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这边的冬天会冒险岛果冻伤害皮肤皮肤的吗?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ea793b33a4663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官方微信北京市我是宝爸,已经带女儿走过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60多个县市,积累了一些带孩子旅游的经验。以后会在这里陆续给出亲子游全国各地的攻略,写一些游记(也会发表一些携子走天涯微信群群友写的游记攻略),并介绍一些带孩子旅游的经验,希望大家关注我。谢谢了!
我的微信公众号“携子走天涯”,主要发布亲子游线路、攻略和游记,敬请关注!
版权申明: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我的微信公众号:携子走天涯。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的书《老有所乐----爷爷奶奶去哪儿》已经出版,书中按春夏秋冬推荐了适合各个季节出行的国内旅游线路40条,涵盖了所有省份的300多个著名景点,而且详细地介绍了每条旅游线路各节点之间的交通情况以及各节点的景点游览顺序、住宿推荐以及当地美食,内容相当丰富。另外,还配有精美图片近千张,可谓实用性和观赏性俱佳。
书中涉及的线路大部分我都带着我女儿亲自走过,有些游记大家可能在我以前在妈网发布的帖子中见到过,所以我推荐的线路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完全值得信赖的!
大家完全可以带着这本书上路,完成你的国内亲子游计划。因为适合老年人的旅游路线肯定也适合亲子游。
当当、京东、亚马逊和淘宝上都可以购买,进入网站首页后,搜索“老有所乐 刘新华”
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了!
赏吉林雾凇、冬游哈尔滨游记及攻略
2010年元旦期间,我带女儿去了吉林和哈尔滨,我们去的时候,气温已经零下30度了(后来知道,那里也是好多年没有这么冷过了)
火车早上6点多到的吉林,冰天雪地,幸亏有朋友来接站。
朋友带我们去吃吉林的特色小吃“煎粉”,吃饱后,带我们去看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有雾的寒冷天气里,雾滴冻结后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的迎风面而形成的的疏松冻结层。“雾凇”尤以吉林的最为著名,号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其他为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之一。
& & 雾凇的生成,最主要因素是吉林市区上游的丰满发电厂在冬季里发电时,江水流经发电机而使水温升高(这段几十公里的江面常年不结冰),遇到零下20度以下的气温,立即形成大雾,雾气在相适应的低温中结成非常细小的晶体在空中扩散、蔓延,落在树上就形成了雾凇。
& &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松花江边。下车后,我有点懵,因为满世界都是白色的。慢慢适应了,才发现天上飘落着一些白色的小“雪”花,起初我还以为下雪了,后来才知道飘落的就是“雾凇”。
朋友 我们运气还不错(雾凇不是天天有的,一年也就出现十几次),今天的雾凇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已成规模。我看了看树上,果然,每根树枝上都挂满了洁白的“毛茸茸”的“雾凇”。见到雪,闺女那是相当的兴奋,又蹦又跳,满脸开心。
朋友说,下面河滩上的雾凇更漂亮,于是我们又向前开了一段,找到一个可以下去的地方。到达河滩,果然这里的“雾凇”更壮观。
& & 据我所知,一般的河边,河滩上是不大种树的,也许是为了让那些雾的冰晶有更多的落脚地,这里的河滩上种满了树,还有一排低矮的灌木,它们全部被“雾凇”包裹着,雪树银花,使人心旷神怡。
江面上雾气蒸腾,对岸朦胧的景致好似“海市蜃楼”一般。这边树上的“雾凇”在“羞涩”的晨光的映射下,像涂上了一层薄薄的五彩粉。一株株的树木或如婀娜的少女,或似银发的仙翁;那树上的“雾凇”有的像圣洁的“白梅”、有的似秀丽的“银菊”、有的又如飘逸的“芦花”,很是迷人。
& & 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在河滩上徜徉着。闺女则专拣那积雪厚的地方走,在河堤的斜坡上的雪里兴奋地上跑上跑下。江面靠近河岸的地方有一层薄冰,白白的和河滩相连,不仔细看,分不清边界。“海水”提醒闺女别离河边太近,以免掉到河里。
回复相关标签:
12:33:40来自
冬季的东北平原
吉林特色小吃-----煎粉
12:35:46来自
吉林市松花江畔雾凇
12:36:51来自
12:37:32来自
|宝宝2岁青岛市太冷,气温很低很低 12:39:52来自
|北京市看完雾凇,朋友送我们酒店休息,因他还有事,所以我和云儿单独去他介绍的“吉林乌拉”玩,就是在这里,云儿冻伤了手指头。
出门前,闺女只愿意戴一双手套(之前一直是戴的两双手套的,大家可以看看前一篇的照片),我也没当回事,就依了她。可是就这么一疏忽,差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 &“吉林乌拉”离我们住的酒店不远,到达后才知道,里面还没建设好,开放的就只有冰道。十元钱进门,租了一个雪圈(交押金即可),闺女在冰道上滑,我给她拍了两张,我看她能够自己拉着雪圈上下,就没再管她。
& & 正当我在拍照的时候(其实前后大概滑了十分钟左右),闺女惊慌地叫我:“爸爸,你看!”,同时把右手伸到我的面前。我低头一看,闺女的右手无名指露出了一小节(那个指头的手套破了),已经发白了,一点血色都没有(当时也顾不上给她的那个手指头拍照了,呵呵)。
& & 我吓了一跳,赶紧一边安慰闺女别怕别怕,一边把闺女的手套摘下,搂起衣服,把她的两只手贴肉放进我的怀里(后来回来查资料,才知道我这样处理还是不错的)。
& & 过了一会,把她的拿出来一看,那个指尖已经有血色了,我才放了心。又捂了一会,闺女说手疼(其实这是好现象),我说没事了,不用担心。又把我的手套摘下来给她戴上。也没有心情再玩了,于是打车回酒店。
& &回酒店后,闺女一直叫手疼,我仔细看了看,那个指尖有点红肿,皮肤和其他手指相比明显地发硬,没有弹性。我只得给她不停地轻轻地揉。至此后闺女再也不敢只戴一双手套了(这回算是体验到东北的冷了)。
& & 在此再一次提醒准备带孩子冬天去东北的朋友(尤其是南方的),一定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脸、手和脚(鞋子不要太紧),在室外不要暴露太长时间。而且要不停地提醒孩子活动手脚(即使戴着手套),不要站着不动。
云儿就是玩这个冻伤了手指头。仔细看,可以看见她那只裸露的手指头
12:43:07来自
12:46:17来自
|北京市中午的时候,朋友过来请我们去吃朝鲜菜。
& &吃完饭,我说要去商场给闺女买条裤子,“海水”把我们送到“吉林百货”后,又赶着上班去了,真是很感谢他。
& & 给闺女买了条厚的羊毛内裤。在买裤子的时候,闺女给女售货员看她的手指头,那售货员说是冻伤,建议我去药店买冻疮膏。
& & 从商场出来,顺着商场前的商业街找药店。这条街很繁华,估计是吉林的商业中心。走不多远才发现我的头上凉飕飕的,原来没有戴帽子。我以为丢了(后来发现在酒店房间里),就在一家店铺买了一顶(这顶帽子后来坐出租车的时候还是丢了)。
& & 找到药店买了一支冻疮膏,赶紧给闺女抹上。后来一有机会就抹,闺女睡着了后也给她抹,边抹边轻轻地揉,很有效果。(现在闺女的手指头正在脱皮)
& & 买完药,打车可费了劲了。我们走到吉林百货的门前(地上都是冰,很滑)打车,出租车倒是很多,但不是有人就是空车拒载。等了将近一刻钟,我怕把闺女冻着,看见一辆车过来(前座上有人),上前就拉开后座门,跟司机说孩子冻着了,司机同意我们上车。后来司机说,刚才我开门把他吓一跳。呵呵。
晚上朋友又带我们去吃满族火锅,吃完饭还请我们去刘老根大舞台看了二人转。
12:47:13来自
饭店墙上的剪纸(后面有东北三大怪的说明)
清晨的松花江
12:48:50来自
|北京市附:东北三大怪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 & 因为东北地区冷,所以冬天时候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糊起来,这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糊在外面,那是因为东北的冬天长达4、5个月,糊在屋里容易被水蒸汽弄湿,也容易被窗户缝的风吹坏。所以早些年在没有现在的铝合金窗户之前,东北家家都是这样的。
第二怪;养个孩子吊起来.
& & 说起小孩睡的摇篮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以前东北人给孩子睡的摇篮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是用绳子把摇篮吊起来,一般都是吊在房梁上,这样,母亲在屋里做活计的时候只要偶尔抽空推一下,摇篮就可以自己晃好长时间,这个习俗是源于东北最早的居民都是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当大家逐水而走的时候经常把孩子的放在摇篮里挂在马背上迁移.就有了现如今东北的第二大怪.
第三怪: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 &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就控制了很多人不去吸烟,尤其女孩吸烟更是被大家认为不雅观.但是就在几十年前的东北,妇女抽烟袋是很平常的,很多没嫁人的姑娘家也是叼着烟袋.被世人称为东北的第三怪.
任何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是与当地的环境离不开的,这东北的第三怪也是如此,因为东北的冬天非常冷,当人们在外面劳作的时候,为了驱除寒气,人们就往往抽上一带旱烟,这根本就不关乎男女的问题,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12:49:56来自
|北京市小贴士:
转一篇关于防治冻伤的帖子
& & 冻伤的破坏由两方面造成,一是体液结冰破坏细胞,二是冻伤的组织阻碍局部血液循环造成血液瘀积,最终导致大范围组织坏死。
  登山或野外活动中的冻伤多是在不注意时发生的。发生冻伤的地方经常由于血管遇冷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而产生麻木感。有经验的人会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手指,手脚有麻木感后立刻采取措施让麻木的肢体暖和过来,在必要时可以把手脚放在自己和同伴的怀里。缺氧会使身体代谢率降低,确水会使血液变稠,这两个因速都会使冻伤更容易发生。暴露皮肤的冻伤在有风时可以在不到一分钟内发生,刚冻伤的组织是白色(缺血)或紫红(瘀血)发硬的。同伴件要经常相互检查。严重冻伤发生后的处理是(如果没有再冻伤的可能)用40C到43C的温热水浸泡冻伤肢体来解冻。恢复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是救治的第一目标。轻微冻伤可以用把手脚放在温暖的内衣里来处理。如果开始觉出疼了就是好迹象。注意解冻后的组织很敏感脆弱,解冻后的组织发生再冻伤比刚开始就不解冻造成的伤害还大,所以如果伤员需要用冻伤的脚走下去或冻伤的部位在撤离时可能还会冻上,那就先不要解冻。
  服用阿斯匹林可以帮助稀释血液促进循环。急救完成后在看有经验的医生前的问题主要是防止感染。口服抗生素由于血液循环不畅不易到达伤口。
  严重冻伤后的许多组织不会在长回来,在没有良好供血的情况下组织再生很困难,为防止冻伤部分对机体其他部分的破坏,医生经常只能推荐切除和截肢。
  在寒冷环境生活的人身体会培养出对寒冷的应激反应,在冷时加大表皮供血,使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增加。坚持冬泳或洗冷水澡的人有这种体会。俗话说的“春捂秋冻”也是的这个道理。另外,从在温暖环境长大的人经常没有基本的御寒习惯和意识。北方人从小就从打雪仗的经历知道手冻麻是什么感觉,暖和起来是的针扎感和疼痛感是怎么样的,知道冷风凛冽衣服有没穿够时有那些临时对付的办法。没有很多寒冷环境经验的人初到寒冷环境经常不知道很多当地人习惯成自然的做法。我注意到刚从南方温暖环境来到北方的人在冬天对怎么有效地穿衣服脑子里没有概念。
  一般说来联指手套比分指的要暖和的多,我习惯在里边总戴很薄的丙纶类不吸汗的手套。在短时间需要干手指灵活的活动时很有用。外套手套应用根线连起来挂在脖子上。看着虽然蠢但不象手套被一阵风吹飞那么蠢!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登山和野外活动中循序渐进的重要。许多经验是要慢慢积累起来的。戴什么手套和怎么戴这种小事也会带来终身残疾。
治冻伤八法
& & 随着气温一天天降低,手脚冻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而且,往年患过冻伤疾患的人寒冬易犯,痛苦难忍。除了冻伤膏外,还有一些偏方也可以一试——
  1.炉甘石20克,煅后研成细末;猪板油炼油去渣。用40%炉甘石细末加60%猪板油调匀成膏,外敷患处,每日3次。
  2.蜂蜜50克,猪油100克,调成油状,外涂患处。此方对冻伤溃破者也有效。
  3.桂枝60克,加清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晾温洗患处。轻者4~5次即可治愈。
  4.黑胡椒10克,研碎后用开水浸泡半日,冲洗患处。本法适合轻型冻伤。
  5.密陀僧30克研成细面,与香油60克混合调匀,涂患处。此方适合冻伤溃破者。
  6.新鲜山药30克,白糖15克,混合捣成泥状涂患处。轻症一般一次即可治愈。
  7.鲜姜60克,尖辣椒60克,浸入300毫升浓度95%的酒精中。10天后用其涂患处,可治愈冻伤,使之不复发。
  8.醋煮热趁温敷,然后在冻疮处洗擦。一日2~3次。
12:50:33来自
冬游哈尔滨攻略
& & 穿衣原则:不要穿太多,太笨重行动不便且消耗体力,尽可能少地、尽可能短时间地裸露皮肤。成人关系不大,重点要保护的是小孩。
& & 云儿的装备:两顶绒帽(因为闺女有件厚毛衣带帽子,后来没用上),护耳一只,两双绒手套(不大合适,后来在当地又买了两双),两条围巾(短的护脖子,长的护脸),毛衣三件(身上穿一件高领薄的和一件带帽子的厚的,一件备用),雪地靴一双(可买大一号的),袜子数双(脚上穿一双薄的和一双厚的),厚外裤两条(一条备用),厚绒裤两件(一件备用,后来在当地买了件羊毛的棉裤替换绒裤),羽绒服一件,后在当地买两只口罩(可多买几只,因为一会就湿了)。
& & 我的装备:一顶绒帽(后来在当地又买了一顶,但是不慎丢失),一条羊毛围巾(平时护脖子,晚上护脸),去冰雪大世界的时候买了只口罩,皮手套一双,羊毛衫三件(身上穿一件薄的和一件厚的,一件备用),一套棉毛衣裤,一件三保暖的裤子和一条牛仔裤,一双登山旅游鞋,一双厚点的袜子。皮外套一件。
& & 由于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所以外出的时候最好背个小包,在车乘车或室内游玩的时候装帽子手套围巾等小物件,以免丢失。
& & 哈市饭店较多,可以通过携程预订,各种档次都有,选择离中央大街近的就行了。
& & 也可以选择如家、格林豪泰或禧龙等快捷酒店,都在中央大街附近有分店。
& & 基本选择出租车。起步价8元,外加一元的燃油附加费。
& & 出租车很有特点,有拒载现象,流行拼车(即你打车时,车上有乘客,如有空位且与你方向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中途上车,一起乘坐,但是各付各的钱)。
& & 在路边等出租车的时候,最好要孩子站着不远的室内,打好车再叫孩子出来,因为车有时很难打(我去的两天是这么个情况,不知道平时是不是也这样)
& & 了解得不多,简单地说一下。
& & 华梅西餐厅可以去一下,位于中央大街中段,当地人都知道的。
& & 火烧冰激凌,在马迭尔宾馆(当时就是没想起这个名字,据说要预定。奇怪的是问当地的人都说没听说过哪可以吃到火烧冰激凌,我问了不下二十个人,呵呵。结果也没吃成,很遗憾,只能等下次了)。详见天下海水的博文
& & 在哈尔滨找餐厅一定注意,一些小店的门面都不大(天冷的原因),也不起眼,所以要仔细。
& & 另外一些大的商场里有一些餐馆和小吃店,中央大街附近有很多大型商场。
1、冰雪大世界。
& & 园内的冰雕雪雕建筑很宏伟,很漂亮的。
& & 可以在下午4点多吃饭(四点多天就黑了,吃完饭打车去(这样可以早点离开,晚了会更冷,且不好打车)。从中央大街打车到冰雪大世界车费20元左右。在里面呆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足够了。门票:成人300元
& & 园内有马车乘坐,兜一圈60元,不建议乘坐,孩子坐在上面不动,会冷的。孩子最好戴口罩。
& & 园内有咖啡屋和啤酒屋,玩一段时间可以进去喝点热饮暖和一下,咖啡18元一杯(小号一次性纸杯),牛奶15元一杯(那年的价)。不过进去休息一会很有必要。
& & 游览完毕尽快离开,打车回家。
2、圣索菲亚大教堂和中央大街
& & 教堂前有一个大广场,孩子可以喂鸽子。教堂可以进去参观,门票20元。
& & 中央大街离教堂比较近,走路大概5分钟,天冷可以从商场里穿过去。中央大街上也有冰雕,晚上也很漂亮。
& & 哈尔滨的夜晚,树上都有灯,路边也有一些零星的冰雕,很漂亮。
3、东北虎园
& & 从中央大街附近打车去车费大概40左右,有的司机提议100元包来回,他可以在外面等你参观完毕。其实没有必要。
& & 建议早上去,参观完虎园后,直接打车去极地馆。门票:成人90元,1.2-1.4米儿童45元。如果要看投食活物,另外每人交10元。
& & 参观虎园,需乘坐园内车辆(建议坐在车的右手边)。参观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 & 从虎园出来,门口有私人汽车拉客的去极地馆的,可以上,10元一位,如果运气好,还可以免费乘坐,条件是你用他的积分卡购买极地馆的门票(对你来说价钱一样)。
& & 门票:成人130元,1.2-1.4米儿童65元。
& & 极地馆有两场表演,海狮表演和白鲸表演。重点推荐白鲸表演,那对白鲸太可爱了。
& & 如果想看表演(二人转),晚上可以去斯卡拉,据说有最低消费。台位费100-800元不等,提前预定。哈尔滨南岗区中山路95号电话:8
& & 主要是买哈尔滨红肠了,正规厂家的有秋林公司和肉联厂两个牌子比较响亮,推荐秋林公司的,有许多专卖店的。
& & 大致的情况就是这样了,如果还有时间,就去亚布力滑雪,有火车前往。还可在当地报团,一日游两日游都有。
12:53:07来自
索菲亚大教堂
教堂前喂鸽子
华梅西餐厅
&&我们坐的这趟车是吉林到哈尔滨的旅游专列,双层的。据说票价比一般的车次要高,也许是绕道长春的缘故,但是速度可不快,开车不久就开始晚点。闺女还是第一次坐这种双层火车,上车的时候有点兴奋。
& & 上车找到座位,我正在往行李架上放行李,突然觉得车厢的地板在抖动(一点都不夸张),往窗外看,并没有火车开动。再一看,原来是我们对面座上的一个小伙子在发抖,只见他脸色煞白,双手死死按在车厢窗子下面的暖气片上(有点烫的),整个身子“得”“得”地抖个不停。
& & 我吓了一跳,以为是个病人,忙问他怎么了,他说在外面站长时间了,冻的。过了好一会,他才缓过来,解开了外衣,原来他就在羽绒服里面穿了一件运动衫,真厉害!
下午两点的时候,火车到达哈尔滨(晚点四十分钟)。出车站,在广场上的出租车候车点见不到一辆出租车,但是还有很多旅客在那傻等。因为不愿让闺女在寒风中站在那等车,所以我带她走出广场,过一条街,站在一个路口等车。因为有了吉林拼车的经验,我们一会就拼上了一辆。
& & 到达酒店,稍事休息,问清了路线,我们包裹严实往中央大街的方向走。哈尔滨的路面比吉林的清扫得干净,主干道上基本没有积雪,据说是市政府严令当天下雪当天必须铲除,所以路上的车辆行驶速度还比较正常,不像在吉林时,车开得那么缓慢。
&&走到第三个街口的时候,突然就看见了一座教堂,很熟悉的摸样(因为在照片上见过多次了),这就是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了。正好路口有一个百货店(里面卖的都是防寒用品),于是我们进去给闺女买了手套和口罩,然后出来到对面的教堂广场。
& &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教堂外观富丽堂皇,典雅脱俗,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 & 1960年教堂关闭后,曾作为哈一百的仓库、话剧院的练功房等。后来在“文革”中遭到了破坏,教堂面目全非。1997年6月,哈市政府对教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综合整治,折除了一些违章建筑,才使她重见天日。
闺女兴致勃勃地在教堂广场上喂鸽子,我则在广场上乱转。等她喂完鸽子,我们买票进教堂内部参观(票价成人20元),同时也想暖和一下身子,外面真的很冷!
& & 离开教堂广场的时候,大概4点钟,天已经快黑了。闺女催我赶紧找地方吃饭,因为她惦记着吃完饭好去看冰雪大世界。
&&我们往中央大街方向走,气温在下降,寒风刺骨,路上不停地提醒闺女动动手指头(我还是心有余悸),看见一个商场,我们赶紧跑进去,穿过商场,就是中央大街了,没走多远就看见我们要找的华梅西餐厅了。
& & 华梅西餐厅的前身是一个俄国人于1925年在道里区西八道街上开的一家俄式西餐茶食厅。公私合营才迁址到现中央大街,改名为华梅西餐厅。与北京马克西姆西餐厅,上海红房子西餐厅和天津起士林大饭店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
12:56:30来自
冰雪大世界,那年的主题是“冰雪建筑华章,欢乐相约世界”,
12:57:45来自
|北京市吃完西餐,打车去冰雪大世界。买票进门&&
进门不远停着几辆马车,有人上前拉生意,从心里来说我是不想坐的,坐在上面不动,多冷啊!但是闺女看着马车不肯动窝,没办法,问清了上面有大衣盖着,就交钱(60元一人,小孩免费)上车。
& & 行不多远,我担心会把闺女冻坏(大衣作用不大),就弃车步行,问闺女走路是不是比坐车暖和,闺女答是。
& & 拿着相机,东拍西拍(也不讲究啥构图,也不管镜头前有没有人,举起就拍),每个地方都不敢停留太长时间,一路不停地提醒闺女活动手脚。闺女抽空还滑了一会冰道。
&&走到大概一半的地方,看见一间咖啡厅,赶紧带闺女冲了进去。
& & 喝了杯热咖啡,身上渐渐暖和了。一看相机,坏了,相机上全是雾气,赶紧拿白色软布擦,弄了半天,才让相机恢复正常。相机冰凉凉的。后来就记得从室外到室内或从室内到室外都用塑料袋把相机裹上。
& & 出门继续逛,走到门口的时候,遇到以为牵着驯鹿的“圣诞老人”和一群“雪姑娘”,闺女很兴奋,争着跟他们合影。
&&大概玩了一个来钟头,赶紧带闺女撤离,我怕走晚了不好打车。运气还不错,一会就拼上一辆车,回去过松花江是走的浮桥。
12:59:31来自
访问手机版:
生活兴趣 &
&客户端下载关于我们友情链接今天早上遇到一个人,感觉东北的冬天真的能冻死人?
楼主在沈阳,今年冬天一直不怎么冷,虽然最近略微有些降温,但是最低温度也在零下20度以上。 &
今天早上出门上班,走出小区门口的时候瞥到有个流浪汉蹲在角落,不过并没有在意,准备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听见有个微弱的声音在喊兄弟。左右看了一圈,哦,是这个流浪汉在叫我。走到他身边仔细一看,吓坏我了。他穿着破旧的棉袄棉裤,尽管脏点破点,但是看着也蛮厚实了。没戴帽子,手插在兜里。脸色冻的青黑的可怕,覆盖着一层白霜,黄色的鼻涕一直流到下巴,冻的硬梆梆。牙一直在打颤。他的脸明显已经被冻住了,嘴蠕动几次才能说出一个字,再加上他浓烈的外地口音,我听了好久才明白他的意思,是想找附近的劳务市场。 &
我给他指了方向,犹豫了一下,又给了他5块钱,跟他说了附近早餐摊的位置,跟他说喝几碗热豆浆暖一暖吧。 &
我住的小区外面是一条景观河,两岸都是一些别墅或者新建小区,几乎没有门市店铺,更别提24小时可以避风驱寒的地方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独自一人在外面,也不知道冻了多久。马上过年了,很多外来务工的已经回老家了,就算他到了劳务市场,可能也不会有雇主来招人。那边呢没有取暖的地方,不过白天应该会暖和一点吧。 &
如果像往年零下2-30度,或者他穿的少点,或者冻的时间久点,不敢想象,原来真的会冻死人。
我也在沈阳,今天这两三天降温了挺冷。这种流浪汉可以110的。
引用1楼 @ 发表的:我也在沈阳,今天这两三天降温了挺冷。这种流浪汉可以110的。他要去劳务市场,肯定是要去赚钱的。打110也不好啊
lz帮他打110咯 。
引用2楼 @ 发表的:他要去劳务市场,肯定是要去赚钱的。打110也不好啊冻成那样还什么劳务市场啊。。110可能会安排的更好吧不过铁子你是好人
楼主来哈尔滨看看昨天晚上我都快到家了,结果冻在门口了,后来拿开水才给我化开
引用5楼 @ 发表的:楼主来哈尔滨看看昨天晚上我都快到家了,结果冻在门口了,后来拿开水才给我化开 兄弟,你是不是随地大小便了才被冻住的哈哈
我也是沈阳人 今年冬天很怪 冷一阵暖一阵 这几天正好赶上冷天了
楼主是个好人 话说我小时候家旁边真有活活被冻死的流浪汉
引用5楼 @ 发表的:楼主来哈尔滨看看昨天晚上我都快到家了,结果冻在门口了,后来拿开水才给我化开 为啥你这个让我想起来黑太阳731里的一个镜头
打110让他们来安排吧。。。更多的事我觉得个人是做不了了。
引用5楼 @ 发表的:楼主来哈尔滨看看昨天晚上我都快到家了,结果冻在门口了,后来拿开水才给我化开 你的什么冻住了?
坐标漠河,14年冬天,一个初中同学喝多了,在楼道里摔倒睡着了冻死了。楼道里。。。
吉林jr表示脸快冻没了
口罩帽子手套耳罩出门必备,最近-10
昨晚才是冷,走了一会冻成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70人参加团购379.00元&999.00元
1097人参加团购749.00元&1599.00元
69人参加团购398.00元&799.00元
260人参加团购318.00元&699.00元
522人参加团购189.00元&299.00元
68人参加团购278.00元&399.00元
283人参加团购359.00元&799.00元
247人参加团购329.00元&639.00元
720人参加团购449.00元&1399.00元
330人参加团购493.00元&1349.00元
768人参加团购239.00元&399.00元
1924人参加团购188.00元&3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肤低温冻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