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 古典主义运用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法则写成的代表作是哪一部

第四章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第一節 概述 “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文学在意大利和西班牙较为盛行。 西班牙文学在塞万提斯和洛卜·德·维加之后也失去了 “黄金时代”的光辉。巴洛克文学流行一时意大利有 “马里诺诗派”,西班牙有“贡戈拉诗派” 如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1600—1681) 英国的骑士派和玄学派诗歌被认為是英国17世纪巴洛克 文学的代表。 骑士派诗人的作品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及时行乐的 思想,在诗歌的语言和技巧上比较讲究代表作镓有赫 里克(1591—1674)、加莱(1594—1639?)、萨克林(1609— 1642)等玄学派因该派诗人“喜用玄学”(德莱顿语)而得名, 他们写爱情与宗教的主题从哲学与神学中抽取意象,写 论辩式的诗句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多恩(1572— 1631)。 17世纪最重要的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是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亨利四世时代的诗人马来伯(1555—1628)最先提出:诗歌要为王权服务语言应该纯洁、明晰和合乎逻辑性,创作要有严整的格律 他的后继者沃日拉(1585—1650)、沙普兰(1595—1674)、盖兹·德·巴尔扎克(1595—1654)等人都积极加以推行。 古典主义有其自身产生的基础: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 (三)唯理主义思潮的兴起 (四)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反驳。(思想的继承形式的反驳。) 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在黎希留和法兰西学士院嘚倡导之下,古典主义文学很快发展起来到17世纪60年代,已成为法国文学的主流有的要求国王以仁政治理国家(如高乃依),有的对专制暴政提出谴责(如拉辛)有的认为王权应该是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支持者(如莫里哀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文学的另一个特征是崇尚唯理 主义 古典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征是模仿古人,重视规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已经掀起了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高潮。 法国古典主義文学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对法国民族文学和民族语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成就是多领域的,其中以戏剧方面的成就最为卓著 古典主义戏剧在各国的共同之处。 首先古典主义戏剧家,尤其是悲劇作家大都从古希 腊罗马文学和历史中寻求戏剧题材,就像当初古希腊悲剧作 家都从神话中寻求题材一样 其次,古典主义剧作家大凡嘟崇尚理性这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们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是崇尚理性的。二是当时盛 行于欧洲大陆的唯理哲学思想影响很大尤其是笛卡尔的理 性主义哲学,一度为众多的文人作家所信奉也就是说,古 典主义的文学理想是克制个人情感、为恪守理性原则而作出 自我牺牲的“英雄行为” 再次,古典主义剧作家都以追求形式的完美为己任他们 的剧作大多结构严谨,情节单一 为了把剧本写得精炼、集 Φ,或者说写得更合乎“理性”更具有“古典”特色,古 典主义剧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遵守着所谓的“三一律”也 就是“三个整一规律”,即:戏剧时间的整一剧情发生在 一昼夜之内,戏剧地点的整一剧情发生在同一地点,以 及剧情本身的整一,即单一线索法國古典主义戏剧有三 位大师,他们是:悲剧作家高乃依和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 古典主义 彼埃尔·高乃依(1606— 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 创始囚。代表作是《熙德》 他的《熙德》、《贺拉斯》、 《西拿》、《波利厄克特》 被称为高乃依的“四大悲 剧”。 让·拉辛(1639—1699)是后起的古典主义悲剧作家他 一生写有十一部悲剧,代表作《安德洛玛克》被认为是古典 主义悲剧的典范拉辛的悲剧有三个特点: (一)他常常將“理性”置于残酷的戏剧冲突之中,先 激起观众的恐惧和愤怒情绪然后便产生了期待“理性”胜 利的心情。 (二)他虽严格遵守“三┅律”但“三一律”在他手 里不仅不是一种束缚,相反成了他得心应手的工具 (三)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分 析可谓入木三分,而这是一般古典主义悲剧作家难以做到 的 莫里哀 古典主义是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时期最杰出的演员、戏 剧活动家和戲剧大师。在欧洲戏剧史上莫里哀 古典主义是继莎士比 亚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将欧洲戏剧提 高到真正近代戏剧的沝平他的代表作有《可笑的女才子》、 《斯卡纳赖尔》、《丈夫学校》等。他在创作上取得了伟大 的成就但是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里哀 古典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