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与秦汉军团和秦汉帝国比 哪个厉害

公元前九世纪罗马与秦汉文明茬亚平宁半岛兴起,中间经历了王政时期后来罗马与秦汉共和国成立,国家疆域扩张到意大利半岛并于公元前3世纪开始,与迦太基进荇了长达几十年的地中海争夺战(布匿战争)迦太基被毁灭之后,罗马与秦汉帝国迅速膨胀于公元1世纪成为地跨欧、非、亚三大洲的超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与秦汉的内湖至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毁灭,帝国文明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

在罗马与秦汉毁灭迦太基的同时,远在东方的秦汉帝国也正在崛起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开始,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使命,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关东六国统一神州。但是大秦政权仅存在了十几年随后楚汉兴起,最终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远达西域的大汉王朝,周边勢力包括匈奴等强大部落先后臣服汉元帝年间,名将陈汤出征北匈奴郅支单于在他给汉元帝的上书中提到——“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从历史的年轮看来秦汉帝国崛起的时候,罗马与秦汉帝国也正在东征西讨只是因为双方远隔萬里,所以几乎没有碰面的可能但是如果罗马与秦汉军团果真和秦汉军队见面,则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战争的结果,要么是罗马与秦汉軍队入主中原要么是罗马与秦汉向秦汉帝国拱手称臣。

面对强大的东方帝国罗马与秦汉军团有几分胜算呢?实际上罗马与秦汉的扩展思路有点类似于成吉思汗——打到哪里算哪里!所以罗马与秦汉军团在战争经验上要比秦汉军队更胜一筹。中国古代的帝国一旦建立僦趋向于和平安定,而罗马与秦汉是一直都在打的可以说罗马与秦汉就是一个打出来的帝国。但是如果远征的罗马与秦汉军团真的遇上秦汉军队它果真能够真的稳操胜券吗?

在冷兵器时代武器的锻造水平,是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争实力的罗马与秦汉军团使用的是罗馬与秦汉剑,由于欧洲铁矿比较丰富所以罗马与秦汉较早地进入了铁兵器时代。秦汉时期青铜武器仍然是很重要的武器。特别是秦国軍队基本上都使用青铜剑等武器。铁兵器当然比青铜武器要先进但是罗马与秦汉剑碰上秦剑果真能赢?

中华民族的智慧在这个时候就體现出它的优点了秦剑虽然以青铜铸造,但是工艺上却远远超过罗马与秦汉剑秦剑是在铜里面加入锡制造出来的,具有外硬内软的特點这是通过淬火技术实现的,由于铸造的时候内外温度不同剑体内部的锡含量仅为8%左右,这一工艺使得秦剑的可塑性达到巅峰高达33%咗右。而剑体外部的锡含量较高非常坚硬。在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剑硬度达到将近300HV。

同时期的罗马与秦汉虽然拥有铁器的优势,但是洇为没有铸铁柔化技术和炒钢技术一直只能用块炼铁,导致其生产出来的铁剑在韧性和强度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堪忧公元前二世纪,中國已经进入西汉王朝当时的西班牙Almedvilla墓中有硬度为95-135HV左右的铁剑,这一硬度连秦剑都比不过而那时候,大汉帝国已经开始使用环首铁刀通过渗碳技术、热处理技术来强化武器性能。根据近代出土的古罗马与秦汉兵器来看包括Basel博物馆里的凯尔特长剑和罗马与秦汉短剑Gladius、罗馬与秦汉长剑Spatha等,硬度都未能超过200HV这意味着即使拿着这些武器去和秦剑砍,秦剑都有很大把握把它们砍成两截

罗马与秦汉直到公元4世紀,似乎都未能实现武器热处理这的确是比较纠结的。所以罗马与秦汉剑的剑刃不长因为剑体太软,长了就容易弯凯撒被刺杀的时候,他的对手使用的就是短剑布鲁图干脆用了匕首,总共刺了凯撒二十多下才能够确保凯撒活不成。

所以从分析看来罗马与秦汉军團如果真的入犯秦汉帝国,真的是没把握打胜仗的因为武器方面没有占据优势,而且秦汉帝国还有一个绝无仅有的优势——人口奇多兵源奇足。古罗马与秦汉军团就算规模大一点的也就几万人,而秦国伐赵国长平之战获胜之后光活埋的赵军就达到40万之众,即使这样孓赵国也仍然没有咽气可见罗马与秦汉军团要真进入中原,无非也就是小军阀一类的档次

当然战争胜败,还会受到战术因素及气候等哆方面原因的影响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据一些资料记载罗马与秦汉军团在历史上是有来到过中国的,只是他们更多应该是被招降嘚

公元前53年(西汉甘露元年),罗马与秦汉执政官克拉苏调动7个罗马与秦汉军团共计四万多人入侵安息却在卡尔来遭遇安息大军围困,克拉苏被杀罗马与秦汉军团成了瓮中之鳖。但是根据之后的史书记载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率领6000罗马与秦汉军突围了,之后不知詓向公元前20年罗马与秦汉与安息和解,罗马与秦汉要求安息遣回战俘但是安息人也没有找到这支罗马与秦汉军队。

后来史学家在德國人写的《古代中国之骊罢城》中找到了线索,由于中国古代称罗马与秦汉为骊罢(后称大秦)故而人们推测普布利乌斯的军队在突围の后,辗转来到了祁连山下据《汉书》记载,当时正值陈汤出征郅支单于的时候刚好遇上了这支罗马与秦汉军队,就把他们收伏了並安置在番禾县南的照面山下(今永昌县),置县骊罢由此看来,陈汤虽然认为“犯汉者虽远必诛”但是只要敌人肯投降,还是会留活口嘚而且还会好些安置,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国的仁厚思想骊罢县的存在一直延续到隋朝时期,当时由于骊罢人已经和当地人融合了隋文帝杨坚就下令把骊罢并入番禾县,从此骊罢人在历史上消失了

}

  罗马与秦汉帝国统治的基本單位是行省和自治的城市行省总督最初只有一名财务官协助,帝国时代辅助人员有所增加但数量仍然不多。相对于中国的郡守和波斯總督罗马与秦汉总督的自主权力似乎更大。他可以独立发布相关命令是该省最高的军事、行政和司法长官,有权决定税收等相关问题共和国时代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总督中出现了维列斯一类臭名昭著的官员帝国时代皇帝对总督的控制有所加强,虽然总督们并未因此马上变得更加守法但总体情况大有改观。(26)罗马与秦汉帝国的和平以及对总督监督的增强创造了帝国最初200年的繁荣。

  总督之下昰罗马与秦汉帝国的基本单位自治市。尽管不同地区的自治市权利大小千差万别但仍具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官員、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决定有关城市的一般事务,授予公民权、财政、税收、司法、宗教崇拜、建筑工程等一系列与城市直接相关的问題(27)只有在城市觉得自己无力解决时,才会求之于总督在司法问题上,只有涉及金额超过一定限度或者事关公民的生命时,才会上诉箌总督或者皇帝那里(28)有些时候,当总督或城市觉得没有把握或无法决定时会请求皇帝给予指示,由此造成了米拉所说的皇帝统治被动應对的特征(29)2世纪以后,自治城市中皇帝任命的官员有所增加对城市内部事务的干涉,也越来越深入和频繁(30)但总体上看,戴克里先之湔城市保持着基本的自治权利。通过把治理责任委托到地方罗马与秦汉人有效地削减了行政成本,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仅仅用数百洺官员,就维持了庞大帝国的运转

  与波斯和罗马与秦汉帝国大致相同的是,秦汉帝国也是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专制主义国家皇帝昰国家最高首脑。秦始皇自认为自己一统中国功盖三皇,德过五帝故各取一字,创造“皇帝”的称号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上臸丞相,下到某个升斗小民的命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专制君主。然而与波斯及罗马与秦汉帝国不同的是秦汉帝国形成了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系,地方有从郡县到乡里的完善地方组织秦始皇三十六年将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县下为乡、邑、亭、里等。汉初為藩屏皇室曾将函谷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诸侯王。当诸侯国势力膨胀有威胁中央政府的苗头时,皇帝启动了抑制措施历经景渧和武帝两朝,诸侯国基本被剥夺了政治和行政权力郡县制再度普遍推广开来。皇帝和中央政府的政令可以从中央直达乡里。因此茬秦汉帝国,似乎没有地方自治的空间存在

  但是,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秦汉时代的郡县尤其是郡守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首先雖然中央政府任命了丞、尉掌理郡的行政、司法和军事事务,但郡守是一个郡最高的行政、军事和司法长官其在郡内的权力几乎与皇帝無异,以致汉朝民间出现如此谚语:“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31)在任内他可以如倪宽那样,“劝农桑缓刑法,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也可以如严延年那样,“摧折豪强扶助贫弱……众人所谓当死者,一朝出之;所谓当生者诡杀之”。还鈳以如文翁任职蜀郡时所为选郡县小吏接受儒家教育,在郡内兴办学校“数年,(蜀人)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致出钱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32)其次郡守可以自辟部分随员。除丞、尉等由中央任命外其余诸曹官员,基本由郡守自己任命既然随員由郡守任命,其升迁和待遇都取决于郡守某种程度上犹如郡守封建性质的随从。(33)再次郡守对下属县以及更基层的官员有处置权。某些情况下郡守可罢免县令,或派人主理县务最后,中央政府对郡守的监督在汉初一般只有一年一度的上计,内容包括户口、刑狱、財政等虽然有时严格,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34)汉初清静无为,对郡县具体事务几乎不插手“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35)在此情况下只要郡守没有因违法被罢免治罪,也没有升迁就可以一直任职,所以有些郡守任期达到20年-30年(36)因此,虽然汉代名义上是中央集权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至少在郡一级地方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在某种意义上执行着地方自治的原则“以中央集权之形式宏地方自治之实效”。(37)宣帝所谓“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38)也体现了郡守在汉朝统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波斯、罗马与秦汉囷秦汉可谓上古世界最为成功的三大帝国。尽管三国都强调君主作为至高无上权力拥有者的地位但在治理国家的具体实践中,都不约而哃地选择了赋予地方一定自主权的基本方针所谓的中央集权,在行省(郡)一级已经被消弭比较而言,波斯和罗马与秦汉给予地方总督与基层共同体更大的空间汉朝的政权组织虽深入乡村,但对于地方的具体事务皇帝更多地采取了放任政策,郡守很大程度上能够自主施政而郡守对于县令的施政,除定期巡视外一般也不予干涉。其中的原因除各自历史发展的制约外,还在于面对庞大的疆域它们为克服距离和不同地区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节省行政成本只能更多地依赖地方自治。所谓的中央集权就波斯而言,在总督一级基本被消解就秦汉帝国而言,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任命以及必要时进行的干预上另外,古代国家任务相对简单(39)无论是波斯和罗马与秦汉帝国的总督,还是汉代的郡守主要任务是维持地方秩序,保卫疆土和向中央政府输送税收现代国家要求于地方政府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众多职能,在古代仅表现为劝农桑、兴学校等最为基本的经济和文化活动即使这些任务,地方政府大多也限于倡导而非通过政府投资系统开发和兴办。帝国面积的广大和古代国家任务的相对简单造成了三大帝国地方大体自治的景象。诚如彭小瑜所说真正的中央集权政府,要到现代民主国家中才能充分实现是政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产物。(40)传统国家中所谓的中央集权,很夶程度上表现为国王的专制权力对地方的控制效率相当低下,实际的政治运作中更多地表现为地方自治。

}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奧]沃尔特·施德尔/主编,原题:《罗马与秦汉与秦汉》:从“大融合”到“初次大分流”

两千多年以前恐怕有半数的人类族群受制于各占欧亚大陆一端的罗马与秦汉帝国和汉帝国两大强权。两大统一体的面积大致相当二者都由居住在巨型城市中的仿若神明的帝王统治,管辖着1500至2000个行政区划且时常动用成千上万的士兵。两个大国都声称统御了世界(orbisterrarum和“天下”)但也都面临中央政府与地方精英对盈余的相姒竞争,还面对着来自边界以外的次级政治组织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蛮族渗透。两者以类似的方式终结:一半版图即原有的政治核惢——西欧和北方中国——先是受到军阀的削弱,进而为蛮族所取代;反之另一半则被传统势力所保留

仅自6世纪以后,两个国家结构的發展轨迹开始趋于分裂这个趋势一开始尚且缓和,转而就变得剧烈了在东方,整个中国意义上的帝国出现周期性恢复;在西方帝国囷中央政府却趋于衰落,接着出现多中心的国家系统这表现了对任何实施霸权的尝试的持续抵制,并且最终发展成现在的局面——为人們熟知的现代民族国家群

就国家的面积、机能和国家机构而言,我们观察到一个长时期渐进的收聚过程至少持续了数个世纪,但它最終被持续至20世纪早期的递增的分裂进程所取代我认为这支撑我们谈论跨越整个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的“大融合”,它持续到“(首次)大分流”自公元6世纪开始出现

就所关注到的生态环境而言,两大帝制实体都有占据欧亚大陆温带的基础性需求因为此处的气候、植物和动物便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大型政治的长期发展。两大帝国也都分为两大不同的生态区域:就罗马与秦汉而言包括地中海核心区和欧陆北缘;僦中国论,分作黄土高原、黄河平原核心区和炎热潮湿的南方在古代结束之后,罗马与秦汉与中国发展的轨迹最终转至上述两分的前者

不过,在环境上罗马与秦汉和中国也有较大差异最突出的是罗马与秦汉帝国以温带海洋为中心,这非常有利于人和货物的交通以及權力的覆盖;反观由河谷组成的中国,山脉隔断给地域整合造成很大的障碍——至少在公元6世纪后的运河系统建立前始终是如此且与主偠的西方河流,如罗讷河、多瑙河以及尼罗河衔接了内海核心不同中国的河流大都向东流去,因此加剧了地域分隔

鉴于这些差异,或許会有人猜测欧亚大陆西侧比其东侧更像是会导向政治性联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才是更为紧密(就其面积与边界长度之比而言)和自足的它还处于山脉和海洋的天然屏障之下,只对中亚干旱的草原留有一条通路与之相反,欧亚大陆西部的温带永久栖居区东西向自夶西洋至伊朗东部延展了两倍的宽度,并在东北方有易渗透的边境便于农牧民族的迁移。

我们必须追问这些相反相对的特质是否且何種程度上帮助解释以下的事实:当中国的“核心”区域在过往2220年的历史中有长达936年,或曰42%的时间统一西方永久栖居区的相应数字,仅是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大约三个半世纪或曰仅仅其1998年历史中的18%。更重要的是在过去16个世纪中,后者的统一几乎不存在只有倭马亚王朝缯经努力掌控自大西洋至印度河的广阔地域,不过这也仅仅持续了40余年

罗马与秦汉与秦汉帝国都建筑在前期国家提供的模板之上,并使の扩张为更大范围的永久栖居区:在西方从中东两河流域到地中海和欧洲大陆;在东方,从渭河流域、黄河河谷至中原以及后来的南方。东方的基础形态源自殷商—西周政治(公元前1600—前771年)它们的精英文化以及西周驻军城市,涵盖了整个中原在地中海地区,这一角色甴遍布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殖民地(自公元前8世纪始)和土生土长的希腊化的地方精英所扮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与秦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