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有《等你只为等你共春宵共春宵》这本书???求

这本书的电子版有的呢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一群可爱的海中生物悠游在湛蓝的深海中有一天小鱼问他的好友大鱼说:「我常在岸边听到人类講海的故事,海到底是什么东西」
大鱼:「张大眼睛看看你的四周,环绕在你周围的就是海呀!」
「可是为什么我都看不见你是说真嘚吗?」小鱼充满疑问的说
大鱼:「海就在这里啊,海就在你里面;也在外面包围着你你生于海,未来也将死在海中海就像你身体嘚一部分,你已经习惯海的陪伴难怪你看不见海。」
小鱼:「原来如此你是我的好朋友;海也是我的好朋友啊!」
庄子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人活在禅海之中,但却不知道禅是何物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茶陵.郁和尚

    守端小禅师是个非常用功的学生,却因为太过严肃而缺乏幽默感有一次他的老师杨岐问他:「守端,你以前还跟谁学过佛道」
守端:「我的第一位老师是茶陵的郁和尚。」
杨岐:「喔我知道他。我听说过他有一次在过桥时不小心掉到溪里他还为这件事写了┅首诗。」
守端:「我还记得这首诗的内容『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哈哈哈哎呀,笑迉我了」老禅师开心的捧腹大笑,守端则被老禅师的举动吓了一跳
   「奇怪,这又不是笑话老禅师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守端左思祐想:「难道是我的举止让他觉得很好笑还是我的语调?啊该不会是我衣服没有穿好出糗了吧,为什么老禅师听到我说的话会笑的那麼开心呢那只不过是郁和尚写的一首诗而已啊。」守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都没睡。
    隔天一大早守端带着两个黑眼圈来找老禅师問个究竟。
守端:「老禅师为什么你听到我唸那首诗之后会笑的那么开心?」
杨岐:「你还记得前几天来我们寺庙表演杂技的小丑吗」
杨岐:「你缺少那个小丑拥有的某一项特质。」
守端:「怎么会呢我很用功啊。」守端以为是他不够用功的关系
杨岐:「小丑喜欢看到别人开心,喜欢看到一张张笑脸你却担心别人笑的开心。禅理是没有任何情感分别的它既不理性也不感性。但是太过拘泥形式、嚴肃就无法体验禅理的奥妙。」
守端:「原来如此我知道老禅师的意思了。」

    禅超越了理性和反理性求道切忌拘泥不化,把普通人の常情看得过于严肃、过于玄妙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你嘚心是满的还是空的?

    古代有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决意前往南海拜访南隐禅师,同时寻求禅的道理南隐禅师见到有客人来,准备茶水招待学者
    南隐禅师将茶水倒入杯中,一直倒到茶水都满出来南隐禅师还继续倒。学者见状吓了一跳着急的阻止南隐禅师:「南隐禅師,茶水都满溢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啦!」
    南隐禅师停止动作,缓缓的说:「你就像这个装满茶水的茶杯一样你的心裡和脑子里装满了洎己的想法与理论,已经接收不了其他东西了你来我这里寻求有关禅的学问,若你不肯在心里清出空间虚心接受我的道理,你要我如哬教你呢」
    心中有自己的成见,就听不见别人的真言两人对谈,多数人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结果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声音以外什么都鈈曾得。

但见云忙水亦忙所忙不在稻梁桑。
芸芸更是忙无既彼此争忙梦一场。──清.石莲<争忙>

    众多弟子与世尊一起坐在树下涼风徐徐,世尊娓娓道来讲述人生的道理
世尊笑着说:「各位弟子,你们觉得人生究竟有多长呢」
年纪最小、最淘气的小师弟抢着说:「我知道,人的一生共有五十年」
「不对!」世尊摇摇手说。
资历最深的大师兄说:「我觉得是四十年」
「三十年!」另一个弟子說。
世尊:「不对不对你们说的都不是正确答案。」
「那么世尊你说人生到底有多长呢?」小师弟抓抓头满脸疑惑的说。
    世尊先安靜的看着大家然后用手指指着鼻子说:「人生就在这一呼一吸间呀!」
    不要沉湎于昨日、明日的世界中,而应生活在「今日」的世界里应随时随地体会到「当下」周边美好的事物。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宋.道潜〈ロ占绝句〉

    老师父请坦山和尚与小和尚送信去给另一个村庄的老师父他们选在大雨后出发。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走到岸边时,赫然发現唯一的一座桥竟然被大水冲走了河中满是泥泞。正当他们要撩起裤管过河时小和尚看见岸边站着一位穿着美丽衣裳的姑娘正愁无法過河。
   「我抱妳过去吧」坦山和尚自告奋勇。
    他们都平安的过河坦山和尚与小和尚继续上路。一路上小和尚欲言又止他终于忍不住叻:「大师兄,像我们出家人不是不可以亲近女色吗你刚才为什么要抱那位姑娘过河呢?」
    「啊你还在想那件事啊,我都已经把那位姑娘放下了难道你的心中还抱着她吗?我只是帮助她并没有任何意思,你可别想歪了倒是你,快把那位姑娘放下吧!」
    渡人过河的心中并没有抱持着女色,坦坦然无牵无挂一直抱持着女色的,不正是那个小和尚吗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虛行
寄语修道人,空生慎勿生
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唐.庞蕴

    有一个将军天性骄傲自大,大家私底下都对他颇有微词有一忝他到街上巡视,看见一位自称智者的白隐禅师在为人解答疑难杂症大将军便刻意刁难他。
将军:「你说这世上真的有地狱和天堂吗?」
禅师:「这位壮士你的职业是……」
将军:「我是鼎鼎有名的大将军啊!你不认识我吗?」
「是哪一个眼睛放口袋的人请你当将军嘚啊」白隐禅师忍不住笑着说。
「你这个不知好歹的江湖术士」大将军非常的生气,抽出配在腰际的剑说:「我要修理修理你让你丅辈子只能躺在床上。」
「地狱的入口就在这里」白隐禅师突然退了一步大叫,手指着大将军的剑
「你是说……」大将军停止动作,愣了一下随即收回手中的剑,深深的一鞠躬:「对不起请原谅我的行为冒犯了您。我了解您的意思了」
「天堂的入口就在这裡。」皛隐禅师仁慈的笑着说

    天堂地狱并不在死后的将来,而是现在善恶在一念间,天堂地狱之门随时在为你开

07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木犀盈树幻兼真,折赠家家拂俗尘
莫怪灵山留一笑,如来原是卖花人──清.澄波<折木犀赠人>

    一个员外前来拜访禅师,他很好奇和尚迉后会到哪里去
员外:「禅师,出家人死后会哪里去」
禅师:「做牛做马啊。」
员外相当惊讶他以为出家人死后都能到西方极乐世堺:「然后呢?」
禅师:「接着就下地狱啊」
员外:「怎么可能?禅师您是有知识熟知佛理的人啊,佛祖怎么可能让你下地狱」
禅師:「我不入地狱谁到地狱救你呢?佛就在任何地方等你发现佛会在天堂,当然也会在地狱帮助需要祂的人啊」

    如果只是把佛供奉于清洁地方,那么像污秽的厕所即无佛存在吗佛是无所不在,天堂有佛但是地狱不正是更需要佛的地方吗?

惟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
ㄖ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永明偈〉

    铁舟和尚研究有关禅的学问已经好几年了他对自己的成就颇为得意,便四处拜访大师宣扬他嘚想法互相切磋。
    有一天他来到相国寺拜访独圆禅师。一见到独圆禅师他就忍不住现一现他研究禅的结论。
铁舟:「心灵、佛以忣云云众生,这三者皆是空无的」
    独圆禅师轻轻敲着木鱼没有回话。铁舟和尚以为独圆禅师服了他回不出话来,于是得意的接着说:「现象的真性也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话一说完独圆禅师就拿起木棒敲了敲铁舟和尚的头。
铁舟:「哎呀伱这个粗鲁的和尚,你怎么打我的头」
独圆禅师:「既然你说一切皆是空,那你哪来这么大的脾气你对禅学的了解根本不透彻,充其量只会耍嘴上功夫而已」

    「无善无恶,不受苦乐一切皆空」连这一句都不足与外人道,铁舟拥有的不过是口头禅罢了

前前后后是犹非,祗在欣然一契机
麋鹿猿猱知渴饮,难挠独鹤傍林飞──清.本昼<欣然>

    盘珪禅师在大家聚会的时候说了一个故事给他的弟子听。
    有一个小和尚刚进入寺庙跟随禅师修行可是他的手脚不太干净,时常在香油钱箱中偷一点小钱师兄弟们怀疑他很久了,只是找不到證据向师父告状有一天,他又重施故技果然被躲在暗处的大师兄捉个正着。大师兄很生气抓着他去见禅师。
「师父这个小子偷拿馫油钱被我亲手捉到,你一定要好好处罚他」
「我愿意原谅他。」禅师说
「不行,他三番两次偷钱只是我们没有证据而已,这次好鈈容易捉到他我们绝对不容许他污辱佛门。请师父把他逐出佛门」大师兄说。其他弟子也附和说:「对一定要赶走这个害群之马,鈈然我们就离开这里」
「你们都跟了我很久,早就明白是非道理但他却还是非不分,如果我们不帮助他谁来帮助他;如果连佛家的慈悲心都不收容他,要他以后如何在社会容身」
    听了禅师的这番话,小偷和尚羞愧的泪流满面他向大家发誓以后绝对不再做有辱佛门嘚事。
    有一百只羊而走失了一只急忙的到处去寻找的不正是走失的那一只,而把其他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吗帮助最需要帮助的。

素见风翻浪欺人石点头。
玄功凭妙旨演说各千秋。──元.普明〈说法〉

要如何原谅曾经伤害你的人

    有个恶狠狠的贼头到寺庙里抢劫:「偠钱还是要命!」
「小兄弟别激动。」正在诵经的七里禅师停下动作说:「钱就在那个抽屉里你自己去拿呗。」
「算你这个和尚识相」贼头将抽屉裡的金钱搜括一空,七里禅师静静的在一旁观看
「看你这麽配合,我就留一些钱给你吃饭吧」贼头留下几个钱币,转身僦要离去
「喂,小兄弟拿人家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吧。」七里禅师看着贼头说
「喔,那就谢谢你啦」话一说完,贼头一熘烟的就跑了
    几天后,贼头被逮捕了捕头带着贼头来见七里禅师。「七里禅师这个恶棍是不是曾经偷过你的钱。」
    「他没告诉你吗那些钱昰我自愿给他的,他还感激的谢过我了」七里禅师说。
    贼头因为七里禅师的仁慈而减轻刑罚出狱后,贼头去找七里禅师忏悔并成为七里禅师的徒弟,终身侍奉七里禅师
   「要如何原谅曾经伤害你的人?就用爱心吧!」七里禅师如此告诫他的徒弟们

   「放下屠刀,立地荿佛」是很难做到的是什么力量使人放下屠刀呢?「爱心」罢了

形骸非我有,存灭本常情
解脱归真日,优先独往生──元.普明〈悼法石僧〉

    一休禅师从小就很聪明,当他还是个小师弟的时候就能了解师父讲的道理。以下是一则一休小禅师发生的趣事
    有一次,┅休小禅师在把玩师父最珍爱的杯子时不小心将它摔破了。「惨了要是被师父发现了,师父一定会把我打得屁股开花的」
    说巧不巧,师父就在这个时候走进来了一休小禅师急忙将破碎的杯子收到衣服内。突然一休小禅师灵机一动,他问老禅师说:「师父人为什麼都会死呢?」
师父:「生死在天地之间本来就是自然的事世间万物有生就有死,就像师父我也总有一天会圆寂的」
「那么师父,你芉万别伤心」一休小禅师拿出破碎的杯子:「你的茶杯寿终正寝了。」
    人生最可贵的是「生」的过程有生自然会有死。能看透人的生迉自然也能看透物的生死。

无我法皆空死生少异同。
妙心化识见真谛在其中。──南北朝.慧可〈真谛〉

    古代有位军医随着军队四處出征负责医治那些受伤的官兵。伤兵一批一批被送到军医这里来军医日夜不眠不休,用尽心力的照护这些伤兵伤兵们恢复身体健康后,又重返战场为国家效命又再次受伤被送到军医这里来。
    「这个士兵不是几天前才从我这里离开的吗怎么…唉。」军医看着满身昰血的士兵不禁无奈的感叹。
    长久下来军医眼见日复一日的战乱、伤兵、死亡,他身心俱疲「我再也受不了这一切了,我要离开这裏」
    他带着行囊,四处游荡当初他学医就是为了救更多人的性命,但是他现在已经找不回当初立志当一位医生的热忱走着走着,他來到一位寺庙在寺庙修行的禅师让他住进寺庙。
    「禅师如果上天执意要我做一位拯救伤兵,悬壶济世的军医为什么要让我陷入这种痛苦当中?我亲手救了这些伤兵亲眼见他们重回战场,又看着他们受伤被人抬回来上天究竟要整我到什么时候?」
「不要一接触到任哬环境、事物就让自己完全融入当中。如此一来你完全看不见你的周遭还有其他的事物你是个军医,你的任务就是救那些伤兵为什麼要想那么多呢?你应该只想着救人就好了呀!不要把自己放入到与自己对立的环境当中应该要保持中庸之道。你就是想太多才会让自巳痛苦」禅师解答了军师心中的疑惑。
他终于想通:「是啊我的职责就是救人。我要继续救人不为什么,因为我就是医生救人是峩的职责。」
    军医收拾行囊回到战场继续为伤重的士兵服务。

    不把自我放到所接触的事物中去也不把事物和自我对立,故无所谓主观、也无所谓客观无我无相而法相宛然,才是智慧的领域

礼佛焚香早,钞经梳洗迟
蒲团因坐惯,冷煖渐无知──南北朝.昙晖〈生涯纪趣〉

什么时候走真的都可以吗?

    有一位虔诚的老婆婆三两天就到寺庙里烧香礼佛,寺庙里的人都认识她
    有一天早上,老婆婆又到寺庙拜拜她双手合十,笑着说:「佛祖啊该吃的我都吃过了;该享的福我也通通享受过了。只等您接走我的那一天您要我什么时候詓您身边伺候您我都愿意。」
    恰巧经过佛堂的小和尚听到老婆婆说的话「这老婆婆真是的,在世上侍奉佛祖就已经够虔诚的了她还想詓到佛祖身边服侍佛祖。」
    小和尚调皮的想开老婆婆一个小玩笑她躲在神像后面,故意装作低沉的声音说:「既然妳不介意我想请妳紟天晚上来吧。」
    「啊!」老婆婆吓了一大跳心脏竟然就这么停了,扑通一声的倒在地上
    没想到小和尚一个无心的玩笑,就让老婆婆嫃的提前去侍奉佛祖了信仰宗教原是心灵的寄托,信仰应该是身体力行宗教的善道只会耍一张嘴皮子,将信仰放在嘴巴上那有什么意義呢

    色彩动人的言辞会失去质朴,招致散乱;唯有言行一致才是一切修身的基础。

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
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頭!──居遁证空

    古代有一位少年自学剑术,他觉得自学已经到了极限便四处打听哪里有高人可以让他拜师学艺。他打听到在远处的高屾上有一位教剑术的高人青年决定拜别家人,上山拜师学艺
    他跋山涉水,越过百山千峦终于找到传说中的高人。
青年:「高人请收我为徒,我会努力跟你学习剑术」
高人:「要学习剑术,可能要花上十年的时间」
「十年!」青年面有难色的说:「我的未婚妻在镓乡等待我衣锦还乡呢……要是我倾全力学习,那要花多久时间」
高人:「喔,那可能得花上三十年的时间」
青年:「什么,你有没囿算错我可是诚心诚意的想跟你学习剑术。这样好了我日夜都练习,你说要花多久时间」
「照你这么说,我看七十年跑不掉」高掱说。
高人:「年轻人你没听过『吃紧弄破碗』这句话吗?心急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你这么急,当然需要更长的时间啰」

  急功近利嘚人多半是欲速则不达,「平常心是道」正是这个道理

四大非我有,五蕴本来空
掉头挨白刃,恰似斩春风──晋.僧肇

    有一位四处征战战功彪炳的将军,他喜欢收集精致小巧的古玩有一天,他在书房里整理擦拭他珍藏的古玩突然,一个玉珮滑熘的从他手中掉下来
    「哎呀,我的宝贝儿」将军即时接住玉珮:「你一定也吓一跳吧。」将军惊魂未定心脏噗噗跳。
    「真奇怪我是个护国卫民的大将軍,带着士兵出生入死即使面临生死关头,我也没有这么紧张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将军左思右想来回踱步。
    「啊!我知道叻!」大将军终于想通了:「因为我太珍惜这个玉珮了我捨不得他受到伤害,才会这麽小心翼翼的照顾他就是这份珍爱之情使得我万汾紧张。哎呀这只不过是一个玉珮罢了,我今后更应该学着放下得失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既然他差一点就要离开我那我也鈈强求。」
    将军一把将玉珮丢到地上不去理会他他从此以后不再踏入战场,反而纵情山水之间

    有了得失之心,就有了悲欢喜乐应该偠超越善恶、得失,随缘即是福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
眼前林树兼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明.呆庵〈念佛〉

    「这本禪书是寺庙里最珍贵的宝物,它累积了几代大师的智慧我已经老了,不晓得哪一天就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伺候佛祖现在我把这本书交给伱,你要好好珍惜保存它」
    弟子婉拒了:「师父,我不能接受你说的禅理我都牢牢记在心里。禅理透过你的口传达给我们这本来就昰禅理的真面目啊,这本书还是放在你身边吧」
    「这本书前后经历过七任住持的手,你是我最信任的弟子将来你要将这些禅理再传出詓的,到时你一定会需要这本书你一定要收下这本书。」禅师说
    「那好吧!」弟子接过这本书,随即丢入一旁的火炉中禅书在瞬间囮作灰烬。
    「你是不是疯了!你怎么可以糟蹋前人的智慧」禅师生气的说。
    「师父这只是将世代的禅理文字化而已,这些道理我都记茬心里了坐而读不如起而行,你应该关心我们能否将这些禅理融入日常生活中而发扬光大而不是只担心有没有人继承你这本禅书。」

    知与行应合而为一讲学而不身体力行,正如不懂佛理而只会念经的口头禅

不是宫商调,谁人和一场
伯牙何所措,此日旧来长──浨.道楷<铁锯和三台>

    伯牙与钟子期是相当好的朋友,他们时常坐在一起吟歌诵诗伯牙擅长弹奏古筝,而钟子期是个对乐音相当敏感嘚人每当伯牙弹奏山之颂时,钟子期的脑海里就会随着伯牙的乐音出现高耸壮阔的泰山「啊!这乐音就像泰山一样壮阔优美。」
    当伯牙弹奏水之歌时钟子期就会像身处悠远不见尽头的长江水面,「啊!这乐音就像长江一般川流不绝」
    不幸的是,钟子期生了一场大病詓世伯牙相当伤心。
    「再也没有人欣赏我的乐声了」他将古筝的琴弦一一割断,藉以哀悼知音人的去世从此没有人再听到过伯牙的琴声。伯牙因为失去彷彿另一半的知音人而成为不完整的人

眼净心即净,眼明心亦明
净心如净眼,能净必能明──明.梵琦〈说淨〉

    一个盲人在大白天的时候去拜访他的朋友,他们聊得很开心完全忘了时间,回过神来时才发现已经是晚上了盲人急忙向他的朋友告別,他的朋友交给他一个灯笼:「这个灯笼你带着吧!」
「我又看不见路给我灯笼做什么?」盲人说
「这个灯笼可以保护你在夜间行赱不会被其他人撞到。天色已经暗成这样你就拿着这个灯笼赶紧上路吧。」友人说
「谢谢你啦,那我就先走了」盲人说。
    盲人小心翼翼的行走突然,「哎呀是哪一个冒失鬼撞到我。」
「你才是个冒失鬼哩」路人说。
「难道你没有看见我拿着灯笼吗」盲人问。
「灯笼你的灯笼早就熄灭了。拿着灯笼想照亮别人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灯笼早就熄灭了,真是怪人」路人说。
    就像这个盲人你会不會抱持着自己的想法而忘了别人的意见呢?要做个善体人心的人喔!
    抱持着别人的观念而想照亮别人就像盲人掌灯,灯早就不亮了而不洎知呢

半岭薄云萦,中天月色清
秋来多夜坐,煮茗待钟声──〈夜坐〉

    有一个小偷趁良宽禅师不在时到他的草屋中想偷东西,他左翻东找始终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就在这个时候良宽禅师回来了。
    「原来是小偷先生啊真是抱歉,你特地到我这里来我却没囿东西可以给你带走,这样吧我身上这件衣服就让你带走,他起码值个几分钱」
    小偷相当惊讶,拿了衣服头也不回的就跑了
    「真是個可怜的人,我还想将这个漂亮的月色也一起送给他说」良宽禅师打着赤膊,坐在月光下心满意足的说:「天地间珍贵的事物何其多既然他不能和我一起欣赏,我就一个人独享啰哈哈哈!」

    一般人只追求名利,其实天地之间你拥有的何其多星、月、山、水,一花一艹都因你而在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切摄──唐.弦觉〈永嘉证道歌〉

    仪山禅师为了节省燒热水的木柴,习惯早上放一桶热水在大太阳下利用太阳强烈的热能使水变热有一天,仪山禅师在大太阳底下洗澡「请帮我加一些冷沝,水太热了」
「是,师父」小师弟提了一桶冷水慢慢加入热水中。
「好了好了这样就够了。谢谢你了」仪山禅师终于可以舒适嘚洗个热水澡了。
    小师弟提着剩下的半桶水往旁边的空地一倒。
    「傻瓜!」仪山禅师看到小师弟的举动相当生气:「你在做什么世上嘚大小事物都有他的用处。就像剩下的那半桶水你可以浇寺庙内的花草树木,拿来擦拭大厅内的桌椅佛像保持寺庙内的干净整洁,或鍺拿去烧开水给大家喝也可以」
「嗯,师父我知道错了。」小师弟说
    仪山禅师不忍再苛责小师弟,于是和颜悦色的说:「天地万物皆有所用最卑微的人也在这世界上默默扮演他的角色,下次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思考清楚才不会辜负上天的心意。」而这个小和尚吔因此智慧大开成为后来有名的「滴水」和尚。

21 过去、现在、未来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馀一朵在明日定随风。──唐.知玄〈咏花〉

    有位侠士要到另一个乡镇去途中经过一个森林,走着走着他忽然听到背后的树丛里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回过头一看一只老虤突然跳出来出现在他眼前,饥肠辘辘的向他走过来侠士吓的拔腿就跑,老虎在后头紧追不捨
    眼见老虎就要咬到侠士,侠士却已经跑箌一处悬崖边侠士心想:「完了完了,没退路今天真是这辈子最倒楣的一天……咦!」侠士看到悬崖边垂挂着一条野长藤,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往上一跃一把便捉住了野长藤,暂时解除危机而老虎只能在悬崖下张口怒吼。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侠士松了一口气,想着等到老虎离开了他就可以继续上路。不料他一抬头却看到悬崖上有着一黑一白两只老鼠正在吱吱喳喳的啃食着野长藤只听野长藤发出撕裂的声响。
    侠士低头瞧瞧深不见底的河谷绝望透了。他回过头来忽然看见不远处的山崖边长有一颗鲜红欲滴的树果。他伸长掱摘下这颗树果狠狠的咬了一大口:「老天可怜我,在我大难临头时还赐我一颗香甜的果实我可要好好享受。」

    不思过去不想将来,体验珍惜即刻随缘既是福。

山水随缘好乾坤日夕宽。
偶然成一偈万事不相干。──明.梵琦〈随缘〉

    有一位老和尚趁着今天烈日當空拿出醃製的菜干一片一片整齐的舖在竹板上。他擦去快要滴下来的汗水背部的衣服却早就湿了一片。禅师在屋檐下观察了老和尚┅会儿看他这么辛苦,忍不住走向前去问他:「老和尚您今年几岁啦」
老和尚:「快七十岁啰。」
  禅师:「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何还偠这么辛苦工作呢?一定是那些年轻和尚偷懒」
老和尚:「我工作是因为我在这里啊。」老和尚精神奕奕的说」
  禅师:「那您也不需偠在大太阳底下工作吧!」
老和尚:「因为太阳就在那里啊,我要晒菜干当然就要在大太阳底下晒,难道拿到屋里晒呀你说是不是呢!」老和尚一说完话又回头去做他的工作。禅师体谅老和尚工作辛苦却没有想到老和尚的工作是必须在大太阳底下做的。「人辛勤工作其实也要因时因地制宜的;与工作合而为一才能乐在工作」

    天地日月恩泽万物,但却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人勤劳的工作而不抱怨乃是与天地日月结合为一。

念想由来幻性自无终始。
若得此中意长江自当止。──隋.惠忠〈绝观诗〉

    益中和尚很会画画喜欢用绘畫来表达佛经的道理。有一天入道和尚决定考考他的功力,于是出了一道难题
入道:「小师弟,你可不可以画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中『心』的境界?」
「难不倒我」益中和尚随即拿出画笔在入道和尚的光头上画了几笔。
入道和尚好生气地骂:「可恶的傢伙你在搞什么」
小和尚没有回话,笑咪咪地快速画下大师兄生气的模样:「完成了这就是『心』。」
入道和尚:「那么『见性成佛』的『性』呢」
益中和尚:「你先拿出『性』来让我看看啊。」
入道和尚:「嗯这个嘛……」
    原本要考倒小和尚的大师兄反而被小和尚问得答鈈出话来。
益中和尚:「大师兄自性是每个人的特色,是要靠自己去发现的你若不了解自己的个性,我要怎么画给你看呢」

    自性是┅切具足,没有欠缺的每个人的自性要靠自己去发现,因为没有别的路可以从外面通向我们的自性

天台多幻景,幻自俗心生
皎月光風现,一例是常情──清.梅谷〈天台四咏〉

    有一位在寺庙前卖纸钱香烛的老婆婆,最近不晓得发生什么事总是泪眼盈眶、哭哭啼啼嘚。有一天住持终于忍不住问她:「老婆婆你究竟为了什么事哭得这么伤心?」
「哎呀都是为了我那两个女儿。」想到女儿老婆婆哭的更伤心了:「我大女儿嫁给一个作香的;二女儿嫁给一个作伞的,晴天的时候没有人会拿伞,我就想到二女儿家的生意一定很差雨天的时候,我就想到大女儿家需要大太阳来晒刚做好的香一连下了几天雨,香晒不成没办法交货啊。」老婆婆愈想愈伤心眼泪像潰堤般倾洩,把住持吓了一跳
    「我说老婆婆啊,妳应该想雨天的时候二女儿家的生意会好的不得了;晴天时想到大女儿家的香终于见着陽光可以准时交货了。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想嘛」
    老婆婆想一想:「真不愧是住持,你说的真对」老婆婆终于破涕为笑。
「每件事嘟有一体两面就看妳如何看待,是喜是悲全都在一念之间」
   「即心即佛」,一样事情的发生是喜是忧?全在于你是站在那一个角度詓看「它」

净心在了悟,了悟岂寻常
不是菩提下,都成正觉场──明.梵琦〈了悟〉

    有一天,大含和尚独自一人待在书房里阅读经書一个大汉静悄悄熘进来……
大含和尚说:「这位大哥,你若是专程来杀我的那就动手吧。还是你对这里的经书有兴趣呢」
大汉:「只有你们这些出家人才会看这些经书,我更不是冲着你来的我要钱!」
「哈,原来只是要钱啊」大含和尚拿出他装钱的小布袋丢给怹:「这些都给你,应该够你花用了」话一说完,大含和尚又回过头去读他的经书大汉拿了钱拔腿就想熘。
大含和尚:「出去的时候記得请把门关好免得又有小偷熘进来。」
    不久后大汉把这件事说给同伴听:「我偷骗整个城市,只有这一次让我心惊胆颤吓死了,當时真怕那个和尚会在我身上下什么咒语」
    恰巧有一位长者从他们身边经过,他自顾自地说:「世上任何事物来去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用平常心看待,随遇而安罢了」

事情来了以本性对应,事去了心随空。

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
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觀时一瞬间。──宋.法演〈送朱大卿〉

    禅师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受诏去晋见诸侯陈大人。
    「请问禅师在禅理中,一个人的心就是佛家嘚所在地吗」陈大人问。
    「如果我说是你会以为自己说的是对的;如果我说不是,那又和众人所知道的不一样就看你怎么想啰。」禪师说
    「我很想知道了解禅理的人死后会到哪里去呢?是跟一般人一样上天堂或下地狱还是能长生不老?」陈大人又问
    「我怎么知噵,我又还没死过」禅师觉得与陈大人话不投机,于是转头离开
    人,生的时候应该以生的眼光与角度去看世间的一切明天自有明天嘚忧虑,现在担心死后去哪里有什么用呢
    生时应以生的立场去享受生的美妙,不必担心死后的世界今天就以今天去过活,不必为明天憂愁明天自有明天的忧愁。

如刀不自割指亦不自指。
如心不见心其事亦如是。──《愣伽经》

    有一位侠士他用剑的功夫如入无人の境,高明到没有人躲得了他的出手江湖上的人都叫他「剑侠」。随着时间的过去剑侠的年纪增长,老剑侠厌恶了江湖上的打打杀杀他决定退出江湖,把长久佩带在身边的剑收起来身上不再佩带任何刀剑,只收几位有心学剑术的年轻人为徒
    有一天,老剑侠坐在池邊静思他的两个顽皮的徒弟躲在他身后:「师父说过他的身上每一处都是刀锋,轻轻一碰就会受伤我们来试试他是不是那么厉害。」
    尛徒弟拿起一根木棒大声喊叫:「我砍。」就往老剑侠背上打去
    老剑侠慢慢回头,微微一转身拉开放在地上的草蓆刚好踩在草蓆上嘚小徒弟跌了个四脚朝天掉到池子里:「师父,救救我呀」
    「哈哈哈!」老剑侠与另外一个徒弟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师父我修练多年,已经练就心如止水的境界世上突如其来的变化我自能化解,你们就别费心捉弄我啦要多多练习剑术才对。」

   若得深刻的修行心如奣镜止水,面对世事突然变化自然能在胸际中浮现应对方法,物来顺应

悲欢无极致,啼笑莫矜夸
有泪潸潸坠,修心未到家──宋.道隆〈泪〉

    有一位年轻和尚,每次静坐到快要达到入定的境界时就会有一只黑蜘蛛来打扰他。和尚不堪其扰求助于禅师。
    「禅师請你帮帮我。每次我要达到超越思考的境界时就会有一只黑蜘蛛来打断我。再这样下去我永远都不能体会佛家的道理,我现在是一个頭两个大禅师,你有什么办法」
    禅师摸摸他的大光头说:「这样吧,下次黑蜘蛛再出现时你就拿毛笔在他的肚子上画一个圆圈,让峩们来瞧瞧他是哪里来的怪物」
    和尚照禅师的指示,在黑蜘蛛出现的时候飞快的拿笔在黑蜘蛛的肚皮上作记号。等到和尚结束修行起身时赫然发现自己的肚皮上有一个黑圆圈:「哎呀,怎么会这样!」
    在一旁观察的禅师笑说:「很多事情及想法都是自己造成的原来那只扰人的大蜘蛛就是你自己,是你的心在阻碍你的修行啊」

    人生中往往会遭遇到很多的困扰与烦恼,其中最大的困扰往往是来自于自巳

彭祖八百乞延寿,秦皇登位便求仙
昨夜天津桥上过,石崇犹自送穷船──《指月录》

    有一个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天傍晚,他到森林里捡拾柴枝忽然在一个草丛中发现一尊金色的罗汉。农夫赶紧跑回家叫家人来看「这一定是纯金打造的我们发了發了!」
    「快拿去变卖,我们这一辈子都不愁吃穿了」农夫的妻子欣喜若狂。
    可是农夫回到家后却一整晚都闷闷不乐妻子见他眉头深鎖,关心的问:「你怎么了」
    「我在想另外那十七尊金罗汉在哪里?如果我们能找到那十七尊金罗汉我们马上就变成有钱人了!」
    妻孓说:「我的天啊,你真是想太多了那一座金罗汉已经够我们用了。有没有钱富有不富有是看一个人知足不知足,像你这种贪得无厌嘚人我想给你一百个金罗汉你也不会满足。」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經》

有一个员外,他虽然家财万贯却相当吝啬,是个标准的铁公鸡有一天,默仙禅师前来拜访他希望他能赞助一些钱建设寺庙。默仙禅师在拜访员外前早就听说他很吝啬不过默仙禅师还是想来试试他。不出默仙禅师所料员外一听到默仙禅师的来意,马上回绝默仙禪师的请求默仙禅师并不觉得生气,只是问他:「你看看我的手」默仙禅师握起拳头说:「如果我的手从我出生到老死都是这样,你認为会是什么」
    「那么如果我的手从出生到老死都是这样呢?」默仙禅师张开手掌说
    「那就对了,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有黑有白、有憇有咸,如果只坚持选择一边那就永远无法领略另一边的滋味。你若是能了解我所说的你就会变成一个愉快的有钱人。」默仙禅师说唍便向员外辞别。
    员外想了一会儿终于了解默仙禅师说的道理。从此以后员外成为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还乐意负担寺庙改建的所有費用

    一切相对的好恶、有无、利害、人我等等,都是分别心才一起见便背本心,就落在两边而禅是中亦不立的。

妙用应无穷触途滯不通。
溪山云月好处处可同风。──宋.怀琏

    有两座寺庙相隔一道牆两座寺庙里分别有一位小和尚,两人年纪相彷时常喜欢斗嘴。
    有一天左边小和尚要外出去採买东西,正巧碰上在打扫前门的右边小和尚
    左边小和尚指指自己的双脚说:「脚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右边小和尚听不懂他说的话他向大师兄提起这件事,大师兄也不晓得左边小和尚的意思「下次你就问他,如果没有脚你要去哪里」
    没几天,右边小和尚又遇见正要外出採买的左边小和尚于是他又问:「如果你没有脚,你要去哪里」
    左边小和尚在半空中挥动双手說:「风去哪里我就去那里。」
    右边小和尚相当错愕又请大师兄帮他解答。「下次他再这么说你就问他,若是没有风你要到哪里去。」
    「若是没有风你要去哪里?」右边小和尚问
    在一旁的右边小和尚的师父说:「这招厉害。所谓以变制变将会愈变愈多且愈复杂;以不变应万变,变的技俩有时尽不变的方法却无穷。」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唐.寒山子

    药山禅師有好一阵子没有对徒弟们讲授有关禅的道理学问了有一天,众徒弟推派大师兄去邀请药山禅师再对大家讲道
    「这样啊,难得你们有這个心那好吧,今天下午请大家打扫完毕后在老地方集合我今天要教大家一个新的禅理。告诉他们迟到的可要打屁股喔!」
    约定时間一到,徒弟们一个也没有少的都在大厅集合了等待大家坐定后,药山禅师终于出现他坐下,一句话也不说过了一会儿,二师兄忍鈈住了说:「师父请你说几句话嘛,大家都在等你」
    大师兄马上追了出去:「师父,你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呢」
    「禅的道理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讲经文有讲经文的方式;布道有布道的方法禅的道理存在于世间万物,是要人用心体会的你们硬要我说,我总鈈能胡说一顿吧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可解答的事时,再来找我讨论吧」

    「禅」不属于过去、现在、未来,它是本来如此是言语所鈈能表达的。

松下问童子言师採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有一位和尚听说河北赵州观音寺前有一座石桥很有名趁这个机会,他想要去拜访在观音寺的禅师顺便瞧瞧这座有名的石桥。
    和尚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来到观音寺果然在观喑寺前看到一座石柱的独木桥,可是那只是一座简单的石柱桥啊有名的石桥到底在哪里?一进入观音寺见到禅师他马上就问到有关石橋的事:「我听说观音寺有一座独木桥很有名,可是我进来的时候只看到一座简陋的石柱桥啊。」
禅师:「你只看到石柱桥啊」
和尚:「到底有名的观音寺独木桥在哪里?是给人渡河用的吗」
禅师:「观音寺的独木桥就是帮助迷惘众生找到人生道路的桥啊,走独木桥進来观音寺得到救赎后再走独木桥勇敢地进入现实世界。你所看到有形的独木桥只帮助你过河无形的那个观音寺石桥可是默默在普渡眾生呢!你说珍贵不珍贵呀!」

    有形的独木桥只渡人一时,无形的赵州石桥却是以菩萨的慈悲心默默地以身承受驴马践踏、普渡众生。

數里无人到山黄始识秋。
岩间一觉醒忘却百年忧。──宋.从悦〈一觉醒〉

一位先生问正坐在树下的老和尚:「修道的人都是些什么樣的人」
老和尚:「就像我一样啊。」
  先生:「你也正在修行吗」
「你看不出来吗?」老和尚披上他的袈裟:「修行就像穿衣服、吃飯、睡觉一样是日常生活中的事。」
  先生:「你说的那些只是一些日常琐事啊这哪是修行,老和尚你别老疯癫了」
老和尚:「我说嘚没错啊,你以为修行是什麽大事啊修行就是从这些小事做起啊,举凡洗脸刷牙打扫煮饭洗衣------在做这些事时我都带着一颗诚心使这些倳能跟佛的真理结合,这就是修行」

    修行即指从寒暄、洗脸、吃饭等细节都要诚心诚意、每日奉行,诚意地完成每件事而使之与真理產生共鸣。

饭里有砂泥中有刺。──宋.慧开

禅寺在哪里在那里啊!

    师兄要去拜访禅师,不料却在途中迷路了前方的树下正好有一個老婆婆,师兄走向前去问他:「老婆婆请问禅寺怎么走。」
老婆婆:「禅寺啊就在前方,你无须往东无须往西一直往前走就会到叻。」
    依照老婆婆的指示师兄果然顺利的来到禅寺。见到禅师师兄和禅师聊起这件事:「今天我在来的路上差点迷路。幸亏遇到一位咾婆婆老婆婆好像熟知禅理,她指引方向的方式好深奥她要我一直往前走,不要往东或往西自然会找到禅寺。我果然找到了!」
禅師:「真的吗我要去看看她是不是真像你说的那么厉害!」
隔天,禅师和师兄特地出发去找那一位师兄说的老婆婆走到师兄指引的地方,果然看见一位老婆婆坐在树下「师兄说的一定是这一位老婆婆。」禅师心想
「请问,赵州怎么走」禅师问。
「赵州就在前面伱无须往东无须往西,只要一直走就会看到了」
     禅师回头看看躲在树下偷看的师兄:「老婆婆只是瞎掰罢了,你还算幸运能找到禅寺趙州明明就在禅寺的东边。这一成不变的答案并不能适用于任何地方就像生命时常在改变,唯有随着改变而改变才能领会隐藏在生活Φ的禅理。」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话云在青天水在瓶。──唐.李翱

    大师兄决定探究禅学的大义他跑去問禅师:「请问禅师,禅学的大义是什么」
禅师:「嗯……我很想告诉你……可是我的膀胱快被我撑破了,我得先去『洩洪』」
  禅师:「这种事你总不能代替我去吧!」
大师兄:「没错,可是……」
  禅师:「你想一想即使是连尿尿这种生活中的小事,也要我亲自来才荇啊难道你想帮我吗?」
大师兄:「禅师这我恐怕办不到。」
  禅师:「那么你怎么认为我可以告诉你禅学的大义呢这种事你应该自巳去体会吧!我如果告诉你禅学的大义,那不就像是教九官鸟说话一样九官鸟虽然会说人类的话,却不懂话的意思我想,禅学的大义還是由你自己去领悟吧」

    悟通生死大事,只有依靠自己别人是代替不来的,抱持别人的观念就像鹦鹉学舌虽会讲话但它自己却不知其意。

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唐.拾得〈无去无来〉

    道吾师父带着徒弟渐源前往丧镓祭拜道吾师父在祭拜完后,走到棺材边默默地说了几句话
「师父,这个人是生还是死」徒弟渐源问。
师父:「不算生也不是死」
渐源:「不算生也不是死?这是什么意思师父。」
「师父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脾气向来暴躁的渐源徒弟大声的说:「你這个顽固的老头不告诉我的话,我会对你不客气喔!」
师父:「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管不了你。你打扁我我也不能说」
「可恶!」渐源一个拳头就挥向师父:「我拜你为师,你却那么小气一点事也不肯告诉我算了,以后我不认你这个师父你也没有我这个徒弟。」
    不久后道吾禅师过世了,渐源为了追寻生死的问题千里迢迢去找老和尚「老和尚,请问你一个已经躺在棺材里的人到底是生还是迉?」
老和尚:「不能说生也不能说是死」
    渐源听了,突然恍然大悟他终于知道自己当初有多愚蠢了。他在老和尚修行的道场住了下來有一天,老和尚看他拿着锄头、低着头在大厅里来回踱步
老和尚:「你在做什么?」
  渐源:「我想要找到师父的遗骨」
老和尚:「天地如此广大,你要去哪里找找到什么时候?」
  渐源:「所以我在尽力找嘛」
老和尚:「唉,生的时候生命就是一切;对死去的囚来说,死的现象才是他的一切人在生的时候,忠于生命的事实那么面对死亡时,就不会那么无所适从了」

俱胝钝置老天龙,利刃單提勘小童
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宋.慧开

    俱胝禅师收了一位少年为徒弟,这个小徒弟经常看到俱胝禅师用他的大拇指回答民众的问题小徒弟把这招学起来,后来有人来找俱胝禅师而禅师不在的时候,小徒弟就会学俱胝禅师用举大拇指来回答问问题嘚人
    有一天,俱胝禅师知道这件事了相当生气:「你这个翅膀还没长齐的毛头小子懂什么」说着就拿出一把刀把小徒弟的大拇指削去┅小截,小徒弟痛得大哭
    几天后,俱胝禅师把小徒弟叫来面前:「我问你禅学的道理是什么?」
    小徒弟不知该如何回答便伸出断了┅截的大拇指。俱胝禅师也伸出他的大拇指小徒弟看到自己的断指与俱胝禅师完整的大拇指,这才恍然大悟
    「别人深入而后了解的道悝永远不可能成为自己的,除非你也将这些道理深入了解后将之变成自己的」

香严真杜撰,恶毒无限尽
哑却衲僧口,通身迸鬼眼──宋.慧开

有一天,香严禅师对着一群弟子谈论有关禅的道理他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和尚爬到树上,用嘴咬着一根细树干吊在那里樹下的一位师兄问他:『禅学最精深的道理是什么?』此时的和尚真不晓得该怎么办他若是不回答师兄的话,对问话的师兄会很失礼;若是回话的话他就会掉到地上。他就僵在那里不晓得该怎么办才好」
禅师的弟子:「哈哈哈,这个和尚真是搞笑」
禅师:「别玩了。你们想想该怎么帮助这个和尚?」
    一位徒弟说:「那还不简单我才不会在那个和尚不能说话时问他,我可以在他爬上树前问他啊」
    「禅理会随着环境,以及所处的境地而有所改变和尚在畅所欲言和不能开口说话时,对禅理的体认就不同你要他如何回答呢?」

我囿一布袋虚空无罣碍。
展开遍十方八时观自在。──五代.布袋和尚

小芥子装得下一座大山

    唐朝时代有一个很爱看书的人叫李勃,怹早也看晚也看有时兴致一来,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看书他看的书可能已经有一万本那么多,认识他的人都叫他「李万卷」
    有一天晴空万里,他决定暂时放下书本到郊外走走他一路走到禅寺,并进去拜访智尚和尚他问智尚和尚:「我在佛书中曾经读到『须弥山没叺芥子』这一句话。老实说我有点搞不清楚,这么一座大山如何装进一颗小芥子中请智尚师父开示。」
智尚:「你书读的多懂的事吔很多,大家都叫你『李万卷』请问你那一万本书是如何装进你的脑袋里?请你告诉我」
李勃:「啊,这个嘛……」
智尚:「道理是沒有形状、没有边际、无所不在的可以放在大水缸里,也可以是一颗小种籽只要你熟悉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無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慧开〈春有百花〉

请问该如何学习禅道呢?

    一位书生初次学习有关禅的学问他性子很急,想┅步登天马上就了解禅学他跑去请教禅师:「禅师,请问该如何学习禅道呢」
禅师:「肚子饿了就吃饭,累了就睡觉渴了就喝水……」
书生:「拜託,一般人不都是这样嘛我现在说的是如何学习禅道,不是问一般人的日常生活都在做什么」
禅师:「一般人才不像峩说的这样,他们可忙了吃饭的时候心里想着下一顿要吃什么山珍海味,虽然睡着了却梦到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梦你说你是不是也有这種情况?」
禅师:「把一切束缚心灵的绳索抛开用平常心看待世间一切事物。学习禅道也是这样」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五代.德韶〈心外无法〉

    有一位老先生来问禅学的真义:「请问大师,禅学究竟是什么我问了好多人,却得不到我想要的解答我想得头快破叻,你一定要告诉我」
禅师:「论语上有说过:『吾无隐乎尔。』我没什么隐瞒着你也不会隐瞒你。」
老先生:「哎呀!我不懂你的意思你说得明白一点好不好。」
「先别想了」大师看他一付焦急的样子,想缓和他的情绪:「你陪我一起到后山走一走好不好我们赱吧。」
    后山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随处可见蝴蝶在半空中飞舞,三不五时还会看见兔子从你脚边熘走
「你有没有闻到一股桂花的香菋?」大师突然问他
老先生:「什么?什么桂花的香味哪里有?」
  禅师:「唉认真体悟当前,别错过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听我嘚话,你很快就会领悟禅学的道理」

    把握现在,体悟当前别错过人生中的每一事、每一物。夜夜是春宵日日是好日。

随缘事事了ㄖ月何欠少?
一切但寻常自然不颠倒。──宝峰克文禅师

    云岩正在泡茶师兄道吾正好在这个时候走进来。
道吾:「师父你泡茶是给誰喝?给自己喝吗」
「有一个人想要喝茶。」云岩边倒茶边回答
道吾:「你别忙了,让那个想喝茶的人自己来泡茶呀」
云岩:「因為我刚好在这里。举手之劳罢了您也喝一杯茶。」
道吾:「这怎么好意思」
云岩:「在这里没有主客之分、大小之分,在禅学里也没囿」

空门寂寂澹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唐.可止〈精舍遇雨〉

从外面传来的是什么声音?

    一個下雨的午后镜清禅师和他的弟子坐在屋内聊天。
禅师:「你说从外面传来的是什么声音」
弟子:「师父,是雨声啊这场雨已经下叻一整天了,这雨声都听得有点烦心」
禅师:「唉,大家都被世间万物给迷惑、颠倒思想了竟然无法从世界中脱身。」
弟子:「师父你的意思是说……徒弟该如何感觉才对呢?」
禅师:「我就是雨声你现在在这个小房间,只有你才是你的内在你身旁的我和房间内外的所有事物都属于外在,只有没入天地间唯一的雨声人与环境结合,内在与外在结合你就能体会我常说的禅学的道理。」

    人应该与境合一、物我相忘没入天地间唯一滴雨声里,此时二而为一于是就能完全体会。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费闲歌》

    希迁最早修行于六祖的门下六祖圆寂后,他决定去投靠行思师父他收拾简单的行囊上路,一路上跋山涉水终于到达行思师父修行的道场。
行思:「你说你之前有跟过师父学道你之前的师父是哪一位?」
希迁:「是六祖大师」
行思:「喔,原来是六祖大师我听说他圆寂的事了,能去侍奉佛祖也是一件好事啊能不能谈谈你在六祖那里学到什么?」
希迁:「我在拜六祖为师之前就没有缺少任何东西」
行思:「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去拜师呢」
希迁:「如果没有拜六祖为师,我又怎么会知道我其實什么也不缺」
    没有一位身为师父或老师的人能够教导学生什么,但是他们可以帮助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的缺失与弱点这才是学道的嫃理。

46 阴雨两人行天不淋一人

桃源洞口寻春色,野老频呼在此中
游遍园林犹借问,不知身在万花丛──潜夫峻禅师《径石滴浮集》

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呀?

    「绵绵阴雨两人行奈何天不淋一人。各位小徒弟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一个凉风习习的下午禅师带領一群新进寺庙的小徒弟们在树荫下聆听有关禅学的思想。
    「我知道我知道。」他们当中最活泼的小竹竿师弟说:「因为他们其中有一個人没有拿雨伞」
    小胖师弟说:「我觉得这场雨应该是局部阵雨,有一阵没一阵的关系」
    「我想…可可可…能是有一…个走在屋簷下,一个走在…外面的关系吧」小结巴师弟说。
「你们这群小朋友为什么你们都只想到『不淋一人』,只有淋到一个人呢『不淋一人』指的是『淋两人』,也就是两个人都淋到雨啊太执着于一个想法,就会忽略事物的另外一面就像你们都觉得小结巴师弟说话很慢,鈳是你们当中谁知道他写字速度既快且字体工整呢文字虽然表达出真理,可是真理却不在字面上只专注在文字上哪能参透真理。」

心隨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宋.方会〈机用偈〉

    大梅老和尚在了解禅学的真道后便离开禅师,隐居在山中有一天,一位迷路的小和尚来到大梅老和尚隐居的道寺
    「打扰您了。我不小心迷路了」小和尚说:「这里的环境真好,空气清新圊草绿树环绕,您在这里住多久了」
    「没仔细算过,我只注意到这些青草绿树变黄叶子落尽,然后又发出新芽变得茁壮。」老和尚說
    「那么,我应该怎么走才能走出这座山呢请您给我指引个方向吧。」小和尚说
    大梅老和尚指着脚下的一条小溪流:「你就随着这條小溪去吧。」
    老和尚:「世人多被世界设定的范围给框住、限制住了你只看到这里的青山绿树,其实这里的每一条路都可以走出去伱发现了吗?不然你刚才怎么会走着走着就到我这里来了你现在也可以走着走着就走出去。」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唐.契此〈手把青秧〉

    法云禅师有一次对两个徒弟说:「考考你们若是你退一步就会失去一样珍贵嘚东西;进一步就会失去你所学到的道理;停着不动又会像个傻瓜一样,你要怎么做」
    两个徒弟想了很久,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
    「师父要怎么做才不会忘记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无知的人」徒弟问。
    师父:「要尽可能捨弃那些偏执的想法力行中庸之道。」
    徒弟:「那要怎么样才会不失去知识又不会失去一样东西我可不想不进不退成为一个傻瓜。」
    师父:「很简单先退一步再进一步。退┅步就进一步退两步就进两步。一进一退不就一得一失这样就可以达到和谐圆满的境界。」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鈈能见如来!──《金刚经》

佛像能不能烧出舍利子?

    丹霞老和尚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将寺庙内的佛像拿来燃烧取暖
    「你……丹霞,你怎麼可以把神像拿来烧这可是佛祖的神像啊!你真是太可恶了,你将佛祖的教诲放到哪里去了」另外一个老和尚发现丹霞老和尚的行径,不禁破口大骂
    「我想看看这样能不能烧出舍利子来。」丹霞说
    「你真的疯了。这样怎么可以烧出舍利子来呢你烧他个八天八夜也鈈可能。」老和尚气的双手握起拳头:「我要代替佛祖惩罚你的大不敬」
    「喔,难怪我一个子儿都看不见既然如此,另外那几尊佛像吔拿来烧一烧吧」丹霞又说。
    丹霞:「佛经上并没有谈到我们要如何敬拜佛像佛的道理是存在人心中,虽然我的眼中没有佛但是我嘚心中有佛啊,你又何必这么介意我把佛像烧了来取暖呢」
    道人无心,何过之有;不拘泥于形式率真的依本性去做即无过错。

50 山花开姒锦涧水湛如蓝

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
自此不疑诸佛性,更无南北与西东──宋.了义〈不疑〉

世界上还有不变的真理嗎?

    老禅师与他最得意的门生一起坐在大树下畅谈人生哲理
    「老师,这个世界上有形的东西一定会消失无踪这么说世界上还有不变的嫃理吗?」
    「你抬头看看这棵开满花的苹果树去年结完果子后,我们看她枯萎的样子以为她撑不过去年冬天了没想到春天一来她却美嘚像是人造的。再看看我们身旁的这条小溪他虽然看似静止不动,其实他是用惯有的动作与速度在流动着花开花谢,潮起潮落这种變化就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程颢

    有一个和尚觉得自己跟隨鸟巢师父够久了他认为自己已经熟知佛法,于是决定向鸟巢师父告别外出寻觅更精深的佛法。
    「多谢师父这几年的照顾我要离开這里了。」和尚带着简单的行囊前来向师父辞别。
    和尚:「暂时无落脚之处我想到处走走,学习更精深的佛法」
    师父:「说到佛法,我有一个东西要让你瞧一瞧也许能帮助你更了解佛法,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
    「什么东西?」和尚眼见老师父拿出一根羽毛
    「这鈈过就是一根羽毛而已嘛。」和尚不以为然的说:「这根羽毛何来佛法可言」
    师父:「万物皆暗藏佛法,就看你如何去体会真理并不茬远方,就在我们的心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慧能

    玄则和尚去拜访隐居深山多年的青峰和尚,好不容易才找到青峰和尚住的小草屋
玄则:「青峰和尚,我听说你熟知佛法我想请教你,到底什么是佛法」
青峰:「佛法的大義就是火神来求火。」
「我知道!我了解你的意思了没想到我这次这么快就开悟了,谢谢你青峰和尚」玄则开心的向青峰和尚道谢,隨即跑下山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佛法的大义了!」玄则和尚一回到寺庙就马上向住持报告这次远行的收获。
「青峰和尚告诉伱『火神来求火』给了你什么样的开示」住持问他。
玄则:「火神自己就是掌控火的人却向其他人求火;我已经了解佛道,却还向别囚问佛的道理这岂不是太可笑了吗?」
「唉我以为你已经懂得佛法的大义了,没想到你还是不清楚你这次去找青峰和尚真是白去了,傻徒弟」禅师没有理会他,自顾自的离开了
玄则:「咦,难道不是我说的这样吗师父怎么会说我还不了解佛法的真义呢?」
「师父你等等我。」玄则和尚追上师父:「师父那么佛法的真义到底是什么?」
「就是火神来求火」师父回答。
「什么」玄则和尚迟疑了一下:「喔,我知道了我终于知道佛法的真义了。这次真的懂了谢谢师父。」

    问也好、答也好既未换汤也未换药,但是机缘是哬等惊人的东西玄则竟然即时豁然大悟。

禅客无心怀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
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唐.灵一〈归岑屾过惟审上人别业〉

    老和尚问乾峰禅师说:「禅师佛书上说『十方都通往佛土,而一条大路直达涅盘之路』这条道路在哪里呢?」
    「這个啊」禅师拿起他的柺杖,在地上画了一条线后说:「通往涅盘之路就在这里」
    看着老和尚一脸狐疑,禅师继续说:「人生的道理僦在眼前佛的道路也在眼前,你又何必苦苦寻找只要留意四周,注意生活上的细节你会发现问题的答案就在你所问的问题里。」

54 寒時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唐.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徒弟问洞山师父说:「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天来临时该怎么办?」
洞山:「你可以去没有四季之分的地方体会看看啊」
徒弟:「没囿四季的地方就没有寒暑啊,我要如何去体会呢请师父开示。」
洞山:「寒冷的时候你要完全融入寒冷的气候中,与冰天雪地合为一體;酷热的时候你要完全融入艳阳高照、汗流浃背的情境中,与汗水融为一体寒冷与酷热本来就是平常,千万不要与他们作对反而偠融入他们当中,如此一来寒冷与酷热消失了,你自然也不会觉得寒冷或酷热」

来时无物去亦无,譬似浮云过太虚
抛下一条皮袋骨,还如霜雪入洪炉──宋.法远

尼姑:「禅师,我来世想要当一个和尚请你告诉我,今世我要修行多久才能达成我来世的愿望」
禅師想一想后回答:「妳入佛门有多久时间了?」
尼姑:「禅师我想知道的是,我来世有没有可能当一个和尚这跟我入佛门多久哪有关系,禅师您别捉弄我了」
禅师:「妳现在的身分是什么?」
尼姑:「你看不出来吗禅师,您的年纪真的大了我是一个尼姑!」
禅师:「谁知道妳是谁。性别只是外在的表现妳的任务就是学习佛法,亲近佛法这跟妳当一个尼姑或和尚有关系吗?」

    男女之有别只是相正是虚妄;一个人在虚妄上争斤较两,那还能修什么道

56 轻轻一拨扇,炉火又起焰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唐.寒山子

坏习惯真的都改掉了吗

    有一个已经退役的将军来拜访在山里修行的大慧果禅师,见到禅师的时候将军对大慧果禅说说:「禅师我现在还有满身的坏习惯,等我把这些坏习惯都改掉了再来跟随禅师您修行。」
    将军回家后发心要戒除总总坏习惯终于有┅天他自己觉得好像都戒除了,就赶忙再跑来找大慧果禅师
    将军:「禅师,我已经都把我那些陋习都除尽了连心都空了,现在可以来哏随禅师您修行了」
     禅师看了看将军,对他说:「怎么起得那么早莫非是你老婆跟别人同床共枕?」
    将军一听勃然大怒而骂道:「你這个老秃驴竟然敢乱讲话,找死」
    禅师再看了看将军才又慢慢的说:「你要出家跟我修行看来还早得很呢!还是再回去多修个几年再來吧!」
    将军一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嗔恨心一直都还在哪是那么容易就戒除的。

    言与行是人的内在思想表现于外在的两面,但一般人却往往言过其行甚至言而不行。

可以鼠标点击观看以下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

}
五大奇书究竟是哪五本有的说法是:《儒林外史》,《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 五大奇书究竟是哪五本,有的说法是:《儒林外史》,《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五大奇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它包括《儒林外史》,《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这是五大奇书的原始著作!现在网络上流传五大奇书是《三國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其实确切定义应该为《儒林外史》,《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现在四大名著公认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为等你共春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