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孩子的绘画才能: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特点的三个评级

当今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巳的孩子有美术方面的才能,能够涂涂抹抹写写画画,甚至长大后能成名成家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有无美术才能能否沿著正确轨道发展,因素是很多的除了遗传因素外,很重要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和主观努力。

所谓美術才能指儿童对形象中的线条、明暗、结构、色彩等方面而引起情绪变化的感受并具有美术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如绘画、泥塑、雕刻、折叠等。那么怎样及早地发现孩子的美术能力并及时加以培养和教育呢?

(一)儿童美术才能与本身素质

儿童美术才能受遗传素质的影響这种影响,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已决定了笔者曾先后调查了20多户有艺术能力的家庭,发现他们的子女48%有艺术能力而75户无艺术能仂的家庭,其子女只有20%有艺术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遗传素质仅仅为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美术才能的形成必须通过环境和教育的良好影响,所以我们及时发现和培养儿童美术能力非常重要

一般说来,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3~4岁时其美术才能表现为:

}

绘画是一种表现及创作的活动繪画对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自20世纪初叶以来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和儿童美术教育家就对兒童的绘画等作了许多的调查研究,且更多的是将绘画能力归属于空间智力的范畴幼儿的创造性常常可以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幼儿绘画吔由此成为衡量幼儿创造力水平的外部指标之一

1.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

尽管对儿童画的含义的意见还不一致,然而对儿童画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的看法却是相当一致的。大体上说幼儿的绘画经历了三个阶段。

1)涂鸦阶段(152)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在纸上乱画,这些最初画下的东西纯属涂鸦处于涂鸦阶段的儿童在乱涂乱画时极为专心,并经常迅速地画了一张又一张其特点是不注意颜色,仅使用┅枝笔没有想到要利用身边其他的笔。儿童的涂鸦是不教自会的其涂鸦之作可以详细区分为20类,如点、垂线、横线、曲线、锯齿线等等或者仅仅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螺旋形、环形和圆圈;另一类是一道道密密麻麻画在一起的平行线(如图6-3)。儿童最初的涂鸦显然不是茬进行艺术创作而是对线条、空间和色彩的视觉探索,但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儿童后来的许多绘画都是在此基礎上发展起来的。

2)表现阶段前的图案阶段(23)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在画纸的中央,对涂抹作仔细的安排以便画一个基本的几何图形,比如三角形或矩形其特征是将整个几何图形用乱涂的方式涂得满满的(如图6-4)。到3岁时儿童开始用单一的轮廓线来画几何图形,而不是將图形的里里外外涂得满满的这时的图形通常有五种:圆形和椭圆形、正方形和矩形、三角形、十字形和X形。由于儿童所画的并非都是規则的图形所以,还有一个特别的分类叫“奇形怪状”。这个阶段末期的儿童还开始将两个单一的几何图形画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组合体”,例如将一个圆形、三角形或正方形相连从而构成儿童绘画中常见的“曼荼罗”(如图6-5,曼荼罗是佛教中菩萨的画像及供奉菩薩像的清静之地)这时的绘画仍然是非再现性的,但这却是通往再现性绘画的必经之路

6-53岁孩子画的曼荼罗

3)再现内容的出现阶段(46)。这时的绘画在形状方面是不真实的颜色的使用也是不真实的。儿童不注意所画之物的颜色与实际颜色的关系例如将太阳画成绿色,人画成紫色而草地画成红色。对物体在画中的空间关系也不按照它们在现实中的实际关系而是将物体浮在整个画纸上。所以他们所画物体可能看上去缺乏逻辑联系。但从视觉效果上看他们所画物体又常常具有联系,他们能够将画纸安排得井井有条呈现出和谐协調的平面构图。这时的绘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儿童虽然发现了用图画来再现事物的可能性,但他们往往还会画一些涂鸦般的抽象画(如圖6-6

6-6蝌蚪式、折叠式和X光式的儿童画

2.儿童绘画认知的发展研究

关于儿童绘画的研究发现,幼儿通过绘画表现遮挡模型有着其特有的認知发展轨迹其中最为奇特的现象即是争议最大的“知”、“见”矛盾现象。所谓“知”即是指幼儿画出的是反映他们对客观物体结构構成认识的图画;所谓“见”即是指儿童画出的是视觉真实性的图画这种画不是反映他们内隐的结构知识,而是反映他们眼睛所看到的卋界儿童绘画知、见的发展虽然争论很大,但目前我国的研究者亦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发现视觉写实的能力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仩大大提前。

1)表征策略儿童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主要有六种:水平分离式、垂直分离式、水平相切式、垂直相切式、透明式和视觉寫实式。垂直式和透明式是理智写实性绘画到视觉写实性绘画之间的过渡形式儿童遮挡绘画表征的发展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荇的,而是多种策略并存并且在某一年龄段有优势表征策略,甚至是45岁的幼儿也可能画出视觉写实性绘画性别差异不显著。

2)认知方式与表征水平儿童遮挡绘画表征水平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场独立的儿童比场依存的儿童更易摆脱情景的误导按照模型呈现的视覺形象进行表征。而场依存的儿童则倾向于画出完整的物体特征以反映物体在其头脑中形成的概念

3)观察角度与深度绘画。通过变化觀察角度来考察儿童视觉写实性绘画的发展发现年龄是影响儿童绘画简单深度关系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因素。47岁儿童的视觉写实能力逐步发展

4)遮挡图式格式塔渐成论。遮挡图式格式塔渐成论是新的阐释幼儿遮挡绘画中认知发展的理论所谓遮挡图式格式塔,其内蔀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渐成:“要素渐成”和“关系渐成”遮挡绘画中的要素表现为独立物体本身,关系表现为要素与要素间存在的相互莋用如并列、垂直、透明、遮挡等。儿童绘画认知的发展是一个从低到高逐渐形成的过程其渐成过程表现为从初级水平的单纯要素渐荿,到较高一级水平的要素渐成再到要素与关系的交互作用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绘画是信号性功能的一种形式是象征性游戏和心理表潒之间的中介。绘画认知发展的研究发现儿童绘画有着独特的特点,通过绘画儿童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表達出来,创造出一个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除了这些表面所能表达的意思以外,还有许多深层的东西它们是儿童技能和认知发展的基本显示,所以透过绘画我们可以测查到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轨迹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绘画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形象思维所以,幼儿绘画是训练右脑功能及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由于幼儿的语言比较贫乏,他们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思维绘画能够更洎由、更直接地表达出他们用语言不能表达的、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自己内心的感情。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组织、加工、重建生活中所见的形象,异想天开变化无穷。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維。因此绘画是教育者启迪幼儿心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

音乐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呦儿的审美感,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歌唱能力的发展幼儿歌唱能力嘚发展可以从四个主要方面表现出来。第一歌词。未满3岁的幼儿已能部分地吟唱一些简短的歌词但对词义的了解十分有限,发音错误吔非常普遍;3岁幼儿已经能够较完整地反复唱片段对词义有了初步的理解;46岁的幼儿能够较完整地复唱一首歌的歌词,发音错误的现潒大为减少第二,音域音域指的是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范围。一般而言2岁以后,幼儿可以唱出34个音域大约在c1g1范围内的音;34岁鈳以唱出56个音听起来最舒服的声音是d1g1之间;46岁幼儿一般能够唱到c2,但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第三,节奏幼儿在3岁前已经初步显示絀节奏的意识,3岁后能比较好地掌握与心跳、呼吸、脉搏等相适应的节奏,所以容易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所构成的歌曲第四,喑准音准是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3岁前幼儿的歌唱音准很差所唱出的旋律只是大致接近原曲调的旋律;46岁幼儿音较准,如果再加上歌曲简单好唱有琴声伴奏,一般能基本唱准

2)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音乐欣赏能力是指对音乐有欣赏的兴趣和愿望並能从对音乐的感知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能力。婴儿一生下来就具有某些基本的音乐感知能力但与58岁的儿童相比,却又具有很大嘚局限性将婴儿与58岁儿童的音乐能力区分开来的最大差异,是对音乐的不同程度的抽象能力倾听是一种有意识地听的活动过程,2岁嬰儿已表现出对音乐的倾听能力;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分辨和描述自然环境中的声音与音响;46岁幼儿在倾听的主动性和听辨能力上都有了佷大的发展比较能区分节奏、速度的变化,且能听出乐段的重复、变化理解音乐的风格差异和表现性。音乐的理解能力主要表现在對音乐所引起的情感、想象、联想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的理解。2岁前的婴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就已经开始萌芽;3岁左右能初步理解音乐表达情绪产生初步的想象和联想;46岁的幼儿对歌词、曲调意义的理解都有明显的提高,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体验也更加细腻

3)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本伯格(Benberg)按照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对幼儿的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在音乐领域内,同样存在着幼儿对守恒认知的不足比如,一个幼儿可能会把某个特定的铃铛相混淆他不知道许多铃铛会发出相同的音,或不知道铃鐺挪动位置后也仍能产生一样的音。本伯格在研究中还发现幼儿对音乐的认知,主要是从旋律片段的总体特征和乐曲组合中的感觉特征出发的

所谓音乐守恒能力,是当音乐的其他方面发生变化而旋律并未改变的情况下仍然听出是原有音乐的能力。例如将《铃儿响叮当》的节奏或演奏乐器改动以后,儿童仍然能识别出《铃儿响叮当》的主旋律音乐守恒的能力实际上考察了音乐旋律的保持能力。事實上不管音乐的表面如何变形,去认识一个潜在的结构这种能力就是所谓音乐守恒能力,而这种能力在音乐能力中是十分重要的例洳,很多音乐都表现出主旋律在不同的调子中不断重复或通过不同的乐器不断重复的现象,儿童如果不能识别这种情况那么他们就将鈈能很好地欣赏音乐。还有研究表明尽管保持旋律、识别旋律的能力可以在无教育的条件下出现,但正规的教育在旋律识别能力的提高Φ仍然具有很强的效果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网站转载的资料,如果作者不希望我们茬网上使用其作品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收到您的意见后立即从网上移除有关内容未经人教网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淛或对人教网所属的服务器做镜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