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知道朱元璋.张笑天天的?

天纵英才——我知道的张笑天_小宗师专辑:看小说,有激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张笑天天生就是当作家的材料。天工造化,造化神奇,直木为梁,曲木为犁,能生个长鼻子你就去当大象,长出个尖嘴巴你就去作土拨鼠,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毛泽东56岁创立新中国;鲁迅想当好医生却成了大文豪;华罗庚给杂货铺当学徒连算盘珠子都摸不着却未能妨碍他在数学天国潇洒遨游。文天祥《正气歌》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就是浩然之气,孟子日:“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天地以其浩然之气赋予万事万物,虽然有点乱纷纷的样子,但绝不是无序的,天造地设,阴阳分晓,该成龙的成龙,该成凤的成凤,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十步之内可寻芳草,1939年冬月13日,有位男孩在张广才岭和松花江环抱的一个小地方(黑龙江省延寿县)出世,那男孩刚一君临世界就仰天大笑——是为笑天——他那笑声包含的信息加以解读就是:我不必作将军或巨贾,我当成为作家。邓友梅说,张笑天是怪才当代中国作家没有几个具备张笑天那样的禀赋。他常常使我们心神不定,“既生瑜,何生亮”,跟他在一块,常常使我们对自己当作家的能力产生怀疑。杜甫看公孙大娘舞剑器,说是“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看张笑天写作,我们常常神色沮丧,就连邓友梅那样的名家似亦不能免。什么叫“下笔万言,倚马可待”?这说的李白,也说的张笑天。想当初,张笑天刚从隐藏在长白山皱褶里的山城敦化调来长春电影制片厂,远没有像后来那样如雷贯耳,如日中天,却已经开始制造神奇和传奇。比如那时候的《吉林文艺》即现在有名的《作家》杂志,由于稿件来源少,刊物审查严,时常发生断炊之患,明天就要发排了,今晚稿子还没凑齐呢,又不能如旧时办报的“开天窗”,编辑发愣主编发愁的当儿,猛然想起了张笑天。于是乌云散而天光开——想起张笑天,就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八千字也行,一万字也可,要头题给头题,要二题给二题,明朝上班未待诸君落座,咚咚的敲门声响起来,大家相视一笑,必是勤王救驾能征惯战之人采也。这样紧张的救文如救火,没有哪个人敢拍胸脯说“我行”,张某人敢说,而且是从从容容完成使命的。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一面在心里骂他,因为他使我们大家全成了笨鸭子。张笑天鬼神莫测的写作速度很快地传扬四方,人们想不理他也办不到,他的名字总在你眼前跳来跳去,书本上、杂志上、电影和电视上,你稍不留神,那个名字就笑嘻嘻地跑出来了,其速度之快频率之高为中国文坛所罕见。从1973年张笑天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鸣湖畔》迄今30年来,读者和观众见到他的作品计有:长篇小说21部,中篇小说52部,短篇小说和散文难以胜数,电影文学剧本40部,已拍摄24部集,电视剧300部(集),总计约2500万字。三十卷本《张笑天文集》只收纯文学作品,就有1800万字,这样巨大的产量,在中国作家中,如果不说是绝无仅有的,也得算是为数甚少的,极为罕见的,叫人吃惊不小的,文坛之上难得一遇的。这样,围绕张笑天写作之快,就出现了种种说法。怀疑论者大摇其头连呼“不可能”,说“那怎么可能”;相信论者则在张笑天头上制造了一个神秘光圈,例如说这个人可能长了两个脑子,写作时,一个脑子管上句,另一个赶紧琢磨下句,张笑天的朋友、如今已然驾鹤西游的作家顾笑言就对张笑天说过:“不用臭美,等你死了,看那些医学院怎么抢你脑袋当研究材料吧。”医学界肯定对研究张作家的大脑构造有兴趣,但眼下是我们文学界的同仁得近水楼台之利。1981年夏天,有一个笔会在大长山岛举行,笼络来不少小说家。主人殷勤迎候说我们这地方食有鱼玩有景,请大家轻轻松松不要客气,但谁都明白,酒是好酒,宴是好宴,吃过玩过之后,不交篇稿子对不起东家。好在都是大手笔,吃吃玩玩写写,没长的来个短篇也能敷衍过关。大作家邓友梅来了,也是大作家的从维熙也来了。二位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早早成名,与此时资历尚浅的张笑天比起来,恍然前辈。偏偏邓友梅跟张笑天合住在一幢将军楼里,邓住里间,张在外间。这一天没安排活动,大家意识到主人圈鸡准备捡蛋了,于是赶紧埋头书案。邓友梅虽然贵为前辈,其时年龄也不大,人又非常随和爱乐子,尤其是他那一双眼睛,总是带着很有生气的顽皮模样,无论谁跟他接触,都会从心底里感到投缘。那时候邓友梅就不好生下蛋,一会儿从里屋溜出来,踅到张笑天身后偷看,每一回都见到那个年轻人在伏案疾书。午餐时他就郑重报告大家,说笑天已经写了几千几千字啦,弟兄们多努力呀。大家就都转过头来看那个快手,主人就大高兴叫服务员快斟酒快斟酒呀发什么愣呢!邓友梅和从维熙后来把他们的观感形诸文字,给我们留下关于张笑天写作的第一手资料,二位文坛大家写道:“我俩曾目睹他的笔下如行云流水,一日之内,写成万余字的短篇小说。不但文稿清清爽爽,而且少有丢字漏词及涂抹之处。文思的彩翼在稿纸上展翅飞翔,使同行们为之目瞪口呆。”那次笔会,张笑天于不经意间风头出尽。面对才华横溢的京、津、沪作家以及江南塞北才男俊女,他为我们关东文人长了志气。不过,邓、从二公大概有所不知,日夜兼听黄海涛声喧响的那几天里,我们的张笑天不仅为笔会交上了一万多字的小说,人不知鬼不觉中,他还完成了一个中篇,就是后来发表在《当代》杂志上、引起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极大兴趣的《公开的内参》。这部6万多字的小说,是他利用几天安排紧凑的活动的间隙写的。《公开的内参》在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初起之际,敏锐地觉察到新的思维方式将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中国大地上将出现以传统眼光审视绝对看不惯的新人,而这种新人首先将出现在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文化阶层,特别是大学校园里。尽管小说把女大学生戈一兰写得很坏,但她身上闪耀的批判光芒,却使大学生读者感到亲切。这就是为什么小说一经发表,大学校园里立刻洛阳纸贵的原因。年轻人的反响如此强烈,以至作者不得不响应他们的呼吁,又写了《公开的内参续编》的原因。邓友梅和从维熙在惊叹张笑天非同寻常的写作效率时,曾试图解释缘由,他们写道:“如果仅用‘精力旺盛’和‘年富力强’来探索笑天同志的创作道路,或用‘才思敏捷’以及‘天赋厚实,等词汇,来解释发生在笑天同志身上的文学现象,那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文坛上‘年富力强’和‘才思敏捷’的佼佼者,多如天上繁星,但在创作产量和作品表现的生活幅度上,都是很难和笑天同志媲美的。”那么,究竟怎样解释这种“张笑天文学现象”呢?邓、从虽然著作等身,思想深邃,却也分明感到困惑,只好采取“宜粗不宜细”的办法,称他们这位年轻同行为“怪才”了。他们以毫不含糊的口吻说:“不承认笑天同志的“怪才’是不现实的。”这几乎就是一锤定音。后来,文学界在碰到张笑天连绵不绝地发出的难解之谜时,就都摇摇头,说一句“真个怪才”,然后大家各自走开了事。这个张笑天,他为文是个“怪才”,他的为人也是颇为怪哉的。阎敏军说,你大事不糊涂早先当过长春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阎敏军跟张笑天一块去日本访问,有一天,忽然看着张笑天含笑点头,说:“你这个人呀……”张笑天被顶头上司看得心里发毛,却还装出不以为然的样子问:“我这人怎么啦?”长影厂长说:“你大事不糊涂呀。”张笑天立刻脸绽笑纹,分明有点受宠若惊。他觉得阎厂长对自个的评价可能稍微高了点。不是嘛,若论写东西,他对自己的能力毫不怀疑,但若说到对待生活工作中碰到的“大事儿”,他认为自己嘛……也不差啥。当然了,阎敏军作为一位年轻的厂长,对自己的助手可能偏爱有加,但大体上他的评价是公正的。张笑天作为长影副厂长分管文学剧本工作五年,经他手批准投拍的片子,没有发生过大的纰漏,尤其政治上的纰漏。张笑天把的这一关,阎厂长是放心的。他的确像那么回事。我记得在张笑天从长影编剧升任副厂长以后不久,在长影大剧场里开一个什么会,张副厂长在主席台上出现了,那是我头一回看见他作为一个当官的出现,就分外留神看。只见这个人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溜光水滑,一只手插在裤袋里,大步从容地走到麦克风前边站住了,目光扫过全场,好像还轻轻咳嗽了一声,我感到那目光和轻咳里充满着自信。他开始讲话,讲的什么记不得了,只记得他的声音一如往常,浑厚而稍带沙哑。就凭这一点印象,我认定他将能够像他当作家那样,当好剧本副厂长。后来又有一回,是在他的办公室,我是办旁的事顺便去看他的。伪“满映”时代盖的这座堡垒一样的大楼,就像关东军司令官阴沉凶恶的脸,我每一次到这里来,总会难以遏制地产生一种压抑感。这几乎是日本人留在长春的所有建筑物的共同风格。张副厂长的办公室在二楼,推门进去,迎面是一道屏风,转过屏风,才能看到房间主人。窗子很小,屋子里暗黝黝的。张副厂长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前,不是正襟危坐,是稍稍侧坐。我感到他挺有派。我说了几句话,他呜呜地回答了几句话。我感到他真的像那么回事。那时候我想,人如果像张笑天那么有才,大概就能够干什么像什么,千什么都能干好什么了。但是慢慢就听到了对他不利的议论。从前说他好的人开始讲他的坏话,从前自诩为他的朋友的开始同他产生隔膜。认真地听一听,倒也没有抱别人孩子跳井一类不可饶恕的罪行。真是为人莫当官,当官莫为人呀!从前他是一名编剧,写出本子来要送人审,现在好了,谁写出本子来都要交他审。既然是审,就有通过的,有通不过的。孩子是自己生的好,你说我的孩子不行,我看比你说行的那谁谁家的好看多了。说我不行也可以,你什么态度呀!说到态度,其实就是一个语言表达方式问题。“文似看山不喜平”,直来直去不是好的文学语言,作者的倾向性愈隐蔽,文章愈耐看。当领导的似乎也应该明白此理,可叹张笑天不明此理,或者虽明此理,却不愿照做。他这个人讲话总是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心里想的什么,嘴上就说什么,跟他谈话,你不用费心思猜他的真意,真意他都讲出来了。作为朋友交往,这是美德,作为领导讲话,就叫人受不了。“张厂长,你看我这本子怎么样?”“我看不怎么样。”叫人脸上挂不住。若是我,也得一肚子牢骚。难怪舆论沸然而起了,说得轻巧些也是,他这种人,不适合当领导。这样的舆论传到了省里,一位领导同志关心地把张笑天找去规劝,说,你不要那样子嘛。可笑张笑天,居然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我这个人缺点毛病不少,只有一点问心无愧,就是心口如一。您叫我把这一条改掉,那我不一丁点好处没有了吗?”什么叫“不可救药”?这就是了。“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看就怎么写”的哲学,终于导致了严重后果。1993年,张笑天的中篇小说《离离原上草》遭到猛烈批评。尽管那篇小说写得相当深刻。深刻的东西不一定是合时宜的东西。批评方很宽厚,也很破例,居然让他在《人民日报》上发了一篇自我批评的文章了事。我读过他的自我批评,他的那些话貌似诚恳,其实与他的处世哲学和为文哲学完全相悖。果不其然,他并没有从这篇小说的遭遇中认真吸取教训。在纯文学艺术领域,他是成熟的;在政治上,他显得很幼稚。政治幼稚,几乎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通病。他们自命不凡,却往往分辨不出东西南北风都朝哪边刮,便只能乱翻筋斗。张天民说,这人站着写东西不知道是谁就张笑天的写作速度,给概括出了三句话: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开始是好意,后来这话长了翅膀,满天飞,一位批评家于是写文章,把这话说成是张笑天的狂妄宣言。予以严厉批评,并得出结论说,快就是“粗制滥造”。从此张笑天就蒙了“粗制滥造”的恶谥。面对责难,张笑天心存顾忌,不大敢承认自己快了。其实,快不一定就是不好,正如慢并不意味着高质量一样。诚然,张笑天蔚为奇观的巨量作品参差不齐,这没有什么奇怪的,要求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都跟他的代表作一般水平,那是外行人说话。鲁迅多么伟大,并非篇篇都是《阿Q正传》;老舍创作甚丰,《骆驼祥子》那样的小说经典也只一部。张笑天的作品早已突破2000多万字大关,又怎能字字珠玑、篇篇佳构?他的长篇小说《永宁碑》具有深刻的历史纵深感和强烈的现实感,如果在它问世那个时候(1979)年,有茅盾文学奖,我相信它会是有力的竞争者。后来他的三卷本120万字的长篇小说《太平天国》倒是入围茅盾文学奖了,也终于失之交臂。近些年来,他热衷于历史小说创作,连续推出了《朱元璋》、《永乐大帝》、《孙中山》、《国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靖海将军》等。著名评论家雷达在他的《永乐大典》封皮上题了这样一段话:张笑天似有把文学历史化的天赋,他总是能在浩瀚的中国史的海洋中,提取大量兴亡的教训,人生的智慧,生存的哲学,丰富的知识,给人多面的滋养,在处理史与诗、史与文关系方面,张笑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正是他的历史小说长盛不衰,拥有大量读者的奥秘所在。张笑天的著名中篇《家务清官》甫一问世,立刻引起广泛注意,光明日报刊登肖云儒的评论,认为《家务清官》以及张笑天的另外两部中篇小说,“能够从特有的角度去把握和开拓现实生活,能够在作品中艺术地表现出自己独到的眼力和笔力,而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至于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前市委书记的白昼和夜晚》,更是人所共识的佳作。长篇小说关注历史,他的中短篇几乎百分之百是现实题材。特别是这两年他的十几个短篇涉猎都是官场甚至是官场腐败者心态的,如《风车》、《章鱼》、《秋老虎》、《期货》、《红包》、《黑色幽默》、《人之将死》、《死刑令今天下达》、《知耻而后勇》等,几乎每一篇都被《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国作协年度精选及人民文学短篇小说集等遴选。张笑天才华横溢,四面出击,他的电影剧本创作独树一帜,《开国大典》拍成影片后,连夺10项重奖,跻身“红色经典”行列。《重庆谈判》塑造的毛泽东、蒋介石形象,不但我们看了耳目一新,连国民党人士也服气,这部戏当然地获得了包括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奖在内的多项大奖。他的另外一批电影创作,如《她从雾中来》、《佩剑将军》、《黄河之滨》和《末代皇后》等,其艺术质量都称上乘。《末代皇后》获巴西电影节奖。张笑天的电视连续剧《亚细亚人》、《太平天国》(获电视飞天奖)、《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施琅大将军》、《孙中山》、《明月出天山》等,无一例外地在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张笑天曾以其电影剧本创作成绩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力,于1989年获全国“五佳”电影评选的最佳编剧称号。他还是吉林省劳动模范(1999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领取者。他连续三次被吉林省政府授予优秀专家和高级专家称号,最大的荣誉是2005年12月,时逢中国电影百年,他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成为七大电影编剧之一。2002年,他以高票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如果把张笑天在长、中、短篇小说和电影、电视剧五大方面的创作成果,分给五个人,那么,这五个人都会在中国当代文坛成名。一个人同时干了五个人的活计,而且都干得相当不坏,这个人该受责难呢,还是该受褒奖?假如人们都像邓友梅那样切近观察张笑天写作,人们都会受到震动。当初我国还没有引进电脑写作,作家们的劳动被形象地叫作笔耕,既然是耕,手上就会留下老茧。多数作家都是食指和中指才有茧子的,张笑天则整个右小臂下部都有,那是洋洋2000余万字大观留给他的生命一景。刚及中年,张笑天的头顶就迅速变秃,前额愈来愈开阔,额上皱纹愈来愈深峻,走路的时候,背也有点驼了——它们似在默默讲述着一个人的故事,一个高产作家的故事。故事的主旨是:这位作家虽然天赋甚高,但他不是完全仰赖天赋的。为了当作家,张笑天下过不少人难以想象的笨功夫。一本《新华字典》,8800多字,怎么念怎么解,他全给背下来了。人们惊为奇迹。因为人们只看见了结果,却不知道为了这结果,他是怎样把别人用来闲玩和吃饭、睡觉的工夫都拿来用功的。张笑天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当过10年中学语文教员,他让学生作文,自己也和学生一起作文(范文),他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自己也跟学生一道观察生活。他当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辅导老师,大考之前,总要自己先写出二、三十篇范文,学生管这叫“押题”,哪知道老师是在同时训I练自己写作。他是出色的“押题”专家。1965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为《我站在世界地图前边》,他交给学生的自作范文中,有一篇题为《我站在地球仪前边》。难怪学生跑出考场,要放声高呼“张笑天万岁”了。这种“恭维”令他在文革中大吃苦头,是不难想象的。张笑天在大学时是所谓“白专”道路典型,毕业分配,人家是留校,进研究所,上机关,他是一竿子插到底,到了长白山皱褶里的古城敦化当中学教员。那时候他年轻,虽然学的是历史,却不对历史进程持乐观态度,他对自己的命运更悲观,他认为自己的一生将充满坎坷,他是那样热切于当作家,却知道社会轻易不会给他这样的人以安定的写作环境。他于是苦熬苦练使自己适应环境。那时候,教学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每节课都要留下十分八分钟叫学生当堂消化。每当这种时候,学生们发现,他们年轻的老师站在讲桌前边,低着头,专心致志在写字,他写得飞快,好像在和时间赛跑。学生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老师是在写小说呢。几年下来,张笑天已经把自己训练得无论何时何地,说进入小说情节,就能迅速进入小说情节,省略任何过程。成了家,有了孩子,他要买米、买菜、挑水、劈柴,还要帮忙带孩子。他的妻子杨静美丽贤惠,深爱他理解他,总不让他分心,他却无法不分心。他劝妻子说有办法的,他的办法是一边干家务活,一边动脑子,可用时间太少,他不得不训练自己要快,几把把菜择完,水缸挑满,一个短篇中的人物大体有了眉目。他还发明创造了另一种写作方式,就是脖子上驮着孩子,手上写东西。如此这般的超常规训练,使他大得裨益。刚调到长影那段时间,住房窄小,来了客人说话,或者家里人看电视,他都能安然写作,如处无人之境。有时出差在外,红尘骚扰,舟车烦劳,他全然不惧,或构思,或写作,尽得其乐。所以他快。他的朋友、如今也已仙逝的作家张天民早些年和张笑天还不熟,抽调到省对台办工作,有一回他交给张笑天一篇稿子,嘱他一星期改出来,哪知道第二天张笑天就来交卷,改得头头是道,张天民愕然日:“这人可能是站着写东西的。”“站着写”,就是在没有条件写的地方写,在没有可能写的时候写。“站着写”,形象地说明了这位作家艰难的文学经历和非同寻常的写作能力。“站着写”曾经是他的劣势,他把它转化成了优势。张笑天自己说:“我是从历史的夹缝里钻出来的。”从夹缝里钻出来的人,自然格外珍惜能够从事写作的时光。所以他高产。张笑天高产不是像别人揶揄的“写作机器”。就算是机器吧,当它轰轰烈烈开动起来,流水线上不断涌出产品的时候,不是恰好说明这架机器运转灵活,并且有着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吗?作家的原材料是生活。张笑天深入生活之认真、刻苦、不避艰难险阻,也是值得称道的,不过外界不大了解罢了。外界只知道他的作品多,就误以为他是光写作不深入生活的。其实,张笑天有多少创作记录,就有多少深入生活的记录,他的作品多,正是仰仗于生活的积累厚实。为了写《严峻的历程》(长篇小说、电影),他与合作者跑了北京铁路局、江岸机务段、蚌埠铁路分局和广州局,在丰台机务段,他还穿上工作服,跟司乘人员一块跑车,像小学徒似的铲煤、清渣、擦车,也是一擦一身油腻,下了车,就睡倒班室。倒班室像个被钢铁巨人玩腻了扔下的小玩具,日夜睁着小眼睛,看着包围着它的几百条钢轨,还有咣当咣当哗笑着来来去去的火车头,小屋像经历着永恒的地震,剧烈颠簸一会儿不停,张笑天也有本事像真的开车人那样呼呼大睡,就如同在广州一类都市睡五星级酒店一样。享得福也吃得苦,他是这样的人。为了深入生活,他还敢冒风险。张笑天写小说《雨燕岛》时,就和导演陈家林一起跑到麻疯病人聚居的孤岛上,连防护服都没穿,就兴致勃勃地和那些有着强烈传染性和危险性的病人谈话,连医护人员看了都说,当作家也不易。还有,为一部73万字的《永宁碑》,他手抄了多达1200余万字的资料,两个月写成初稿,又两个月改完二稿,又一个月改第三稿,其间的困苦劳顿艰辛竭蹶,令人望而生畏。就算是一架机器吧,那也是超负荷运转的机器。不错,张笑天作品是多,名声是大,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张笑天说,我怕宣传,让我自己说张笑天离开长影以后,来到吉林省作家协会,任不管事的兼职副主席,列席党组会议,主要是当驻会专业作家。这样的安排,明眼人一看便知,多少带点惩罚味道。但是在客观上,张笑天却祸兮福倚,他卸去了费力不讨好的文学剧本副厂长的繁冗事务,倒可以静下心来写作了。无官一身轻之后的张笑天,果然恢复了从前的自由潇洒。他像一匹生有健翅的天马,山南海北、天上地下飞来跑去;他又像一只恪尽职守的母鸡,无论走到哪里,身后总会留下捡也捡不过来的蛋。这一时期他的产量之高叫人目不暇接。如果我们有几天没见到张笑天了,忽然见到他,问他“干什么呢”,他说“写电影呢”,那就是说,又一部电影剧本已经脱稿。一件事不做完,他是不会露面的。他这个人,虽然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但在谈到自己时却很有分寸,他随时随地都会产生巨大的创作成绩,但他从不张扬自己。按照中国人的标准,这就是谦虚了。他又自信,又谦虚。一个名声很大的人能够这样,说明他是处在人生一个较高层面上的。一个人,你不和他接触,就不能真正了解他。围绕张笑天的种种流言,多数是这么产生的。天津作家吴若增有一次谈到张笑天,说很受感动,那是由一件小事引出来的。他们也是一块参加笔会,笔会内容之一是为业余作者看稿子。吴若增很快看完了分到手的部分,却见张笑天走过来,说请他帮着看一篇。他以为张笑天有意偷懒,想捉别人替自己当差,刚要给几句,不料张笑天认真地说:“我看三遍了,没想好怎么跟作者谈,想听听你的意见,一个业余作者,写篇稿子不容易。”世界上最难的事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的人定是心地善良的人。吴若增为此写出文章发出感叹。张笑天的名声远播海内外,他和他的作品也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加拿大有个专门研究他的文学组织,叫张笑天文学研究会。还有由于研究他的作品得了博士学位的。外国人研究中国作家,总是难以冲破方块字构成的坚固城墙,对作品的理解也难免有雾里看花之虞,对作家个人也是。有一位国外评论家认为张笑天是“奇怪的复合体”,理由是,这位作家既是《家务清官》、《前市委书记的白昼和夜晚》和《开国大典》等政治性很强的作品的作者,却又写出了《离离原上草》那样即使从西方标准看来,也是人情味十足的小说,让人深为惊讶,难以理解。类似言论在国内也有,有人说他太正统,另一些人指责他“自由化”,从“左”的角度看嫌他“右”,从“右”的角度衡量又认为他“左”,有时就弄得他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禁不住要发牢骚。有一次在全国电影会上,张笑天就嘟嘟个嘴,敢在高层领导在场的情况下,抱怨自个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疼。他以为人们会同情他,没成想反遭来一阵笑。那笑声是友善的,他听得出来——这样一个牛一样只知道拼命干活的人,谁能不喜欢呢?当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小组组长、前电影局长滕进贤就走过去,轻拍张笑天的肩膀,笑说:“这恰好说明,你不左不右,不是正好吗。”不管别人怎样说,坚持走自己的路,这就是张笑天的选择。为了能够集中心思走路,他在生活中总是采取低调姿态,不大喜欢抛头露面,在社交场合,他给人的印象往往不大自在,说话很少,也曾对一位朋友坦露心迹,说,那样活着不累吗?他想逃避,不过他逃避不了。人们总要留意他,指划他,包括制造绯闻——谁让你把自己造就成一位名人呢?这也没什么。张笑天在大学里学的是历史,他肯定懂得,不管历史怎样曲折发展,最后总要恢复公正。1997年秋天,张笑天众望所归被推举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他给这个位子献上的进见礼,是30集电视连续剧《汉宫飞燕》和50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与电视剧同时脱稿的还有同名长篇小说。张笑天认为长篇小说《太平天国》是他所有作品中的“扛鼎之作”。此前,他还写了电影剧本《北纬38度线》、《香港回归》,以及以三峡大坝建设为题材的《世纪之梦》(可能叫这个名字,我没来得及找他核对)。随着省作协与省文联合并,张笑天又当上了省文联主席。如今,他是作协、文联两主席一肩挑,成为无可争议的吉林文坛盟主,威风八面。.一个当作家的人都这样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张笑天偏爱讲人生不易——莫非还是大观园里的凤辣子说得对:大有大的难处——这位众说纷纭的人物,写过一篇文章,我记得题目叫《我怕宣传,让我自己说》。唔!张笑天,你想说什么呢?你是不是想说,你的故乡长长的蚂蜒河,苍翠的长寿山,那山那水养育了你,你的作家梦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做起来的?你是不是想说,在中国做人难,当作家也难,写得慢了说你江郎才尽,写得快了说你胡诌乱侃,你想说作家要理解社会,社会也该理解作家?你可能还想说说你的童年伙伴、青年友人、老师和同学,还有你的妻子杨静,我听说杨静头一回见到你印象不佳,皱眉说“这个人挺丑的”——那是由于她自己很俊的缘故吧——但你后来成为“三家村”在你那小地方的“黑干将”的时候,造反派叫她跟你离婚,她说“那可不行”。你也许还要说写作辛苦,但假若人有来世,你会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作家这个职业。你是唯物论者,知道来世可能不存在,所以你总想“把来世的活计并到今生一块干”。哦,张笑天,怪不得你写得那么快那么多!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精选小说免费看。提醒您本文地址: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嘉新张笑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