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是诸天护法所江厌离怎么死的的

66被浏览3771分享邀请回答66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被浏览476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前位置: >>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
第二节课思考题 5、有些人拼命地追求美名,却始终也得不到, 这是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6、 什么样的人是诸天护法所厌离的?你具备几 条? 7、如果自己遇到诸多不顺,是该怨天尤人,还 是应自我检讨为什么?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我今见闻得受持 百千万劫难遭遇 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是故凡自知事始,悉为美名而奔走, 哎呀美名虽悦意,然愈追逐愈远离。凡夫人从懂事开始,各个为了追求美名而 四处奔走。美名虽然是人们极其向往的,但如 果自己没有福报和功德,再怎么样拼命追求,-1- 也像孩童追逐彩虹一样,越追越遥远。 这个道理, 从我们的亲身体会也可以了解: 小时候上幼儿园,小朋友都想得到小红花和老 师表扬;上了学以后,不管是小学、中学、大 学,都希望自己表现突出,博得老师同学的认 可,一听到赞美之辞就喜不自禁;到了工作岗 位、组织家庭以后,所做的一切也渴望得到别 人的首肯,若没有达成所愿,就会愤愤不平、 痛苦难当……。 不仅世人对美名赞誉如此执著, 有时候出家人也不例外,但作者在这里说:倘 若没有前世的福报,光是想也不一定能得到。 其实,自己没有德行的话,有地位名声也 不见得是好事。前不久某城市里有个有钱人, 他为了当国土局的局长,给政府捐了一座高楼 大厦,后来政府也予以方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但没过几天,他就因受贿过多被判无期徒刑, 在铁窗囚牢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如今“权钱交易”相当严重,有钱人拼命 想把名声搞上去,有名声的人盼望一朝大权在 手,有权的人又想要招财进宝,钱、名、权之 间的关系犹如三角形,要互相观待而安立。许-2- 多人自以为聪明,为了权而追求名声,或者为 了钱而追求名声,但最终又获得什么呢?今年 全国县级干部换届,在此过程中,局长想当副 县级干部,副县级干部想当正县级干部,科长 想当副局长……,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条路,自 己使劲地向前奔。可在奔跑的过程中,有些不 但不成功,反而掉了下去,最后伤心欲绝。 好听的名声,除了看破世间的出家人和修 行人以外,大多数人可能都乐此不疲。现在通 过各种宣传也看得出来,有些人本来没什么功 德,但添枝加叶地渲染夸张,在过失方面相当 严重,却竭尽全力地加以掩饰。这些行为非常 不道德,真正讲道义、有正直品行的人,唯一 追求的就是真理,对非法所得的名声、财产、 地位根本不屑一顾。 当然,若能无勤当中得到名声,这也是自 己的福报所感,随意享用也无可厚非。但如果 前世的福报不具足,或今生的行为不如法,没 有获得所希求的名声也不要过于伤心。彼之理由此宣说,往昔福报浅薄故, 犹如汉茶过滤器,留住垢秽漏精华。-3- 为什么世人拼命地追求,却始终得不到所 期盼的名声呢?原因在此作了分析:因为自己 往昔积累的福报不够,再加上今生的行为不如 法,有了这两种原因之后,所求的一切不能如 愿以偿,中间常有泼冷水造违缘的情况。犹如 汉茶过滤器,通过滤网之后,茶的精华全部漏 光,只剩下一些渣滓和不清净的叶子。 现在很多人该希求的真理道义不希求,经 常为了一己私利而造作恶业。从反腐败整顿也 可以了知, 多数人表面上说 “我要为人民服务” , 佛教徒也是“我要度化众生” ,但实际上除了极 少数的人以外,真正的利他之心早就漏完了, 而坏的一些形象,从他们的言行中处处可见。 比如有些国家公务员,古代人文道德在他们身 上荡然无存,而现代不如法的行为,如抽烟、 喝酒、打麻将、看碟片,他们非常有经验,不 用勤作也可以从语言行为中流露出来,不以为 耻、反以为荣。 我有时候感觉:当今社会物质文明日新月 异,但若没有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物质越发 达,人们的欲望就越强烈,违法乱纪层出不穷。-4- 在古代的时候,虽然物质比较落后,但对道德 修养极为重视,起心动念有一定的约束,所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安宁,生活也过得十分自 在。可是现在呢,包括修行人也是这样,老一 代的修行作风,在年轻人的身上很难发现,精 华差不多都漏完了,释尊传下来的教规教义, 真正能传递给众生、自己也每天修持的修行人 如凤毛麟角,而串习修炼跟修行无关乱七八糟 的做法行为、垃圾知识,这类现象占大多数。 所以, 此颂可谓麦彭仁波切对未来的一种预言, 现在大多数人的行为,的确越来越破烂不堪!父母上师长老等,利己人前不报恩, 护法诸天耻笑彼,失却助伴如僵尸。有些人所做之事极易承办,而有些人却违 缘重重,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后者忘恩负义, 护法圣众不愿意帮助他。做任何一件事情,既 需要人的帮助,也需要非人的护持。我们每个 人身上,与生俱来有一些护神,若想承办所做 之事业,必须得到他们和护法天神的帮助。而 如今的人分别念比较多,明白真相的比较少, 凡有所作皆随心所欲, 以致失去了天众的推助,-5- 如同一具尸体一样,任何众生都不愿意理。 大家都希望自己修行圆满,或家庭幸福、 工作顺利,但要真正实现的话,离不开诸天的 鼎力相助。而获得他们的帮助,必须要完善自 己的人格,懂得知恩报恩、孝顺父母师长,恭 敬具功德智慧的长老等。 要知道,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 可谓恩深似海;上师慈悲摄受,以佛法甘露滋 润我们的法身慧命,使自相续中的智慧得以开 发,这种恩德,即使父母老师也无法与之相比; 从小到大我们有不同的老师,他们教授各种知 识,指示正道、明辨取舍,恩德也非常大;在 修行过程中,有些人以财物、智慧帮助我们解 决困难,刚到学院时借住处,没有学佛时给法 本、示佛理,引导我们进入佛门;在工作、家 庭中,我们遇到一些麻烦时,也有人施以援手, 解决燃眉之急……。这些恩德,尽量不要忘记。 有些忘恩负义之徒,对别人的深恩厚德不但不 报答,反而嗤之以鼻,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 这样的人,护法天尊也会嫌弃,生起极大的厌 烦心,最后就像尸体一样,人们都觉得他特别-6- 脏,谁都不愿意接近。 当然,自己的福报、能力如果不够,暂时 虽不一定能报恩,但至少也要知恩。上师如意 宝曾说: “在报恩这个问题上,能够衡量一个人 的人格好坏。有些人好像牛粪一样,对他作利 益无所谓,作损害也无所谓,他并非证得了大 菩萨利害无二的境界, 而是根本不知利害取舍。 别人供养他黄金和说他坏话,对他而言没什么 差别,这种人有没有生命也不太清楚。 ”有的人 觉得出家人用不着这样斤斤计较、利害分明,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出家人以嗔心报仇,这是 大乘佛教不允许的,但了知取舍、辨别是非, 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以前上师也特别强调这 方面的教言。 所以,大家最好不要把自己变成尸体,而 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父母,若将他们引入佛 门、修持佛法,这就是最好的报恩。华智仁波 切在《前行》中引用佛经说: “儿子将父母扛在 左右双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 之恩。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 ” 禅宗中也有公案讲道,黄檗禅师通过给母-7- 亲讲佛陀传记种下善根,最终让她转生善趣。 黄檗禅师出家后,远离家乡,一直在寂静的地 方过禅堂生活,30 年中没有回家,但在他内心 深处,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50 岁时,有一次 在参访途中, 他不自觉地就往故乡的方向走去。 多年来,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毫无音 讯,每天从早到晚哀伤地哭泣,把眼睛都哭瞎 了。 为了以示思子之心, 母亲就在路旁设个 “司 茶亭” , 专门招待过往的云游僧, 并为他们洗脚, 以示礼敬。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黄檗禅师左 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 之一的洗脚机遇,或可认出谁是他的儿子。 (父母对儿女的执著,真是胜过一切!我们在座的人,如果父母仍 然健在,应尽心尽力地孝顺侍奉;如果已经过世,开法会或遇 到佛塔佛像时,则应提一提他们的名字,念《普贤行愿品》作 一些回向。在我们藏地,有些子女特别孝顺,父母死了以后, 每次遇到僧团或上师时,就把父母的名字交给他们。我们小的 时候,知道好多人的父母叫什么,因为他们的子女天天回向。 所以,身为子女的人,今生中要尽量以佛法来报父母的恩德。 )黄檗禅师当时也很想念母亲,但害怕母亲 对他特别执著,若回家探望,对今后修行恐有-8- 障碍。后来得知母亲双目失明,依靠“司茶亭” 来为僧众服务,他返回过两次家,也接受了母 亲的招待。洗脚的时候,他只将右脚给母亲洗, 却不把左脚给母亲。一别三十多年,口音基本 上已改变了,为了给母亲种下善根,他一边让 母亲洗脚,一边向母亲述说佛陀出家的故事。 当他离开时,邻居们实在忍不住,将事实 说了出来: “刚才给你讲佛陀故事的人,就是你 日夜盼望的儿子! ”母亲听后,几近疯狂般地追 赶,跌跌撞撞地朝码头方向狂奔。在奔跑过程 中,因为看不见路,她不幸掉到水里淹死了。 此时黄檗禅师已上船,且船也开动了,看 到母亲失足落水,返回来救也来不及了。他不 禁悲从中来, 恸哭着说: “一子出家, 九族升天。 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说完之后,即刻乘船返 回,火葬母亲,并说了一首偈颂。在说偈的时 候,乡人都看见他的母亲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他母亲终于获得了善趣,但有没有往生,历史 上并不明确。 我们现在有些人,不要说 30 年不跟家人联 系,出家三四年就忍不住了,又不想让父母知-9- 道自己在哪里,就借别人的手机偷偷打,这种 境界跟黄檗禅师有点差别。但不管怎么样,对 于父母和上师,终生都要有一份感恩之心,这 一点非常重要!鲜廉寡耻且轻视,今生来世之因果, 言谈发誓难足信,见证智者心生厌。如果做事情寡廉鲜耻,并轻视因果,说话 不可靠,经常信口开河,对于这种人,一切“见 证智者”――上师、长老、护法神、诸佛菩萨 等,都会生起厌离心。 有些人对恶业不以为耻,听到别人对自己 的诽谤,无动于衷就像石头一样,觉得根本无 所谓;有些人对业因果、前生后世一点都不信, 没有任何理由,就是矢口否认这些存在;有些 人说话没有可信度,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 详细观察时全部是妄语,一句真话都没有,甚 至在三宝面前发誓赌咒,也无所顾忌地背弃誓 言。这些人如同畜生般无惭无愧,令一切智者 心生厌烦。 我们做人必须知惭有愧,且要相信今生来 世的因果。有些人以前做过坏事,现在学了一- 10 - 些论典以后,不管是做生意还是与人交往,尽 量痛改前非,忏悔以往的过咎。我觉得这是个 好事,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什么因果都不信, 所作所为就会无恶不作,前景堪可担忧。 另外,平时说话一定要可信,假如经常说 妄语骗别人,等流果会使自己生生世世变成虚 伪之人。我们不要像有些世间人那样,张口就 说些漂亮话,骗别人还认为了不起,而应变成 如黄金般的人,说话一是一、二是二,不掺杂 任何水分,也不说无实义的废话。尤其是在三 宝面前发誓,或在他人面前赌咒,宁舍生命也 不能背弃誓言。若能具备这些品德,诸佛菩萨、 上师智者都会来帮助你,单位里的领导也会对 你信任有加。所以,我们应该看看自己是不是 这种人。 《二规教言论》文字上没什么不懂的,关 键要把它当作镜子对照自己,看自己具不具足 这些功德、是不是无惭无愧者。有些人今天信 誓旦旦,发誓从今永不再犯,犯了就如何如何, 明天这些承诺就消于法界了。我以前在川医看 病时,有个老年人做胃镜,医生说他的胃全部- 11 - 糜烂了,切片都没办法,这种人也像他的胃一 样,已经糜烂了,无可救药了,刚才还说得好 好的,一转脸就什么都不承认,那这种人不是 真正的人。 这些小小的问题,假如你们一生能做到, 对证悟会有很大的帮助。有些人一开口就是空 性,像青蛙一样嘴巴张得大大的,但肚子里全 是泡泡,这种人好高骛远,成天说自己证悟了 空性、现前了光明,但实际上不要说出世间的 境界,就连最基本的人格都没有,经常肆无忌 惮地违背誓言,不信前后世、业因果的存在, 这样的人比青蛙还差!颠倒利害随意行,得势诸天亦役使, 失势恭敬怨敌故,守神战神皆不悦。有些人利害颠倒,不知道谁是恩人、谁是 仇人,对恩人不但不报恩,反而平常视之,而 仇人经常危害自己,却天天帮助他。如果有能 力,把供养的天尊都当仆人来役使,而一旦势 力消尽,即便是怨恨的仇敌,也视之如根本上 师般恭敬。对于这种人,守神战神皆不高兴, 把他甩得远远的,若被这些天尊舍弃,一切所- 12 - 作都不吉祥,人们也把他当尸体一样,唯恐避 之不及。 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坏人不管到 哪里,大家都对他不满,什么行为都看不惯, 但若是一个好人,无论在哪个团体、哪个场合, 每个人都会歌功颂德, 把他当作如意宝来对待。 好人能将别人的点滴之恩永记在心,即使有人 伤害他,作为大乘行人,虽不能报仇,但按照 高僧大德的传统,也一定要利害分明。现在有 些坏人,并没有到达亲怨平等的境界,但对别 人的帮助不感恩、对别人的违害不知道,就像 牛粪一样没有感觉。 前段时间, 我家来了一位我们寺院的喇嘛, 他母亲去年死的时候,有人给了他 500 块钱、 30 斤酥油,他觉得这个人的恩德很大,所以这 次那家有人死了, 他主动发愿给念四十九天经。 要知道,给亡人念经不是那么容易的,每天从 天不亮就开始,一直念到晚上天黑之前,天天 如此,特别辛苦。但是他觉得受人之恩,所以 这次情愿来报答他。 这种人真是非常了不起,天尊也愿意加以- 13 - 保护。他不一定每天念护法神、求本尊,只要 人做得非常好,诸天护神都会竭力护持。有了 他们的护持,众人看到你的行为,也会觉得非 常顺眼。而有些人的言行举止,平时大家都看 不惯,原因主要是天神战神已经远离。所以, 我们要懂得知恩报恩,对于己有恩之人,千万 不要利害颠倒,否则下场会非常悲惨。 这方面的公案, 《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很 多,佛经中也有一则故事:有个商主的独生女, 年约 16 岁,长得娇艳动人,她住在宫殿般的房 子里,24 小时有仆人伺候。有一天,一名年轻 的强盗被捕,手脚被绑着赴往刑场。当时,商 主的女儿正好从楼上往下看,看见那个囚犯后 一见钟情,抑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害起单相思 来,开始绝食。父母问她为什么,她说想嫁给 那个囚犯,否则还不如现在死去。无奈之下, 父亲便以 2000 银币贿赂衙役和刽子手,带走了 年轻囚犯。 商主的女儿如愿嫁给囚犯后,为了赢得丈 夫的欢心, 天天把所有贵重的装饰品戴在身上, 并亲手为丈夫做饭。 几天后, 年轻的囚犯想: “什- 14 - 么时候才能杀了这无知的女人, 取走她的财物, 好好地享受一番。 ”然后他开始绝食,女人问他 为什么,他说: “我有心愿未了,当被送往刑场 时,我默默发愿:若能获救,将供养劫匪山顶 的神仙。现在我能拥有你这么美丽的妻子,完 全是神仙所赐, 所以我想前去还愿。 ” 女人听后, 欣然为丈夫准备了一切,并穿戴上所有贵重的 装饰品,和他一起上路。 到了山顶后,囚犯对她说: “我并没有什么 供奉要做,只不过想杀了你,带走你所有的饰 物。 ”女人苦苦哀求不要杀她,给她一条生路, 她愿意将所有饰物给他,但囚犯不为所动。女 人想: “这是多么缺德的事情啊!古人说:智慧 不但能煮, 还可以吃。 我得想个办法来对付他。 ” 于是说: “当初我父亲花 2000 银币把你救出来, 我是你的恩人。现在我恳求你,在我临死前向 你礼拜。 ” “好吧! ”于是她向丈夫礼拜,转绕三 圈后,向四方朝拜,接着说: “你以后再也见不 到我了, 我也见不到你了。 ” 说完上前和他拥抱, 乘他不留意,把他推下了山崖。此时所有的天 神护神,谁都没有加以保护,最后他粉身碎骨。- 15 - 可怜的女人万念俱灰,来到一间寺院,恳求住 持收留她,出家成为一名比丘尼,最后精进修 持,证得阿罗汉果。可见,一个人若寡廉鲜耻、 忘恩负义,最后的下场是非常可怕的。 以前在文革期间,有些卑劣之人为了飞黄 腾达,甚至把上师当作奴仆,天天批斗,而自 己为了保全性命,宁愿在敌人面前毕恭毕敬地 顶礼。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即使遇到再 大的违缘,也务必要坚强,人格千万不能失去, 没必要向敌人投降。否则,假如佛教遭到违缘, 那时候为了保命, 有些人可能在外道面前皈依。 有些在家人也是如此,自己稍微有点钱、 有点权,就把父母当仆人对待。我看见有些大 老板,家里的佣人就是父母,以前他穷苦潦倒 的时候,仰仗父母的恩德才有了今天,可是现 在一有了权势,就把父母当牛马一样使唤;而 对处处作对的怨敌,他反而卑躬屈膝,整天巴 结供养,人品完全已经颠倒了。对这种人,所 有的天神都不会喜悦,也不会对他进行帮助。 依照高僧大德的这些论典来对照,现在很 多在家人和出家人, 最起码的做人理念都没有。- 16 - 这次我为什么要讲《二规教言论》 ,原因也在这 里。这部论典字面上非常简单,谁看了都会明 白,只要有小学文化就可以,但这其中的教言, 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做到没有?自己到底是人天 见证者远离的对境,还是保护的对境?若是远 离的对境,那再怎么向往快乐也没有用。这是 非常关键的一种做人窍诀!不敬三宝信心微,彼于人前及人后, 为事先后不同故,护法诸天意生厌。有些人对具功德的上师三宝等对境,一点 恭敬心都没有,信心也非常微弱;平时为人处 事非常差,经常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 套;做事情的时候也虎头蛇尾,开头和结尾截 然不同。对于这种人,护法天尊深生厌离,根 本不愿意尽力保护。 现在有些人,当面说得天花乱坠: “您像天 神一样了不起,为您做事是我的荣幸,我一定 全心全意、表里如一地为您奉献,鞠躬尽瘁、 死而后矣。 ”但说完过后,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呸,他是什么东西呀!……”还有一种 人,刚开头做事时,表现得非常积极,似乎很- 17 - 有能力、很有忍耐,嘴巴也说得特别漂亮,可 是还没有过两天,他就这个理由、那个理由, 做到一半便中途夭折了。这些人的言行,完全 具足了坏人的征相,令护法诸天生厌烦心。 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应该像古代智者那 样,对上师三宝等应供处心怀恭敬、时时依赖, 具有不共的信心。即使暂时生不起信心,也千 万不要产生邪见,一起邪见就要马上忏悔。同 时,做人切勿表里不一,言行背道而驰, 《格言 宝藏论》中亦云: “心里思维一件事,口上言说 另一事,此乃名为狡猾者,亦是愚人装学者。 ” 一般来讲,我喜欢性格比较直的人,但如 果性格太直了,经常得罪人,也是有点麻烦。 我们那里有个领导,智慧非常不错,在相当范 围内无人能及,但缺点就是人太直了,动不动 就得罪别人,地位始终得不到提拔。他自己虽 然心知肚明,但这种性格也无可奈何。当然, 此处并不是让你指责别人过失时人很直,而是 告诫我们不要当面说得好听, 背后就完全变了。 有些人在领导面前特别规矩, 包括有些修行人, 上课时好像纯金造的佛像一样如如不动,让人- 18 - 觉得非常羡慕,但下完课以后,许多举止令人 瞠目咋舌。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事前事后 不应该有非常大的变化。 当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顺, 心里产生厌烦,情绪波动也情有可原,但不管 怎么样,你毕竟已经发愿做这件事,一定要圆 圆满满、善始善终。也只有这样,自己才算是 好人,有了好人的基础,所有的护法神才会时 刻护佑你,让你做事情事半功倍。 原来有个人总抱怨什么都不顺,想让僧众 给他念经,当时一位大德就说: “不要紧,你做 个好人就可以了。 ”这里面还是有甚深的密意。 他前世做了许多坏事,今生也是为非作歹,这 样一来,每天求多少护法神,也不一定保护! 好,今天讲到这里。文殊师利勇猛智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三世诸佛所称叹 我今回向诸善根 普贤慧行亦复然 随彼一切常修学 如是最胜诸大愿 为得普贤殊胜行- 19 -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二规教言论-百度贴吧
二规教言论专题二规教言论相关贴子片尾  《序》   《二规教言论》所讲述的是如何在贤善人格之基础上更进一步修持佛法的道理,客观、公今天宣讲《二规教言论》。为什么要讲这部论典呢?因为在学《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佛的同知恩图报就是要知恩报恩。无论从世间的角度还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知恩图报都是很重要的,这是高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 讲记(五)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 讲记(五)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 讲记(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 讲记(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讲记(二)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讲记(一)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二规教言论》。   无食空腹之痛苦,等同无誉之意苦,   何人若有名誉德,彼之财食如泉涌。   “无食空腹之痛苦,等同无誉之意二规教言论(2) 第二节课 思考题 5、有些人拼命地追求美名,却始终也得不到,这是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6、什么样的人是诸天护法所厌离的?你《二规教言论•集聚天德之宝》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从诸佛圣者所宣说之广大人规论典中,以摄略方式将重要之义归纳集中而作。 全知麦彭降央南迦嘉措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二规教言论相关最新回复贴子热门贴子贴吧热议榜196.03万293.32万390.66万481.84万581.51万673.46万772.48万872.39万972.24万1072.24万专题推荐最新专题贴吧推荐二规教言论专题频道,为您提供优质的二规教言论帖子,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关于二规教言论非常实用的相关信息及问题,您还可以在二规教言论专题频道进行讨论及网友间的互动。2被浏览8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道祖师江厌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