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武当一片云雪狼这本书的读后感中的回家读后感

中国名泉瀑布(三)中国温泉
中国名泉瀑布(三)中国温泉
&&&&&&&& 在我国已发现的矿泉和温泉约有3000多处,遍及全国各地。医疗矿泉主要分布大致可分为藏滇热水带、台湾热水带、东南沿海热水带、胶辽热矿水带、南北热矿水带、汾渭热水带等。矿泉和温泉用于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已有悠久的历史。
温泉的疗效作用
 &&& 温泉水之所以会有疗效,主要是因为泉水的物理及化学作用。在物理作用方面,泉水的温热,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水的机械浮力与静水压力作用,具有按摩、收敛、消肿、止痛之效能。另外温泉水中含有矿物质的特殊化学成分,例如钙、镁、硫化氢、二氧化碳、放射元素镭、氡等气体,及铁、锂、硼等元素,还有大量的离子对人体都会有影响。所以随着各种泉水的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温泉的化学作用。
  然而温泉的医疗价值,必须经过水质分析,并且按照不同成分的水质,然后分析各个温泉的疗效,各类型温泉的适应症不尽相同,如硫化氢系的温泉具有兴奋作用,对神经官能症病人较不适合;而碳酸氢钠泉及硫酸钠泉主要用于消化系疾病,食盐泉则用于治疗妇科病及循环系统疾病。
  温泉中不同成分对人体作用尚未完全彻底了解,现在只知道氡元素能增进造血功能、降低血脂、刺泪卵巢发育成熟;温泉中的一些离子,如钾、钙能增强心脏血管功能,调节神经细胞和内分泌(荷尔蒙)腺活动;此外,镁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劲效,钠对肌肉收缩有重要作用;碘、镁还有轻度降压作用。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温泉浴能够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植物神经系统,所以还有一定的保健和延年益寿作用。
西藏德宗温泉
 & 德宗温泉离拉萨140公里,大概需要6小时车程,沿途可以见到黑颈鹤。德宗是一个美丽的藏族小山村,位于一个山谷之中,两旁山坡是那种高山牧场,绿草如茵。小山村建筑是典型的白色,错落有致,中间夹着一个庵堂,金黄的屋顶,终日回荡着海螺声。温泉是一个很奇妙的温泉,是气泡浴,据说可以治很多皮肤病。池子分为男池和女池,中间隔着一堵石墙。更有趣的是德宗温泉的狗,在那儿懒洋洋地晒太阳,躺在温泉边看那些赤身裸体的人沐浴。离温泉7公里的路口可以去有名的天葬台和止贡提寺。
云南金平勐拉温泉
&&&&&&& 勐拉温泉位于云南南部金平勐拉普洱上寨附近的一个山谷里,温泉从石洞中涌出,最尽头大约水深1米多,水汽蒸腾,水温在50至60℃之间,正好可以有桑拿的效果,水中有机矿物质还有天然的清洁作用。正是这种身心的完全放松,水中补给充足的营养,给人予美妙的享受,而对于身患疾病的人则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勐拉温泉的出名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傣族男女裸浴的传统民风。纯朴的傣族青年男女赤身裸体共浴一池,或三五成群边浴边拉着家常,或软绵绵地把身心浸泡在水中,像池中鱼儿串来串去,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云南安宁温泉
 && 安宁温泉又称三迤泉,位于云南省安宁市西北玉泉山麓的安宁温泉旅游度假区,历史上乃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站口。早在东汉初就已经发现此泉,元代赵琏称之为碧玉泉,并赋诗赞美:“泉出安宁最,潜漾溢至和。”温泉水由池底卵石缝中冉冉浮升,水质清丽如玉,水温摄氏40-50度左右,无硫磺味,既可饮用,又宜沐浴,而且水中还含有钙、镁、钠、钾等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汤”。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来到云南安宁,留下了他的记载:“其色如碧玉,映水光艳烨然。”
贵州息烽温泉
&&&&&&&& 息烽温泉位于西风县城东北面,是中国西南有名的温泉。温泉四周山峦起伏,黑滩河、清水河汇合其间,热泉分三处涌出,海拔700米,水温53-56摄氏度,每天涌出量1032吨。属承压裂隙型循环性温泉,潜流深度1232米,泉水循环年龄大于30年,水质优良,含有氡、钙、镁、钠、钾等10多种元素,1981年,经贵州省科学院鉴定为“氡泉”,氡含量每升11.14%马赫,世界少有。特别对治疗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胃炎和铅、汞、锰中毒登疾病效果显著。温泉有著名的八大景,即天台丛林、白石涌泉、奇石观瀑、慈云生佛、清流鸣琴、豸角凌云、天生高桥、洪水古营。还有红水河秀美的山水风光,为温泉更增添了魅力。现温泉建有疗养院,为旅游疗养胜地。
北京昌平小汤山温泉
&&&&&&& 小汤山龙脉温泉位于安定门以北26公里处,因与故宫、天安门同在皇城中轴线上,故称“龙脉温泉”。小汤山镇是京北重镇,素有“温泉古镇”之美称,早在南北朝时魏人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元代更把小汤山温泉称“圣汤”。曾是明清两代皇帝沐浴的行宫,自古就有”洗桃花浴”之说。慈禧太后在此特建御池,池旁竹杆上有乾隆御笔“九华兮秀”刻石。小汤山温泉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许多病症有特殊疗效。位于度假会所北侧的阳光马术会,有400米专业跑道、标准马术培训、专业骑师陪练,以及惊险刺激的障碍赛马活动。
 &&& 华清池位于骊山北侧,是唐代华清宫内的温泉浴池,长年恒温43摄氏度,水质纯净温和,属中性硫酸氯化物钠型水,富含47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特别适宜洗浴。相传周幽王曾在此建骊宫,秦始皇以石筑室,名“神女汤泉”,汉武帝时扩建离宫,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楼阁更为豪华,将温泉发展为池,因“华清宫”建在温泉上,故名为“华清池”。千百年来,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佳句令华清池温泉声名远播。区内还有荷花阁、飞霞阁、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星辰汤、九龙湖、飞霞殿等景点。
大连安波温泉
  大连安波温泉位于大连普兰店市东北部,距普兰店市75公里,距大连市150公里,整个温泉区面积2平方千米。安波温泉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就有南泉和北泉两处泉眼。目前共四口温泉深井,水温高达72度。泉水为无色透明,微具硫化氢味,含可溶性硅酸,氟含量高出一般地下水,是一种重碳酸、硫酸根纳型的高温淡水泉。泉中含多种人体有益物质,对各类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皮肤系统等37种疾病有较理想疗效。安波温泉周围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境内的鸡冠山,山峰奇特,道士沟林场苍松翠柏,遮天蔽日,野鸡、山兔、狍子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林间,是狩猎观光的仙境。
南京汤山温泉
&&&&&&& 汤山温泉位于南京中山门以东约28公里处,这里山青水秀,泉眼群集。温泉的来源是大气降水渗入地下深处,经过地热“加热”后,沿断层裂隙再流出地表而形成的。温泉的水呈微黄色,清澈透明,水中含有30多种化学物质,对皮肤病、关节炎、神经痛均有疗效,有的还能杀死寄生生物,促使皮肤细洁光滑。由于汤山温泉水中所含硫酸根离子较多,而且平均水温都在50℃—60℃,所以称之为“中温硫酸盐水”。汤泉温泉水还用来培育水浮莲,以及非洲鲫鱼。在温泉的附近,还有白、浅黄、灰白等色的菱形体方解石,以及浅黄、浅绿、淡紫的立方体或八面体萤石。这两种矿物都是温泉水带到地面的沉淀物,称为“泉华”。汤山温泉是全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一。
四川海螺沟温泉
 &&& 海螺沟温泉位于四川甘孜州泸定与康定县交界处的磨西镇,是甘孜州的重要旅游景点。在常年平均气温只有l0℃左右的海螺沟,拥有众多大小不一的温泉群。其中,以二营地的温泉为最,泉水从半山腰的泉眼流出,流量可达到8900吨/天,温度高达92℃。二号宿营地有多个温泉池和一个游泳池,水温依次降低,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季,也可同样沐浴。该处温泉也可饮用,富含钙质。很有名的“仙泉瑶池”温泉就在这里,温泉从一巨树下的石缝流出,水温高达80度以上,水质透明、无味、无污染,不但可以饮用,还可以用来洗浴,定能让您心旷神怡,旅途疲乏全无。
四川蜀南温泉
 &&& 蜀南温泉俗称"温潭井"位于珙县城西的洛浦河心,是芙蓉风景名胜区的著名景点。蜀南温泉始现于19l9年,l934年筑池。现今的船形仿古式建筑是1988年建成完工的,内设淋浴室20间,单间盆池26套,男女大浴池各一个,室外温水游泳池一个。蜀南温泉水均温43℃,水质良好,水温适宜,流量充足,属重碳酸钙型,弱碱性。该泉水有较高的水疗价值,能治疗慢性肠胃溃疡病。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泡过温泉后还可以到人悬棺,兴文石海洞乡,蜀南竹海等地去观赏。
广东大东山温泉
 &&& 大东山温泉位于连州市区东北面的朝天镇大乐山自然保护区内,距连州城东北38公里。温泉区建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山上(大东山海拔1450米),密林中,两条小溪沿山而下,其中一条雾气蒸腾的便是温泉。温泉水无味、无毒,还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属于苏打型矿泉水质,据说对皮肤病患者有极好的疗效。出口处水温高达76℃,最低水温40℃左右,这级水温比较稳定,是浸浴的理想处。这里林深木茂,清澈的山溪从林中穿过,一条古老的铁索桥横跨奔流溪涧,与涧边的溪石、两岸的绿树构成一幅山溪小桥图画。
河北遵化皇家汤泉
&&& 位于遵化城西北二十公里,历史上曾是皇家洗浴之地,因泉水四季沸腾如汤,故称“汤泉”。早在l300多年前就被开发利用的汤泉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很有特色。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沐浴,并将其赐名为“福泉”。明万历五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誓师此地,曾修葺汤泉。清朝康熙皇帝不仅多次到此,题诗作赋,而且建造了别具一格的流杯亭。现在的汤泉周长约23米,四周由大理石砌成,池上有石栏,旁边便是“流杯亭”。若在亭中设宴,将盛酒的酒杯放在亭下环形石槽内,杯随水漂,在“漂杯”的过程中,水烫酒热。这种流杯饮酒之法,古已有之,但利用温泉“流杯”,却是汤泉的一大特色。
鞍山市汤岗子温泉
&&&&&&& 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市区以南7.5公里,长大铁路汤岗子车站旁。是全国四大理疗康复基地之一。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泉水温度高72℃、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含有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有滋肤、活络、健体、法病之疗效,常饮可健脾开胃,浴后可令人心旷神怡。汤岗子温泉自唐代时已开始得到利用,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众多,犹如世外桃源。这里林木葱郁、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塔亭相映,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是融康复、理疗、疗养、游览于一处的旅游胜地,末代皇帝洗浴过的“龙宫”,至今保存完好,室内有“扬帆远航”、“鸳鸯戏水”和日本民间故事的彩壁画,栩栩如生。
辽宁葫芦岛兴城温泉
 &&&& 兴城温泉,古称“汤泉”,位于兴城古城东南2.5公里处,其北倚首山,东临流沙河。温泉是因地下溶岩的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矿泉,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臭,水温67左右,酸碱度为7.4,属于高温弱碱性食盐矿泉。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硫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风温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皮肤病和慢性妇科病等均有显著的疗效。兴城温泉风景十分秀丽,北靠挺拔峻秀的首山,东临烟波浩渺的渤海,西望参差错落的古城。兴城温泉发现于唐朝初年,自元代以来,就被广为利用,人们在这里建有致爽亭、汤泉寺。解放后,温泉区修建了数十座疗养院,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滨疗养区。
海南七仙岭温泉
 &&&& 七仙岭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东北边,七仙岭七峰似人的掌指竖立,直指苍穹。前峰高大,海拔1107米,后六峰相依而小。七仙岭温泉位于七仙岭脚下,这里背枕青山,胶林如海,椰林婆娑,野花飘香。整个温泉区约有自喷温泉7口,日出水量7000多吨,最高温度达930C,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广东从化温泉
&&&&&&& 从化温泉位于广州市东北75千米的从化市,为广东著名的游览和疗养胜地之一。这里,群山环抱,碧水为潭,茂林修竹,幽恬宁静。温泉位于许多房屋的中心,为一个圆形大池塘,温度在300C~700C之间,素有“天医处”的美称。这里的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具有较好的医疗作用。对关节炎、风湿症、神经痛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距温泉2千米处,有一瀑布区,内有瀑布三处:“香粉瀑”、“飞虹瀑”和“百丈飞涛”。
重庆南温泉
&&&&&&&&&& 南温泉位于重庆市长江南岸花滩溪畔。泉水出自建禹山,水质清洁,富含硫磺。附近有建文峰、虎啸口、仙女洞、花滩溪等名胜。其中建文峰山陡林密,野花繁多,尤以杜鹃为盛。虎啸口两山对峙,中间有瀑布飞流直下,声如虎啸。仙女洞为石灰岩溶洞,内祀仙女石身,并有诗碑亭。花滩溪则是一条山间急流,无数条瀑布在此汇合入江,溪上可泛舟赏景。
长白山温泉
 &&& 在长白山黑风口滚滚黑石下面有几十处温泉群。它距离震耳欲聋的长白瀑布不到二里,奔腾咆哮的白河擦边而过。长白山温泉属于高热温泉,多数泉水温度在摄氏60度以上,最热泉眼可达82度。长白山温泉有“神水之称”,含有大量硫化氢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对肠胃病、皮肤病、高血压、心脏病和妇科病疗效尤其显著。其中比较著名的长白温泉、梯云温泉和湖滨温泉等,都是吸引中外游人的好地方。此外,还有芦泉、仙人桥温泉群、十八道沟温泉,玉浆泉、药水泉等,是我国东北地区集特色医疗、温泉洗浴、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 温泉又名汤池、灵泉。温泉每小时流量45吨,久旱不涸,常年水温在420C,可饮可浴,堪称黄山一绝。黄山温泉天下闻名,温泉景区即由温泉而得名。在云峰和桃花峰之间,桃花溪清澈见底、潺潺流过,碧水倒映山峰,林木葱茏,数桥飞跨溪水,溪中卵石如玉,岸上名楼如画,亭阁点缀其间犹如人间仙境。这一带主要景点有:白练悬空的百丈泉,形如“人”字的人字瀑,传说中黄帝炼丹的丹井、药臼和药铫,还有太白洗杯泉、试剑石和醉石等。
西湖三大名泉之一玉泉
  & 玉泉位于岳庙之西的杭州植物园内。玉泉长约12米、宽9米,无泉眼,泉水自池底渗出,养鱼百余尾,鱼长数尺,重数十斤。池边有廊,廊檐下有燕筑巢。春天,鱼跃清泉,燕斜微风,景色清幽。
  作为西湖三大名泉之一,玉泉历来就是品茗赏景的名胜。1964年,玉泉在原址上用古典园林的艺术手法加以重建。新建后的玉泉,进门就有一个大的窗框,后面天井内有湖石一块,翠竹数竿,组成一幅天然的竹石写意图。内有几个庭院,庭院间用回廊、粉墙相隔,墙上有漏窗引景,使几个庭院隔而不绝,给人以庭院深深的感觉。进门后先至玉泉池,这里已修饰一新,名“鱼乐国”。
  南北各有小天井配置松、竹、梅小景。向西即为“古珍珠泉”,以前池边石板松动,游人用脚力蹬,池中即有水泡冒出,状如珍珠。整修后石板排列严整牢固,即使用脚力蹬,也少有“珍珠”可见了。穿过“古珍珠泉”,过月洞门,有池名“晴空细雨池”,晴天时地中涟漪四起,细看乃是池底有一串串很细的水珠上冒至水面,而成涟漪,颇有奇趣。
天下第三泉-龙井泉
  龙井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面风篁岭上,是一个裸露型岩溶泉。龙井泉本名龙泓,又名龙湫,是以泉名井,又以井名村。龙井村是世界上著名的西湖龙井茶的五大产地之一。而龙泓泉,历史悠久。龙井泉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为与大海相通,有神龙潜居,所以名其为龙井。又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三泉”。
  龙井泉水出自山岩中,水味甘甜,四季不干,清如明镜。龙井泉的水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当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时,分水线渐渐缩小,最终消失,非常有趣。据说这是泉池中已有的泉水与与新涌入的泉水间的比重和流速有差异之故,但也有人认为,是龙泉水表面张力较大所致。
  龙井泉旁有龙井寺,建于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周围还有神运石、涤心沼、一片云等景点,附近则有龙井、小沧浪、龙井试茗、鸟语泉声等石刻列于半月形的井泉周围。
  龙井泉的西面是龙井村,盛产西湖龙井。龙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之“四绝”而著称于世。古往今来,多少名人雅士都慕名前来龙井游历,饮茶品泉,留下了许多赞赏龙井泉茶的优美诗篇。
  龙井在杭州西湖西南,位于南高峰与天马山之间的龙泓涧上游分水岭附近。这里山色清秀,泉水淙淙,林木茂密,环境幽静,是西湖外围一处闻名遐迩的风景游览地。
  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在龙井发现一枚“投龙简”,上面刻着东吴赤乌年间向“水府龙神”祈雨的告文。可见,在三国时期龙井就已闻名了。由于这里有一口泉井,大旱不枯,相传古时每逢干旱,到此求雨,屡验不爽,以为这口井与海相通,其中必有龙,于是便称它为“龙井”(也叫“龙泓”、“龙湫”)。井旁有龙井寺,初建于五代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井附近曾有“八景”之说,现仅存三处。龙井泉旁,斜立一块石灰岩巨石,高约2米,状似游龙,上刻有“神运”两字,故称神运石;在龙井寺下方公路旁,有一块高3米多,颇似云彩的巨石,这就是一片云。一片云东北的公路下面,有一凉亭,原称二老亭,相传是北宋主持龙井寺的高僧辨才出凤篁岭迎接苏东坡的地方。苏轼曾多次到龙井游览,留下了“人言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
  龙井一带大片出露的石灰岩层都是向着龙井倾斜,这样的地质条件,给地下水顺层面裂隙源源不断地向龙井汇集创造了有利的因素。在地貌上,龙井恰好处于龙泓涧和九溪的分水岭垭口下方,又是地表水汇集的地方。龙井西面是高耸的棋盘山,集水面积比较大,而且地表植物繁茂,有利于拦蓄大气降水向地下渗透。这些下渗的地表水进入纵横交错的石灰岩岩溶裂隙中,最终便沿着层面裂隙流下龙井,涌出地表。由于龙井泉水的补给来源相当丰富,形成永不枯竭的清泉。
  此处由于龙井泉水来源丰富,而且有一定的水头压力,具有一定流速流入龙井,井池边形成一个负压区,原井池中的水在满溢出前,先要向负压区汇聚,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负压区上方的水面前就微微高起,与负压区之间形成一个分界,这就是奇特的龙井“分水线”,似把泉水“分”成两半,雨后由于泉水补给量大,这现象更加明显。
  龙井除泉、景外,更以盛产品质优良、驰名天下的“龙井茶”而名扬中外,游人慕名来游龙井,不少是想品尝一下龙井花的清香茶味的。龙井茶叶色绿,形扁,光滑,整齐,以“色泽翠绿,香气浓郁,味甘爽口,形如雀舌”这所谓“四绝”著称于世。每当阳春3月,春暖花开,“狮峰”、“龙井”上下,层层茶林一片新绿。满坡茶园里三五成群的采茶姑娘,腰系茶篮,口唱采茶调,笑语盈盈地采摘新茶,给龙井山村带来一源生机勃勃的景象。龙井村周围盛产龙井茶叶,其中尤以狮峰龙井为上品,特别闻名。
  而今龙井是融泉名、茶名、地名于一词,集泉趣、茶绿、景美为一地的风景游览景点。游客观水赏景,品茗休憩,络绎不绝。
山西洪洞霍泉
  霍泉,即霍山泉水,位霍山脚下,离下寺不过百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丈之深。它由海场、分水亭、碑亭组成。
  海场为水源池塘,面积约80平方米,依山修筑,源头围护其中,每小时有四立方米的流量涌出,向西流去。早在唐贞观年间,霍泉就可浇灌十余万亩田地,本可造福于人民,但反而给洪洞和赵城两县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据《山西通志》记载:“洪赵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在当地土豪劣绅的挑唆下,两县因争泉水,不断打架斗殴,持续了数百年时间。据碑志记载,洪赵两县在唐贞观元年开始分水,当时的分水是在河内垒起石头把水分开,年长日久,石头就发生移动。直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平阳知府刘登庸的主持下,将霍泉水“三七”分开,赵城七分,洪洞三分,并建了分水亭,亭下用铁柱分隔十孔,是当年洪洞,赵城两县分水的交界处。以后,又建了碑亭。碑亭内碑文记载分水情况,碑阴刻分水图。解放后成立专门机构,水源得合理使用。
  现在,分水亭已成为历史遗迹。唐“十历大才子”之一李瑞有一首咏霍泉的诗:“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素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明朝更寻去,应道阮郎家。”阮郎家即指环境幽静的美好世界。李瑞诗里期望霍泉能流出美好的世界。
山西名泉难老泉
  晋水由智伯渠溯流而上,即难老泉。整个泉系,形成一组的建筑组合。其中有七孔八眼的泉眼,有神奇的中流砥柱、张郎塔、不系舟、人字堰、洗耳洞、真趣亭,还有“南海眼”的难老泉亭,然后是水母楼。
  难老泉水从源于一丈深的石岩中,泉水常年恒温17℃。水的流势不大,清辙如玉,常年不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崔娥”名句的诗篇。
  难老泉的来历:
  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给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一种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想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把最后一桶水递给了马。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鞭挞。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就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
  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
  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再也不担心了。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说,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山西五台般若泉
  位于梵仙山北麓,殊像寺东侧,风林谷出口处,紧挨石凉公路,周围有一片杨树风景林。现在,周围建起了各种仿古建筑,华丽多彩。
  般若是梵文音译,在佛教里作智慧解释。据说这种智慧一般人得不到,只有具备成佛条件的人才能获得。般若泉,就是说饮了泉水能增加智慧。
  般若泉,亦称万岁泉。传说,康熙皇帝上五台山,煮饭喝茶,用的都是般若泉水,故名。历代班禅、达赖朝五台山,都要派专人到般若泉取水饮用。历史上,五台山各寺院来了名贵客人,都要派小和尚专程取水沏茶。五台山传言,般若泉三九严寒天不冻,冷泉水也能沏起茶来,在五台山用其它水沏茶,喝得多了会感到肚胀,用般若泉水沏茶,喝得越多越舒服。
  灵源泉龙岩市东郊的东宝山上有一石室叫“梅岩”。相传明朝御史蔡梅岩曾在此读书。“梅岩”右边有一山洞,洞里长年不断地流出一股清泉。泉水清冽甘甜,传为圣水,喝了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据说,明知县吴忠曾在大旱之年来此求雨有应,于是立下一块“天灵源”的石碑。从此,山泉就名为“灵源泉”了。
  忘忧泉漳平市新桥镇有一座虎岩山,山上于宋代建有一座“虎岩祖殿”。殿宇右侧的坡下有一眼“忘忧泉”。泉水清澈透明,清甜爽口。至于为何称它为“忘忧泉”却没有资料可查。如今,“忘忧泉”和周围的一株数百年的紫薇树、一府古石拱桥,以及附近垅田里特产的“红色泥鳅”成了当地富有特色的风景线。
  九星泉位于武夷山水帘洞北面的九井岩,早先岩上有先春图、桃花林、来禽坞和九井等几处胜景,而今只留下九井一处了。所谓“九井”,是九口一串的天然水井。水井里的水来自一股穿石而出的奇妙清泉,即“九星泉”。饶有兴趣的是,到九井中任何一井汲水,其他的八井都会波动。于是有“一井汲水,九井波动”之说。“九井”名声在外,而“九星泉”却隐没其中。其实“有泉才有井,有井可贮泉”。
  呼来泉俗话说:“好茶需好水”。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宋代就有岩茶入贡。公元1302年就辟有御茶园,并设场官管理。据说,每年“惊蛰”这天都要举行开山仪式,由崇安县令拈香跪拜,口念祭文,鸣金击鼓,率众对着春山茶园高喊:“茶发了,茶发了。”而后方可开山采茶。御茶园采来的茶与园内“通仙井”取来的“呼来泉”泉水泡制的茶,清香扑鼻,饮了令人陶醉。后来御茶园被毁,如今只有一口“通仙井”与永不干涸的“呼来泉”了。
  金钱泉在离宁化县城区2公里的山坳,有一口宋朝就远近闻名的古泉,曰“金钱泉”。它之所以叫金钱泉,是因为其泉眼中方外圆,像一枚铜钱。此泉甘冽清澈,大旱不竭,水质醇厚,表面张力大,能盈出容器约有1厘米。宋朝,泉旁建有“圣水祠”,明末改为“圣水庵”,是古宁化八景之一。现仅存四周砌石,围以扩栏的清泉了。
  湛泉在尤溪县城关通驷桥下,有一眼水质绀碧、口味甘爽的清泉,四季不涸,名叫“湛泉”。早于唐朝就泉围井,且井壁朝内凹。井长八尺、宽二尺、井台高一尺,一方面起着保护泉水清洁,一方面便于人们汲提。在通驷桥上还曾建有以泉命名的凉亭———“湛泉亭”一座,可惜已毁。如今千年古井成了尤溪县胜迹。
  天盖泉漳浦县南梁山风景区秀美,山麓有一由天然岩石垒起的石室,室项盖有巨石,一股清泉从顶上巨石中流出,清冽尤甚,曰“天盖泉”。出泉处刻有“蓬莱深处”四个大字,巨石因泉得名,曰“清水岩”。岩下建有宋代石庵———“清泉庵”。岩、庵皆因泉得名,在福建实属罕有。
  灵泉在“天生石鼓震闽中”的福州鼓山古道上,在《乘云亭》前,有一块岩石上刻着“灵泉”两字,岩下长年不断地涌淌出一股清泉。它就是被人称道的“灵源古迹一泉幽”的灵泉。
庐山第一奇观-水帘泉
  水帘泉,因水下注,遇大石而三折,成一水帘而得名。水帘泉,即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据说该泉在宋代绍熙辛亥年(1191),被一位砍柴人偶然发现。该瀑布由五老峰背九叠谷崖口悬注,沿三级断崖跌落为三叠,总落差120米。一级直落20余米,飘飘袅袅,如垂素练;二叠垂落40余米,喷薄而下,飞珠迸玉。三叠分为两股,凌厉疾迅,跌落60余米之下的龙潭中。三叠泉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得如旒,挂者如帘,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中国十大名泉之一翡翠泉
  泉水清澈,水质纯净,口感独特。泉域处于古朴优雅的原始森林中,林木苍翠,景色秀丽。身临泉边,常使入产生"古今悠悠谈尘外,吸泉聊自润诗喉"的感觉,陶醉在飘忽柔媚的山泉水色之中。
  这里距松潘县城39公里,距成都338公里,远离城市,无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污染,是洁度很高的天然矿泉水资源。
济南五大泉群之涌泉
  水由下向上冒出,不作高喷,称为涌泉。如济南市的趵突泉,就是在大自然中的一种涌泉。如果用人工设计不同压力及图形的水头,亦可产生不同形体、高低错落的涌泉。现今流行的时钟喷泉、标语喷泉,都是以小小的水头组成字幕,利用电脑控制时间、涌出泉水而成。
济南五大泉群之平阴洪范池泉群
 &&& 洪范池泉群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由洪范池、东流泉、扈泉、丁泉、白雁泉、拔箭泉、日月泉、天池泉、墨池泉、天乳泉、墨池等11处名泉组成。
  洪范池是济南西部最著名的泉池,位于洪范池镇洪范村南端。池名源于《尚书·洪范》篇,原意为"大而有常",这里引伸为使洪水就范之意。因池北原有龙词,故又称"龙池"。泉池呈正方形,边长7米,深约5米,池岸围以石栏,栏柱上方雕有蹲狮。池南侧外壁上有一石雕龙头,泉水自龙头口中流出,婉转流入狼溪河。池中因泉水上涌,浮力很大,据说可浮起铜钱,"洪范浮金"为当地八景之一。泉水虽上涌甚急,却不显喷涌之状,故水平如镜。池内水势均衡,不因旱涝而消长,清人杨士元曾题联曰:"常将池影映天地,不以消长随春秋。"洪范池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著名的"阿胶"即是用此水浸驴皮熬制而成。
  东流泉位于洪范池以东,天池山下的书院村内。明代,中丞刘隅曾在此建书院,故此泉又名"书院泉"。泉水自天池山脚下的岩石缝中涌出,注人一方池,然后从池外壁石雕龙头口中喷出,形成溪流。东流泉水势颇佳,是洪范池泉群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昔日泉北侧有"洪福寺",现仅存遗址及明代万历年间诗碑两幢。泉北石壁上有四尊石窟造像,为唐代石刻,极为珍贵。
  扈泉在东流泉南扈山北崖下,因北临古扈城遗址而得名。泉水自一幽深莫测的天然溶洞中涌出,如喷珠泄玉,人称"扈泉涌碧",为当地八景之一。泉旁悬崖上刻有明代学者于慎行书写的"扈泉涌碧"四个大字。
  白雁泉和拔箭泉位于洪范池镇白雁泉村中。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带兵经过此地,到处寻不到水,官兵口渴难耐。刘秀忽见一只白雁从天降落,料想雁落处必有水源,便命人前去寻找,果然发现一处清泉,即"白雁泉"。刘秀喝过白雁泉水后,发现不远处也有白雁,便搭箭射去。雁受惊飞走,箭插在地上。军士将箭拔起,随箭又涌出一股清泉,即"拔箭泉"。白雁泉和拔箭泉水势颇好,长年喷涌,解决了附近村民饮用和灌溉问题。
  日月泉位于洪范池南云翠山顶的长春洞中。泉水自洞底渗出,形成一汪清池,池上盖一石板,板上有两个孔:一孔圆形如太阳,一孔半圆如月亮。阳光自洞口射进,透过两孔,水面隐约有日月之影,甚是奇特。
济南五大泉群之袈裟泉
  又名独孤泉,位于灵岩寺“转轮藏”庙堂遗址的东侧路南悬崖下。清康熙《灵岩志》载:“昔有隐者姓独孤,结茅泉侧,后人以姓命泉也”。明万历年间进士、历城人刘亮采隐居灵岩,于泉边建“面壁斋”,因厌“独孤”二字,便改称为“印泉”,寓意佛教来于印度之意,此名传之未广。后来,因泉旁立有一片被称为“铁袈裟”的铸铁块,取名为“袈裟泉”。
  此泉,泉源旺盛,水质甘美,为灵岩风景区主要饮用水。泉源在岩洞中,洞口被封闭。水自崖壁下石隙流出,汇为一半圆形石池,尔后盘桓曲绕,经石雕龙口泻入一大水池中。池内锦鱼戏游,池周曲廊环绕,危崖峭立,“铁袈裟”立于泉边,别有情趣。
  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济南五大泉群之玉河泉
  玉河泉 在彩石乡玉河泉村内河旁。原名“鱼河泉”,因泉源处河中有鱼而得名。后因“玉”、“鱼”两字音近,沿称为“玉河泉”。水自岩洞流出,过浅池东流,折向北,注入巨野河,为巨野河源头之一。元《齐乘》云“巨合水(即巨野河)出龙山镇南五十里,曰榆科泉”,疑即指此泉。今在村内同一条河旁,还有许多山泉,雨季开泉,奔腾下泻,北流入狼猫山水库。
济南五大泉群之百脉泉
  百脉泉公园,始建于1986年,总面积25公项。它坐落在章丘市区的明水湖畔。章丘以文化著称,既是中国“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东方商人”之乡,还是“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四季气候温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被称作“小泉城”。
  百脉泉公园也因为这一缘故,顺着水势,园林被划分为自然风光区、龙泉寺和清照园三大部分。名泉水景区是整个园林的要素,以明水湖为中心。汇泉阁上俯瞰,可看整个园林;极目远眺,明水市的现代神韵一览无余。阁下湖边,建有“濯缨”和“漪漪”两亭,可以休息亭中,玩赏泉水。水上飞架的两座大理石拱桥,将湖划分为三面。南湖小巧;北湖平静;西湖水流急。如能荡舟湖心,水色天光,相映成辉,令人心旷神怡。明水湖中,泉泉相连,园门口有“泉”,泉水汨汨,奔突向上;“龙湾泉”,泉水涌动,波光粼粼;“金镜泉”,泉水如镜,闪铄晶莹。
  闻名遐迩的“百脉泉”在梵王宫殿下,由南北两组涌泉汇成,中架拱桥相通,池内涌珠浮翠,堪天下奇观。龙泉寺在百脉泉北岸,为济南地区著名佛寺,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现仅存大殿梵王宫。伫立梵王宫前,秀丽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位于百脉泉与园西北处的清照园,占地18000平方米,为纪念绝代女词人李清照而兴建,建筑有吟风榭、碑廊、漱玉堂、燕寝凝香、金石苑、易安楼,园内有群楼林立金碧辉煌,,悠悠秀竹冉冉翠柏,又有淙淙流水,镶嵌林列着全国知名书法家的书法碑刻,琳琅满目,是一座集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园中之园。百脉泉公园遍地涌泉,泉清水澈,历代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就是这里。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年),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学发展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诗人。
西部大峡谷温泉
  那是在初冬的日子,初冬的日子总有洁净清爽的况味。而坐落在云南省北大门的西部大峡谷温泉正是以这样的况味,让我打着呼噜的激情苏醒,让我仿佛是在临花照水或者惊鸿一瞥的瞬间,就折服于它的灵性,并在心灵深处任由这感觉永远蜇伏。
  初次沐浴在或曲折幽秘,或形态各异的诸如月牙、太阳形的温泉池里,犹如躺在大峡谷柔软温情的胸上,天空稠密的雨丝轻轻地飘洒在脸庞。空气过虑得十分新鲜,不由我不贪婪地呼吸着,任由温暖的泉水抚慰自己青春的身体,沉醉于大峡谷温泉那柔若轻纱,袅袅升腾的云雾。从谷底仰望开去,金沙江岸连绵的山峰对峙壁立,风姿绰约,气势恢宏又绝尘缥缈。这一刻,除了惆怅的向往,更有一种宁静与安详。
  有月色的大峡谷温泉美轮美奂。黛蓝的天幕飘浮着薄薄的雾团,那么优雅伤感地飘浮在夜的水面,柔情似水的轻音乐舒缓地敲击着心魂。静静地泡在温泉里,静静地赏玩着如水的月色,赏玩着水中光怪陆离的灯影,一任自己在丛丛芦苇与奇异怪石间悄悄穿行,在那种微微晃动的眩晕中半梦半醒悠悠忽忽,在幽雅的氛围里,细致地品味花之香、风之语、水之声,天籁之韵怎样在空旷无遮的月夜里游来荡去……往事恍若云烟,我的四肢,我的整个身心,分外轻松,不知不觉渐渐地舒缓下去,终于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干,只柔软地卧在水里,忘了时刻,忘了自己,直到猛然间惊醒,忽而觉出城中的灯影微茫地弱了,才漫步回家,脑子里却空格下一幅芦丛摇曳,芦花点点,月色迷人,灯影迷离的好画,那月,那水,是如此的谈远,流泻出物化的思绪,写意出纤巧的诗行。
台湾省的四大温泉之一:四重溪温泉
&&&&&&位于恒春半岛的车城乡东北的群山之中,从前与阳明山、北投、关子岭并称台湾四大温泉。周围是一片朴素幽静的农村,空气清新。泉水涌自虱目山麓的石缝中,常年汩汩不断,水温约50-60℃,为碱性碳酸泉,水清质佳,无色无味,可饮可浴,能治疗漫性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及神经痛、关节炎等,是台湾四大温泉之一。初入浴时,只觉水质腻滑得像油一般,使人满身的疲惫顿消,浑身郐畅无比,浴罢会有飘飘欲仙之感。温泉附近的旭海村,有一片草原,广达300多公顷,纯朴而独特。
台湾省的四大温泉之一:陽明山溫泉&
  陽明山溫泉遠離塵囂的城市後花園陽明山位居台北近郊,是台北人遠離塵囂、休閒度假的好去處。由於它位居火山地帶,特殊的火山地形及地質構造,造就了這一區的溫泉景觀。
陽明山溫泉大致可分為4個區域:陽明山國家公園一帶、冷水坑、馬槽及火庚子坪。由於地熱運動頻繁,這4個區域的溫泉所含的礦物成分不同,使得各區域的水溫、泉質與療效也各不相同。
  台湾省软南县关于岭有一眼水火同源的水火泉,称为关子岭温泉。只要划一根火柴伸到水面上就能把火引燃,十分有趣。水上为什么能引着火呢?原来是这个泉中有天然气与水同时冒出,故在水面可以点火。
  庐山的天下第一泉在主峰大汉阳峰南面康王谷中,叫谷帘泉。相传唐代名人陆羽(公元733—804年),以嗜茶著称,撰世界第一部研究茶叶专著《茶经》,世称“茶神”。陆羽对泡茶的水很有研究。他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品尝各地的碧水清泉,按冲出茶水的美味程度,将泉水排了名次,确认庐山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湖北蕲水兰溪泉第三……。谷帘泉经陆羽评定,声誉倍增,驰名四海。历代文人默客接踵而至,纷纷品水题留。宋代学者王禹X考究了谷帘泉水后,在《谷帘泉序》中说到此泉水:“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状,与井泉绝殊。”宋代名士王安石、朱熹、秦少游、白玉蟾等都饶有兴趣地游览品尝过谷帘泉,并留下了绚丽的诗章。白玉蟾对飞流的谷帘泉及泉区胜景作了如下勾画:“紫岩素瀑展长霓,草木幽深雾雨凄。竹里一蝉闯竹外,溪东双鹭过溪西。步入青红紫翠间,仙翁朝斗有遗坛。竹梢露重书犹湿,松里云深夏亦寒。”
  北京玉泉位于西郊玉泉山上泊山间石隙中喷涌而出,淙淙之声悦耳。下泄泉水,艳阳光照。犹如垂虹,明时已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明清两代,均为宫廷用水水源。
  据传,清帝乾隆为验证该水水质,命太监特制一个银质量斗,用以秤量全国各处送京来名泉水样,其结果是:北京玉泉水每银斗重一两。为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一两二钱;镇江中汁泉水重一两三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趵泉水均为一两四钱。证实乾隆自定评泉关键是水质轻为标准。玉泉水含“杂质”最少,水就清,质量最好,长期饮用才能祛病益寿。于是在“水清而碧,澄洁似玉”的“裂帛湖”畔,刻下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玉泉被这位旅游和品泉名人乾隆皇帝正式命名为“天下第一泉。”
  山下有静明园,为辽代玉泉山行宫和金代芙蓉殿行宫遗址,相传金章宗曾在此避暑。元世祖在此建昭化寺,明英宗时又添建上下华严守,清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改名澄心园。康熙十九年(1680年)增修很多园林建筑,于三十一年改称今名。
  园内旧有十六景,即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玉泉趵突、竹垆山房、圣国综绘、绣壁诗态、溪田课耕、清凉禅窟、采香云径、峡雪琴音、玉峰塔影、风重清听、镜影涵虚、裂帛湖光、云外钟声、翠云嘉荫。
  乾隆时又增十六景:清音带、华滋馆、冠峰亭、观音洞、赏遇楼、飞云眼、试墨泉、分鉴曲、写琴廊、延绿厅、犁云亭、罗汉洞、如如室、层明宇、进珠泉、心远阁。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大部毁于兵火。
  静明园内的楼、阁、亭、馆、佛寺、佛塔依山而筑,交融在泉壑、山岩、林木之间,秀丽和谐,是造园艺术的成功范例。风景今以妙高峰的华藏塔、玉峰塔、裂帛湖、华严洞、玉龙洞、香岩寺、圣缘寺等为最著名。
山西太原晋祠三泉&
&&&&&&&&& 从太原市南行40里,达到悬瓮山脚下,有一处山环水绕,古木参天的园林。这里的百余座殿、堂、楼、阁、古色古香,造形优美,还有那著名的周柏、隋槐,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这便是我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晋祠。
  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姬燮即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晋”。人们缅怀叔虞的功绩,便在这晋水源头修了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晋祠的山美,树美,建筑也很美。然而,最令人陶醉的要数那甘醇清凉的晋祠泉水。
  晋祠有三泉,即善利、圣母、难老三泉。这三股清泉为晋祠增添了小桥流水的情趣,曲径通幽的意境。信步园林,只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渠澈水。殿下有泉,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涓流潺潺,如丝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充足,游鱼、碎石、水草,沥沥可见。当年李白游晋祠,曾赞曰:“晋祠流水和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
  这么美的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相传,这是水母柳氏留于世间的。聪慧贤淑的柳氏嫁于古唐村(晋祠)为媳之后,遭婆母虐待,命她每日从远处挑水。某日柳氏路遇一位白衣大士,讨水给他骑的白马饮用,柳氏慨然允诺。饮马完比,白衣大士将手中两龙吐须的马鞭赠给她,并告诉她,只要将鞭子插入水瓮,需水时只要一提,便会水来瓮满。柳氏到家一试,果然十分灵验。三天过去,婆婆一次也没见媳妇去挑水,却见瓮里水满满的。仔细一看,瓮中还插着一条马鞭,于是抓鞭在手,欲打媳妇。谁知鞭刚被抽出瓮外,清水立即顺瓮口涌泻。大水冲走了婆婆,危及到全村人生命财产安全。柳氏见状,毅然用坐势盖瓮,坐压其上。大水压住了,村庄转危为安,柳氏却因此而献身。难老泉上水母楼的水母,就是依“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传说塑造的。
  其实,晋祠泉水并非神鞭所抽出,它的形成时期,距今至少有二三百万年了。最早记载见于《山海经》:“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据《山川志》记载:“悬瓮山又名结绌山……山腹巨石如瓮形故名。宋仁宗时地震,巨石摧崩无复瓮形矣。”所谓山腹巨石如瓮形,不一定仅那块被地震摧崩了的石头;而是指那些由于地下水对碳酸钾的溶解作用而生成空穴的石灰岩溶洞。
  经勘查,悬瓮山和山前倾斜平原的疏松盖层下面的基岩面为一东西向的三级阶梯构造。此阶梯是由大断层造成的。第一条断层在山脚下,落差约100米,此断层使原来在山顶上的本溪统页岩落下来为第四系坡积洪积物所覆盖,构成第二级台阶。第二条断层在第一条断层的东面,使原来在山顶之上的砂岩落下与灰岩直接接触而构成了第三级台阶。中间的台阶由于受两个断层的影响,受地质动力作用最强,造成张裂隙发育。这些裂隙又受地下水的侵蚀、溶解,成年累月地扩大,以至形成了溶洞。悬瓮山石灰岩中的地下水,就是从中间台阶的溶洞中涌出,并冲破松散盖层而成泉的。
  晋祠水源的补给,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靠汾河河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蓄水构造获得的补给,尽管在水量、水质、水温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但经过长时间、长距离的渗流、混合、滞留与调节,使泉水不因季节性的气候变化而变化。晋祠泉的涌水量四季稳定在6480立方米/小时上下;水温恒为17℃;矿化度保持在0.7克/升;水质经久不变,清澈晶莹。据《晋源县志》载:“晋水无蛭,有亦不鸣。”这无疑是与晋泉的水温、水质有关。
  晋祠三泉的水从洞中汩汩流出,千年不息,昼夜不舍,世代为人类造福。早在公元前453年的战国时代,晋祠泉前已修建渠道,使用泉水浇田。经历代人民的不断修缮,到宋时,晋祠一带已呈现出“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景象。现在该泉是太原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除了供应居民食用之外,还广泛使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生产诸方面。
临潼华清池
  古城西安,曾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周秦汉唐等10个王朝的首都,历时约1100多年,在六大古都中,它是建都最富,又有“阻山河四塞”之险。另外,秦岭千峰苍翠,四周八水环绕,气候温和,风物宜人。大自然还在附近,恩赐了不少汤泉,供人们沐浴疗养。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临潼县南的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苍翠清册的骊山北麓,西距西安50里。千百年来,华清池那旖旎的风光、众多的古迹和温滑的泉水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
  华清池也叫骊山温泉。西周时,周幽王曾在这里建过“骊宫”。秦始皇时,又建造殿宇,砌成石池,赐名“骊山汤”。传说始皇曾在这里调戏神女,被唾面生疮,洗之即愈,又名“神女汤”。自秦之后,“千成万国之民,怀疾枕疴之客,莫不宿粮而来宾,疗苦于水”(元苌《温泉颂》),洗浴皮肤病的人接踵而至。唐贞观十八年,建起“汤浴宫”;天宝六年,又大兴土木,再次扩建,使骊山上下,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并将泉池置于豪华的宫殿楼阁之内,改称“华清宫”。因宫在泉池之上,故泉为“华清池”。华清宫内外垂杨细柳,花繁草茂。宫中有六门、十殿、四楼、两阁、五汤,更有长汤十六所,可谓壮丽豪华。
  安史之乱,使华清宫遭到严重的破坏,以后虽有修复,但已大不如往昔。晚唐诗人崔橹在《华清宫》里叹道:“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山下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在废墟上重新建筑,改名灵泉观,成了道士居住的地方。元初,又修了“三清”、“紫微”庙观和“九龙”、“芙蓉”两汤。清乾隆年间,又新修一些汤池。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来西安避难,曾在这里住过。
  这里的温泉共有泉眼四处,水温41.7℃—44.1℃,总流量约为110吨/时,矿化度低,是一个富含氡硅氟及许多微量元素如铁、锂、锶、钡、钾、钠、钙、碘、溴、硼等的矿泉,具有“吞肿去毒”、“润肤去疾”的功能。在医疗矿泉分类上,属于热一高温硫酸钠型淡水。
  步入五门,只见翠柏成荫,鲜花点点,两长排汤池专供游人沐浴。再进飞霞门,有船亭、杨妃池和五间厅等建筑群。杨妃池,原名芙蓉池,传说是杨玉环当年洗澡的地方。白居易《长恨歌》里所说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指的就是这里。池上有一座小亭,名飞霞阁。据传,当年杨玉环每次浴后,都要登亭观景晾发,故又叫“晾发台”。从杨妃池西转,就是温泉源。一泓碧波,迷雾缭绕,脚下暗道,潺潺有声。源的两侧,有唐玄宗诗句:“阴崖含秀色,温谷吐潺谖”10个大家。由此西行北折是解放后新建的建筑物,其中一部分是按照唐“华清宫”的格局而复原的,有些名称都是沿用原名。这里引人注目的是九龙池。九龙池被石堤一分为二。堤半壁有九个石雕龙头,吐泻流涎,水声潺潺。岸边垂柳花篱,倒映水面。池北的飞霜殿,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古色古香。池南是迎宾馆;西侧的九龙汤、莲花汤和海棠汤三浴池,由回廊相连;东去为龙石舫。登石舫,能环视周围如画的骊山秀水。
  从杨妃池南望后门,有西秀岭的老君殿,相传是唐朝元阁的旧址。白居易《长恨歌》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所讲的长生殿的旧址就在老君殿的北边,即今中山林的上部。杨妃池南的五间厅和半山腰的捉蒋亭,是1936年“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居住和就擒的地方。
  “一眼汤泉流各东,浸泥烧草暖无穷;骊山温泉因何事,流入金铺玉(上秋下瓦)中。”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赞美温泉的同时,提出了温泉的成因问题。那么,这处千载流泄的“汤泉”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来,这里温泉地热的主要来源是处于地下深部正在冷凝或者已经冷凝的岩浆所散发的余热,引起局部地温升高。在具备这样热源条件下的地下水,就像我们用炉子烧水一样,会慢慢地热起来,首先形成一个地下热水带。只要地下热源的热量不变,上升的温泉温度也稳定不变。
  其次,地下热水附近的岩层的矿物成分,是地下热水和温泉水质成分的主要来源。地下热水在活动的过程中,溶解了周围岩层的部分矿物成分,并把它带到地表形成了矿泉。因此,矿泉水质成分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形成地下热水附近岩层的组成成分的不同。
  第三,断裂带,尤其是两组或多组断裂相交或复合的地方,在地形上又是初割较深的河谷地带,就可为温泉的出露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因为,纵使地下深处有热水,如果没有上升的通道,也不可能达到地表面形成温泉。华清池温泉,就正处在两条断裂的交叉上。
  最后,温泉水之所以源源不绝,原因在于地下水经常能够得到地表水的供给。据现有的历史资料表明,华清池温泉已经流了3000年以上,今天仍然畅流无阻,并保持着31.3升/秒的流量。这就说明这里上升的热水和下渗的冷水大致平衡,所以才能够长期以来保持一定的水量。
內蒙阿爾山溫泉
 &&&& 阿爾山,並非山名,而是蒙語中“聖水”的意思。阿爾山溫泉,位於大興安嶺西麓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的阿爾山鎮,距中蒙邊境不遠。
  美麗的傳說
  在內蒙古草原上,流傳著一首古老的民歌:
  最兇狠的是王爺的皮鞭,
  最悽慘的是奴隸的淚眼,
  最吉祥的是梅花鹿的雙腿,
  最神奇的是寶泉阿爾山。
  這四句民歌來源於一個瑰奇而美麗的傳說:清代,一個蒙族王爺叫奴隸去打獵,一隻腿上中箭負傷的梅花鹿,跌落在大興安嶺密林深處的泉水池裏,池面冒著團團熱氣。一瘤一拐的梅花鹿遊到彼岸竟然箭傷平復,跑得無影無蹤。王爺硬說是奴隸放走了梅花鹿,並把奴隸的雙腿打斷,扔到草原上去喂狼。奴隸哭喊著在草原上爬行,找到那處泉水。他用泉水洗滌傷口,飲水充饑。幾天之後,折骨重新接好,人也格外健壯了。他欣喜若狂,唱出前面引的那幾句民歌。梅花鹿和奴隸都是得救于阿爾山的寶泉水。
  神奇的療效
  松樹和樺樹交相掩映著的阿爾山鎮南便是礦泉療養院。它構築在綠樹鮮花叢中,遠山近舍,濃淡相宜,宛如一幅水墨畫。
  步入礦泉區,在長500米、寬40米的草地上,密密匝匝排列著48個泉眼。晶瑩澄澈的泉水汩汩而出,久旱不涸。有的相隔咫尺,有的相距數丈,溫溫差卻大得叫人不敢相信。冷泉只有1℃,溫泉不涼不熱,高熱泉則像滾沸的開水,終年升騰著熱氣。礦泉的排列排列形狀也極為有趣,像一個南北躺臥的人體形,有“頭泉”、“五臟泉”、“腳泉”,裏面細看還能分出“眼泉”、“胃泉”等。人們傳說,不同部位的泉水對治療人體相應部位的器官病變,有著神奇的療效。
  據有關部門化驗和臨床記載,溫泉中含有銅、錳、鍶、鋰、鈦、鉬、鋁、鈹、銫、鋇等多種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無素鐳、鈾,對人體的運動器官、消化器官、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疾病均有較高的療效。特別像治療風濕病、關節炎、外傷引起的腰腿疼、胃腸病、皮膚病、脫髮病等,效果更顯著。
  幽雅的小鎮
  邊境小鎮阿爾山,群山環抱,綠樹成蔭,這裡屬半濕潤森林草原地帶,每年盛夏,內蒙古高原驕陽似火,幹風燥熱,而這裡卻是古樹參天,綠草如茵,山花遍野,好似一個天然公園,置身於此,感到格外涼爽。嚴冬的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而這裡熱氣繚繞,泉水淙淙。在暴冷暴熱的內蒙古高原能有這麼一塊優美的地方,實屬難得。
  阿爾山鎮上馳名全國的阿爾山溫泉,不愧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慷慨饋贈。然而,歷代那些荒淫腐朽的統治者們,憑藉大自然的瑰寶向各地來洗療的人們或進行敲詐勒索,或攏絡人心,以利於他傘兵 統治。泉畔很早就建立了廟宇,由喇嘛掌管。他們宣傳,一個活佛死後,曾埋在這裡,他身體各部位形成的泉,能治療人體各部位的疾病。因為是佛爺賜福於人們,所以來洗療的人們,要先向聖水祈禱。到日偽時期,這裡建起了火車站,蓋起了“大和旅館”,成為少數人尋歡作樂的地方。
  如今,阿爾山已成為擁有一萬多人的城鎮。居住在這裡的蒙族、漢族人民,在昔日光濯的草地上,蓋起了百貨商店、郵電局、銀行、醫院、旅館、電影院等,辦起了中學和小學。排排紅磚綠瓦、五顏六色、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綠色山林的映照下,山鎮顯得幽靜美麗。
  每年來阿爾山礦泉療養院洗浴治療的人絡繹不絕。到了端午節,人更多,真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那天清晨,不少人到礦泉山上踏青,療養員往樹上拴紅布條,係葫蘆,表示吉祥和驅魔除病之意。阿爾山真正成了勞動人民的一個療養勝地。
  誘人的風景
  阿爾山除了馳名中外的礦泉療養院以外,還有多處風景旅遊區。每個風景區各有神韻,別具一格。
  春天,杜鵑盛開,迎風傲雪;夏天,林海綠浪,百鳥齊鳴;秋天,紅葉如火,層林盡染;冬天,壁挂冰淩,山坡銀盔。一年四季,既有珍禽益獸,又有奇花異草,諸如飛龍、雪兔、烏鴉、馬鹿、鴛鴦、松鼠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黃芪、芥梗、百合、芍藥等名貴的中藥材,猴頭、木耳、黃花、蘑菇,以及深受日本和東南亞歡迎的蕨菜等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從療養院坐火車40分鐘,便可抵達一個素稱“十里長安”的小鎮——伊爾施。這是阿爾山林業局所在地。小鎮上招待所、旅店、飯店、商店、文化宮、遊樂場、影劇院等各類設施齊全。建在南山上的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蔚為壯觀,山上綠林叢中掩藏著的亭臺樓閣,構築精妙,別有一番情趣。
  離伊爾施50公里遠的天池林場,山圍樹掩,綠波浩渺的林海松濤之間卻鑲嵌著一汪水明如鏡的天地,倒映著青山、松柏、怪石,其情其景,妙不可言。
  此外,由火山岩形成的石塘林、火山堰塞成湖的松葉湖等景區,點綴著阿爾山這塊寶地。大自然的奇妙傑作,加上蒙古包、牧民旅社裏飄出的四弦胡、馬頭琴聲,簡直把遊人帶入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
山东青岛崂山泉&
  崂山,耸立在青岛市东北的黄海之滨,两面滨海,半境通陆,海光山色相互交融,自古为我国名山之一。崂山方圆380余平方公里,尽是奇岩怪洞、云气岚光,古人有“群峰削玉三千仞,乱石穿空一万丈“的赞誉。主峰崂顶巍峨挺拔,高1133米,登崂顶举目四望,唯一见云游浪卷,水天一色,分外壮观。山上飞瀑京戏泉,山下大海扬波。山色与苍海相映,松涛与海潮交鸣,难怪人们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将崂山誉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史传秦皇汉武曾到此寻求仙药。宋元以后不断修建了上、下清宫等,遂成古刹殿宇众多,名胜古迹荟萃的宗教名山,避暑游览胜地。
  崂山多泉,清澈甘冽;矿泉美水,中外驰名。太清宫三清殿前的神水泉,一泓碧水,筑池而蓄,雨来不溢,旱时不竭,水位稳定,清澈晶莹,相传是太上老君诞生之日,由九龙喷吐的圣洁神水,故名。华楼峰碧落岩上的金液泉,是道家所用的炼仙丹之液,“积年久疾,一饮而愈”,道家认为,长饮则长生不老,“脱凡成仙”。翠屏岩上的天液泉,相传是天上神仙送到人间的玉液琼浆。用此水泡茶,闻着香,饮着甜,茶后心旷神怡。
  其实崂山泉水并非神龙和仙家所赐,而是大自然“酿造”的“玉浆”。据地质学家的考察研究,崂山生成于距今7000万年前和北京附近的燕山同时经受频繁的构造活动,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地质学家因此命名为“燕山运动”)。千万年来,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使组成崂山的花岗岩体的断裂纵横交错,节理发育,为大气降水渗入地下花岗岩成地下水,创造有利条件。地下水沿断裂隙、节理流动时,不仅溶解入了钾、钠、钙、镁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还溶入了花岗岩体生成时,在高温下分离出来的、存身于岩石裂隙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崂山泉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2300毫克/升,比一般泉水的含量(15-40毫克/升)高几十倍。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每升250毫克时,即属于矿水;当含量达到每升759毫克时,方可称为碳酸水。当二氧化碳含量大的地下水出露地表时,由于压力变小或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又会从水中逸出,形成呼呼冒泡的“汽水”泉。
  崂山泉水像人工汽水一样呼呼冒汽,喝到口中,清凉麻辣、醇美之感赛过汽水,难怪人们称崂山泉水为“天然汽水”,又称矿泉水。“天然汽水”是一种大量含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学名叫碳酸水。当游离二氧化碳每升达750毫克时,就可和人工汽水媲美了。
  崂山矿泉水不仅是上好的清凉饮料,而且是医疗佳品。长期饮用,对肠胃病、糖尿病、高血压、气管炎均有疗效。崂山矿泉水中还含有适量的氟,饮用此水还有防龋齿作用。崂山矿泉水晶莹碧透,味道醇厚,用以泡茶,清香可口;用以酿酒,香味四溢。酒液呈金黄色,二氧化碳含量丰富,口感柔和香美。用崂山矿泉水酿制的青岛葡萄酒也独具一格,颇有名气。
杭州龙井泉
&&&&&&&& 龙井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面风篁岭上,是一个裸露型岩溶泉。龙井泉本名龙泓,又名龙湫,是以泉名井,又以井名村。龙井村是世界上著名的西湖龙井茶的五大产地之一。而龙泓泉,历史悠久。龙井泉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为与大海相通,有神龙潜居,所以名其为龙井。又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三泉”。
  龙井泉水出自山岩中,水味甘甜,四季不干,清如明镜。龙井泉的水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当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时,分水线渐渐缩小,最终消失,非常有趣。据说这是泉池中已有的泉水与与新涌入的泉水间的比重和流速有差异之故,但也有人认为,是龙泉水表面张力较大所致。
  龙井泉旁有龙井寺,建于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周围还有神运石、涤心沼、一片云等景点,附近则有龙井、小沧浪、龙井试茗、鸟语泉声等石刻列于半月形的井泉周围。
  龙井泉的西面是龙井村,盛产西湖龙井。龙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之“四绝”而著称于世。古往今来,多少名人雅士都慕名前来龙井游历,饮茶品泉,留下了许多赞赏龙井泉茶的优美诗篇。
贵州息烽氡泉&
 & 在贵州省息烽县城东北约40公里的天台山麓,有一个群峰环抱、略呈菱形的山间盆地。这里海拔700米,空气洁净,林木苍翠。清水河和黑河滩两股溪水浅吟低唱,曲折流来,在此悠然汇合成一条小河。河右岸分布有七八个泉眼,滔滔泛花,滚如连珠,这便是贵州省久负盛名的疗养和旅游胜地——息烽温泉。因了这清亮暖流,润肤去疾的息烽温泉,这块原本幽静,深在闺阁的山间盆地,成了一幅美妙的画,成了一首动人的诗,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
  息烽温泉是在远离岩浆源地区由大气降水补给,降水渗入地壳深部经地热增温加热,再沿震旦系白云岩的裂隙涌出地表形成。关于息烽温泉的化学成分,以前一般认为含碳酸钠、碳酸钙等矿物质,把它归入碳酸泉类,后经深入的科学研究测定,才发觉它是一处较为罕见的氡泉。
  氡泉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一沐神汤万病除”,固然有些夸张,但息烽温泉对皮肤瘙痒症、类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后遗症、坐骨神经痛、神经性皮炎、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均有显著疗效。
  如此天然灵液,无疑是贵州的一大瑰宝。据《大清一统志》记载,在光绪年间,当地居民已挖坑为池,露天沐浴。可见人们对息烽温泉的利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过去的漫漫长夜里,息烽温泉一直被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含垢忍辱,蒙羞多年。只有在解放以后,息烽温泉的“天生丽质”被人们充分认识之后,它才一展怀抱,为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服务、享用。
  息烽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53℃-56℃,并且地下储量丰富,单以目前的泉眼,昼夜涌出的地面的天然热水可达4吨多。若登高远眺,你会发现数股清泉沿天台山麓的石隙中涌出,宛若晶莹的珍珠点缀于山间盆地之中,故息烽温泉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也是贵州省40多处温泉中发现的第一处氡泉。
  泉区周围,有“天台丛林”、“豸角凌云”、“白石涌泉”、“断桥眺险”等八处景观,还有留云洞、石手洞、青玉峡等胜景,深得疗养者和各地游客的青睐。每逢节假日,这里人群杂沓,人们结伴相随,或徜徉于大自然的绮丽风光之中,或流连于繁花葱木之中,或神沐于息烽温泉之中,或嬉戏于矿泉游泳池中,笑语弦歌,其乐无穷。
江苏南京汤山温泉&
  南京的温泉很多,其中以汤山温泉最为著名。汤山位于南京中山门以东约28公里处,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泉眼群集,终年泉水汩汩,热气腾腾。
  汤山地区,大约5亿年至2亿年以前的3亿年的时间内,形成了很多成层的沉积岩。由于地壳变动,这些成层的岩石向上拱起形成一种好像馒头状的地质构造,地质学上称之为穹形背斜。轴向延伸的方向是北东东—南西西。到了距今1.5亿年的晚侏罗纪初期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末期,地壳又发生了几次剧烈的变动,汤山这个穹形背斜被北北东和北北西向两组断裂切割的支离破碎,温泉水就在这两组断层线交叉的地方出露,或是沿着北北东组断层的裂隙中潺潺流出。
  那么为何汤山温泉“四季如汤”呢?
  “方池有水是谁烧?暖气腾腾类涌潮。”清朝诗人袁枚早就在《沐汤山》一诗中对汤山温泉的成因提出了疑问。因为断层的存在只是说明了地下有裂隙,地下水可以从裂隙中流出来,也就是说,只道明了“泉”的成因,却没说明“温泉”的成因。关于汤山温泉的成因有几种说法,我们一般认为汤山地区通向地球内部的断裂构造较发育,当水在地球内热带中沿着裂隙下渗时,由于地热的影响,水温就逐渐升高,每深100米,温度升高3℃。在深达1000米以下时,即可获得较年均温高33℃温度而达50℃以上。汤山温泉水的来源乃是大气降水渗入地下深处,经过地热“加热”后,沿断层裂隙再流出地表而形成的。
  汤山温泉的水呈微黄色,透明度较好,没有臭味。水中含有硫磺、钙、镁、钾、钠、锶、铁及少量放射性的钍、镭、氡等30多种化学物质。由于汤山温泉水中所含硫酸根离子较多,而且平均水温都在50℃—60℃,所以一般称汤山温泉为“中温硫酸盐水”。此外,汤山温泉水面上还有氮、氧、二氧化碳、氢及乙烷等气体逸出。这些化学成分,主要是大气降水在下渗过程中,溶滤了各种岩石和矿脉成分所带来,其中有些离子也可能是从深部低温热液中得来。
  汤山泉水清澈透明,对皮肤病、关节炎、神经痛均有疗效,有的还能杀死寄生生物,促使皮肤细洁光滑。自南朝以来,历代达官显宦,文人雅士来此游览沐浴。据说,唐朝德宗时候,有一个叫韩滉的浙江观察使,他的女儿得了“恶疾”,四处求医,都不见好,后来听说汤山泉能治,专程送女儿到汤山沐浴,果然很快治好了她的病。为此,他用为女儿陪嫁的费用,在这里修建了“圣汤延祥寺”(俗称汤王庙)。
  汤泉镇的温泉水,除用作洗浴外,大量的水用来培育水浮莲。同时这里还有远从万里以外乔迁到此安家落户的非洲鲫鱼,它们在这里生育繁殖,生活得很好。因此温泉附近的农民得益匪浅。
  汤山温泉的泉眼附近,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结晶较好的天然矿物。其中有白、浅黄、灰白等色的菱形体方解石,还有浅黄、浅绿、淡紫的立方体或八面体萤石。这两种矿物都是温泉水带到地面的沉淀物,称“泉华”。美丽多姿的泉华,是大自然生命的凝结,能勾起人们奇幻的神思。
河北承德热河温泉
 &&&&&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的避暑山庄,是满清王室各帝王的离宫,规模宏伟,集中了我国南北方建筑布局的特点,综合了我国各地建筑艺术的风格,成为我国各地建筑胜迹的缩影。它与山庄外围巍峨雄伟、具有民族特色的外八庙构成辽阔的文物风景区,成为驰名中外的游览区。
  热河温泉的由来
  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腊月十一日,一支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如逶迤长蛇,进入武烈河河谷(古称武烈水)。为首的,便是年近五旬、黄缎子披风罩着全身的康熙皇帝。他举目四顾,只见怪峰林立,雄奇险峻,脚下地势平缓坦荡。不远处,一洼清泉,水雾蒸腾,萦绕其上。他不禁暗暗称许。军机大臣便在他的马前施礼奏道:“皇上,前方不远是热河上营,这泉名叫热河泉,此处乃是牧场。”七个月之后,即日,康熙在踏勘了周围山川形势之后,纵马来到武烈河旁,河岸绿柳成荫,河水清澈见底,不远处热河泉依旧是雾汽弥漫。脚下绿茵如毯,平缓舒展,麋鹿、马匹三三两两,漫步草地之上。四周翠峦叠嶂,异石林立。尤其是孤石挺立的馨锤峰,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刻,康熙被眼前的真山实水、清泉碧波的美景所陶醉,诗兴勃发:“君不见,馨锤峰,独峙山麓立其东。君不见,万壑松,偃盖重林造化间。”于是,他正式颁令兴建热河行宫(后更名避暑山庄)。
  热河温泉的形成
  大约在7000万年前,承德地区曾发生了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火山岩浆沿岸层裂缝溢出,又使岸层出现了许多断裂缝,地面上的水通过断裂缝深入地壳深处,经地热加温后,水温升高,再沿燕山断裂带中涌出地面。热河泉的水温只有9—11℃,但是,它仍高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8.8℃),所以,它仍不失为温泉。热河泉虽含有较高的碳酸钙、碳酸镁、但矿化度很低,饮用甘甜可口,水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二氧化碳,饮后清凉爽口,可谓天然汽水。此外,微量的氟,可使牙齿洁白无龋;低量硼酸,又有水炎防腐之效。当初营建避暑山庄第一阶段的主要工程,就是在热河泉旁开拓湖区,疏浚泉水。山庄建成之后,在热河泉东侧的平地上开辟了田园瓜圃,引泉水浇灌,瓜果格外香甜。康熙曾赋诗赞美:“土厚登百谷,泉甘剖翠瓜。”
  名泉亦多览,未若此为首
  热河泉,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内湖区的东北隅,“萍香泮”近前,“香远益清”之北。湖畔立一块自然石,上刻“热河泉”三个大字。这里是热河泉的源头,清澈的泉水由地下涌出,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都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提汇入武烈河。因此1933年泉旁曾树一碑,上刻“热河”两字,被当作世界最短的河而列入《大英百科全书》,一时扬名于世。然而,正确地说,它只是一个泉,而非河。所以,1979年正式定名“热河泉”。
  热河泉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泉流四涌,汇成碧波千顷。严冬季节,山庄内外银装素裹,冰天雪地,唯此处碧水涟漪,云蒸霞蔚,春意盎然。夏季,此处清泉细波,清澈晶莹,冷砭肌骨。无怪乎清朝皇帝叹为观止:“名泉亦多览,未若此为首。”
  十里塞湖美如画
  “山庄以山名,而胜趣实在水”,因而湖区也就成了山庄风景优美之处。湖区面积较大,湖面碧波荡漾,湖岸垂柳含烟,湖上一长桥,桥上一心水榭,是赏荷观月的好地方。湖中有一岛,岛上有一庭院,风格酷似江南园林,清乾隆皇帝在此题额曰“月色江声”;岛北面有湖内最大的岛,叫如意州,岛上古迹有观莲所、无暑清凉、花浪屿、云帆月舫等。此外,湖内还有一岛,名曰青莲岛,岛上有一仿造嘉兴南湖烟雨楼的楼阁,也叫烟雨楼。湖中有洞穴幽深奇秀、古松苍劲挺拔的金山阁,它的造型完全仿造镇江金山寺。乾隆曾夸耀这里“天然风景胜西湖”。
  湖区的景致,大致可循三条路线游览。东线,自东宫后部湖畔的小心榭浏览湖区东部和北岸的风光;中线,自万壑松风而下,沿芝径云堤北行;西线,出正宫岫云门,沿林荫道,饱览湖西岸和湖滨风光。热河泉是东线风景的高潮和结晶。
  热河泉四季不同的景致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春天,因澄湖位于泉水源头,湖水清澈见底,游鱼往来,悠然自得。夏天,浮萍点点,撒满水面,泛起阵阵清香。乾隆皇帝遂在澄湖北岸修了一处建筑:萍香泮。秋天,泉水融融,水温较高,节令过了白露、霜降,湖中种植的重台、千叶等品种的荷花,仍然“翠盖临波,朱房含露,流风冉冉,芳气竟谷”。玄烨(康熙)遂在泉南建了“香远益清”。冬天,白雪皑皑,树断云低,山庄大部分湖面的冰层厚达40余厘米,但澄湖水面涟漪轻泛,倒影乱真,游人临此,无不叹为胜景。
  热河泉北,有东船坞。清代,每当夕阳西下的傍晚,画舫或游艇从这里开出,盛开的朵朵荷花,眼见着收拢粉红色的叶片,拳成一枝枝花蕾。乾隆皇帝在《月荷》一诗中,记录了这种奇异的自然景象:“夕阳红绿一湖明,入夕花藏只叶晶,却是清香收不住,因风馥郁送舟轻。”
  田园风光,山庄秀色
  承德避暑山庄除了湖区之外,还有宫殿区、平原区、山区。每一区域,均有不同的情趣。宫殿区位于山庄的南部,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四组建筑,是清帝处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这些宫殿全为青砖素瓦,被参天的古松包围其中,别具一格。“正宫”中的“澹泊敬诚”殿,整个为楠木结构,俗称楠木殿,是山庄的正殿,各种隆重的“大典”,大都在此举行。“东宫”一组,现已不存。
  湖区以北是平原区,沿湖岸自东而西有“甫田丛樾”、“莺啭乔木”、“濠濮间想”、“水流云在”四亭,往北有“万树园”。在平原区西部,仿浙江“天一阁”建有“文津阁”,贮藏过一部“四库全书”。当年,清帝曾与蒙古族王公在此绿草如茵、糜鹿成群的平原上野宴,观看摔跤、射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节目。
  山区在山庄的西北部,约占山庄面积的五分之四。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幽静深邃的峡谷。几个高峰上原有四亭,现仅存“南山积雪”一亭。登亭远眺,“馨锤峰”、“蛤蟆石”、“僧 帽山”、“天桥山”、“鸡冠山”等奇峰怪石和外八庙的幢幢建筑,均一览无余,颇为壮观。
  避暑山庄的东北沿山麓一带,有大型的寺庙群——外八庙。这些庙宇吸收了汉、藏、蒙古等民族的艺术文化特点,造型庄重,巍峨壮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山庄北约50公里,有一处著名的汤山温泉。康熙北巡时曾在此沐浴。汤山温泉的泉水主要含硫,是硫矿泉,水温现测为47.8℃,康熙认为此处温泉水质很好,遂于康熙四十五年在此营建汤泉行宫,作为沐浴避暑之所。温泉流出后,注入赛音河(热河上游三源之一),康熙曾沿赛音河西下,在河畔黄土坎处登舟泛热河,回到热河行宫。
  康熙皇帝曾这样形容避暑山庄外围的风景点:“塞外山脉自西北来,至热河冈峦回合,形势郁盘,环左右百里,周多名泉。”所以,来避暑山庄的游人在饱览了山庄秀色,湖区美景之外,可千万别遗漏了山庄外围的景点。
湖南长沙白沙古井
&&&&&&&& 在湖南长沙市南门外天心阁下白沙街东隅, 有井四口, 由东而西地排列着, 各两尺见方, 甘露从井底涌出, 终年不断, 名曰沙水.清《一统志》载, 井"在县东南两里, 广仅尺许, 最甘冽, 汲久不竭", 誉为长沙第一井.民间脍炙人口的楹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长沙沙水即指白沙井水, 把两地的地名特色分辨明析, 形容尽致, 维妙维肖, 湖南山水精美, 永远流芳千古.
  井水一年四季, 不论长涝久早, 都不盈不竭, 汲以沏茶, 格外芬芳醇爽, 成为品茶家的甘露琼浆.据古时的星象家说, 這白沙井上应天上的长沙星, 故此被誉为"星泉溥润"、"玉醴流甘".甚至被说成: "清香甘美, 为酒不酢, 为浆不腐, 霍乱吐泻, 一饮良已."历來在井的不远处, 开设几家茶馆, 专供白沙井清茶, 被称为长江第一泉.
  白沙泉水质为全市第一, 可与济南的购突泉, 无锡的惠山泉媲美, 白沙井的泉源为什么這样丰富? 就得从附近的地质和地貌条件说起.原來自沙井一带系由远古时期湘江带來的沉积物的堆积而构成的阶地: 并的背后是一列锡山, 因唐代玉锡隐於此而得名.山的上下可分为三层地层: 上层是第四纪中期堆积的斑状红上层, 粘性很大, 遍布着肉纹和裂隙, 能够渗透地表的大气降水;中层是第四纪早期堆积的, 以石英砂岩为主的砂夹砾石层, 透水性强, 能吸引和容纳周围的地下水, 白沙井正位於這一层上, 地质学上称這一层为白沙井层;下层则是比白沙井层更老的页岩和泥质砂岩层, 胶结紧密, 不透水, 能隔断地下水再往下渗透.每当降而后, 雨水便透过斑状红土层, 深入砂砾层.红上层像一层巨厚的滤纸, 將固体颗粒、胶体和各种悬浮物质截下來, 在砂砾中流动的水进一步澄清过滤, 使泉水中泥沙、胶体及悬浮物极少极少, 形成"长沙沙水水无沙".在不透水层以上, 积蓄起來, 形成天然的地下水库.周围又没有深沟切割, 青时附近有老龙潭, 亦可数亩, 位於锡山之下, 又叫锡山塘, 塘的东西两岸, 冈峦夹峙, 有利於白沙井水的补给.
  自沙井水经过地层的层层过滤, 自沙石中涌出, 水质洁净, 清冽甘美, 不仅透明度很高——水存於泉坑, 能见其底, 盛於桶内, 桶底似浮水面, 并且含盐很低, 水味纯正, 水温在16℃—20℃之间.泉源甚盛, 滔滔不绝, 汲久不竭, 几百年來成为千家万户的饮水之源.好水出佳酿, 长沙酒厂生产的色美味佳, 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湖南美酒"白沙液", 便是使用古井泉水酿成, 运销海内外.清乾隆时, 长沙人张久思作《白沙井记》云: "泉出阜腹, 不溢不竭, 其并不甃, 其汲不以绠, 汲者至, 人肩二桶, 手一瓢以待, 以至之先后为次, 先者两人对坐, 迭举瓢, 俯仰若献酬, 汲满, 以次进, 竟日暮不息."
  现在白沙井已列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长沙城不断扩建, 自沙古井的所在地已成为市区, 政府拨款翻铺了井周围白沙街的路面, 整修了路边的地下水道, 以大块条石为材料將古井坑筑砌成略低於地面的扇形小广场, 泉的后面用块石浆砌成半圆形护坡, 井边铺上了麻石地面和国上麻石栏杆.并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污染井水和泉源.泉水自穴底上涌, 水与井口保持齐平, 多余者沿石条缝流到小广场两侧的沟渠中排走.汲水者, 均以勺舀水.手起水涨, 水面倾刻又至井口.
云南大理蝴蝶泉
 &&&& 蝴蝶泉位于苍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如镜。每年到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蝶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
  蝴蝶泉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蝴蝶泉叫无底潭,潭边住着父女二人,女儿叫雯姑,聪明美丽如一朵金花。雯姑长大后和猎手霞郎定下终身后来雯姑被地主抢走,霞郎打猎回来后拼死将他救出。不料官兵追来,二人走投无路,双双跳进了无底潭,顿时,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待雨过天晴,潭中飞出一对美丽无比的大彩蝶,后面还跟着无数的小蝴蝶。那一天是农历4月15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美丽的蝴蝶就会聚集在这里,讲述这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有名的“蝴蝶会”。
  蝴蝶泉离周城很近,周城是大理州内最大的白族村镇,约有近9000人口,这里曾是大理国王的御花园。村内有古戏台,还有本主庙、文昌宫等古建筑。现已被辟为白族民俗旅游村。
台湾的温泉群
 &&& 日本素有“温泉王国”之誉,而我国台湾与之相比毫不逊色。台湾省面积虽不大,但全省处处都有温泉,总数在80—100个,平时供使用和参观的亦达50余处。
  台湾温泉形形色色,泉水的温度一般局限于38℃—70℃与84℃—99℃两个区间。台湾有四大温泉区,集中在大屯山火山群、东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地区。由于台湾横跨两大性质迥异的板块,处于最大的欧业板块的边缘,若干万年前这里曾发生过火山喷发,如今这些火山虽已熄灭,只残留一些死火山或火山岩小岛,不过底下尚有未冷却的火山岩浆,就使是这些地区的地温热流量甚大而不同于其他地方。这便是台湾多温泉的原因。
  &台湾温泉中,以阳明山温泉、北投温泉、关子岭温泉和四重溪温泉最著名,被称为台湾四大名温泉。
  阳明山,原名草山,在台北市北郊16公里处,位于七星山以南,纱帽山东北,磺溪上游。每年2月下旬至4月初为“花季”,樱花极盛,配以梅、桃、李、杏、杜鹃、茶花等,花影摇曳,随风漫舞,把阳明山装扮得分外迷人。200万游人如入画境,与花同春。辟有阳明公园,分前山公园和后山公园。有中山楼、阳明山庄、阳明湖、小隐潭阳明瀑、快雪亭、永河台等景点。因为这里风景绝佳,气候宜人,所以台湾许多军政要员,多择此地建造别墅,为游玩时休憩用。
  阳明山的温泉对这时原景致犹如画龙点晴。阳明山温泉与北投温泉并称为姊妹泉,在台北享有盛誉。温泉自七星岩中涌出,属乳白色和暗绿色两种单纯硫化氢泉,质似米浆,呈弱碱反应。但其水质清洁,水量丰富,四季不竭,可饮可浴,浴后对皮肤十分有益。温泉的水温为57℃,经地下管道导入浴室后温度有所下降,可洗浴。
  北投在台北市的郊区,距台北12公里,位于台北盆地东北角,淡水河的东面。北投同整个台北盆地一样,原是一处沼泽地。距今300多年前,那里只有土著人(凯达格兰人)架莽甲(独木舟)来往其间,外面其他的人是不敢进去的。据史载,北投的开发主要靠福州泉州府的移民。清康熙末年,泉州陈姓人家集合大批人员到北投中心地带开荒种田,发展生产,开创了汉族人一发北投的先河。凯达格兰人居住之处,原名叫巴达奥,乃女巫之意。汉人到此将它译成北斗,以后又改为北投社,直到日本投降,台湾回归中国,才正式定名为北投。北投有新北投、旧北投、上北投、顶北投之分。新北投在一片青山翠谷之中,古木丛林,环境清幽,三面环山,温泉环涌,被列为台湾省十二名胜之一。山林中还有中和寺、玉泉宫、善化寺等古迹。
  北投寺庙之多,亦堪称奇。众多的寺庙里常常信徒如流,香火鼎盛,古刹钟声配以苍林幽泉,别有天地。梵刹钟声、北投夜色、横泉玉雾被称为北投三大奇观。
  北投温泉密布,历来有“温泉之乡”的美称。泉质多为硫磺泉。火山群西南麓北投温泉区,纵横50多公里,有磺溪纵贯于中,沿溪温泉泉眼和地热气喷口密布。泉水流量甚丰。区中磺溪奇观最突出者为“北投温瀑”和“地热谷”。
  “北投温瀑”在北投公园北隅,瀑布落差达20余米。瀑布从巨岩上直泻下来,水花四溅,飘洒成雾。瀑布色呈微黄,热气丝丝升起,若烟若汽;溅起的水珠沾于皮肤,温热若汤;伸手探瀑,炎热非常,不可久浸。原来这是溪谷上游滚热的温泉水汇聚至巨岩上方,跌落岩下而成,虽然高仅20余米,但景致潇洒,不能不说是人间稀有的奇景。
  从温瀑侧旁密林中盘山而上,直走到瀑布源头,便到了驰名中外的“北投地热谷”。居高俯瞰谷中,可见一个大洞,状若大井,涌出热滚滚的泉水,犹如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大泉口。涌泉较水平高出一二尺,旋转若轮。洞口喷出高约三四十米的白烟柱,喷声响若奔雷,声震数里。
  地热谷水温高达90℃以上,倘以铁丝网盛鸡蛋沉于水下,几分钟便可煮熟。因曾有人不慎跌入谷中受烫致死,于是人们“谈谷色变”,给它取名为“地狱谷”。但若站在谷侧岩壁上居高临下,欣赏那颜色微黄的磺雾水汽弥布崖谷的风光,却是别有一番情趣。谷底周围磺气蒸腾,终日烟雾这茫,人称“磺泉玉雾”,飘漫山谷,令人如坠幻境。
  关子岭温泉在台南县白河镇东面,四周群山环抱,清水一泓,为台湾南部第一温泉。
  关子岭温泉又称“水火同源”。因为那里岩隙涌泉时同喷烈焰,高达丈余,水不淹火,火不下水,水炎相借,泉水滚滚如沸,火焰从水中腾起,无烟无臭,池水清澈甘美。游客们莫不以到此一睹为快,并洗个浴为乐事。
  这里的温泉分为清、浊两穴。浊泉温度约80℃,色呈浅灰,状似汤泥,为盐类碳酸泉,用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关节炎等有奇效;清泉温度约50℃,水质清纯,味甘可饮,并可治肠胃病。游人可依各人耐温程度而任意选择入浴,别具风味。
  关子岭温泉自1710年福建高僧参彻和尚发现至今,甘泉不断,烈焰不熄,是“水火相容”的唯一大自然奇观。附近除温泉浴室外,还有大仙寺、碧云寺、白河水库等旅游景点。因此,每年都有不少台胞乐于到此观景沐浴。
  四重溪温泉在台湾屏东县恒秦朝镇以北约13公里的群山之中,泉水从虱目山麓的石缝中涌出,水清质佳,无色无味,水温在45℃—60℃之间。该泉含有一种酸质,可饮可浴,而且能治疗慢性消化道疾病,这是别处温泉难以具备的优点。
  四重溪温泉水清见底,当你入浴时却觉得水滑腻得像油一般,使人舒服异常。人们都说,即使带着满身的疲惫与灰尘,只要到四重溪温泉中经它洗涤与抚慰,便会觉得浑身舒畅无比,浴罢甚至会产生飘飘欲仙之感。
  四重溪温泉处在莽莽群山之中,这里空气清新宜人,未受污染,天空高远蔚蓝,周围是一片清幽恬静的田轩风光。温泉的东产方有一处闻名的石门古战场。此地两山夹峙,断崖绝壁,相距仅30余米。一夫据守,万夫莫开,地势险要卓绝,形成一天然门户,故称石门。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日本侵略者在附近登陆进犯,高山族人民曾在此据险抵抗,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到四重溪温泉游玩观光者,在洗过温水澡之后,多爱顺便到石门古战场凭吊一番。
  台湾的温泉,犹如一颗颗煜煜生辉的明珠,点缀在富饶美丽的宝岛上,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云南腾冲温泉群
 &&&&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怒江以西,高黎贡山西坡,这里与缅甸为邻,是我国要西南边陲的一个边防重慎。腾冲原来叫腾越,清代后期才改称腾冲。境内山川并列,盆地相间,山高谷深,植物茂密,自然景色壮丽多姿。但是,腾冲是最著名的还是:奇特而壮观的火山和遍布全县的热泉……
  地热之乡
  腾冲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平均每7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泉群点,其中11个温泉群,水温高达90℃。腾冲是云南省泉群分布最多,密度最大的县。腾冲的泉群不仅数目多而且类型复杂齐全,为国内罕见,有高温沸泉、热泉、温泉、地热蒸气、喷泉、巨泉、低温碳酸泉、毒气泉、冒气地面等等,种类繁多,简直像一座地热自然博物馆。
  高温沸泉:温度均在95℃以上,高出当地沸点,泉水翻腾滚动不息,被当地人叫为“滚锅”。喷泉:高温、高压水热蒸气从圆形小孔中喷射而出,高出一米多,再纷纷撒落下来,如礼花四射。县城南新华区太和乡硝塘卜高河床中的喷泉,长达半公里,时有时无。涌沸泉隆隆有声,水柱可迸出一人多高。毒气泉。县城东北曲石附近有一处被人们称为“扯雀塘”,就是罕见的毒气泉。泉内喷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喷气孔附近常见被毒死的老鼠和雀鸟。1976年,科学工作者曾把一只壮鹅放在扯雀塘毒气孔上,五分钟内就窒息而死。巨泉:一般高出常温两三度,冬夏不变,而涌水量巨大,其热流量占整个腾冲地区的三分之一。巨泉周围四季芭蕉常绿,隆冬季节远看就像一块镶在大地上的翠玉,姣艳迷人。低温碳酸泉区:一泓清泉,温度与常温一样,便逸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把它搅得上下翻滚,好似一锅滚开的沸水。硫酸泉:热气腾腾,到处是嘶嘶的响声,地表砂石裸露,寸草不生,人们不敢涉足,成为天然“禁区”……这些罕见的奇特景观,构成腾冲地区美妙的泉群画卷。
  与各种热、气泉相伴而生的还为数众多,千姿百态的泉华景观。泉华是热、气泉从地下带来的大量矿物质沉淀、升华的产物,它美丽多姿,常常能引起人们遐思翩翩。灼热的泉华台上,滚烫的热水池畔,到处都生长着蓝绿色的藻类,向人们显示其顽强的生命力。死去的藻丝上积淀了大量泉华,形成了精致的花纹,一层层堆积起来,奇特玲珑,有层状的,笋状的,钟乳关的等各种形态。那些巨大的泉华冢,泉华台,泉华扇,泉华豆,泉华溶洞、泉华瀑布、泉华蘑菇……白如玉,黄似金、琳琅满目,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杰作。
  一 泓热海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年(明崇祯十一年至十三年)滇游期间曾考察了众多的温泉,他在《滇游日记》中着墨最多的是腾冲的硫磺塘。
  硫磺塘在县城西南16公里,一个山坳平台的中央,是一个直径一丈左右,四尺多深的园形小池。池底到处喷水冒气,最大的一个泉眼喷出的水柱有一尺来粗,喷出水面一尺我高,温度达96.6℃。整个水池白浪翻滚,热气腾腾,水汽交鸣,状如沸腾咆哮的大滚锅。当年徐霞客曾冒雨考察了硫磺塘,并有极其生动的描述:“遥望峡中,蒸腾之气,东西数处,郁然勃发,如浓烟卷雾,东濒大溪,西贯山峡。”“环崖之下,平沙一团,中有孔数百,沸水丛跃,亦如数十人鼓扇于下者,……久立不能停足也。”
  在硫磺塘西南两公里多,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小山沟,沟底有一条水溪,两侧是陡峻的崖壁,这就是黄瓜箐热气沟。下至黄瓜菁,一股浓浓的硫磺味迎面扑来。路旁随处可见黄晶晶的硫磺。热气泉穿砂破石,不断喷出,热气的温度高达95℃左右。这里建有黄瓜箐温泉疗养所。疗养所的浴池就砌在冒气的地面上,引入溪水,地面的蒸气就把它加热成热水。除了热水浴池以外,还有一种别有风味的沐浴方法:蒸浴和水浴相结合。蒸浴的床,有的在气孔上铺以卵石、沙子,再铺一至二寸厚的青松毛、牛筋草等,在这些青枝绿叶上再覆草席或蓑衣。入浴者卧在床上,盖上毯子,蒸气徐徐而上,约十来分钟,就开始发汗;半小时后,就大汗淋漓,稍加搓拭,汗垢尽除;再下池沭浴,即全身滑腻;浴后通体爽快,疲劳尽消。在石墙温泉,还有热水泉蒸床。泉出浴池旁,凿沟引进浴池,沟上搭以竹床,热水从床下流过,蒸气遂沿床而上,清洁、卫生,非一般的人工浴室所能比!据分析,这里的汽泉含有钍元素衰变而成的大量氡气,以及其他多种化学物质成分,它与各种中草药配合,能治疗运动、神经、消化、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的二三十种病症,其中尤以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疗效显著,有效者高达80%以上。每年冬春两季,农闲时节,成百上千的群众,常成群结队,携带饮食行李,来这里休息疗养。往往“来时骑马、人抬,拐棍带,走时稳步、挺胸、健步迈”。
  由黄瓜箐往前的约数百米,达澡塘河。河中有一个被火山熔岩堵塞形成的三丈高的瀑布。瀑布左侧的悬崖上有一个岩缝,似蛤蟆嘴,每隔几秒钟就同时喷出两股上大下小的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沧海之州这本书读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