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知识分子咖啡的集体信仰是什么,能得到什么精神感悟

一切高贵的灵魂来源于信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切高贵的灵魂来源于信仰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
复旦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 姓名:张琳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高国希
中文摘要本文旨在对信仰以及现代性的信仰困境进行系统研究。从信仰产生发展的历 程来看,信仰困境与现代性有着密切的关联。现代性的信仰困境研究,遵循并结 合了当今言说和思考的基本语境,揭示信仰困境的深刻根源,旨在提出信仰塑造 和引导的有益建议。事实上,不论当今中国问题还是世界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 “现代性问题”,只有从现代性框架下认识和研究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日益突出的 诸多问题,才能在深层面上把握问题的实质。信仰困境即人们正在领悟和思考着 的现代性境遇中的问题,是当今人们正在经历或遭遇的历史与现实状况的反应。 并且,马克思对现代性批判最伟大的意义在于他提出了超越现代性困境的构想, 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这也正是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关 键所在。本文对现代性的信仰困境进行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除了引言和结束语 之外,正文共五章。各章节论述可依次分述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信仰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 物,信仰困境与现代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厘清国内外关于信仰问题及其困境研 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思路。 第一章针对信仰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学理分析。论述了人类确立信仰的理 由,从多学科角度对信仰概念及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阐明信仰是一种现代普遍 存在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现象,是人类在自身进化发展过程中,对生存状态、生活 环境及存在意义的追寻和自觉。在揭示信仰内在结构时,又从理论和逻辑上对人 们信仰认识上存在的疑惑问题进行了辨明证成,为现代人信仰塑造提供学理支撑和理论论证。第二章通过历史地、具体地发展进程对信仰形态和特征进行描述和阐释。尤 其将信仰结构形式与社会形态的更替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对信仰发生、发展和演 变之轨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对中西信仰呈现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揭 示了现代社会信仰的表征,进而阐发了现代社会信仰生成的心理机制,这些均是 我们理解和认识现代性信仰困境的关键。 第三章重在分析现代性是如何导致信仰困境的。现代性在推进社会变革和经 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及精神虚无的困境,即自我中心、 工具理性以及物化之困。信仰问题作为现代性根本问题,至今仍是困扰人们的重 大问题。在梳理西方学者对走出现代性信仰困境的有益探索中,阐明了马克思对 现代性的批判和扬弃。马克思不仅开启了现代性诠释和重建的路径,并将现代性 悖论化解进辨证的现实运动,通过这一现实运动旨在建构一个统一和自由的人类 未来社会。T 第四章通过透视中国现代性问题及其论争来考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信仰 问题,揭示现代中国信仰问题的现实表现以及危害,阐明中国所面临的信仰挑战 等,讨论出自于西方的现代性概念以及神圣性与世俗性在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尽管现代性发轫于西方,但中国自近代以来多次遭遇现代性I;1题,经历着不断地 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倒退、理想与现实、向往与惶恐等矛盾冲突,深刻并反复的 矛盾体验塑造了有别于西方的现代性境况,中国的现代性总体上呈现出、也影响 着我们对现代性的判断和理解。 第五章根据中国信仰的现实问题,重在分析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加强国民信 仰塑造,提出我国国民信仰塑造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在发挥中国传 统文化的现有资源的同时,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性的合理内核,以塑造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为内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信仰体系。教育是信仰塑 造的根本路径,制度建设是信仰塑造的现实空间和外部环境保障,先进文化则是 信仰塑造的载体,而主体的自我觉醒才能最终使信仰塑造得以实现。 根据以上论述,结语部分再次反思和追问现代性的信仰困境,阐明全球化历 史进程中现代性是国家(包括中国)和民族无法回避的宿命。尽管现代性充满着 诸多文化矛盾和价值冲突,但现代性在推动人类文明与信仰进步的作用是不可抹 杀的。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信仰问题,旨在通过正确引导与塑造,使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 引领多样化思潮的主导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关键词:现代性,信仰,信仰困境,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中图分类号:G41Ⅱ AbstractThe paper intends to conductasystemic study of belief and the dilemma of beliefin the modernistic context.The development of belief since it came into being provesthe dilemma of belief relates to modernity dilemma,following and combining basic deliberation,reveals the de印-seatedcausesclosely.Thestudy of modernistic beliefcontextscontemporary of theof speech andto putdilemma of belief and aimscanforward beneficial suggestions in building and guiding belief.In fact,whether current China’Sorthe world’S issuesbe summed up as‘‘modernistic issues”.Only by cogniz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issues China as well comprehendedasthe world is encountering,Can the substances of the issues be dilemma of belief refersoverdeeply.Thetothe problems people areagaining insights in and ponderingin the modernistic context and it’S currentreflectionareof thedivergence between history and thegreatestsituation thatpeopleexperiencing.Moreover,thesignificanceof Karl Marx’S criticismonmodernity lies in that he raises the conception of transcending the contemporary dilemma,that istorealize the value goal of‘‘Human being’S free and all-rounddevelopment'’which is the key of our belief in Marxism.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modernistic context.In additionsevenparts tostudy the dilemma of belief inareto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thereare5 chaptersin the paper’S main body.The summaries of the chaptersas follows.issue of the worldTheIntroduction briefly states that belief issue is thecoreand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relates withcivilization,andthedilemma of belief dilemma ofmodernity closely.Besides,it offers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main ideasof the paper by sorting out the present research condition of belief and thebelief at homeandabroa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principal,chapteroneoffers analysis of thefundamental things related with belief,and discusses the reasons why people build belief.From multidisciplinary angles,the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belief phenomenon andaexpoundsthe conceptionandbasicto provebelief isawidespreadsoci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of the existing state,livingsearch forand self-consciousnesscondition and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n the process ofhuman being’S evolution.In the reveal of the innerstructureof belief,the paper discusses people’Sconfusion in cognizing belief theoreticallyTTTand logically and provides scientific principal supportaswell嬲theoretical argumentation for peopletobuild belief.Chapter two describes and expounds the patternsandcharacteristics of beHefthroughthe historicalandspecific developing process.Especially it investigates thestrueUnal from and altemation of social forms by relating the two together.By systematically sortingoutthe beginning,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belief,andcompar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beliefs,chapterexposes the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eliefs in thetwomodem society andgoes furtherto explicat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production of belief in themodemsociety,which arebelief.all crucial inourcomprehension of the modernistic dilemma ofChapter three is concernedwith analysis of how modernismeconomicleads tobeliefdilemma.Modernity promotes social reform andmeanwhile,it incausesdevelopment;in thedilemmaS in human’S existence,development and the emptinessactually self-centeredness,instrumentalreasonspirit,whichareandthepredicament of materializationAsafundamental thing of modemity,belief is still the main thing that perplexeshuman beings.By analyzing the positive attemptsmodernity.Karl Marxwesternscholars made to dispel theonmodernistic dilemma of belief,chapter three generalizes Karl Maxi’S criticismnot only opens the way for 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modernity,but also dissolves modernistic paradox into dialectic realistic movement,by whichaunified and freehuman society is tobe built.By investigating China’S modernistic problems surveys thecruxesandargumentations,chapter fourofbeliefin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exposes the realexpressions and hazards of modem Chinese belief crisis,besides,it expounds the belief challenges China is encountering,and discusses the modernity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 and the practicalsignificanceof divinityandsecularity in modem china.Although modernity originates from the west,China was repeatedly confronted with similar modernistic problems and experiencing constantprogressradicalism andconservatism,andretrogression,idealandreality,longing and insecurity since she enteredin the modem times.The dcep―goingandrepeated experience of contradiction shapeChina’S modernity situation distinguished from the west.On the whole,China’Smodernity displays and influencesChapter five focuses spiritual belief inonourjudgrnent and understandingof themodernity.amayzinghow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is baSedonmodem society and the analysisIV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Chinese belief.The chapter proposes that the building of out nationalbelief must adhere to theresourcesguidanceofMarxismand exploitation of the existingof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absorption of the rationalkernel of western modernity,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beliefsystem谢th andthecore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being the substance and people’S freeall-rounddevelopment being the value target.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ath to build valu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the practical framework of the building of belief and providesextemal guarantee for belief;advancedculture is the carrier of the building of belief,while self-awareness is the factor to eventually ensure that the building of belief is realized. Basedonthe expositions above,the Conclusion rethinks and questions thedilemma of belief in the modernistic context,besides,it explains modernity is the unavoidable fate for allcountries(including China)and nationshumanin the process ofglobalization.Although modernity is full of cultural paradoxes and value conflicts, modernity playsanindelible role in promotingcivilizationandthe progress ofbelief.Review the belief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sm aims toproperly guide and build belief,make the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conscientious pursuit in people andmakesocialist COre valuesystem the leading value to guide the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and the spiritual home for people.KeyWords:Modernity;Belief;Dilemma ofbelief;Marxism;Building ofbeliefCLC number:G41V 引言一、信仰困境:一个值得关注的现代性话题信仰困境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从人类发 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信仰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未开化之前,人类处于人与 神的混沌世界。随着人类自觉意识的诞生,超越现实经验层面的信仰世界也随之 从现实世界中分化出来。自此,人类便拥有了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超验的信仰世界。 正是这样的一个信仰世界,使得人们怀有崇高和敬畏;有个这样的世界,人就拥 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终极意义和目标;有了这样的世界,人类社会就有精神依托、 社会就多了安宁与祥和。但也因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它与现实世界就充满了紧 张和冲突,现代性之前的人类文明也就此构筑T---重世界的紧张性。然而,随着 现代性的应运而生,超越意义的信仰世界随之解体和坍塌。这一重要转折维度, 被马克思?韦伯在其著作中称为是世俗社会的形成。在马克思?韦伯看来,现代性 是一个“祛魅”的进程,“祛魅"之后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世俗社 会的到来使得那些终极的、高贵的价值,就从公共生活中消失。按照查尔斯?泰 勒的观点,世俗社会向现代性的转型穿越了传统信仰和忠诚的废墟。与此同时, 人们热衷于现实的、可计算的利益目标,而不再将宗教信仰和超越性精神的追求 作为生活唯一性目标。换言之,信仰困境或精神危机就成为世俗时代的主要趋势。 在世俗化的社会里,不是说不再有宗教或任何信仰世界,而是说现代人的价 值、观念和制度的规范摆脱了来自宗教或信仰世界的约束,走向以人为中心的信 仰体系,这样的社会正像康德所描述的人是自由的,有自由的意志和理性,自由 选择自己的命运,人为自我立法,自我决定和选择想要的生活。那么,这种个体 自主自由的生活又将意味着什么?由于人的自主性的凸显,恰恰使得世俗化的社 会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结果,一种是公共空间的世俗化,另一种则是个人信仰的衰 落。前者主要是由于理性自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宗教和超越性信仰从公共领 域退出,后者由于现代社会的制度安排使宗教和超越性信仰在社会生活中被边缘 化。随着后现代性大潮的席卷,康德所说的原本替代超越世界的那个客观、普遍 的理性也被判定为虚妄的畸形的工具理性,理性世界自身也陷入困境,人们的精 神世界被虚无所弥漫。 世俗社会人们信仰的另一个表征,则是人类对物欲的满足和追求推向了极 致,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在社会生活中蔓延。根据马克思?韦伯的理解,世俗化 的过程就是理性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宇宙作为神的替代物转变为理性作 为神的替代物,但经由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又转化成资本(物或商品)作为神 的替代物。因而,世俗社会的问题不在于它有没有超越精神或信仰,而在于这种 超越精神或信仰被资本或物所替代了。这也正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大思想家史华慈 所忧虑的,他曾经说过:“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充满深刻的精神、文化、政治危机 的时代”。1在他看来,这种生活不仅导致了天人关系断裂,精神信仰或价值源头 枯竭,而且造成纯粹的物质享乐主义泛滥,自我喂养的消费主义失控。这种情况 一旦和某种民族主义的思想情感相结合,那将造成个人、集团、民族国家之间为 财富、地位、权力、荣誉争夺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惨烈屠杀。从9.11事件、阿富 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到现今的叙利亚混乱局势,无不印证世界范围的地区冲突、 民族争斗与这种精神或信仰危机的关联。 总结现代性的症候,世俗在“祛魅"之时,已然导致了信仰真空、“诸神之 争",人们告别了神灵与上帝不久之后,不得不重新确立信仰或价值坐标。在现 代社会中,理性化一方面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效率,不可否认的是,它 也开启了工具理性的滥觞,人被异化和物化,并陷入新的理性的铁笼之中。现代 社会分化的结果带来了解放和自自,同时也产生了分离、疏离和冲突。因而,悖 论和张力是现代性无法摆脱的宿命,张力蕴涵于悖论中,两者就像硬币的两面密 切关联又相互对抗与排斥。张力和悖论既然是现代性不可变动的属性,那么问题 的解决就在于,如何在悖论中保持动力和平衡,理想的状态则是在紧张中寻求突 破和创新。如若悖论在特定的现代化过程中表现过于紧张和剧烈,一旦超过了一 定的限度,则会导致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的双重断裂和无法包容的困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这种世俗化将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急剧膨胀。通过技术进 步和物质丰富得以满足的人们越来越缺乏信仰和超越之精神。人们在享受丰硕的 物质成果的同时,精神生活却被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所占 据,这些主义不同程度地成为人们人生的基本法则和准则。在这法则和准则的引 诱下,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层出不穷,诸如资源枯竭、金融危机、权力腐 败、道德沦丧、贫富分化、恐怖威胁;原有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也不再稳固, 家庭成员分崩离析,离婚率不断攀升上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断降低,社会 中的犯罪现象日益增加;种族冲突、民族矛盾也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重要因 素等等。原有信仰已经随世俗化的生活或瓦解或畸变,而新的正确的科学信仰尚 未真正得以稳固或正处于建构过程中,这种情况下,社会风险潜在地实存着并随 时都有可能激发。在这个意义上,塑造信仰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了。 现在,我们将这一问题放到中国语境下来审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漫长的 农业文明走出来的国家而言,前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呈现交错状态,但其主 流还是现代转型或称未完成的现代性。中国式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运动在晚清 发生,这个时间的转折点即意味着现代价值观念的诞生和传统价值观的逐步解2 体。通过这段历史可以窥见,中国的世俗化进程也自晚清到五四逐渐变迁而来, 之中不仅是受N-f西方现代性强烈和深刻的冲击,并且也是中国自身内部思想变 化及运动的结果。正如许纪霖所言,“中国的现代性是在西方思潮的刺激之下, 中国轴心文明中的另外一些非主流因素开始发酵,为中国的现代性提供了内在的 正当性和历史资源,比如儒家经世传统的重新激活,佛教、墨家等诸子百家的复 兴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性的现象,是中国思想内在变动的结果。"2应该说,自晚 清以来,中国的超越与世俗精神之解体经历了相当长的变化和演进过程。在这个 漫长的演化中,由于传统的超越精神之消失,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各种意识形态并 冒充神圣性,不论是国家还是民众甚至权威人物,都在制造神圣和自我神化。最 为突出的典型表现,则是“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和造神运动。当然,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中,神圣与世俗的界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在现代性语境下,学者对中国问题讨论与争论主要涉及:中国近代以来有无 特殊性的现代性?中国是否处于一个异质于西方的独特文化传统中?中国现代 性的演进能否看成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以“超越”与“世俗"概念提出问题是 否陷入了西方话语,从而具有了某种误导性?应该说,中国的现代性既受到西方 的铺天盖地的影响,包括经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也体现着自身 固有的特点。同时,作为轴心文明的中国文化也具有某种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天道、天命、天理等超越性与西方不同,中国是内嵌和彼此相通的,而西方 是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二元化的。尽管有学者说中国人很世俗、很现实,但按照 王辉的分析,中国社会自古代就有世俗但并没有世俗化,中国人的世俗世界背后 确有超越。中国社会现实政治和人心秩序背后的超越世界就是天道、天命和天理, 按照许纪霖的观点,中国的神圣世界既不同于西方的宗教,又与人心与现实秩序 内在沟通,世俗与神圣呈现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当然,中国人所经历的“信仰危机”也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发展中国家,中 国在积极加入全球化、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努力并追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 代的信仰目标。“只要一个民族步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现代性问题就 不是一个我们可以抽象探讨和简单地取舍的问题,而是一种历史演进机制的问 题。’’3中国在现代性进程中也必然遭遇类似发达国家的现代性问题。回顾改革开 放30多年,中国在经济上崛起了,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长近10%,中国人的物 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经济上的崛起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崛起。没有强大文化 软实力,经济大国将是无法持久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神圣被世俗 吞噬之后,我们的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了断裂和严重的破坏。传统道德文化传承性 一旦受到破坏,当代中国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文化和信仰危机。用作家吴励生的 话说:“我们似乎又处在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时代 的核心价值的失落。"4 2010年12月凤凰网对当今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展开的调查 也证明了这一点。调查显示,92.6%的被访者都认为今天中国处在一个信仰缺失 的时代。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焦点性事件,如张悟本、富士康员工跳楼、我爸是 李刚等事件,67.4%人认为归根结底是共同信仰/主流价值缺失导致的。5还有学 者借用哈贝马斯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或者宰制的观点,认为当下中国社会主流 价值和信仰弱化同时呈现出被权力和金钱所取代的特点,权力和金钱构成了一种 联合的系统,共同对生活世界发生了殖民或宰制。 当今中国究竟需要什么信仰?是信仰共产主义还是道教、儒教、或者佛 教…?有学者认为,不论信仰什么,在过去几千年里,中国人都是在功利和实用 中构筑和寻找自己的信仰。看似中国人所崇拜的偶像很多,无论是孔圣人抑或是 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但中国人始终没有真正找到一个超越世俗社会的灵魂归 宿。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如同一群迷失的羔羊。但也有学者认 为,中国人不缺少信仰,尤其是不缺少个人信仰,而缺乏社会信仰,缺的是身处 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社会信仰模式,缺乏一种能够使中国人基于自由信仰、建构 一种真正的神圣认同及其价值共识模式。6不论如何,现时代信仰问题的复杂性 与两千多年前有着巨大的不同,现时代中国信仰,受到了西方现代性和全球化的 冲击和影响。当下世界历史发展的现实进程告诉我们,不同传统的文化和信仰体 系将如何参与到现代性和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发展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对 于中国而言,一是我们根本不可能再去重新建立儒学传统的所谓礼乐秩序;二是 也根本不可以继续在摧毁传统所有的秩序原理的道路上丢失自身的文化身份。7 三是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 迷失或动摇。在追寻和重塑信仰的路途上,我们该如何前行?是照搬西方的理论 抑或是重新回到几千年中国文化的传统上?面对现代性带来的信仰困境和危机 我们应如何进行应对?不论怎样,重塑当代中国人的信仰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信仰作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不仅研究的学者众多,而且可供参考 和阅读的文献资料也相当丰富,信仰的研究同时还展现了研究者的不同风格和学 术视野。尽管这些丰富的文献和资料,为本论文写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但真正立足于现代性语境对信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则明显不足,因而文 献搜集和借鉴相对比较困难。 (一)关于信仰内涵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国外大多基于宗教视角对信仰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我将主要集中从心理学、哲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众4 多学者一般性的研究进行概述。这些研究者包括康德、弗洛姆、罗素、弗洛伊德、 容格、斯宾格勒、卡西尔、雅思贝尔斯、海德格尔、古迪纳夫、弗德曼、帕斯卡 尔、蒂里希等等,他们对信仰的阐述及其观点散见于其著作当中,并呈现出不同 学科视角。诸如,弗洛伊德、荣格以及弗洛姆从心理学视角对信仰进行了功能定 位,弗洛姆认为信仰具有使人获得心理慰籍和归宿感的文化意义:容格则认为信 仰是生命延续的需要,他的《寻找灵魂的现代人》旨在创建一种“有精神的心理 学”,认为灵魂与精神同义,寻找灵魂即找寻生活的意义。而有些学者认为信仰 与人的存在关联,海德格尔就试图用一种完整的理论对人的有限存在作前逻辑的 先验分析,而雅思贝尔斯则试图全面剖析并说明现实存在状况对现代西方人就是 困境,注重信仰对于良好生活秩序的和社会稳定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卡西尔从探 讨人和人类文化本质入手来分析,认为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 语言、神话包括信仰等都是符号活动的组成和生成。曼海姆则从意识形态的角度 来谈信仰,认为信仰反映国家精神和主流意识形态。存在主义神学家的代表蒂里 希则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阐述了信仰与神圣的动力,认为对“神圣"的追求 就构成了信仰之动力。 此外,康德为了满足人们对宗教的、道德的和实用的问题即上帝存在、灵魂 不朽和意志自由的确定性需要,在“纯粹理性的假设”下,非常保守和学术性地 探讨了信仰内容的虚构性质。新康德主义的支持者朗格和瓦英格予以了更清晰的 讨论,朗格认为这种虚构的理想世界是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而瓦英格更感兴趣 的是实用的虚构,她认为宗教的、世界观的和道德观念的是人类有用的、有价值 的虚构。作为经验主义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从人的感情和行为讨论了信仰问题, 认为“不真实的信仰毁伤生命,真实的信仰促进生活”。8当代美国学者Richard Feldman从认知科学的视角对基本信仰和经验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传统的 观点即“一个人的信仰是关于经验的特征或者经验的内容”进行了反驳,认为“在 反对传统观点坚持外部世界的知识(有根据的信仰)需要关于内省的状态中,认 知科学的发现论断是可靠的。”9 关于信仰原因或者信仰理由也是争议纷呈的,诸如当Donald Davidson在他 有影响力的文章提出“真理和知识是一种条理性理论”,并宣称“没有什么能够 成为信仰的理由,除非另一个信仰"10时,就受到了许多哲学家富有挑战性的批 评,他们论证了感觉和经验能够成为信仰的理由。其中,最明确和最有力的论证 者就是John McDowell,他认为只要知觉经验的内容是观念上的就能够成为信仰 的理由。u但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经验作为信仰的理由无需有观念的内容。HannahGinsborg在聚焦于MeDowell观点的同时,也概括地探讨了其他关于经验作为信仰的理由。 英国Quassim Cassam教授在《判断、信仰与思考》一书阐述了判断、信仰与思考三者间的关系。他认为判断不是信仰,信仰也不是判断,判断是一种精神 行为,信仰是一种精神状态。关于信仰与判断的关系,书中提到Christopher Peacoeke认为做判断是形成信仰的一个基本方法,Tim Crane认为判断是由信仰 组成;关于信仰与思考的关系,思考P就是信仰P,信仰和思考最接近的不是基 于观察、推论或者证据。12对于这些观点,Quassim Cassam认为有时候并非如此, 思考P不一定就是信仰P,信仰有时也可能基于观察、推论或者证据,判断并非 是形成信仰的基本方法。而罗伯特?施佩曼认为,信仰这个词具有多义性,它首 先意味着“猜测”:其次意味着认定某事不仅是或然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真 实的;也意味着特定的确定性以及同信任某人密切相关。"Martin Davies和Max Coltheart立足实证调查的框架,为我们呈现并分析信仰的错觉、偏见等病症。BerislavMarusic立足于伦理学视角,提出信仰伦理学是与我们应该相信什么的问题相关。他在《信仰伦理学》中,比较了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不同,实 证主义必须有充分证据才能相信,而实用主义尤其是一种新的实用主义则依靠实 际利益。14布雷钦卡立足于教育学对信仰作了深入分析,从经验和心理学意义上 得出:信仰从情感上对一种科学无法说明的学说的有意识认可的精神过程,这些 学说包括一个社会认可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对宗教的或世界观的情感需求 的、对世界的解释、人生的意义、基本的价值观和理想,”最终把信仰视为生活 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关于信仰内涵及其问题的研究也涉及了很多学科,如法学、政治学、哲 学、民族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等。我国学者有何光沪、冯天策、顾伟康、邓晓芒、 荆学民、魏长领、刘建军、黄惠珍、李向平等人,他们对信仰相关概念、宗教信 仰、信仰特点、信仰的社会作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侧重和 研究旨趣。目前有代表性的如冯天策在《信仰导论》、《信仰: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对信仰进行了哲学分析,提出了信仰的定义――“为人类在无限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中建构精神的家园”,其意在突出信仰的功能本质。16何光沪以宗教哲学 的眼光,在《信仰之问》中简要地阐述并分析了关于信仰的21个问题,他认为 真正的信仰并不是反理性的,而只是超理性的。1。7武汉大学邓晓芒亦从哲学层面 对中西信仰观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没有真正的信仰原因在于自我意识没有独 立。而顾伟康对中西方信仰的比较则重在思维原则上,他在《信仰探幽》一书中 认为,中国传统信仰注重集体或者整体,并用此来指导个体行为,而西方则注重 个体自我精神塑造以及宗教对个体心灵的价值。檀传宝、任建东、魏长领以及黄 明理等人立足于道德教育对信仰进行理论研究,力图构建一个适应我国道德建设 现状和需要的道德信仰体系框架。李向平教授则在《信仰但不认同》一书中,对6 中国信仰问题进行了宗教学和社会学的阐释,并提出当代中国信仰已不是问题, 关键在于信仰什么,如何实践自己的信仰。荆学民、刘建军等立足于政治学视角, 试图通过对意识形态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与科学的 政治信仰。徐秦法从行政管理学视角对信仰展开讨论,认为树立科学的信仰是实 现社会治理目标的前提,塑造共同的信仰是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推动力。还有学 者诸如罗军飞、李建华、许章润等从法学视角提出“法律信仰”,以表达一种对 法律的神圣情感,当然,这在法学界也有人反对这种提法,认为有违法理,至上 的法律追求不能等同于法律信仰,很有可能会将法治引入误区并转移社会信仰危 机的视线。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建立“信仰学"的倡导。诸如吴稚晖早在1927年 就提出建立与宗教学相异的“信仰学",并在其《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 书中率先提出“信仰学”一词。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为我们构筑了马克思主义信 仰学的基本框架,在他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中,阐明了宗教与马克 思主义信仰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点及作用等,并对共产主义信仰进行了 科学的论证。中国传媒大学荆学民教授在其著《人类信仰论》中,从四个层面即 “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科学论"构建了区别于宗教学、逻辑学、美 学、伦理学的信仰学体系。他认为宗教是信仰的异化形态,信仰应走向真理即走 向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黄慧珍基于生存论视域搭建了信仰学研究的框架,在《信 仰与觉醒》中一书通过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整体考察,揭示了信仰发生发展的根源, 分析了信仰的类型与演变,阐明了人类信仰生活是不断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规律。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外对信仰研究呈现了多学科的态势,但学科分野尚 不明显,信仰内涵及其相关的问题的研究尚显不足,尤其是把信仰问题与现代性 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则更是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二)关于信仰困境及其原因研究。尼采是西方最早最深刻地表达信仰困境 或信仰危机情绪的人,他发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喊。虽然当时并没有多少人能 懂得他的声音,但随后更为惊人魂魄的两次世界史上的战争以及世界秩序的遗 弃,迫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开始领略他的这一如雷贯耳的“虚无主义”声音。信仰 危机的显露,在西方从根本上动摇了自古希腊时期以来形成的精神传统,虚无主 义使人感受到的是无限的荒谬与孤独。许多思想家以及哲学家对于世界秩序和意 义危机展开反思和探讨,其中雅思贝尔斯基于生存哲学的底线进行了反思,在《时 代的精神状况》中为我们描述了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精神文化危 机,探讨了西方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精神间的内在冲突和联系。马克思?韦伯在他所说的“伦理公设”的某种解构中发现了现代性的存在阈限――宇宙有神意注定的合法性衰落了,18似乎我们可以从他的断言中推导出:信仰的困境即存在于现7 代性的阈限中。 社会学家吉登斯虽然没有直接谈论信仰问题,但从现代社会运行的风险及其 困境中洞见了个人无意义感(personal meaninglessness)的威胁,认为“潜在于 生活规划最深层的过程及各种两难困境(即联合而分裂、无力与占有、权威与不 确定、个人化的与商品化的经验)之中的,是个人无意义感的潜在威胁。”19从 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矛盾”或危机的描述中,让我们 看到他试图把动机危机解释为“对于维持生存非常重要的传统遭到腐蚀、普遍主 义的价值系统超载”,20为我们认识信仰危机以及原因提供了一定参考。 此外,尽管西方研究现代性问题的学者众多,在此不多赘述,但丹尼尔?贝 尔却是从文化意义上直接提出“现代性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的人,他认为资 本主义经济问题的根基中蕴藏着更大的“文化”问题或者信仰危机,“所有这一 切导致了失向感和不安感,动摇个人对他们所处社会的信念”,“城邦意识丧失后, 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各行其是,追逐个人不道德的欲望,这种欲望只有牺牲公 共利益才能得到满足。”21 对于当今中国而言,社会正处于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多元碰撞的转 型期,人们相应地面临信仰的重新选择与思考。当人们原持有信仰与价值观念产 生怀疑甚至破灭、而新信仰却尚未确立时,信仰困境或危机自然就会发生。尽管 学术界对“中国信仰危机的说法”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反对使用“信仰危机” 而建议使用信仰困境一词,但是中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已是一种不争的 事实。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社会和个体政治信仰危机, 又称为政治认同危机。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信仰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挑战。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政治信仰观念淡化,注 重实际技能以及看重物质和眼前利益,在多元化信仰观念面前缺少鉴别,对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信心,对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产生困 惑。另~种观点认为,中国出现的信仰危机是人生信仰危机和社会理想危机。在 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物与金钱的依赖,道德沦丧、环境破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等现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出现的信仰危机主要是道 德信仰危机。 具体来说,我国学者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一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区 分了两种不同的信仰危机,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信仰缺失或理想幻灭景象的无信 仰危机,另一种则是有信仰无社会表达形式的危机。对于信仰危机的原因,他一 方面认为是中国特有的信仰模式造成的,即精神秩序等同于权力秩序的相互作用 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宗教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者,他认为“之所以信仰危机, 既不是信仰出了问题,亦不是宗教出了问题,而是他们之间的建构逻辑应该转 型"。22也就是说,因为缺少这种建构模式,在社会急剧变动、转型的时期很容 易引起信仰的嬗变或者转换。盖伯琳在《信仰的智慧》中提到,现在中国信仰的 主要问题已经不是人们是否需要信仰的问题,而是需要什么样的信仰问题,换句 话说,是信仰选择问题,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如何选定自己的信仰 的问题。23黄明理立足于道德教育视角,从利益多元性、传统社会向现代转换、 由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转型等分析了中国发展性道德信仰危机的缘起。贺雄飞在《信仰与危机――犹太思想与中国问题》中指出,信仰危机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书中谈到了中国社会面临的四大危机,即贫富分化、环境问题、 权力腐败、道德沦丧。王宏维在《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中分析认为, 信仰危机是社会现实在个人精神层面的反映,尤其是在信仰转变的特殊阶段会产 生和出现某种精神空虚、失落和疑惑等状态。李庆真对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现状进 行了分析,认为社会转型给大学生带来了三个冲突与矛盾,即价值理性与工具理 性的矛盾、精神性价值与物质性价值的冲突、传统权威性价值与现代科学知识理 性的矛盾。还有学者认为,导致信仰问题或者危机的原因是一个综合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有理想性与现实性间矛盾冲突、发展中的焦虑与紧张、市场经济运行 的负效应以及人的愿望与需要未得到满足等问题。 刘小枫、万俊人、黄其松等则真正采用现代性概念或理论来解释信仰问题, 诸如刘小枫基于文化社会学层面审视了现代性语境中现代汉语知识分子信仰的 变化。在《现代性语境与知识分子的信仰形式》一文指出,当代汉语知识分子除 文化民族主义的情结外,信仰状况基本上与欧美知识分子相同,即信仰呈现多元 化和个体化趋向。万俊人在《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一文中指 出,信仰危机是一种“现代性”现象,是一种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信仰 危机其实质反映了一种内在的文化价值冲突。黄其松以现代性危机为视角,比较 了前现代和现代社会之不同,认为前现代是“神”为人立法,而现代则体现了个 人的理性自主与权利,并认为“知识”取代了“信仰"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精神基 础。24上述这些观点,均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信仰危机及其根源提供了非常必要 的参考。 (三)关于消除困境以及信仰重塑的路径选择。对于人生信仰困境,西方哲 学家克尔凯郭尔采用了最感性的、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 方法,即通过重要的激情如爱情和信仰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并克服自己内心 中的荒谬与苦闷,同时认为激情和信仰不只是偶然发生的,也是必须被培育和养 成的。容格作为心理医生,不仅给人诊断也进而也给社会诊断疾病,把许多人因 生活没有意义、为空虚而吃苦头的现状描述为我们时代的普遍的精神机能病,因 此对精神问题的消除他运用了心理的疗法。弗兰克尔的存在主义分析疗法的理念9 是通过引导灵魂找到生活的意义而治愈心灵的创伤,他通过积极抵抗奥斯维辛集 中营里的极度痛苦并存活下来的事实使其理念获得可信度。因此,他发现了可能 找寻到的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即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 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巧 对于社会信仰危机的克服,我国学者荆学民基于信仰危机的社会背景和理论 基础的分析,在著《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中不仅提出了信仰重建的两个维度, 即社会与文化发展维度、人的全面发展维度,还提出了通达神圣的重要路径,即 神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此外,他还阐述了信仰重建的适度张力原则,一是确立 文化与经济间的张力关系,二是文化本身的一元与多元的张力关系,三是信仰本 身之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张力关系的原则。26李向平则认为,对于中国信仰困境的 消除则需要信仰与权力的双重“祛魅”。李庆真认为,走出信仰困境的出路在于 向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使现代社会特质成为整个社会运 作的基本机制,进而催发一种与之相关联的与现代社会特质相适应的、能够得到 所有思想理论教育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并具有整合力的现代价值信仰主体。 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信仰内涵及其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对信仰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第一,以往信仰的研 究多是从神学、哲学、宗教学和民族学的角度,探讨宗教信仰、民族信仰以及民 间风俗,从而使我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建设。第二,对于道德信仰研究著 述丰富、理论齐备,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信仰教育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第三, 虽然对信仰问题有一些研究,但尚未完全真正出信仰的实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有待深化。第四,信仰塑造和信仰选择远离生活现实。基于以上对信仰问题研究 不足的认识,本人认为,对信仰问题有必要从历史和社会变迁角度进行较为系统 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实证调查以弥补这一不足。 三、研究视角和基本思路有关信仰内涵的理论研究现状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信仰指称或意味着什 么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能轻而易举能给出答案的问题。信仰是一个复杂并反映一 定时代人类精神生活的意识观念形态,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答案和解 释,甚至可能会得出错误的或截然相反的结论。尽管信仰涉及了多学科的视野, 但信仰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不仅是社会、阶级、群体利益和要求的一种必然 反映,也是个体的精神寄托和终极价值追求。因此,基于信仰概念、作用及其所 涉及的问题,对信仰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也旨在通过对 这个纷繁复杂的信仰概念梳理,澄清信仰上的种种错误认识,进而较为准确地把 握信仰及其科学的信仰。10 通过考察和梳理当今中外学者关于信仰话题的学理探讨,认为信仰这一概念 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如下: 首先,涉及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信仰的问题。信仰是属于何种类型范畴,它 是一种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还是行动或过程?它是指称着一种主义、主张还是一 种宗教,抑或一种知识形态?除了宗教信仰之外,还有无其他信仰形式存在?信 仰由于文化差异等的不同,会有哪些分类方法和结构类型?信仰是否在不同学科 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信仰的基础和根据又是什么?人们不拥有信仰是否可 行?怎样的相关事实和特征才能使信仰成为合理的、抑或是必要的?何以成为坚 定的、正确的和科学的信仰? 其次,关于信仰的产生和形成问题。信仰最初是如何产生的?信仰有无历史 的与启示的、科学的与实践的、文化的与民族的、本土的与全球的差别?信仰在 历史演进中呈现出有何形态?中西方信仰在文化属性、社会制度等方面上存在何 种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在信仰问题展开过怎样的论争?中国人的信仰与中国的 传统道德文化有着何种密切地联系?在现代社会中信仰大体显现了何种形态? 信仰生成包含着那些要素?各种要素在信仰生成如何相互关联并发挥作用?行 为选择、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制约等与现代信仰生成的关联? 再次,关于现代性与信仰困境的问题。在现代性境遇中信仰遭遇了何种困境、 有何种表现?认识现代性问题的意义何在?现代性问题的是否就是信仰问题? 信仰困境的深刻根源是否源于现代性问题?如何克服信仰的现代性困境?理论 界进行过何种可供借鉴和有益的探索?西方学者有何种重建现代性的方案?走 出信仰困境,是否需要重建和重叙一种文化价值理想?而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批 判的逻辑起点以及核心又是什么?马克思又通过何种路径消解信仰的现代性困 境? 最后,关于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自近代以来,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在中 国遭遇何种困境?中国学者在此问题上有何争议和讨论?中国现代性的前景又 将如何?中国的现代性能否克服西方的现代性诸多弊病?中国是完成还是未完 成的现代性呢?中国人的信仰在现代化进程中到底呈现了怎样的特点以及中国 做过哪些现实的选择?当今中国信仰危机的现实表现及其背后有何深刻的原 因?中国信仰的现代性有哪些难题需要克服和解决? 毫无疑问,信仰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它与现代性有着内在的深 刻关联。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将现代性作为信仰问题研究的重要视角, 力图揭示信仰问题不是一个抽象的简单的问题,而是历史演进机制的问题,是人 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一种内在的文化价值冲突,是一个整合现代人 价值信仰的问题。同时,力图揭示信仰危机是一种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代性” 现象,信仰危机不仅体现于传统与现代之争,更体现在中西价值碰撞与冲突之中。 本论文将现代性作为信仰问题研究的视角,亦遵循并结合了当今言说和思考 的基本语境。因为,当今中国问题可以基本上归结为“现代性问题”,只有从现 代性框架下认识现时代中国面临的日益突出的诸如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意识形 态、环境与发展问题、文化建设等问题,才能在深层面上把握问题的实质。信仰 问题或危机自然也与现代性有着密切关联。信仰困境是人们正在领悟着和思考着 的现代性境遇中的问题,是当今人们正在遭遇或经历着的历史与现实状况的反 应。即现代性为我们提供了当下言说和思考信仰问题的基本语境与路径。如果从 整个现代甚至当代西方思想史加以审视,就会发现真正富有价值的思想努力无不 与现代性这一基本语境与路径相联,并且与现代性语境中的社会学批判、哲学批 判、文化批判艺术批判等相联系。 与此同时,还需要指明的是,尽管本论文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对信仰的问题、历史演进、困境根源等进行了系统地 阐明,但由于信仰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它涉及的宗教、文化等多领域、多学科, 要面面俱到地加以分析和探究是困难的,也是本论文很难做到的。即使是在现代 性语境中竭尽全力地对上述问题进行依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仅是学者们 既有的研究成果或争论的评述。具体原因在于,一方面以往对于信仰的探究大多 停留在平面的理论问题的分析上,缺乏深入地历史性的立体结构考察;另一方面, 在我们的社会中,很难指望形成一个统一的关于信仰词汇解说,因为信仰词汇深 深地扎根于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之中。基于此,本论文以现代性为视 角框架,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在分析和解读信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将信仰的历史演进以及在对现代性问题的相关论述中努力将信仰困境呈现出来, 以期中国信仰能够得以正确塑造。我们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和视角,才有可能使 信仰及其所涉及的问题得以展开,不仅是在现实的平面上,也在历史纵向的不同 侧面上,最终尽可能将其立体的呈现。 基于上述研究视角和方法,本论文的章节及其主要内容安排将遵循以下思 路:1.正如上面提及的,信仰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科甚至不同国度 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认知。因此,要在众多概念中获得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义、探 寻信仰的深厚意蕴则需要在一个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意义上来确定信仰具有怎样 的内涵、具有怎样的特征,包含着哪些基本的结构和类型,从而对信仰进行辩明 证成((justification)。本论文第一章就这些基本理论展开了学理讨论和分析, 指明了信仰在最为广泛的意义上是“一种精神理想和价值目的的表达形式,信仰 实际上代表了人类文化和精神地存在的意愿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人们12 确立信仰的理由。即信仰是人的存在与本质规定性、信仰是把握和构筑人生的方 式、信仰是支配主体行动的精神力量,进而提出信仰追求则是人类幸福生活之必 要。对于人们的种种关于信仰的误解也是需要辨明,尤其需要辨明何为正确和科 学的信仰,信仰与宗教、迷信等的区别,从而为现代人信仰的正确塑造提供学理 支撑和理论论证。 2.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信仰 具有一定执着性和稳定性特征,但它从最初发生到现代生成也应该遵循着一定的 逻辑规则并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本论文第二章立足于具体地、历 史地的考察特定社会环境对信仰发生、发展、变化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把握,试 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信仰结构形式与社会形态的更替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与梳理,在 这个基础上归纳并总结中西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主要对中 西在信仰对象、信仰境界和信仰确立的途径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本论文试结合 现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形态以及现代信仰的生成机制进行阐述,为揭示现代性的信 仰困境提供参考。 3.现代社会虽然也形成了一些显在的信仰形态,但由于现代社会问题的复杂 性、矛盾性和多样性,使得这些信仰既未真正确立,然又引发了新的问题。那么, 这些问题又是什么?造成这些问题或困境的根源何在?学界又有哪些讨论和探 索?在马克思以及韦伯等人的思想体系中,又是如何包含对现代过程的深刻批评 和反思?因此,本论文第三章主要立足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揭示现代社会以及 现代人遭遇或经历的种种信仰困境。按照学者的观点,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的概念,自身蕴含了深刻的矛盾和张力。在欧洲,现代性是和世俗化过程密切相 关的,现代性集中地表现为对理性的崇拜,对经济发展、市场体制和法律/行政 体制的信仰,对合理化秩序的信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 义在现代时期的斗争也显示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27因此,这种内在矛盾,不仅 没有使人类精神信仰危机得以解决反而更加强烈。本论文力图通过对现代性意蕴 及其根本问题的阐述,指明现代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信仰问题,进而分析了自我中 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和物化状况的困境表现。同时,结合西方学者提出的拯救 方案,提出了现时代走出信仰困境的路径选择。 4.现代性早已突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现象,中国遭遇的 现代性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已经论证了现代性问题其实质是信仰问题,那 么出现在西方的信仰困境是否已然在中国有所表现?信仰的现代性困境是否异 质于西方?中国又会有哪些特殊的信仰问题和难题?因此,本论文第四章主要借 助中国现代性历程以及争议的焦点问题,透视中国自晚清以来信仰在不同历史阶 段的困境表现及其现实选择,从而揭示了五四的“民主与科学”并没有真正解决 中国的信仰问题,最终被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取代;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 开放前个人崇拜和全能整合也没能真正解决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中国人依然缺乏 那种作为精神、信仰的内在神圣性;进入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 思想的解放同时意味着权力和信仰的解放,个人崇拜和全能整合的解体,信仰又 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因此,中国信仰呈现了与西方相同又不同的表达,本章主 要讨论出自于西方的现代性概念以及神圣性与世俗性在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5.如果承认现代中国存在信仰困境或者危机,那么信仰重建和重塑就成为可 能。另外,信仰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人的 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仰也会随着思想的变化出现波动和动摇,因此,不断 的、持续的、反复的和正确的信仰塑造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信仰 的塑造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充分发挥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有资源, 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内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信仰 体系。本论文的落脚点在于,教育是信仰塑造的根本路径,制度建设是信仰塑造 的现实空间和外部环境保障,先进文化建设则是信仰塑造的载体,而主体人的自 我觉醒才能真正使信仰塑造得以实现。其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把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放在信仰塑造的突出位置。只有 制度的安排、设计以及运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人的尊严与价值,充分保 障人的发展与自由,满足了人的正当合理需求,为人性的完善与发展以及主体自 我觉醒提供可能的制度路径,信仰塑造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注释:[1]nleReligion ofPolitics:Reflections of the Thought of Hannah Arendt,Dissent,March-Apri l,1970,144.[2]许纪霖主编,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lO页。 [3]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吴励生,思想中国――-]觋代性民族国家重构的前沿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l页。[5]中国人的信仰世界,南方周末,2011.4.28(E31). [6]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一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版。 [7]吴励生,思想中国――现代性民族国家重构的前沿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3月版,第l页。[8][德]沃夫冈-布雷钦卡著,彭正梅,张坤译.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9]RichardFeldman,FoundationalBeliefs and Empirical Possibilities,Philosophical Issues,14,Epistemology,2004:132,146.[10]Hannah Ginsborg,Reasons for Belief,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V01.LXXII,No.2,March 2006:286. [11]References to McDowell be given below.An argument along similar lines1999.See also Martin 1993.isgiven in Brewer[12]Quassim Cassam:Judging,BelievingMind,2010,pSO.AndThinking,Philosophical Issues,20,Philosophy of[13]罗伯特?施佩曼,哲学信仰的观念[A].见:卡?雅思贝尔斯等著,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鲁路译,哲学与信仰―雅思贝尔斯哲学研究[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21-22. [14]Berislav Marusic,The Ethics of Belief,Philosophy】4 Compass6/1(2011:33-43). [15][德]沃夫冈?布雷钦卡著,彭正梅,张坤译.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16]冯天策著,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4页。 [17]何光沪著,信仰之问[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18]S.N.艾森斯塔特著,反思现代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lO月版,第39页。 [19][英]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 第236页。注释:吉登斯在文中所讲的各种两难困境,即联合与分裂是指自我的反思性投射了许多的背景 性事件和被传递的经验的诸多形式,但也必须从中刻画出个人发展的道路;无力与占有是指现代性所提供的许多占有机会,使得生活方式的选择成为可能,但也产生了无力的感觉;权威与不确定性是指在没有终极权威的情景中,自我的反思性投射必须要在信奉与不缺性性之间把握一个方向;个人化的与商品化的经 验是指自我的叙述必须是在个人的占有受到消费标准化的势力所左右的情景中得以建构。 [2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1 月版,第57页。 [2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28,260,261 页。[22]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一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版。[23]盖伯琳等著,信仰的智慧:信仰和科学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版,第295页。[24]黄其松,知识抑或信仰:现代性危机探源――兼论现代社会的知识基础[J].社会科学论坛,2010/21。 [25][美]维克多?弗兰克尔著,吕娜译,活出生命的意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3―5页。 [26]荆学民著,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333―337页。 [27]王辉著,死火重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9―10页。15 第一章信仰的学理分析信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现象,是人类在自身进化发展过程 中,对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及存在意义的追寻和自觉。关注信仰即意味着关注人 类的生存、发展和未来。研究信仰则需要厘清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何谓信仰及信 仰基本的特征,需要辨明何为正确和科学的信仰,信仰与宗教、迷信等的区别, 从而揭示出信仰的内在结构,为现代人信仰的正确塑造提供学理上的支撑和理论 论证。分析和阐述以上问题,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基本逻辑起点。第一节信仰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信仰的概念由于信仰产生的历史较为悠久,内涵丰富而庞杂,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认识体 现了不同学科的不同视角。从哲学视域来看,信仰表征的是主客体关系,亦体现 人(生存)、超越生存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康德则在《逻辑学讲义》中指出:“在 知中人们还倾听反对的理由,在信仰中就不然。因为信仰不随客观的理由而定, 而随主体的道德兴趣而定。”1用雅斯贝尔斯话说:“信仰是对存在的明确而自 觉的确信,这其中充满着爱。……信仰是原初的,对它来说不再有任何理由。我 不能意欲它,不过我却以它为根据。”2 从政治学视角看,信仰反映了一个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和国家 的精神体系。在曼海姆看来,意识形态“总体的概念则是对论敌的总体世界观表 示怀疑,并试图把这些概念理解为他所参与的集体生活的结果。”3用著名思想 家克里斯托弗?道森的话来理解:“在不断变化的西方文化模式的背后,有一个 活生生的信仰赋予欧洲以一种特定的精神整体感,尽管所有的冲突和分裂以及社 会派系也在它的历史上留下了印记。要找到这种信仰精神与新型变革运动之间的 联系常常是困难的,这种新兴变革运动似乎常常代表了对任何共同的精神基础的 一种激进的否定。”4 从宗教或神学领域来看,信仰亦即宗教信仰,宗教是信仰的典型形态。“信 仰乃是进入天国的绝对必要的前提,是拯救的必要条件,并且信仰本身就已经是 拯救了”。“天国的来临就所显现给我们的只有信仰"5, 分不开的”6, “信仰最终是与宗教信仰是宗教现象中一个核心的观念要素,信仰渗透在宗教教义、宗教仪式、宗教结构组织、教徒的行为方式等中。西方神学家还说:“信仰的实 质是对实在的认同和回应。”7这里所说的信仰主要是指对上帝的信仰。从宗教 的角度来讲,信仰活动与人的其他精神活动是有区别的,特别是信仰与知识活动 或理性是有区别的。按照麦克斯?缪勒的观点,信仰“既不是感性所能领悟的, 也不是理性所能理解的。’’在他看来,“我们称之为感觉、理智和信仰的东西, 乃是同一个有感知力的自我的三种功能。”8 从心理学视域分析,信仰实际上是个性倾向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生成出来 的,是一种以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为核心终极价值取向;信仰可以平息我们因 怀疑而产生的骄躁,是我们本性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习惯;信仰是我们平时能够觉 察到的东西,是一种关注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关注生命是因为生命是人从事一 切活动的前提。信仰还是“一种复合的心态,本身包含有认识的、逻辑的、理性 的成分。以及情感的、生命的、感伤的、非理性的成分。所有这些成分大致上可 归结为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因素”9。 从文化视角上看,中西文化对信仰的理解存有较大差异。中国文化中的信仰 提倡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提倡仰慕光明、崇拜太阳的气度和普照众生的精神。 10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义理文化就是信仰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秩序和道德法则的最 高依据。《礼记?礼器》中说:“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 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其中,“忠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本,也是中国历朝历代宣扬的核心价值理念。儒家就十分强调“信”,孔子教导 弟子为人处事要“言必行“行必果”,“言忠信”“行笃定”;在治理国家方面 则把取得民信放在重要的位置,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而在西方文化中,英文中的believe有两种含义,作为动词其含义 为信以为真、深信、信任、相信、信仰或以为;作为名词其含义为宗教、信念、 意见、信仰、信任、信心等。在古代犹太人那里,信仰直接表达了人与天主的关 系,信仰一词与他们的宗教生活紧密相连。此外,还有学者认为信仰本身就是一 种文化,或是先进的或是落后的。先进的文化或信仰,则会使社会良性运转和积 极向上发展。落后文化或推崇类似迷信的活动,虽属信仰中的一类现象或某一种 信仰特点,则会阻碍着社会良性运转与健康发展。 此外,由于信仰内涵的复杂性,我们还需从不同国度和学者对信仰界定中加 以分析。例如《大英百科全书》有关信仰的定义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 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11这 一界定视信仰为一种心理状态,虽对信仰主体的认知能力给予了肯定,但主要指 出了信仰主体情感的非理性即盲信特征。康德则从判断上定义信仰,认为“判断 即自觉承认某个东西是真实的,但是无论从主观和客观来说也是不充分的。如果 承认判断的正确性从主观方面有充分的根据,而在客观上又认为是不充分的,则 这种判断可称为信仰。最后,无论是主观或者客观都有充分根据承认判断的正确 性,这就是知识。”1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所谓信仰,即是来自真理的精神、 来自圣灵之精神的关照…因为信仰实质上是对绝对真理的意识,是对自在自为的 上帝所是者之意识”。”在此,黑格尔是从意识层面来阐述信仰,将宗教信仰解释 为“绝对精神”的一部分,由“绝对精神”内化为人的理性而实现了宗教向人的 归属。英国Quassim Cassam教授认为:“信仰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行动或过程。在这方面,信仰如同知识"14在此Quassim Cassam教 授强调的是信仰精神状态属性。席尔勒也把信仰界定为“一种精神活动”,这种 精神活动是“为了实践的目的,人们愿意信任这些有价值的、值得欲求的信仰, 尽管它们还没有被证明为真实的。同时坚信这种虔诚的态度会促使它们在行为上 得到证实。”15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信仰做了如下定义:“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 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16这个界定和解释,虽 侧重于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痴迷与执着态度,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属性,但比较 准确地反映了信仰所具有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从信仰内容或对 象上看,信仰既可以指人、教义、文化或是一种主义。作为主义的如马克思主义 (或共产主义)信仰,信仰对象是人的如对毛泽东的崇拜,作为文化的如中国传 统文化等。从信仰的意义来看,信仰既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又可以作 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从信仰具有的价值判断来看,对于不同理论、文化、人物的 信仰则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的不同,它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 观和道德观的集中反映和根本体现。 此外,有学者还从知、意、行多要素对信仰进行概括,认为“信仰是使个性 坚强、行为持久、态度真诚、意志集中的一种知识形态。’’17虽然突出了信仰的 功能和作用,但忽略了情感在信仰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学者从信仰主体类型上界 定,认为“信仰是指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 于一种共同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坞这 一定义把信仰分为社会和个人两大类,突出了信仰的社会属性;还有学者从信仰 所具有的终极价值方面来理解,认为信仰“涉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涉及人类社 会的产生和归宿,以及人生活在其中的宇宙的起源、存在和未来等一系列及其重 大的形而上问题。”19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信仰体现了人类所特有的属性,无论对于个体还是 社会共同体,信仰不可或缺。作为一种精神理想和价值目的的表达形式,信仰实 际上代表了人类文化和精神地存在意愿和意义。建立一种信仰即意味确定了一种 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意味着确立了相应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据 此,我们可以把信仰定义为:“信仰是人类在无限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中建构的 一宇宙图式’,在盲目的人生旅途上认定的目的和归宿,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确 定的‘社会模式’和价值尺度。’’20 二、信仰的基本特征综上所述,信仰的基本特征离不开以下四个方面: (一)终极指向性特征。信仰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是人们克服生 存有限性和找寻生命意义的需求。终极关怀是人对有限生命超越后的最终指向和 归宿。拥有了信仰,人生就具有了终极目标和希望。拥有了信仰,人就有了奋斗 的精神动力,甚至为了信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蒂利希话说:“凡是从一个 人的人格中心紧紧掌握住这个人的东西,凡是一个人情愿为其受苦甚至牺牲性命 的东西,就是这个人的终极关怀"。“我们终极关怀的东西,乃是决定我们存在 还是不存在的那个东西……人终极地关怀着他的存在和意义"21用斯特伦的话 说:“在宗教意义中,终极实体意味着一个人所能认识到的最高价值,并构成人 们赖以生活的支柱和动力。”船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自我生 存时间、活动空间以及能力大小的有限,这种有限使得人具有了一种强烈的畏惧、 孤独和不安全感,感到作为自然界物种(人)存在的弱小和无助,愈发强烈地产 生了想要超越这种具体生存有限性而不断追寻无限性的观念和想法。这种超越和 对生命意义的找寻,使得原有无根的不确定和孤独无助变得具有了某种确定性甚 至神圣性。正是这种确定性和神圣性,人获得了超越现实的形而上的精神支撑, 甚至面对死亡也会表现出从容和淡定。正如黑格尔所言:“死亡,如果我们愿意 这样称呼那种非现实的话,它是最可怕的东西,而要保持住死亡了的东西,则需 要极大的力量。柔弱无力的美之所以憎恨知性,就因为知性硬要做它所不能做的 事情。但精神的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而是敢于承当死亡并在 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精神只有当它在绝对的支离破碎中能保全自身时才赢得 它的真实性。”船 信仰即指向未来的理想,它既是人们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也是最终目标。按照费尔巴哈的理解,目标意味着限制,谁没有最终目标,谁就 没有家乡,没有圣殿。最终目标是被意识和被意愿的本质重要的生活意向,是自 然与精神在人里面的统一。“正因为有了一个目标,故而也就有了一个牢固的根 据和基础。并不是作为意志的意志,并不是游移不定的知识,而是那作为理论活 动与实践活动之统一的目的活动,才给人以道德根据和道德支柱”,“每一个人 都必须给自己设定一位上帝,也就是说,给自己设定一个最终目标。谁有一个最20 终目标,谁就有一个支配自己的律法。……最大的不幸,就是漫无目的。"24信 仰所指向的目标是具有本体的意蕴,是区别于一般的“在者”对象,也即是说, 信仰是指向无限的终极价值,并不是指向有限的、具体的存在之物。而对于这个 终极目标,德国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尼古拉?哈特曼深刻地谈到,“一个人可 以在其行动中追求并实现多种具体的价值,但他或她终身追求的价值方向和终极 目的必须是统一的、一元的,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迈步朝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甚至是 相反的方向行走一样。”25 (二)超越性特征。信仰的超越体现在它对人类自身、现实实践以及人类当 下生存条件的超越,信仰的过程也就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超越的过程。当人们不满 足于现存的生活状态,自然便产生了渴望超越的希冀,希望“超越有限追求无限、 超越匮乏追求完满、超越偶然追求确定、超越现实追求理想"拍。不管个体有没 有意识到,超越的需求都是个体人格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27有了超越性,人 类生命归宿从纯粹自然的生存中得以解脱,使人由个别的肉体存在变为普遍的精 神存在。按照邓晓芒的观点,“真正信仰是指那些超越物质性的超验层面的信仰” 船。正是这种超越性特征把人从所处的纯粹物质世界提升到精神领域,把人的存 在由有限性变为无限性,从现实世界提高到理想世界,把人的事实存在转变为价 值存在。人类信仰生活的实质就成为一种“意义化”的生活。正是这种超物质的 形而上学内容,使得人成为宇宙中的自由自主的独特的精神性存在,精神信仰就 成为人们把握物质世界的一种方式。 信仰虽然是对某种现实实在的观念和事物的确信,但一般而言,它更多的是 对某种超现实的或可能的事物的确信。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想不断地改变和超越 现实,试图把现实改变成更符合未来设想的图景。虽然生命是有限的,人们的实 践活动空间和个人的能力大小是有限的,但是人却总是在追求无限,否定和超越 现实,追求终极性的存在和生命意义。如若不然,人类可能会失去自身存在的根 基,即使过着富足安稳的生活,人也会感到空虚和焦虑。如果能够获得生活的意 义,即使面对现实生活的困苦和命运的多舛,即使面对死亡也不至于失掉存在的 勇气。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人类超越现实是人之为人,塑造其灵魂和自我 精神面貌的过程,是在以信的方式献身和趋赴真理的过程中实现着对自身的超 越,使有限的与无限的、自为存在和自在存在统一起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 于,动物依靠本能去适应世界,而人要依靠意义去把握世界,从而突破生物需要 和实际利益的限定范围,获得精神上的超越感。在这个超越中,人的生命由此得 到升华,生命力量在价值实现和目的完成中得到了满足。 (三)实践性特征。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心理寄托,它的产生是一个历 史和实践的过程。信仰是随着人类的诞生和意识的发展,不仅具有纯粹思维的形21 而上学性,而且是基于人类实践基础上对个人和社会生活最高境界的极度信奉, 具有实在性、现实性、极远的理想性和极近的功利性。用马克思的话说:“全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 实践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9信仰虽产生于社会生活实践, 但高于社会生活实践,信仰对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统摄意义;信仰从人们 的实践中产生又渴望超越现有的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现有实践活动向更高层次 发展,是对现实的一种升华。 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和征服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是人的自在 和自为、现实与历史、感性与理性、事实与价值等存在得以展开的现实根据和基 础。马克思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白己思维的真理性。”30马克思正是 以实践为基础,找到了人的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统一,找到了联系主观世界和 客观世界的桥梁。因此,实践活动过程也就是主客观世界的双向互动过程,即主 观世界的客观化和客观世界的主观化。信仰作为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在人类实 践活动过程中实现了这种主客观世界的双向互动。所谓主观世界的客观化是指人 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使其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在这个活动中,人首先揭示 客观对象的秘密,使客观的自在之物成为为我之物。所谓客观世界的主观化是指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客观世界也改造和提升主观思想。实践的双向互动过程 也就成为人类活动的内容。31信仰就在这种人类主观世界的客观化和客观世界的 主观化实践中得以提升。 (四)坚定性特征。信仰的坚定性体现在信仰主体意志的坚定性和意愿的承 诺性。乌纳穆诺指出:“在其本质上,信仰是属于意志的问题,而不是理智的问题。所谓信仰,就是愿意相信。∥2偶然的或某一特定情形下的理想化确信并不能称之为信仰,只有当这种确信成为某个人或群体所坚定认同并承诺的长期稳定 的价值目标时,即是说,只有当某个人或群体的这种确信具有其连贯和持久不变 的性质时,才能被视为信仰。作为一种追求价值确定性的意向性活动的信仰,有 了这种坚定性(或坚定不移),就有了价值确定性,就使得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了 价值依托和定向支撑。这种坚定性,使得信仰同时具有了执著性和排他性。对于 某个人和某些群体而言,信仰一旦确立就很难改变。信仰的终极指向性和价值关 怀,会使信仰主体能够排除其它与自己信仰相背离的价值信息的干扰,以确保其 价值追求的执著性。由于人类对信仰对象情感上的痴迷和执着,从而在信仰态度 上显现出专一性和唯一性。当然,强烈的情感因素也会使信仰主体自觉或不自觉 地产生排他情绪。不容忽视的是,排他性情绪也会带来负面的效应。其突出的例 证就是当今世界的宗教信仰冲突和由此引发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冲突。面对这样一 个理论和实践性问题,人类在持有自我信仰独立性的同时,应秉承宽容、尊重和 理解其他信仰的态度。 信仰的坚定性表征的是一种信仰由相信到信念再到坚信的深入和递进。信仰 首先是在相信的基础上的一种信念,但它不是一般的信念,而是一种高层次的信 念,这种信念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统摄地位并具有支配作用,是人们关于社会 最高理想和人生最佳境界的信念。尽管信仰本身有非选择性和非理性的特点,但 在人类理性的范围内,个体确立其信仰目标或对象时是理性选择和判断的结果。 因为个体信仰的选择和确立,是个体自主自觉的和成熟的个人行为,是建立在个 体理性反省和意志抉择之基础上所作出的承诺。社会群体的信仰行为更是如此, 社会群体信仰什么,可能信仰什么,以及以何方式确立或放弃某种信仰,都需要 经过社会群体反复思考、选择并最终确定。 (五)体验式特征。体验是信仰形成、巩固和坚守的重要方式,信仰离不开 体验,尤其是离不开个体的亲身经历。任何一种信仰都将扎根在具体的个体的心 灵深处,并通过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信仰最终又是满足每个个体精神 需要和自主自觉选择的结果,是个人最隐秘最深层的心理意识,是个人体验和最 强烈的个人的内心信念。这种体验特征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以体验的方式对信 仰进行认知,或者促进并加深人们对某种理论或教义等的理解。通常所说的内化、 心领神会,这些都是深刻体验的结果。这种体验同时又是价值论和本体论的意义, 是人们追求自身生存和生命意义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人生及社会的方 式。在信仰形成过程中,体验是个体信仰认知内化的催化剂,体验能将个体已有 的经验与新知进行贯通和衔接,从而帮助个体完成心灵净化和认识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男与知识分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