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路上多坎坷,多少壮士出川同我归”出自何处?

唐诗里的情感世界
我的图书馆
唐诗里的情感世界
唐诗里的情感世界  黄建宏著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新村 201幢305室  邮政编码:226100  电话:0  目录  前言  第一编故乡之思  1.低头思故乡——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2.归心日夜忆咸阳——羁旅从戎的乡愁  3.烽火连三月——乱离中的乡思  4.颜衰重喜归乡国——叶落归根  第二编& 血脉之爱  1. 慈母手中线——春晖无限  2. 佳节倍思亲——骨肉情深  3. 戍鼓断人行——亲情难弃  第三编& 千秋家国梦  1.宁为百夫长——书生意气  2. 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壮怀  3. 角声一动胡天晓——大漠风光  4. 长安一片月——将士的后盾  5. 北风雨雪恨难裁——对战争的厌恶及批判  6. 隔江犹唱后庭花——时势的思考  第四编& 爱情之歌  1. 得成比目何惧死——爱,是不能忘记的  ① 天生丽质难自弃  ② 少女情怀总是诗  2.心缺一角难填补——拿什么送给你,我的爱人  3.最苦是,立尽月黄昏——相思债难偿  4.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是谁背叛了谁  ①&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②&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③& 无心爱良夜——伪装与忏悔  5.一生一世一双人——刻在心上的墓碑  第五编& 花儿为什么血样红  1。冲冠一怒——都是女人惹的祸  ①& 看花泪满眼,不共楚王言  ② 一代容颜为君尽  2.西施陷恶名——让美人去征服世界  ①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② 汉家青史上,最拙是和亲  3.一笑相倾国便亡——“红颜祸水”  ①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②&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4.一朝身去不相随——让她去死  5.深宫二十年——活棺材里的哀吟  第六编& 为友谊而歌唱  1,劝君归旧庐——王孟的惺惺相惜  2.永恒的丰碑——珍爱友情的李、杜  ① 落日故人情——诗仙的情怀  ② 思君若汶水——千古兄弟情  ③ 桃花潭水深——草民情谊厚  3.士穷见节义——患难真情  ① 相望长吟有所思——柳、刘生死真情  ② 共君一醉一陶然——刘、白诗酒之交  ③ 把君诗卷灯前读——元、白文章知己  4. 到处逢人说项斯——文人相亲的佳话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离情  ① 登山观海,与风云齐驱——内容的异同  (一)& 抒别情  (二)& 明心志  (三)& 写奇景  (四)& 行劝勉  ② 诗要避俗,更要避熟——艺术的求新  第七编& 身世之叹  1.天意从来高难问——世路崎岖  ①升沉荣辱总关情  ② 一生傲岸苦不谐——诗仙的倔强  ③ 儒冠多误身——诗圣的不幸  ④ 不用登临恨落晖——学做阿Q  2.路上行人欲断魂——旅人的心  3.云横秦岭家何在——迁客之恨  第八编& 诗意地栖居  1.惟有饮折留其名——爱酒没有错  2.云深不知处——隐居之乐  ① 高枕石头眠——彻底的隐士  ② 坐看云起时——别样的隐居  ③ 欸乃一声山水绿——梦幻生活  3.明月松间照——享受自然  ① 春江花月夜里的奇迹  ② 诗中有画,画中亦有诗  ③ 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的写景  ④ 会当凌绝顶——老杜的情怀  ⑤ 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日放歌  ⑥ 能不忆江南——天堂的颂歌  4.气蒸云梦泽——身临名胜的激情  第九编& 思古幽情  1.叹息此人去,千载有余情——怀人  2.兴亡谁能定,盛衰岂无凭——咏史  3.人世沧桑里,感慨何其深——感物  第十编& 哲学感喟  1.吾将囊括大块——时空的思考  2.念天地之悠悠——生命的感悟  3.秋水伊人何处——真理的探求  后记
  前言  千年流光涤荡尽唐宗宋祖的文采风流,消溶尽一切后妃美人的色相,但优美的诗歌却永远鲜活,永远生气勃勃介入我们的生活,荡涤我们的心胸和灵魂。  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里,唐诗是最值得我们自豪的瓌宝,也最容易陶冶我们这颗由于外界的干扰而浮躁的心灵。在书房里,静静地翻阅研究那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的《全唐诗》,一首首地深味其中之妙,那是学者们的事;如果有一点休闲时间,少去几次舞厅酒会,坐在阳台上,丝瓜架下,甚至轮船里、飞机上、火车中,随手翻阅一本小册子,欣赏几首情感优美内涵深厚的唐诗,沉浸在深情悠远宁静的忘我境界;即使手中无书,也可以闭上眼睛,回味某首诗词,作片刻灵魂的回归,这应该是人生一大快事。  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唐诗代表着那个时代恢宏的气势、强盛的国力、兼容的国风、高度的自信、健康的心理、豁达的胸襟、潇洒浪漫的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热情旺盛的创造力。所有这些,都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直到现在,还有许多朋友把唐诗宋词作为自己心灵的栖宿地,是生活中的一道永不消失的彩虹。我想,没有唐诗宋词,生活里就没有鸟语花香,也没有电闪雷鸣;没有黄钟大吕,也没有轻歌曼舞;没有彩云归,也没有雁南飞;没有子规啼夜月,也没有白鸥没浩荡;没有白马秋风冀北,也没有杏花春雨江南;没有大漠长河落日,也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看不到天涯处处有芳草的绚丽图景,也听不到一江春水向东流浩浩之声……那样的生活,该是何等的单调甚至贫乏,中国的古代文化也会黯然失色!  在古代,吟诗作赋是生活中最高雅的享受,它是人们精神的需要。唐代诗人李涉遇盗赋诗是有案可稽的佳话。据《唐诗纪事》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题一绝云:‘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豪客们听后,非常高兴,饷以牛酒。这里不但反映了当时人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倾向,而且也从中可以看出诗歌为广大人民喜爱到何等程度!  当然,李涉这样写,除了迎合群盗,也是有感而发,很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诗里充满了对社会动荡不安的感叹,道出了“盗贼本王臣”的事实。只是官逼民反而已。  记得在初中里,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县令,秀才、地主正在一起聊天喝酒,一个长工穿着单薄的衣服瑟瑟发抖,侍侯他们。秀才说:“我们这样玩太单调了,不妨以雪为内容,各人吟一句诗,合起来成为一首,谁吟不出罚酒一杯。”众人称善。于是秀才开口吟一句“大雪纷纷落地”,文绉绉得很,实是秀才本色;县令接上来说“皆是皇家瑞气”,当官吃了皇粮,当然拍皇帝马屁:地主有的是钱粮,雪下得再大也不怕,故吟“再下三年何妨”。秀才正要接下去吟。旁边的长工又饥又饿,听到他们竟然在胡言乱语,雅兴不浅,愤怒地接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哈哈,这四句合起来就是:  大雪纷纷落地,都是皇家瑞气。  再下三年何妨,放你娘的狗屁!  整齐而又押韵,正好体现了各人的身份和此时的心情。我想,假如这个长工没有一点诗的基础,是不能吟出这句妙诗的,不知道今天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几个打工者能够有这样的妙答?  当然,这可能是笑话,  今天,书籍出版业高度发达,人们在办公室里,书房里,都摆设了许多装帧华丽的唐诗、宋词类书籍,以显示其高雅的情操与文学修养。但是由于感官文化的刺激,特别是因特网信息的传播,各种游戏形式的纷现迭出,无数青少年陶醉于虚拟世界而乐此不疲,尽管案头、书柜中有许多书籍,但只成了摆设,只显示其阔绰,痴迷于影视和各种网络游戏。他们的物质生活是如此的富有,但文化修养,思想情操却令人不无忧虑。粗鲁、庸俗、低下、卑劣、自私……许多人在慨叹,今天的人们怎么啦?当然,也有些青年学生读了一些古典诗词,但或蜻蜓点水,或浅尝辄止,便在网络上大谈李白杜甫之优劣,苏轼的文学地位等等,各凭自己的好恶说话,不做客观的理性的分析。这总使我想起范文澜先生撰的一副对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不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读,不扪毛辨骨,含英咀华,作设身处地的感性欣赏和由表及里的理性分析,是很难登堂入室、继承我国文学遗产中这份宝贵财富的。  人为什么要写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况,而这最恰当最美好的“言”就是诗歌。最初写诗者不一定是读书人,《诗经》三百零五首有多少是读书人写的?许多是不识字的贫苦百姓所作。“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物不得其平则鸣,生活在不平社会里的先民们,心里往往有许多的块垒,急欲一吐为快,发发牢骚,骂骂那些王公贵族,唱唱自己的理想,于是那些诗便以歌唱的形式(叫它们民歌、山歌都可以)诞生了。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伐檀》,那伐木工人在辛勤劳动之余,想到自己如此终年劳作,而不得温饱,而那些大人老爷们不劳而获,凭什么吃香的,喝辣的,住高楼大厦,穿绫罗绸缎?为什么流血流汗的奴隶们不能吃自己生产的米,穿自己织的布,住自己造的房子?想到这些,心里的火也就冒上来了,所以他们就要宣泄,就要歌唱,唱出自己心里的这口怨气,唱出对这个不公道世界的控诉。正如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诗论》中所说:“人生来就有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情感最适当的方式是诗歌,因为语言节奏与内在节奏相契合,是自然的,‘不能已’的。”  生活中许多现象常常会触动人感情的琴弦,令人作理性的思考。《世说新语?语言》载:“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泫然流涕。”桓温看到了自己以前种的柳树长得很快,使他顿发对生命的憬悟:树长得如此之快,从相反的角度看来,不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老得也很快,人的生命很短很短吗?想到这,怎么不使人泫然流涕呢!这种憬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触发而引起的对生命的反省——感到生命的短促与虚无。人的生命本是很短促而又有限的,但当其雄心勃勃地去猎取功名或事业时,往往忘乎所以,不知道人生苦短,而一旦老之将至就突然发现自己汲汲以求的东西并不能使自己延年益寿,最后免不了“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就会感到人生是多么的虚无;而桓温却不同,他被一种特定的情境触发,自觉地悟得了生命的哲理。可以这样说,许多诗人写诗都是因为由于“生命意识的觉醒”而对社会、家庭、世道、人心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或强烈的感情。譬如庾信的《枯树赋》就是借晋人桓温、殷仲文对树兴叹故事,发出了感动人心的哲学感喟:“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缘情入典,以树的荣枯,抒写自己的人生悲痛和羁旅之思。这带有浓重的人生荣枯感受的篇章,令晚年的毛泽东读之再三,甚至在失去自理能力的情况下,还请身边的工作人员朗读给他听。可见优秀的富于哲理的作品令伟人也感动逾常。  同样,读诗词,欣赏诗词是为了认识先贤圣哲、与之并肩论道的需要,也是寻找美好感情悟得生命真谛的需要。无数读者在古典诗词里得到人生的启迪或感悟。从而与古代诗词结下不解之缘。梁武帝就曾说“一日不读谢(灵运)诗觉口臭”。明代的于谦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这是对待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好读书的人都知道,读好诗就像尝百年陈酒,鼻子一嗅,就醺醺欲醉;如品龙井春茗,点滴在嘴,便口角噙香。当然,这种感觉,只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很多经典作品,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下去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比如《红楼梦》,20岁的人读它,看到的是儿女情长;30岁的人读它看到的人生的无奈;40岁的人读它看到的是时败家亡;50岁的人读它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人生如梦。梦短,而且容易醒,任你如何繁华富丽,一旦梦醒,则四大皆空。“四人帮”时代说《红楼梦》的总纲是第四回中的“护官符”,我却很不以为然,我认为这部小说的总纲应该是“好了歌”,贾府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转而为“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就是一个由“好”到“了”的过程,任何事物都经过这样的过程,人也是这样,年轻时朝气蓬勃,生命力特别旺盛,年老了,不行了,马上要“了”了。所以要珍惜每一天,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和快乐。生活不仅是一个过程,它本身就是目的。  不同的年龄,喜爱的作品也不同。年青时总陶醉于“珊瑚百尺珠千斗,难换罗敷未嫁身”的浪漫情怀里,是那样地欣赏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甚至渴望有“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这样的艳遇;年老时落叶归根,读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就会“于我心有戚戚焉”,生出万千感慨。又如,在今天和平的环境里,许多年青读者,都喜欢李商隐、李煜、李清照、晏几道、秦观,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写“儿女情”,读起来柔柔的,像喝那陈了二十年的“女儿红”,带一半清醒带一半醉,沉醉在似梦非梦的意境里是多么地惬意!而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诗人的许多抒发“英雄气”的作品却被许多人冷落,因为这些诗歌是“烧刀子”,六十度的白干,太刺激人的灵魂。但是,战争年代呢,爱国学生都铭记岳飞的“还我河山”的训诫,都喜欢“出师一表真名世”的壮烈,每读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股豪情油然而生。这是时代使然。其实,蜜蜂采集百花才能酿出醇厚的好蜜,聪明的读者也尽量多读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然而却是万口流传的名篇,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对这些作品的认识突然间有了一个飞跃,一种体认,这时候的心情是何等的愉快啊!  不断的阅读,就会把诗歌中那些热情、美好、优雅、纯洁的东西悄悄移植到自己的内心,变成自己内心的一部分。这就是潜移默化。“腹有诗书气自华”,苏东坡这句诗说得好极了:诗歌让你变成一个有正气、有才华、有涵养的人。作家艺术家的文学修养都离不开诗歌(今天那些快餐文化的作家们除外)。而大凡热爱文学的人们没有不喜欢诗歌的。不要说自己去写,就是在生活里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登上高山,面对眼前的壮观奇景,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者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你看到母亲在灯下忙碌地为你打点上学行装,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你会想到孟郊的《慈母吟》而泪流满面;一个人孤身在外,寂寞的时候偶然想到李白《静夜思》,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思便萦绕心头;在陶醉于初恋美好的时候,提笔给对方写一封情深意长的信,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很自然地会想到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那些优秀的诗歌如历经千年风霜而流动不息的甘泉,已经深深地渗入无数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滋润并温暖着我们干渴的心灵,茹养着我们的灵魂;它们又如黑夜里闪耀在夜空里的无数星星,烛照我们人生的道路。  最早的《诗经》大多是无名氏的作品,他们只是想借诗歌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无意成为诗人,但却不仅留下了三百多首好诗,而且这些诗还成为“在某一方面不可企及的艺术范本”(马克思语)。例如,赋、比、兴三种手法为后代诗人奉为绳墨。成为诗歌创作的金针。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诗歌作为抒情言志的最好形式,努力创作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生活的理想,为以后的骚人墨客树立了不朽的丰碑,遂使许多后人追骥于后,优秀诗人,代不乏人。他们除了孜孜不倦地从事创作实践外,还在书籍极其缺少印刷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尽心尽力,口诵手抄,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整理、继承、珍藏了大量的古诗典籍,为子孙后代继承这一珍贵的遗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物质条件。  传中华民族文化之香火于天下,这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着这一目的,笔者将多年的读书笔记及选择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整理成这本小书。力图为中华文化香火的传递尽绵薄之力。就文学而言,评价作品必须公允,而欣赏则可以有偏爱,此即古人所说的“论道当严,取人当恕”(《彦周诗话》)。杜牧在写给权要的《献诗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这本小书也秉承这一意旨。不媚世俗,不求奇丽。若能得到一些朋友的支持和欢迎,此愿已足。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是国学研究的专著,没有对相关诗篇逐字逐句考证典故,指出来历,分析要义;也不同于今天流行的鉴赏,一句一句地解释,最后总结其主题及艺术上的精华所在;本人也不善于运用网络语言,不会应顺时势。里面的这些文章或是被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所触动而产生的感悟,或者是在寒夜的如豆灯光下读诗的心得,绝不是专就某一首诗或者某一个作家加以评价。因此有较多的谈天说地,因今思古,以古证今,而不是学院式的说教。更不愿拼凑前辈高人评语,也没有拈花微笑式的隐语,都是自家言语,从心肺中流出。目的是让读者阅读古代诗歌时能够舒心自在一些,享受一些,获得一些人生的启迪,进而培养自己读诗的情趣,让那些流传千年万载而光景长新的优秀的诗歌滋养我们的心田,陶冶我们的气质,哺育我们的成长。并通过亿万炎黄子孙的努力,让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永远在世界的文化星空里发出熠熠光辉!  第一编&& 故乡之思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蓉这首《乡愁》写得悠远,清亮,道出了亿万斯年人们思乡的心语。  生命都有根,每个人的生命之根都曾经扎在家乡的沃土里!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含义:家意味着温暖,家意味着安全,家意味着团聚;家有慈母严父,家有贤妻娇子,家有亲朋好友;家乡有美丽山水,家乡有美味小吃,家乡有美好传说,家乡有那说不尽听不够的动听乡音……  曾经很喜欢王姬曾经做过的一则“孔府家酒”的广告:“千万里,千万里,我也要回到我的家,孔府家酒,使我想家。”身处异乡的我,虽然不知道这酒的好坏,但那那执著地想回家的话常常令我热泪盈眶,它撩起了我浓郁的乡思!  谁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而离开家乡,若不是为生计、为家国?汉朝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被汉武帝封为公主嫁给西域乌孙国的昆莫(国王)猎骄靡,她当时年纪还不如我们今天高三女学生大,却被迫远嫁他乡,这对一个弱女子来说,是多大的不幸啊!语言不通,习惯有异,举目无亲,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也没有,这简直比下监狱还要痛苦!于是她唱着那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以酪为浆。  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小女孩无心作诗,这些都是她内心的话儿,所以不加修饰,呼天抢地,沉痛至极,简直是血泪交加。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和亲政策是否有道理,但统治集团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竟然异想天开,拿一个弱女子的幸福去换国家(实质上就是王室政权)的安宁,是不是太可怜了?试想,平常锦衣玉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王室娇女,竟然来到一个茹毛饮血尚未开化的蛮邦,这生活怎么过?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么不叫她思念家乡,这时候,即使看到长安的一棵小草,她也会感到可亲可爱!  一个人离开了家乡,就是无根的浮萍,无论你飘泊到天涯,还是海角,故乡的那轮明月永远在你心灵深处照耀,故乡一草一木长驻于你的眼前。在寂寞的夜晚,或者是喧嚣的黎明,因为某种事物的触动,心里的沃土里就迅速长出思念故土的嫩苗。所以,人们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时难”、“甜不甜,井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记得80年代的电影《乡音》里有一句话说家乡“那桂花儿可香哩,十里八里都能闻得见”,这话说得何等好啊,里面蕴涵着化不开的浓郁的乡情。  每当我思念家乡的时候,“那桂花儿可香哩,十里八里都能闻得见”总会荡漾在我的耳边。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希望:家乡啊,我愿意永远地偎依在你的怀抱里,吸饮你甘甜的乳汁!  在很早很早的青年时代,三十多年前了,那个情景还永远永远地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夜已经深了,穿着单薄衣衫的我,从开凿运河的工地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上回家,时令正是严冬,雪花飞舞。此时头脑里莫名其妙地冒出刘长卿那首小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这首诗不就是我自己的写照吗?现在,我正是行走在大风大雪里迈着艰难的步子回家的“夜归人”。古人亦有如我者,我又何必自怨自艾呢?这样,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步子也坚定起来。那时我一下子坚信,虽然身处茫茫寒夜里,但正一步步地走向自己的梦想,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唐诗里的乡愁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活泼的,富有生命力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华文化内心深处的梦。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乡思情怀,永远的风花雪月,背后是永远的人性感喟。  1.低头思故乡——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什么叫故乡?所谓“故乡”,是相对于置身异乡的人而言的。一旦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土,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土地,新的风俗,新的人们,新的人际关系,需要努力去适应这样的环境。然而,无论的适应与否,当静下心里时,寂寞总会袭上心头,这时,就会想着遥远的故乡,想着家乡的风土人情,想着家里浓浓的亲情。也许,这时候对家乡的回忆会给你增加些许温馨与甜蜜,但更会增添惆怅和惘然。  故乡永远是李白心中的一轮明月。  一个民族的浪漫瑰丽诞生于一个诗人的美丽传说。  他用汪洋恣肆的笔触把自己的心意泼洒在山河蕴含的隽永上。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于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伟大的唐朝,产生了无愧于时代的诗仙李白。与他同时代的魏颢不远千里,追逐这位心目中的巨人。在扬州,他看到了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蕴藉”(《李翰林集序》)。双目精光四射,时而又潇洒风流,这是一个何等了不起的英雄啊!李白的传说浓缩了整个民族的傲骨、才气、潇洒和浪漫。那是剑气和诗酒造就的神话。剑气是他的胸襟和抱负,诗酒是他的思想和灵魂,剑和诗的激烈碰撞迸射出的盛唐的光晕,熠熠夺目,凝聚成一个奔放英迈的巨星,点缀着茫茫的星空,照耀着人类。  假如我们问乡村老汉,你知道唐代有个李隆基吗?他一定回答不知道;假如我们又问,你知道古代有一个李白吗?他的回答一定是知道,“帝王的统治不过一朝一代而已,艺术家的影响却能绵延至整整几个世纪。”(巴尔扎克《论艺术家》)如果李白地下有知,当欣慰而笑。  简直难以设想,唐诗如果没有李白,那将是怎样?没有李白,中国文学史就缺少了最辉煌的一章,中国文化将黯然失色;没有李白,连中国的造酒业也不会如此的兴旺发达,杜康刘伶的信徒也会少许多。  我们最初认识他却是从那首最短的小诗——《静夜思》开始的。  那时,李白还青春年少,是一个挺自负,也挺有抱负的诗人,他志气恢弘,一心“倚剑天外,挂弓扶桑”,不甘心学道炼丹于巴山蜀水,准备“卷其丹书,匣其瑶瑟”,出蜀大展宏图,为国出力,为己扬名。这个时候,他是多么地踌躇满志啊!于是,他的老母为他打点行装,谆谆叮嘱他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得了一官半职马上写信回来,等等。这个英迈的青年人一一答应。遂后就佩着长剑,从蜀地买舟而下,初出巴蜀,他是多么兴奋啊!站立船头,昂首远眺,万里山河,尽收眼底。此时,他头脑里想象着一幅幅出将入相的画面,身上奔腾着的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热血。是啊,小时候他受老妪磨针的启迪,刻苦砥砺意志,读遍天下书籍;十五岁开始学剑术,遍干诸侯。虽然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一心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代寿山答孟下府移文书》),像范蠡、张良那样,在功成名遂之后,恬然隐退,享受人生。现在就要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他仿佛已经看到前途的一片光明,青紫可拾。高兴激动之余,心里似乎还有一种异样的情感。这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俯看滔滔江水,他不禁唱起了心中的歌: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纵目四望,只见两岸群山渐渐退去,一望无垠的平原跃入眼帘,江水奔腾,一泻千里,流入辽阔无际的原野。入夜了,皎洁如玉的月儿像是蓝天里飞下的一面镜子掉在水中,浮在水面上,闪闪发光;随着云层的生起,江水里仿佛矗立起一座座楼房。这雄伟壮丽景色,使他胸怀更加豪迈。他忽然想到:这船下的水大概还是从我家乡那边流过来的,应该为我送行的吧?虽然我要离去,但家乡的水却是那样的深情,推动着我的小船,送了一程又一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的心里不禁生出一种淡淡的乡思。从“五岁诵六甲”起,直到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他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心怀留恋,依依难舍呢?奇怪的是诗人不说自己留恋故乡,而说故乡之水对他恋恋不舍,万里相送,这首诗也就更含蓄蕴藉了。  此时的李白,充满青春的骚动、浪漫的狂想和生命的激情。由于这位伟大诗人的出现,“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他任气使才,磊落作歌,尽情挥洒,情景兼包,豪气塞天地,敏捷诗千首,带着唐代诗歌进入了一个空前浪漫而又鼎盛的时代。  不久,远走他乡的李白在湖北安陆娶了许圉师的孙女,在那里安了家,日与诗侣道友相往来。尽管如此,他的心里,还是深深思念着那美丽的家乡。  那是一个月亮分外皎洁的夜晚,诗人躺在床上,皎洁的月亮突然敲开了他心灵的窗户,他再也睡不着了,站立门外,望着蓝天万里,明月如霜,一股乡情骤然涌上心头,想起了妈妈在他临走前的千叮咛万嘱咐。啊,这时候我那慈祥的父母大概正在灯下谈论我走到哪里吧?那些儿时在月光下追逐嬉戏的伙伴们还想起我吗?童年时代真可笑,不识月亮,叫它为白玉盘,又以为是王母娘娘的镜子飞到青云里去了。母亲就告诉我说,这是月亮,里面还有美丽的嫦娥,有一棵桂花树,一个叫吴刚的男人犯了天条,玉帝罚他天天在那里伐桂树……顿时,美丽故乡的一草一木,童年时代的一事一人,都一一浮现在眼前。也许是积习使然,或者是诗情奔涌,诗人冲破了作诗的藩篱,我诗写我心,管什么平平仄仄,管什么字斟句酌,不加修饰,脱口而出,在他的口中瞬间便诞生了那首不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文字的表面来看,这首诗写得很普通,没有什么精心雕凿。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一个写作老师看到我作文里用了这首诗,他在旁边作了眉批:“‘举头’大概是‘举首’吧,否则上下重叠,读起来感觉不好。”(对不起,这位老师的古文基础实在不怎么样,也许他没有读过这首诗。因为那时候正是百废待兴的时期。)我哑然失笑。其实,这首诗里不仅有两个“头”字,还有两个“明月”(第二个“明月”有的本子上作“山月”)呢。  它以月亮为媒介,来传达人间最普遍最共同的感情。白天人们都为生活而奔波,无暇思及家乡,也暂时忘记了孤身的寂寞。但是,夜的来临,加上被月光所触动,总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浓浓的乡思。  还记得这首歌吗?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着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明月升起,在极广阔的空间普照世界,人们都可以看到,即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家乡的亲人们看到天上的月亮,很自然地想起远在天涯的游子;同样,漂泊的旅人也会很自然地想起家乡的亲人,总会这样想,此时我在赏月,你也一定在望月;我在想你,你也肯定在思我;同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月圆也是阖家团圆的象征,所以,每当游子看到这轮圆月,就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故乡及故乡的亲人。同时,月亮给了我们太多的美好记忆,每一个人都是在月亮的陪伴下,在家乡的土地上长大的。孩提时期,明月当空的夜晚,慈爱的母亲往往给你讲有关月亮的神话,为你唱摇篮曲;长大一点儿后,与伙伴们在月白风清的晚上唱着“月亮走,我也走,两个馒头一壶酒”,尽情地追逐嬉戏,“故绕池边树”;青年时代,在那个羞涩的年龄里,第一次幽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朦胧的月光里,两人第一次相偎在一起……这些浪漫而又美好的记忆,总是伴随月亮的光辉,永远镌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所以,这首诗虽“人淡如菊”,其情感却醇香如酒,特别容易让远离家乡的人们引起强烈的共鸣。  在李白而言,明月与他一样深沉而多情,温暖着他心中的离情与客思。他一生爱月,月亮好象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在《古朗月行》里,他写出了自己与月亮的那种不解的缘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  这是诗人少年时对明月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年幼,把一轮圆月当作挂在蓝天上的白玉盘子,又想象成神话传说中的镜子飞落到了碧蓝的天穹上。白兔长年捣药辛苦不辛苦?这种长生不老的药是嫦娥一个人服用,还是与别的人或神仙共同享用?丰富神奇的想象与神话传说的叠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构成诗人笔下瑰丽神奇的月亮意象,使人感到新颖有趣。先“呼”后又“疑”,再加上“与谁餐”之问,勾勒出儿时的天真好奇,一片烂漫,读这样的诗,总会引起我们对童年时代欢乐与家乡美好情景的种种回忆。人是不能回到童年的,但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却是永恒的,无论走到天涯还是海角,看到月亮每个人都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自己的童年。因此,尽管《静夜思》写得很朴素,但如弹丸脱手,纯出自然,如一片天籁,一段云锦,一派天机,以眼前景,口中语,道出了千百万人们的心声,确非人力所迨,因此万口流传,光景长新!  应该感谢李白,《静夜思》,成为中国人永恒的怀乡曲,成了游子在外飘泊寂寞之时人们最喜欢吟诵的一首诗。每一个音符都激荡着离人的心房!诗人为今天寓居海外的、在外打工的、异地求学的、镇守边关的、搞尖端技术而别妇抛雏的……各种各样原因离乡背井的人们贡献了这样一首好诗。从此,在离人与游子的眼中,明月依旧,却成了离情的载体,乡愁的寄托。明月之夜,我们可以尽情地唱起这首歌,聊解对家乡的思念。  离家以后,峨眉山月半轮秋,故乡的月亮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心中。  李白一生爱月,月亮一直是他感情的载体。例如《独漉篇》云:  ……  罗帷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搏九天。  这几句诗尤为著名唐诗评论家林庚先生激赏。诗人把一个志在报国的爱国志士的思想活动放到月光之下来描绘: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屋子里,正在胡思乱想,突然感觉窗帘好象在动。窗帘为什么会动呢?难道是有人推开的?没有啊,外边并没有人进来。咳,我瞎猜什么呢?原来是明月把这个窗帘打开的,明月照得我的心敞亮。我的宝剑挂在那里,常常发出响声,国家的耻辱还没有雪除,怎么能够成名呢?神鹰志在万里,岂顾凡鸟?为君王奋勇一搏,犹如鲲鹏扶摇直上九天。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写得多好啊!诗人以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和精妙的构思、明快而新鲜的语言,写出了壮士月下的为国雪耻的豪情。较一般诗作,月夜总是写闺中怀远,此诗独不然,实在匪夷所思!  当听到王昌龄遭受贬职的消息,他就借月亮寄上一份深深的同情送给远方的朋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在这首诗中,明月成了李白遥寄感情的信使,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鸣不平、对朋友无端被贬寄予的深刻同情,这些情感,都通过美丽的月亮传达给友人。  我们知道,“故乡”这个词是作为“异乡”、“他乡”的对立面而存在。一个人假如从来就没有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也就没有“故乡“这个概念的存在。我们翻阅李白的诗集生平,就会奇怪地发现,他在二十五岁出蜀后,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把一生都投入到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活动中和旅行生活里。这样也就永远把故乡强烈地作为一个无法忘记的概念镌刻在自己的心碑上。而当潮水似的的乡愁奔袭而来,冲击着这位天真的旅人的心灵时,作为一生都是旅行家的李白,不能不产生一股强烈的乡愁。你看《春夜洛中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园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诗人在洛阳城里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这笛声在这幽暗的夜色里,随着和煦的春风四处飘散,弥漫开去,一下子,似乎整个洛阳城里都荡漾着这美妙的乐曲声。敏感的诗人被感动了。顿时,他思绪绵绵。啊,这位乐师吹的是什么乐曲啊?它那熟悉的旋律,岂不和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亲人们为我所奏的乐曲《折杨柳》一样的吗?它所描绘的岂不是当时亲人们送我时杨柳依依的情景吗?这哀怨的乐曲,几乎天下人都熟悉,听到这样的曲子,哪个旅人不会引起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呢!所以你也不必笑我如此激动。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了,曾经在无数个夜里,魂梦回到了故乡,醒来却是一派惆怅,现在听到这熟悉的乐曲,怎么不引起强烈的思念?思念家乡的父老,思念家里的父母,思念童年时代的伙伴。  所谓“何人”,其实是李白为自己的思乡辩解:亲爱的朋友,你不要怪我这心雄万夫的男儿听到这样的乐曲竟然伤感起来,如果你们和我一样远离家乡故土,在这样的情境里,也一定会潸然泪下的。  这首诗把思乡情绪放到一个非常美好的情境里。你看,“春夜”、“春风”、“玉笛”、“飞声”,都是那样的美好、华丽,即使《折杨柳》这一乐曲,也会使你联想到春天风中婀娜多姿随风摇曳的杨柳。风儿轻轻地吹,满天飞舞的柳絮是那样的柔软,那样的白,那样的迷人。这种“乐景写哀”的手法,没有产生“一倍其哀”的效果,相反,把诗人那种寂寞孤苦的哀怨之情冲淡得几乎没有了,剩下的只是诗人感情的真诚纯美。所以,我们读这首诗,感到的只是其中淡淡的而又美好的乡思,丝毫没有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哀伤情调。这大概就是洒脱豪放的李白与众不同之处吧!  人们说李白是天生的酒仙,有了酒便什么都不在乎,甚至家乡都会忘记。因为酒醉后什么都会忘记的,贺知章酒后掉到井里还呼呼大睡呢,何况李白这样一天须饮三百杯的酒徒!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读一读他的《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一斗诗百篇,也许酒醉时候,正是他最清醒的时候。见酒如见友,眼前这名贵的兰陵酒,它盛在玉碗之中,放在你的面前,闪动着琥珀那样的颜色,令人唾液欲滴,你说能不饮吗?于是,我们的诗人真的痛饮起来了。而且他对主人说,这样让我喝醉,我就找不到北了,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了。有人说,李白真是一个酒鬼,只要主人让他喝醉,他什么都可以忘记,还说得上思念故乡吗?其实,这实在是皮相之见!首先,要明了诗人为什么想喝这样的酒,难道真的因为名酒而想喝吗?古人认为用郁金香泡制的酒,饮了可以祛除心中郁积的忧闷和不快。那么,诗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呢?最后一句已经告诉我们,他身处异乡,正在思念家乡,而且思念得很厉害,简直无法消除。听说喝郁金香酒能够祛除心里的忧愁,所以他想痛快地喝一次,酩酊大醉后,可能会忘掉自己,也就可以忘掉独在异乡。  这是一首翻案的诗。一般的翻案作品,都是在见解、观点上与传统的不同,具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但李白这首诗主旨是说为了不思念家乡而喝酒,正是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写乡情而迂回曲折,所以,这样比单纯地抒写思念家乡要深刻而含蓄,诗意丰富得多。  李白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触动,骤然之间,思念家乡情绪凭空而来,不可遏抑。例如《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会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诗人前后在宣城住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这里应该是他的第二故乡了。但他却思乡之情长在。暮春时节,诗人信步走出,眼前烟花弥漫,春风骀荡,一派无边的春色,忽然,在脚下,突然看到了那美丽可爱的红得耀眼的杜鹃花;远处,空中又传来子规鸟“不如归去”的叫声。据说远古时候蜀国君王杜宇死后,其精魄化而为杜鹃鸟,暮春时节鸣叫不绝,听起来似乎是在叫“不如归去”之声,其声凄厉之极,一直叫到血流而死,其血流在花上,使花色鲜红,故称为杜鹃花。正由于这样的传说,古代诗人们往往借用杜鹃鸟的啼叫声暗示自己的思归情,如文天祥《过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即是。因为子规啼血的神话来源于蜀地,身为蜀人的李白在安徽宣城看到艳红似血的杜鹃花,听到凄惨如啼的子规声,很自然地触动了他那根思乡的心弦。这盛开的花儿,凄美得令人感到伤心;那声声鸟鸣,叫得使人肠断!啊,久违了,家乡的花,你为什么开在这里,红得如血?家乡的鸟儿,你想召唤我回去吗?虽然我出来后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去过,但你要知道,故乡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一道不可抹去的风景,是一棵生根于我心灵深处的大树!你们的感召,在我眼前重新出现了那些梦中才能见到的家乡景物!谢谢,故乡的精灵,我就像你们一样,飘泊在异乡的土地上,而内心深处,铭记着自己有一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家乡!  这首诗,像歌谣似的能唱能诵,尤其是数字的运用,前后相对,恰到好处,特别富有节奏。《唐宋诗醇》评道:“如谚如画,却是绝句本色。”确是的论!  李白后来在安史之乱时参与永王李璘幕府,李璘事败后被流放夜郎,已年近花甲了。想到平生抱负未能实现,这次无端被朝廷误会,身遭缧绁,不知道何时才能够重获自由。落到这样的结局,他的心中之苦我们都能够理解。所以当他经过武昌黄鹤楼,想起年轻时看到崔颢在这里的题诗,自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转眼之间,已是多年了,似有隔世之感。于是,满怀悲愤,写下了《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时的李白,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踌躇满志,而是满怀深广的忧愁,面对未来感到一片茫然,自然情不能已,分外想念自己的家乡了。家,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最渴望的避风港,是寒夜里的温柔乡。饱经风霜的诗人落到了这样的地步,他知道,家里的亲人们担忧着他,牵挂着他。西望长安,不知何日传来朝廷大赦的纶音,能够得以自由?到那时,他一定归心如箭,好向亲人们报告自己遇赦得归的佳音!  李白一生是游子,一生怀着乡情走遍千山万水,把他的这几首思乡诗按照前后次序放在一起,正好反映了他人生的曲折轨迹,无论得意还是失落,他心系故乡的感情永远是那样的执著,那样的强烈。尽管他为人很洒脱,却永远摆脱不了对家乡的思念,因为在他的心里永远有一个美丽的家乡在!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曾经说过:“盛唐艺术在(李白)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美的历程》)这些乡思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代表。  天高地迥,宇宙无穷,多么想与这位昂首千古的大诗人并肩论道,纵谈古今,可是斯人长已去,只有他的不朽作品,证明着他在人间的永恒!  与李白一样,王建的《秋思》写的是中秋之夜的人们普遍具有的乡思,显得很“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几乎已经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灵上,因为它非常真实地反映我们民族那种重亲情,重乡土的观念。中秋节又是传统的团圆节,全家人聚集在灯下,想到旅人不知身在何处,也就格外思念他;同样,身在异乡的游子,在这样的节日里,也很自然地想起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所以这里的“人”应该是泛指,既可能是在故乡的亲人,也可能是客居他乡的游子;这里的秋思,就是乡思,就是思念亲人。古语说,仕女伤春,志士悲秋。悲秋的原因不仅仅看到落叶飘零而想到人生苦短,也可能是身世沉浮,漂泊在外而思亲念家。赵敏俐的《秋与中国文学的相思怀归母题》认为:“中国文学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悲秋是源于相思怀归这一母题的。而相思怀归之情愫又是源于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归心日夜忆咸阳——羁旅行役的乡愁  唐代的诗人无论是当官还是平民,都喜欢游历,大概那个时代出门去旅游不需要很多的钱,自己骑马,乘船价钱也不贵,那些景点是不要门票的。最大的开销就是喝酒吃饭;不像现在吃饭还在其次,最贵的是住宿,差一点的宾馆住一夜要一百多元,去一个景点买门票也要五十一百地掏,想出门玩玩非得准备五千一万不行。所以,我总是在闲暇之时读书看电视,尺幅之内看万里山河,做心灵的旅游。  孟浩然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家庭经济条件也一定不错的,他先后去江苏、浙江这一带文人荟萃之地漫游。写过些思乡的诗篇,如《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正是秋季,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北风吹着江面,波浪滚滚,坐在船里更加感到寒冷。看那滔滔长江,永远奔流,不禁使诗人想起自己家乡弯弯曲曲的襄水,也是这样日夜流淌,但在这里怎么能够看到呢?它遥遥的,似乎隔着云端一样。遥遥地看那航向故乡的船只,似乎在遥远的天际。现在我们到了哪里啊。江面上烟波浩淼,似乎已经迷失了方向。偌大的长江,波浪翻滚,暮色苍茫,怎么能够问途呢?  在家想出门游玩,作客在外却如此强烈地思念故乡,想到家乡泫然流涕。这是多么奇怪的心理啊!其实,在孟浩然的心里,一直存在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既想做官,显露自己的才能,光耀门楣;又想远离世俗之扰,做个高洁之士。这正与他想出门游历而又思乡强烈的感情相吻合。  虽然,我的青年时代没有机会去游历名山大川,但也走过不少的崎岖之路,为了生存。每每在黄昏里,独自望着浩淼的夜空那一颗颗的星星,心儿就会飞回家里,想到老父,想到弱弟时,那不值钱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情不自禁地唱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人啊,谁能够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虽然节日的到来会使人分外思念故乡,即使独自飘泊,在他乡流浪,甚至在异乡为官作宦,也会因某一特殊情况而滋生思乡的情怀。王维的《杂诗》就是写的就是见到同乡的情景下产生的思乡情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大唐的人物最风流,在王维的笔下,一切事物都是那样充满画意,富有诗情,甚至带着音乐的美感。我们读他的诗,就是欣赏艺术,欣赏一幅幅国画,一首首乐曲。这首小诗虽然没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但可诵可唱。仔细推敲其内涵,实是风雅至极。  《集异记》载王维未冠之时,便文章得名,妙能琵琶。16岁就出远门,到京都求仕。16岁还是小孩子啊,今天我们许多孩子16岁还没有“断乳”呢!可他17岁就写出了《九日忆山东弟兄》,以后便在官场里沉浮大半辈子,但对故乡的情愫,一直永存于心灵深处。  每个久别家乡的人都渴望知道故乡的变化,哪怕是一草一木,可以问好多好多,说上大半天。一般最迫切要问的往往是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和自己往昔生活有很大关系的事物。而王维却迥然不同,但当家乡人到来时,他不问家里的其他,却别出心裁,竟然问梅花是否开花。看起来实在有些不着边际,但细细吟诵体味,则大有深意。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种植的花草,养的小动物都格外关心,即使离开几天也念念不忘。王维家的那株寒梅,也许是他和弟弟妹妹们一起栽种的,或者是在父母的带领下种植的,甚至可能是他生日那天种植的纪念树。他曾经和弟妹们为它浇过水,施过肥,除过草,捉过虫,一天天看着小树苗渐渐长高,但是没有等到梅树开花,诗人就要离家走了,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谋生,为自己,为家庭。从此以后,无论他走到哪里,这棵寒梅永远生长在他的内心深处,连接着他和弟弟妹妹们的血脉情谊。他常常念叨,梅树应该长高了长粗了,应该开花了,我的弟妹们也应该长大了。所以,当家乡人来后,他首先要问的就是这棵梅树开花了没有。看似平淡的家常话,实质是以物代人,反映了他对故乡对亲人们强烈的思念。  这首小诗写得特别蕴藉悠远,耐人寻味,具有唐人所特具的胸怀和唐诗独具的情韵。可以受得起司空图所言的“不着一字,全得风流”的褒奖!除了盛唐诗人,其他时代的诗人是无法写出这样清新明快而又茹永含蓄的好诗。  这里我想起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杜牧有诗《赤壁》云: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南宋许顗在《彦周诗话》里说:  杜牧之作《赤壁詩》云:“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將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  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  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  识好恶。  此公之说实在很荒谬。杜牧之诗。妙就妙在不直接说没有东风,东吴政权有可能灭亡;而是借大小乔的可能被捉来说明问题。试想,大乔是孙策之妻,是吴主孙权之嫂子,小乔是东吴的水军都督、三军总司令周瑜的夫人,她们的安全是绝对保证的,假若她们被捉了,哪里还有东吴的存在呢?杜牧正是以小见大,含蓄地写出了赤壁一战中东风之重要!  说这一故事,目的是让读者清楚诗人问同乡家里的寒梅是否已经开的意义。既然寒梅也很急迫地问,那么,故乡的亲人、朋友、邻居……甚至家里的小鸡小狗长得怎么样,岂有不问之理!说到底,还是讲究蕴藉含蓄,令人读起来如品名茶,口角生香;如嚼橄榄,余味不尽!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写诗是一种雅事,入诗的事物也应该品位高雅,诗拒绝粗俗的事物,拒绝低俗的情操。梅是一种姿质高雅的植物,作者问梅,也反映了他高雅脱俗的情怀!如果,你今后也在异乡,看到家乡的亲人或者朋友,你想问的是什么呢?是父母的身体情况,还是家乡的经济发展,或者是你曾经养的宠物小狗小猫?  晚唐诗人赵嘏为了求仕去长安,长安是大唐的首都,经济繁荣,人才辐辏,酒楼舞馆遍布,红灯区更多,夜生活十分丰富,照例说赵嘏应该乐不思蜀了吧。我们读着他的《长安秋望》,穿过时光隧道,跟随他在长安做一次深秋的漫游,就知道他身在首都心在哪里了: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那天早晨,赵嘏带着我们去看看长安的繁华景象。跟着他爬上高大的城楼,放眼望去,哦,灰蒙蒙的天宇上,云雾正在慢慢地在飘动,让人感到有点凄清。夜色慢慢褪去,东方的曙光渐渐地显现,不是很晴朗,但巍峨的皇宫轮廓越发鲜明了。远处天边还残留着几颗星星,忽然,北方飞来一群排着“人”字向南避寒的大雁,飞得好整齐,飞得好快。当我们双眼盯住这群大雁,看它们飞向何方时,突然飘过来笛子的乐声,悠扬而凄凉,像远处传来的歌声那样渺茫,循声望去,噢,原来是在西边高高的城头那边,一个人正靠在栏杆上吹笛。这凄凉的笛声唤起了我们内心潜在的悲秋情绪。刚才还是晨光未启,晓色朦胧,现在已是红霞万朵,天宇大明了。看哪,人家篱边的菊花正含苞欲放,那紫红的艳丽色彩已经露出。旁边河塘里荷花已经凋零,只留得枯杆败叶。这时,我们猛然想起李商隐的“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心儿被揪了一下。赵嘏笑着问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江南鲈鱼应该很肥美了吧?”晋代吴中张翰看到秋风吹起,想到故乡鲈鱼正肥,官也不做了,挂冠回家去吃鲈鱼了。赵嘏问我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看我们有些费解,便又说了,你们看我戴着一顶官帽,像不像囚犯?先秦时的钟仪被囚时,就戴着高帽,后人称之为“楚囚”,所戴之帽又称“南冠”。这下子,我们恍然了,原来赵嘏把自己留在长安为官看作是失去自由,是囚犯,他渴望像张翰那样回去,过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们笑着对他说:原来你是身在长安心在家乡,但又怕别人说你不安心工作,落得撤职查办,所以才把诗写得这样含蓄的吧?赵嘏回答:“那倒不是,诗要隐秀,不宜显豁。其实我的心就像陶渊明那样,‘池鱼思故渊,羁鸟恋旧林’,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的家乡啊。”  确实,这首诗的乡思尽在最后两句,“长笛一声人倚楼”是一幅富有意境的动人画面。倚楼的,是翩翩书生,正在旭日楼头思念故国而吹笛抒怨;还是红袖女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归而不改其志,清晨起来就倚楼翘望?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读者可以尽情地想象。赵嘏因此句而获得“赵倚楼”的美称。  既然乡思难除,人们最多的是写封家信报平安,以宽慰家人。特别是同乡的到来或者正要回去,一般都喜欢写一封家书托他带回。除开战乱年代,中唐时,张籍的一个朋友要回去了,张籍知道家里老婆不知道盼望他多少时间了,自己因公务缠身,总不能如期而归,与是,他托这位朋友带封信回。《秋风》叙述了他写家书的整个过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西风吹来满眼秋,这正是最想念远方亲人的时候,张籍已经好久没有写信给家里报平安了,知道朋友要回去,可以为他带信,当然高兴;但时间很紧,不容许他在信上多下工夫。张籍就匆匆回到府里,展纸磨墨,挥笔疾书,很快地把家信写好了,送到老朋友那里,朋友正等他准备出发。张籍又打开信来,读一遍,可怕有什么话遗漏。  最值得欣赏的是那个“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以前,人们与家里联系,总是以写信为主。在信寄出时总要再三地看看,想想有没有什么遗漏的话需要补。当然,现在的青年人不需要写信来联系了,电话、邮件、QQ聊天等等众多形式可以联系,所以不能体味张籍诗里这一细节的真实、形象、具体、生动。但我想不轮何时,写信仍然是最虔诚最能够留作纪念的表达感情的形式。而古代,除了写信,托人带回,再也没有其它的形式可供联系。于是在匆匆之下写了一封信,准备交给行人带走。但是,纸短情长,薄薄的几页纸怎么能够写尽自己心中对亲人的无限想念?写完了,却又舍不得马上交给对方,在他准备走的时候又打开了信封看了一遍,最后才恋恋地交给行人带走。  张籍是韩愈的门生,也是写诗的大家,有一个秀才叫朱庆余到京城来赶考,心里底气不足,有些缺乏自信,十年寒窗,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否合乎主考大人的胃口,于是他先写了一首诗投石问路,含蓄地问张籍自己写的诗是否合乎现在社会的风气,合乎主考的口味。诗名为《近试上张水部》(时张籍为水部郎中):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通篇都用比喻,把自己比作新娘,张籍为新郎,考官为舅姑,自己的文章是新娘刚化好的妆,问张,我这样的文章行吗?张籍答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已觉明艳自沉吟。  齐纨不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朱庆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镜湖则是其地的名胜。所以张籍将他比为一位越地的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我们知道,越地盛产美女,最著名的美女西施就是越国诸暨人。诗写这位才菱姑娘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她虽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总觉得自己有所不足,因此又沉吟起来,想采取什么办法来补救。此时对着镜湖水顾影自怜。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新妆”与为朱诗的“画眉”作注,“更沉吟”解释朱诗的“入时无”,点明朱的担心。后半进一步肯定她的才艺出众,说: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衣服是齐地的丝绸制成,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而这采菱姑娘的甜润歌喉,才价值万金。为了进一步打消朱庆馀“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以“时人”与之相对。这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张籍擅长用比喻,那是出了名的。当时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就非常赏识他的才华,聘请张籍去他幕府任职。李当时割据一方,与朝廷分庭抗礼,是一个权势熏天炙手可热的人物。张籍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但又不能得罪李师道,就写了首《节妇吟》送给李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把自己比为女子,李师道为钟情于己的男人。先指出对方明指自己有夫而赠送礼物,显然动机不纯,但情意难却,故系在“红罗襦”言下既感激其意,又谴责其用心。接着写自己的丈夫非等闲之人,高楼连苑,身属朝廷。再后两句是既感谢对方一片真心,又表示自己义无返顾地忠于丈夫,别无他想。最后作结,既然不能爱你,那就把你送给我的礼物还给你吧,只是遗憾我们没有在成家之前相逢。似乎是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语气委婉极了,动人极了。张籍不是果断地决绝李师道的邀请,而是一诗三曲折,先是接受对方礼物,感激其缠绵情意;再写自己丈夫情况,道出对方目的和自己的打算;最后还珠,感慨唏嘘,令李师道读后也无法指斥他。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张籍是个大诗人,但《秋风》这首诗却明白如话,根本没有引用比喻这种诗人最常用也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修辞艺术,这是为什么?  诗歌的艺术处理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与人交流思想必须婉转和谐,而写自己的生活却不一定要这样。同时,诗歌语言的最高境界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正如一个女人,最美的不是在她浓妆艳抹之后,而是那种淡扫蛾眉所具有的天然风韵。竭力化修饰妆只是为了让别人欣赏那种虚假的美,并不是真正的本色的自我,过读的修饰有时会遭到人们的鄙弃。诗人迫切地想把自己的情况告知家人,在写完家信后再三看几遍,惟恐遗漏什么事情,这是非常普遍平常的现象,诗人正是扣紧这一细节,写出自己对家人真切深沉的思念。有这样经历的读者如果读到这样的诗,只觉得情真意切,仿佛诗是从自己心底里流出来似的,非常的自然和真实!  一般有两种情况最会惹起思乡的情绪。一是孤身漂泊,二是被贬在外,唐人最典型的迁客是柳宗元,既是大诗人,又是被贬在外十几年,先在永州,后调柳州。这些地方,在唐代被人们视为蛮荒之地,风俗迥异,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白居易谪居江州时感叹“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比较而言,江州要比永州柳州条件好得多;更何况白居易遭贬主要是写了那些针砭时弊的乐府诗,得罪了当时的那些权贵;而柳宗元是参加革新集团,直接触动了统治秩序和一些上层人物的利益,革新失败而被放逐。白居易是降职后还比较自由,柳宗元先在永州被监视,过着罪人的生活,后在柳州,情况好些,但远离家乡和京城,郁郁而终。可想而知,在这十多年里,柳宗元的心情是非常糟糕的。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故劳苦倦极,人穷则反本,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柳宗元身处逆境之中,满目尽是他乡之人,萍水相逢,有话不能和人说,因此,他经常地思念自己的亲友和故乡。试读其在柳州写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一诗: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登高望远,会使人心胸开阔。唐代的诗人们尤其喜欢登高。情因景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悟得人生的真谛。也许是那位浩初上人看到柳宗元这位刺史大人长期愁眉不展,想拉他到外面走一走,欣赏欣赏秋天柳州的风光。因为柳州地处西南滨海,许多“尖山”正在“海畔”,登山可以看辽阔无垠的大海,可以极目万里云天,让思绪浩然。一扫蒙在心上的愁云,岂不美哉!  一般地说,古代的诗人们在登高望远的时候,往往有各种情思从心中流出,从而挥毫泼墨,写出优美作品!记得家乡南通狼山顶峰上广教寺前有一副对联道: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游客走到这里,跃入视帘的是滔滔东流长江水,氤氲之中,富庶的江南在望,想到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到苏轼《念奴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看那长江亿万斯年,奔流不息,总会引起我们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当然,心情愉快时一股豪情会油然弥漫全身。  但是,秋天季节,草木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一个远贬他乡的迁客登山临水,总会触目伤怀,百端交感,愁肠欲断。柳宗元本来就满怀愤懑不平,现在登上高山,见到那耸峙在四周围的崇山峻岭,巉削陡峭的山峰,像千万支剑锋插进他的胸膛。登高本是解闷,却平添新愁,这是为什么?诗人家乡在河东(今天的山西),远在柳州的北方,你想,一个远离故土的迁客登上高处望北,怎么会想不到自己的家乡呢?那可爱的家乡正在那遥远的北方啊!一股思乡情绪飞快地涌上心头。古乐府《悲歌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希冀通过远望得到某种满足。于是,他尽情的向北望去,北方莽莽一片,看到的是树木森林、田地庄稼、农家炊烟,哪里望得见他的家乡呢?我们的诗人又痴想,人们说,站得高,望得远,假如我站在这像“剑鋩”似的“尖山”之巅,也许可以望见自己的故乡了,既然这样,那么山山都可以望故乡,可是自己只有一个身子一双眼睛啊,怎么办呢?于是天真的诗人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佛经中不是有“化身”的说法吗?而和自己一同看山的浩初上人不正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吗?在他的帮助下,也许能够“化得身千亿”!这样,就可以让我尽情地眺望故乡了。他不禁想入非非起来。  《新唐书》本传里说柳宗元“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这诗里一连串的奇异的想象,正是他那“堙厄感郁”心情而无法排遣的写照,但诗人尽管非常思念故乡,却没有流露多少悲观的情绪,而是神思飞越,作天开异想,来表达自己思念之情。  究竟是坎坷的人生造就了诗人的天才,还是诗人的天才遭致了上天的妒忌?数百年后,六一老人在小笺上题下“诗穷而后工”的时候,体会到的可是柳侯式的伤感?  这种写作艺术,被宋代大诗人陆游化用了。他在《梅花绝句》一诗里就学了柳宗元的技巧: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两首诗所要表现的形象和感情绝然不同。柳宗元所描写的是一个急切渴望见到家乡的迁客,表达的是忧愁无奈的心情,而放翁战争梅花前心里的愉悦的,快乐的。他说,有什么方法能够使自己化身千亿,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我欣赏?力图阅尽人间春色,这正的放翁此时的愿望。  人也有一种奇怪的心理,住在一个地方心里想着家乡,而等到离开的时候,却又舍不得这个地方了。贾岛的《渡桑乾》即是如此: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诗人客居并州近十载了,在这十年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渴望着能够归去。但现在又莫名其妙地再渡过桑乾河,去更远的地方,离开的时候,望着并州渐渐远了,心里却依依不舍。这是怎样的矛盾心理啊!难道他真的喜爱这个地方而忘记自己的家乡了吗?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虽然远离家乡,但住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对这个地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熟悉了,就会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也就自然会产生感情,甚至把它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即使人到晚年,这个地方所留给人的美好记忆也不会磨灭,反而更值得回味咀嚼。朋友,你有过这首诗里的那样经历,那种感情吗?笔者曾经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的时间,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总想着家乡,想着妻子儿女,回来后,眼前却时时浮现我所居住之所的画面,那楼房,那花草,特别是在春日傍晚路边海棠花盛开的时候,许多农民出来卖菜的情景老是扎根在我的心里,怎么也不能驱除,几次应学生之邀,重回故地,就想好好看一下旧居。  能够反映人类的普遍心理的诗就是好诗。贾岛是著名的苦吟诗人,喜欢对每个字每句话细细斟酌,这首诗应该是贾岛诗里最素朴的一首,没有斧凿的痕迹。我读这首诗,总会想起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来。那个皮货匠的妻子。开始被丈夫典给秀才,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舍不得春宝——自己的孩子。在秀才家里一年后生了个秋宝,断奶后就要回到原来自己的家里,照例说做奴隶的生活结束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她却又舍不得秋宝了,泪流满面,也是一步三回头。这就是母亲的心!前不久何琳出演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电影中的女主角,摘取了第33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演员桂冠。大概她能够很好地把握母亲这种特有的心理吧?  人,真是感情的动物!  杜牧《南陵道中》也是写思念家乡故土的。但写法真是别出心裁。其诗曰: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诗人乘着的小舟在水面上航行,放眼望去,水容天光,上下一色,水缓缓地流动着,显得很从容,江面一片空寂。过了一会,风吹云淡,天空变得格外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动不宁。为什么?秋天就要来临,一年行将过去,而自己还在途中漂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去。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独,思念远方亲人之时,忽见江边的一座楼上有个红袖女子正在悠闲地凭栏遥眺。本来就心绪不宁的诗人,现在看到了这个倚楼女子,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里美貌多情的妻子,此时她会不会也守在楼头,凝望着远方,希望我早些归家?杜牧知道,妻子的心是苦的,它不像面前这个倚楼女子那样浪漫和悠闲。这样,他有些责怪这个无端出现的倚楼红袖:你为什么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映入我的眼帘,触碰我这颗脆弱心灵的伤痕呢?  苏轼《蝶恋花》下阕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正可移释“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两句。对方的悠闲欢乐正好与自己的客心孤迥相照,触痛了自己的那根脆弱的神经。其事无理,其言有情!  这样,他心中的乡思更加浓重了,浓重得无法排遣,内心一片落寞。  诗中有画,这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末句“谁家红袖凭江楼”,就是一幅美妙的江南女子秋思图,含蓄蕴藉,颇有回甘的味儿。读起来令人遐想联翩,会想起江南水乡的一派明媚风光,会想起江浙女子的如水温柔,会想起有关江南的许多美丽的诗篇……明代大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江山秋思图》就是把杜牧的这首诗入画。除董之外,亦有多人为此诗写意作画,足见杜牧此诗的艺术价值和影响之大。  无论是人在旅途,还是身在外地工作、求学、守卫疆土,人们思乡的情绪永远存在!乡情,这是我们民族所具有的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读那些关于乡情的古诗词,我的耳边常常响起这样的歌声:“……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心房”。古今人心相同,乡思,永远是唱不尽的曲儿!正如诗人美学家宗白华早年所吟诵的:  今夜明月的流光,  映在我的心花上,  我悄立海边,  仰听星天的清响。  一朵孤花在我的身旁睡了,  我挹着她梦里的芬芳。  啊,梦呀!梦呀!  明月的梦呀!  她在寻梦里的情人,  我在思念月下的故乡!  唐代卫边扩边战争频仍,征人远离家乡几年甚至十几年,久别父母及妻子儿女,那种思念是刻骨的,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心灵深处的的感情,并且不是常人所能够体味的。所以在边塞诗中,思念故乡的内容占很大的比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深秋季节,傍晚时分,在边塞的烽火城头,一个征人独自坐在那了望台上,凝视远方,但能够看到什么呢?青海湖边的风吹来,他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环顾四野,一片苍茫,看到“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景象,“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孤寂之感油然而生,这时候,家里的亲人一定也在思量我吧?仰望悠悠苍天,想到自己牢落不偶,长久沦落边塞,阵阵思乡之情袭上心头,忽然听到有人吹起的《关山月》这令人伤心的离别曲,他想起了离别时妻子的再三叮咛和期望。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虽然觉得“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但这又不是出自他的本意。他不禁仰天叹息:爱妻啊,我实在愧疚,让你用羸弱的双肩,独自支撑这个家。但愿万岁爷什么时候能够大发慈悲,让我们早一些回去,到时我再好好补偿你吧。  王昌龄的边塞诗能够多角度地刻画边塞将士的内心世界,七首《从军行》都值得鉴赏!  中唐的李益有几首诗也是写边塞战士的乡思。如《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大雪之后,朔风凛冽,在这极北苦寒之地里,大部队在月光下行军。不知道是谁吹起了笛子,而吹的不是李白在洛城听到的“折杨柳”,而是“行路难”这首曲。在雪里行军当然极端困难,将士们听到这乐曲,一齐回首。为什么?传来什么口令啦?不是!要,知道这些将士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经历各自不同,但现在走在同一条路上,一样地戍守着边关,一 样的在大雪之后冒着寒风走在这渺无人烟的路上,艰难地行军。他们的心里,也许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但就是这一笛声,唤醒了他们早已麻木的回归意念:啊,这里是哪里呀?离家乡该有几千里路吧?他们突然回头,看什么呢?也许是看笛声传来的方向,更可能是回首看永远回不去的家乡。家乡本来就望不见,更何况在月夜里,但他们还是回望了几下!回首是一片茫茫无边的世界,心里更是空空落落!  我猜想,这样的夜,这样的行军,听到这样的曲声,队伍里一定有不少的人掉泪。日日在最艰苦的情况急行军,能不产生思乡的情绪吗?读这首诗,特别欣赏它的月下景物描写,这是将士们乡思产生的触媒,那笛声便是点燃乡思的火焰。有了这景物描写,抒情也就十分自然得宜,景与情融会一体,构成了阔大悲凉动人心魄的意境,也就有了更加感人的力量。  这些戍边军人走啊走,终于来到了目的地——靠近突厥的边塞之城——一个叫受降城的地方,暂时驻扎在那里。严防敌人的侵犯。在防御、战斗、对峙、缓和这些不断变化的形势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也许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吧,朝廷始终没有换防,他们一直在那里戍守。宁静的月夜里,不甘寂寞的战士们总想给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些活泼的内容,于是,有人又吹起了那支长长的芦笛,这支芦笛还是他从军时从故乡带在身上的,已经很多年月了,他依旧吹着那些古老的吹不尽的思乡曲,乐声传得很远很远,几乎将士们都能够听到,那些将士们一听顿时思绪万千: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人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名篇,写的就是这样的内容。如果说前面那首诗的题旨比较含蓄的话,那么,这首的主题就十分显豁了。还是这样的月夜,还是在极北的一望无际的沙漠,还是那样的寒冷,所不同的是战士们驻守在这个小城里,而不是行军了。但是,他们长时间的驻守在这里,无人顾问,鱼书不达,鸿雁难通,似乎朝廷早就将他们遗忘了,但是,故乡和亲人依旧令他们魂牵梦绕,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心情益发强烈,而唯一的宣泄方法就是对着明月倾诉。现在,月亮又是那样的圆,那样的亮。站在城头,守在城下,许多人都在在望月,都在思念:月亮啊,今晚我的故乡也能沐浴你的光辉吗?我的父母还是对着你的光辉苦苦思念我吗?我的娇妻,我的儿女,他们都好吗?请你把我对他们的思念,传递给远隔千万里的亲人们,好吗?  听,这笛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响着,似乎是“折杨柳”,又像是“梅花落”,但已经不是“行路难”了,这些都是久违的中原歌曲啊!这怎能不使征人的心里,燃起一团团思念家乡的火焰!  3.烽火连三月——乱离中的思念  在古代诗歌里,夜晚与白天一起,共同构成了艺术的世界。在诗人们看来,明月是夜空的女神,是连接天空节律与人间冷暖、沟通理想世界与现实人生的小舟,月的阴晴圆缺,总是对应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因此,诗人的静夜之思,总是以明月为媒介,月光照亮和辉映着眼前的现在和记忆里的往昔,照亮心中的家乡。月是诗人的知己,是诗意的化身、是诗思的源泉。  “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民”。李白离乡之时,正是大唐帝国鼎盛的时代,正如一个人青葱岁月,是春日的阳光灿烂地照耀世界的时光,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时节,放眼望去,天高云淡,花团锦簇,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整个社会都被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着,鼓动着,有志之士负笈远游,心存魏阙,百姓安居乐业,过着那种“犬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的平和生活。所以,我们读李白思念故乡的诗歌,总被一种真挚的感情而感动,但并不哀伤;而当安史之乱的血浪席卷中原大地百姓豕突狼奔之际,背井离乡的人们又是怎样的思念自己的家乡呢?  无论怎样,故乡依然是深深扎根于远走它乡的人们心中的常青树。  最感人的思乡诗篇应该是杜甫的许多名作。这位与李白齐名的瘦骨伶仃的诗圣面对安史之乱的巨大破坏,身陷敌营,却还整天担忧着家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在《春望》中吟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安史之乱第二年六月(756),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别妇抛雏,奔赴国难,只身去灵武,不幸被叛军抓住,身陷虎狼之穴。从此,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是诗人创作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如果说前一阶段杜甫的诗歌创作主要是抒发个人裘马轻狂的欢欣,冀临绝顶的壮志,仕途蹭蹬的牢骚;那么。从这个时候起,诗人才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民歌手崛起于诗坛之上。当时,大唐帝国的繁华早已灰飞烟灭,山河飘摇,人民血泪,社稷危难,诗人的责任心,迫使他以严肃的态度正视这个疮痍满目的社会,用永不疲倦的歌喉,唱出了时代的苦难,江山的破败,人民的的灾难。他纵然才华不亚李白,却再也不能吟唱出“谁人不起故园情”那样轻松而带有淡淡乡愁的诗篇了。身陷敌营后,触目可见的是在叛乱者的铁蹄下,京都到处荒芜圮颓,十室九空,草木深深,这怎么不使诗人生黍离之悲呢?他尽管十分担忧家人,但更忧虑国家的未来。这首诗把思家与忧国的心情紧紧地糅合在一起。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够按作者的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西方文论选》上册第102页)老杜这首诗的魅力在于能够以自己心中的家国之悲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我每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总感到一阵揪心的悲伤袭来。国家不得安宁,人民的生活怎么能够幸福快乐呢?在这乱世里,有谁能够保证不遭兵燹之灾,不测之祸?诗人的埃及台正是处于两军激战的前哨,他怎能不迫切地思念自己的妻儿。但在缧绁之中,怎么能够通音信,寄家书呢?这种思念便显得非常的无可奈何。其实,即使他不陷敌营,此时中原地带道路阻断,官军节节败退,叛军横行,无论寄书还是回家都十分困难。今天,我们成就地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加上现在电讯事业的高度发达,也许不太理解“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中忧虑、伤心、无奈、焦急的诸般心情,但大家都懂得:家是人生的避风港,是劳累之后的安憩所,是滋润精神的田园。诗人身陷牢狱,忧国想家,实在情理之中。忧而无奈,即会常常搔头,搔得次数多,头发容易掉落。要知道,此时诗人44岁,正当盛年,却“浑欲不胜簪”,未老先衰。也许这预示了他这辈子的悲剧。  中国封建社会里,为了争夺权力,统治集团内部经常不断地爆发战争,人民离乡背井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杜甫的这首诗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每当时代动荡,人民罹受灾难之际,它尤其能够激起人们强烈的感情。“家书抵万金”已经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言,召唤着中华儿女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肩负起国家兴亡的重任。  正因为诗人如此地思念家乡亲人,忧虑国家的未来,当胜利的消息传来,他马上就会想到回家。被人们称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的就是这种感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骤然听到这一消息,老杜先是喜极而泣,老泪纵横,沾湿衣襟;然后想到家人,回头看家里的妻子儿女脸上的愁雾早就烟消云散,大家都欢欣雀跃。哈哈,现在可以回去,回到我那久别的故土了。好,马上打点行装,书马马虎虎地捆起来就行,何必把它整理得那么整齐呢?中午我要痛快地喝上几杯,高歌一曲。现在正是阳春三月,东风怡人,正好让明媚的春光陪伴着我们一起回乡。老伴啊,我把回乡的路线都计划好了:就从这里去巴峡,穿给巫峡,到襄阳后再去洛阳,好吗?  诗的主题是回家,主旋律是激动与喜悦。王嗣奭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金圣叹说:“临老得见太平,即一日亦是快乐。我纵不善歌,当为曼声长歌。纵饮不得酒,当为长夜泥饮,皆所以洗涤向来之郁勃也。”喜悦至极,便对着酒,迎着风,且饮且歌,岂不快哉!正象萨克斯管吹奏的世界名曲《回家》一样,反反复复,只是一个悠长清越的主旋律——“回—家—回—家”,听了这音乐,怎能不使人如痴如醉!  家,是安放快乐的港湾,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回家。不管是衣锦还乡还是失意而归,回家,总是快乐的。  我读这首诗,最感动的是它刻画了听到胜利喜讯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喜不自胜的诗人自我形象。他是那样的天真、可爱,激动得竟然能在几分钟内什么都想好了,路线也确定了,行装都开始打点起来了,恨不得马上赶回洛阳(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其实,巴蜀离洛阳几千里之遥,自己又两袖清风,回家能这样简单吗?这只是反映了长久郁勃于心中的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和回家的迫切心情。  事实也是这样,他不可能回去,许多困难需要自己努力去克服,需要朋友尽力帮助。  不能回家,那股乡思总会缠绕在心里,剪不断,理还乱。“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游子最真实的思想。一个漂泊的浪子穷途末路之时,心中的某一角藏着的最甜蜜最温馨的想象,一定是回家时的情景。即使故乡的影子早已模糊,但门前的那条小河,屋后的半壁苍苔,幼时的那几个伙伴,甚至夏夜青蛙的叫声、秋蝉的长鸣,总是长久地活跃在怀恋故乡的大脑里。  岑参两次赴西部边塞(今天的新疆一带)效力,与家相隔几千里,长期见不到乡亲父老,家里的亲人也难得有消息带来。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不产生浓浓的乡思呢?有一次,他正在执行任务,恰巧碰到一个去京汇报工作的老朋友,心里非常激动,想请他带些什么给家里,可惜在马上,什么东西也没有准备,老朋友又要赶时间赴京。没奈何,就撕下衣襟,写了一首诗,送给这位朋友,让他告诉家人,自己一切都好,这就是《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告诉朋友:在遥远的边塞,每当想家的时候,他总会向东而望,东方是自己的故园啊!那里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田园。但是,他又知道,这里距故园有千里之遥,即使身长翅膀飞回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何况身无彩凤双飞翼呢!只能怀着深深的歉疚思念着亲人。想到爱妻独自一个支撑着家庭,他往往情不自禁地眼泪滂沱,沾湿双袖。现在正巧碰见您,可惜没有纸笔给他们写一封信,希望你把我的情况告诉我家里的人,对他们说,我一切都很好,请他们不要挂念我。  岑参是当时第一流的诗人,名气大得很,这位老朋友拿到这首诗后当然格外高兴,答应到长安后一定去岑参府上,将他在这里的情况告诉他们。  司空图《诗品》中有“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一品,说的是冲淡的风格。这首诗信口占来,毫无修饰,却非常恰切地把深沉、真挚的感情表现了出来,读来情致深厚,如品茅台,韵味悠长。  后来,岑参回到朝廷里,但又遇到了安史之乱。756年(天宝15载)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适逢重阳节,想到国都沦陷,中原板荡,自己的家人和田园必然也会蒙难,心里就说不出的痛: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虽只有寥寥二十字,却写得非常沉痛。古代重阳节一般都有饮酒、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但在战争岁月里,节日就寂寞得多。岑参随銮驾行军,仓皇出奔,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心情,现在逢到节日,积习使他想勉强去登高,但这里人心惶惶,有谁能够送酒,既然无酒,登高还有什么意思呢?赏菊也根本没有可能,一路上到处荒凉,哪里有菊花?这使他想到故乡的菊花,倘若遭到兵燹之后尚能侥幸存在,此时也只能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一边静静地开着,那样的憔悴不堪,再也没有昔日的丰采了。花亦如此,人何以堪!  诗里没有一声叹息,也没有写人民的灾难,却借拟想中(以虚见实)菊花的被蹂躏,反映时代的忧伤,含蓄地表达了对安史之乱的憎恨、对故园亲人的思念和担忧。真可以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白居易的《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一诗也是在动乱岁月里怀念同胞之作: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老白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因生计因前途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严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荐,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首诗把兄弟姐妹离散的情景写得非常悲惨,令人读来伤怀。时世多艰,年成不好,家里赖以生存的田园收入大大减少;而且,为了避难,弟兄各自东奔西窜,既不能相互照应,也不能互通音信。战争频仍,田野荒芜。骨肉同胞都背井离乡,飘泊在路途中。大家都过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生活。像一只只孤独的大雁在空中飞行,又如晚秋的蒲公英花絮,随风而逝,身不由己,每当想到自己的孤独,怎么不思念同胞兄弟姐妹呢?诗人也知道,在这样的明月之夜,五个兄弟和妹妹,一定会都思念着故乡,思念着亲人。  人啊,最可怕的就是生活于乱世,诸葛亮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倘能够在乱世保全性命,则已经是万幸了。  这首诗颈联颇为精警。胡以梅云:“诗之上界,直叙流离之苦。五、六佳。雁行本兄弟事,用得自然,‘辞根’、‘九秋’皆沉着。”(《唐诗贯珠》)最后归到望月,一语总摄全诗,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颜衰重喜归乡国——叶落归根  乡愁是一棵不老的常青树,是一支永恒的乐曲,千百年来,这棵树深深扎根于飘泊他乡的游子心中,这首歌常常在羁旅异处的旅人耳畔回响,浪迹天涯的人儿在月明之夜、佳节来临之际总怀着刻骨的乡思,那么,一旦踏上归途,又怀着怎样的乡情呢?  宋之问有一首《渡汉江》的小诗,写出了人们近家时的一种普遍心理,你读过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本是一个靠吹牛拍马混进朝廷里的御用文人,人品不好,阿谀逢迎,奴颜婢骨,在武后朝,因媚附武后男宠张易之,坐贬泷州。后逃回,这首诗就是他被贬泷州年余后逃归途中所作。  你想,这样一个没有骨气、没有人品,没有节操之徒长期混迹于朝廷,具有阿谀逢迎、左右逢源的超群技巧,故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骤然之间被谪戍岭南,一下子从天上跌到地下,其心情之苦不言而喻:谪居蛮荒,满目皆是他乡之客,语言不通,风俗迥异,加上与家人音信断绝,无异与世隔绝,在这样的环境中,萦绕在心中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其中有对亲人的思念,有为自己遭遇的悲哀、更有前途莫测的担忧……种种思考整日缠绕在他的心中,使他心力交瘁,度日如年。终于恨下心来,铤而走险,伺机逃回。尽管心存侥幸,但总免不了担忧和惊恐。这首小诗将这些心绪浓缩其中,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的前两句将空间阻隔、家书断绝、时间之长三种情况并列,突出了自己乡情之深、之久、之难以排遣。独自身居岭外贬所,亲人音信断绝,好多人将自己视若落水狗,这是一种心灵备受煎熬的生活。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度过了凄冷的冬日,又送走了寂寞的春天。现在好了,终于越来越近家乡,可以看到自己的亲人了。渡过汉江往北,离家越来越近了,心像揣了只小鹿一样,跳个不停,好紧张,好害怕啊。看到对面走来的人,也不敢向他们问起自己家人现在的情况。  本来,一个渴望回家的游子越近家乡越会兴奋,但诗人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一是人正常的近家心理。笔者曾多次离家远行,或求学,或工作,前后有十多年时间。每次回家的时候,渐近故土,心便渐渐紧张起来。看到那些熟悉的建筑显得亲切而又陌生,听到乡音激动而又感到异样。想到自己的亲人们,现在不知道他们生活得好吗?孩子有没有又长高了一些,知识丰富了些?心上总有些忐忑不安。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相信你也会理解这种心理的。第二,宋之问是个犯罪之人,偷偷逃回,一路上,他总会想到自己流放后,家人有没有受到牵连?这一段日子,他们平安无事吗?身体安康吗?现在我偷偷逃回,朝廷发现了没有?会不会到我家里来捉拿?如此种种,简直害怕死了。读这首诗,假若我们换位一下,把自己当作宋之问,就会更深切地体味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反常心理的合理性。  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以反常合道为趣。”宋之问这首小诗所描写的心理反常却合乎常道,令人回味不尽。舍弃他的犯罪和卑劣,诗所刻画的这种乡情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这次他虽然逃回,但终因情“怯”而不敢回到家里,躲到了老朋友张仲之家。听张仲之与人商量准备谋杀武三思之事,马上告密,把老朋友送上了断头台,他又复得宠幸,投靠当时握有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狼牙山五壮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