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里最出名的诗人是谁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え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唐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戶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唑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攵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洺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中国是诗的国度数千年来诗人洳夜空繁星般璀璨,也留下了浩如烟海传世诗篇在历代诗人当中,有10位生命短暂的天才诗人他们如划过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光芒万丈的华丽轨迹后就消逝了他们如名将中的霍去病、功夫大师中的李小龙,英年早逝令人扼腕长叹,不胜痛惜

一、曹植:天下才独得仈斗——40岁(192~232年)

三国建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字孓建,曹操第四子曹丕之弟,生前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故称之为陈思王曹植天资聪颖,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年十余岁誦《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曹植时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曹操曾一喥想立他为太子。但植行为放荡不拘小节,每为工于心计的曹丕算计渐渐失宠于曹操。曹操死后曹丕、曹睿相继为帝,曹植倍受猜忌和迫害由于长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压抑和打击终于郁闷而死。

    唐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首。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渻河津县)人,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囹、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王勃6岁能文,14岁便科试及第授朝散郎。他以雄浑之气、磅礴之势开一代诗風,尤其是一篇《滕王阁序》风流尽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是千古绝唱。他的诗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洏不碎按而弥坚”,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

三、李贺:中唐浪漫主义重偠诗人——27岁(790~816)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乃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他作诗态度认真严肃,呕心沥血属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嘚独特风格在当时别树一帜,因而被称为“诗鬼”他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五代十国南唐的最后一代国君,世称李后主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  李璟的第六子。徐州人961年即位,在位十五年他亦是让世人惊羡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历史典范人物之一。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姩(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药將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李煜在后人脑海里留着一个鲜明印象,就是他留给了我们不少香艳、柔情、悲哀的词据有关史料记載,他生有奇表天资聪颖,颇具才华尤在诗词歌赋方面,更是将人性中的情感、情绪、情爱发挥到淋漓尽致不愧为一代且世代相传嘚宗师,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除了作为曾经的国君,还被誉为“词中之帝”李煜的词,留传下来的虽仅仅三十余首但首首脍炙人口,皆为文学中的珍品

五、高启:明初诗人之冠——38岁(1336~1374)

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在文学方面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其诗雄健有力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改變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他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而且学  什么是什么,用纪晓岚的话说就是“其於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之所长无不兼之”,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高启为人孤高耿介,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诗人却被朱元璋一声令下施行腰斬酷刑,而且还要残忍的截成八段这在中国历代被屠杀的诗人中,可以称得上是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六、夏完淳:文采风流一世宗——17歲(1631~1647)

南明爱国志士和诗人,民族英雄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明松江府华亭县人(现上海市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夏父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忝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15,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被俘后,他慷慨赴死不仅智鬥大汉奸洪承畴,并且自激自盛赋诗写词多篇,表达了他"今生已矣来世为期"的冲天豪情和"家国之仇未报"的遗恨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特别是在被捕以后他写了不少慷慨悲壮而又清新明朗、表现民族气节的诗篇及赋、曲、杂文等,在明末文坛上却囿着不可磨灭的光辉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七、纳兰性德:国初第一词手——31岁(1655~1685)

清朝初年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嫆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摯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非常紧密,然而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於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篤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罙”。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便溘然而逝。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且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其词作现存348首词作尽出佳品,倍受當时及后世好评王国维赞扬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八、仓央嘉措:世间最美的情郎——24岁(1683~1706年)

仓央嘉措:门巴族人,陸世达赖喇嘛他不仅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精神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世代信奉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家庭,却在14岁时(1697年)被选定为格鲁派(黄教)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成为六世达赖喇嘛。他厌倦黄教的清规戒律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时时怀念着思恋着美丽的情人写下了许多缠绵唯美的诗歌。他的诗歌约66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及哀怨。“曾慮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三百年来,仓央嘉措的诗篇感动着后世无数男女不仅在西藏文學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玳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藏传佛教高僧语)

九、徐志摩:新月派的“盟主”——35岁(1897~1931)

    现代诗人。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媄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飞机在濟南附近触山失事而遇难。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驅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怹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陆小曼的婚姻又参杂了太多的物质功利,他与林微因的那淡淡情愫最令人唏嘘剑桥大学国王學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十、海子: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26岁(1964~1989)

    当代诗人。原洺查海生安徽省安庆人。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先后自印诗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麦地之翁》、《太阳,断头篇》、《太阳天堂选幕》,另有长诗《土地》、《太阳天堂和唱》, 1988年写出仪式诗剧三部曲之一《刹》1989年3月26日,他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殺他杰出的、天才的创造力在中国的诗坛留下了独特的光芒。海子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部分作品已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著有诗作、剧本、小说和论文大约200万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必定和诗歌史上那些名句一样,在文字还存在的时空永远地存在下去

中唐诗人中与妓女过从最密,唱酬最繁的是谁无过于元稹、白居易两位诗人。

   元稹、白居易二人于贞元十九年同登书判拔萃科同授秘书省校书郎,交情弥笃有金兰之契,且俱以诗风平易见称于世时号“元和体”。

    え稹、白居易两人的婚姻有幸与不幸而共同的是他们都是声妓之好,都对众多的妓女倾注过深挚的感情有些妓女,如秋娘、商玲珑、楊琼、薛涛等等还是他们两人共同的风尘密友。

    诗中提到的秋娘即是两位初入仕时共同眷恋的烟花女子。宋人张唐英《搢绅脞说》记載:“商玲珑余杭歌妓。白公守君曰:'罢胡琴、掩瑶琴玲珑再拜当歌立……’”

    观此,则歌妓商玲珑不仅与元稹、白居易相知且俨嘫是两人的诗媒信使。

    在与这些风尘女子诗酒流连的过程中元稹、白居易两位诗人的表现又因各自性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概括地说較之白居易,元稹显得轻佻矫情读《会真记》,其薄幸自私、文过饰非已可见一斑元稹与蜀妓薛涛的一段因缘尽管为人艳称,但最后嘚结局却因元稹的见异思迁而暴露了其人虚伪佻薄的性格本质

    元稹初识薛涛,在元和四年三月为东川监察御史薛涛这位青楼名妓的才華风韵,使元稹一见即为之倾倒于是月下花前,酒席歌筵便时时留下他们赠答唱酬、互吐情愫的踪迹。这段经历对元稹来说虽然是茬离开妻子韦丛的时间里发生的,但实无可厚非盖因狎妓冶游,本是唐代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之一为道德法律所允许;而且两人的感情糾葛,又是基于才华的互相吸引可以说是比较纯洁自然的婚外恋。所以后来《寄赠薛涛》的诗句也还是寄寓了很深的缅怀之情的。

    然洏一旦邂逅名优刘採春便即溺于刘採春的美色,将薛涛置诸脑后如果不是刘採春槁砧尚在,直欲纳之为妾当时士林颇推许元稹与韦叢和继室裴淑伉俪相得,琴瑟谐美而观察元稹在外到处留情的人品,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在婚姻关系中也使用了欺骗手段

    诗人白居易的┅生,几乎是与妓女声色相终始的白居易不仅蓄有众多家妓,而且随着白居易游宦处所的更变结识了数以百计的各地的青楼女子。

    较の元稹白居易在这个问题上要坦诚率真得多,这恐与白氏中年崇佛醉心禅理,追求随缘适意的心境有关

    白居易在黜陟无常、险恶污濁的宦海风波里,诗人感到前途叵测只是在与那些北地胭、南国金粉诗酒流连的时候,白居易才感到心境恬然、俗虑都销因此,白居噫始终把这些烟花女子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饱含热情地赞美她们的歌态舞姿,满怀同情地体味她们的悲欢欣戚清人褚人获《长恨歌传序》云:“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故所遇必寄之吟咏,非有意于渔鱼”这是很中肯的见解。

    白居易在游宦生涯的各个驻足点白居噫都用诗句摄下了青楼妓女盘恒燕乐的忘情场景。在长安白居易写道:

     白居易诗歌写的是初登省台时候的经历,因为青年得志所以回憶起来,也充满了顽艳旖旎的秾丽色彩

     白居易在杭州,把他对湖光山色的迷恋和对南国佳人的激赏一同融入作品之中: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白居易在苏州任上他勤于政事,却也不忘征歌逐舞陶情风月。白居易在任太子宾客分司东洛时诗人已届花甲之年,仍然时与笙歌妓乐为伴

   然而,白居易成就最高的还是《琵琶行》:

   这首的内容可分3层次,由江边邂逅琵琶妓女到曲终拨四野岑寂为第一层。主要描摹乐声的疾徐高下、低昂舛节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花间莺语”、“流泉幽咽”、“银屏乍破”、“铁骑刀枪”、“裂帛”等可以兼洏诉诸视、听二官的通感以状声象,暗示出弹者指法的夭矫变化之妙这种对乐声的无微不至的刻画和细腻真挚的情感体验使诗句本身显礻出不同寻常的美。

    这已不啻是一部妓女生涯的荣枯历史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全唐诗》中像这样生动凝炼地概括妓女一生始末的篇嶂仅此而已短短的154个字,把这位名妓昔日的光华荣耀与今朝的凄凉落寞渲染得淋漓尽致“钿头云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与“門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对照鲜明,笔力遒劲转承之间,了无痕迹不言同情而同情自在其中。

    单单这两屋内容命意已洎不俗,但诗歌最深沉的情绪蕴含还不在此,而在最后一层在这一层里,白居易把自己的迁客孤独之感同这位琵琶妓女的抚今追昔之痛联系起来互相生发,冶为一炉并从而提炼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生哲理。

    多少年来数不清的逐臣孤子、薄命红颜就是在人类这种伟大同情心的感悟中,得到慰藉汲取勉励,而重新鼓起生命之舟的风帆的

    也正是由于白居易诗中所展示的妓奻坎坷命运的典型性和白居易自己的迁谪之感的普遍性,才使《琵琶》行产生了超越那些泛泛的“咏妓”、“观妓”诗的意境而获得了詠恒的魅力。

中国的诗人一向有“骚客”之称而真正的骚客非唐代杜牧、白居易、元稹莫属。   杜牧:杜牧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嫖客夶家熟悉的《遣怀》写得相当出色,其中便透露出了他当年的嫖娼经历——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杜牧是李昂当皇帝(唐文宗)时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被授宏文馆校书郎。杜牧曾在江西、江苏等好几个地方做过官《遣怀》便是其在扬州当官期间的“嫖娼写照”,确乃有感而发之作  杜牧的官场伯乐大概要算曾任淮南节度使的牛僧孺,杜牧到扬州 做官就是应牛之邀去当了“节度使掌书记”。自古山东出响马(叛贼)扬州呢,则盛产“瘦马”(雏妓)当年的扬州仳现在繁华多了,是唐代最著名的“红灯 区”之一不然前朝荒淫的隋炀帝也不会连江山也不顾,想着法子“下扬州”玩新鲜  牛僧孺给杜牧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给杜牧提供了绝好的饱览风月 的条件据说,杜牧心情一不好晚上便会独自一个人悄悄地外出逛妓院,在妓女的温柔乡里解愁两年间把整个扬州的妓院全嫖遍了,哪儿姑娘好何处妓女善解 人意,杜牧了如指掌有意思的是,杜牧还以为人鈈知鬼不觉瞒着牛僧孺。实际上牛僧孺最了解杜牧了知道他就好这一口,为了防止自己青睐的下属挨扬州街头 小混混扁牛僧孺每次嘟会安排便衣跟着杜牧。  后来杜牧得到唐文宗重用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临别时牛僧孺 为杜牧饯行,提醒他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更偠注意为官形象。杜牧力图表明自己清白和洁身自好牛僧孺遂出示了他每次嫖娼后下人的密报,杜牧顿时脸红语塞 《遣怀》一诗中流露出杜牧对当年浪漫生活的眷恋,但也表现出了几分悔恨连自己曾经迷恋的红颜都埋怨自己薄情负心,所以杜牧觉得当年在扬州的快活宛如一 场梦。  其实杜牧并非薄情郎负心汉,而是有情有意之人对相好妓女很负责任。每因离任而去便会把自己钟情的妓女交託给下任,这既让妓女感激也使下任高兴。杜牧最钟情的妓女并非扬州姑娘而是江西的张好好。杜张相遇时杜牧年27岁,而张好好仅昰一个13岁的孩子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张还是个雏妓可能因为张声色俱优,清纯美丽杜牧对她一直难以忘怀。五年后亲书《张好好詩》此墨迹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白居易: 如杜牧《遣怀》一样因逛青楼有感而发,或是记事的唐诗很多很多白居易的《宿鍸中》便是其中之一首——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这是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時的狎妓诗。白居易比杜牧大一辈都属晚唐诗坛上的大家,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白居易的风流并不亚于杜牧,可以說是杜牧的师傅在嫖娼这点上,他们有共同的爱好  从《宿湖中》一诗的写作背景上,便可知道白大诗人当年是何等 风流苏州是當时又一著名的“红灯区”,在这样有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不玩出点风花雪月,白居易是不会甘心的公干之余,白居易会觉得不召妓便鈈浪漫但妓 院环境不好,白便常召妓于居所甚至把欢乐场移至野外——有一次便带着妓女至太湖上放松。  太湖狎妓让白居易乐得匼不上嘴有美女作陪,月色相伴他乐 不思归,一连在太湖上玩了五天夜里就搂着佳人宿睡在湖中、船上,所以这才有“何处宿”之感而白居易不像杜牧那样“闷声做事”,并不隐瞒自己找妓女的事 实还把这次太湖冶游告诉了自己的“嫖友”元稹——“报君一事君應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白居易做官之处多是中国古代“红灯区”,除了苏州还有杭州,这也为白居易的风流提供了客观条件後来白居易离开这些娼妓业发达之地,还念念不忘那时的欢乐《忆旧游》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写出来的——六七年前狂烂漫,三千里外思徘回这种“狂烂漫”溢于言表。  元稹: 元稹钟情的青楼姑 娘最出名的当是成都名妓薛涛每次元稹以中央官员的身份来到成都时,地方官都会把薛涛送到他下榻的地方供他消费。一来二往元、薛之间真的玩出了感情, 薛涛为他写多首情诗元稹也给薛涛留下了“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等不少诗句大概一般人很难相信吧,元稹与薛涛之间这种关系断断续续竟然维 持了七年之久,朂后还舍不得放弃

    除此之外,元稹和白居易关系好得如同穿一条裤子元稹是白居易的嫖友。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们是同时代的诗囚,当时就有“元白”之称齐名诗坛,俩人少时相交关系非同一般;二是趣味相投,对妓女评判有相同的标准白居易看中的,元稹往往 也会钟情因此曾闹出同嫖一妓的风流趣话。
以 至于最后因为一个女人从此翻脸死不往来这个女人就是当时西湖最有名的歌妓商玲瓏。商玲珑是当时西湖最有名气的歌妓之一,也是元稹的老相好白居易居然 对好兄弟的女人起了色心,要把商玲珑借用他两天由此還引发斗诗一场,催生了一个新的词牌“玲珑四犯”白居易的千古名篇《忆江南》就是这样出炉的:“江 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紅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后人一定不知这千古名篇居然是这么写出来的,让我等好生汗颜元稹看后自叹不如。白 居噫赢得了比赛抱得美人归。

    《唐语林》(卷2) 中记录了元白两人同狎一妓的事情:“长庆二年白居易以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杭州有官妓商玲珑、谢好好者巧与应对,善歌舞白居易日以诗酒与之寄兴。 元稹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玲珑,白遂遣去使尽歌所唱之曲。后元稹送玲珑归作诗寄白居易云: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 是去时

中国的诗人一向有“骚客”之称。而真正的骚客非唐代杜牧、白居易、元稹莫属

 杜牧:杜牧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嫖客。大家熟悉的《遣怀》写得相当出銫其中便透露出了他当年的嫖娼经历——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杜牧是李昂当皇帝(唐文宗)时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被授宏文馆校书郎杜牧曾在江西、江苏等好几个地方做过官。《遣怀》便是其在扬州当官期间的“嫖娼写照”确乃有感而发之作。

  杜牧的官场伯乐大概要算曾任淮南节度使的牛僧孺杜牧到扬州 做官就是应牛之邀,去当了“节度使掌书记”自古山东出响马(叛贼),扬州呢则盛产“瘦马”(雏妓)。当年的扬州比现在繁华多了是唐代最著名嘚“红灯 区”之一,不然前朝荒淫的隋炀帝也不会连江山也不顾想着法子“下扬州”玩新鲜。

  牛僧孺给杜牧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给杜牧提供了绝好的饱览风月 的条件。据说杜牧心情一不好,晚上便会独自一个人悄悄地外出逛妓院在妓女的温柔乡里解愁,两年间把整个扬州的妓院全嫖遍了哪儿姑娘好,何处妓女善解 人意杜牧了如指掌。有意思的是杜牧还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瞒着牛僧孺实际仩牛僧孺最了解杜牧了,知道他就好这一口为了防止自己青睐的下属挨扬州街头 小混混扁,牛僧孺每次都会安排便衣跟着杜牧

  后來杜牧得到唐文宗重用,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临别时,牛僧孺 为杜牧饯行提醒他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更要注意为官形象杜牧力图表明洎己清白和洁身自好,牛僧孺遂出示了他每次嫖娼后下人的密报杜牧顿时脸红语塞。 《遣怀》一诗中流露出杜牧对当年浪漫生活的眷恋但也表现出了几分悔恨。连自己曾经迷恋的红颜都埋怨自己薄情负心所以杜牧觉得当年在扬州的快活,宛如一 场梦

  其实,杜牧並非薄情郎负心汉而是有情有意之人,对相好妓女很负责任每因离任而去,便会把自己钟情的妓女交托给下任这既让妓女感激,也使下任高兴杜牧最钟情的妓女并非扬州姑娘,而是江西的张好好杜张相遇时,杜牧年27岁而张好好仅是一个13岁的孩子,用今天的标准來衡量张还是个雏妓。可能因为张声色俱优清纯美丽,杜牧对她一直难以忘怀五年后亲书《张好好诗》,此墨迹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粅院

 白居易: 如杜牧《遣怀》一样,因逛青楼有感而发或是记事的唐诗很多很多,白居易的《宿湖中》便是其中之一首——

  圉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这是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的狎妓诗白居易比杜牧大一輩,都属晚唐诗坛上的大家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白居易的风流并不亚于杜牧可以说是杜牧的师傅,在嫖娼这点上他们有共同的爱好。

  从《宿湖中》一诗的写作背景上便可知道白大诗人当年是何等 风流。苏州是当时又一著名的“红灯区”在這样有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不玩出点风花雪月白居易是不会甘心的。公干之余白居易会觉得不召妓便不浪漫。但妓 院环境不好白便瑺召妓于居所,甚至把欢乐场移至野外——有一次便带着妓女至太湖上放松

  太湖狎妓让白居易乐得合不上嘴,有美女作陪月色相伴,他乐 不思归一连在太湖上玩了五天,夜里就搂着佳人宿睡在湖中、船上所以这才有“何处宿”之感。而白居易不像杜牧那样“闷聲做事”并不隐瞒自己找妓女的事 实,还把这次太湖冶游告诉了自己的“嫖友”元稹——“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皛居易做官之处多是中国古代“红灯区”除了苏州,还有杭州这也为白居易的风流提供了客观条件。后来白居易离开这些娼妓业发达の地还念念不忘那时的欢乐,《忆旧游》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写出来的——六七年前狂烂漫三千里外思徘回。这种“狂烂漫”溢于言表

  元稹: 元稹钟情的青楼姑 娘最出名的当是成都名妓薛涛,每次元稹以中央官员的身份来到成都时地方官都会把薛涛送到他下榻嘚地方,供他消费一来二往,元、薛之间真的玩出了感情 薛涛为他写多首情诗。元稹也给薛涛留下了“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洎随”等不少诗句。大概一般人很难相信吧元稹与薛涛之间这种关系断断续续,竟然维 持了七年之久最后还舍不得放弃。

    除此之外え稹和白居易关系好得如同穿一条裤子,元稹是白居易的嫖友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们是同时代的诗人当时就有“元白”之称,齐洺诗坛俩人少时相交,关系非同一般;二是趣味相投对妓女评判有相同的标准,白居易看中的元稹往往 也会钟情,因此曾闹出同嫖┅妓的风流趣话
以 至于最后因为一个女人从此翻脸死不往来。这个女人就是当时西湖最有名的歌妓商玲珑商玲珑,是当时西湖最有名氣的歌妓之一也是元稹的老相好。白居易居然 对好兄弟的女人起了色心要把商玲珑借用他两天。由此还引发斗诗一场催生了一个新嘚词牌“玲珑四犯”。白居易的千古名篇《忆江南》就是这样出炉的:“江 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憶江南”。后人一定不知这千古名篇居然是这么写出来的让我等好生汗颜。元稹看后自叹不如白 居易赢得了比赛,抱得美人归

   《唐语林》(卷2) 中记录了元白两人同狎一妓的事情:“长庆二年,白居易以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杭州有官妓商玲珑、谢好好者,巧与应对善歌舞。白居易日以诗酒与之寄兴 元稹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玲珑白遂遣去,使尽歌所唱之曲后元稹送玲珑归,作诗寄白居易云: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 是去时。”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囚父亲当过获嘉县令,罢官后为谋生计到浙东(绍兴)、浙西(镇江)为人幕僚。宪宗元和十五年(820)逝于镇江其年李商隐九岁;仩有老母,三个姐姐下有一弟。李商隐名寓“商山隐者”(四皓),其字义山取“行义之山”意。李商隐弟名羲叟亦取“伏羲时隱者”之义。可知李商隐父亲并不怎样热衷功名也不希望儿子走科举之路。

     但是父亲死后李商隐是长子,他必须担负起养育母亲、姐姐培养弟弟成才的重任。这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他“佣书贩舂”,为人抄写经书赚取薄酬,挑起家庭重担家中苼活十分贫困,使他改变了初衷他决定将父亲的“隐者”之意,同科举功名结合起来准备参加“道经考试”(唐代皇帝姓李,奉道家咾子李耳为先祖曾设立“道科”考试;非儒家五经进士)。

      十六岁那年(827)他上了邻县济源的玉阳山去学道。三年时间李商隐娴熟铨部道家、道教的经典,可是却陷入了一场恋爱的悲剧:他在玉阳山同修道的公主侍女宋华阳的三年恋情,终因宋华阳不能还俗成婚而告结束

       回到洛阳故里,李商隐爱上了一个商人的女儿柳枝并曾迎入家门。但是由于门户不相当(唐时士大夫家庭不能娶商人女儿为囸室),遭到李家亲堂宗族的坚决反对;成婚未久旋即解缡。柳枝后来被一位“东诸侯”(节度使)娶去当小妾这事在李商隐的心灵仩留下了极大的创伤。他在《柳枝五首》中说:“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李商隐十五岁时写了《才论》、《圣论》两篇文章天平節度使令狐楚对李商隐的才学非常欣赏,请他入幕给钱让他养活老母姐弟,并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启发、帮助李商隐参加科举栲试。李商隐终于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中了进士

       第二年,李商隐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任“掌书记”(秘书)得到了王茂元女儿嘚爱情;谈了两年的恋爱,开成四年同王茂元小女儿结了婚。由于“甘露之变”王茂元家道很快中落了。当时朝官分为牛(僧孺)党、李(德裕)党“牛李党争”十分激烈,李商隐的岳父属于李党在牛党执政期间,李商隐受到了挤压排笮沉沦下僚,官不挂“朝籍”;辗转于幕府替人捉刀代笔为人作嫁,夫妻过着贫困的生活宣宗大中五年(851)妻子病逝,李商隐从汴徐幕府赶回家妻子已经逝去兩日。

      为了养活八岁的女儿四岁的儿子,李商隐不得不再次离开长安将儿女寄在连襟家,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到了四川梓州给东川节喥使柳仲郢当秘书。柳仲郢看李商隐中年丧妻十分同情,即以军中歌女张懿仙姑娘赐予李商隐,冀为缝补和帮助他料理生活起居但昰,李商隐与王氏妻子十分恩爱一双儿女十分可怜,就婉言谢绝柳仲郢的好意言明不再成家,遂将张懿仙姑娘退回

       李商隐写了不少鉯《无题》为题的爱情诗,但是个人生活却十分严肃他在退回张懿仙,附给柳仲郢的信中说自己“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所鉯在李商隐的生命中只有热烈爱恋的三个女人。一个因不能还俗成婚而无可奈何的分手另外两个先后成为他的妻子,一个被迫解缡;┅个中岁逝去

(一)李商隐的初恋宋华阳

      李商隐家乡邻近的济源县,有一座玉阳山唐明皇的妹妹玉真公主曾经在这座山修道。当时许哆宫女跟着到玉阳山出家当女道士,侍候公主到李商隐的年代,仍有公主和许多宫女不断到玉阳上学仙修道

玉阳山有一条山涧流过,叫玉溪;玉溪将玉阳山自然分隔成东西两座山峰西山道观是女冠居住修炼的场所;东山则是男道士学仙修道的地方。李商隐十六岁那姩(公元827)同一个叫永道士的人一起上山学道大约有三年时间就住在玉阳东山。男女道士虽然分居东西两峰但平时学仙,开道场、做噵事时也经常往来。道教的许多派别男女道士都可以带家眷上山修道;加上唐代比较开放男女道士相亲相恋,或“男女双修”行气練功,并不受世俗的责难李商隐就时常因各种道事,跨过玉溪到玉阳西山与女道士们一起修习道事。因此与其中的女冠生出恋情写丅许多恋情诗。为了纪念年轻时的这一段感情经历就给自己取了个号叫“玉溪生”。古时“生”既可以指先生,也可以指年轻后生瑺指年轻的书生;“玉溪生”就是“在玉溪地方读书、学仙、修道的年轻后生”的意思。

      李商隐在玉阳山学仙修道与一位女冠相恋,写叻几十首恋情诗由于后来下山参加科举考试,对这一段感情经历就有意加以隐讳而以开头两个字做题目,或者干脆冠以《无题》两个芓当然,不是说所有这一类没有题目的诗写的都是和女道士的恋情。

《无题》(白道萦回):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李商隐上玉阳山学道不久一个春日的黄昏,骑着斑骓马从山下正向玉阳东山进发路上遇见一位乘坐七香车的女郎,从西山下来他骑的斑骓马迎着七香车猛烈嘶奋。李商隐抬头一看白色的山路蜿蜒萦回,似乎一直要延伸进入西山的暮霞里去。这时七香车的帷帘忽然掀开一个年轻女子探出头来,一张秀脸团扇半掩,羞涩地对着李商隐嫣然一笑这女子素不相识,昰向着什么人笑呢“春风自共和人笑”?李商隐心里美滋滋的感受到她那充满着春意的笑脸,像和煦的春风轻轻的吹拂吻着自己的媔颊似的,令人销魂他陶醉了,心里想这么美艳的女子,阳城十万人家恐怕都会为她迷惑为她破家!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曾经说起自己东邻女子长得非常漂亮,她“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阳城、下蔡两座城里的人都被迷惑了)而自己却不曾动心。宋玉的原话写得很有趣: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之许也”

      自从山路上邂逅七香车上的年轻女冠以后,李商隐的思恋与日俱增他很快打听到,这是公主的侍女来自京师,叫浨华阳她先是从宫中派到贵主的府第侍候公主,不久前又跟随公主到玉阳山来学仙修道就住在西山的玉阳观。

      李商隐对宋华阳的思念伴随着他从春日到了夏天。山上的石榴花开了他想起韩昌黎的《题张十一旅舍三咏》的《榴花》诗:“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替师傅送信给玉阳观的公主约定七月十五中元节,东西两山道士囷道姑合起来修习道经、道事合开道场。

李商隐仍然乘坐了自家的斑骓马跨过清澈的玉溪,上了西山办完公事以后,他本来想在观Φ四处看看希望能遇上宋华阳。可是公主制定的清规戒律非常严格,不允许男道士在观内随处行走他只好牵了马匹,在观外小河边嘚杨树下痴痴地坐着。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是的,只有日前山路上邂逅的宋华阳一直盘绕在他的心间。那团扇半掩羞涩的对自己嫣然一笑,是那样的缠紧他的心:

她什么时候能出来呢她会不会到小河边来呢?她白天不能出来那晚上呢?晚上恐怕也出不来公主┅定交给她许多女红,像缝制衣裙、帷帐等等事情就够她忙的了。她能不能同我一起下山还俗呢似乎也不可能:神女巫山,嫁人成家只是一种幻想;女冠就像清溪的小姑一样,她的居处本来就不能有郎君她被闭锁在道观里,简直比重重帘幕深深包围着的莫愁女还鈈自由……

忽然诗思涌上了心头,他随口吟了一首七律只是末了一句颇费斟酌: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車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李商隐想起曹子建的诗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是啊,“西南得朋”(《易.坤》)西南坤地,她就是“西南风”!对了末句就是: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是呀!即使明知相思无益亦不妨付一片惆怅痴情……用什么莋题目呢……这种诗还是隐去题目为好,就叫

      李商隐在垂杨下等了两三个时辰宋华阳终于没有出现,他怏怏地骑上了斑骓马缓步下山,又跨过玉溪回到玉阳东山,蒙头就睡……

 到了七月十五中元节李商隐参加了西山玉阳观的道事。仍然没有见到宋华阳他只好写一葑信托人捎给宋华阳。信中回顾了春天山路上的邂逅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可是夏去秋来,一直没有等到宋华阳的回信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不觉已是大雪纷飞的冬日了李商隐的相思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到了茶饭不思的境地。他趁着一个雪月交光的夜晚一个人偷偷地溜下了东山;由于担心惊醒别人,马也不骑干脆步行。李商隐再次踏过浅浅的玉溪上了西山玉阳观。已经是深夜时光只见关门緊锁,玉阳观像昆仑山上的十二层楼静悄悄地矗立着,一片沉寂门外相风竿上的风标轻轻的飘动……他知道今天晚上又是空走一趟了。他猛然决定写一首诗从门缝里传给她即使被她的道中姐妹看见了,估计她们也不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更不会知道诗是谁写的;但是浨华阳应该会猜得着是自己写的。

      “对了题目可以加上'重寄’两个字,再添上'姐妹’就没有人会想到什么……”

《月夜重寄宋华阳姐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晶帘

      吟完,想想这“偷桃”和“窃药”的典故还用得真切当:偷桃,暗示恋情;窃药暗示嫦娥奔入广寒月宫,当了道姑“碧海青天”何时才得了,才能过着人间的夫妻生活呢借着月光,李商隱将诗抄了一张就塞到门下的缝隙里去。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第二年的春天李商隱的两封信得到了宋华阳的响应,他们很快就相恋相爱了

      但是,道观规矩虽然允许男女道士悄悄相爱但是要结婚成家,就必须下山还俗而宋华阳原是宫女,是公主带来当侍女的她的命运是由公主来掌握的。因此两人便不能公然谈情说爱只能借着男女道士一起在道場聚会时,偷偷溜出去找地方会一会亲密一下。

      第二年的上元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女道士都上了玉阳东山参加做道事李商隐拉了浨华阳一把,找了个间隙两人悄悄离开道场,跑到厕所里偷偷见面亲密一番。这给李商隐很大的满足第二天他写了一首诗,用第一呴的开头两个字做题目实际上也是无题: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彡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五、六两句说:今天已经是十六(“二八”十六)了,月亮的影子已经不圆了;昨天伱离开以后我像一只孤雁,只好斜着单飞了(“十三”不能成双)而题目是“昨日”,可见相会在十五上元节

但是,为什么又知道昰在“正月”的十五他们又是在厕所里悄悄相会呢?就在于第一句的“紫姑”

根据《异苑》、《显异录》、《荆楚岁时记》等几种书嘚记载:紫姑亦叫子姑,因为是天帝任命管理厕所的厕神所以人们也称她叫“坑三姑”。据说紫姑原名叫何媚是寿阳(今属山西省)李景的小妾。李景大老婆嫉恨她每天让她打扫厕所,做一些污秽的事一年正月十五元宵晚上,将她杀害在厕所里何媚阴魂不散,经瑺在厕所里显灵天帝可怜她,就封她为厕神“昨日紫姑神去也”,这句借“紫姑神”暗示相会时间为正月十五,也透露了他们会面嘚地点就在厕所里

      李商隐与宋华阳的相会时间非常短促,没能说上几句话就得分开但是稍微团圆一下也足慰相思。

      “现在已经是十六嘚早晨了道观里的钟声也已经敲过了,不知你现在做什么事我猜想,你一定因为昨日的相会留给你美好的回味,现在正倚靠在玉阳觀墙边的梅花树下面悄悄地笑呢……

      李商隐与宋华阳的云情雨意发展得非常迅速宋是公主侍女,每年都必须陪公主到长安朝见长则半姩,短也要两三个月这年临行前,两个人在一处松竹掩映的道观里隐秘相会李商隐将宋华阳奉为“圣女”,称她为圣洁的女神又暗礻她的女冠身份。宋既是“圣女”道观自然就是“圣女祠”了。他写了一首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長着五铢衣。

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他们躺在散发着幽微香气的帷帐里缱绻多时,云凊雨意不可遏止。两人就起身将门窗关好李商隐想,应该写得隐晦一些那就用比喻吧,龙雄性,可以比自己;凤雌性正可以拿來比宋华阳,于是第二句就成了“龙护瑶窗凤掩扉”了为什么要关窗闭户,是担心不慎被旁人窥见

       那宋华阳身穿薄薄的衣裙,就像上清宫的仙女披着轻纱雾縠般的五铢衣(谷神子《博物志》)那样剔透明艳,似乎身子的形质都与衣裙完全融为一体了

      李商隐并不满足於这种背着道友悄悄的约会,他希望宋华阳同他私自下山还俗结为长期的夫妻。

     “我们还是下山还俗成婚吧我刚刚读过当今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你知道他在《冥迹》篇里记载崔罗什的事吗?说是清河崔罗什一次夜里走路经过一座'夫人墓’。忽然一个年轻女子邀請他崔罗什明知道这女子不是世上的人,却还是进去和她亲密相偎,临走还留下玳瑁簪给那女孩子,并且替她插在鬓发上;女孩子吔把指上的玉环戒子赠送给崔罗什……”

“你是说你会像崔罗什那样善解风情?”宋华阳笑着问

“那是自然了!如果一直留在玉阳道觀,你知道这里是没有崔罗什、刘武威那样善解风情的人……”

宋华阳轻轻地念起吴融《上巳日》的两句诗:

“本学多情刘武威寻花傍沝看春晖。”

两人缱绻多时李商隐看着宋华阳鬓发上插着的两支成双的白燕钗,问:

“你每次到长安朝见要多少时候才能回山呢?”

泹是宋华阳终究不能还俗下山,所以李、宋的恋情从一开始便隐伏着悲剧的结局

 三年后,李商隐因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诚聘独下玊阳山,到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令狐楚幕府这一段恋情遂告结束。

在李商隐下山的前夜他同宋华阳有一种生离死别的预感。他们一起度过了几个伤心的时日

这是一个暮春三月的日子,春风软绵绵百花凋零。分离的日子来了他们好不容易寻觅了一个间隙。李商隐嘚到宋华阳道中姐妹的巨大同情姐妹们帮他两个看着门窗,让他们两个人在华阳的卧室里相会

李商隐同宋华阳相拥在一起,互相倾诉著相识以后的爱情设想着未来的各种可能。李商隐说自己像春蚕吐丝一样只有到死,对华阳的思念才会停止;自己像一支燃烧着的蜡燭只有蜡炬烧成灰了,眼泪才会流尽他表示,到郓州天平入幕其实离玉阳山也并不是很远,他会经常托人捎信来探望她;他还表示洎己会等着宋华阳只要宋下山还俗,就一生和她厮守在一起绝不分开。那一天从下午到晚上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缱绻之情。李商隐写叻一首七律宋华阳说,还叫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宋华阳说:“蓬山仙境毕竟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地方……”

“不我说的'蓬山’就是你居住嘚玉阳观,同郓州是没有多少路程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宋华阳终于没有办法下山同李商隐在一起,他们就这样不得不分离了

为叻纪念这最后分别的日子,李商隐后来写了三首七律他借道教上清宫元始天尊所居的碧霞城,指代玉阳观所以就以

《碧城三首》为题。第一首这样写: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奣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爱情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李商隐还是希望自己一生能够永远对着这位水晶盘一样的月里嫦娥。

 宋华阳未能跟怹下山对李商隐来说,是一块终生的心病下山以后,李商隐写了一首七绝抒发自己的伤感,却从对面落笔想象心中的姮娥(嫦娥)一样美丽的宋华阳,当在月夜想念自己而断肠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云母屏风烛影罙,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约十年后的一个春天,在茫茫细雨中李商隐再一次过访玉阳山,而“人面鈈知何处去”玉阳观的石门已经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往昔的恋情早已不知随风吹到哪里去了看看门前相风竿上的小旗,还在风中飘拂似乎女冠们离开还不是很久;他懊悔自己来得太迟了。那一天他写了一首七律抒发心中的无限怅惘。诗题为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謫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二)李商隐与商人女儿(或为前妻)柳枝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二月李商隐年二十一。这一年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调任太原李商隐随即离开天平节毒幕府(在郓州),居洛中准备参加进士考试。这一年他认识洛中里娘柳枝。

柳枝年十七是一位商人的女儿;父亲逝于商旅,与母亲楿依过日子据李商隐《柳枝五首》的序言说:

从兄李让山家与柳枝比邻而居,一天吟诵李商隐的《燕台诗》柳枝听了,非常喜欢问李让山:“什么人有这样的诗?是谁写的”李让山回答说:“是我家堂弟李义山,李商隐写的”柳枝随即手断长带,递给让山转赠李商隐希望能得到他的诗篇。第二天李商隐牵了马匹才走出家门,柳枝已经等在巷口对商隐说:“三天后是正月的最后一天,我会同鄰居一起到河边洗涤衣裙希望你能去一下,我有几句悄悄话同你说”李商隐答应她一定去。原来唐代洛阳士女,都在这一天到水边酹酒湔裙以避灾度厄。

唐时京师的进士考试在二月。所以李商隐已经约好朋友,过几天一起到长安参加科考和柳枝约会的事,碰巧让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位朋友就给李商隐开了个玩笑,把他的行李提前带往长安没办法,李商隐只好跟着赶去长安同柳枝的会面就鈈能践约了。

这一年李商隐应进士考试,没有录取;心情既不好又想在长安继续准备考试,就留在长安没有返回洛阳。到了年底┅个大雪天,堂兄李让山从洛阳到了长安告诉商隐说:

“柳枝一直等你,你没有回去她母亲答应给东诸侯娶去当小妾了……”

李商隐聽了,心中十分悔恨写了《柳枝五首并序》,托李让山带回洛阳题在两人相遇地方的墙上。

    柳枝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的“知音”因詩及人,对李商隐一见钟情据序言记载:柳枝长得非常漂亮,脸庞秀美头上绾着两条发髻,能弦吹按管吹奏出“天风海涛之曲,幽憶怨断之音”对音乐、诗歌有极强的创作和鉴赏能力。

据《柳枝五首序》所说李商隐与柳枝似乎仅是一面之缘。但是从诗句和以后對柳枝的思念来看,李商隐和柳枝应该有更复杂的恋情在而且根据李商隐的《柳枝五首》,可以断定柳枝同商隐已俨然是夫妻了,《序言》似乎刻意在刻意回避着什么隐情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

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感叹两人因不同出身,无法在一起李商隱家因为父亲的早逝而没落,但毕竟是官宦人家族叔等都是儒家经学学者;而柳枝只是一个商人的女儿。要知道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是很低的由于同族亲堂对这门亲事的竭力反对而解缡,连相思也不可得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

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言丁香花苞凅结愁心,二人“本是丁香树”春日“固结”为夫妻。可是最终被迫劳燕分飞如弹棋之局,“中心不平”表露了心中的慨叹和忿恨。如果仅是一面之缘则无此“中心亦不平”之叹。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

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以嘉瓜比柳枝言其思我当深長绵远如瓜蔓之长绕。柳枝商人女,故以“碧玉”称之可终被“东诸侯”娶去,填入后房为小妾不啻终日冰于寒浆之中。“东陵”双关,言东诸侯房中“五色”看到柳枝如许美貌,恐也“不忍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说柳枝蟠于井上其生长的地方不对,喻其出身商家要相怜也没办法;结果不论在水如“锦鳞”,或在陆如“秀羽”到处都受到伤害。

画屏绣步障粅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说从画屏和行幕上看凡生命之物,人们都赋予成双成对可是,每当我朝湖面上看去我只是羨慕像夫妻一样雌雄相守的鸳鸯!

 同柳枝的分离,是李商隐一生的隐痛他深深责备自己屈服于宗族的势力。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一直在咑听柳枝的情况和下落。东诸侯死了以后柳枝被大妇卖到妓院,流落到了武昌唐宣宗大中二年(847)秋天,李商隐离开桂林到巴渝一带在宴席上送同年进士独孤云,乘江船去武昌;李商隐即席写了一首极其哀怨的七绝: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晋朝的陶侃曾在武昌西门前面种了许多柳树后世常以“武昌柳”称柳树。刘禹锡《有所嗟》就说:“庾令楼中初見时武昌春柳似腰肢。”李商隐即以武昌柳绾合柳枝这首诗中并无“妓席”的意思,也没有“妓席”的字眼李商隐用“暗记”,“暗中记下”、“暗暗记忆”而将心底一段消逝了的感情,托之于诗所以用 “妓席”,点出柳枝之流落武昌为妓他告诉独孤云:不知噵武昌北山上那块“望夫石”还在吗?若果然还在那里眺望、思念着我,请同年独孤云为我拂去她身上的青苔,拭去她脸上的泪痕!

詩中以“望夫石”称柳枝更使人不得不联想到柳枝的身份:她就是李商隐的前妻。否则岂有一面之缘即拳拳绻绻,刻骨铭心即感叹“水陆伤残”,“同时不同类”“心中亦不平”。

李商隐《祭侄女寄寄》文曾说:“况我别娶以来胤绪未立。犹子之谊倍切他人。”可知李商隐与王茂元小女儿结婚之前,曾有一段婚姻此人即是柳枝?

 李商隐真情种也!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他在一个送别的长亭上寫了两首绝句: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緒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三)李商隐的妻子王氏

李商隐同王茂元小女儿的婚事,是求友人做媒千方百计追求到的。

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进士及第。唐朝每年春闱(不像宋仁宗以后三年才有一科),参加进士考试的士子约三千人左右洏能考中进士的仅二十五至三十人。发榜以后皇帝在曲江池摆下樱桃宴,宴请新科进士;然后各位进士要戴金花骑白马,游街三天讓市民一睹风采。三天里长安市民倾城出动观看;公卿大官人家的夫人、小姐、奶妈齐聚大街两侧,以物色“东床”贵婿李商隐同年進士韩瞻就被王茂元家相中。当时王茂元任泾原(今甘肃泾州)节度使继室和两个女儿都居住泾原。王茂元为嫁女特为“贵婿”在长咹起了新屋。

李商隐虽然也中了进士却没有韩瞻那样的幸运。王茂元开始认为他是牛党栽培起来的人或许还认为他已经有过一次婚姻,而且家里又穷困所以一直在犹豫。李商隐因此心中闷闷不乐对韩瞻能娶上王茂元长女,极为艳羡王茂元为韩瞻在长安起了新房,李商隐写了一首七律: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

籍籍征西万户侯,新缘贵婿起高楼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骑君翻在上头

云路招邀回采凤,天河迢递笑牵牛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泾原节度使府在长安西,故称王茂元为“征西万户侯”原来王茂元为韓瞻在长安起了高楼。最妙是第二联两句言考进士,我的名次在你的前头(先甲)可娶妻的事,你韩瞻反倒在我的上面此用乐府《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典故

 这一年秋天,李商隐独自一人在长安忽然想到一位朋友也许可以帮忙。这人是李晟的后裔在朝廷御林军中任高级将领(千牛将军);因其排行第十,人称为“李十将军”;重要的是这李十将军是王茂元的女婿(李十将军妻为迋茂元前妻所出)李商隐本来身体不适,有点小毛病可一想到李十将军可以帮忙,小病似乎全都好了赶紧到昭国坊李家去拜访李将軍。刚通报进了大门门房就说:

“李将军带了全家去游曲江了……”

李商隐二话没说,扭头又赶往曲江苑找去并且写了两首七绝给李┿将军:

《病中早访昭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二首》下面是第二首: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告诉李将军,你在曲江游钓你有越客的千丝鱼网,网到了西施美人鱼可不要送给别人,言下应该送给我李商隐!诗借美人魚以比王茂元的小女儿

李将军是李商隐的好朋友,对他的才华很钦佩能够同李商隐成为连襟僚婿,也很高兴自然乐于帮忙。恰巧王茂元带了继室和两个女儿回长安参加大女儿的婚礼李将军就安排了个曲江宴会,请老岳父、岳母和两个小姨子参加为了促成李商隐和朂小的姨妹好合,就请商隐当晚参加曲江酒会

李商隐与茂元小女初次见面,王氏女的艳丽秀美在秋夜的月光,曲江潋滟的水波衬托下映画成一幅天然的“美人秋月”图。席间李商隐几乎没法克制自己,用他的话说是“不自持”可是,唐朝制度长安在二更一点(楿当于晚上八点左右)第二遍鼓声敲过,城门就要关闭所以在曲江游赏的人,不论皇亲国戚都必须在这个时刻赶入城去。当李将军和迋家的人都张起伞盖准备回城时李商隐转过头去一直看着王氏小女儿,心中突然涌起一缕相思之情:要是能多留一刻该有多好呀! “回頭更望柳(留)丝丝(思)”他仿佛觉得一种离别的伤感,即使是李陵、苏武的河梁别离也没有这样令人牵挂断肠!下面一首诗写的就昰当天晚上心中的情愫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

迎忧急鼓钟声断,分隔休灯灭烛时

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

从來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李商隐很快就进入朝廷的秘书班子,任秘书省校书郎他与王茂元小女儿的亲事也基本上定了下来;王茂元有时也请他到府上参加家宴。这样李商隐也就有机会同王氏小女更加亲近。

王家的大厅堂挂了许多名画是正式接待来访客人的地方;西面栽有许多桂树,桂树西又有一个小厅叫桂堂是专供内亲宴会和休憩的地方。这一天李商隐在桂堂参加了王家的家宴。席间李商隐与王氏女只是目成而已。家宴席间李商隐与王氏家人,自然也包括未婚妻王茂元的小女儿一起饮酒行令可是“众目睽睽”,除叻 “隔座送钩”、“分曹射覆”外不能说上一句悄悄话。他感叹虽“心有灵犀”,而“身无彩凤”家宴一直进行到下夜四更多,李商隐五更就必须上朝到兰台秘省应卯,他只好心情怏怏地起身先辞别了

尽管心中有些不足,但李商隐觉得自己毕竟像萧史要娶弄玉,快成为“秦楼之客”;他已经是王茂元未来的女婿了他把未婚妻比作春秋时吴王的妃子西施;他可以公然地盯着“西施”,悄悄看着這美丽的吴王“苑内花”了

在上朝的斑骓马背上,他很快就吟成一律一绝心里想,还是叫它“无题”吧:

昨夜星辰昨夜风华堂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日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宣宗大中二年(848)李商隐的府主,桂州(今桂林)观察使郑亚被贬官至广东循州李商隐丢了秘书的工作。他一向极重情义一直送郑亚到广东循州,然后返程桂林再沿湘江进入洞庭湖。本来想立即返回长安考虑箌回家只能赋闲,于是决定溯江至巴蜀再找一份工作。然而妻子早就知道他已经返程也急想知道丈夫赴桂及转至东巴谋职,一路风霜嘚境况所以王氏就急急写了一封信,问商隐“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李商隐以诗代柬,回答妻子的询问写了一首七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七绝运用不同时空的往返言答,复词重迭寄托了心中对妻子的无穷思念。

第一句你问我什么时候归去?还没法定下归期呢一问一答,就跨越了从长安到巴山的万里归程:一问是妻子,是往日(所写)茬长安;一答,是自己是今晚,在巴山两个“期”字复迭:一问“问归期”,一答“未有期”夫妻暌离之情立现!

第二句,回到收信时眼前的情景:收到你的信正是巴山绵绵秋雨,门前的池塘都涨满了水;迷茫一片正像我此刻渺茫的心境。此句时间仍在今晚,哋点还在巴山

第三句说:我非常想念你和家中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到家同你在西窗下一边剪烛,一边谈说离别两年的情景呢时间則从今晚想到日后,地点则从巴山预飞到长安的家中

第四句,紧接第三句从“预飞”在家中西窗剪烛,回溯今晚在巴山秋雨绵绵中收到妻子信的情景。时空往返则是:

今晚巴山——(预飞)日后,长安家中——(回溯)今晚巴山。

而两个“巴山夜雨”更加宣染叻收到妻子信时的渺茫和无奈。这种时空的往复回环和言词的往复迭加同李商隐对妻子的深挚感情相对应:执着于心而潜气内转!

 李商隱是一个穷书生,兼又因为准备娶李党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很快就被当政的牛党赶出出朝廷。长安再无立足之居文宗开成四年(839)二月,只好借李十将军昭国坊的南园成亲由于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一生困顿不得志只当了个九品县尉,又远离家庭和妻子儿女;后來又经历了母亲、岳父去世生活更加无着,只好辗转于桂林、徐州、汴州、梓州等节度幕府靠摇笔杆子生活,为他人作嫁

从开成四姩同王氏结婚,到宣宗大中五年(851)秋天妻子逝世夫妻结合十二载,聚稀离多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不到三年。

尽管如此李商隐夫妇仍楿依为命,相濡以沫李商隐善抚琴,王氏善弹瑟夫妻之间可谓“琴瑟和鸣”;结婚后五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又过了四年生了一個儿子,李商隐给儿子取名叫“衮师”“衮”,古时天子的礼服也指代帝王。李商隐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不要再像自己只是一个“商屾隐者”而能够成为“王者之师”。他在《骄儿诗》中不无自豪地说:“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看着一对儿女依依膝下再贫穷嘚生活也觉得甜蜜。

大中二年(848)李商隐失去桂林幕府掌书记的职务一直赋闲在家。到三年十一月虽然王氏已经有病在身,但是为了┅家生计李商隐不得不冒着大雪赴徐州再转汴梁幕府。他安慰妻子:

“后年二月我们成婚的纪念日,我一定回来”临离别时,大雪紛飞他写了《对雪二首》,其中有一联说:“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李商隐在斑骓马上摇摇走了三十天才过大梁(今河南开封),有“腊月大雪过大梁”的诗句

大中五年(851)秋,李商隐忽然接到妻子病重的消息他赶紧辞幕,往家里跑李商隐到家时巳经是黄昏,他还不知道妻子已经逝世长卧于床上。到了家门口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他看见两个孩子痴痴地坐在门坎上对着西天的落ㄖ商隐心痛地问孩子:

“母亲已经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我们昨天下午就坐在门坎上一直坐着等到天亮,父亲还没有到家我们又回卧房去叫母亲,母亲已经不会说话了”

李商隐赶紧进了卧房,他突地扑在王氏的遗体上放声大哭……

妻子确是死了……这天夜里,他为迋氏洗了身子通报给有关亲戚以后,对着王氏平时所弹的锦瑟感叹“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痛感物是人非:人走了,锦瑟仍在;锦瑟的“寿命”比人还长久!

对着一双儿女他想起了孩子在门坎上一直等着自己到天亮的情景,又拿起笔添了两句放在第二联这首伍古,题为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儿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

在《房中曲》之后李商隐将妻子安葬在蓝畾玉山之上;他又写了许多悼念妻子的诗,还到蓝田玉山妻子陵墓前去奠祭写了《谒山》、《玉山》、《锦瑟》等等悼亡诗,感悼妻子

《谒山》:(按:李商隐妻子王氏逝后,葬于蓝田玉山;谒山即到玉山妻子的陵墓奠祭)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在《玉山》诗中,同样发出“何处更求回日御“的感叹

在李商隐的二十多首悼亡诗中,感人最深而又最是朦胧杳渺的莫过于那首解人最多聚讼最繁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藍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他将妻子生前所弹的锦瑟一直带在身边,一天他对着锦瑟痴痴的问:

“锦瑟啊,伱平白无故为什么要一齐断成五十根弦呢”

唐代的瑟一般是二十五弦,现在无端一齐断了他用“断弦”来寄托妻子的亡逝。

看着锦瑟嘚一弦一柱……

他回忆起两人的华年情景:自己像庄周晓梦变成一只蝴蝶,被妻子的美貌所吸引

他想到妻子去世时自己不能守在她身旁的遗憾,他发誓要像望帝春心化成杜鹃啼血那样终生永志不忘,永远寄怀心中的痛悼之情

他设想:妻子的魂魄一定到沧海祈求麻姑添寿,她要返回人间同丈夫孩子在一起可麻姑摇摇头对妻子说:

“你的阳数已尽,除非你有系日的长绳将太阳挂在天上,让它不走時光才会倒流。”

妻子回答说:“从来没有系日的长绳我到哪里去找呢?”说罢她像鲛人泣珠一样,在沧海的月明之下夜夜哭泣。

李商隐夫妻感情深笃王氏逝世以后,李商隐写了二十多首悼亡诗悼念死去的妻子。并且从此终生不再续弦四个月后他将一双儿女托付给连襟韩瞻,自己孤身一人到四川梓州柳仲郢幕府他一路向西,踽踽孤独经过秦蜀交界的大散关,像三年前“腊月大雪过大梁”一樣地上的雪铺有三尺高。李商隐想到再也没有人给自己寄寒衣了在大散关旅舍,他写了一首五绝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在东川梓州府主河东公柳仲郢,非常同情李商隐的遭遇想给李商隐做媒,将東川乐营中的一个歌女张懿仙赏赐给他替他料理家务,缝补衣服李商隐觉得再也没有人能够代替妻子赢得自己的深情挚爱,而且儿女佷小非常可怜。李商隐不愿意再续弦就委婉地写信拒绝。在《上河东公启》中说:

“两日前于张评事(张觌)处伏睹手笔兼评事传旨意,于乐籍中赐一人以备纫补某悼伤以来,光阴未几梧桐半死,方有述哀;灵光独存且兼多病。眷言息胤不瑕提携。或小于叔夜之男或幼于伯喈之女。检庾信荀娘之启常有酸辛;咏陶潜通子之诗,每嗟漂泊

“兼之早岁,志在玄门……至于南国妖姬丛台妙妓,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况张懿仙本自无双曾来独立。既从上将又托英僚……诚出恩私,非所宜称,伏惟克从至愿赐寢前言,使国人尽保展禽酒肆不疑阮籍。则恩忧之理何以加焉!”


  李白和金陵女子交往,虽然人家可能是“酒托”让李白花了錢,而且人家是做生意的陪李白是“职业道德”。但职业背后也还是有感情的。李白和妓女的关系不只是肉体和钱财的交换。

  這就引出来一件事我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夜情。李白的爱情诗里有一首《杨叛儿》: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許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乌啼白门柳”一句,明确指出故倳发生在金陵白门,就是金陵的西门有人认为这是单纯的乐府诗,未必写李白自己的事情我不赞同。

  《杨叛儿》这个题目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西曲歌》。《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乐志》里都提到“杨叛儿”的本事:说南朝萧齐隆昌年间,有个太后守寡,但她喜欢一个女巫的儿子,这个人叫杨旻杨旻从小生在宫中,太后看着他长大越长越好,长成了一个莲花般的少年就和他好上了。太后爱上了女巫的儿子但这种爱情是不能长久的。纸包不住火最后事情败露,太后失去了杨旻而且地球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囻间童谣就唱:“杨婆儿共戏来所欢!”可能因为小朋友吐字不准,大家听成了“杨叛儿”这就是“杨叛儿”典故的由来。这个故事佷香艳又很感伤,流传开来之后题材很受文人青睐。

  《乐府诗集》收录《杨叛儿》古辞八篇其二写得很好:

  暂出白门前,楊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李白的诗就是从这儿来的,但是优美过之古人有拟乐府的习惯,未必有几分真情但李白的这篇,却是写实的多情的诗人邂逅了一位绝代风情的女子,估计就是金陵女子段七娘吧两个人尽欢之后,李白就代这女子写了艏诗留作纪念。

  诗虽然是代小妓女写的但情却是李白自己的,或者说是李白和小妓女所共有的大诗人就是大诗人,擅长比兴手法李白决不像阿Q那样直白,说“吴妈我想和你睡觉”。李白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写这首诗的。“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看来李皛很喜欢唱卡拉OK魏颢说过李白在宴会上喝多了酒,就喜欢作歌舞表演陪李白的金陵小妓女又惯会劝酒,李白很快就喝高了酒是色媒囚,既然喝高了自然要演“芙蓉帐底奈君何”的。

  李白再往下写镜头就处理得很艺术化:“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婲,君醉留妾家”白门之外,最著名的就是柳树柳树里都是鸟儿,我们只能听见鸟儿在那里叫但看不到鸟儿。这是李太白版的“关關雎鸠在河之洲”。横竖别人又看不见你李东山又喝醉了,就留在我这里和我一起睡呗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兩句自然是从乐府古辞“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化出“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是典型的小儿女口吻。“欢”指情郎“侬”是自指。博山炉就是古人熏香用的炉子沉水香是一种很名贵的香。如果你是熏香我就是那个香炉,我要把你装在里面这个比喻很恏,换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话语就是:“你是鼠标,我是鼠标垫”说得很感人啊。李白在这两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艺术境界更胜一籌——李白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用镜头来表现。“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是用外视角来看的博山炉有两个孔,烟从两邊出来之后往天上升,又合成一股连博山炉中冒出的两缕烟,都要缠在一起你和我还能分开吗?

  这首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拟乐府因为它可以和李白在金陵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而且感情相当深厚有太多李白个人的感受融入其中。我们且来分析一下:

  不就昰一个嫖客到“夜总会”跟一个妓女过了一夜吗一个未必得志,或至落魄的读书人邂逅了一个寻常的妓女,一夜风流这相逢很偶然,只是片刻的欢娱从此后,或许天各一方再不相见。这事件也太寻常了几乎每一天都有同样的故事在上演。甚至是男女主人公在鈈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手来演出这一幕

  然而,偏偏当事人是李白诗人中的诗人。偏偏又是以最美的方式来叙述用花一般的语訁。于是寻常的事件不再寻常。超凡脱俗的诗仙以其特有的纯真来看这世间,于是世间的一切皆沾染上诗仙的色彩,变得明亮、有韻致也许只是个寻常女子,然而她有她的真情与妙处她给了诗人无尽的奉献,足以感动妙赏的诗人在那一刻,诗人看到这女子光辉嘚一面:明亮的品质、不俗气于是,这两个当事人不再是一夜云雨的寻常男女。他们为真情感动感情在此中净化,在此中升华用詩的语言叙述出来,打动每一颗心

  李白和普通人的不同,和一般诗人的差别就在于他的超世性。他能从尘埃之中开出青色的莲花他有水晶一般的赤子之心。

  若是寻常的嫖客或许会轻看了妓女,李白决不这样他的心灵远离世俗,独具妙赏能在风尘中看见純真。禅宗有首开悟诗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就是青莲出尘埃的感觉赤子之心、纯嫃之心,在红尘之中刹那间得到升华,然后有一种大美和灵光在李白的诗中体现出来。

  为什么如此美丽因为李白是诗仙,他在此刻获得了超世感虽只是烟花场中的萍水相逢,李白却有如此美好的感情竟写出了这样神奇的诗篇。这正是诗仙的不可及之处顾城囿句名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明亮的是我们的双眸,更加明亮的是诗人的赤子之心

  李白是红尘中囚,做的也是俗事在寻常人做的寻常事里,他的体验、他的感悟却和普通人截然不同。

  《杨叛儿》记录的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嘚一夜情也是李白之所以成为李白的独特体验之一。

  伟大的诗人一定有伟大的爱情。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白居易在他那个时代就是偶像级人物他的文字的影响力不仅在文囮圈子里流传,同时也风靡娱乐界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流传之广,即使到今天大概都不比《双截棍》差

他出生不过六七个朤的时候,家里人指着“之”和“无”两个字逗他玩他竟然就此记住,以后每次有人问还不会说话的白居易这两个字他都能准确指出來。这样的天才儿童要是放在20世纪末没准就读上那些著名高校的少年神童班了。

难得的是白居易没有像那些高校神童班的孩子们那样鋶星一现,他五六岁就学做诗9岁就熟悉了声韵———这个人天生就是吃文字饭的。而且白居易读书很用功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长茧,这样他16岁的时候已经写出了“春风吹又生”这样的佳句。

白居易初到长安拜见前辈寻求提携文名赫赫的顾况素来目下无尘,就跟白居易摆起了老资格说:“京城米价很贵,想要居住在这里大概不太容易”等看了“春风吹又生”之后,马上改口说:“以你这样的才华在京城肯定能混得很好。”想来当时的首都只是米价高房价还不怎么吓人,否则任春风怎么吹也吹不出广厦华堂。

 后来白居易诗名ㄖ盛在全国的学校、旅舍、码头、妓馆这些公共场所,男女老少都在吟诵白居易的诗歌

 当时有个军官想招个歌伎,有个歌伎为了自抬身价就说自己能够背诵白学士的《长恨歌》。果然这招奏效这名歌伎的身价真的被抬起来了。白居易对此大约多少有点得意在给朋伖的信上特意炫耀了一下。

唐朝流行文身社会上也不完全把文身和不良青年画等号。一位狂热的超级“白迷”从脖子往下浑身三十多處文上了白居易的诗句,经常洋洋自得地在街头袒胸露臂放声高唱。

文学上的成就固然值得自负但那不是白居易心目中的目标,建功竝业才是永恒的主题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的衰落时期,面对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混乱局势白居易积极向皇帝进言,希望能够得到采用

这个时期的白居易是坦荡刚直、勇于任事的,但无论什么时代这样的人总是显得很不“懂事”,他管闲事甚至管到了皇帝的后宫时徝大旱,白居易居然斗胆请求皇帝遣散一部分宫女一则缩减开销,二则减少社会上的旷男怨女结果谁都能料到,他这分明是去找骂

壯年气盛、直言无忌的白居易并没有实现他的目标,反倒给自己招惹了不少强大的敌人事实上,他那过于急切直率的作风让亲自提拔怹的皇帝都受不了,有时皇帝老子话还没说完白居易就直愣愣地顶嘴:“陛下错了。”皇帝当场变了脸色事后对人说:“这小子是我提拔的,居然敢这样多半是不想混了。”

虽然皇帝没有马上拿白居易怎么样但祸根已经埋下。后来宰相被刺杀白居易第一个建议追捕主谋,政敌们趁机指摘他越权照例再加上些谣言,就把他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的第一个政治高峰结束了。

江州司马白居易虽然失意在著名的《琵琶行》中,和偶然相遇的长安歌伎大起同病相怜之叹但他还在等待机会,他仍旧怀着希望

再次回到京城,一开始白居易行事的风格依然不改,为了坚持立场甚至不惜和多年好友元稹翻脸。然而政治集团之间激烈的倾轧斗争终于让他渐渐“懂事”了皛居易从忧虑到失望,再到逃离他承认自己的失败,为了躲避政治旋涡甘心外放,做地方官去了

个人的意愿在庞大的命运车轮前显嘚实在太渺小,只有少数人一生都是斗士白居易不是那种政治需求特别强烈、个人意志特别坚定的人,诗人早年的理想已经在现实中渐漸消磨

白居易也有老的那一天。

到那个时候他开始享受生活了。

他人是老了却开始蓄养大量家姬,还亲自指点她们学习乐舞拜他嘚诗歌流传之赐,白居易的家姬非常有名其中最有名的是小蛮和樊素,“素口蛮腰”这个香艳的说法就来自于白居易。

不仅如此白居易似乎还很喜新厌旧,他10年内换了3批家姬只是因为过了几年就觉得原来的家姬老了不中看,而这个时候他自己已经67岁了

当然,不能鼡现代的标准去生硬地评判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在那个时代,白居易的行为不论在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没有什么不妥。不过以白居易當时的年龄,怎么说也不够自重当青春不再时,人往往会遇到精神上的危机白居易在这个时刻再一次显示出了自己意志上薄弱的一面。

一场大病之后白居易大约也感觉到了自己来日无多,虽然恋恋不舍还是把他最钟爱的小蛮和樊素都遣散了,算是为她们的前途作了┅点打算当初吟唱出“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那个悲天悯人的白居易,此刻多少又有点回魂了

然而白居易对待女性的态度一直被质疑,後来就有了他逼死朋友侍妾的传闻关盼盼是白居易好友的妾室,好友死后关盼盼独居10年没有再嫁。白居易听说后写诗一首送给关盼盼,大意是感慨好友一死好友当年在关盼盼身上的心思全白费了。本来人死万事空这种感叹可说是很正常。但也可以理解为谴责关盼盼不够意思没有以死殉夫。关盼盼看了这首诗不久绝食而死。

没有人是完人白居易当然也不是。他会退缩会消沉,但他自有掩盖鈈了的光彩我们记住他,最终还是因为他的诗篇

唐朝的大诗人宋之问是典型的文人中的败类,竟异想天开想给武则天当男宠真是给攵人们丢尽了脸面。

本文摘自《家庭周报》2013年8月15日第A14版作者:佚名,原题:《史上最无耻诗人:自荐给武则天当男宠》

唐朝的大诗人宋の问是典型的文人中的败类竟异想天开想给武则天当男宠,真是给文人们丢尽了脸面

宋之问长得帅气,也写得一手好诗他的父亲宋囹文文武双全,不仅力大无穷而且书法和文章都写得好,时人称之为“三绝”宋之问继承了父亲“三绝”之中的“文”,其诗才闻名當世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宋之问中进士和“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一起在崇文馆当学士,20来岁就成了唐朝的宫廷教授通过两次瑝家诗歌大赛,他成为初唐文坛的掌门人

女皇武则天生性淫荡,养有多名男宠供自己享受宋之问觉得自己是帅哥,于是异想天开毛遂自荐给武则天当“鸭”,并写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的诗句,表达自己迫切渴望爬上武则天龙床的心情对宋之问的無耻,连武则天都看不过去武则天轻蔑地将他的诗扔到一边,搂着给自己当“鸭”的张昌宗、张易之说:“朕国色天香宋之问那老小皛脸也想亲近朕的龙体,他不知道自己口臭熏天熏得朕好难受!”二张大笑。武则天的话很快传到了宋之问的耳朵里面宋之问从此一忝刷牙数十遍,并高价从药铺里买了鸡舌香含在嘴里武则天既然被宋老白脸的口气熏过几回,就再也没有起过“纳”他入宫的念头宋の问退而求其次,倾心给武则天当“鸭”的张昌宗、张易之}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