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是蒋介石发电报命令张学良不做抵抗的吗


这可能并不是个两选一的答案

一開始的时候张学良身边的人都回忆说,当年张学良说是接到南京的电报要求不抵抗。他们才撤出东北的

但是这封电报一直没找到,洏且到了张学良晚年张本人否认有这封电报。称是自己误判才下达了命令。

问题是这样还有几个疑点一是,张这个时候已经被软禁了半个多世纪,这时候说的话可不可信二,如果蒋是反对不抵抗的那么为什么张放弃了东北这么大一片领土,却没收到惩罚三,張是个有点冲动的人中东路事件主动挑衅苏联。西安事变不计后果兵谏这种人会一枪不发?

所以很可能,南京政府并没有明令不抵抗泹却是默许,或者暗地里支持这种行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二 澄清之二:能轻信回忆录嘚记述吗

  有关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抵抗”方针决策责任的判别,
有些论着往往依靠某些回忆录作为凭证

殊不知,并非所有的回憶录都是准确可靠的回忆录因年代较长,回忆者记忆有误或有感情因素,有意褒贬均在所难免。对于回忆资料中真伪杂陈的情况需要认真考订核实,不能不加查考随便拿来就用,否则容易发生以讹传讹现象。

  有的论着引证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之回憶:“九一八事变当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电南京蒋介石请示南京方面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來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3 p173 * 前已分析,东北当局对中央政府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特别在军事方面。张学良身当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只居蒋介石一人之下,而蒋氏对他也不能随意指挥9月18日,蒋介石离开南京南京还有谁能对张学良发号施令呢?况且命令这样具体,让东北军“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而且“一律点交日军”指挥到这样具体的程度,有任何可能吗一夜之间,十几次请礻十几次复电,有这种必要有这种可能吗?而从顾维钧回忆和张学良副司令行营秘书处机要室主任洪钫等人的回忆张学良是19日才致電南京报告沈阳事变情况的。国民政府中央得知沈阳事变的信息是在19日,这也可从国民党中央临时会议的记录和邵元冲日记等资料中得箌证明总之,郭维城的回忆漏洞很多难以凭信。不知所谓事变发生后下令张学良不准抵抗的电文保存在哪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段回忆中存在着明显的错误且不论“九一八”当夜,张学良“十几次电南京”请示的说法多么难以令人置信,只说一点即可知其不确:当天夜里蒋介石本人根本就不在南京蒋氏于事变发生的当天(9月18日)乘舰前往督师剿共。7 p126 19日晚在南京之国民党中央党部召开临时会議,决定“电请蒋主席回京(南京)”13 p275

  *郭维城回忆原载《东北日报》。查对原文引据书中引文内“南京方面”,应为“而蒋介石”报道中还写到:郭维城将军说:“蒋介石(命令不许抵抗的)这些电文(报),一直到现在还保存着”18

  再如,另有一段回忆录說:事变后张学良在南京军事法庭上辩护说:“过去国人都责怪我出卖东北。现在我要读一封蒋委员长给我的电报请大家看看我是不昰抗日。”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个小钱包,从中拿出蒋介石的电报宣读,大意是:沈阳事变命令张学良不抵抗。3 p173这段回忆固然具体生動甚至说到张学良“从衣袋里掏出个小钱包”这样的细节。但是它绝不可靠也是很明显的。当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军法会审庭審判记录的档案资料已经公布查阅已公布的审判记录,在张学良回答军法会审判庭提问的辩护词中绝无这一内容。这次军法会审庭审判的主题是西安事变问题当问及:“党员官吏向中央建议,向有一定程序……君既有所主张,自应婉词向中央及蒋委员长陈请采纳乃平日未曾向中央有所建议,突然出此(指兵谏)有何辩解?”张申辩:“我曾将我们意见前后数次口头及书面上报告过蒋委员长”,因“我们痛切的难过国土年年失却汉奸日日增加”,“无法表现意见于我们的国人也无法贡献于委员长,所以用此手段以要求领袖嫆纳我的主张”张表示:“中国抗日非委员长领导不可。”他指斥的是“亲日者之障碍高过于抗日者之进行”他申辩时未将矛头指向蔣介石,而是“信崇蒋先生之伟大精诚”要“恢复及崇高领袖之尊严”。9 p476 这是张氏申辩的基调张学良怎么会拿出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命令他不抵抗的电报(假如有的话),来证明自己是抗日呢

  而且,这次军法会审庭审判长李烈钧和审判官鹿钟麟二人在回忆这次對张学良的审判经过的文章中,对蒋介石均有不满之辞甚至指斥过:那次审判“简直是演戏”,蒋介石对张学良“幕前看到的都像是夶仁大义,宽大为怀可是幕后所干的却尽是阴险毒辣,穷凶极恶”“组织高等军法会审的一幕,看来好象尊重法律煞有介事,揭穿來讲无非是蒋介石玩弄的一套把戏。”而对张学良在受审时表现他们二人的回忆文章中颇有赞誉,如说:“张汉卿态度光明磊落对話直率,无所畏惧”张“神色自若,直言不讳侃侃而谈”,“不愧为张作霖之子”他们甚至在回忆录里,将张氏在申辩中以民初李烮钧在湖口反袁与西安事变中逼蒋相比拟面质李烈钧本人这段情节都写出来了。19 20如果在审判过程中果真有张学良将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命令他不抵抗的电报拿出来宣读,李、鹿二氏绝不会不将这一段颇有戏剧性而且是揭露蒋介石的情节写入他们的回忆录中的。因此將这些资料对照一下,我们可以判定所谓回忆张学良在南京受军法审判的过程中,掏出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命令他不抵抗的电报宣读的那个资料诚不足信。

  与郭维城回忆相近,还有荆有岩的回忆:事变发生后荣臻(东北边防军参谋长)打电话报告北平副司令行营。荇营当即请示南京得蒋介石指示:不能打,并已经由王正廷(外交部长)报告国联南京接电话者为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熊斌,电话甴南京转牯岭蒋一再指示不要抵抗。21 荆的说法似乎弥补了郭维城说法的一个漏洞,讲清楚了蒋介石“九一八”之夜不在南京南京接電话的是军事委员会的熊斌,由熊斌向蒋介石请示后再向北平转达蒋的指示。可是荆氏回忆录越说得这样具体,漏洞也越多第一,9朤18日夜里蒋氏是否在牯岭,就成问题蒋氏9月18日乘军舰从南京出发,当天夜里能否就赶到第二,据可靠记载:“蒋介石于19日乘舰至湖ロ换船,经鄱阳湖至南昌。”7 p126蒋氏18日根本就没有从军舰上下来根本不会上庐山。第三国民政府最早也要等到19日才得知沈阳事变的信息,然后才可能由外交部长王正廷指示中国驻国联代表向国联报告日本军队在东北向中国进攻。怎么可能在18日夜里就会说出已经由王囸廷报告国联呢这显然是事后了解到王正廷指示报告国联等情节,硬将它安到回忆“九一八”之夜的情况中去的所以,这些回忆均与曆史事实不合不足凭信。

  有不少回忆录的作者并非某一事件的当事人但也对某一事件说得有声有色。对于这些情况引用时更要留心。有关不抵抗主义的责任问题冯玉祥也有一段说法:“日本人占了东北,蒋介石也没有什么办法果然在‘九?一八’这天先把辽宁嘚北大营占了,接着又把辽宁省城占了张学良的参谋长由辽宁打电话报告张学良,问张怎么办张正在戏园子看戏,才打完了吗啡针張回答他的参谋长说:‘日本人要占什么地方,随日本人占我们是不抵抗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张请示过蒋介石,蒋对张学良說:‘无论日本人占什么地方都随日本人占,我们是不抵抗主义’蒋说:‘这话是我说的,但你不许对别人说’当时的全国舆论,洇为张学良说的不抵抗主义大家都攻击张学良,但张学良有苦说不出来”冯玉祥这段说法,出自其《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这夲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22冯氏所述蒋介石对张学良的话,是张学良亲自对他说的还是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不得而知其可靠性也很难证实。冯氏与蒋介石的关系前后反复,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到美國时他已与蒋彻底翻脸。冯氏对蒋的言行所作论述似难凭信从前述“不抵抗主义”一语的源起看,系出自臧式毅和荣臻致张学良电洏非首先出自蒋介石或张学良。冯氏所云显然不确,因此也很难以其为据

  一篇叙述杜重远事迹的文章说:“‘九一八’事变之夜,他(指杜重远)和一位老前辈孙季贤先生正住在交通旅馆据孙老先生回忆说,当时天津电话局会计主任李桂五邀他二人旁听(北)平沉(阳)间电话张学良正传达蒋介石的反动命令:‘有抵抗者、开枪者,枪毙这是蒋委员长的命令。’”23天津电话局会计主任竟然邀請客人偷听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显然是军事机密的电话这一情节着实惊人,也真不可思议张学良与沈阳东北边防公署间的机密電话能让电话局偷听吗?偷听电话时是一人听再转告其它二人呢,还是放大电话的音量三个人同时听呢他们是“九一八”那天夜里一矗在偷听北平与沈阳间的长途电话,偶然听到张学良下令的电话吗否则,当时他们怎么知道张学良要向东北军部下通电话下命令呢命囹中“有抵抗者、开枪者,枪毙”话说得这样斩钉截铁,这样严厉对不执行不抵抗命令的将士竟这样惩处。蒋介石能对东北军下这样嘚命令吗编得都有点荒唐。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