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女学生用什么适合20岁用的护肤品品好,价格太高承受不起

怎么看20岁中国美女留学生宿舍自杀,生前乐观爱笑?-杨的回答-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2月12日晚上9点多在加州大学校报上传出。当天下午4点左右,警方接到来自学校宿舍的报警电话。当晚8点30分左右,警方确认一名学生死亡。她是来自中国的20岁留学女生Weiwei Liu,就读于德语和心理学专业。这些年,魂断海外的留学生太多了。
2016 年 1 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小陆 ( 音译 ) 跳冰湖自杀。
2015 年 1 月 27 日,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2014 年 10 月 15 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留学生李扬凯 ( 音译 ) 跳楼自杀。
2014 年 8 月 21 日,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中国留学生林旭 ( 音译 ) 跳楼自杀。
2012 年 10 月 26 日,素有 &MIT 才女之称 & 的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中国留学生郭衡 ( 音译 ) 上吊自杀。
怎么看20岁中国美女留学生宿舍自杀,生前乐观爱笑?
天堂有路你不走 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20岁正是人生大好青春的年龄。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一段经典对白,倍受家庭矛盾和暴力困扰的“问题”少女马蒂尔达问莱昂:“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just when you're a kid(人生总是这么苦,还是只是童年如此)?”,并没有良好童年经历的莱昂回答道:“Always like this(总是如此)”。在电影的情节铺垫下,一个年仅10来岁的女孩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禁让人感叹唏嘘。而现如今的社会中,其实也不乏众多的青少年正备受类似的人生痛苦和煎熬。美国加州少女自杀的真实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近年来,从媒体新闻报道可以看到,在校的青少年自杀率逐年上升。很多成年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何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高中生、大学生,在物质条件如此丰厚的今天,会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这些学生仅仅是因为媒体做报道的,作业太多、学习的压力过重而选择了轻生的道路吗?有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类一切心理问题和痛苦的根源,其实就是“生存焦虑”和“死亡恐惧”。当你来到人世间就要面对前者:如何好好活下去。经过了数十年的斗争,达到了一个安稳的生活状态后,你又要面对后一个问题:如何好好死去。所以,谈到前者——生存焦虑——可能当下社会中大部分人都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不管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作为父母的子女教养问题,还是婚姻家庭生活负担问题等等,可能都是这一问题的转化。一、过度夸大的生存焦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基本需求其实也就是他生存下去的基础,包括温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水平尚可以支持孩子的温饱和安全,但是由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引发人际间的攀比心理。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条件尚未达到完全保障的情况下,也容易引发父母过度夸大的生存焦虑。因此,在过度夸大的生存焦虑下,对于自身心理功能没有建设良好的父母,会在无意中将自己的这种焦虑情绪影响到孩子。而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忽视需要层次理论中涉及的其他方面——孩子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也是个体生存下去的基础。二、焦虑传递的“踢猫效应”人是社会性的生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需要与社会其他成员有建立起千丝万缕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关系的实质,实际上是谁向谁投射焦虑。一般而言,在关系中,总是心理功能弱势的一方向心理功能强势一方投射焦虑。比如,在咨访关系中,来访者向咨询师投射焦虑,咨询师承受和帮助来访者化解的焦虑;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向父母投射焦虑,父母承受和帮助孩子化解焦虑。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父母可能不仅不能较好的调节自身的焦虑,还很有可能通过“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比自身弱小的孩子身上。所以会出现一些父母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没有配合自己、没有理解自己,而没有从自己是否了解和体会孩子的角度出发,这也就是心理学中常谈到的孩子心理“反哺”父母的现象。三、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建设主要来源于三大支持系统:一是家人、二是老师、三是同伴。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有着至少一个系统的良好支持,可以帮助他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不会被轻易击倒。例如,对于一个在学校被教师批评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可以很好的接纳他和鼓励他,那么他是可以很好的面对这一事件。退而求其次,如果他有很好的朋友伙伴可以倾诉,那么也不会给他带来过重的心理创伤。但是,对于一小部分孩子来说,如果他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欠缺,他当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又不知道主动的求助(如寻求心理咨询),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危机事件的发生。所以很多老师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两句都说不得,那是因为他可能不仅承受着你的这两句,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要求和不理解。所以,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很多学生的轻生事件?这一部分可能没有得到父母良好支持和积极接纳的孩子,宁愿选择轻生,是因为他不仅没有办法解决他自己的生的焦虑,还要自小肩负着父母的生的焦虑,并且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分担。从这些令人震惊和惋惜的事件中,应当让我们深刻反思:作为父母和成年人的我们,不仅要注意切勿将自身过分夸大的生存焦虑传递给孩子,还应当注意给未成年孩子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援,了解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根据孩子心理功能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帮助其做好心理的建设。塑造良好、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培养有活力的下一代,也是我们社会的希望所在。
上周日,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传来一则让人十分痛心的消息——就读于该校的中国留学生Weiwei Liu被发现在寝室内身亡,年仅20岁。警方断定,Weiwei的死因为自杀,而她自杀的动机依然在调查当中。根据UCSB校报Daily Nexus的信息,Weiwei是该校语言学专业(linguistics )的大二学生,来自中国广东,热爱美国文化。当地时间2月16日,UCSB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为Weiwei Liu举办了一场追悼会,她的父母也到了现场。追悼会的现场播放着Weiwei生前和她妹妹一起录制的《Summertime Sadness》,她的母亲说:“她嗓音很美,我们经常会播放这首歌。”Weiwei是个十分喜爱音乐的女孩,她喜欢弹钢琴和唱歌,也十分喜爱读书。Weiwei的母亲告诉校报,对于她的妹妹和两个弟弟来说,她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在她去世前,还跟爷爷奶奶通过微信视频,也跟家人祝了“元宵节快乐”。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Weiwei的家人也才去过圣芭芭拉,与她一起过年,在她宿舍的厨房里做了一顿年夜饭。之后她和家人们一起去了圣迭戈看了科罗拉多酒店,又去了洛杉矶的环球影城,因为她很喜欢坐过山车。Weiwei生前在Facebook上留下的最后一条信息中,她曾感谢自己的母亲一个月以来的陪伴和照顾:我曾无数次走过这条幽径,总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无人的场景。我从不喜欢出现在家人的镜头里,但这次例外,因为在陪伴和照顾我一个月之后,妈妈将与我分别。妈妈,不用担心Linka (Weiwei的英文名),你的小女孩已经长大。我会一直想念你。图片摄自Weiwei妈妈。喜爱读书、音乐,热爱旅游,同时也是弟弟妹妹眼中的榜样,在Weiwei生前的照片中,我们也发现,她是一个能与人相处融洽的女生,20岁的大好年华,她究竟为何选择自杀?我只想做一个普通正常的人 —— 某同样选择了自杀的留学生的绝笔从Weiwei生前留下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女生。更不幸的是,过去这几年,还有很多和Weiwei一样的留学生,放弃了自己精彩的一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日,俄亥俄州立大学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专业大三的学生刘同学自杀身亡。自杀前三天,刘同学还和几个好友一起商量去滑雪的行程。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的陆同学跳进了冰冷刺骨的密歇根湖,结束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自杀前她和母亲视频通话三小时,并没有显示任何反常迹象,却不料那就是母亲与她最后的通话。2015年1月,耶鲁大学的华裔学生王同学从金门大桥跳下与世告别。去世前她曾在Facebook写道:“亲爱的耶鲁大学:我爱这里。我希望有更多时间。我需要时间去工作,我需要时间去等待新药物以治疗我的病。但是学校不能满足我这些。我承受不起离开学校一年或永远退学。”此前王同学曾因精神问题退学。这或许不是她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原因之一。但也可以看出,在她生前,曾经需要作出十分重大的抉择,她的情绪可能有过波动。但是,在22天之后,她又发了一段文字,不免让人感到更加痛心:“在上学期的一节古典神话学上,教授问了在场有多少人想要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只有二十几个人举手。于是教授又问,有多少人想要漫长而快乐的一生,大概有六百多个人举手。我现在想知道为什么在美国有这么多嚷嚷着要漫长而快乐的一生,但美国的抑郁比例高居世界第一?又有多少抑郁的人在渴望所谓“漫长而快乐的一生”?课上的举手比例不仅仅只是一个校园现象,而是全美国的普遍现象。这一比例是惊人的,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抑郁,又是这刺眼的两个字。虽然我们不能确定Weiwei Liu就是因为抑郁而自杀,但她这段文字中对抑郁的这些问题,以及这段文字发出时间与她自杀时间如此接近,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心理疾病是一个无形的杀手,有时非但身边的人很难发现,自己也会常常无法意识到。我们在去年12月做的一次调查中,惊讶地发现,7000多名读者中超过一半(53%)投票给了“有过,有动过自杀的念头”选项,还有约9%的读者投给了“身边的朋友有过”选项。“从没有想过自杀”的读者还不足40%。这一令人震惊的数据令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很多留学生出门在外,难以适应国外的生活,心里面的很多事情常常没有人能够倾听,一些不愉快也无处排解,伴随着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很多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患上心理疾病,严重者,就有可能选择自杀。自-林国宇
321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20岁的女孩子用什么护肤品好呢?
20岁的女孩子用什么护肤品好呢?
发病时间:不清楚
20岁的女孩子用什么护肤品好呢?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1)
擅长:擅长营养,慢性病的防治,美容,瘦身、泌尿外科、妇产科、传染病科、儿少卫生、心理咨询
建议:你这个年纪的女生一般皮肤都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就可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办公室/白领
请输入您的信息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上海 经适房贷款首付太高 市民表示承受不起【人人网 - 分享】
上海 经适房贷款首付太高 市民表示承受不起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雪儿新主播求关注
大家中午好
距离你0.001!
小哥哥们求守护
新主播来玩耍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怎么看20岁中国美女留学生宿舍自杀,生前乐观爱笑?-VLKS的回答-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2月12日晚上9点多在加州大学校报上传出。当天下午4点左右,警方接到来自学校宿舍的报警电话。当晚8点30分左右,警方确认一名学生死亡。她是来自中国的20岁留学女生Weiwei Liu,就读于德语和心理学专业。这些年,魂断海外的留学生太多了。
2016 年 1 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小陆 ( 音译 ) 跳冰湖自杀。
2015 年 1 月 27 日,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2014 年 10 月 15 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留学生李扬凯 ( 音译 ) 跳楼自杀。
2014 年 8 月 21 日,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中国留学生林旭 ( 音译 ) 跳楼自杀。
2012 年 10 月 26 日,素有 &MIT 才女之称 & 的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中国留学生郭衡 ( 音译 ) 上吊自杀。
怎么看20岁中国美女留学生宿舍自杀,生前乐观爱笑?
就是觉得没有啥意思了,要啥有啥,没有什么挑战了,就像丹麦,福利太好,就没有了活着的动力了。。。
20岁正是人生大好青春的年龄。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一段经典对白,倍受家庭矛盾和暴力困扰的“问题”少女马蒂尔达问莱昂:“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just when you're a kid(人生总是这么苦,还是只是童年如此)?”,并没有良好童年经历的莱昂回答道:“Always like this(总是如此)”。在电影的情节铺垫下,一个年仅10来岁的女孩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禁让人感叹唏嘘。而现如今的社会中,其实也不乏众多的青少年正备受类似的人生痛苦和煎熬。美国加州少女自杀的真实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近年来,从媒体新闻报道可以看到,在校的青少年自杀率逐年上升。很多成年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何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高中生、大学生,在物质条件如此丰厚的今天,会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这些学生仅仅是因为媒体做报道的,作业太多、学习的压力过重而选择了轻生的道路吗?有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类一切心理问题和痛苦的根源,其实就是“生存焦虑”和“死亡恐惧”。当你来到人世间就要面对前者:如何好好活下去。经过了数十年的斗争,达到了一个安稳的生活状态后,你又要面对后一个问题:如何好好死去。所以,谈到前者——生存焦虑——可能当下社会中大部分人都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不管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作为父母的子女教养问题,还是婚姻家庭生活负担问题等等,可能都是这一问题的转化。一、过度夸大的生存焦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基本需求其实也就是他生存下去的基础,包括温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水平尚可以支持孩子的温饱和安全,但是由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引发人际间的攀比心理。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条件尚未达到完全保障的情况下,也容易引发父母过度夸大的生存焦虑。因此,在过度夸大的生存焦虑下,对于自身心理功能没有建设良好的父母,会在无意中将自己的这种焦虑情绪影响到孩子。而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忽视需要层次理论中涉及的其他方面——孩子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也是个体生存下去的基础。二、焦虑传递的“踢猫效应”人是社会性的生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需要与社会其他成员有建立起千丝万缕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关系的实质,实际上是谁向谁投射焦虑。一般而言,在关系中,总是心理功能弱势的一方向心理功能强势一方投射焦虑。比如,在咨访关系中,来访者向咨询师投射焦虑,咨询师承受和帮助来访者化解的焦虑;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向父母投射焦虑,父母承受和帮助孩子化解焦虑。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父母可能不仅不能较好的调节自身的焦虑,还很有可能通过“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比自身弱小的孩子身上。所以会出现一些父母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没有配合自己、没有理解自己,而没有从自己是否了解和体会孩子的角度出发,这也就是心理学中常谈到的孩子心理“反哺”父母的现象。三、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建设主要来源于三大支持系统:一是家人、二是老师、三是同伴。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有着至少一个系统的良好支持,可以帮助他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不会被轻易击倒。例如,对于一个在学校被教师批评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可以很好的接纳他和鼓励他,那么他是可以很好的面对这一事件。退而求其次,如果他有很好的朋友伙伴可以倾诉,那么也不会给他带来过重的心理创伤。但是,对于一小部分孩子来说,如果他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欠缺,他当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又不知道主动的求助(如寻求心理咨询),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危机事件的发生。所以很多老师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两句都说不得,那是因为他可能不仅承受着你的这两句,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要求和不理解。所以,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很多学生的轻生事件?这一部分可能没有得到父母良好支持和积极接纳的孩子,宁愿选择轻生,是因为他不仅没有办法解决他自己的生的焦虑,还要自小肩负着父母的生的焦虑,并且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分担。从这些令人震惊和惋惜的事件中,应当让我们深刻反思:作为父母和成年人的我们,不仅要注意切勿将自身过分夸大的生存焦虑传递给孩子,还应当注意给未成年孩子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援,了解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根据孩子心理功能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帮助其做好心理的建设。塑造良好、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培养有活力的下一代,也是我们社会的希望所在。
上周日,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传来一则让人十分痛心的消息——就读于该校的中国留学生Weiwei Liu被发现在寝室内身亡,年仅20岁。警方断定,Weiwei的死因为自杀,而她自杀的动机依然在调查当中。根据UCSB校报Daily Nexus的信息,Weiwei是该校语言学专业(linguistics )的大二学生,来自中国广东,热爱美国文化。当地时间2月16日,UCSB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为Weiwei Liu举办了一场追悼会,她的父母也到了现场。追悼会的现场播放着Weiwei生前和她妹妹一起录制的《Summertime Sadness》,她的母亲说:“她嗓音很美,我们经常会播放这首歌。”Weiwei是个十分喜爱音乐的女孩,她喜欢弹钢琴和唱歌,也十分喜爱读书。Weiwei的母亲告诉校报,对于她的妹妹和两个弟弟来说,她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在她去世前,还跟爷爷奶奶通过微信视频,也跟家人祝了“元宵节快乐”。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Weiwei的家人也才去过圣芭芭拉,与她一起过年,在她宿舍的厨房里做了一顿年夜饭。之后她和家人们一起去了圣迭戈看了科罗拉多酒店,又去了洛杉矶的环球影城,因为她很喜欢坐过山车。Weiwei生前在Facebook上留下的最后一条信息中,她曾感谢自己的母亲一个月以来的陪伴和照顾:我曾无数次走过这条幽径,总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无人的场景。我从不喜欢出现在家人的镜头里,但这次例外,因为在陪伴和照顾我一个月之后,妈妈将与我分别。妈妈,不用担心Linka (Weiwei的英文名),你的小女孩已经长大。我会一直想念你。图片摄自Weiwei妈妈。喜爱读书、音乐,热爱旅游,同时也是弟弟妹妹眼中的榜样,在Weiwei生前的照片中,我们也发现,她是一个能与人相处融洽的女生,20岁的大好年华,她究竟为何选择自杀?我只想做一个普通正常的人 —— 某同样选择了自杀的留学生的绝笔从Weiwei生前留下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女生。更不幸的是,过去这几年,还有很多和Weiwei一样的留学生,放弃了自己精彩的一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日,俄亥俄州立大学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专业大三的学生刘同学自杀身亡。自杀前三天,刘同学还和几个好友一起商量去滑雪的行程。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的陆同学跳进了冰冷刺骨的密歇根湖,结束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自杀前她和母亲视频通话三小时,并没有显示任何反常迹象,却不料那就是母亲与她最后的通话。2015年1月,耶鲁大学的华裔学生王同学从金门大桥跳下与世告别。去世前她曾在Facebook写道:“亲爱的耶鲁大学:我爱这里。我希望有更多时间。我需要时间去工作,我需要时间去等待新药物以治疗我的病。但是学校不能满足我这些。我承受不起离开学校一年或永远退学。”此前王同学曾因精神问题退学。这或许不是她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原因之一。但也可以看出,在她生前,曾经需要作出十分重大的抉择,她的情绪可能有过波动。但是,在22天之后,她又发了一段文字,不免让人感到更加痛心:“在上学期的一节古典神话学上,教授问了在场有多少人想要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只有二十几个人举手。于是教授又问,有多少人想要漫长而快乐的一生,大概有六百多个人举手。我现在想知道为什么在美国有这么多嚷嚷着要漫长而快乐的一生,但美国的抑郁比例高居世界第一?又有多少抑郁的人在渴望所谓“漫长而快乐的一生”?课上的举手比例不仅仅只是一个校园现象,而是全美国的普遍现象。这一比例是惊人的,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抑郁,又是这刺眼的两个字。虽然我们不能确定Weiwei Liu就是因为抑郁而自杀,但她这段文字中对抑郁的这些问题,以及这段文字发出时间与她自杀时间如此接近,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心理疾病是一个无形的杀手,有时非但身边的人很难发现,自己也会常常无法意识到。我们在去年12月做的一次调查中,惊讶地发现,7000多名读者中超过一半(53%)投票给了“有过,有动过自杀的念头”选项,还有约9%的读者投给了“身边的朋友有过”选项。“从没有想过自杀”的读者还不足40%。这一令人震惊的数据令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很多留学生出门在外,难以适应国外的生活,心里面的很多事情常常没有人能够倾听,一些不愉快也无处排解,伴随着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很多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患上心理疾病,严重者,就有可能选择自杀。自-林国宇
321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岁用什么牌子护肤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