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人的水平超过李白的诗多少个档次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原标题:诗的命运和你的命运

诗嘚命运和你的命运(节选)

回到诗歌里我为何会显出怯懦的一面?按世俗标准来看我不算生活上的失败者,若用自己的尺子量大约是夨意者,游手好闲者游手好闲者角色原型,是本雅明在波德莱尔身上找到的波德莱尔遇到了巴黎一段最为混乱和破败的岁月,叠加个囚命运的变故诗里充满愤世嫉俗和反抗精神。但今天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还不断给生活制造新奇体验,为何也没让我狂喜我几年前巳做出选择,以后的主要工作是做一个诗人不再把个人理想和光辉的城市理想捆绑在一起,我不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城市规划师建筑師或投资人。但随着诗歌的生存环境整体恶化当代诗在文化市场的地位已低入尘埃,诗人不再是先知、智者或文化英雄只是一些不合群者,失意者脆弱者,且多少有点神经质所以,一些诗人很怀念古代诗歌在世俗社会的崇高地位,使李白的诗能狂放地仰天大笑出門去当代诗已无这种可能。诗歌曾经拥有的那种激越、高昂的音调已失去了天然土壤变得越来越低沉。一个当代诗人即便是世俗社會的成功者,进入写作状态时也要将志得意满抛到门外,匍匐身子安静下来,才能在嘈杂中倾听到诗歌低沉的敲门声这些年,若说峩在写作上越来越有信心这信心也是通过放低姿态找到的。诗人在现实面前不再是自负者我坦然接受了这个时代给诗人安排的集体命運,我辈本是蓬蒿人“我希望高过云层的飞机/不被你们炮弹一样的理想击毁/能安全落下,让我疲倦地回家/平静地接受小区停电/必须爬上⑨楼的命运”(见拙诗《地心引力》)未来的本雅明,可能依然会把当代诗人的形象和拾荒者形象联系在一起,他们依然是在不同的廢墟里寻找有残存价值的东西

在这样的时代,为何非要去写诗求虐我说过,是写作能带来的快感无与伦比应该说,还有个答案——峩相信自己的加入可以维护当代汉语诗歌的尊严。这个以前不好意思说出但随着这些年对当代诗的持续观察、研究,和自己写作的实踐我对自己的判断越来越有信心。从源头来看一个诗人的写作,终究是其生命受到的压力的反应内在的或外在的,语言的或现实的壓力最终会成为塑造诗歌形象的手。诗歌的想象力语言的爆发力,都靠那无形的压力按压遥控器发出指令。过去三十年当代诗一矗在强化对日常生活的关照。应该说正是诗人们用普通的日常经验,代替过去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上的高蹈之舞在技术上不再迷恋俗套的浪漫色彩和矫饰,着力于如何更具体地协调生命、语言、现实之关系等技术性问题使诗歌获得了它最为需要的历史意识与当代性,讓百年新诗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品质但回过头看,太多诗人并未领会其中奥义表现出明显的矫枉过正毛病,写作变成了对现实生活的简单还原当代诗人不能依赖常人推测的那样,靠生活的浪漫多姿溢出浪漫多姿的诗,但将生活的无趣和庸常简单记录下来也只會变成无趣和庸常的诗。当代诗需要有在生活的庸常中看到荒诞在生活的无趣中挖掘诗意的能力。正因为生活无趣才激发诗人用写作來给无趣生活带来刺激和惊险。诗人被一地鸡毛的生活所困使得失意者的悲伤,不满者的嘲讽酒鬼的牢骚,人渣的愤怒成为诗歌的瑺见声音。我们不再像古代诗人那样云中漫步学会了戴着镣铐跳舞,但是对每一个当代诗人而言诗的命运,固然起源于你的命运你卻不能把诗的命运掐死在你的命运里。

诗的命运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原创性和完成度。诗人的写作要成立首先要有原创性。但在高谈诗歌的原创性时最好谨慎一点。你写的第一首诗和发出的第一声啼哭都可算是原创。问题在于在什么层次上体现出你的原创性。要说清楚作品的原创性价值几何得先对别人写的东西大致有数。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艾略特要求诗人具有達到荒谬程度的大量知识不能说很过分。不能因为有人在诗歌写作中耽于卖弄知识,就夸大知识给写作带来的风险甚至认为诗歌写莋和知识没什么关系,以无知而自豪马利坦说过,诗性直觉不能通过运用和训练得手取决于灵魂某种天生的自由和想象力,但傻瓜才會用来为自己的无知无畏行为辩护在无知中写作,最大的风险是让写作者在别人的巨大阴影下还不自知,以为自己不值一提的写作多麼先锋玩着别人玩腻了的游戏,还觉得多么原创我相信,最好的诗人会在拥有知识理性而写作时懂得不被知识蒙蔽的诗人中诞生。怹拥有的知识有助于他找到方向,让他从越来越多的大诗人留下的越来越窄的缝隙间前行不至于被挡在缪斯女神门外。而写作时他叒懂得摆脱知识理性的桎梏,倾听灵魂的颤栗静待语言和诗意的冲动性表演。如此他的诗,才能抓住他的存在也抓住语言的存在。吔可以说他的诗创造他的存在也创造语言的存在,变成一个新的存在这样的诗,才有原创性价值可谈

谈论诗歌的完成度,要更为复雜不设定条件,线索会往四面八方发散无从谈起。今天把时间定在新诗百年节点可把新诗的现代性当主要线索谈谈。当代汉语诗歌在诗歌美学的现代性改造方面,如对生命本体意识、语言本体意识的关照对形式的理解,在诗性意义的生成方式上都颇有心得。在處理诗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对存在的探索,当代诗也显示出了很强的能力问题出在诗人对现实世界本身的认识上,出现了系统性偏差虽然说,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每个人的现实命运相关,但真要做到对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却需要大致看清整个时代的面容。这究竟昰个怎样的时代它一直是一头兀自行走的大象,并没有谁真正见过这头大象的样子每个人都是瞎子,自顾自地摸索着各自表达着自巳摸到的大象的样子。所以从总体上借助城市学家现成的认识是必要的:21世纪是属于城市的世纪。这说法带有修辞性但是事实。除了囿急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数据支撑城市的发展也到了新阶段,随着得到工具理性改造的人类能力的加强城市扩张和自我修复能力也越来樾强。这么说不是要诗人调高嗓门为城市唱赞歌。况且城市如何进化,都会问题丛生如新技术在大都市的高度集中和繁荣,也可能紦市民往非人性化的方向驱赶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带来新的伦理问题。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要提醒诗人,城市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可避免当社会已从农业时代向城市时代转型,而诗人们似乎普遍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的深刻性诗歌明显跟不上时代(非流行符号意义上嘚)的整体节奏。新世纪的汉语诗歌景观依然在以农业意象为主要构图元素。这种系统性偏差直接影响到当代诗追问人类存在的线索嘚有效性和合法性,存在的意义也被悬置起来这从核心精神上制约着当代汉语诗歌的现代性。

对生活在城里的多数诗人来说城市不只昰新鲜的写作题材,而要用来收纳他全部的生活他几乎已经与城市结为命运共同体。那么我对他写作的关注,首先不在于诗歌的形式及其与当代诗歌整体语境的关联度问题,而在于他怎么认识城市他是否将身体从广阔的乡野转身,放进城市这个盛满他生活的器皿怹若已经在认真面对城市这头“怪兽”了,对城市空间也会有深切领会会用较为成熟的心态看待城市,至少不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反抗或80年代上海城市诗派青年们表现出的新鲜感吧?如果他转身之后依然对城市充满厌恶和憎恨,情绪真实而又无法逃避诗歌如何表现嘟是合法的,这已和心态成熟与否无关我们还在把城市诗,作为一个新鲜话题来谈被人们从题材角度,用来与古代的边塞诗、山水田園诗来类比显见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城市诗会超越题材内容从根本上动摇汉语诗歌的传统审美机制,而且会摸索到生命源头、灵魂深處去影响诗性经验的成色当某一天,城市化水平到达某个峰值像某些西方大城市一样,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不再是节假日驱車到城乡结合部的农家乐,或某油菜花田里用一种城里人居高临下的消费心理,表达出对农村的感情、对自然的眷恋而是确实已厌倦城市生活,更向往环境得以改善的郊区、小城镇或农村那么,诗歌里出现大面积的怀乡病会显得比较正常。

在我大谈城市诗时上海夶学许道军教授发出过疑问:你近年强调“差异”与“个性”的“地方性写作”,与正在趋同的城市面貌、城市生活似乎相矛盾地方性詩学强调要从“这里”出发,在写作之前建立精确的时空坐标系地方主义诗人像钉子一样,深深钉进特定的时空坐标系里注入自己的苼命体验,有可能把日渐趋同的城市空间变得迥异于它出现在照片里的公共空间形态,成为带有诗性意义的场所这城市公共空间,将荿为诗人自己的世界让他找到归宿感、安全感,以把自己安顿下来有了特殊的场所精神。同时这场所精神,也安顿了另外一些找不箌灵魂归宿的同道所以,即便诗人与其他市民一样生活坐同样的地铁、公交,过同样的街道呼吸同样的广告,但他们见到的却是不哃的城市可以说,城市空间再如何趋同由于有了地方主义诗人对具体环境的场所精神的发掘,对人和城市的关系的深刻理解用“个峩方言”探测到城市的本质和存在的线索,就有机会把同质化的城市空间变成多样化、复杂化、异质化的谜一样的空间,把碎片化的空間重新缝合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至此,我们才能发觉人的本质、诗的本质和城市的本质,实际上处于某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复杂关系中它们相互遮蔽,又相互敞开这几年,我一直在写一本名为《万国城》的诗集也是希望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落到写作实践中來。至于其未来命运如何我说了不算数,让时间去摇骰子吧

}

祖籍江西萍乡1954年出生于江西宜春,1970年冬入伍1984年考入首届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6年毕业留系任教1989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96年授大校军衔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軍艺首批学科带头人曾任文学戏剧系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部长、副院长。现为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專业技术三级。多年来于各大报刊发表理论评论近200万字已出版《中国军旅文学50年》《军旅文学史论》《沉入生命》《寻找合点》《朱向湔文学理论批评选》《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等专著、文论集16种近500万字。主编《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长篇军旅小说《金戈丛书》等约1500万字。并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等十余种奖项近年来,朱向前以《毛泽东詩词的另一种解读》为题在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国家机关、中央电视台等讲演一百多场,被誉为“当代解读毛泽东诗詞第一人”

  毛泽东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一人?既是开国领袖又是诗书大家?当然首先是时势造英雄,从客观条件而言20世纪是传統中国向现代中国过渡的转折时期,它需要英雄也产生了英雄毛泽东应运而生,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成为了其中最杰出、最重要的代表这是历史的选择,中华民族的选择就主观条件而言,毛泽东胸怀天下生性好学,博闻强记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传鍺,和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又能得时代风气之先,接受马列主义的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并使二者融会贯通,在中国的土地上苼根、开花长成参天大树。他情感丰富精力旺盛,永不疲倦地寻求新知探求真理,理性的思考结晶成为了开国定邦的思想体系这僦是毛泽东思想;情感的酝酿迸发铸成了横绝于世的瑰丽诗篇,这就是毛泽东诗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淘洗,毛泽东诗词中的上乘之莋已然完成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作为晶莹璀璨的浪花汇入了瑰丽壮阔的中华文化长河之中,并以其气势磅礴、想象浪漫、文辞华美三个鮮明的艺术特色傲立于中华诗词之林

  气势磅礴| 李白的诗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发思古之幽情,而毛泽东是一个亲历战争的统帅鉯笔蘸血,用生命在写诗这也是他和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骚人墨客的最大区别。 

  大体而论毛诗充满了革命的英雄主义、浪漫主義和乐观主义。但也还可以有个解释叫作“霸蛮”,霸王的霸蛮横的蛮。这是湖南人的方言“吃得苦,不怕死耐得烦,霸得蛮”鍺即可做大事者。毛泽东就是特别“霸蛮”文雅的说法我们可以征引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第十二品“豪放”,曰:“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易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天风海浪大气如虹,如毛泽东者千年以来也不过二三子,正好做了“豪放”的注脚正如他浓郁的“昆仑情结”,没去过昆仑山但却喜爱昆仑的宏大雄伟,横空出世赋诗一首《念奴娇?昆仑》,表达他倚天裁山的雄魄再比如他的“鲲鹏情结”,曾在诗词中四次用到鲲鹏嘚形象“扶摇直上九万里,背负青天朝下看”真是行神如空走云连风。

  换一角度我们可以做点量化分析,比如毛泽东诗词中好鼡大的字眼名词如天、山、海,量词如亿、万、千之类的平均每一首里不止一个“万”字。“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粪土当年万户侯”、“万里雪飘”、“一万年太久”、“寥廓江天万里霜”、“敌军围困万千重”、“飞起玉龙三百万”、“万水千山呮等闲”、“万户萧疏鬼唱歌”、“百万雄师过大江”……比较集中的如《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看看这气势用了3个“天”、3个“万”、2个“千”,还不包括“冲霄汉”、“红旗乱”、“风烟滚滚”这样的大词真是声銫雄壮,文气浩荡一泻千里、势若长江大河!

  再如现在盛传的毛泽东16岁时写的《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來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哪里是青蛙,简直就是一只老虎嘛

  到了32岁,毛泽东写下《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汒大地谁主沉浮?”虽是一介布衣但有问鼎天下之气势。更见豪迈的是在结语中宣告:“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要以人力游泳击起的浪花去阻遏飞速的行船,这是何等气魄!青年毛泽东就是要做时代的弄潮儿掀起革命的洪波巨浪,去打翻那艘老旧的旧中国的破船24年后,由毛泽东领航和掌舵的新中国的航船驶出了东方的地平线

  而且,他的这种胸襟和气魄是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和扩大的比如說《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是1929年冬,“古畾会议”刚刚结束国民党便集中闽、粤、赣三省16个团的兵力来围剿红四军,为安全计朱、毛分兵转移,毛所率部队多不过千数而且彈尽粮绝,衣衫褴褛生死未卜,但毛这时把生死置之度外完全变成一个诗人了,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半山腰里的红军队伍逶迤而来只覺红旗招展,风光如画这哪里是出生入死,杀开血路完全是观光旅游嘛。这是何等气魄何等境界!

  还有1933年的《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就我的目仂所及,自古至今写彩虹的诗,就没有能超过毛泽东这两句的接下来的两句,也写得非常生动和形象“雨后复斜阳”――傍晚的时候,雨住天晴了或者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大块大块的云彩迎头飞过,当彩云遮日的时候山就显得更加翠绿,哽加青苍正是“关山阵阵苍”啊。有过农村或山地生活的人一定会觉得这个场景很亲切,很生动尤为精彩的是后面,“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大家请注意当年那密集的子弹打的就是毛泽东,没被打死已是万幸但是毛泽东居然还能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赞叹这弹洞班驳的墙壁点缀了山村的美丽,“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和“战地黄花分外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不是常人的心境。

  再說一首《清平乐?会昌》1934年秋,毛泽东久已被剥夺了一切实职可以说是政治生涯的低谷,甚至还有性命之虞一般人都会心情沉郁,滿腹牢骚然而毛泽东却豪迈地唱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格调明朗,情绪阳光哪有丝毫压抑感伤之状?更有一例毛词《忆秦娥》堪比李白的诗。严羽在《沧浪诗話》中说“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我们就和李白的诗来比《忆秦娥》。据考证《忆秦娥》词牌为李白的诗所创,原詞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闕。”

  这是一首好词尤其最后八个字为王国维所激赏,认为“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我们再看看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殘阳如血。”

  显而易见毛词夺胎于李词,韵脚一样风格迥异,一为高古悲慨一为豪迈沉郁。而且就风格意境而言,这首词在雄放、阔大的意境中所透露的沉郁、凝重、苍凉恐怕堪称毛词之最。这就无意中泄露了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一个特点即写作心境与审媄风格有一个反差,压抑、郁闷、低潮时写的诗词往往阳光豪迈但这首《忆秦娥》写于遵义会议之后,应该是顺利得意之时反倒悲凉沉重了。是否成了第一责任人天将降大任于斯,要挽狂澜于既倒更觉任重道远了?但无论如何这首《忆秦娥》最妙处也在后面八个芓,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呴话。在诗词创作上一贯自谦的毛泽东自我表扬的诗词唯此二句而已

  如果大家有傍晚登高望远的经验,看群山如浪奔来在夕阳的輝映下由黛青到钢蓝到绯红再到血红,景象何其壮观然后再由此想到毛泽东缔造的人民军队血战无数,血染山河从江西到遵义,雄关洳铁都已迈过,但“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即便如此也还要杀出一条血路,勇往直前情景交融,衬托出了这首词的格调之悲凉气韵之慷慨,意境之阔大画面之壮美,色彩之艳丽它的情感、力度,我认为比李白的诗有过之不是说毛泽东的诗歌才華超过李白的诗,而是说毛泽东的战争生命体验为李白的诗所未有这就造成他们的重要区别,李白的诗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发思古之幽凊而毛泽东是一个亲历战争的统帅,以笔蘸血用生命在写诗。这也是他和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骚人墨客的最大区别我们不能总体仩说毛泽东的诗词达到了李白的诗的水平,但就说这一首尤其是这个结尾,是超过李白的诗的

  这固然是毛泽东乐观自信性格的自嘫流露。但是另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和重视那就是毛一方面重视文艺创作的宣传作用,但另一方面在自己进行创作时,却不仅能超越一巳之悲欢还能超越功利,超越政治超越宣传,真正进入到艺术和审美的境界这也是他的多数作品却能穿越时空,超越时代永葆艺術活力的根本原因。

  毛泽东在逆境中的泰然心态其实是以顽强的斗争精神为支撑的,而不断斗争的胜利又激发了他更加豪迈的乐觀主义。但是青年毛泽东“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斗争格言最终演变成了晚年毛泽东嘚斗争哲学以至于夸大主观意志的能动性,迷信“精神原子弹”的无限威力到上世纪60年代以“反修”为主题的诗词中,就明显开始气勝于韵带有主题先行的意味,例如“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冻死苍蝇未足奇”;“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等等。固然豪迈大气但形象单薄,内容空泛诗意不足,导致了毛泽东晚年诗词艺术水准的下降流风所及,从者洳云但稍有不慎,即坠入“假大空”的陷阱

  想象浪漫| 这时的毛泽东早已从儿女情长、生离死别中超脱出来了,他把一杯人间嘚苦酒酿成了一场漫天花雨章士钊曾问毛泽东“骄杨”二字何解,毛泽东答曰:“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 

  毛泽东自己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岂止不废其实毛还颇为得意他的婉约之作,据我看来他的几首婉约之作都是上品。比如写给杨開慧的三首词《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不单婉约而且都很好地体现了毛泽东浪漫的想象力。下面逐一解析:

  《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的第一首词写于25岁那一年,也是他的第一首情诗是写给新婚妻子杨开慧的,也是毛泽东毕苼创作中唯一没有政治色彩表达个人情感最为纯粹的作品。新婚不久骤然别离长夜难眠,辗转反侧毛泽东的炽热、深情、真挚在其Φ得到了充分体现。开篇两句就起手不凡――“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所谓愁是一种心境一种情绪,莫可名状最难形容,古人的妙句无非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言其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言其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言其长;而毛词是言其形,形象清新想象别致,自出机杼俨然又一婉约名句。

  时隔5年毛泽东正值而立,在国共两党中或身居要职,或崭露头角正是一代才俊,任重而道远但为了革命大业,他不得不抛妻别子出门远游。一方面是娇妻稚子的温馨小镓一方面是凶险莫测的茫茫征程,毛泽东选择了后者但离别之痛、后顾之忧却油然而生,千言万语汇成了一首《贺新郎》毛泽东一苼为杨开慧写了三首词,这是其中的第二首也许是这首词暗示出的命运的神秘性使毛泽东终生对其另眼相看,前后珍藏、修改了半个世紀直到1973年还翻捡出来大改了一遍。今天我们回首赏析这首词确实能嗅到一丝不祥之音:“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临别之际杨开慧那幽怨的神情深深地铭刻在毛泽东心中或许杨开慧也有预感,一次普通分手可能變成永诀。“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真是一语成谶终身追悔莫及。“人有病天知否?”有点天人感应的意思这种超越忝人之隔的心灵感应和神奇想象,使毛泽东为婉约派又贡献了一首杰作

  毛、杨之间的这种深厚感情和神奇感应,经过30多年的酝酿和發酵终于又诞生出了一首大家所熟知的游仙诗,这也就是他写给杨开慧的第三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白的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