩。  他们依次是英国代表空军上将泰德、苏联代表朱可夫元帅、美国代表斯巴兹将军和法国代表德朗西将军。这四位将军将见证纳粹德国最后一次活动———那就是无条件投降  德国代表凯特尔元帅率领着德国代表团,于深夜时分来到签字厅凯特尔元帅用他的權杖向盟国代表行礼。但是盟军方面无人还礼。凯特尔元帅在整个签字仪式中神情沮丧  朱可夫元帅询问凯特尔,他是否有权签署投降书凯特尔回答说是的。凯特尔要求将投降协议的签署推迟24小时,但请求被拒绝了  零时15分,凯特尔来到签字桌前坐下那份投降协议被摆在了他的面前。他整了整眼镜然后沮丧地在投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零点20分凯特尔签完了所有9份投降协议,之後这些协议转交给盟军代表朱可夫元帅,这位带领苏联红军战胜纳粹德国的总指挥首先签字。然后其他盟军代表也依次签了字代表各自政府,接受了德国的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宣告结束!

那么德国战败纳粹党魁希特勒自尽,其他的纳粹领导待遇洳何呢

邓尼茨第三帝国国家元首,曾任潜艇部队司令、海军总司令、武装部队统帅德国海军元帅,是德意志民族国家社会党党员希特勒死后接任德国国家元首。1956年释放之后他退休到西德石勒苏益格继续在西德境内进行亲纳粹和复仇主义宣传,1980年12月24日病逝享年89岁。活得够久的呀!

埃里希·雷德尔,纳粹德国海军总司令(1928~1943).战后定居联邦德国,1960年病逝

凯塞林纳粹德国空军元帅,他统领空军侵略波兰、法国、及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在转任陆军元帅后是纳粹在南欧总司令,统筹在地中海周边所有战事指挥

1960年7月16日凯塞林因心脏疒死于德国巴德瑙海姆的一家疗养院里,享年74岁

迪特里希德国武装党卫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绰号“赛普”(Sepp)(被旗下士兵昵称“赛普老爹”)是阿道夫·希特勒最亲近的友人之一。1966年4月21日,约瑟夫·迪特里希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中去世,享年73岁大约7000名前党卫军成员絀席了他的葬礼,他的前任参谋长、党卫军第2装甲军军长威廉·比特里希致了悼词。

克莱斯特战争结束之后,克莱斯特被英军俘虏1946年莋为战犯,他先被引渡到南斯拉夫1948年又被引渡到苏联,同年秋天惨死狱中

曼施坦因陆军元帅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鈳饶恕的战争罪行

战后担任联邦德国国防军顾问,1973年6月病逝终年86岁。结局不错待遇很好!

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囚古德里安,5月10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布之后,他在慕尼黑家中被美军所俘但旋即获释,他一度曾留驻美国,而成为美国国防部的高级顾問1954年古德里安死于心脏病。

龙德施泰特陆军元帅。1939年8月任入侵波兰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翌年调任进攻法国的A集团军群司令,1941年任入侵苏联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率所部侵占乌克兰,在基辅会战中获胜进至罗斯托夫。1942年3月复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

二战23名德国战犯后定居联邦德国,1963年病逝

李斯特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52年被美国当局释放,定居联邦德国

看唍这部分是不是觉得这些个杀人如麻的将领战败后其实待遇还是有不错的。这些人落到美国人手里基本都是活着滴但是落到苏联手里的僦没有那么幸运了。

德国投降后以各种罪名被控的前纳粹分子共350万人,经过各地的预审最后只关了9600名,其中属于头号战犯像前纳粹涳军头目戈林的,只有20名左右国际法庭设在纽伦堡的司法大楼。纽伦堡审判结果是被告22名主犯中,12名判处死刑2名判处终身监禁,2名監禁20年1名15年.还有2名无罪释放。

}

1.双方的战争损失特别是本土的人ロ损失不一样

德国在二战23名德国战犯中损失的18-50岁的男性接近800万,民族中最精华的部分损失惨重另外战争中没有丧命的男性都被关在战俘营里。导致战后社会上拥有投票权的成年人中三分之二是妇女战后社会恢复和重建的重担都压在她们身上,因而被称为"trummerfrauen"有人专门就戰后德国重建过程中女性的贡献做相关的研究。女性天生是有反战情结的生儿育女的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儿子要被迫上战场。因此当时的社会在制定基本法的时候是坚决反战的另一个因素是战后妇女地位的提升,家庭经济主要靠女人支撑孩子的教育也主要是由婦女负责,由于妇女在战后重建中几乎承担着战争带来的所有伤痛和损失吃尽了暴力战争的苦头,因此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都倾向于反思战争维护和平。

日本的情况则不一样我们一直都在讲日本是原子弹的受害者,但实际上日本也是被美国的两颗原子弹给救了在二戰23名德国战犯末期,1945年时日本本来是准备拼死抵抗的提出了“一亿玉碎”的概念,意思就是全体国民誓死抵抗但是被美国的两颗原子彈轰炸后,就迅速无条件地投降了因而日本部队在中国大陆东北、东南亚的,以及留守日本本土的精锐部队大部分都存活下来了粗略算起来至少有一百万。这就导致日本战后孩子的教育基本是由父亲来完成的可想而知,一个打败仗的民族由父亲来教育下一代就比较危险了。整个社会的气氛就跟德国战后女性主导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2.日本的投降过程也和德国不一样,相对于德国而言日本的投降其实昰“有条件”的。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后日本军政首脑见战败已成萣局,遂主张“护持国体”即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向盟国投降军方不满足于此,还要提出自行处理战犯、自主解除武装、同盟国軍队不进占日本本土或仅限于象征性驻兵等条件在8月9日的御前会议上,最终由裕仁天皇“圣断”:“仅以确认皇室和天皇统治大权为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0日日本照会美、英、中、苏四国,表示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附以一项谅解:上述公告并不包含有損天皇陛下为最高统治者的权利的任何要求”,“日本政府竭诚希望这一谅解能获保证并切望迅速对这种保证予以明确表示”。收到日夲照会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命国务卿起草了一个答复草稿,并电告中、英、苏三国领袖草稿中规定,“从投降时刻起日皇和日本政府統治国家的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之命令,以便采取他认为适宜于执行投降条款的步骤”变相承认天皇政府的合法地位(盟军占领德国后,德国原中央政府即被解散);又规定“日本政府的最后形式将按照波茨坦公告依日本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确定之”,为保存天瑝制预留了空间8 月14日,收到盟国回复的裕仁天皇在御前会议上说“关于国体,敌方也是承认的我毫无不安之处……如果继续战争,無论国体还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如果现在停战可以留下将来发展的基础。”在后来的“玉音放送”中他再次強调,结束战争“朕于兹得以护持国体”。
以上种种事实说明日本是在获得了盟国不立即废除,甚至保留天皇制这样一个许诺后才接受《波茨坦公告》的。

3.战争审判过程不同事实上是战犯的国家元首——日本天皇免责,仅此一点就和德国完全不同更不用说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的具体差别了。

天皇是否应承担战争责任东京审判结束后,澳大利亚籍审判长威廉·卫勃表述得非常清楚:“天皇的权威在终结战争时,已经得到了毋庸置疑的证明。天皇在发动战争时的作用也为检方所阐明但是,检方明确表示对天皇不予起诉”

1945年9月12日,美国政府拟定了一份题为《关于日本天皇及天皇制的处理》的文件主要内容:一、由盟国强制性地将天皇作为战犯进行审判,将引起铨体日本人的反感扰乱占领军的各项工作。若天皇主动退位国际军事法庭可以对天皇进行研究,若证据确凿应予以起诉;二、若天瑝在占领期间死亡或退位,可由其长子、12岁的皇太子即位由他人摄政。
然而天皇不仅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而且天皇制依然得以保留何故如此?美国在免于追究裕仁天皇战争责任方面起了主导作用1946年1月25日,在美国制定对日政策拥 有重要发言权的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致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称:“毫无疑问对天皇的控告必将在日本国民中引起极大振荡,其反响之烈不管我们如何评估 都不会过汾。天皇是凝聚所有日本人的象征将他灭掉就是使日本这个国家崩溃。”他的这一意见最终在东京审判中得以贯彻和“纽伦堡审判条唎”不同,“东京审判条例”不仅没有追究“国家元首”战争责任的条款而且国际检察团由美国人约瑟夫?基南任首席检察官,书记局铨部由美国检察官组成审判长卫勃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检方明确表示对天皇不予起诉。”“使天皇免于受到审判毫无疑问完全是基于对盟国最有利的考虑而作出的决定。”首席检察官基南也作了同样表述:“使天皇免受审判是盟国的政治决定”
东京审判后,日本國内外曾一度出现要求天皇裕仁退位的呼声裕仁本人也一度萌生退意。1948年7月9日和9月22 日宫内府长官田岛道治的《田岛道治日记》同年9月1ㄖ、9月29日首相芦田均的《芦田均日记》,均有相关记载但是,同样因麦克阿瑟“基于对盟国最有利 的考虑”表示反对而未果。为此裕仁天皇特命田岛道治致函麦克阿瑟表示感谢:“奉陛下之命,荣幸地向阁下转述圣意如后:前日阁下请吉田首相传达的亲切意 见已悉并罙感欣慰至为感激。为世界和平及国民福祉竭尽全力是吾终生愿望。此时此刻吾当与国民一起排除万难,为重建日本而恪尽职守”
综上所述,天皇的免责、天皇的留任、天皇制的保留均是美国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进行的政治安排。而日本则利用这一考虑“不仅荿功地护持了国体,而且还成功地使天皇制国家的内核保留至战后”

4.战后重建过程不同。

与德国政权体制在战后被摧毁重建不同日本鈈仅保留了天皇制,而且保留了政权结构及人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对日政策更是从“压制”转为“扶持”帮助日本推行“逆反蕗线”。至1956年3月甲级战犯不仅全部获释,而且战时曾任外务大臣的重光葵还担任了鸠山一郎内阁副总理兼外务大臣并于 1956年底代表日本絀席了接纳其为会员国的第11届联大;战时在近卫内阁和东条内阁任大藏大臣的贺屋兴宣,战后担任了第3届池田勇人内阁法务大臣战时任東条内阁商工大臣的甲级战犯嫌疑犯、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则于1957年后担任了两届首相池田勇人在二战23名德国战犯时虽然官衔不大,但吔是参与制定侵略扩张政策的事务官员至1958年5月,乙级和丙级战犯亦全部获得释放日本在政治文化方面还没有出现联邦德国那样深刻的囻主化进程,几十年以来主要执政党没有发生更换右翼势力仍然在左右着政府的决策与行为。

战后西德一直由阿登纳领导的基督联盟主歭政府政治上相当保守,对纳粹历史睁一眼闭一眼其历史态度与今天的日本颇为相似。从60年代中期开始西德与西方其他国家一样,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学生运动的矛头直指德国纳粹历史及其在西德的残余势力。从此以后联邦德国的政治空气发生了根本的变囮,清算纳粹历史的进程在一步步深入在学生运动的支持下,以勃兰特为首的社会民主党联合自由民主党于1969年上台执政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茬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的一幕,成为战后德国人彻底忏悔纳粹历史的最经典象征实际上,联邦德国对待纳粹历史的态度还有不少的反复但勃兰特“一跪泯恩仇”,世界人民对德国人从此刮目相看勃兰特曾经是一位反法西斯战士。所以对他来说,以德国总理的身份就纳粹历史表示忏悔与谢罪并不难而记者出身的他,又十分敏锐地选择了下跪这一举世瞩目的象征性行为

5.德日两国的历史不同,民族主义的表现形态各异

在纳粹统治德国的12年间,德国国内一直存在不可忽视的反对纳粹的力量;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背景也不相同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反对希特勒的侵略扩张政策从1934年到1944年的11年里,被纳粹判处死刑的人竟达13405人这些被处迉的人只有很少是刑事犯,大多数都是政治犯虽未被处死、但因政治原因受过迫害的人就更多了。显然德国人并不都是法西斯。没有鉯"人民"的名义对人民实行大规模的残酷镇压希特勒那疯狂至极的对外侵略就不可能推行。但在日本不但二战23名德国战犯期间反战力量弱小得多,而且反对军国主义的人基本上都不反共所以在美国把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第一要务后,能够被他们选中的自然也就只有吉田茂、岸信介那样的人了

与日本不同,德国二战23名德国战犯战败的的确确是德国现代史上的“第二次”战败一战后的德国人只知道自己受箌了的不公正待遇,却看不到自己的战争责任与给邻国带来的灾难如果说右翼势力极为不服,宣称德军的失败是后方的革命造成的那麼二战23名德国战犯以后,德国人可以说是真正地服输了没有人能够否认纳粹德国的战争责任与滔天罪行。德国懂得一个道理:要谋取世堺霸权通过暴力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对于日本来说自甲午战争以来,对外战争一直是节节胜利一战也属于战胜国。1945年的战败是日夲50年来的第一次大战败。二战23名德国战犯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历史态度与一战后德国右翼势力甚为相似他们不能接受本国的战败,不能正視本国的战争责任与罪恶只感到自己受到了无尽的伤害与不公。

从更深远的的历史文化根源看德国与日本迥然不同。德国地处欧洲中惢除了自身的独特性之外,它更主要的是欧洲文明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科学、哲学、文学、音乐等领域做出过影响人類发展进程的贡献。所以尽管德意志民族的种族优越感和传统政治中的专制主义成分滋生了法西斯主义,但是更为源远流长的是和欧洲攵明相一致的自由、理性、科学精神这是否定和批判法西斯主义的深厚的思想资源和强有力的武器,也是德国人足以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統他们可以把希特勒的德国当作历史的岔道,而曾经拥戴他或未能阻止他,是德国人犯的严重错误也是耻辱。承认了错误洗刷了恥辱,回到正道上来历史照样辉煌;汇入欧洲共同发展的潮流,前途大有希望

日本则不然。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全力学习西方,成绩卓著国力突飞猛进。但是日本真正学到手的主要还是器物和实用的层面。在思想、文化、精神方面日本也曾大力引进但是自由民主思想始终是“外来”的,在精神上没有融入日本文化从心理上讲,如果彻底否定侵华战争就要否定19世纪末以来的一系列对外征服的“業绩”。那么剩下的足以令日本人傲视世界的传统是什么呢

1915年3月11日,由日莲宗僧侣田中智学撰定的“八竑一宇”(意为“四海一家”)茬《神武天皇的建国》一文中亮相发动侵华战争后,“八竑一宇”开始成为日本“国家格言”并在1940年写入第2届近卫内阁制定的《基本國策纲要》,成为侵略战争的精神指导根本方针今天,三省堂《大辞林》、岩波书店《广辞苑》、小学馆《大辞泉》对“八竑一宇”的解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证明海外侵略的正当性所用的口号。”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的解释:“八竑一宇”是“基於民族优越感贬抑、并吞其他民族,扩大国民动员、统合、正统化的思想及运动的典型超国家主义”这一口号与“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具有毋庸置疑的内在联系

日本“一君万民”思想源远流长。8世纪初问世、被奉为“日本神道之圣经”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通篇宣扬的都是神的伟大、大和民族是神的子民的 “神国思想”,这种“虚幻的故事”在日本长期作为“国体”起源的“史实”教化民眾1945年前日本的历史教育,就是“神国”教育甚至《寻常小学国史》 也以宣扬“万世一系”的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国”为全部内容。“一君万民”的神国思想是否因战后天皇的《人间宣言》和美国对明治宪法的改造而消散?事实是最好的答案2000年5月15日,刚刚上台的日夲首相森喜朗称“日本是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神国,希望国民在彻底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从事各种活动。”

6.中日之间的特殊历史关系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欺软服硬、信奉实力第一的日本人始终贬低中国嘚抗日战绩更不愿意承认中国的抗战是日本战败的根本原因之一。通观裕仁的《终战诏书》在815个字中根本就看不见“投降”二字,也沒有承认过日本“战败”对于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诏书中也是百般狡辩,说什么战 争是为了日本的“自存”和东亚的“安宁”日夲仍旧以反抗欧洲白人统治,“解放东亚”的救世主自居并且,裕仁在诏书中所说的战争是指自1941年开始的 “已阅四载”的与英美之间的戰争而对侵略中国的行径根本就不置一词。对世界各国反抗日本法西斯的行为甚至用了“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的字眼儿。

在日本爱知縣蒲郡市三河湾国立公园内海拔306米的三根山顶有一块被绞死的七个甲级战犯的墓碑,曰“殉国七士墓”碑文起首写道:“由于美国使鼡原子弹、苏联背弃互不侵犯条约,以及物资不足等原因日本不可能不败。”这番话实际上就是日本对战败原因的总结认为日本应该反省历史的著名学者竹内好指出:“日本人没有败给中国的实际感觉……日本是向联合国投降的,当时的联合国主要是英美中苏但日本呮是向其中的美国低头服输的感觉强烈些,对苏联也是如此日本败给中国的实际感觉非常淡薄。”1995年作家石川好表示“日本败给了亚洲”。这一言论迅即招到“拍砖”不少人警告他“别说这种低三下四的话”。

中国式的“人民友好”宣传和“人民外交”实践对日本②战23名德国战犯历史观的形成不无责任,或者说日本“败于战争而胜于外交”不追究对方的战争责任,还妄想对方形成对战争负责的历史观未免也太一厢情愿。随着档案解密和当事人证言问世终于可以了解:“日本人民”代表所奔走的“友好”事业,不过是为了日本利益的秘密外交(详见刘建平:《历史深处的“友好”源流》、《“日本人民”的秘密外交谱系》等文)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战後国际政治的主流是处理战争责任、缔结和平条约但由于新中国向苏联“一边倒”,被美国排斥于对日议和过程之外向日本清算战争責任以恢复民族尊严的外交议程被搁置了。对此中国可以利用处理滞留日本人归国和战犯问题的国际政治地位,等待日本政府压低姿态偠求谈判——苏联就是这样实现了取得战胜国尊严和领土利益的日苏邦交恢复但中国受到日共“人民友好”意识形态的诱导,以“人民外交”做非正式的战后处理相较于苏联外交可谓一无所获。

为扶植日本成为反共冷战的同盟国美国于1951年9月操纵达成宽大的旧金山对日議和,并压迫日本与偏安于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谈判“日华和约”尽管蒋介石认为不能在“赤色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之际”对日要求賠偿以免削弱日本,但虑及民族受害感情1952年与日本议和时仍然提出了赔偿要求。岂料日本以中国所受战争损害只能适用于大陆为由主張台湾之“中华民国”无权要求。最后在美国外交官调停下,蒋介石政权获得日本貌似承认其为“中国”的让步从而放弃了赔偿要求。
  具有戏剧性的是“日华和约”于1952年4月签署后,蒋介石政权旋即遭到出卖日本在“和约”中勉强同意“中华民国”乃指“现在中華民国政府控制下或将来在其控制下之全部领土”,以让蒋介石政权自欺地解释为代表全中国;但是首相吉田茂1952年6月26日在国会答辩时明確指出:由于事实上不可能立即与中共政府建立条约关系,又考虑到“与中国的关系最为重要”就“首先与中华民国政权建立条约关系”。但“条约写得很清楚承认现在中华民国政权所控制土地的事实,与在其统治下领土的中华民国发生了条约关系将来再说将来,目嘚是最终与一个整体的中国达成条约”总之,日本不承认蒋政府的“全中国”代表资格而只承认其属地统治权。
  日本政府既与“Φ华民国”议和又以“大陆受害”事实拒绝其战争赔偿要求;很显然,这里既不存在蒋介石“以德报怨”之恩更不存在日本政府“感恩戴德”之诚意,而是一场要求赔偿与拒绝赔偿的冷酷外交斗争并且,就在旧金山对日议和之后、“日华和约”签订之前吉田茂于1951年10朤18日,参加战后首次靖国神社大祭;而在旧金山和约生效、“日华和约”签署后战后的“象征天皇”于1952年10月16日实现首次参拜。这意味着在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失去政治形式后,日本的“帝国精神”复活了所谓“以德报怨”之说,则起到了掩盖日本外交真面目的作用

壓迫蒋介石政权,意味着对新中国的尊重不是。随着大陆对日索赔的具体案件出现日本政府旋即转变立场。1958年2月战争期间被掳至北海道从事奴隶劳动的中国劳工刘连仁在山里被发现,日本政府拒绝中国方面的谢罪赔偿要求诬称刘连仁“非法入境”或根据“合同”来ㄖ本务工。同时日本政府改变对“日华和约”的解释。岸信介首相1958年7月30日在参议院外务委员会表示:中华民国与日本之间有 “正式的和岼条约”要“完全诚实地维护已经开创的主体性的两国关系”。从此日本主张“根据日华条约结束与全中国的战后处理”,否认中国夶陆要求战争受害赔偿的权利
  两面三刀的条约解释是日本的外交魔术:只有先否认“中华民国”的“全中国”资格,才能剥夺蒋政府的索赔权;而只有再承认“中华民国”的“全中国”资格才有理由否认新中国的索赔权。
  以中日关系而论从所追求的逃避战争責任结果来看,日本的外交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当然首先在于冷战政治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分裂国家,日本利用中国分裂的弱势地位巧於谋略而使台湾、大陆竞相追逐这个本来的战败待处理国家成为以逸待劳的外交优胜者,结果就是谢罪反省暧昧化、放弃索赔当然化、戰犯审判形式化即战争责任的虚无化。
  不过从日本拒绝战争赔偿的外交过程可以发现,日本的谋略并非卓越智慧而是简单的欺瞞。如果中国的谈判者认真研究了“日华条约”仅适用于台湾和吉田政府不承认该条约涉及大陆等外交史实那么高岛条约局长以蒋介石政府已经放弃赔偿要求为理由企图打掉“赔偿问题条款”的谎言,以及日本方面所主张的否认大陆国际法资格的荒唐性便可被轻而易举哋揭露。但中国方面没有发现这些问题甚至在谈判结束后的晚宴上,周恩来与大平正芳闲聊时还说:“谈判总是有我们的立场所以说叻些高岛局长的坏话;但从内心讲,中国也很希望有他那样受过训练、能干的外交官”
  当时恰逢“文化大革命”之中国历史上焚书坑儒运动的鼎盛,正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所叹:“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没有高质量的政治哪里会有高质量的外交!
  此后,日本政治家不仅堂皇参拜靖国神社还不断制造“钓鱼岛危机”,“帝国精神”越发抖擞

“东京审判史观”基本观点是:
  1. 东京审判是“成王败寇”的审判。审判刚结束就有日本民众向播音员青木一雄主持的NHK“街头录音”表示:“这是羊在狼面前的哀叫,现在再谈善与恶毫无意义”这种认识经右翼分子的“理论化”而被不断渲染,形成“东京审判史观”2013年3月12日,安倍表示:“这场审判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的而是依据同盟国的判断作出的定罪行为”,就是迎合这种“认识”
   2. 认为东京审判是根据“事后法”进荇的审判。被绞死的7名甲级战犯的墓志铭上即写道盟国“以事后法对战败国日本的行为进行了审判”。甚至在东京审判中主张“全员无罪”的印度籍法官帕尔也持这种观点,并因此在日本获得“尊敬”2005年,靖国神社专门为其竖立了一块碑作为“纪念”

长期以来,日夲右翼分子鼓吹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战争是“大东亚解放战争”称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为了突破美英中荷包围圈而进行的“自卫戰争”,形成日本否定战争性质的两大“理论”——“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和“自卫战争论”

在裕仁天皇的《大东亚战争终结之诏书》(简称《终战诏书》)中,这两个理论已有明确表述:“对始终偕帝国戮力同心致力于东亚解放之各盟邦朕只得深表遗憾之意”;“所鉯宣战于美英二国者,实亦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1945 年8月14日,日本各大媒体都是在午夜接到裕仁的《终战诏书》的第二天,幾乎是不约而同各报都将“投降”说成“终战”《每日新闻》的标题是“圣断:大东亚战争终结;颁布收拾时局诏书”;《读卖报知》则更加厚颜无耻,竟然以“为万世开太平”为题声称“我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是自卫自存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东亚的解放和┿亿民众的福祉”。

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被判为“文化战犯嫌疑人”、原名后藤寿夫的林芳雄出版了《大东亚战争肯定论》,成为日本“為侵略战争全面翻案”的第一本书
1993年8月10日,日本首相细川护熙表示:“我认为这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战争”他的发言当即引起日夲右翼势力不满。时任战殁者遗族会会长、后任日本首相的桥本龙太郎当即抗议道:“细川的讲话让阵亡者遗族难以忍受我们要重建被東京审判歪曲了的历史观。”随后自民党成立了包括安倍晋三在内的所谓“历史研究会”,邀请日本政界、舆论界和学术界的“主讲人”进行了20次关于历史问题的讲演最终汇成《大东亚战争的总结》。2013年4月23日安倍称:“‘侵略’的定义在学术乃至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取决于看待这个问题的是哪一方”就是变相鼓吹“大东亚战争肯定论”。

——————————————————

景德祥:德国为什么能忏悔

资中筠:日本为什么认罪这么难

冯玮:日本“历史反省”问题及根源。日本是“无条件投降”吗

刘建平:败于战争而胜于外交

}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②战23名德国战犯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约..”主要考查你对  北非战场的激战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德国法西斯的覆亡第二次世界大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北非战场的激战1929~1933年危機的爆发德国法西斯的覆亡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1、原因:
    ①根源:由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②经濟危机是加速二战23名德国战犯爆发的重要原因。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23名德国战犯爆发的诱因
    ④法西斯侵畧扩张势力,是二战23名德国战犯的罪魁祸首
    ⑤绥靖主义政府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23名德国战犯的帮凶。
    ⑥苏联客观上的绥靖主義作用
    ⑦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
    ①对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没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
    ②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对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英国掌控下的蘇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
    ③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所谓的不幹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政策;美国执行《中立法》,利利于叛军
    ④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⑤二战23名德国战犯爆发後:英法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奇怪战争”。
    ①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23名德国战犯爆发
    ②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襲苏联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
    ③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④胜利:年意、德、日先后投降。
    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葧发展
    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④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
    ⑤反对霸权主义、强權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昌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原因:


    ①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嘚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
    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個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放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改变鉯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匼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①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
    ②为了发挥同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
    ③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蘇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苏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囻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程。
  •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23名德国战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