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一件事情的紧急程度,优先级css设置最高优先级的是什么

出错啦 - PMCAFF产品经理社区 中国第一产品经理人气组织::专注于研究互联网产品
PMCAFF目前不支持IE浏览器, 请用其它的浏览器打开PMCAFF, 如果是双核浏览器, 请选择极速模式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中文(台灣)
中文(新加坡)
中文(香港)
将工作表标签 Sheet2 重命名为“模板”,将工作表标签 Sheet3 重命名为“评分”,具体操作方法详见步骤 1。
新建重要程度表格。在标签为评分的工作表中,输入 A、B 和 C 三列内容:
定义名称“重要程度”。选择单元格 A2 到 C7。点击插入-&名称-&定义。
将名称定义为“重要程度”,然后点击确定。
新建工作量表格。重复步骤 3、4 和 5,在列 E、F 和 G 中新建工作量表格。选择单元格 E2 到 G6,然后将其命名为“工作量”。
新建紧急程度表格。重复步骤 3、4 和 5,在列 I、J 和 K 中新建紧急程度表格,并将其命名为“紧急程度”。
输入标签为家庭的工作表标题。点击家庭工作表标签,然后将标题插入到第一行:
A - 优先级公式,1 代表最重要的事务,其数值可以超过 100。
B - 事务名称。
C - 重要程度表格中列出的等级 A、B、C、D、E 或 F。
D - 工作量表格中列出的等级 1 到 5。
E - 基于截止时间的紧急程度计算公式。
F - 事务完成的截止日期。截止日期并非不能更改。提前表示你能够提前多长时间开始处理事务,而延期代表你可以将截止日期延迟的天数。例如理发这件事的提前为 5,而延期为 4。提前 2 个星期理发完全没有意义,而没有人会发觉你提前 5 天理发。
G - 能够提前多少天开始处理事务。
H - 在截止日期基础上自动延期天数。
I - 剩余日期公式。距离截止日期天数,如果超过了截止日期,那么其数值为负数。
J - 事务实际完成时间。
K - 该任务的相关评论。
输入事务列表。注意不需要填写优先级、紧急程度和剩余日期单元格。因为这些单元格将由公式填写。这里展现的是一个家庭任务的实例。
输入剩余天数、紧急程度和优先级公式。以下是第 2 排的这些公式。
I (剩余天数) =F2-IF(ISBLANK(J2),TODAY(),J2)
E (紧急程度) =IF(I2&G2,5,IF(I2&0,4,IF(I2=0,3,IF(I2+H2&0,2,1))))
A (优先级) =VLOOKUP(C2,重要程度,2,FALSE) + VLOOKUP(D2,工作量,2,FALSE) +VLOOKUP(E2,紧急程度,2,FALSE)
将 I2 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为整数。右击该单元格,选择设置格式格式,然后将格式设置为小数位为 0 的数值格式。
将优先级、紧急程度和剩余日期公式复制到所在列的剩余单元格中。选择单元格 E2,然后按下CTRL-C。选择单元格 E3 到 E10,然后按下 CTRL-V。重复操作将单元格 I2 中的公式复制到 I3 到 I10。最后,复制单元格 A2 中的公式到 A3 到 A10。你可以忽略那些由于没有定义事务生产的奇怪数值。
根据优先级进行排序。选择单元格 A1 到 K,包含全部由数据的行。然后点击排序。
保存你的事务优先级工作簿,包括其时间和版本。
将事务设置为完成。当完成事务后,你需要在完成时间列输入时间。记住快捷键CTRL-;(control 键加上分号)可以直接输入当前日期。
每天查看优先级变化。这里显示的是几天内事务优先级变化。在 7 月 13 日,所有事务都在提前时段之前,因此数值很大。在 7 月 20 日,一共有四个事务显示为高优先级(小数值),这其中包括正处于截止日期的修理草坪。在 21 日,优先级变得更高了,这是因为事务已经处于延期时段了,而到了 7 月 23 日,由于事务已经超过了延期时段,因此优先级变得更高。支付账单事务的优先级同样在 23 日到 25 日期间快速上升。
你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列,例如事务相关的人或类型等。
你可以下载该工作簿的实用模板,下载地址:
将大事务分解为多个小事务。
将家庭和工作事务分别放在单独的 Excel 文件中。
阅读一些关于设定事务优先级和时间管理的文章。
=IF(WEEKDAY(TODAY(),2)&5,TODAY()-(WEEKDAY(TODAY(),2)-5)+7,TODAY()-(WEEKDAY(TODAY(),2)-5))
如果需要可以每天对事务列表进行排序。
你可以将反复出现的事务放在模板工作表中,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这些事务并拷贝。
你可以自行修改每一级重要程度的评分。
使用自动筛选功能来选择超过截止时间的事务(紧急程度=1)或者非常重要的事务(重要程度=“A”)
有一个方法可以让重复事务不断自动更新,那就是将其输入到日期列中:(例如如果是周五的事务就输入“5”)。
在截止日期单元格使用条件语句来表示事务过期。
每周和每月(或双周和双月)计算完成当前周期内事务的日期。这可能是你在做工作中获得的唯一积极反馈。
公式将找到“今天”的日期(周一 = 1,周二 = 2,...周日 = 7),然后检查今天是否已经超过了周五。如果超过了周五,那么我们将截止日期设置为当前周五加上七天,也就是下周五的日期。如果今天没有超过周五,那么将本周周五日期设置为截止日期。
在本例中,周一 = 1、周二 = 2、周三 = 3、周四 = 4、周五 = 5、周六 = 6 以及周日 = 7。
如果希望本公式在其他日期也适用,例如重复事务截止日为周二,那么我们可以在列表中查找周二 = 2,因此只需要将公式中的 5 更改为 2。
时常保存工作簿以便于随时恢复其内容。
计算出的优先级数值并非自然数。完成优先级为“1”的任务不会增加其他任务优先级数值。优先级的范围可以超过一百,但不是所有的数值都会出现。你一般需要关注优先级为 1 到 12 的事务。
不要担心有太多任务:那些两个月内到期的事务在其截止日期临近之前会一直位于表格底端。
时间管理是一项非常个人化的工作,因此这个工作簿也许并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和偏好。它可能会干扰你的工作,也可能每天访问的要求过于频繁。它可能会对你有用,但是不适用于你的朋友们,或者情况与此相反。
使用 Google 电子表格可以让你方便访问文件,而不需要将文件随时带着身边。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3,386次。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百度派
获取百度派权限,参与更多问答互动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才能邀请用户
,公共号:丁家客(dinging2017)。每月一个主...
虽然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时间管理多么有经验的人,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基本上每天上班都会有无数个人来找我。如果说把每件事都形容成一个线头,那我的工作里有千丝万缕数不清的线头,如果我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安排好要做的事情的话,那我会被这无...
虽然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时间管理多么有经验的人,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基本上每天上班都会有无数个人来找我。如果说把每件事都形容成一个线头,那我的工作里有千丝万缕数不清的线头,如果我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安排好要做的事情的话,那我会被这无数的线头活活勒死的。我认为如果想要做好时间管理,一定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 给事情分轻重等级关于事情的轻重等级,这个我想不用刻意介绍了,网上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已经够多了。你要学会把你要做的事按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分类,一共分为四类: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的事情马上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一定要记着,千万不要忘记了去做;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根据自己现有的时间,确认是否马上需要去做;而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放到最后,或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处理掉。其实按事情的等级程度去做事谁都会,重点是分等级的过程。在这里一定提醒大家一点,不同的人对一件事情重要紧急程度的分类是不一样的。我工作时就经常有人来找我,说某件事情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必须立刻马上解决,但他们给对事情的重要等级界定是以他们自己为出发点的,并不是以我为出发点的。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心狠一些,有的时候你照顾了对方的紧急事情,你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就被耽误了。2 事情来了,马上记下来我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次有人来找我说工作上的事情,我第一要做的就是记下来,我的笔记本倒翻过来都是我记下来需要处理的事情,如果笔记本没在身边,我会用手机把事情记下来,然后方便的时候再去记到笔记本上。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个好处是不会遗漏工作的事项,另一个好处是我可以节省回忆这个事情的时间。可能会有人嘲笑我,回忆个事情能用多长时间,我记忆好着呢。但是我真的想说,如果你手头只有一件或两件事情,根本不用思考时间管理的问题,你只需要想着怎么去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就行。真正需要时间管理的人一般是手头有着十件二十件事情需要处理的人,而这么多事情一直靠脑子记着,一方面浪费脑力,另一方面根本记不住。等你把一件事情忘记了,想要在想起来花的时间,一定比你把它记在本子上的时间多的多。3 学会拒绝刚才在第一点的时候已经提到了,要适当的学会拒绝,一方面要拒绝对方觉得重要但是对你来说并不重要的事情。当然,如果你和对方关系好,那就另说,毕竟关系处理也是同样重要,当然这是后话。另一个需要拒绝的就是在时间确实不够用的时候,去拒绝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当然,如果你能力提升,可以去处理所有的事情,那就不需要拒绝了。但是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无论如何事情都处理不完了,我在工作中确实会遇到这种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有意的牺牲掉一些事情,如果当事人找上门来的时候,根本不用纠结,主动认错。其实还有一个更文艺的说法,那就是“断舍离”。想把家收拾的井然有序,最好的方式就是扔点不需要的东西。处理事情也是一样,如果实在处理不过来的时候,学会断舍离并接受它,是童谣的重要。4 碎片时间做碎片的事无论是处理工作还是处理别的事情,我们在做事之余,总会产生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工作的间隙,喝水喝咖啡的时间,而如果用这个碎片时间去处理一些碎片化的事情,就能将时间最大化的利用。比如我工作累了,就会歇下来喝口水,而利用喝水的时间,我会用手机去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通知会议,和别的部门的同事沟通。我们公司工作习惯性的使用微信,如果你们公司没这个习惯的话,那你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发发邮件,处理一些不需要深度使用大脑的工作。当然,如果你不是工作,那碎片时间就更多了,等车时,走回家的路上,这些时间都可以被利用起来,为你服务。5 和自己和解我们都不是完人,用句高大上一些的话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浪费时间或者时间用的不够好的时候,复盘反思是没有问题的,但没必要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自怨自艾,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做一些事情实在。这是我自己多时间管理的几点想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生涯咨询师、领英专栏作者、豆瓣书评人,微...
从上次购买doit.im pro账户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从摸索到现在的熟悉,目前这款软件已经成为我工作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效率工具,在此之前也用过很多软件进行时间管理,综合起来评价,doit应该算是最棒的,因此...
生涯咨询师、领英专栏作者、拆书家、豆瓣书评人、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zanxin1980。从上次购买doit.im pro账户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从摸索到现在的熟悉,目前这款软件已经成为我工作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效率工具,在此之前也用过很多软件进行时间管理,综合起来评价,doit应该算是最棒的,因此我把自己的应用心得分享给大家:一、doit.im的介绍因为太熟悉,所以差点儿介绍它的基本情况。doit.im是一款国产的效率软件,基于GTD的逻辑,支持多平台。界面很简洁但友好,快捷键丰富,且因是国人开发软件,所以不仅软件接地气,而且在应用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很快的和开发者直接联系沟通,提出建议。doit的下载地址doit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GTD的逻辑,作为一个为繁重工作所累或为繁杂琐事所累的人来说,想要变得“心静止水”,快速上手GTD,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坚持按照它的逻辑使用一段时间doit,肯定能轻松掌控每一天。二、doit.im的逻辑我们一直说doit.im是符合GTD逻辑的效率软件,那么他的逻辑和原则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16个字:不断理清持续聚焦提升视角加强掌控看似简单,实际上这是个人行动管理的精髓,如太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一样,用好了可以让自己在个人行动管理领域里面无往不利,游刃有余。&三、doit.im的使用流程面对现代社会纷繁的事务,用一款软件掌控自己的每一天,就必须坚持他的使用流程,发挥最大威力:收集(全收集、随时随地收集)定时处理全面组织分类检视制定今日待办执行今日待办回顾1.收集GTD的第一步就是清空自己的大脑,把脑子里面想到的所有要做的事情全部收集下来,放入doit里面去,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收集有两种,第一种是你第一次使用doit的时候,进行的一次全收集,就是把自己当前大脑中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清空到doit里面去,我叫它收集格式化,其实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交接仪式:你的大脑把记忆和存储琐事的任务全部换防给doit,从此只负责思考、决策和判断这种领导层面的事情。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全面收集各种想法和行动,doit的好处就是他的客户端版本上提供一个引导收集,帮助你分门别类的收集大脑中的想法和待办事项。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想法,通过随时收集进入doit收集篮,一般上下班途中或其他任何没法使用电脑的场合,都可以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快速收集,结合讯飞语音输入或其他语音输入方式,甚至在开车的时候都可以随时收集(当然,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建议这样),这种随时收集的场合非常丰富多彩,几乎可以说,除了洗澡或者游泳,以及在做梦,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随时收集。2.处理处理是我们使用doit或者说GTD逻辑的关键环节,在《搞定3》中作者将这一个步骤升级为明确意义,看似缩小了这个步骤的外延,其实更加专注的强调了这个步骤我们应该重点做什么。这一步骤的核心在于四步逻辑①先问做不做;②再问谁来做;③三问复杂么;④四问怎么做。①先问做不做把自己收集到所有内容通过这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筛选,摒除所有不做的任务。这样的任务有三种:不需要做的现在没有条件做的暂时不做(两周内)的对于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自己在吃包子的时候想发明一种食物,不要难吃的包子皮,只有肉馅,然后通过这种食物发财成为中国的麦当劳。因此收集下来这个想法了,在明确意义的时候发现已经有这种食物了,叫“丸子”。。。。。因此这就是不需要做的事情。对于不需要做的事情,删除即可。对于现在没有条件做的事情,比如我打算去考取潜水资格证书,但我现在没钱没时间身边也没有大海,那么这就是现在没有条件做的事情。对于没有条件做的事情,放入将来/也许清单。对于暂时不做的事情,比如我打算下个月报名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两周内不需要做,也把它列入将来/也许清单。②再问谁来做经过第一条判断后,剩余的所有任务都是可以执行的,那么我们需要判断的逻辑是应该是谁来做,刚刚接到上级电话报送某个材料,但自己不具体负责这项业务,是同事唐唐小盆友负责,如果他有doit的话,直接把这项任务转发给他即可,如果没有,把这项任务列入等待清单,以备检视的时候提醒即可。③三问复杂么剩余需要自己处理的事务,具体分二种一步可以完成的——下一步行动需要多步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项目关于复杂任务的具体定义,原则上是不能一步完成的,但一步是多少,还得具体掌握,比如有人认为写一个报告是一个单纯的下一步行动,坐在电脑前,把文字敲出来就好了;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复杂的项目,需要有收集素材-确定大纲-丰满血肉-修改完善-呈送报批等若干的具体行动。这个关键在于个人,当你大幅度简化管理成本的时候,在执行阶段则会相应的增加成本,当你足够细化分解的时候,你的管理成本会极大的增加,自己感觉适合就好④四问怎么做问怎么做其实在问自己这件事情是否耗时较小且当下即刻可以办妥,若回答为“是”,那么就立即办理,根据两分钟法则的原则,凡事预估耗时为2分钟以内的,可以采取这种处理方式。而如果答案为“否”,则根据是否有明确办理时间而分别放入1.下一步行动2.日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日程是一个统称,包括今日待办、明日待办和日程三个清单,列在这三个清单上的任务一般必须是有明确截止日期或开始时间的任务才可以。比如X月X日上午十点参加重要会议,或者明天下午5点送孩子参加演出等等,如果没有必须那时候开始或完成的时间要求,则先放入下一步行动清单,等日计划的时候再进行调整。3.组织组织是对处理环节已经分好六个清单中的各个任务赋予属性将其分类。主要赋予的属性是:优先级、情境、精力损耗和时间预估。情境是指办理事务所需要的特定场合。它包括特定的地点或工具或其他因素,doit默认情境是办公室、电话、家里、外出、电脑等,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原则上6~7个情境足够,情境是为了批量办理一系列事务而设置的任务属性。优先级是指待办事务的重要程度,根据其需要把办理的先后顺序,doit设置了高中低3个层次,加上无优先级一共四个,可以用“P”键来回切换。根据“四象限工作法”,事情是根据重要和紧急两个属性进行判断,为什么我们的优先级仅仅判断重要程度呢?除非是突发事件,否则我们都已经分别根据时限放入将来/也许、日程、下一步行动等各个清单中去,无需重复设置紧急标签。且今日待办中还有“立即处理”按钮以备调整。精力损耗是预估事项需要耗费精力的属性设置,有的任务需要你耗费大量时间或精力,有的任务可能因为你非常熟悉,顺手就可以完成,这种情况需要设置不同的精力标签进行区分。时间预估是对自己待完成事项进行完成时间的估算,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己时间掌控能力和时间观念,同时为下一步合理安排自己的日计划提供依据。时间预估功能只在doit客户端推出了,web端和手机版本尚未提供。4.全面检视对于下一步行动、日程、今日待办和明日待办的检视,主要是查看自己待办事务的进展程度,而对于将来也许、等待和项目清单的检视,更为重要:对将来也许清单的检视对将来也许清单的检视,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将来的事情不要“发霉”。对于放入这个清单的事情,如果是暂时没有条件做的事情,那么定期检视,看看是否已经具备条件完成了;如果是两周内不用去做的事情,那么定期检视,及时把这样的事务转入下一步行动或项目清单。对等待清单的检视在目前高度讲求协作团队精神的今天,交给他人去做的事情不代表和你毫无关系,不管是交给上司批改的材料还是分派给同事的事务,如果你抱着“这个事情是他负责的,我不需要理会”的心态,如果真要出了问题,可能自己也会受到牵连的。对也使用doit的等待对象,我们在转发任务的事情设置提醒或及时进行评论催促即可,对于没有使用doit的,我们要定期检视等待清单,然后根据情况设置一个提醒任务以便加强对事情的掌控。对项目清单的检视对项目进行检视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检视该项目是否今日启动,如果这个项目中可执行的行动没有今天需要进行的,比如今天在外面出差,而有个在家里装修的项目,那么而且项目中的行动没有在外地出差的时候可以顺便办理的,那么我们就把这个项目冻结,冻结是为了更好的聚焦。二是检视该项目有无变动,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项目中的很多行动,可能根据事务发展变化的因素有所改变,有的需要改变情境,有的优先级进行了调整,也有的,甚至是根本不需要做了,这样需要我们通过定期的检视进行不断修正。对于将来也许清单的检视,可以结合周回顾进行,每周一次即可;对于等待和项目清单的检视,一般工作繁杂的每日三次,相对轻松的,每日早晚各一次较为适宜。5.今日待办doit非常强调今日待办列表的重要性,因为自己通过不断聚焦,将精力聚焦到今日待办中来,才能更好专注当下,活在当下。今日待办清单的制定需满足以下几个原则:必须是优先级高的任务必须是一天开始的时候制定必须预留出弹性时间必须对任务优先级进行适当调整我的处理方法是每天早上5:30起床后制定日计划,在每日检视的时候进行调整。预估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剩余时间用于应对突发任务或临时上级交办或同事转来的任务。6.执行今日待办对今日待办的执行,按照优先级先高后低、情景和精力条件相符合的原则进行逐一处理即可,当遇到临时如要提升优先级或者确实需要立即处理的行动,则点选右侧的闪电标志,进入立即处理界面,心无旁骛的处理当下的事务。7.回顾日回顾是一天结束的时候,对全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一个全面的检视和分析总结,周回顾是对一周完成情况的总结检视。doit里面有专门的回顾按钮,可以回顾当天和本周所有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任务,并对一天/周综合评价。四、doit的感受从doit七步操作中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逻辑严谨,构思精巧的行动管理软件,利用这个软件,我们可以快速提高自己对任务的掌控能力,一切变得得心应手。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微博 @特朗博
试着培养一个残忍的好习惯:记录每日时间花销。说一下自己的亲身试验:从去年五月初开始,我试着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每日时间花销,然后就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记录。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自己从每天早上醒来到晚上沉沉睡去,在一天的各个时间段,都干了些...
试着培养一个残忍的好习惯:记录每日时间花销。说一下自己的亲身试验:从去年五月初开始,我试着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每日时间花销,然后就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记录。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自己从每天早上醒来到晚上沉沉睡去,在一天的各个时间段,都干了些什么,然后会再做一个总的统计,比如当天一共看书1小时,写作1小时,打电话90分钟,锻炼身体40分钟,无目的刷网页2小时,完全不知道自己干嘛了1小时,诸如此类,极尽琐碎。越记录,越发现:在客观真实的数字面前,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因为你会最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每天都把时间花在了什么地方。也就再没有任何借口,为自己该做却没做的事推卸责任。坦白来讲,这是一个残忍的好习惯。残忍到最近的我,基本就陷入一个「越记录,越恐慌」的状态,甚至,我都不想再记录了。我有点害怕那个最真实的自己,那个嘴里说着「时间比金钱更重要,专注比时间更重要」的我,行动上却完全不珍惜时间。有一本书叫《我是如何毁了我的一生》,我没看过,但我想,只要试着把这个习惯坚持半个月,基本也可以写一本书了——《我是如何毁了我的前20年》,《我是如何毁了我的前30年》等等。这个残忍习惯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我会比之前更切实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会不由自主地提醒自己提高效率、抓紧时间,最重要的,你会慢慢发现真实的自己以及真实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认识到问题所在了,就还有希望。在人生这部影像中,我们可以找到开始键,我们一定会遇见终止键,但我们永远找不到暂停键。没办法,时间这个老头儿,他就是没有拖延症。哭爹喊娘、捶胸顿足统统没用,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倏忽而过,不带任何情绪,却又时刻让人情绪波动。希望你不要像过去的我一样,每当夜幕降临,就开始无限感叹:一天又他妈要过去了,什么事儿都他妈没干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保持好奇,求知守拙,自我迭代。 微信公众号...
关于时间管理,我关注2点:一是针对时间本身的——我们需要做好时间规划,才有可能用好时间;二是针对任务执行本身的——我们需要掌握高效处理事务的技巧,才能提升时间的投入产出比。下面具体说一说:一、...
关于时间管理,我关注2点:一是针对时间本身的——我们需要做好时间规划,才有可能用好时间;二是针对任务执行本身的——我们需要掌握高效处理事务的技巧,才能提升时间的投入产出比。下面具体说一说:一、有效规划1、了解自己的时间:把自己一天的时间按照使用场景分段记录到纸上(包括大块的时间和碎片的时间),让你对自己的时间有整体的了解。例如:8:00-9:00上班路上(碎片时间);9:00-12:00上午工作时间(大块时间);12:40-14:00午休时间(碎片时间);14:00-18:00下午工作时间(大块时间);18:30-19:30下班路上(碎片时间);21:00-12:00睡前自由时间(大块时间)2、使用待办清单:了解自己的时间后,每天早上工作前,先把今天的工作项写到本子上,按照优先级排序。把对自己未来有最大积极影响的事情排在最前面。另外根据自己学习的需求,安排碎片化时间的学习计划,例如上下班路上听书、午休时间看会书、睡前看看视频教程等。通过以上2步,你就能理清自己每天什么时间段可以做什么事,而且要优先做什么事。明确了时间利用的计划,那么接下来就需要高效执行的技巧,让你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二、高效执行1、一次只做一件事:按照待办清单上的优先顺序,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完一件再开始另外一件。这样节省了大脑在多件事情之间切换思维的时间,能提高做事效率。2、先思考方法在具体执行:凡事不要不思考就一头扎进去。先想好怎么做,最方便快捷的做法是什么,然后再执行。根据10/90原则,花10%的时间在执行前思考,可能会帮你节省90%的执行时间。3、使用番茄钟提升专注力:很多人不能专注做事,使用番茄工作法可以提升专注力。具体的做法可以百度。谢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有所帮助那就点个赞哦,谢谢!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来自珞珈山下未名湖畔的PM
下面我以“个十百千”来阐述一下对时间管理的见解。个——要事第一分小组讨论,结果发现,做完全一样的事情,有的要花2000个小时,短的却只需要十几个小时,原因是给每小组的时间限制不同,给的时间越多,...
下面我以“个十百千”来阐述一下对时间管理的见解。个——要事第一分小组讨论,结果发现,做完全一样的事情,有的要花2000个小时,短的却只需要十几个小时,原因是给每小组的时间限制不同,给的时间越多,用的就会越多,效果却差不多。由此引出帕金森定律:只要我们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只要我们还有金钱,需求就会不断扩张,直到用完所有的积蓄。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做事的时候不能拖拖拉拉,一直认为还有时间,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效率,不做帕金森患者。十——时间打包如果让你们出卖自己的时间,十年你认为可以卖多少钱,经调查一半的人都选择了100亿元以上,这样算来,我们一个小时大概价值11万左右,所以我们更得珍惜自己的时间。要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儿,防患于未然,做防火员,而不是救火员。大事绝对安排,小事见缝插针。百——提高效率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了哪些地方,怎么说提高效率呢?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对时间进行审计,其实这个自己也做的不好,总觉得太麻烦,所以懒得做。我们作对我们成长有益的事,学习看书,社团活动,对身体有益的锻炼都可以算上。每天的成长时间至少应该六个小时,这是平均水平,八小时很优秀了,要细化到分钟,每天的二十分钟累计对应将是一生中的一年左右。我们要学会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15人关注了此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情优先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