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水浒星宿变身原著里面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星宿的称呼?,是不是翻拍的硬加进去的

    水浒人物到底有多少,出场的725人中,男人有665个,妇女有60个。这725人如按其职业划分的话:官员88人,小吏56人,士兵4人,地主(包括土豪、富户)67人,知识分子5人,艺人13人,僧道20人,奴仆14人,百姓58人,少数民族(包括辽国上下)74人,手工匠15人,娼妓4人,农民41人,绿林好汉33人,商贩30人,其他起义军203人。这些人物在书中大多有份小传,少则三言两语,多则洋洋万言(如武松的传多至十回书),使其有血有肉,性格鲜明。  正文写到此应该说已基本结束。但有一点说明、一点补充不得不啰唆几句。一点说明是原文付梓时,我写道“一共写了出场人物685人”,而今文却出现了出场人物725人,整整多出40人。这40人是原文中没有加上的无名无姓的人物。重写此文时,我翻阅当年的记录,又翻读了《水浒全传》的有关章回,觉得这无名无姓的40人非补上不可。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回中的店小二就是个无名无姓的人物。此人虽无名无姓,但在此一回书中绝非可有可无。书中写到他的文字前后仅二百来字,分为接待鲁达,阻拦金老父女,遭鲁达痛打,报信未果及目睹拳打镇关西五处。字不多,但一个恃强凌弱、不知好歹,但又胆小怕事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又比如“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一回中的吃面老人,就人物形象而言,他没有前面说的店小二那么活脱鲜明,但对情节的发展、所产生的喜剧效果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附注:  水浒传有名有姓的人物577个,  其中有姓无名的人物99个,  有名无姓的人物9个,  无名无姓,但对故事情节发展有一定作用的人物40个。  共计725人。  另外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还有102人,总共为827人。  在出场的725中,男性665人,女性有60人。  按其职业划分:  官员88人,  小吏56人,  士兵4人,  地主(包括士豪、富户)67人,  知识份子5人,  艺人13人,  僧道20,  奴仆14人,  百姓58人,  少数民族(包括辽国上下)74人,  手工匠人15人,  娼妓4人,  农民41人,  绿林好汉33人,  商贩30人,  其他起义军203人。
楼主发言:140次 发图: | 更多
  一、宋仁宗  《水浒传》的故事,从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祈禳瘟疫洪太尉误放妖魔开始,到宋徽宗梦游梁山泊蓼儿洼结束,一百单八将斑斓多彩的人生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幅的传奇画卷。这段故事前后共经历了五位宋朝皇帝——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其中有位皇帝,他在后世的声名超过了英明神武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统治的时代,林语堂等诸多学者盛赞是中国文人“最好的时代”。他,就是宋仁宗赵祯。  印象中,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因重文抑武,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斗争中屡遭败绩,靖康耻更是多少汉人永远的心头之痛。所以,对宋朝的君王一贯不甚关注。谁曾想,在宋朝居然有这样一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被尊称为“仁宗”的皇帝,之后的元、明、清,都有步宋仁宗后尘的皇帝,他们都成了“仁宗”,但没有一个能追赶上宋仁宗所实施的“仁政”。直到700年后,自负高傲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自己的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另外一个就是宋仁宗。  宋仁宗,本名赵受益,立为皇太子时更名为赵祯,在世1010年—1063年,享年54岁,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达42年,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宋仁宗可能是北宋9位皇帝中知名度较低的皇帝之一,但他驾崩时,群臣百姓发自内心的悲痛却是其他皇帝难以相比的。当仁宗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不仅如此,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耶律洪基还将仁宗送给他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群臣百姓,甚至敌人都舍不得他死,可见赵祯真是无愧“仁”宗的称号。  有人说,“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身为皇帝,会做皇帝,这应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史载,有一天,他处理事务直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此事,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面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厨下以后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数百只。若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更不堪算计。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实在不忍。因此我甘愿忍一时之饥。”  一个惧怕大臣的皇帝,一般来说是会赢得他的人民的热爱的,这个王朝的天也会比较清亮。依赖他个人的宽仁魅力,新党旧党的争议淡化了;日后改革的中心人物王安石提拔了;人才荟萃的一座高峰到来了——在“唐宋八大家”里,除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其他6人都活跃于仁宗时期。  仁宗的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出现了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包青天实在是政治清明的产物而非其他,想想吧,如果皇帝不清明,哪会有包青天产生的政治环境?范仲淹新政历时1年零4个月,因遭遇官僚地主的强力阻拦而半途夭折,改革者范仲淹却毫发无损,如此仁厚,历朝历代能有几人?还有那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放浪不羁的柳永,科举失意就讥讽仁宗说自己是“奉旨填词”却没有获罪,更是非常仰慕宋仁宗的风采,不计前嫌,为他大唱赞歌“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事实上,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远超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嘉祐四年(公元1059),这时距赵祯驾崩还有四年,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但是赵祯都没有批准。但他死后再也阻止不了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了。“仁”就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为人君,止于仁。”《宋史》这样评价赞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他的群臣们这样歌颂“仁宗盛治”:“四十二年于兹,可谓海内大治矣。窃迹羲黄之前,敻乎莫索其详。自《诗》、《书》之载,未有如兹之盛者也。”在宋代,赞美、歌颂仁宗及其“盛治”的宋人太多太多,这些人包括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胡安国、刘光祖、周必大、杨万里、王璧、陈俊卿、刘克庄、赵汝腾、叶适、王十朋、文天祥等等。  四十二年不识兵革,而这只是由于一个皇帝的宽仁大量。大文豪苏轼说:“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天圣、景祐都是宋仁宗的年号)难怪,时人路过永昭陵(仁宗陵),在陵寝的墙壁上题诗写道: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更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
  二、水浒人物考之宰相赵哲  《水浒传》第一回说:「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宋仁宗坐紫宸殿,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事。--------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查嘉佑时并无宰相赵哲,倒是在南北宋之间,陕西有个环庆路经略使,名唤赵哲,冤冤枉枉地被张浚杀死。《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二云:建炎四年十月一日庚午,张浚斩环庆路经略使赵哲。富平之败,张浚欲斩大将以籍口。浚在邠州,会诸将帅议事。浚立堂上,诸将立堂下。浚问:「误国大事,谁当任其咎者?」众皆言环庆路兵先走。浚即令拥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斩之。哲不伏,且言有复辟功。提辖官以骨朵击其口,血流,不能作声,斩于堠下。不厌公议,众语喧哗,浚遂以黄榜赦诸将,以安众心。这赵哲不是仁宗时人,也未曾做过宰相,只是姓名偶同罢了。
  三、文彦博  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避晋高祖石敬唐讳,改其氏为“文”;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宋太宗时,以进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为“文”。文彦博少年时期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政事)从颍昌史(火召)学习经术,天圣五年(1027年)进土及第,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文彦博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也非常果断,且多为国家社稷着想。当时西部边境有军事行动,常有将官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文彦博上奏朝廷云;“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事,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暴动,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以减其势;分若减省冗兵,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仁宗也迟疑不决,文彦博决然地说,“分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朝廷接纳了文彦博的意见,如其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文彦博以直使馆任河东转运副使,河东路所管辖的麟州,与西夏相邻,运饷道路迂回绕远且难走,在银城河外有唐朝时所修故道,废已久无人治理。文彦博上任,亲自带人修复故道,使运饷路途近而好走,在麟州城里积聚很多粮草,西夏元昊率军来进攻,看到有准备,遂撤去。  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任枢密副使。十一月,贝州王则起义,八年春正月,朝廷任命文彦博宣抚河北,去平息王则起义。文彦博至贝州城下,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里。闰正月,官军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起义被平息。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  皇佑元年(1049年)八月,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土,三年,因御史唐介揭发文彦博曾送蜀锦给张贵妃,十月,被罢官。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以后,又去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英宗时,文彦博任枢密使。神宗即位,王安石开始变法,文彦博与王安石所持论有异,对其中市易、青苗诸法伤民弊端多所论及,因反对变法,文彦博被改任地方官,后以大师致仕。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四月,经司马光推荐,文彦博出任平章军国重事,五年,以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等使复致仕。绍至四年(1097年),章淳秉政,云文彦博与司马光曾反对王安石变法,降为太子太保,也就在这一年,文彦博去世,时年92岁。宋徽宗崇宁(1102——1106年)间,蔡京为右相,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佑党人”,刻元佑党人碑,禁止元佑学术。至北宋末南宋初,文彦博才又被追复太师,谥忠烈。  文彦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药准》一卷,已佚,今存《文潞公集》40卷,收入《山右丛书》中。文彦博也爱写诗、词,但所留甚少,且多与政治有关,如《双泉》云:“长剑并弹霜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濯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又如《题榆次县鼓楼》:“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黄(纟由)被,努出头来放早衙。”文彦博工书法,黄庭坚云“潞公书极似苏灵芝公”“今观《到洛为儿子赴许昌》帖,笔执清劲,真不愧古人!”  文彦博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文彦博于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虽多所建树,但文彦博为维护封建统治,也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行动。总体说来,文彦博在北宋王朝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初的宰相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沿袭唐代的,中书门下的长官编制不固定,大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同时不超过五人。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宗以后,以三相二参或二相二参居多。从以上文字看来,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  《水浒传》里称文彦博为参知政事(参政)还是靠谱的,但嘉佑三年,文彦博倒不一定在京。
  四、水浒人物之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范墉,始仕吴越国。太平兴国三年(918)吴越降宋,范墉随钱镠归宋,曾任武宁军(今徐州)等地的节度掌书记。  范仲淹幼年的生活十分贫困,2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东)的朱文翰,从此他改姓朱,名说。长大后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发愤自强,赴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求学。他昼夜苦学,有的史书称他“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考中进士,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两年后,改任毫州(今属安徽)集庆军节度推官,上表恢复姓范。范仲淹所生活的时代,边境上,契丹与党项结成犄角之势,不断南扰东犯。  年轻的范仲淹深切了解当时官僚政治的腐败和下层百姓的疾苦,多次上书议政,希望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于泰州监西溪盐仓,上书指出武备废弛、官吏冗滥等时弊。天圣五年(1027),他又写了洋洋万言的《上执政书》,认为武备不坚,内外奢侈,国用不足,缺乏贤能官员,天下危机四伏,形势十分严重,必须进行变革。范仲淹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给宰相王曾等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年后,范仲淹被调入京城任秘阁校理。他刚直不阿,几次因忤逆权贵而被贬为地方官。仁宗登极后的前几年,章献太后(刘太后)垂帘听政。天圣七年,范仲淹上疏太后还政于仁宗,被出为河中府通判,移陈州。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死,仁宗亲政,范仲淹被召回京擢右司谏。时仁宗与皇后不和,决意废后,并得到宰相吕夷简的极力支持,范仲淹和一些台谏官员至政事堂质问宰相,并准备与他廷争,被出为睦州(今浙江建德)知州。六月,改任苏州知州。景佑二年(1035)十月因在苏州兴修水利有功,范仲淹被召回朝为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随后改任权知开封府。次年,因不满吕夷简擅权营私,他将京官晋升情况绘成《百官图》进呈,又写了《帝王好尚论》、《选任贤能论》、《近名论》、《推委臣下论》等四论。吕夷简大怒,在皇帝面前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同年五月,出为饶州(今江西波阳)知州。年轻官员余靖、尹洙、欧阳修愤而为范仲淹鸣不平,也被出为地方官。时人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为“四贤”。  范仲淹先后任亳州、泰州、河中府、睦州、苏州、饶州、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处地方官,同情百姓的困苦,施政以养民为先,将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在泰州任盐官之时,他目睹这一带海潮泛滥,吞没大片良田庐舍,对百姓生命和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遂上书朝廷,极力主张修筑海堤。在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支持下,范仲淹被任命为兴化县(今属江苏)县令,主持修筑捍海堰。在范仲淹、张纶等人的努力下,在天圣六年(1028)修成一条总长150里的捍海堰。从此,泻卤之地化为良田。两千多外逃户陆续还乡,农业、煮盐业等稳步发展。滨海人民为表达感激之情,将捍海堰命名为“范公堤”。  景佑元年(1034)九月,苏州大水,农田积水难以排泄。知州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疏五河,导太湖之水入海。他亲自主持了疏浚工程,使苏州绝大多数地区排除了积水,恢复了正常的生产。  景佑五年(1038)十月,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此后,宋夏血战数年,宋军每战必败,处于挨打的局面。范仲淹改任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不久改命为陕西都转运使。康定元年(1040)五月,夏竦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范仲淹和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延州(今陕西延安)北面三十六处堡寨全被西夏荡平,形势相当危急。八月,范仲淹自请兼知延州。他首先淘汰老弱,将1.8万名士兵分为6 将,每将3000  人,指定专人负责训练,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又修复城寨,招还流民垦荒,募商贾贸易,将延州建成了战备充实的军事要塞。同时,他上书朝廷提出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方针,认为宋军“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朽腐,城郭隳颓”。西夏军队人数虽少,但战斗力较强,尤其是骑兵。范仲淹反对轻率冒进,主张坚壁清野,进行持久的防御战,但未被朝廷采纳。康定二年(1041)二月,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之战,次年闰九月的定川寨(今固原西北)之战,宋军都战败,各有数千将士战死。  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宋复置陕西四路都部署经略安抚兼缘边招讨使,总四路之事,由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的范仲淹与秦凤路韩琦、鄜延路庞籍分任,以协力加强西北边防。范仲淹等人确定了以防守为主,攻守结合的正确战略。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作为屏障,另一方面选将练兵,招募善于骑射的当地百姓以补充军队,又招还流民兴垦营田,作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宋夏交界处散居着不少骁勇强悍的羌族部落,是宋夏双方都在积极争取的一股力量。范仲淹亲自巡视诸羌,与之约法三章以共同对付西夏。蕃部纷纷归附宋朝,西夏逐步陷于孤立。范仲淹居边三年,与士卒同甘共苦,宋朝的防御力量大为加强。庆历四年(1044)五月,宋夏达成和议,元昊削去帝号对宋称臣,自号夏国主。由此恢复贸易,宋每年赐夏银7.2万两、绢帛15.3 万匹、茶3 万斤。  庆历新政庆历年间,内忧与外患交相侵迫。庆历三年(1043),士兵王伦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发动起义,陕西商州张海、郭邈山领导饥民起义。有识之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求变革,以挽救统治危机。仁宗开放言路,擢用欧阳修、余靖为谏官;同年四月,名扬边陲的范仲淹、韩琦任枢密副使;七月,又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开始进行改革。  宋仁宗敦促范仲淹等人拿出变革方案。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上《十事疏》作为系统改革的基本方案。十事包括:明黜、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仁宗悉用其说。范仲淹提出的十事,绝大多数以诏令的形式颁行全国,时称“新政”,史称“庆历新政”。政治上,限制恩荫,惩办贪官,严格按政绩考核官员。改革科举考试,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教育的内容除了经义外,应传授一定的基本技能,如算术、医药、军事等。立法要慎重,法令必须严格执行,取信于民。经济上,减轻徭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挽救财政危机。军事上,在东京开封府地区招募民兵5万人且耕且战,既可省养兵费,又可加强京师守卫力量。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从士兵中选拔人才。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核心是整顿吏治。范仲淹希望通过官僚政治体制的改革,挽救宋朝的危机。  庆历三年(1043)十月,诏中书、枢密院两府选诸路转运使,张昷之、王素、沈邈分别被任命为河北、淮南、京东都转运按察使,行各路考究官吏。又诏两府同选提点刑狱官,两府新定磨勘式即考课新法。十一月,诏大臣不得为子弟、亲戚陈乞馆职,又诏限公田。庆历四年,诏天下州县立学,更定科举法。诏降河南府(今洛阳)所属颍阳(今伊川东)等5县为镇,以减少官员以及民户负担的差。  择官长是这次改革的重点,考核官吏,裁削幸滥。在罢黜了一批贪浊不才的地方官后,整个官僚集团受到很大震动,“按察使多所举,人心不自安,任予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浸盛,而朋党之论滋不可解”。“新政”限制了权豪的特权,侵犯了官僚层的利益,招致了猛烈的攻击。夏竦等人欲置范仲淹于死地。他令女奴临摹石介的笔迹,仿造了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信和一份石介代富拟定的废皇帝的诏书。夏竦的阴谋虽未得逞,但范仲淹等人感到政治形势险恶。恰好此时西北形势紧张,范仲淹遂以宣抚陕西、河东,开朝廷。庆历五年(1045)被罢参知政事职务,出为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富弼、韩琦也被罢枢密副使出任地方官,改革失败。
  范仲淹一生在政治舞台上近四十年,先后在许多地方任地方官,业绩斐然。所到之处,他兴办学校,培育人才,对宋代学术文化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范仲淹十分爱惜人才,尽最大力量发现、培养和保护人才。著名的政治家富弼、军事家狄青、教育家孙复、哲学家张载等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孙复早先是一介穷儒,周游求食。范仲淹发现他的才华后,一方面给他补一个学职以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亲自指导其学习。孙复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理学家张载年轻时爱谈兵事,希望在疆场上有所作为,身为陕西边帅的范仲淹与之面谈,认为他真正的才能不在武功,而在儒学。张载从此发愤读书,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御夏战争中,小将青作战十分英勇,范仲淹大为赞叹,亲赠《春秋》、《汉书》,狄青后来成为一代名将。范仲淹先后向朝廷推荐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各有建树。  范仲淹不仅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政治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文学家。他的诗文或写湖光山色,优美而有情致;或叙事抒情,寄寓远大抱负。范仲淹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的倡导者之一,主张诗文创作要“文以载道”,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他十分推崇古越范蠡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但并无退隐之意,诗文中充满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在词的创作上,他将边塞风景引入词的领域,描写北疆的风光和将士的豪情,开阔了词的意境。  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多有寄寓深远、脍炙人口的佳作传世。庆历六年(1046),他降知邓州时,应友人滕宗谅之,撰写了一篇气势非凡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宽阔胸怀。中有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之语。这一思想,不仅反映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一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范仲淹创之。  皇佑四年(1052)五月,范仲淹由青州前往颍州(今安徽阜阳)赴任途中,病卒于徐州,享年64岁。宋仁宗亲书其墓碑为“褒贤之碑”,谥文正。  范仲淹不仅一生清廉刚正,而且他和家人始终过着极俭朴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寒士僚属却十分慷慨,多次解囊相助。晚年,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在苏州买了千亩良田,名为“义庄”,用来救济同族中的穷人。范仲淹治家甚严,长子纯佑随同父亲防御西夏,屡立战功;次子纯仁,后任宰相;纯礼、纯粹为官也都以清正廉洁著称。范仲淹在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以去世七年了。  以现在的官职来看,宰相当然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参政则是副总理或国务委员了。
  五、水浒人物之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
  竟然是板凳~~~
  所谓“内外提点殿前太尉”,实际上宋朝没这个称呼,作者想要表达的可能是殿前都点检,相当于京城卫戍区司令或8341部队首长。宋朝的军事机构有殿前都指挥使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司,他们是军队的统帅,相当于现在的总参;还有枢密院,相当于国防部。两者相互制约,总参打仗时可以调兵遣将,但武器装备粮草钱要国防部给,国防部负责日常训练及经济支出但没权调兵,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篡权。宋朝的武将被管得不行了,地位很低。高球是殿帅府的太尉,就是殿前都点检,官很大了,赵匡胤兵变前就做的这个官,管着御林军呢,战时挂帅出征的可以。  而洪信呢,应该是史无其人吧,从书中看,他应是仁宗的亲信,但没道理把京城卫戍区司令弄去做祈福的差使,所以他这个太尉恐怕是个虚职,或者是京城卫戍区副司令参谋长高参之类。
  六、水浒人物之张天师  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及其后代世袭嗣教者的通称。汉末张陵创教,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故世称张天师,其教亦称天师道。置二十四治(即教区),其中阳平治为各治之首,类似中央教区,制“阳平治都功印”,连同“三五斩邪雌雄剑”和经箓,为象征天师掌教权威之法器,规定“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陵传子衡,称嗣师;衡传子鲁,称系师。传说第四代孙张盛由汉中(今属陕西),徙居江西龙虎山,世代相传,子孙嗣教者均称天师,而尊张陵为第一代天师。  四代以后史载较著者有: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1316,一说1317)、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张正常曾撰《汉天师世家》,记述汉天师张陵迄四十一代张正言之谱系,明太史宋濂作序;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删校增次,并作后序。越200余年,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又增补从洪武迄嘉靖凡八代事迹,止于四十九代张永绪。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收入其奉旨校刊之《万历续道藏》。自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迄六十一代张仁晸之谱系,记于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所作《补天师世家》,傅勤家《中国道教史》曾予转载。清《续文献通考》又辑录有五十二代至六十二代天师事迹。清廷崇佛抑道,乾隆改授正一真人秩以五品,禁止真人差委法员往各省开坛传度  ,限龙虎山天师府统率本山道众,停止朝觐等。道光年间,取消正一真人称号,终止了朝廷和正一道的关系。但正一道内部仍按传统教法续演不止。  元朝忽必烈开始,官方上正式承认“天师”的称号,在《制》文中称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此前的天师称号则一直是张道陵子孙自称,以及民间的称呼,从未被官方正式承认过。从此时开始,张天师开始总领江南道教,并在元朝中后期,各种符箓道派都集合在周围,形成正一道。  嗣汉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教主,于民国三十八年夏,率长子允贤、侍从邱建忠离开上清乡嗣汉天师府,经广东韶关,此时收留由江西吉安逃来之龚行健(正名干升是龚群的叔叔),再经广州、澳门、香港等地,翌年春申请获准来台定居宏教。  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的长子允贤于民国四十三年病故,而六十三代天师于民国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羽化,乃传堂侄源先为六十四代天师。水浒书中的天师怕是第三十九代吧。
  占个地  
  七、水浒人物之龙虎山真人  所谓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淮南子·本经训》:“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汉 王逸 《九思·守志》:“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旧唐书·玄宗纪下》:“ 天寳 元年……庄子 号为 南华真人 , 文子 号为 通玄真人 , 列子 号为 冲虚真人 , 庚桑子 号为 洞虚真人。” 宋 苏轼《甲子日雨》诗:“赖有真人不饥渴,闭门却埽但焚香。”《剪灯新话·牡丹灯记》:“邻翁曰:‘ 玄妙观魏法师 ,故开府 王真人 弟子,符籙为当今第一,汝宜急往求焉。’”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六:“神,凡是神,不管是老母,老君,真人,大士……都得请。”  天师当然是真人,既然天时去京城作法了,留下的真人怕只是个管事的主持而已。
  八、宋哲宗  赵煦,原名佣,9岁时登基,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太后死,宋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广东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的章惇,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阴历一月十二日(阳历日)病逝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宋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进一步激化,埋下了北宋灭亡的祸患。宋哲宗的悲剧,在于他的理想与他的实际能力距离太大,他更多地像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理论上有许多想法,但在实际运用上却缺少变通和从权的能力,难以处理诸种复杂矛盾和关系。  宣仁高太后对宋哲宗从策立之初,到临终嘱托,都可以说是相当费尽心机,宋哲宗年少多病,而高太后却严令太医不得医治。所以哲宗因这种过分的“呵护”而感到窒息和束缚,所以高太后一死,宋哲宗便要急不可待地改弦易辙,去实行他所崇敬的父皇宋神宗的变法之政策。宋哲宗虽仰慕其父的敢作敢为,但由于高太后的后手,其事业心和实绩,其理想和现实能力,真的反差太大,陷入悲剧而不能自拔。  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九、大唐洞玄国师  水浒传中封住108将的星宿的牛人。  洞玄子其人  《洞玄子》的作者真实姓名和生平年代目前都很难查考,一说洞玄子为唐代道家张鼎之号。张鼎 [约公元八九六年前后在世]字台业,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景福二年,(公元八九三年)举进士及第。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世。   其实《夷坚志》中还有不少可能被《水浒传》利用的故事素材。如小说开篇的“误走妖魔”故事,写洪太尉到龙虎山上清宫请张天师进京作罗天大醮,后于上清宫游玩,见伏魔殿大锁当门、封皮重叠。住持真人解释:“此是祖老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而据《夷坚丁志》卷十《洞元先生》载:沈若济,临安人,结庵茅山,以施药为务。宣和间蒙召对,赐封“洞元先生”。尝指华阳洞之东隙地曰:“死必葬我于是。”其徒以地势污下为言,不听。绍兴十五年卒。其徒用治命,掘地六尺许得石板,大书六字曰:“沈公瘗剑于此。”观者异焉。岂非先有神物告之者乎?佳城漆灯之说,信有之矣。  按文中“洞元”字样,为严元照影宋手写本的写法(注:中华书局《夷坚志》排印本“校例”:“甲乙丙丁四态,据严元照影宋手写本。 ”),宋人因避宋帝始祖赵玄朗讳,遇“玄”辄改“元”字, 此处“洞元”应即“洞玄”无疑。据《云笈七签》卷六说:“洞玄之教以教主灵宝君为迹,以赤混太无元无上玉虚之气为本。”灵宝君即灵宝天尊,全称为“上清灵宝天尊”,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与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并为三洞教主,居天界“上清”仙境。龙虎山上清宫,正是他的香火院。  两相对照,《水浒》第一回相关情节,很可能是受《洞元先生》启发。一来,二者名号相同,都称“洞玄”;二来,两人都有预知后事的异能:或在数百年前于殿碑预凿“遇洪而开”字样,或在生前于地下预留“沈公瘗剑于此”的石板。  此外, 《水浒》中众人掘地三四尺,“见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围”等描写,也与“掘地六尺许得石板”相似。唯小说将洞玄先生说成唐代“祖老”,与《夷坚志》中这位宋代洞元先生年辈不符。
  @文哲的博客 1楼
12:52  一、宋仁宗  《水浒传》的故事,从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祈禳瘟疫洪太尉误放妖魔开始,到宋徽宗梦游梁山泊蓼儿洼结束,一百单八将斑斓多彩的人生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幅的传奇画卷。这段故事前后共经历了五位宋朝皇帝——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其中有......  -----------------------------  顶,MARK一下  
  十:高俅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卷不久的读者瞠目结舌! 120回《水浒传》结束,108 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谋陷害几近死绝。   高俅(—1126 年),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正的高俅,与《水浒传》中的描述相差甚远。据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  元祐八年(1093 年),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王诜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浒传》中说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赵佶(后来的徽宗皇帝)的姑夫。这个王诜是一个“书画高手”,与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  一天,王诜和赵佶一起等待上朝,赵佶忘了带篦子刀,就问王诜借篦子刀修理鬓角。王诜的篦子刀很漂亮,赵佶很喜欢。刚好王诜有两把一样的,第二天就让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高俅到时,喜好踢足球的端王正在踢球。端王虽然爱踢球,但只是业余水平。而高俅是踢球的高手,自然不屑一顾。端王注意到了高俅的神情,就邀高俅一起踢。这一踢,让端王大为欣赏。于是派人给王诜传话:“谢谢你送的篦刀,连同派来的人,我一起收下了。”就这样,高俅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  不久,哲宗皇帝去世,端王成了大宋的徽宗皇帝。徽宗原本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人,一上朝看到的全是新脸孔。下朝后看到高俅这个长期在一起玩的朋友,自然特别亲切。徽宗有心提拔高俅。但大宋朝提拔干部有一套制度,并不完全由着皇帝的性子来。七品县官要有进士出身,而高俅没有功名,文官这条路走不通。  徽宗就让高俅走武官之路。因为武官对出身要求不严,只要有功名就行,一句话,伸缩性较大。《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锜传》中说:“先是诜、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竟以边功至殿帅。”  徽宗的意思是让高俅到下面去“镀金”,并没想他真的能建功。边帅刘仲武等知道高俅是皇帝派下来“镀金”的,便格外帮衬。恰好,高俅在边关的时候,大宋朝在边境打了几个少有的胜仗。高俅升迁的资本,毫无疑问当是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并最后做到了殿帅,掌管禁军达20 余年。  高俅主掌大宋军权的时候,大宋军队早已没多少战斗力。高俅不是军事家,自然不可能对大宋的军队训练带来明显的起色,但他也不完全是靠踢一脚好球而身居高位圣眷不衰的。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很有些手段。  首先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好名贪功的心理。高俅管理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曾主持军队争标竞赛,开始是吹吹打打,后面花样百出,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  其次,高俅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之前有刘仲武在边关对他的提携,之后他与刘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刘仲武在政和五年(1115 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锜担任大将。蔡京等残酷迫害苏轼及其家属,同为一殿权臣的高俅对苏轼一家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史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颇为时人赞许。  再者,高俅与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奸臣童贯、蔡京等也非一党。靖康元年(1126 年),徽宗得知金军渡过黄河后,便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靖康要录》记载徽宗南逃到了泗州后,童贯、高俅也赶到与之会合,一时间又组成了一个徽宗的亲信小班子。不久,童贯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护从徽宗等人继续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后高俅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史书记载,当时随从徽宗皇帝的童贯等“六贼”后来都被宋钦宗处死并枭首。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乱世之秋,他的下场比童贯、蔡攸(蔡京长子)等人幸运,倒也并非偶然。而且,《水浒传》中的林冲是艺术家虚构的一个英雄人物,高俅如何迫害他的情节同样纯属虚构。从史书、文人笔记等现有资料来看,历史上确实有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林冲、李逵等108 将,更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  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1119 年)到宣和三年。起义地区在太行山以及山东、江苏省北部一带。镇压宋江起义军的不是高俅,而是北宋一代名将张叔夜。张叔夜当时任海州(今连云港市)知州。和同时期的蔡京、童贯相比,高俅也没有参与征讨方腊起义军,没有参与蔡京、童贯等联金灭辽的错误决策。  历史上的高俅之所以被后来的坊间百姓和艺术家们加工成为奸臣,一者或许是他因善于蹴鞠竟然获得高官厚禄来得过于容易;二者或许是因为他为官贪欲确实在靖康年间曾经被大臣上书揭发过。高俅掌管禁军20 余年,不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禁军很快瓦解,作为大宋的最高军事统帅之一的高俅显然难辞其咎。这也难怪被人弹劾揭发了。高俅的历史结局是于1126年病死于开封。盖棺论定,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大节无亏,总体上尚算是一个好人。  金圣叹在评《水浒》时说过:“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于是,众口铄“金”,高俅在小说《水浒传》中扮个丑角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受过也就不足为怪了。
  十一、生铁王员外
  高俅“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  “生铁王员外”王员外,“生铁”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人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他是非常心疼钱的,非常吝啬钱的,你帮他的儿子花钱,你帮他的儿子高消费,他能不告你吗?
  十二、柳世权
  @文哲的博客 1楼
12:52:33  一、宋仁宗  《水浒传》的故事,从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祈禳瘟疫洪太尉误放妖魔开始,到宋徽宗梦游梁山泊蓼儿洼结束,一百单八将斑斓多彩的人生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幅的传奇画卷。这段故事前后共经历了五位宋朝皇帝——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其中有位皇帝,他在后世的声名超过了英明神武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统治的时代,林语堂等诸多学者盛赞是中国文人“最好的时......  -----------------------------  “为人君,止于仁。"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谎言止于智者。”
  @文哲的博客 17楼
13:12:42  十:高俅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卷不久的读者瞠目结舌! 120回《水浒传》结束,108 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谋陷害几近死绝。  高俅(—1126 年),
上确有其......  -----------------------------  学习了,写得有根有据,准确详实。
  柳世权,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人称柳大郎,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各路人士,高俅曾经投奔过柳世权。  《水浒传》原著描写: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这里需要详细说的是:柳世权并不是一味的专养闲人,和柴进一样,有人来投就闲养着,开赌坊的肯定是不缺钱的,但他却惜客,一个“惜”字就足以表明柳世权的心态了。对于投靠的人,并不是对你有多好,但也不对你坏,和柴进对待武松一个态度。就是供你吃供你喝,给你点零花钱,闲养着嘛。从高俅一住就是三年就可以看出。  后来哲宗皇帝大赦天下,高俅听信就开始思量回东京了,这里的思量用的即巧又妙,也许高俅早就盼着这一天呢,早就思量好了,如果在柳世权这里过活得很好,礼遇规格很高,那他也没必要会东京了,可知道东京城里没有什么亲戚是肯定的,原著上说“东京城里人民不许他在家宿食”,如果是直系亲属,会验证着看自己的亲人流落街头?高俅思量回东京,也就意味着要过上无依无靠的生活了,重操旧业??貌似还没那个想法,四十脊杖,可够喝一壶的。但是高俅宁可会东京露宿街头,也不再这里呆下去,可见待遇还真是一般。可见柳世权对待高俅平时也就闲养着,撵你走有碍江湖皮面,所以干脆置之不理,爱咋咋地!!  另外再讲讲柳世权的大智慧。。。。高俅要走,挽留一番是肯定的,但只是表面现象,柳世权是一个“惜客”的汉子,如果高俅是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怎么会让他走。接下来就是柳世权表现智慧的所在了。  高俅回到东京无依无靠,总不能眼睁睁着看着吧,不帮显得没有江湖义气,帮吧,又是高俅这么一个人品极度不佳的人,让他去投靠谁,就等于坑谁嘛!!!于是他想起了开生药铺的董将仕,为什么选他?这就是智慧了,首先他们是亲戚,其次肯定是彼此相知,肯定是推心置腹那种。  于是高俅就带着书札来到东京投靠了董将仕,董将仕再在东京给他随便推荐给别人,这事就算结了。为何结了??首先柳世权把高俅给了董将仕,至于在董那里过的好坏已经于己无干了,义气已经尽了,过的好坏看你高俅自己表现,和我柳大郎无关了。再者,高俅是别人推荐来的,我收留不收留你,是我的事,但出于义气,我帮你一把,给你找个高处投靠去。这样一来,柳大郎摆脱了高俅这坨屎球,董将仕又没所损失,一箭双雕,还赚的够义气的美名,智哉!  再说柳世权送给董将仕的书札也很有讲究,高俅未必不识字,书中开首提到高俅“亦胡乱学诗书词赋”高俅学的好坏暂且不提,肯定的是识得几个大字。这样一来,书札里就不能直接说高球因为跟别人咋咋地,做了啥啥事再跑到我这来的。以高俅的人品保不准会开封看看。所以书札是极具讲究的,从后文也可以看出,书札肯定是提及高俅的事迹了,也许很委婉,但究竟怎样,书中没提,咱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很有考究。  这董将仕也是东京人,也许早就听说过高俅的事,这不假,但只是也许,你不可能知道每天你所在城市里的一切吧。后文把高推荐给小苏学士,小苏学士没听说过是肯定的。书中说“小苏学士出来看见高俅,看了来书,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之人”。小苏学士见了高俅,不认识,是看来书札之后才知道的。所以小苏学士的这封书札,应该也是柳世权写给董将仕的那封,只不过董将仕重新誊写一遍,改一下名称罢了。  所以说,柳世权是《水浒传》开篇第一好汉,一点也不为过,只不过着墨不多,至少王庆造反时,混个一官半职,才对得起这么一个人物。
  十三、董将士
  最近在看鲍鹏山的 新说水浒
跟你讲得很相近~顶
  @我非我自豪 25楼
23:53:43  最近在看鲍鹏山的 新说水浒 跟你讲得很相近~顶  -----------------------------  我是按照水浒人物出场顺序来写的。
  柳世权在京城有房亲戚,唤作董将士。当然他不是姓董的一名武将,宋朝时期“将士”指的是没有官职的富豪。实际上董将士是个开药店的。  董将士接到柳世权的信当时傻眼了,高俅那厮岂非是汴梁宣武军上的破落户,正是。董将士对高俅早有耳闻,谁让高二爷名声远播呢!董将士左右一想,碍于柳世权的面子不能直接把高俅轰出去,于是乎好酒好肉款待多日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高俅大喜,谢了董将仕。董将士使个人,将着书简,引领高俅迳到学士府内。  董将士这一招叫做一石二鸟,第一摆脱了累赘,第二乐坏了高俅。高俅前半生热衷混和踢足球,估计他对卖药实在没啥兴趣,听到董将士的话后,他的反映是“大喜”。
  十四、小苏学士  《水浒传》第一回,介绍宋哲宗在位时,高俅胡作非为,不务正业,因帮人使钱,被开封府尹打了二十脊杖后,迭配出界发放。高俅无计可施,只得来到淮西临淮州,投奔了开赌场的柳世权。他在柳家一住三年。后来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临淮州因得了赦宥罪犯,思量要回东京。  柳世权只好赍发高俅回东京投奔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仕家过活。高俅在董将仕家住了十数日后,董将仕转荐高俅到了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了来书,知道高俅为人,只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写了一封书呈,让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处。自此,高俅遭际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   后来,王都尉便把高俅送给了端王赵佶。高俅自此遭际端王每日跟随,寸步不离。未两个月,哲宗皇帝晏驾,没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端王为天子,立帝号曰“徽宗”。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高俅从此一步登天。  小苏学士是谁呢?笔者从网上查了半天,有说是苏轼的,有说是苏辙的,众说不一。还是自己考证一下吧!  一、大赦天下。  宋哲宗在位15年,期间共赦天下八次。  1、元丰八年(1085)二月,宋神宗寝疾,立第六子赵煦为皇太子。三月戊戌,神宗崩,太子赵煦即皇帝位,改元“元祐”。己亥,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  2、元祐四年(1089),九月辛巳,大飨明堂,赦天下,百官加恩,赐赍士庶高年九十以上者。  3、元祐七年(1092),十一月癸巳,祀天地于圜丘,赦天下,群臣中外加恩。  4、元祐八年(1093),八月戊辰,赦天下。  5、绍圣二年(1095),九月辛亥,大飨明堂,赦天下。  6、绍圣四年(1097),九月乙卯,赦天下,出元丰库缗钱四百万付陕西广籴,诏归明人未给田者舍以官舍。  7、元符二年(1099),八月甲戌,太原地震。戊寅,皇子生。辛巳,降德音于诸路(按:笔者注,当指全国各地):减囚罪一等,流以下释之。  8、元符三年(1100),春正月辛未,帝(赵煦)有疾,不视朝。戊寅,大赦天下,蠲民租。己卯,帝崩。皇太后谕遗制,立弟端王(宋徽宗赵佶)即位于柩前,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水浒传》书中提到的那次大赦天下是这八次大赦天下的哪一次呢?笔者认为当是第七次。1100年正月,宋徽宗赵佶即位,当时高俅伺候赵佶“未两个月”,之前在王都尉府中待过一段时间,在小苏学士府住了“一天”,在董将仕家住了“十数日”,加上赦令传递时间和路途跋涉时间,只有第七次赦令才能在时间上与小说中的那一次对应起来。所以说,高俅到小苏学士处的时间应该是1099年九、十月份。  二、1099年的苏轼和苏辙。  1、苏轼,()。  1093年,苏轼出知定州军州事。  1094年,苏轼因讽刺君相罪名,被贬至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1097年,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苏轼得旨返还大陆。  2、苏辙,()。  1094年,苏辙因反对时政被贬,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  1098年,苏辙被贬至循州。  1099年,苏辙来到渭州,参与治理黄河。  1101年,苏辙北迁永州、岳州。  由此看来,1099年,苏轼和苏辙兄弟俩都不在东京,都没有和高俅接触过,所以苏轼和苏辙都可以排除掉。  三、清人程穆衡在他的《水浒传注略》一书中说:小苏学士指的是苏利涉。按:北宋英宗、神宗年间,确实有个苏利涉,但这人是个太监。而且此人身处时代也与水浒传高俅时代不符,所以苏利涉也应该被排除掉。那么,《水浒传》中提到的小苏学士到底是谁呢?
  十五、小王都太尉  《水浒》第二回中有个“小王都太尉”,是高俅得以接近宋徽宗从而受宠发迹的跳板式的人物。第二回说:小苏学士推荐高俅“去驸马王晋卿府里”,“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这是《水浒》对此人身份的介绍。   北宋朝臣中有两个王晋卿。其一为河朔人,本是后周将领,入宋后复为宋将,先后任滨、兴、汉、莫诸州军政长官,咸有善绩,卒于开宝六年(973)。其二姓王名诜,字晋卿,太原人,徙居开封,官驸马都尉。所谓“小王都太尉”者当指此人。   然而此人并非“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据《宋史·公主传》,宋神宗共有十个女儿,其中六个幼年夭折。剩下四个:长女活到十二岁;第三女下嫁韩琦之子韩嘉彦;第四女下嫁王遇;最小的下嫁潘美曾孙潘意,皆与“小王都太尉”不相干。能够对上号的,却是英宗的第二女。英宗只做了四年皇帝,在位时未及为第二女完婚,待其子神宗即位后,方下嫁左卫将军王诜,即所谓“驸马王晋卿”是也。按辈份,此人却是哲宗皇帝的姑丈,神宗皇帝的妹夫,英宗皇帝的驸马。   这位公主是神宗皇帝的胞妹,以贤淑著称。下嫁王诜后,对其寡居的婆母克尽孝道,平时日侍膳食,有疾则亲奉汤药;对族党亦赒恤有加。可惜,这位公主只活到三十岁,便一命呜呼。常言道:“驸马难当”,因为公主是金枝玉叶,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驸马的家里却是女尊男卑。然而王诜在家竟是为所欲为,全然不把公主放在眼里,甚至悍然在公主面前与侍妾宣淫,而侍妾竟敢多次辱骂公主,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怜的公主却忍气吞声,终至郁闷而死。死后,乳母愤然向神宗皇帝揭发王诜的丑恶行径,神宗即令人追究,杖责八名**的侍妾,配发给士兵为妻,王诜则受到贬谪均州的处罚。。   话又说回来。此前王诜作为左卫将军,本是个托庇于先人遗泽的闲差,尚公主之后,成为驸马都尉,阶位虽不很高,声势却颇为烜赫。人们为何唤他“都太尉”呐?本来,太尉(或称大司马)为最高武职,宋徽宗时位列正二品,而都尉只居从五品。《水浒》中被称为“太尉”者,有洪太尉(名信)、高太尉(名俅)、杨太尉(名戬)、宿太尉(名元景)等人,其中只有宿氏偶尔被称为“都太尉”,也许他是诸太尉中居首位者。然而王诜的所谓“都太尉”,乃是一种故意混淆等级差别的模糊称谓,内含对驸马身份的阿谀心态,且带有谐谑意味。此为俗称,并非正式的官名。   “小王都太尉”的“小”字,包藏着王诜的家世渊源。其祖父王凯的曾祖王全斌,官拜武宁军节度使,是宋朝的开国功臣;王凯亦官至彰武军节度使,卓有战绩。按,晚唐及宋人对坐镇一方的武将有尊称为“太尉”的习惯,王诜身为节度使的裔孙,本人又享有“都太尉”之誉,宜乎冠以“小”字。此“小”似乎在表示其辈份之低,其实是彰显其门第之高。   然而作为将门裔孙且身任武职的王诜,却能诗、工书、善画,尤好收藏,宅内设有“宝绘堂”,展列古今名画,与苏轼、黄庭坚等名士多有交往,相与切磋艺文,足见他是一位儒雅风流的贵胄。苏辙《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对他叹息道:“怜君将帅虽有种,多君智慧初无师。篇章从发已可骇,丹青妙绝当谁知?”
  宋神宗赵顼,英宗长子,是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先后推出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等重大改革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诸多领域,影响之大、之广前所未有。改革变法历时16年,虽然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并且随着宋神宗的病亡戛然而止,但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宋廷财政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宋神宗刚即位时的“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到后来的中央积蓄钱粟“数十百巨万”,“可以支二十年之用”,积贫积弱局势有所改观。
  宋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他[1]在位期间,重用蔡京、高俅、王黼、童贯、梁师成、汪伯彦、朱勔、李邦彦等奸臣,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爆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  赵佶本未必有机会继承大统,宋哲宗二十三岁英年早逝,无子,故宋室由他的弟弟寻找继承人。本来哲宗弟以大宁郡王赵佖最长,惜患有眼疾不能继位,故以当时封为端王的赵佶继承大统。宰相章惇当时反对赵佶继位,反而建议立哲宗同母弟蔡王赵似,但向太后支持赵佶继位,故赵佶顺利成为大宋皇帝。  赵佶在位期间,“妄耗百出,不可胜数”,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开封府,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尊号“教主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民变。其中以新党蔡京任丞相与宦官童贯为将军所引致的问题最严重。  赵佶继位的时候,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认为其轻佻不可以治国,但向太后力荐,并以宋神宗语驳斥反对派:“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六》)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改年号为“建中靖国”。这是赵佶统治政权的开始,在位共二十五年。  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士兵郭京身上,郭京谎称身怀佛道二教之法术,妄以道门“六甲法”以及佛教“毗沙门天王法”破敌。但神兵大败,金兵 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宋钦宗遣使臣何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 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
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
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后又被迁到五国城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行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金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软禁。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都城绍兴,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皇统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是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天水郡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天水郡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  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两浙,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绍兴府会稽县,名曰永固陵。
  十九、王进  北宋年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名武师王升的儿子,家传使棒绝技。高俅未发迹时,曾学使棒,为王升打伤,从此结仇。后高俅当了太尉高官,曾借故要置王进死地,乃携老母逃离东京,路过史家庄,传授史进武艺,然后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安身。首次出场在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他也是“九纹龙”史进的师傅。  《水浒传》中,王进不在108好汉之列,并没有梁山落草,还有他本来是京城禁军的教头,是个官家人物,可能很少江湖上走动,所以没有绰号。也可能有绰号,但是书中没有说,因为他不是主要人物,他是“九纹龙”史进的师父,开书讲述他的故事,被高逑逼走,路过史家庄,传授史进武艺,然后投奔延安老种经略相公。而后,书中再无提及。 王进私走延安府,成了史进的师傅,教成史进以后,就去延安府了,史进试图找师傅,没有找到师傅,却找到鲁达,后来小说之中就没有表述,如此高人,后来不知去向。同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同样受高俅的挤兑,林冲上了梁山但王进没有上梁山。其原因:  一、王进只是轻慢了高俅,还不像林冲已经获罪,因此没有受多少“逼”迫,如果上梁山,不符合水浒逼上梁山的主题。  二、王进听了娘的话,走为上。王进受挤兑,回到家中,闷闷不已,对娘说知此事。母子二人抱头而哭。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林冲因娘子被辱得罪高俅、高衙内后,忍气吞声,没有采取“走”的策略。  三、王进单身,只有一个老娘,不像林冲拉家带口,况且还住在丈人家(过去上门的女婿小三辈),妻子又貌美,这一切都拖累了林冲。
  楼主又打新铁,顶起~~
  王进母亲  出现在《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一场。  却说东京街头的帮闲浮浪子弟高俅靠上了徽宗赵估这棵大树,做到了殿帅府太尉,择吉日到殿帅府走马上任之时,手持花名册将手下一一点过,只缺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患病未曾到衙门,高俅大怒,令手下到王进家去捉拿王进。   王进挣扎着病体去见太尉,一见面二话不说太尉就传令责打,是同僚们纷纷讲情才幸免于皮肉之苦。王进被狠狠地训斥一顿后,发现新太尉竟是已故老父亲都军教头王升的旧仇,父亲曾将高俅一棒打翻卧床数日不起。王进心知高俅不会轻饶了自己,于是回到家中,闷闷不已,对老娘说知此事,母子二人抱头而哭。  王进母亲说:"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王进道:"母亲说的是,儿也这样寻思。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的军官有许多曾到过京师,无不喜欢我的枪棒,何不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的地方,足可安身立命。"老娘说:"就私走延安府吧,只怕门前侍奉你的那两个牌军知道,若是他们告到殿帅府,我们母子就走不成了。"王进说:"母亲放心,儿子自有道理把他们支开。"  当天傍晚,王进叫来张牌军,对他说:"我近来患病,前天许下香愿,明天早晨要去岳庙烧炷头香,你今晚先去吩咐庙祝,明天早晨叫他早早打开庙门。你夜间就在岳庙里歇息,明天清早等我进庙上香。"张牌军吃过晚饭就出发了。   当夜,王进母子二人收拾了行李衣物细软银两,又准备好了马料袋。等到五更,王进叫醒李牌军,对他说:"你带些银两先去岳庙,同张牌军一起买些供品等候。我买些香火去,随后便来。"李牌军领命而去。  王进搀扶老娘来到后门,上了马,自己挑上一担行李跟在马后,趁天色未明,出了西华门,取路向延安府奔走。待高俅发觉,王进母子已去远了。  母子俩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疾走了一个多月,欲往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门下。经略亦称"经略安抚史",《宋史·职官志》云:经略安抚使(代官名)以直秘阁以上充之,辖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狱讼,颁禁令,定赏罚,稽钱谷。这日,母子二人来到史太公庄上借宿,不巧当晚母亲因连日鞍马劳顿患了心痛病,史太公热情挽留王进母子安心在庄上养歇。待母子痊愈,正欲上路时,王进发现史太公之子史进正在练武,当下指出史进耍的是花枪棒,赢不得真好汉。史进不服,经比武史进果然不敌,史进忙躬身下拜,诚心摆下酒宴,拜王进为师。半年后,王进将十八般武艺全部教给史进,并让他尽得奥妙,王进母子才相辞了史进,上路去延安府了。  历史上确有王进此人,据宋代人编纂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史籍的记载,王进是延安府人氏,少为军卒。在张俊所指挥的明州之战中,王进身先士卒,独立奇功,重创金军。朝廷诏授他为武翼大夫。王进后来官至御前都统制,这可能就是《水浒传》说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依据材又鉴于他是延安府人,《水浒传》的作者才布置下"王教头私走延安府"这样一个回目。   小说中的王进,武艺超群绝伦,为人谨小慎微。他不在一百零八个"魔君"之列,却也遭到高俅的迫害,被高俅公报私仇,逼走边庭。奸佞当道,君子在野,自古如此。明末启蒙思想家李贽说过这么一句话:"高俅是忌药,王进是引药。"王进是作为黑暗腐朽的统治集团的一条引线出现的,由王进出走引出史进,然后一环套一环、一步紧一步地引出一连串的英雄好汉造反的故事。  小说中王进母子避祸所采用的计策,概括起来是一个"走"字,也就是王进母亲说的"三十六着,走为上着"。这八个字在古时也写作"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其本意是,当事变危急,难以挽回之时,各种计策无济于事,也只有一走了事。  《水浒传》中的王进母亲,虽然出场不多,却是一位明事理、晓大义的母亲形象。  她尽管年已六旬,身子骨又弱,但当她得知丈夫的旧仇高俅发迹,成了儿子的顶头上司时,先是心慌意乱与儿子抱头痛哭,哭过之后她马上意识到儿子的处境险恶,首先提议"三十六着,走为上着",不惜离开东京自己操持多年的家园,毅然与儿子去荒凉的边界延安府投亲,可见王老太太的睿智与勇气。  王老太太已到风烛残年,且身体欠佳。本来,她可以让年富力强的儿子独自出逃,她留在东京安享晚年,谅他高俅老贼也无法拿她一个老嬷嬷如何,可她舍不下相依为命的儿子,她活着就是为了丈夫儿子。丈夫死了,儿子成了她的精神支柱,所以,她宁愿随儿子一起吃尽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之苦。只有时时跟在儿子身旁,亲手安排儿子的衣食方才放心,在这一点上,普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王进母亲虽出场不多,但却是恪守传统母德的典范,母慈子孝,其乐融融,带着浓郁的儒家伦理色彩。  王进母亲随儿子去:延安府后怎样,书中无有交代,也许投亲靠友,也许跟着军旅之中的儿子过活,能寿终正寝是她老人家的造化,也许身染沉疴不治而亡,看来也只能是这样的结局了。清金人瑞在《(水浒传)回评》中道:"王进者,何人也?不坠父业,盖养母志,益子之门’’之语,然则王进亦忠臣也。孝子、忠臣,则国家之祥麟威凤、员壁方圭者也。"  传说王进母亲生下儿子后,便得了一场重病,从此不能生育,王进自幼便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父亲王升每每从衙门里回来,都教王进练上几手。练功是很枯燥的活计,父亲要求又严格,马步一蹲就是一个时辰。有一次,父亲让他朝院子里吊起沙袋上打一百拳,王进那天懒得用功,胡乱捣了几拳,父亲一看恼了,将沙袋里的沙子倒出来,换上大石子,王进一看怕了,跑到上房里哭着要母亲向父亲讲情。母亲听完他的哭诉,一句话没说拉着他的手就走到后院,亲手将他交给父亲。几拳过后,王进的拳头就打出了血,母亲尽管心疼得热泪长流,但仍亲眼看着小王进打够了一百拳后,才为他烧水煎药疗伤。从此,王进练功再也不敢马虎,最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徽宗登基后不久,辽兵在大将耶律保的带领下,从北向南进犯,接连攻打河北、河南、山西等几十座城池,徽宗大惊,钦命枢密使童贯为破辽大元帅,带领十万大军迎敌,并在檀州城外扎下营寨,准备与耶律保决一死战。  这时,王进因骁勇善战,在张俊手下由军卒升为牙将。  檀州由耶律保重兵把守,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童贯围城十几天,损兵两万,攻打不下。 为摸清檀州城内地形及兵力部署,王进主动请缨,准备化装成送衣被的辽兵混入城内。 临行前,王进深知此次深入虎穴,凶险多多,但好男儿志在报国,他死而无憾,只是担心他远在东京的老母亲无人照料。张俊看出他的心事,特地将他叫到帐前,语重心长地请他放心前往,说家中老母亲就如我的亲娘一般,王进大喜,当即跪下谢恩。 王进在檀州城内完成了任务正待出城时,不幸被辽兵发觉。 檀州城外是护城河,进城人员需放下吊桥方能通过。 这时王进已在城门之下,辽兵见势不对,马上将吊桥收起。就在这九死一生之际,王进一眼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正远远站在城外的高坡上向这儿眺望,他浑身顿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大吼一声,奋力挣开七八个抓住他的辽兵,飞身跃上徐徐上升的吊桥,又纵身跳入河水。这一切都在瞬间完成,辽兵还未回过神来,王进已泅水上岸,回到了宋营,回到了母亲身边。  不等辽兵喘息,宋兵就趁机杀人城去,耶律保一看不好,只得下令辽兵弃城逃跑,一气后退了六十里,大长了宋兵的威风。王进因战功赫赫加官晋爵,很快升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母亲也被皇上册封为忠烈夫人。  王进母亲作为一个正直善良、慈祥和蔼、深明大义的好母亲形象,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二十一、王升  王升,元末年间人,出生于产诗出歌的历史文化名河——淇水之滨,耕读之家,名门望族,家道殷实。  王升祖籍直隶大名府浚县熊镇集(今河南省鹤壁市王升屯),曾任京师督军教头。有子王进,亦是有名好汉,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便以王升父子为艺术原型,构造了一系列故事。  该书在第二回写道:“且说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随即差人到王进家捉拿王进”;“王进参见太尉,高俅道:‘你那厮便是督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禀道:‘小人便是。’”高俅“喝令左右:‘拿下!加力与我打这厮!’”  相传,王升自幼聪敏,刻苦读书习武,后经名师传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因其文武兼备,后任京师督军教头。他性格豪爽,不畏权贵,行侠仗义,传说他在京任职期间,得罪过当朝权贵,他看不惯 官场腐败现象,后来辞职隐退故里。他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与黑山上清宫道长和金山寺长老多有来往,他广结善缘,处处为他人排忧解难,灾荒年景他经常在自家客栈向过往饥民舍饭,在浚县西部地区口碑皆佳,威信很高。  王进受其父影响,自幼习文练武,十八般兵器日益娴熟,考秀才,中武举,后官至军队教头。
  @河西铁匠 32楼
16:00:04  楼主又打新铁,顶起~~  -----------------------------  谢谢铁匠。
  二十二、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  水浒传中鲁智深和史进经常说起“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这两人就姓“种”,而且是爷俩,父亲是老种经略相公种谔,儿子是小种经略相公,叫种师道。对于此问题,也有人说老种是种师道,小种是种师中,因为种谔是年在世,宋徽宗出生时就到了1082年,所以鲁智深等好汉在世时,种谔早不在人世了,故不大可能是老种经略相公,但《水浒传》书中写鲁达犯了事后,地方官来告,小种经略相公说:“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故老种是种师道,小种是种师中一说也有些疑问。  这些人是种世衡的子孙。种世衡在历史上的名望当更响亮一些。种世衡字仲平,洛阳人。1040年春,西夏军常袭扰延州,当时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200里处筑城,以强化延州的防御。在守御青涧城期间,与羌民和睦相处,每当西夏军来扰,他已先从当地羌民中获知,就和羌族民兵前往迎击,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看来这种世衡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大有人民战争的意味。  当时范仲淹镇守边关,威镇西夏。西夏人有“范老夫子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之称。范仲淹听说种世衡这个人长期在陕甘地区任职,特别擅长同少数民族打交道,而且无论是在汉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他的威信都很高,便在巡视环州时特别召见了他,并且委以重任,让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同时勉励:“世衡素得羌心,而青涧城已固,乃奏徙世衡知环州,以镇抚之。”  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后,果然不负范仲淹所望,始终恪尽职守,做出许多巩固民族团结、联合羌人同仇敌忾对付西夏的实事。如羌人酋长慕思的部落最强,他常与之交往,彼此之间建立了兄弟一般诚实可信的关系,因而深受慕思的敬重,“由是得其死力”,抗夏保国,坚守阵地,以致夏军不敢进犯。  种世衡深有谋略,当时西夏国主李元昊手下有个叫野利的人才,十分难对付。种世衡打听到这野利和李元昊的奶妈白姥有矛盾,算是个有缝的蛋,所以种世衡就安排了一场如蒋干盗书一般的反间计。他先收买了一个叫苏吃曩的西夏小子,这小子的父亲和野利比较亲近,种世衡就许给他官职、锦袍、金带等好处,让他把李元昊赏赐给野利的一口宝刀偷了出来,然后故意让西夏方面在诈败的宋营中获得这口宝刀,并得到一些伪造的书信,这些书信为了造假造得逼真,还故意烧毁了大半,只剩下几十字。不过这几十字对野利来说却全是要命的话。  这李元昊一看,证据确凿,再加上他奶妈白姥整天在耳边垫野利的坏话,所谓谎言重复多遍就成真理了,李元昊就处死了野利。史书上说:“野利有大功,死不以罪,自此君臣猜貳,以至不能军。”可见野利一死,死的可并不是一个人,同时死去的还有西夏方面的军心。就像明朝时崇祯错杀了袁崇焕一样,明军想:袁督师那样忠心报国的人都死得那么惨,我们还卖什么命呀,于是后来就整队整队地投降清军。另外,史书中还说:“平夏之功,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世衡卒,乃录其功,赠观察使。”看来种世衡做的工作在当时为了保密,有好多计谋在保密期未满的时候都没有公布。  说来种世衡也是有功于大宋的重臣,种家世代镇守边关,几乎可以和“杨家将”媲美。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也就是书中称的“经略相公”。相公是对地方官员的称呼,比称呼“老爷”亲切。这“经略相公”是军政合一的地方官员,权力比知府、知州大得多。大家看书中鲁达打死了郑屠后,因为鲁达是“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地方官不敢擅自直接抓人,而是先去请示了“经略相公”,得到同意后才敢下文书捉人。可见当时“经略相公”的权力确实极大。  《水浒传》中的好多好汉都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像王进、鲁智深、杨志等都在这经略相公手下任过职,金钱豹子汤隆也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打造过军器为荣。看来好汉们对镇守边关的功臣名将还是极为尊敬的。  种家可谓一门忠烈,种谔壮烈战死于永乐城之战。永乐城之战时,朝廷派来的混蛋统帅是个叫徐禧的家伙。徐禧不谙军事,拒纳种谔建议,决计于银、夏、宥三州交界地永乐川(今陕西米脂西北)依山建六寨六堡,作为控制银、夏、宥三州的枢纽。种谔以为此地无水泉,若失水寨,断绝水源,必陷绝境,力主于有险可守,有水可用,供给便利之银、夏、宥州逐次修建旧城,稳步逼近,并上书神宗。徐禧再次拒绝,怒斥种谔。结果正是这家伙的错误指挥,后来在永乐城大战中,夏军攻占水寨,绝永乐水源。城中掘井多深也不出水。宋军奋战数日,力竭难支,渴死大半,种谔在城破之时壮烈战死。  种师道,在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时,领兵入援京师,一度杀退金兵。多次建议宋钦宗调兵屯河南,以防金兵再袭,又请迁都长安,以避金兵,结果都被昏君拒纳,反而解除了他的兵权。宋钦宗这个昏君不任用种师道这样的能臣干将,反而迷信一个叫郭京的骗子。这人说会使什么“六丁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作法就能生擒金兵主帅,昏君深信不疑。这人招募了好多泼皮无赖当“神兵”,昏君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而77岁的种师道在郁郁中听到其弟种师中在山西寿阳附近为金兵所袭,身负四处重伤,仍力战不屈,最后英勇战死的消息后,口吐鲜血而死。第二年金兵就攻破了东京汴梁,那个骗子郭京倒先溜了,徽钦二帝乖乖地当了俘虏,钦宗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说:“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其实在当年主昏臣奸的背景下,像梁山好汉们那样的英雄豪杰也很难有什么出路,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的悲壮故事和水浒众好汉的命运几乎是一样的,“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热血洒尽,热情耗尽,却依然驱不散满天的乌云浊雾,换不来一个朗朗的乾坤,读来怎么不叫人热泪盈眶?
  全面分析,赞
  @lzfsummer 37楼
10:28:14  全面分析,赞  -----------------------------  谢谢指点。
  二十三、张牌李牌  高太尉喝道:“你这贼配军!且看众将之面饶恕你今日!明日却和你理会!”王进谢罪罢,起来抬头看了,认得是高俅;出得衙门,叹口气道:“我的性命今番难保了!俺道是甚么高殿帅,却原来正是东京帮闲的圆社高二!比先时曾学使棒,被我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有此之仇,他今日发迹,得做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我不想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怎生奈何是好?”回到家中,闷闷不已,对娘说知此事。  母子二人抱头而哭。  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王进道:“母亲说得是。儿子寻思,也是这般计较。只有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枪棒,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  当下母子二人商议定了。  其母又道:“我儿,和你要私走,只恐门前两个牌军,是殿帅府拨来伏侍你的,若他得知,须走不脱。”  王进道:“不妨。母亲放心,儿子自有道理措置他。”  当下日晚未昏。  王进先叫张牌入来,分付道:“你先吃了些晚饭,我使你一处去干事。”  张牌道:“教头使小人那里去?”  王进道:“我因前日患病许下酸枣门外岳庙里香愿,明日早要去烧炷头香。你可今晚先去分付庙祝,教他来日早些开庙门,等我来烧炷头香,就要三牲献刘李王。你就庙里歇了等我。”  张牌答应,先吃了晚饭,叫了安置。望庙中去了。  当夜母子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袱驼,拴在马上的。  等到五更,天色未明,王进叫起李牌,分付道:“你与我将这些银两去岳庙里和张牌买个三牲煮熟在那里等候;我买些纸烛,随后便来。”  李牌将银子望庙中去了。  王进自去备了马,牵出后槽,将料袋袱驼搭上,把索子拴缚牢了,牵在后门外,扶娘上了马;家中粗重都弃了;锁上前后门。  挑了担儿,跟在马后,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势出了西华门,取路望延安府来。且说买了福物煮熟,在庙等到已牌,也不见来。  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寻时,只见锁了门,两头无路,寻了半日并无有人。  看看待晚,岳庙里张牌疑忌,一直奔回家来,又和李牌寻了一黄昏。  看看黑了,两个见他当夜不归,又不见了他老娘。  次日,两个牌军又去他亲戚之家访问,亦无寻处。  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弃家在逃,母子不知去向。”  高太尉见告,大怒道:“贼配军在逃,看那厮待走那里去!”
  二十四、史太公  史太公是明代的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史家村的村长,九纹龙史进的父亲。  小说中禁军镖头王进得罪高俅后,逃难至陕西华阴县史家村错过了宿头无法栖身时,便只好入住到史太公家。史太公也很周到接待了他们,从而有了王进教授史进武艺,从而为史进成为108好汉之一奠定基础。  热情好客,比如他将落难的王进母子俩收留在家长达一个多月,而不收取任何费用。热衷武艺,他见到王进很有本事,就请王进给他的儿子史进教授武术。慈祥和蔼可亲,对王进母子俩一直都是礼遇有加,非常关心,很平和对待这对不速之客。
  史进是华阴县史家庄史太公的儿子, 从小喜欢舞枪弄棒。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遭高俅陷害,携老母逃往延安府,路过史家庄时老母病倒,王进就住在史家庄教史进武艺。史进打败了在家乡附近少华山上当强盗的好汉朱武、陈达、杨春,好汉结识好汉。由于庄客王四的疏忽,不料被猎户李吉告了官,华阴县派兵围了史家庄,史进火烧史家庄,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一起杀败了官兵,上了少华山。史进全身刺了九条青龙,江湖人称“九纹龙”,是水浒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后归降梁山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三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七名。征讨方腊时战死。  史书记载:史书记载的史进是宋江起义军的三十六个头领之一。我一直很疑惑的是,水浒一百零八人,为什么单单要将九纹龙史进当作排头兵来描写?金圣叹曾点评:以名为引,盖因史进寓意“历史在前进”之意。但不论从哪一点来讲,他都不是一个象林冲、武松一样光芒四射的人物。唯一说得出的理由:他是个帅哥!史进是华阴县史家庄史太公的儿子,从小喜欢舞枪弄棒。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遭高俅陷害,携老母逃往延安府,路过史家庄时老母病倒,王进就住在史家庄教史进武艺。史进打败了在家乡附近少华山上当强盗的好汉朱武、陈达、杨春,好汉结识好汉。不料被猎户李吉告了官,华阴县派兵围了史家庄,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一起杀败了官兵,上了少华山。史进全身刺了九条青龙,江湖人称“九纹龙”,是水浒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后归降梁山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三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七名。史进的武艺在梁山位居准一流,征讨方腊时攻打昱岭关时被方腊手下大将庞万春连珠箭射死。  抛开开篇第一回宣扬封建迷信的“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不提,小说正文其实是从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开篇明义。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流年不利,大约是本命年没有系红腰带的缘故,顶头上司换作颇有足球天份的大流氓混混高俅。更为要命的是,这高太尉曾经被王进之父王升一棍打翻,三四个月下不来床——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高俅大权在握,焉能不大肆打击、压迫一番?  王进能怎么做?得,惹不起咱躲得起!只能远逃延安府,到边疆地区投奔抗击西夏名将种谔——即文中的“老种经略相公”。于是连夜收拾细软,带着老母出了西华门,直奔延安而来。一路逃到陕西华阴县,王进母子在史家庄借宿,由此而来结识了史进史大郎,从而引出波澜壮阔的英雄之旅。小说里面是这么描写史进给人第一印象的:  “当日因来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棒在那里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史进皮肤不错,脸若银盘,说明至少不比浪里白跳张顺、浪子燕青逊色多少。二,年轻有活力,当时也就约摸二十岁不到,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小伙。三,有漂亮的纹身。借其父史太公之口是这么描述的:  太公道:“教头在上∶老汉祖居在这华阴县界,前面便是少华山。这村便唤做史家村,村中总有三四百家都姓史。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一气死了。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剌了这身花绣,肩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审美观点来看,史进确实是一个帅哥,因为宋代以有花绣为美,远如五代周
郭威,由于他脖子上刺了一只飞雀,所以人们又叫他郭雀儿。说得再远一点,第八十一回,宋江曲线救国,想从皇家二奶李师师那里作为突破口,派遣燕青作为特使。李师师当然美女爱英雄,借口看燕青一身的花绣来暗示。当然燕青不可能为了区区美色而犯原则错误——不是不想,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掩卷而思,水浒好汉里面身上有刺青的大有人在,除了史进、燕青,还有鲁智深解宝等人。宋江不派鲁智深、解宝去是有道理的,只要是正常人都能想象:一个浑身花绣的大和尚去窑子里,估计不是什么好事;解宝腿上绣两只飞天夜叉,总不能看见李师师就扯开裤管露出多毛的小腿罢?  燕青比史进出色的地方在于他的吹拉、弹唱本领,这些都是史进匮乏的,宋代歌妓不比如今,是要讲究身份和修养的。因此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到了燕青的头上。  闲话少说,由于史进家不仅留宿王进母子,而且治好了王进老母的心疼病,因此感恩图报,王进在一棍搠倒史进之后,正式成为史进的师傅——史进之前的七八位“有名师傅”,尽是吹牛之徒,教的招式都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这里面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打虎将李忠——史进的启蒙武术老师,一个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汉子,后文详述。  历时大半年,史进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一一学得精熟。多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王进见他已经颇有小成,于是提出继续投军,史进父子苦留不住,只能送别老师。  书里写到“只说史进回到庄上,每日只是打熬气力;亦且壮年,又没老小,半夜三更起来演习武艺,白日里只在庄射弓走马。”  由此可见,不爱女色,或者说当时他还少不更事,是史进的特点。  又过了半年,史太公病逝,留下好大一份遗产,再也没人管束史进,这九纹龙还不天天在家练武游戏之理?  而这时候,又引出了三个好汉: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  这三人本是少华山占山为王的强盗,和史进是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史进老父不仅是大地主,而且是当地里正,就是如今的村长兼支部书记的位置。史进也曾经号令全村人团结起来对付强人,大约是如今的联防队队长的角色。  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陈达不顾朱武和杨春的劝告,执意和史进火拼。结果现在的史进已经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三下五除二将他生擒活捉。  朱武杨春失去左膀右臂,按照杨春的意思,就要和史进死掐----要说领导就是领导,不是靠匹夫之勇能够做到的。且看朱武的表现:  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输了,你如何并得他过?我有一条苦计,若救他不得,我和你都休。” 杨春问道:“如何苦计?”  这条效仿桃园结义的苦肉计,上门哭哭啼啼:“你要抓就把我们兄弟三人全抓去吧!我们生死都在一起。”  要说这史进也是从小看武侠小说看坏脑子的,脑子一热,不仅没将朱杨二人捆起来,而且还大手一挥将他们全放了,更进一步,还和他们 结成好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由于手下的疏忽和叛徒的告秘,中秋佳节之晚,华阴县县令命督尉率领大批衙役和官兵,将史进住宅包围了。这个时候,朱武不愧是神机军师,且看: 话说当时史进道:“却怎生是好?”  朱武等三个头领跪下道:“哥哥,你是干净的人,休为我等连累了。大郎可把索来绑缚我三个出去请赏,免得负累了你不好看。”
  二十六、李吉  李吉是在史家庄外,“靠山吃山”,在少华山一带打野味卖些小钱的猎户,胆子小,心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水浒q传星宿原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