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火箭发射视频火箭发射失误 历史上还哪些航天发射失利记载

  中国援建埃及卫星总装集成及测试中心项目效果图(来自网络)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阿尔及利亚首颗通信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开辟了该国通讯新时代。(新华社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金秋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面对时代命题,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深情对话,激情相拥,形成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年)》等一系列重要共识,开辟了新时代中非全面合作发展的新境界。

  多年来,科技合作特别是航天合作是中非全面合作的一大重点和亮点,逐步形成了以卫星整星进出口、合作建设航天基础设施、共享卫星资源等多种方式。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必将进一步拓展中非航天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使现代航天科技成就更好地促进中非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中非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发射卫星缩小“数字鸿沟”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非洲国家在总体上还处于欠发达水平,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与发达经济体存在很大“数字鸿沟”,但这并不妨碍非洲追求航天梦。实际上,很多非洲国家怀有发展航天事业的雄心壮志,期待以此来全面提升自身卫星通讯能力,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进而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和生活方式。据报道,目前南非、尼日利亚、摩洛哥、埃及等已经建立了空间及卫星项目,加纳、肯尼亚等国表达了发展航天技术的强烈意愿。

  中国作为有世界影响的航天大国,在有条不紊推进自身航天科技、发展航天事业的同时,把目光投向非洲大陆,助力非洲国家实现航天梦想,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实现自身航天新突破。2004年12月,中国与尼日利亚签订“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轨道交付合同。2007年5月14日,尼日利亚迎来了航天事业历史性时刻,该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由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满足了该国电讯、广播、宽带多媒体服务等需求,推动了数字经济转型。该卫星还可为尼日利亚周边国家提供服务,带动了非洲大陆在卫星应用、地面通信、电信网络方面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此次发射也拉开了中国整星出口、在轨交付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航天实现了新跨越。

  2017年12月,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今年3月,该卫星实现在轨交付,阿尔及利亚由此迈入了本国卫星时代,实现了广播电视、应急通信、远程教育、电子政务、企业通信、宽带接入和星基导航增强服务,大幅改善了信息基础设施,造福边远地区民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在与中国的航天合作中,非洲国家深刻体认到中方“授之以渔”的诚意,正如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布哈利法所说,之所以选择与中国合作,除了其在技术、价格等方面的优势之外,更在于中国会传授给我们技术,帮助我们培养人才。中方是真正能和我们“同心同德”发展经济的好伙伴。

  航天技术是综合国力的体现,航天事业的进步必须紧紧依靠本土航天人才。对非洲国家而言,拥有属于自己的卫星难,而培养锻炼一批自己的航天专才更是难上加难。中国在合作中不仅帮助外方实现卫星发射入轨,而且在卫星地面站建设、在轨测控和运营等方面与外方精诚合作,让其科研人员在合作中学习成长。同时,卫星广泛的应用领域意味着不仅带来大批就业机会,而且会催生一批新的行业和领域,会给很多传统行业和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此相应,相关人才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方在此过程中勤勤恳恳地做好相关培训和知识传播普及工作,真正赢得了非洲伙伴的心。

  在卫星应用领域,中国在对非合作中,向广大非洲国家开放多年努力建设的空间基础设施,特别是分享自身的卫星数据资源,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中巴资源卫星向非洲免费开放和中阿北斗中心的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中巴资源卫星中国和巴西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减灾防灾以及农业、林业、水利、测绘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南非建立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接收站,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和分发。2009年5月,中国与相关各方签署协议,通过设在南非、埃及等地的接收站向非洲提供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

  今年4月,中阿北斗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揭牌成立,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主要承担向包括非洲地区国家在内的区域进行北斗应用演示、测试评估、教育培训和联合研究等,推动基于北斗应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非洲国家的航天梦当然不仅在于拥有属于自己的卫星,分享到别国的卫星数据资源,而且在于更为高端的卫星研制和生产,将来还将延伸至航天事业的其他领域中。中国适应非洲国家的需求,与其携手合作,共同向前。

  埃及致力于发展遥感卫星产业,但该国并没有卫星总装、集成及测试中心,无法拥有初步的卫星研制能力,只能依靠进口外国整星。2016年1月,中国和埃及签署了援建埃及卫星总装集成及测试中心项目实施协议,该项目是中国继坦赞铁路以来规模最大的技术合作类援助项目。该中心预计于2019年建成,届时,埃及将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基础设施,具备两颗600公斤级卫星的并行研制能力,航天科技实力将迈上新台阶。值得一提的是,在埃及卫星总装集成及测试中心项目实施期间,中方还将负责培养埃方科技人员,使其具备与该中心相匹配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埃及航天科技能力,为该中心将来的运行管理和埃及航天长远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埃及卫星总装集成及测试中心项目将有望成为中非航天合作的新的里程碑。

  同样从与中方航天合作中受益于卫星研制的还有尼日利亚,该国总统预算顾问阿古斯托访华时曾对中国媒体表示,通过航天合作,已有一批尼方工程技术人员接受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培训,他们培训的内容包括卫星测量控制以及卫星设计,尼方技术人员不仅由此深入了解了卫星的各项技术,而且还形成了卫星初步设计能力。

}

探索宇宙是人类的梦想,自苏联1957年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后,中国也不甘落后,积极研发,终于在1970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自此我国的太空探索之路也进入了新了篇章。

4月24号是中国的第三个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今年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航天员中心成立50周年,从1970年到2018年4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共进行了271次发射,先后把近400个航天器送入轨道,并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效益。

中国的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是让全世界震撼,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快速发展为目前的强国,不管是从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在航天事业上,中国的发展速度无人可超越。

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可是世界领先的,从没有发生过一起运载火箭爆炸事件,这在世界火箭发射史上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很多国家都跑来中国代发卫星。

按动力学科划分,运载火箭一般分为化学能火箭、电火箭、核火箭、光子火箭和太阳能火箭等。至今所有航天发射都是用化学能火箭。

化学能火箭又可以分为液体和固体火箭。前者性能高、推力大,被广泛使用;后者使用时很灵活方便,多用于助推、分离和发射小型航天器。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多级火箭,并有三种组合形式,即串联、并联和混合形式。串联式火箭结构紧凑、气动阻力小、发射简单;并联式火箭发射时所有的发动机可以同时点火,故推力大,但发射设备复杂,费用高;串联式和并联式同时使用的叫混合式火箭,它兼有上述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我国长征2号子系列火箭用于发射低轨道航天器,长征3号子系列火箭用于发射高轨道航天器,长征4号子系列火箭用于发射极轨道航天器。其中的长征2号F是我国唯一的载人运载火箭,主要特点就是可靠性高。它已成功发射了6艘载人飞船,成功率100%。

近年,我国又发射了长征5号、6号、7号、11号新一代大中小型运载火箭,使我国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其中的长征5号是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被昵称为“胖五”,因为它的直径比别的火箭粗,该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水平。

我国已研制和发射了采用东方红2号、3号、4号卫星平台的3代固定通信卫星,其中采用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的卫星最先进,可装载近50台转发器。

我国还发射了4颗采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的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天链1号,使我国测控覆盖率接近100%,并能提供百兆以上的高数据传输速率。

2016年,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天通1号01星升空。它可以为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移动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通信服务

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2016年12月11日,搭载风云四号卫星的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2017年0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

2013年,嫦娥3号落月探测器成功在月面软着陆,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地球以外天体的软着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3个掌握落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中继卫星和落月探测器。它们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造访月球背面的壮举,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

2020年,我国将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一次完成对火星的“绕、落、巡”3项任务,这在世界上是首次。此后,我国拟探测小行星、木星等。

看到以上中国近年来取得的航天成绩,作为一位中华儿女,深深感到自豪。祝愿中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航天日火箭发射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