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县邵庄的“邵”姓的满族姓氏是什么姓?

【乡土历史】青龙满族自治县各村名来历略考
我们青龙家乡的村名很独特 均与祖先再次落脚时有密切关系,下面给家讲讲青龙部分村子的来历
八道河 :村名、乡镇名。【名词】
位于青龙县城西14公里。公元1671年(清康熙9年),邢、刘二姓由迁安至此。 出冷口至此需过八条河,故名八道河。
八道河 :村名。【名词】
位于七道河乡北1公里,沙河西岸。公元1671年(清康熙9年),金、高二姓由迁安逆八道沙河而上至此立庄,故名八道河。
八里地沟 :村名。【名词】
位于木头凳镇西南2.7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赵、吕二姓由山东逃荒至此,因沟长八里,故名八里地沟。
白土山 :村名。【名词】
位于木头凳镇东北5、3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张姓由抚宁至此立庄。村后有山风化为白土,取名白土山。
白城子 :村名。【名词】
位于茨榆山西2.2公里,青龙河东岸。清乾隆年间有人至此,村后有山石灰岩构成,白色,故名白城子。
白家店 :村名。【名词】
位于青龙县城西南23公里,属于肖营子镇。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徐、白、朱三姓由滦县至此。白家在这关口要道开一旅店,故名白家店。
半壁山 :村名。【名词】
位于双山子西北3.4公里,青龙河东岸、京建公路穿村而过。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申、李二姓由滦县至此。因村西的山是半拉,故名半拉山。公元1840年(道光20年)改半壁山。
雹神庙 :村名。【名词】
位于大巫岚东北6.5公里,星干河北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孙姓由河南开封至此,因村里有座雹神小庙,故名雹神庙。
北台子 :自然村名。【名词】
位于木头凳北,星干河北岸,曾经是木头凳公社的驻地。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刘、王二姓由抚宁逃荒至此。因地处星干河北岸的台子上,故名北台子。
北干树 :村名。【名词】
位于位于龙王庙乡北3公里,秦青公路穿村而过。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宋、李二姓由山东逃荒至此,因位于南干树的北边,故名北干树。
北山根 :村名。【名词】
位于隔河头西北6.7公里,青抚过来穿村而过。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立庄。因为建庄于北山脚下,故名北山根。
冰窖子 :自然村名。【名词】
祖山镇花厂峪村所在地。公元1772年(清乾隆37年),王姓由山东逃荒至此。因为村南有一池塘结冰久日不化,人称冰窖,故名冰窖子。
位于三拨子乡东南3公里。公元1871年(清乾隆45年),陈、韩二姓由山东逃荒至此。因满山桑树,当地以采桑养蚕为生,故名采桑峪。
草碾 :村名。【名词】原草碾公社所在地。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朱姓由山东逃荒至此。因为有一捣谷子的槽碾子,取村名槽谷碾,后演变草碾。
草碾 :村名。【名词】
位于大石岭乡北6.5公里,青龙河北岸。公元1872年(清同治11年),王、刘二姓由山东逃荒至此。早为高丽人居住,遗有捣谷槽碾,故名草碾。
岔沟 :村名。【名词】
位于木头凳镇西北10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樊姓由山东逃荒至此。 因为在两条沟的交叉处,故名岔沟。
岔沟 :自然村名。【名词】
青龙镇平顶山村所在地。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肖、金、崔三姓从北京逃荒至此。因为座落一条北西走向的沟岔里,故名岔沟。
长沟门 :村名。【名词】
位于八道河乡西10公里。公元1874年(清同治13年),张姓迁安逃荒至此。因地处沟口,故名长沟门。
茨榆山 :村名。【名词】
位于青龙县城东南20公里,青抚公路穿村而过。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李姓由抚宁至此。因山上多荆棘灌木,时称刺儿山,后为茨榆山。
达子沟 :村名。【名词】
位于凉水河乡东南2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薛氏自滦县逃荒至此。其乳名达子,当地人叫薛达子沟,后简称达子沟。
大院儿 :村名。【名词】
与大巫岚乡比邻,青龙河东岸。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满族翟姓由山东大水坡至此,为豫亲王管理田庄,是当地的皇粮庄头。院落很大,内设古义堂、善德堂等,每堂占地十亩,取名翟家大院,伪满简称大院。
大丈子 :村名。【名词】
伪 满时期为伪青龙县公署所在地,1945年抗战胜利,隶属青龙县政府,现青龙满族自治县所在地。清嘉庆年间,满族杨、马二姓由本县肖营子分丁拨户至此。因当地人多势众,故名大丈子。
大丈子 :自然村名。【名词】
位于木头凳镇西2公里,大新丈子村所在地,京建公路穿村而过。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满族周姓由山东至此,为满族贵族管理庄田。因附近遍地红草,取名红草沟,后因人多村大,故名大丈子。
大营子 :村名。【名词】
位于青龙镇西北9公里的都山深处。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有人迁来立庄,后人口增加,村庄扩大,故名大营子。
大石门 :村名。【名词】
位于青龙镇西南6公里。公元1809年(清嘉庆14年),本县肖营子杨、李二姓分丁拨户至此。因冷口要道、山路如门,故名大石门。
大石岭 : 村名。【名词】
位于县城东北22公里,乡所在地,青龙河西岸。公元1740年(清乾隆5年),孙、周、谢三姓由山东逃荒至此。因南北有岭,故名大石岭。
大河南 :村名。【名词】
位于木头凳镇西5公里,京建公里穿村而过。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朱姓由抚宁逃荒至此。因地处星干河南岸,故名大河南。
大巫岚 :村名。【名词】
位于县城东22公里,青龙河东岸,京建公里东侧。明朝崇祯年间,为蒙古游牧人居住,东山岩石皆为红色,巫岚为蒙语红色,故名大巫岚。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于、翟二姓由山东大水坡至此跑马占圈,仍袭用大巫岚。
大鹿沟 :村名。【名词】
位于娄丈子乡被3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周、王二姓由滦县逃荒至此。见北山两只鹿相斗,故名大鹿斗沟,后简称大鹿沟。
大汇河 :村名【名词】
位于双山子镇西2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崔姓由抚宁逃荒至此。因青龙河、起河在此相汇,故名大汇河。
大马坪 :村名。【名词】
位于凉水河乡西南6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张、马二姓由迁安至此。原是一片草坪用于牧马,取名大漫坪,后叫白了为大马坪。
大梨园 :村名。【名词】
位于隔河头乡西3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李、王二姓自山东逃荒至此。见有一棵大梨树,故名大梨园。
大森店 :村名。【名词】
位于隔河头乡西北1公里。公元1772年(清乾隆37年),鲍氏自山东逃荒至此,在森林路边开店,故名大森店。
大苇峪 :村名。【名词】
位于官场乡东2公里。公元1760年(清乾隆25年),王氏自抚宁逃荒至此。此地全是野生芦苇,故名大苇峪。
大厂沟 :村名。【名词】
位于草碾乡北4公里。公元1772年(清乾隆37 年),陈、岳二姓自卢龙富神庄逃荒至此。看见此地很宽敞,故名大厂沟。
大狮子沟 :村名。【名词】
位于大巫岚乡西南3公里、青龙河东岸。公元1670年(清乾隆9年)薛姓有抚宁至此。因村里庙前有两个狮子,故名大狮子沟。
靛池子 :村名。【名词】
位于七道河乡西北1.2公里,沙河北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朱姓自迁安至此。该村东南有一很大水池,水承兰色如靛,故名靛池子。
东河 :村名。【名词】
位于祖山镇西北3公里,起河南岸。公元年(清乾隆)立庄,原名哈蚂河大庄,又在哈蚂岭脚下,取名东哈蚂河。又因地处河东,故名东河。
东地 :村名。【名词】
位于娄丈子乡东1公里,沙河东岸,狮子坪村所在地。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董姓自河南逃荒至此立庄。因在狮子坪以东,故名东地。
东马道 :村名。【名词】
位于凉水河乡北7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滕、王二姓自滦县至此。清兵守长城,常到此牧马,称马道。马道东边的村庄故名东马道。
东干河子 :村名。【名词】
位于大巫岚乡北2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于氏自抚宁逃荒至此。因星干河赶到村南入青龙河,有处在河东,故名东赶河子,后方便称东干河子。
东转城号 :村名。【名词】
位于三星口乡西北3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丁、李二姓自抚宁至此。因周围山势陡峭似城墙,取名转城壕,后西边又建一村,又取东转城壕。由于壕与号音近,故叫白为东转城号。
东桲椤滩 :村名。【名词】
公元1670年,郑、王、许三姓自抚宁至此。因周围都是茂密的桲椤树林,树林附近有两个荒滩,东桲椤滩故此得名。
东蚂蚁滩 :村名。【名词】
位于草碾乡西南5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立庄。驻河流口的清兵经常到此放牧,称为马场滩,有人居住后作为村名,后叫白东蚂蚁滩。
都石 :村名、【名词】
位于隔河头乡东南9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立庄。村西有一巨大孤石,人称独石,后叫白了为都石。
达子沟 :村名。【名词】 位于凉水河乡东南2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薛氏自滦县逃荒至此。其乳名达子,当地人叫薛达子沟,后简称达子沟。
大院儿 :村名。【名词】 与大巫岚乡比邻,青龙河东岸。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满族翟姓由山东大水坡至此,为豫亲王管理田庄,是当地的皇粮...
二道河 :村名。【名词】
位于平方子乡西3公里,起河南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张姓自抚宁至此过了两道大河,故名二道河。
二道河 :村名。【名词】
位于安子岭乡西2公里。公元年(清光绪),刘氏自永平府寨各庄逃荒至此立庄。因起河曲折回绕,拐弯处必须截断道路,到此村必过两道河,故名二道河。
二拨子 :村名。【名词】
位于三拨子乡南1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龚姓自滦县至此,已经是第二拨了,故名二拨子。在青龙,凡是叫拨子的 大多数与迁徙有关。
樊家店 :村名。【名词】
位于隔河头乡东南6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樊氏由昌黎逃荒至此,以开店为生,故名樊家店。
干沟 :村名、古镇名。【名词】
位于县城东北48公里。 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李、马二姓自辽宁建昌逃荒至此。因有一季节河雨水涨,雨过河干,一年大部分时间无水,故名干沟。古时为可通车马的古道,此地与蒙南、辽西往来的货物集散地,贸易兴隆,有填不满的、拉不败的干沟之说。京建线贯通全境。
干树沟 :村名。【名词】
位于安子岭南5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吕姓自山东逃荒至此立庄。村西有庙,庙旁有一棵大柳树,树老干枯,故名干树沟。
高丽铺 :村名。【名词】
位于肖营子东南2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立庄。早年高丽人在此开店铺。满族马姓自迁安至此开荒。故名高丽铺。
隔河头 :村名、乡镇名。【名词】
位于县城35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王氏自抚宁至此立庄。因该村地处起河支流曲折处,向东向西都有河相隔。故名隔河头。
蛤子汀 :村名。【名词】
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刘姓自迁安至此立庄。南山脚下有个水汀,蛤蜊很多,取名蛤蜊汀,后叫白蛤子汀。
公厂 :村名。【名词】
位于八道河乡西6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 年),龚姓自迁安至此盖简陋房屋居住,以姓取名龚厂。后为了书写方便,龚写为公,故名公厂。
沟口子 :村名【名词】
位于双山子镇东2公里。公元1773年(清乾隆38年),张氏自抚宁逃荒至此。因该村地处钟响沟沟口,故名沟口子。
孤山子 :村名。【名词】
位于马圈子镇西,都源河南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肖、胡、孔三姓自山东济南至此开荒。因村北有一孤立的小山,故名孤山子。
官场 :村名、乡镇名。【名词】
位于县城30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满族张姓自滦县至此跑马占圈立庄。原此地为清朝八旗牧马场,取名官马场,后简称官场。
广茶山 :山名、村名。【名词】
位于县城东5公里。传说,早年山上有一棵茶树,只有南蛮子能够辨认采摘,一放牧人带瓦罐粥放在树下,茶叶落罐,满粥皆化为汤水。牧人大怒,将其砍倒。第二年,南人复来不见茶树大哭不已。告知村民此茶为神茶,具有消食化瘀强效。后此山此村故名广茶山。广茶山从多角度看,还是雄狮山、茶壶山。因有过道人居住,又称老道山。
蒿村 : 村名。【名词】
位于土门子乡西2公里,青龙河西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满族李姓庄头自山东文登至此,为豫亲王管理王庄。当时人烟稀少,蒿草遍野取名蒿村。以后东部为东蒿村,西部为西蒿村。
和平庄 :村名。【名词】
位于大巫岚乡东北3公里,星干河东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宁姓自山东逃荒至此立庄,当地人称其侉子,取名侉子庄。后觉得不雅,该称和平庄。
红旗杆 :村名。【名词】
位于大石岭乡3公里,青龙河东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邢、顾、王三姓自山东知州至此开荒。三姓各立坟地,竖一红色旗杆,故名红旗杆。
红石岭下 :村名。【名词】
位于双山子镇东2公里,起河北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许氏自抚宁逃荒至此立庄。该村座落在山岭下,山石全是红色,取名红石岭根,后改红石岭下。
后拉马沟 :自然村名。【名词】
位于马圈子镇西7公里,唐丈子村。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唐姓自滦县至此开荒。当时山林茂密、沟壑纵横、只能拉马而行,因在前拉马沟之北,故名后拉马沟。
后白枣山 :村名。【名词】
位于朱丈子乡西南5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张、刘二姓至此立庄开荒占地。当时此地皆为白枣树,取名白枣山。因白枣山南部又立庄,为前白枣山。先建者为后白枣山。当地人叫白了,前白三儿,后白三儿。
后尖山子 :自然村名。【名词】
位于茨榆山南12公里尖山子村。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王、刘、徐三姓自滦县至此。有一山尖如立锥,取名尖山子。因居住山后,故名后尖山子。
胡家坡 :自然村名。【名词】
位于隔河头乡东南5公里草场村。公元1772年(清乾隆37年),胡姓自昌黎逃荒至此立庄。在北山坡上盖一小房居住,故名胡家坡。
花果山 :村名。【名词】
位于隔河头乡东南15公里旅游名胜区,与抚宁交界、有水帘洞等十几处景点儿。因山花果品丰盛,故名花果山。
荒地沟 :自然村名。【名词】
位于凤凰山乡何台子村。公元1774年(清乾隆39年),张、王二姓自山东逃荒至此立庄。当时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未垦,故名荒地沟。
荒山沟 :村名【名词】
位于肖营子乡1.5公里。公元1772年(清乾隆37年),武、张二姓自迁安石人庄逃荒至此。当时此地荒山野地,故名荒山沟。
黄土坡 :村名。【名词】
位于土门子东南2公里,青龙河南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李、于、宋三姓自迁安逃荒至此。此地土壤皆黄褐色,故名黄土坡。
黄土坎 :村名。【名词】
位于祖山镇北5公里。公元1772年(清乾隆37年),董姓自山东逃荒至此。该村建在一个很大的黄土坎子上,故名黄土坎。
夹脚石 :村名。【名词】
位于官场乡西北3公里。公元1772年(清乾隆37年),王、陈二姓自山东逃荒至此立庄。此地沟深谷窄、山石裸露、道路崎岖、行走极为不便,故名夹脚石。
架子山 : 村名。【名词】
位于土门子乡西7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王性自山东济南逃荒至此立庄。村西的山,很像牲畜驮物品的架子,故名架子山。
救军炮 :村名。【名词】
位于凉水河乡东南3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段姓自河南逃荒至此立庄。因该庄接近白羊峪口和擦崖子口,战事不断,遗有铁炮一台,取名旧军炮,后来改为救军炮。
侉庄 :自然村名。【名词】
位于干沟乡东北2公里东沟村。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傅、马、张、王四姓自山东济南逃荒至此立庄。因其说话为山东口音,称其山东侉子,故名侉庄。
老李洞 :村名。【名词】
位于朱丈子东南4公里,青龙河西岸。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李姓自山东逃荒至此。因暂时居住南山一山洞,故名老李洞。
老岭湾 :村名。【名词】
位于大石岭乡北8公里,青龙河西岸,是青龙河入境青龙的第一个村。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徐、周、李三姓由滦县逃荒至此。因该村座落在青龙河一个山脚大转弯处,故名老岭湾。
落地 :村名。【名词】
位于凉水河乡东北4公里。公元年(清光绪),李、段二姓至此建庄。此地低洼多水,取名涝地,叫白了为落地。
李台子 :村名。【名词】
位于三星口乡东5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李姓自抚宁逃荒这些立庄。当时在一个土台子上盖房居住,故名李台子。
凉水河 :村名、乡镇名。【名词】
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王、李二姓自滦县至此立庄。西有一河水凉刺骨,故名凉水河。
柳资峪 :村名。【名词】
位于凉水河乡北3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唐、刘二姓自河南逃荒至此。该处柳树满沟,故名柳资峪。
六拨子 :村名。【名词】
位于三拨子乡北4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李姓自迁安温庄逃荒至此立庄。来人多以拨子计算,该村为第六拨,故名六拨子。青龙地名中凡是拨子的,均与此有关。
六珠坪 :村名。【名词】
位于位于凉水河乡东北2公里。公元年(清光绪),此地为地主场院,存放碌碡,取名碌碡坪,后改为六珠坪。
六柱坪 :村名。【名词】
位于三拨子乡东5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 年),王姓自迁安逃荒至此。此处原为晒谷场,存放碌碡,取名碌碡坪,后为六柱坪。
六柱沟 :村名。【名词】
位于草碾乡西2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立庄。传说一将军领兵路过此地,和小卒因为路线争执,小卒们未听指挥走了自己选的路,取名扭主沟,后来叫白了为六柱沟。
龙头 :村名。【名词】
位于三星口乡南3公里。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张、杨二姓自抚宁逃荒至此立庄。附近有一座山似巨龙,故名龙头。
龙尾 :村名。【名词】
位于木头凳镇西北5公里。公元1771年(清 乾隆36年),王姓自抚宁至此立庄。村东南有一龙尾山,该村居于尾部,故名龙尾。
龙王庙 :村名、乡镇名。【名词】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公元年就有此村,原名龙王庙。清康熙年间,李姓自山东逃荒至此,仍用龙王庙。
楼子店 :村名。【名词】
位于肖营子乡东北5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满族李姓自北京至此圈地立庄。该村原有一处小楼,故名楼子店。
乱泥沟 :村名。【名词】
位于平方子乡西南2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陈、张二姓自滦县至此立庄。因地势低洼、土粘积水、泥泞难行取名烂泥沟,后为乱泥沟。
乱梨沟 :村名。【名词】
位于肖营子镇南4公里的长城脚下。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李、王、周三姓自迁安至此立庄。由于野生山梨很多,无人采摘,地上日久腐烂,取名烂梨沟,后为乱梨沟。
乱石碴 :村名。【名词】
位于茨榆山乡东南8公里。公元1670年(清康熙9 年),韩、李、阚三姓自河南洛阳逃荒至此立庄。村南有岭乱石成堆,取名乱石碴岭后,后简称乱石碴。
上下打虎店 :村名。【名词】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清嘉庆年间(公元年),满族杨、于二姓由肖营子分丁拨户迁此定居。因在此村附近曾经打死过老虎,故取村名打虎店。后因人丁繁衍,又分出一村,为了区分上下两村,遂改称上打虎店和下打虎店。
瓦房:村名。【名词】
双山子镇瓦房村是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建村。最初有莫、孙、李三姓由滦州一带迁此定居,先祖为满州正蓝旗人,祖籍铁岭。当时圈地时,这里曾有一处破旧瓦房,遂取村名“瓦房村”。
唐槐沟村名。【名词】
青龙镇向阳村唐槐沟,唐槐沟原名“躺槐沟”,因此沟两旁长有很多古槐,有歪的、卧的、躺的,故名躺槐沟。后来叫白了有叫“唐槐沟”的,还有叫“唐怀沟”的。该沟住有宋姓人家,满族正白旗。
-----------------------
9走样这也不全啊4天前作者回复尚待添加4天前
8wan mei ren sheng蛮子地村3天前作者回复南边来的,挑挑子的,俗称南蛮子2天前
7艹安子岭凤凰山碾子沟哪去了4天前作者回复这可是出娘娘的地方啊4天前
6泪痕怎么还有很多乡村没有介绍呢4天前作者回复确实只有一部分,因为资料太少,有好的线索请留言,我们核实。4天前
5阿峰有趣的典故!4天前作者回复这是青龙人整理出来的,有些也不是非常准确,起码有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仅供参考!4天前
星海可知道县城东邵庄满族人的来历吗?据传来自肖营子,听说那里也有个邵庄?2天前 删除作者回复请知情者回帖探讨核实一下2天前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风险评测中我们将持续追踪该企业,并及时自动完成信息更新邮箱:网址:暂无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三杈榆树村我要投诉下载报告更新时间 :分享到:关注监控杨国宝他有3家企业,分布如下河北共2家青龙满族自治县博岳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邵庄店等山东共1家潍坊市航拓经贸有限公司等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又称额面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注册登记的资本总额。注册资本一语,在各国公司法中并不多见。我国...* 以上数据由天眼查合作伙伴北大法宝提供注册时间一般指公司注册日期,即公司是向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登记的时间。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发给营利法...* 以上数据由天眼查合作伙伴北大法宝提供企业状态登录查看天眼风险自身风险0条周边风险0条查看详情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经营范围变更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医疗器械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2016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自然人股东董监高暂无信息暂无信息邀请赢奖 收益排行榜排名用户名收益(元)1181****5252?356102186****0023?336603132****6936?107104182****1831?76205188****4341?6180同地区同行业公司置顶反馈APP微信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版权所有: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C)2015 JINDIDATA 京ICP备固定电话:400-871-626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中国卫星通信大厦B座23层京公网安备 9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