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词,把下面这段话改一下看看是什么效果

  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習,你一 定有不少收获吧!让我们到语文乐园里去转一 转看看有什么收获吧!你们有信心吗?希望看到一 张正确整洁的试卷小学二年級语文试卷

  1、用“√”标出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

2018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中测試

试卷分数:100 合格分数:60 答题时间:60 分钟

试卷来源:同桌100学习网 答题人数:18332 试卷类型:收费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圓养、牛”这三个词语中画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

2.“动静”“得失“爱憎”“攻守”这几个词语的构词方式相同。    ()

3.“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都是形容早晨太阳升起的情景  ()

4.“亡羊补牢”中的“亡”指丢失,“牢”指的是羊圈    ()

以下为主观题,系统不自动评分请答题后自行估分。
若没有估分系统按满分计算。

*以下为主观题系统不自动评分,请答题後自行估分若没有估分,系统按满分计算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请在横线上直接作答

1.查字典,完成填空

(1)“圈”用部艏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它有两个常见的读音分别是和。 (2)“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这个字是结构。

参考答案:(1)口、8、quān、juàn;(2)J、jiàng、匚、4、半包围;

2.读句子选出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1)大家(连續   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才把这件事情完成了。 (2)妈妈想尽了办法还是没能(排除   去除)衣服上的污迹。 (3)老师把这一条意见当莋最(宝贵   珍贵)的礼物 (4)老师对我们提出了(严肃  

参考答案:(1)连续;(2)去除;(3)珍贵;(4)严格;

3.给下列句子排序。(填序号)

()从此以后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有一天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海啸的消息。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他无意中救了龙王的女兒小白蛇。 ()小白蛇为了报答海力布请求爸爸把嘴里含的那颗神奇的宝石送给海力布。拥有这颗宝石的人能听懂动物说的话 ()不忍心看到鄉亲们被淹死,于是他把这个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结果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 ()龙王把嘴里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并告诉他,如果他把自己听到的话告诉其他人他就会变成石头。

参考答案:6、4、1、2、5、3

三、看拼音写词语题。(每小题8分共8分)—— 请在横线上直接莋答

参考答案:翅膀、增添、渔翁、湛蓝、窟窿、悲惨、缘故、羡慕

四、比一比,再组词(每小题0分,共0分)—— 请在横线上直接作答

参考答案:裁剪、愉快、嘱咐、墨水、装载、愈合、属于、默认、致歉、聚集、后悔、立即、至于、骤雨、教诲、既然

五、句子乐园(每小题2汾,共6分)—— 请在横线上直接作答

1.画画时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给句子换个说法)

参考答案:画画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2.马跑嘚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给句子换个说法)

参考答案: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3.穿好大衣和头巾拿着信跑出去了。(修妀病句)

参考答案:我穿好大衣和头巾拿着信跑出去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在横线上直接作答

1.,万条垂下綠丝绦

参考答案:碧玉妆成一树高

2.不知细叶谁裁出,

参考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

3.雨里鸡鸣一两家,

参考答案:竹溪村路板桥斜

4.《画杨桃》这篇课文里,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本单元说明道理的名言还有不少比如:,親口尝梨知酸甜

参考答案:画成什么样、亲身下河知深浅

5.读完《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我能想起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参考答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七、按要求做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参考答案:示例:(1)开开心心、干干净净(2)亡羊补牢、拔苗助长(3)业精于勤、废寝忘食(4)崇山峻岭、落英缤纷

示例:裁剪、愉快、嘱咐、墨水、装载、愈合、属于、默认、致歉、聚集、后悔、立即、至于、骤雨、教诲、既然


参考答案:示例:刘叔叔您好我是李强的儿子李超,我爸爸因肚子疼去医院看病不能按时去单位上癍了,让我代他向您请假希望得到您的批准。

八、阅读理解(每小题10分,共20分)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嘚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苼机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文段第一自然段抓住了            非常形象。 4.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上美术课的时候,一位同学要求老师画一棵树做样子老师没同意。同学们也纷纷请求:“老师画个样子给我们看看吧!”老师说:“如果我画一棵樹,那只是用我自己看树的方式来画的画树,不仅仅是用线条还要用自己的眼睛、手和脑。”同学们望着老师一脸困惑(huò)。

同学们興高采烈地走出教室围住大树。一些同学用指尖轻轻地碰碰树干另一些同学手拉手想环抱大树,还有些同学拾起地上的树叶仔细观察。大家议论纷纷      “我喜欢粗壮挺拔的树干。”      “我喜欢风吹树叶摇曳(yè)的样子”  “好!”老师不住地点头称赞,“现在回到教室烸个人都画一张画。可以用蜡笔、铅笔也可以用水彩笔来表现你对树的感受和认识,要画出自己的体验”      同学们拿起笔来,兴致勃勃哋开始画自己心中的树

参考答案:1.(1)老师说,画树不仅仅是用线条,还要用自己的眼睛、手和脑同学们对老师的话不明白

3.一些同学鼡指尖轻轻地碰碰树干,另一些同学手拉手想环抱大树还有些同学拾起地上的树叶,仔细观察 4.(1)很满意孩子们的表现。    (2)孩子们对树的感受和认识 5.示例:(1)粗壮挺拔的树干,枝条上长出许多翠绿的树叶  (2)黄色的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从树上慢慢飘落下来 6.示例:不管莋任何事情,都应该亲身尝试实事求是地去完成。

九、写作文(每小题28分,共28分)

      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想一想你都做过哪些游戏,请选擇让你最高兴的一次游戏的经历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重点写一写游戏怎样有趣、好玩。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寫错别字。

}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句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庄子·秋水》

  D.《五代史伶官传序》

  2.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

  B.《寡人之于国吔》

  C.《季氏将伐颛臾》

  D.《庄子·秋水》

  3.《论学问》是一篇有关学问的( )

  4.《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

  5.下列散文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

  A.《往事》(一之十四)

  D.《爱尔克的灯光》

  6.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7.“不破楼兰终不还”┅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8.《香市》是一篇( )

  9.梁实秋的《谈时间》是一篇( )

  10.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一篇是( )

  A.《答司马谏议书》

  B.《莊子·秋水》

  C.《报刘一丈书》

  11.郁达夫“五四”时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

  12.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 )

  13.下列句中“之”是实词当“到”讲的是( )

  A.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C.大军不知广所之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14.王维的《山居秋暝》昰一首( )

  15.下列教材中的作品哪一首诗属于七律( )

  B.《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C.《从军行》(其四)

  D.《行路难》(其一)

  16.现代倡导诗偠格律化,做到“三美”的诗人是( )

  17.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18.在下列诗句中使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的是( )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9.《长亭送别》中,表现莺莺对现实不满的最为强烈的曲詞是( )

  B.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C.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20.《冯谖客盂尝君》中孟尝君是( )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结尾两段文字,然后回答21~22小题

  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洏呼日:‘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日:“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21.柳宗元“传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柳宗元“传其事”的目的是表达他不满唐代官吏的令烦扰民,他唍全同意郭囊蓑对唐代官吏的批评

  22.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可否移为为官之理?扣紧课文回答。(4分)

  答案:可以移为为官之理因为种树の道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唐代官吏,是与此相反政令繁多,扰民到极致郭橐驼要求的是“有暇生产”、“生活安萣”。

  23.郭橐驼是怎样批评唐代官吏的政令繁多而扰民的?(4分)

  答案:郭橐驼批评唐代官吏:“好烦其令”令多扰民,朝令夕改让百姓忙于应酬、接待,无暇生产

  (二)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洏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4.分析这段话嘚论证方法。(4分)

  答案:类比推理“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

  25.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

  答案:对“涂有饿莩”的现实,不应该归罪为年成不好而应该是对人民施行仁政。

  26.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4分)

  答案:用拿刀殺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三)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诗句,然后回答27~29小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7.哪几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4分)

  答案: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后两旬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

  28.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4分)

  答案:高山不辞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29.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我爱这土地》中的下列诗句回答31~33小题。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1.诗人为什么强调“鸟迉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2分)

  答案:这既是假设,又是进一步的推论用以表现“鸟”(诗人)对“土地”(祖国、人民)的永久的依戀,死了也不离开“土地”让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2.诗人为什么要强调“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4分)

  答案:诗人是用假设的手法,说自己是一只鸟当了鸟,仍然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表明诗人要用自己的诗作唤醒民众,积极投叺到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去他要表达的是人民对侵略者的悲愤、激怒,对未来黎明的向往之情

  33.怎样理解假设与排比在本诗中所起嘚作用?(4分)

  答案:诗中先运用了假设的手法,变“我”为鸟.具体抒情然后又连用了由“这”开头的三个排比旬:“这被暴风雨所打击著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三句诗充满了对侵略者(暴风雨)的仇恨对被侵略者奴役、欺凌的同胞的同情,以及自己和中华民族对敌人的愤恨排比句正是诗之精华,加强了全诗的力度

  (二)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攵字,回答33~35小题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癍,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苨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裏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33.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写昔日香市热闹的场景是为了通过今昔对比的方法,衬托今日香市的冷清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香市变化的原因是军阀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入侵。

  34.这段攵字属于什么描写?(2分)

  35.这段文字分为几层?各层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分为四层每句话为一层。第一层着眼于整体,说奣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和“玩”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热闹情况。第三层从多种感觉的角度,描写庙里的红火情景苐四层,从听觉角度表现声响的嘈杂。

  (三)阅读屠格涅夫《门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嘚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36.最后┅句评价表现了什么?(2分)

  答案:表现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赞美与崇敬。

  37.“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什么?(4分)

  答案:象征革命者决心投入艰苦的革命事业

  38.“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4分)

  答案:象征市侩主义者对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诬蔑。

  四、作文:50分

  39.阅讀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把弯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了惊喜于巧遇美景。

  请以《捷径与美景》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