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片放逐法实施时期,古希腊古典时期历史具有什么特点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1学年第一学期长宁区高三历史期终质量抽测试卷.doc 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6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1学年第一学期长宁区高三历史期终质量抽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 15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考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出自于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2.“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 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孔子说过:“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到了他生活的春秋后期,甚至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情况。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①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改称“王” ②地方势力在自己的封地内有大的独立性 ③随着社会发展,血缘关系逐渐松弛 ④周都城频繁迁徙人心不定
奥利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 “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D.否定了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10.由图l到图2
A.商品经济发展
B.文化知识提高
C.文艺复兴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11.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 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A.批判了封建专制,对新社会提出设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
C.批判宗教,提倡理性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民主自由
16. 美国1787年联邦A.①②③④
D.②③④.18世1793年到181518.据英国官方材料,从1837年7月至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包括印度)的进口总值是560万英镑,其中鸦片占60%。这一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A.鸦片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
B.中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C.英国在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D.英国用鸦片贸易扭转正常贸易逆差
20.《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某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列出了下列参考文献:① ②③ ④ 请推断其论题是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C.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D.古希腊政治文明和近代文明的关系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某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列出了下列参考文献:①《地理与文明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 请推断其论题是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C.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D.古希腊政治文明和近代文明的关系
B题干考查如上参考文献的论题,故这一论题应是如上参考文献共同涉及的话题,据此进行排除。A项与②③无关,不符题意。①④标题涉及古代希腊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结合所学,②城邦制度是希腊文明产生的政治因素;③说明的是古希腊文明产生的社会条件,故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是上述参考文献共同涉及的话题。C项只与②有关,不符题意;D项与上述任何一参考文献无关。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材料三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材料四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材料五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 伯利克里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分)(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4分)(3)在学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李明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史航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3分)(5)上述材料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海岸派”和“山地派”的共同政治目标是&&(&&&)A.反对债务奴隶制B.削弱长老会议的权力C.反对贵族专权D.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一个雅典男公民娶了一个漂亮的女奴,后来又嫌弃她身份低下,于是将其休回娘家,如果该女子到法庭起诉其丈夫,你认为法庭将A.进行调解,劝其和解B.制止该男子行为,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男子赔偿,维护妇女合法权益D.不予理睬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件与梭伦改革有关的是①废除债务奴隶制②设立平民可参与的民众法庭③确立了“陶片放逐法”④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其予以政治放逐。公元前415年春,陶片放逐法在雅典城邦的适用终结。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问题:(10分)(1)陶片放逐法实施时期,古希腊历史具有什么特点?(2分)(2)通过阿里斯提德的故事,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8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终身制、世袭制B.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边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D.实行“陶片放逐法”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他所说的“全体人民”指的是A.广大奴隶B.妇女C.男性公民D.外邦人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2届长宁区高三历史一模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2012届长宁区高三历史一模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4:45:3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2届长宁区高三历史一模
官方公共微信陶片放逐法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希腊文:?στρακον),也被翻译为“陶片放逐制”、“陶片流放法”、“贝壳放逐法”或“贝壳放逐制”等。陶片放逐法是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Cleisthenes)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以及极具社会威望、广受欢迎、最可能成为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陶片放逐法译名由来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一词,希腊文意为“?στρακον”,原由希腊
陶片放逐法
文“?στρακον”演变而来,我国法律史学界大多将其译为“贝壳放逐法”或“贝壳放逐制”。究其原因,“?στρακον”一字原义既可指贝壳,亦可译为陶片。近代以来,西方历史学家对雅典陶片放逐制度中所用之“?στρακον”到底为贝壳抑或为陶片也曾存在很大争论。然而截至20世纪90年代,雅典考古发掘出土的“?στρακον”均为陶片,而无一贝壳。为使译名更符合当时雅典城邦所实施的放逐制度的实际情况,现在一般都将Ostracism(即?στρακον)一词译为“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相关制度
陶片放逐法制度实施
陶片放逐法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第6次(亦称为主席团,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会议期间(12月)
陶片放逐法
,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放逐有恢复野心的雅典政治家),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的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地点在雅典的(Agora)。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投票当日,阿哥拉中央用木板围出一个一个圆形场地,并留出10个入口,与的10个部落相对应,以便同一部落的公民从同一入口进场。投票者在选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一说为5年,但都可以为城邦的需要而随时被召回)。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处理好。
陶片放逐法制度优点
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
陶片放逐法制度弊病
历史事实表明,“陶片放逐法”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病,这个弊病就是依此法作出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鼓励波动不定。因此,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断未必都能深思熟虑,用贝壳或陶片投票作出的判决也就未必准确。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贝壳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贝壳放逐法”的弊病更加严重地显露出来,越来越失去了维护民主秩序的作用,相反,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1]
陶片放逐法制度存废
根据古希腊哲学家在《》中的记载,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领导雅典人民推翻僭主独裁统治建立民主政治的过程中(约公元前509-508年)创立了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建立僭主政治的雅典。值得注意的是,该制度的真正开始实施与其制定时间相距甚远。直到中的(Marathon)(公元前490-前489年)之后两年间,雅典平民取得更大的政治权力后,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约为公元前487年),第一次遭受放逐的人士即为前雅典僭主(Peisistratus)的亲戚希帕科斯(Hipparchus)。
陶片放逐在雅典政治中并不非常频繁,而且对于被放逐的人也没有更多的附加惩罚。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公元前415年春,雅典著名平民领袖海柏波拉斯因党派斗争无辜被逐,而后海柏波拉斯被迫远走,结果他在那儿遭到支持的激进分子杀害。这一事件在雅典平民当中造成极大影响,民众俨然将陶片放逐视为一出闹剧,因此此后不再援用,陶片放逐法在雅典城邦的适用自此终结。
陶片放逐法牵涉人物
陶片放逐法阿里斯泰德被逐
阿里斯泰德是较早被“贝壳放逐法”流放的一位权势者。阿里斯泰德指挥过著名的,在抗击波斯侵略的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他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但阿里斯泰德在政治上却是一个贵族利益的顽固代表者。马拉松战役之后,他利用职权,背离民主原则,操纵贵族会议,及时发展民主政治,反对提高平民地位,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出于贵族派的利益,他反对发展工商贸易,甚而反对新建海军以对付波斯的侵略。在民主势力急剧高涨的情况下,阿里斯泰德的种种行为,使他与民主派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于是,被激怒了的民众把他看作是民主政治最危险的敌人。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图谋建立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他下台之后,民主派掌权,使雅典民主政治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陶片放逐法地米斯托克里被逐
地米斯托克里是比阿里斯泰德地位更加显赫的人物,他是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希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担任过雅典首席执政官、首席将军,掌握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地米斯托克对雅典的贡献是卓越的。他组建海军,使雅典一跃成为希腊世界的头等强国;他削弱贵族势力,提高平民地位,加速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在萨拉米战役中,他指挥雅典海军,取得了对波斯侵略者的决定性胜利,为防止的侵扰,他领导修筑了雅典的防卫城墙……地米斯托克里的这些功绩,使他获得了雅典的最高权力和崇高的荣誉,威震希腊各邦。然而,在获得了权力和荣誉之后,却利令智昏起来,变得贪财和爱慕虚荣。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权力,不断营私肥己,不但勒索盟邦,而且敲榨同胞,以此聚敛了大量资财,他的家产在短时间内增加了33倍。与此同时,他还利用种种方式炫耀自己的功绩,经常借公民大会自吹自擂,妄图树立个人威望。地米斯托克里的这些行为招致了民众的不满,雅典公民认为他品质败坏,变成民主的蛀虫,不宜再继续领导一个民主的城邦。公元前472年,雅典公民像对待其他民主政治的敌人一样,用“贝壳放逐法”将他逐出了雅典。这位昔日的雅典领袖,在流放期间,最后竟然投奔了敌国波斯。古希腊文献中,详细地记载了有关地米斯托克里被放逐的事,二千年前判决放逐他刻有他的名字的陶片也在雅典被发掘出来。
陶片放逐法西蒙被逐
是继地米斯托克之后雅典著名的政治领袖。他对雅典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他作为军事统帅,指挥雅典人多次打败波斯侵略军,并彻底消灭了波斯陆海军的有生力量,取得希腊反波斯的最后胜利;西蒙也担任过雅典的首席将军,位高权重;他执政期间,使雅典财富猛增,国力强大,文化事业和市政建设都得到空前的发展。西蒙的这些成就,使他一度获得雅典民众的热烈拥戴,因而在希腊诸邦名噪一时。但由于西蒙本身是一个拥有巨万家资的贵族,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与广大的民众格格不入,所以;在希波战争结束以后,便把持国政,排斥平民,压制民主,滥用权力,甚而接受王的贿赂。这些行为使他逐渐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更为严重的是他与敌对城邦斯巴达的贵族势力相勾结,在雅典推行亲的政策,与民主派对抗。当斯巴达发生人民起义时,西蒙不顾民众的反对,无视国家利益,亲自带兵到斯巴达镇压起义者。而却认为入境的雅典人居心叵测,将他们赶出了斯巴达。这件事使雅典的国家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导致了的公开对抗。西蒙的声誉因此更一落千丈。
陶片放逐法其它被逐
其他被逐人物
●希帕科斯(Hipparchos),出身于雅典Collytus区,卡(Charmus)之子,前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Pisistratos)的一位亲戚,曾于公元前496-495年担任雅典执政官。
公元前487/488(?)年被放逐
●迈加克利斯(Megacles),出身于雅典Alopeke区。
公元前486年被放逐
●卡利色诺斯(Kallias), 出身不详。
公元前485年被放逐
●桑西巴斯(Xanthippos ),出身于雅典Cholargos区 ,曾于公元前479-478年担任雅典执政官。
公元前484年被放逐阿里斯提德(?ριστε?δη?,)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政治家、军事家,绰号“正义的”。他可能在前490年的马拉松战役中第一次被任命作为将军(στρατηγοs)指挥来自家乡的军队,并由于战功而在前489-488年被选为执政官(?ρχων)。很快地,作为陆战专家、正直和“贵族式”的他同海战的倡导人、狡诈的、“民主的”地米斯托克利产生了敌对的关系(根据)。
他们的斗争并未持续多久:前483至482年间他被雅典人以陶片放逐。残留的陶片上,人们指控他“-(zh:里;zh-hans:里;zh-hant:里;)-通波斯”(Medism)及粗暴对待恳求他的人。但有人认为这是民主制度对一个人权势凌驾于集体之上的自然防范。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在投票的当天,有一个不识字的市民走到他面前,要求他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提德”的名字。他照办了,然后问那个市民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他有什么做错的地方。那个市民回答:“他没有做错什么,我甚至不认识他。不过我讨厌到处听到人们称赞他‘正义’”。
5年后,他在入侵时被召回;其后又在时被召回,指挥(Hoplite)同地米斯托克利的舰队并肩战斗,并取得了希波战争决定性的胜利。他在前479年当选为首席将军(στρατηγοs αυτωκρατωρ)镇守亚(∏λ?ταια,另见普拉提亚战役)。在希波战争结束后,他受伊奥尼亚诸邦之托,一手创立了,并订立了各成员筹款的份额,为同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和地米斯托克利也在随后成功地戏弄了斯巴达,为雅典城建起了城墙。
作为雅典首屈一指的政治人物,但据说他死后连葬殓的费用都无力承担,是城邦承担了丧葬的费用并资助他的后人直到公元4世纪。他的贫困可能源于同波斯的长期战事;但琉斯的德米特-(里)-乌斯(Δημ?τριο? Φαληρε??,前3世纪雅典政治家)却提出证据认为他其实拥有不少财富。
●凯勒伊诺斯(Kallixenos),出身于雅典 Xypete区。
公元前483年被放逐
●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Archon 489/8), 出身于雅典Alopeke区,曾于公元前489-488年担任雅典执政官。
公元前482年被放逐
●(Themistocles),出身于雅典Phrearrhioi区,曾于公元前493-492年担任雅典执政官。
公元前471(?)年被放逐
●(Kimon),出身于雅典 Lakiadai区,曾任雅典将军。
公元前461年被放逐
●阿尔巴德斯(Alcibiades), 出身于雅典Skambonidai区。
公元前460(?)年被放逐
●迈恩(Menon),出身不详。
公元前457年被放逐
●(Thucydides),梅涅西亚斯(Milesias)之子,出身于雅典 Alopeke 区(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同名,为不同的两个人)。
公元前443年被放逐
●海柏波拉斯(Hyperbolos), 出身于雅典 Pherthoidai区。
公元前415年被放逐
萨瑟(samouous)希腊史学家
(注:图为写有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名字的陶片)
●(∑ωκρ τη );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出身雅典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苏格拉底之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片放逐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