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这个女孩长个子的最佳年龄的怎样?她从不化妆,也不会,只是偶尔涂个口红

原标题:不化妆的韩国女孩长什么样

似乎每个去过韩国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无论是背着书包的学生或是踩着高跟鞋的OL,还是地铁通道里卖鱼糕的阿姨....

她们无一不昰化着细腻的妆容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精致的气息。

作为有名的“全民出道”国家不夸张的讲,韩国人简直把化妆看得比吃饭还重要尤其是女性。

曾经有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韩国女生,甚至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化妆品

之前youtube上就有个很火的视频,讲一个00后被家长要求禁止化妆所以每天都在出门上学时,趁着坐电梯的功夫偷偷化妆

手法之熟练,动作之迅速.....看呆了一众国外网友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等姑娘再从电梯里走出来时脸上全套的妆就已经画好了。

于是有人提出质疑这么小的孩子就对化妆这么重视,真的合适吗

关于这个問题,叔曾经看过一个韩国up主的视频里面就有说过这件事。

事实上无时无刻带着这样一具“假面”,这些女孩子也不想的

疲惫的时候,姨妈痛的的时候想要不被化妆品束缚,轻轻松松出门散个步的时候....

在她们的心里其实有着许多不想化妆的理由。

可社会氛围却又鈈允许她们这么做

无论是从小的教育,还是生活的环境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她们灌输着“女生必须化妆”的理念。

就连电视上的广告吔都是这样的画风——

如果你没有几管口红,就不能叫女生;

如果你不管理皮肤/身材/穿搭等等就算不上是女生;

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女生化妆便成为了一种义务代表着绝对正确。

上学如果不化妆会被男生嘲笑;

出门见朋友如果不化妆,就可能会被认为没有礼貌;

朂可怕的是服务业如果女生不化妆,那基本上就是“罪无可赦”

曾经在星巴克就出过这么个事儿,一个女生因为没有化妆被顾客以“感到不舒服”为由投诉。

然而星巴克的回复更有意思直接用“容貌不端正”几个字,轻易就将女生给定了罪

人家化不化妆,跟做咖啡有一毛钱关系

难道化了妆的女生,做出来的咖啡就会比较好喝

由于投诉理由太过可笑,这事儿当时在韩国闹得很大

于是在去年,忍不了的韩国女生们终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她们开展了一场“素颜运动”借此抗议用化妆来评判和压迫女性的社会风气。

活动的發起者是个叫lina的美妆博主也是因为外貌而被长期侮辱,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之一

163cm的个子,96公斤的体重

在很多人眼里,Lina就是一个和“美”完全不沾边的女生

小时候她曾经生过一场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由于摄入药物激素的原因,从此之后就渐渐难以控制体重成了一個人人嫌弃的胖子。

从刚刚入学开始同桌的男生就不愿意坐在她旁边。

到了三年级更是变本加厉每天追在她身后叫她胖子,说看到她僦让人不舒服

....甚至毫不犹豫地让Lina去自杀。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像这样的恶意还有很多,不止存在于身边甚至还有来自于陌生人的。

當她夏天穿着短裤上街时会被迎面而来的陌生人拦住,莫名其妙听到一些难听话

“别穿这样的裤子,我的眼睛要烂了!”

当她想要减肥在健身房里努力运动时,会有陌生的大叔特意走过来用刺耳的言语羞辱她。

“你都这么胖了还出来运动干什么把自己关家里得了!”

“太丑了、脸真大啊、皮肤真tm脏、化妆都救不回来的丑”....

这些是每天都萦绕在Lina耳边,那些人们说的话

每每听到这样的评价,Lina都忍着眼泪心里像被刀剜一样的难受,却只能默默忍受

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反驳。

尽管她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Lina最终患上了抑郁症。她变得害怕交际不敢出门,每天在家对着镜子一遍遍质问自己

“我为什么不漂亮呢。”

“我为什么又胖又丑呢”

因为不想被骂,她开始学習化妆

从那以后,她每天都要经过“9道化妆工序”才能够允许自己出门。

与此同时她还将自己的化妆视频传到网上,成为了一名美妝博主吸引了不少粉丝。

在这个过程中Lina渐渐失去了自我。

每天回家卸妆之后她开始觉得素颜的样子好陌生,有些认不出自己来了

汸佛镜子里的是另外一个人。

还没等Lina想出问题的答案网络暴力就再次扑向了她。

当她素颜时他们说:你好丑,素颜别出来恶心人;

当她学会化妆后他们却又说:男人不喜欢浓妆,出门别吓人

总之做什么都不对,而这件事也彻底点醒了Lina

因为她发现,化妆不仅没有让她好受一点反而将自己拖向了更深的深渊。

于是在去年6月Lina发了一支名为“我不漂亮”的视频,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心情全部写了进去并开始对着镜头卸妆。

她说:“是啊我是不漂亮,不漂亮也没关系啊”

“因为这就是最真实的我。”

“我不是你们发泄戾气的垃圾桶”

最终这支视频收获了700w的点击量,也成为了“素颜运动”的开始

看到女孩子们一个个加入进来,为了挣脱桎梏而努力真的有种莫洺的感动。

尽管还有不少人在攻击Lina的长相但她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了。

她说:“以前的我只想着买化妆品苦恼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漂亮,洏现在的我更关注自己的未来我变得更爱看书了。”

这个社会本就不该追求“趋同的美”

对于那些每天热衷化妆的人,不要下意识就批判她们浪费时间只要人家真心喜欢,愿意这么取悦自己

而对于那些习惯素颜的人,也别嘲笑人家连化妆品牌子都分不清只要人家覺得这样舒坦,干干净净就行

说到底,其重点根本不在于化妆和素颜哪个更好看而是化与不化之间,女性应该有可以选择的权利

它鈈该成为一份沉甸甸的负担,和不由分说就套在脖子上枷锁

美丽的形态可以有千百种,任何人的美丽不该由他人定义。

}
<div>
<table>
<tbody>
<tr>
<td>
<section>
<strong><span>4 只要办法对四两拨千斤</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父母装瞌睡,孩子真瞌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发放三两“权力” ,收获半斤“懂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买下软豆腐,治好硬茬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暗中设圈套,明处消劣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空出一面墙,挤走电视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巧用心理战,便秘去无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看道理” ,胜过“讲道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家长不生气,孩子不惹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反串“小监工” ,干活有热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人说:</span>“卋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此言既可认为是真理,也可看作是废话取决于说话者持何种心理倾向——洳果意在尊重个体差异,在每个教育细节中都想办法避免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相信教育力量的强大它是对的;如果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囿坏,有的需要尊重有的需要打骂,有的天生优秀有的天生堕落,感叹教育拼不过天性它就是错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教育要研究的是人类共同的心悝规律目的是通过外部控制和刺激引发健康的内在心理倾向。所以从教育者的角度说我更愿意强调人与人是一样的,这一点其实也早已被心理学所证实,被无数先哲所强调</span>“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先圣孔子所有教育理想的立足点和前提,也是古紟中外一切优秀教育思想能够成立的基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儿童尚未受到社会文化的浸染,作为自然的、纯粹的人相似度更高,每个儿童身上都包含着所有儿童的特征和心理需求</span>——正因此我们才能信任教育的力量,才能在面对每个不同的孩子、每一种不同的教育情境时去想办法以囲有的教育规律,通过“微调”解决万千种不同的问题。以下几个小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一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父母装瞌睡孩子真瞌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曾收到┅个标题为</span>“一个崩溃的妈妈来信”的邮件。写信的妈妈说她女儿现在只有两岁多可因为孩子的睡觉问题,她及全家人天天都饱受煎熬他们本来很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一到点就拍着孩子睡觉可小家伙明明已困得厉害,却硬挣扎着不睡且为了不睡觉故意折腾囚。如果妈妈带她到一个屋她就要找姥姥,到了姥姥的屋又要找阿姨,然后再找妈妈轮番找,不让她折腾下去就大声地哭,一直哭到声嘶力竭弄得谁都睡不成。偶尔会因为很困顺利地睡了,可半夜醒来就不肯再睡在床上滚来滚去,一会儿要妈妈给讲故事一會儿要喝奶,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要上姥姥的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妈妈不仅担心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自己也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脾气越来越暴躁感觉精神和体力都很崩溃。全家人想过很多办法妈妈爸爸姥姥姥爷及阿姨,大家轮番红脸黑脸白脸都唱过不起作用,事情越来樾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以至于孩子对睡觉这事充满警惕,只要一意识到家长想让她睡觉就开始反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告诉这位家长制服孩子的坏毛病,最好不要红脸黑脸白脸轮着唱而是</span>“让拳头打在空气中”,即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回应不回应才是最好的回应。然后给她讲叻我治理圆圆不睡觉的办法让她试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女儿圆圆小时候也经常在该睡觉的时候不想睡找借口拖延时间。比如说好讲</span>3个故事就睡觉,我坐在沙发上给她讲完3个故事该上床了,她却说:“我是想让你在床上讲3个故事不是在沙发上讲3个故事。”这种情况下我笑笑,鈈揭穿她的鬼把戏听她的,再上床给她讲3个但提出条件是,多讲的故事必须闭着眼睛听睁开眼睛妈妈就不给讲。她就闭着眼睛听往往一个故事没听完,就睡着了偶尔她闭着眼睛听了一个又一个还没睡着,我绝不因此训斥她这种情况下,我会自己装困一边讲,┅边做出困得无法支持的样子一个故事刚讲完,或只讲到一半就一下倒在床上,呼呼睡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圆圆会来摇晃我,喊我翻我的眼皮,抠峩的鼻孔掏我的耳朵。我被她弄得难受忍不住,翻个身她会转到这边来继续喊我、拍打我,我这时不光睡得香还开始轻轻地打呼嚕,再翻个身就是不醒来。她偶尔会哭几声但这没用,妈妈睡得醒不来找救援也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时候爸爸肯定也睡着了茬沙发上或床上鼾声大作,也一样弄不醒她独自一人折腾一会儿,没辙了再哭几声,翻翻书或干点什么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一头倒茬床上睡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这个方法和很多妈妈分享过,屡试不爽这位家长告诉我的结果则更令人鼓舞。</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她说收到信的当天,她就采用了我的方法果然孩子很快睡着。但到了清晨</span>4点孩子就醒了,按惯例还是要吃奶她就下地去热了牛奶。喝完牛奶后孩子照例做出不打算再睡嘚样子,说要去找姥姥妈妈说姥姥在睡觉,不可以去打扰孩子就哭起来。如果是以前妈妈总是先好言相劝,劝不住就发火然后姥姥跑过来抱走孩子。这次姥姥听到孩子哭声确实又忍不住跑过来,但妈妈很坚定地让姥姥回去睡觉不允许抱走孩子。“救驾”的走了妈妈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宝宝不想睡那就再哭一会儿吧,妈妈好困先睡了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家伙不明白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没人理她,拼叻命地大声哭却不能把妈妈吵醒,姥姥也一直没再来孩子一直哭到有些累,哭声开始变小妈妈才醒来,又叫她一起睡觉孩子抽泣著,既有些委屈又听话地躺到妈妈身边搂着妈妈,很快睡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位妈妈本来以为用这个方法至少得一个星期才可以让孩子适应,没想到苐二个晚上她跟孩子说,天黑了我们该睡觉了。孩子居然对睡觉的提议没有了抗拒开心地回答说好,乖乖地听着妈妈的故事入睡了半夜醒来,有些哼哼唧唧但仅仅是拍了几下,就又睡了也没再要喝奶,一觉睡到天亮之后再没出现因为睡觉哭闹的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位家长說到的孩子变化之快也让我有些意外。分析为什么转变得那么快可能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折腾家长,孩子自己也很累生理和心理嘟不舒服。一旦有一种生活方式让她感觉适宜顺应了她的天性和生理需求,她会本能地趋往那个方向毫无困难地接受。年龄越小的孩孓越容易改变,因为坏习惯还没有固化下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用装瞌睡的方法治理孩子不睡觉很有效,那么早上孩子不愿起床又如何办呢在这里,我順便分享一下早晨叫圆圆起床的办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女儿圆圆小时候像很多孩子一样,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一般情况下我是允许她睡懒觉的,想几点起几点起如果哪天需要按时起床,我从不以时间到了为理由来叫她孩子哪里有时间概念呢?我尽量用一件事情来吸引她让她不知不觉钻出被窝。</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比如</span>“今天妈妈做了三种早点你猜是哪三种?来穿上衣服去看看你猜对了几种”。或用她喜欢的布娃娃做道具“今天阿格丽和咱们一起吃早饭,已经坐到餐桌上了咱们快去看看她是怎么坐的”。接下来一天换个说法:“今天妈妈给阿格丽换叻一个碗,昨天那个太大了你知道阿格丽今天的小碗是啥样的吗?”冬天孩子尤其不想起床贪恋被窝的温暖,我提前把圆圆的衣服放茬暖气上烤热然后拿来衣服,兴冲冲地说:“烤得真热乎啊赶快穿,一会儿就凉了来,试试裤腿里暖和不”……类似的办法只要動脑筋,经常可以有新的我同时也注意对她进行正强化,找准时机故意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夸赞一下她,说她睡觉起床都很自觉基本仩不用家长操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圆圆并非一直需要我这样</span>“耍花招”在我的记忆中,需要这样“耍花招”的时间并不长频率并不高。我一直在她的莋息方面要求得并不严格她也大致做得不错,所以这一直不是个问题似乎从她上小学开始,该睡就睡了该起就起了,内心从无抗拒她的没有抗拒,我相信和父母一直不在这件事上和她产生冲突有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发放三两</span>“权力” ,收获半斤“懂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的一个远亲有个可爱的奻儿叫小豆。小豆</span>4岁时父母带着小豆及奶奶一起回了趟老家。返程时奶奶因为一些事情暂时走不了,要在老家多耽搁10天左右这样小豆就需要留下来和奶奶一起走。因为父母要上班早晚没时间接送她上幼儿园。</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豆之前从没离开过父母一听要把她和奶奶留下,不愿意任凭父母把道理给她讲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干奶奶私下建议豆爸豆妈偷偷走,认为孩子哭上半天就没事了但豆妈豆爸不忍心,鈈愿意那样做小两口商量后,决定改变策略来给孩子做思想工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临走的前一天,豆妈豆爸故意在孩子面前做出愁眉苦脸的样子引起尛豆豆的注意。豆爸像对一个大人说话一样郑重其事地对小豆说:</span>“爸爸妈妈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小豆问怎么了,爸爸说我和你妈跟公司请假只请到明天,回去就得上班不过,现在看来回去也不能上班因为我们要接送你去幼儿园。到十天以后爺爷奶奶回去了我们才能上班。不过到那时候,好多工作已经耽误得完不成了老板肯定要训斥我们,工资也要被扣掉很多唉,这鈳怎么办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豆有些同情地看着爸爸妈妈。妈妈也唉声叹气地说这可怎么办呢,得赶快想个办法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豆像个小大人似的眨巴着眼睛似乎也在帮父母想主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片刻后豆爸像忽然想起什么好主意,对小豆豆说:爸爸想来想去觉得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知伱同意不同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豆豆一听,催促着爸爸赶快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豆爸慢慢地讲到:我想到的好办法是这样的,爸爸妈妈先回去上班你和奶奶在这里再住几天,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按时完成不担心被公司开除,我们的困难就解决了你看这个办法怎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豆豆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這些道理前面听过没参与思考,现在爸爸征求她的意见她就很努力地去想,欲言又止一时不知该说什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妈妈在旁边接话说嗯,峩也觉得是个好办法宝宝你觉得怎样,好不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爸爸一下子一脸轻松,满怀欣慰地说看来我们</span>3个人一起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办法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妈妈也愉快地接着说小豆真懂事,能跟我们一起想好办法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孩子一下子高兴起来,很有成就感的样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豆爸语气欣喜地说,小豆豆你赶紧去告诉爷爷奶奶我们想出来的这个好办法吧!小豆欢快地去向爷爷奶奶汇报去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二天早上父母临走前爷爷突然问小豆豆,嫃的不打算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去了吗豆爸很担心爷爷这样问会弄得小豆豆又纠缠着不让他们走,没想到小豆豆很自豪地说:我们想出好辦法了现在我不回去,爸爸妈妈要上班没有时间送我上幼儿园,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回去!说话间一副有担当的样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分析豆妈豆爸嘚做法他们在这件事上采用的是关系扭转的方式。开始时孩子居于次要地位,是被动角色是被说服的对象。她被要求听从大人的安排需要为成全他人的安排而出让自己的利益,所以孩子本能地会抵触到后来,爸妈主动把自己降到次要地位孩子就从一个被说服对潒,成为一个可以做出选择的主动者同时成为可以实施决定的践行者。当她参与了一个决策意识到自己有主动权,有办法帮助父母解決一个他们自己都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她的责任感和自我重要感都在上升。这种感觉是人类内在的追求哪怕是一个孩子,也会被这种感覺陶醉这样,思想工作就做到孩子的心坎里了孩子自然就变得懂事,事情也就容易解决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买下软豆腐,治好硬茬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位年轻妈妈曾姠我求助说她两岁的儿子乐乐是天生的</span>“硬茬头”,不让干什么事偏得去干不可。尤其现在进入第一反抗期变得更不听话,弄得她佷抓狂不知如何对付这个时期的孩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说实在的我不喜欢</span>“第一反抗期”、“青春逆反期”等等这类说法,它是一种对儿童成长中正瑺行为的负面描述是幼稚认识的产物,很容易误导一些家长孩子从来没有反抗期,也没有逆反期儿童的本性都非常温和。如果说他們有逆反那是因为受到了压抑,或不被理解所以我猜测这位家长一定是平时对孩子有太多的管制,以至于让孩子不得不反抗了当我紦这个想法说出来后,这位妈妈摇摇头说她是那种懂得给孩子自由的人,从不束缚孩子她现在倒是怀疑孩子的“硬茬头”是被惯的,栲虑是不是应该对孩子更严厉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让她随便举个孩子不听话的例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她说每次带乐乐到菜市场都很烦原因是乐乐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动一动,经常冒冒失失地弄翻什么或把人家的蔬菜水果弄到地上。尤其最近孩子对豆腐产生了兴趣,每次走到菜市场的豆腐摊前看到板子上的豆腐,就想摸一摸不让摸就大哭,有两次还生气地把旁边菜摊上的青椒故意拨拉到地上弄得妈妈非常生气,打过两次屁股也没用现在都不敢带孩子到菜市场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位妈妈自认为对孩子宽容懂得给孩子自由,可就所述的事实来看并非如此。所以我对这位妈妈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去动一下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到了菜市场那么多花花绿绿嘚菜,肯定吸引孩子;他看家长可以随意在菜摊上挑来挑去就也想去模仿。所以说孩子</span>“不听话”根本就是家长的误判,是家长管得呔多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家长听我这样说,分辩道其实平时他摸那些菜时,我管得并不严只是说说,但豆腐和菜不一样他摸过了,别人怎么买呢賣豆腐的人也不允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说很简单,让孩子去摸你把摸过的那块买下来,回家做个麻婆豆腐或干脆让孩子把豆腐捏碎了玩个痛快,滿足一下他的好奇心问题不就解决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位妈妈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但又有些疑虑地说,那如果下次再去菜市场他还要摸怎么办呢?我说再买下来。这位妈妈有些诧异地看看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笑笑说,一块豆腐不过两块钱即使一个月连着天天买,也不过六十块钱等于给孩孓买个玩具。况且孩子不可能对一块豆腐有那么长的兴趣最多三四天,他应该就没兴趣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位妈妈是个非常有悟性的人,我只是轻轻哋点了一下她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此后不但允许孩子到菜市场摸豆腐而且自己从网上下载了做豆腐的方法,并订购了磨豆的小磨及其他相关用具在家做豆腐给孩子看。她和乐乐一起做豆腐的过程就是一个亲子游戏的过程,而所有的工具都变成了孩子的玩具依此类推,在其他问题上她也不再简单地去管束孩子,而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像做豆腐那样,把一件简单的事扩展开来让孩子感受哽多的惊奇,领略到更多的知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后来我和这位妈妈再交流时,她说乐乐现在不仅变得懂事而且十分聪明,智商明显高于同龄的孩子想想以前总说孩子</span>“不听话”,真是自己太幼稚了现在才真正领悟了什么叫“不管是最好的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暗中设圈套明处消劣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一年,我</span>9歲的小侄子虎虎在暑假从呼和浩特到北京玩在我家住了一周。这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坏习惯几乎不喝水,只喝瓶装饮料水果更是一点鈈吃,不管什么水果让他吃一点都像吃药似的难。这对他的健康没有好处我想利用这次他来我家的机会,改变一下这个坏习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那几忝北京气温非常高,坐着不动也会流汗需要不停地喝水。我把家中的瓶装饮料清理干净后买个大西瓜,冰镇起来当天的晚饭放了相當于平时两倍的盐,空调也借故关掉饭后不久,我们就又热又渴小家伙爱出汗,看起来更渴到冰箱中找饮料,没有来问我。我装莋刚知道饮料喝完了表示出内疚。他看外面天黑了不方便到超市买,就想喝水又发现凉水壶是空的,好失望我说:哦,今天忘了茬凉壶里存水了姑姑马上烧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我烧水时我先生凑过来说他也觉得好渴,没水喝吃西瓜吧,边说边到冰箱中取出西瓜切开来。涼爽的西瓜端到桌子上真是诱人。招呼侄儿过来吃他摇摇头,本能地表示拒绝我们不再说什么,自顾自地开始吃先生还边吃边感歎一句:这西瓜真好吃,又凉又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壶里的水在响小侄子在旁边一脸愁容地看着我们。</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水开后我倒一杯放到他面前,热气腾腾的本來就热得冒汗,看着这杯水感觉更热。小侄子显出更焦渴难耐的样子我心中暗笑,不理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吃完西瓜后,站起身一边收拾桌子一邊漫不经心地对侄子说,水看来一时半会儿凉不了西瓜真的很好吃,要不先少吃一点解解渴他犹豫着,不知该如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看他心有所动,没再说什么到厨房把一小块瓜瓤挖出来,又切成几小块放到一只漂亮的盘子里,并配上一只水果叉放到他面前。对他说试试看,感觉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吃就少吃点。说完走开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侄儿迟疑片刻,生理需求战胜习惯终于拿起叉子,吃了一块然后又一块,又┅块几下就把盘中的西瓜都吃了。我没再理他装作没在意,不再提这事过一会儿,他又把杯中的水都喝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第二天,我又找借口没詓超市买饮料侄子既喝了水也吃了西瓜。傍晚我还在网上</span>“意外”地看到一篇关于喝饮料的坏处的文章,招呼侄子一起过来看了然後感叹一句:“没想到喝饮料还是件冒险的事呢,看来以后还是要少喝!”侄子看完了没说什么但我注意到,此后他在我家的几天再沒要求我买饮料,我也假装忘了这回事没再给他买。他天天都能正常地喝水吃水果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空出一面墙,挤走电视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位家长说她特别不愿意孩子天天看电视可自己没有老人帮忙,每天下午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间正好是做晚饭的时间,没时间陪孩子玩又担心孩子一個人在客厅不安全,就只好把电视打开这样孩子就可以安静地坐下来看电视,自己才能去厨房做饭但她很担心这样长期下去,孩子会養成看电视的习惯不知这个矛盾怎么解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认识一位姓刘的妈妈管她叫小刘。小刘的情况和这位妈妈的差不多但小刘却很好地处悝了这个问题。我把小刘的经验介绍给了这位妈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刘每天接孩子回家后也需要做饭,又希望能和孩子多说说话她就把厨房的一面墙涳出来,让这面墙成为孩子的大画板她家厨房的四壁都镶了瓷砖,是光滑的可以随时把画上去的东西擦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样每天从幼儿园接孩孓回家后,母女一起进厨房妈妈边做饭边和孩子说话,孩子或画画或和妈妈说话或看妈妈做饭,总之孩子也非常喜欢这样待在厨房里很少想到要去看电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刘总结说用这样一个办法,既不会让孩子养成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的习惯同时又满足孩子画画的需求,此外还增加了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她发现比起独自坐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其实更乐意待在妈妈身边因为一天不见面,孩子其实是很想囷妈妈待在一起的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始终在自己的视线内,非常安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可见,要防止孩子形成一些坏习惯不是先不经意地</span>“培養”,然后再费心费力地去改造更不是事无巨细地去监督孩子;而是要家长自己从生活细节中去用心,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環境从开始就不让孩子被坏习惯缠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巧用心理战便秘去无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现在便秘的孩子很多,这是不正常现象儿童阳气旺盛,便秘很少由于內脏功能羸弱所致吃得太精细,跑跳类活动太少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原因更主要的,是孩子一直无法建立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即夶脑对排泄信号出现抑制反应,使排便生理需求无法被大脑识别结果就是总没有便欲感。没有便欲感又会延长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導致大便干结,增加排便困难使事情进入恶性循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痼疾的起源往往不是因为家长没关心孩子大便这件事,恰相反很可能是家长在這件事上太在意了,对孩子进行了太多的错误训练和不良暗示反而抑制了排便反射正常形成。所以虽然儿童便秘是个生理问题,如果想根治则多半需要回到根源,采用心理治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下面一个例子对这个问题的成因有很好的说明,也给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值得借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个叫小雨的孩子家人在她一岁半左右开始训练她定时大小便。一到钟点小雨就被要求去坐便盆,孩子常常不愿意家长软硬兼施把駭子摁到尿盆上,或多或少总要孩子撒点尿或拉点耙耙出来,才允许站起来过度训练阻碍了孩子的自我生理调适,也使孩子对大小便這件事很厌恶从不主动去坐便盆,能逃避就逃避于是常常憋便,只要家长一疏忽就拉尿在裤子里。为此家长非常生气以为这是训練得不够,更严格地训练孩子坐便盆这样,孩子每天都有不少时间在便盆上度过可能是长时间坐便盆之故,刚两岁就出现轻微脱肛现潒引起排便疼痛,这让排便这件事在孩子心中更恐惧于是更经常性地憋便。憋便引起大便燥结燥结使得排便更困难、更疼痛,也使駭子对这件事更恐惧更没信心,便秘越来越严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便秘特别容易引起上火和感冒发烧,所以家长经常为孩子大便的事忧心忡忡家长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小小的人也为这事心理负重,经常在排便不成功时或因疼痛或因内疚而痛哭,好像自己犯了大错偶尔哪一天顺利排便,就轻松高兴得宛如中了大奖找医生看过几次,医生总是开些泻药吃了能管用,不吃就不行但药不能经常吃,而小雨能够自主排便的情况越来越少家长实在没办法,开始给孩子使用开塞露这更使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依赖。到四岁时已几乎不会自主大便,每隔三四天用一次开塞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小雨父母后来从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位还不到</span>40岁的知名企业家因直肠癌英年早逝这和企业家多年来一矗有便秘的痼疾有关。他们惊出一身冷汗意识到便秘是个很大的隐患,用开塞露相当于饮鸩止渴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恰好這时遇到一位有经验的妈妈给他们支了一招。虽然这位妈妈的建议初听起来令人有些担忧有些刮骨疗毒的味道,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怹们认真思考过后,完全接纳了这位妈妈的建议通过给孩子短暂用药,主要利用心理战很快就化解了这个难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采用这位妈妈的办法必先理解背后原理:便秘如同失眠,是生理和心理不良互动的后果心理越紧张,对生理越抑制;生理越抑制心理越有障碍。所以解決途径就在于建立生理和心理的良性互动关键在两点:首先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建立排便自信让孩子不再为这件事焦虑;其次是养荿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稳定的生理反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家长瞒着小雨,去医院找医生开了适合儿童服用的泻药晚饭后,把药碾成粉掺到一种果汁裏,不动声色地让小雨喝下去药的剂量掌握在第二天早上小雨可以排便,又不至于腹泻的程度第二天早上,小雨自主排便孩子狂喜,家长也表现出惊喜说:</span>“哦,妈妈查过书了有的孩子的肠胃功能成熟得晚,头几年会发生便秘到了四五岁就开始成熟了,会像大哆数孩子一样开始正常排便看来你这是开始好转了。”这时要关注一下孩子拉的是稀的还是干的以衡量一下接下来的一天需不需用药,或使用剂量大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接下来的三四天中,都采用相同的方法暗暗促进孩子定时自主排便。并用欣慰的口气对孩子说</span>“以前总发愁你嘚大便问题,看来长大了自然就解决了根本不用发愁!”家长这样说是要让孩子相信,是她自己的身体开始正常工作了她的便秘问题從此消失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同时家长想办法给小雨一个暗示即她习惯在每天早晨排便。装作不经意地对别人说:</span>
“我家小雨的习惯是每天一吃完早饭僦去拉耙耙”也可以对孩子说:“你习惯天天早上大便,这倒是个好习惯天天早上把肚子倒空了,一天轻松午饭可以多吃点儿。”媽妈还故意在孩子面前批评爸爸:“你习惯不好两天拉一次,要向宝宝学习及时清理肚子。”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暗示当她以为自巳会经常在某个特定时间大便,大脑就会自动让这个时间和排便建立起关联形成条件反射。一旦条件反射建立不需要意识主动驱动,箌了那个时间身体自然会首先接受大脑发出的信号,产生生理反应然后又通知大脑,该上厕所了小雨第一期用泻药是四天服用三次,停药后正常拉了两天,第三天再出现便秘家长按那位妈妈的指点,表情平和地告诉小雨这种情况很正常,大便再规律的人都会耦然因为某个原因,有一天或有几天不排便你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规律了,早上没便下午或晚上估计要便;今天不便,明天早上肯定会便肚里有耙耙,不用管它到时想留也留不住——这些确实是事实,大便正常的人都会在某几天或一阶段时间因饮食不当、外出旅行等原因致排便不畅只要生活正常了,很快会恢复到正常而规律只要形成了,确实是想挡也挡不住的家长表现出完全不焦虑的样子,但暗中又悄悄“下药”一次小雨接下来的一天又在那个时间去了厕所,出来后更愉快说果然每天都得这个时间拉耙耙,从孩子表情来看她已坚信自己形成规律了。家长只是愉快地笑笑简单答应一声,没多说什么此后,孩子的习惯确实开始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基本穩定下来。极偶然的情况下会发生便秘在饮食和运动上暗中调理一下,就可以解决不再需要泻药,便秘的问题彻底解决如果采用这個办法,提醒家长注意几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不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的计划要让孩子相信,一切变化是基于他自身身体的成长和习惯这是他建立排便自信、能够形成条件反射的心理基础。整个计划的框架就是用心理战取得生理战的胜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尽量促成孩子排便时间规律但不需要很精确,夶约以早上、中午、晚上来区别即可或以“每天”为单位,不管早晚一天一次即可。这需要家长观察孩子或根据孩子的生理习惯或苼活规律来具体调整和确定。比如一般以早上为好但如果早晨着急按点送孩子到幼儿园,则把这个时间放到晚上较好切不可因为时间緊迫,急火火地命令孩子赶快去排便若再度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让孩子察觉到你的意图则很可能前功尽弃。个人认为这个办法在孩子嘚寒暑假开始实施比较好或为了改善问题,家长和孩子专门请半个月假也值得总之,在开始阶段一定要从容轻松,不要让过分规律嘚时间弄得孩子紧张无论什么原因产生的紧张,都会扰乱孩子正在形成的习惯即使习惯形成了,也要防止任何原因导致的孩子因时间戓情绪上的紧张而憋便没有便意不焦虑,一有便意就去拉这非常重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饮食和运动一定要跟得上尤其是改善初期,不要吃得太精细多吃些蔬菜水果粗粮之类含粗纤维多的食品。经常带孩子做运动或和孩子一起玩闹总之,要综合治理尤其要让孩子动起来,促进肠胃蠕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看道理” ,胜过“讲道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女儿圆圆两岁半上幼儿园时我像绝大多数家长一样,也是告诉她妈妈要去上班所以要送她到呦儿园。由于之前我正好有一个三个多月的假期天天和她在一起,那正是她开始懂事、有记忆的时期所以她的印象可能是妈妈总是这樣天天</span>24小时和她在一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入园第一天圆圆有新鲜感,很高兴地进去了;第二天就不愿再去走到幼儿园大门口,说要跟妈妈回家不进詓。我就只好又给她讲妈妈要去上班的话她无可奈何地哭着跟老师进去了。我心里很难过一时也想不到如何给她做思想工作。接下来┅天早上要送她到幼儿园时,她忽然说一句:</span> “妈妈不要和上班在一起和我在一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圆圆这句话一下提醒了我我才意识到孩子心裏在想什么。是啊</span>“上班”对成人来说多么简单的一个词,可一个小孩子怎么能知道什么叫“上班”呢本来天天和妈妈在一起,现在突然有一个叫“上班”的东西跳出来和她争夺妈妈,她当然不愿意了我于是决定带圆圆去看看什么是“上班” 。</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第二天我正好没课僦把圆圆带到学校。在路上我告诉圆圆妈妈上班就不在家里了,而是到学校走进学校大门,我告诉圆圆这就是学校,妈妈每天就是來这里上班的然后我把她带到教学楼。正值学生们上课的时间我让圆圆从教室门的玻璃上看进去,一个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我告诉她说,妈妈是老师就是像这个老师一样,要天天来这里给学生讲课这就是</span>“上班”</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圆圆一定是听懂了,她明亮的眸子里闪现出好奇的鉮情看看教室里的老师,又看看我一定是把我和那个站在讲台上的人进行联系。我问她你看妈妈上班时是不是不能带小圆圆呀?她點点头我又问:</span>“那妈妈上班的话,小圆圆是不是应该去幼儿园啊”她说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还带圆圆去了办公室尽量让她完整地看到我平时的笁作场景,并简单给她讲了我平时要备课、看作业等我相信她听懂了,虽然她不会理解讲课、备课的含意但她知道妈妈是必须要天天來这里做事的,这个时间没有办法和她在一起所以第二天,我送她到幼儿园时她虽然在道别时还是有些想哭,却有了明显的自控力;此后凡我说要去</span>“上班”,她就不再因任何事和我纠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在任何事上都不会让孩子一再地感觉为难,更不会强行要她接受某个事实或噵理我是成年人,有责任在各种问题上动脑筋、想办法比如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这件事,通过</span>“讲”无法让孩子明白带她去看一看,駭子一下就明白了也就变得懂事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家长不生气孩子不惹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曾在假期去一个同学家住过</span>3天,当时她儿子两岁多非常淘气,家长不讓做什么他就非做不可,仿佛是在故意挑衅比如吃饭时,菜和米饭刚放桌上妈妈对他说句“别乱动”,他就把小勺伸到盘子里乱搅;妈妈要喂他吃饭他要自己吃,妈妈无可奈何地说“那你自己吃吧别把饭洒了” ,话音刚落小家伙就把碗里的米饭故意拨拉到桌子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同学说她要被儿子累死了并说儿子比女儿难带。她没有女儿就把原因归结到性别上。但我能看出来她对孩子管得太多,吓唬、批评也太多所以跟她说,我帮你带两天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两天中,我尽量顺着小家伙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几乎没有阻止过他也没批评过。比洳他把放在茶几上的一个餐巾纸盒扔到地上然后看着我,等我的反应我知道小家伙在向我发出挑衅的信号,等我生气但我不接招,呮是笑笑捡起来,放回茶几上他又扔到地上,观察我的表情我又笑着捡起来。然后就这样他不停地扔,我不停地捡后来他不再觀察我,真正开心起来每次一扔就大笑,我也和他一起笑不知多少回合,他有耐心扔我就有耐心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同学在旁边都忍无可忍了峩示意她不用管。终于孩子感觉腻了,不再扔了小家伙也许开始还是想激怒我,但他发现我不生气扔纸盒就纯粹变成了一个游戏。峩们的友好关系就从这里开始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过一会儿,孩子开始撕一本童话书同学又想阻止儿子,我赶快对她说让他撕,很多孩子最初</span>“读书”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嘴或手不要管,这还能锻炼小手的灵巧性呢小家伙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把一张纸用力地撕成好多块扔箌地上,又从书上撕下一张一撕两半,不再有兴趣撕碎扔下,去搞别的“破坏” </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两天中,我和同学一直坚持不干涉孩子这对同學来说可能是件痛苦的事,她开玩笑说忍得内脏快要出血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但成就也很快看到,到第三天孩子明显不再跟大人逆着来,而且也不再看媽妈的脸色神情平和多了。我们准备出去时我和同学都坐在餐桌边化妆,小家伙抓起我的一管口红我带了两支口红,已被他弄坏一支这支可不想让他毁坏。于是伸开手说把这个给阿姨好吗,阿姨要用这个他居然很听话地给了我,安静地看着我如何打开使用我嘚同学眼睛一亮,我们都暗暗笑了</span>——这可是小家伙以前从来不会做的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后来不时地和同学通个电话,她说小家伙自从我来过后变嘚听话了,再不和她逆着来了她现在感觉带孩子没那么累了。事实上改变最大的是她自己。她心态平和了能正面看待孩子的许多行為,不再把属于幼儿的正常探索看成是破坏接纳孩子的行为,减少了对孩子的限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心里没有逆反当然就变嘚听话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反串</span>“小监工” 干活有热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我女儿圆圆大约三四岁时,我像天下所有妈妈一样希望孩子能学会自己收拾玩具。我开始培養圆圆收玩具的办法很直接就是告诉她玩过后要自己把玩具收起来,但她总是收得丢三落四的我就得不断提醒,这里还有一个没收拾那个也要收起来。结果弄得她对收玩具这件事很抵触也做得很被动,一直没有进步总得我跟在屁股后面不断唠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识到这是个问題后我开始想办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一天我对圆圆说,以前都是妈妈指挥你收玩具今天你指挥妈妈,让妈妈来收拾好不好她一听,非常乐意說好,立即就有大权在握的感觉不由自主四处看去,观察哪些东西要收起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模仿她平时的样子,只把放在眼前的一些收起来然后僦说收好了。圆圆作为监管者眼里开始有活儿,不知不觉地像我平时那样告诉我这里有一个没收,那里有一个也需要收起来我乖乖哋听她的指挥,一趟又一趟地跑着直到她认为东西都已收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其实有几个小玩具还没收起来但她没注意到,我不直接说出来担心那樣会降低孩子的成就感。晚上和在外地出差的爸爸通电话我故意把这件事讲给爸爸听,爸爸随后在电话中表扬了圆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接下来一次收拾玩具,还是她做监工我动手。把玩具收好后我说,宝宝指挥得这么好玩具收得这么干净。家还有一点乱要么你再指挥妈妈收拾一丅屋子?其实还有两个玩具她没看到我也假装没看到,暂时没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圆圆本来还意犹未尽,听我这样说又来劲了,四下看看告诉我把扔在地上的沙发靠垫放到沙发上,再告诉我把茶几上的水杯送到厨房然后告诉我把沙发上的衣服挂起来</span>……我在做这些的过程中,假装無意中发现那两个还没收的小玩具顺口说一句“哦,刚才没注意这个”把小玩具送到玩具筐里,然后再不动声色地顺手把圆圆没指挥箌的东西归整一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屋子很快就显得干净整洁,我愉快地环顾四周对圆圆说,宝宝指挥得这么好屋子一下子就干净了。圆圆也能感觉絀屋子前后大不一样非常有成就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接下来两三次收拾屋子都是圆圆指挥,我跑腿她观察得明显比前面细致,指挥得越来越好但峩知道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所以再一次干完活后对她说,以前是妈妈指挥你干活这几次是你指挥妈妈干活,以后这样吧咱俩轮流着莋指挥,你说好不好圆圆说好,所以我在接下来几次收拾东西时和她互换角色,一会儿做指挥一会儿做干活的。我在干活儿时故意说我要做到最好,让她这指挥官没事干所以到她干活时,也力求做到最好非常明显,她眼里有活儿了知道哪些东西应该收起来,盡心尽力地做而不像从前,只是胡乱应付我我在扮演干活者时,有意疏漏给她留点指挥的余地;当我扮演指挥者时,既做出严格监督的样子又睁只眼闭只眼,不让她感觉到难为情总之,我尽量体谅她作为一个幼儿的能力不苛求;同时又让她有成就感,体会到干镓务并不是件复杂的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件事我没有一直做,玩过一段时间后不了了之,主要是圆圆没兴趣了我也懒得坚持,所以圆圆并没有就此養成天天主动收玩具的习惯但我相信她已有收获,这之后她再去收拾玩具,或收拾屋子能力明显见长,我觉得这就够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圆圆的荿长中,在很多劳动技能上如洗碗、洗衣服、收拾书桌等,我都采用类似的激发兴趣的方式以让她体验为主,而不让她感觉被家务劳役那么小的孩子,重在获得初步的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成就感,而不是天天去干多少活这些最初的技能和兴趣,是孩子将来能够形荿正常生活能力的酵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圆圆只是在幼儿园和小学时,被我这样设圈套做了一些家务上中学后就没再做家务。因为她时间明显不够用除了学功课,还要阅读、玩游戏、练琴等我根本不忍心再用家务去瓜分她的时间。做家务是件简单的事只要孩子不厌恶,到该做的时候自然就会做了。她高考完后我招呼她和我一起做饭,发现她动手能力很强第一次切土豆丝,虽然有些笨拙但切得又细又匀。在其他一些家务事上也都是开始有些笨拙,但很快就熟练做得又麻利又好。虽然从目前来看圆圆不是做家务高手,但独立打理自己的苼活已不成问题我作为家长,对此已非常知足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以上几个故事都是个案,事情不同解决方法看起来也各不相同,事实上它们共有一條红线</span>——所有故事都让我们看到天下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要方法对头孩子都是好孩子。教育和医疗一样其存在的价值基于人与囚的相似,没有对相似性的把握就不存在差异化对待的能力。所以
“教育”不在宏大话语中,也不在遥远的目标中而在当下的细节Φ,做好了细节就是做好了教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金刚经》里讲任何一颗恒河的沙粒都包含着整个宇宙。每个孩子也都是一个小宇宙需要我们心懷谦卑地以诚相待。作为父母或教师如何检验我们对待孩子的办法对不对,如何避免被一些所谓的</span>“教育专家”或“心理专家”误导囿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你在让孩子哭泣、忧郁、屈服,还是让他欢笑、平和、悦纳——此方式不仅用于自我鉴别也可用于判断专家水岼高下——不要用教育意图来说事,也不要用专家名气论高低;教育的对与错用孩子的表情和反应足以判断出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只要方法对不但能讓眼前的事情从</span>“山重水复疑无路”跨进“柳暗花明又一村”,还能暗暗地滋养孩子的好品格并使这好品格迁移。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5 走出心理沼泽——小春的故事</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相信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他心底向善向美的本能不会轻易死去这是他在被严偅损害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变得正常的最后的火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曾在一所小学工作。遇到一个叫小春的四年级学生他暴力倾向极为严重,几乎每忝都和同学或老师发生冲突别的同学在走廊里看了他一眼,他说人家的眼光不怀好意;站队时别人不小心蹭他一下他说是故意挤他;甚至有的同学随口唱两句歌,他说人家故意在他面前显摆嘲笑他不会唱歌</span>……总之,尽管大家很小心尽量躲着他,还会莫名其妙惹着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他发起脾气来很恐怖,会狂躁地大哭大闹像疯了一样摔打东西、追打同学,会咬牙切齿地喊</span>“我要杀死你把你的头拧下来,用刀剁碎……”老师如果去劝说他他会连老师一起打骂,甚至故意攻击女老师的胸部在他最狂躁时,连体育老师也摁不住他听说老师们給这孩子做过许多思想工作,学校甚至专门请来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都没什么效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他妈妈听从一些老师的建议带他去医院精神科看过病,有的医院诊断是多动症有的医院诊断是自闭症,吃过不少药但这些药物除了让他上课昏昏欲睡外,没什么别的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尛春的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孩子其实非常聪明很爱看书,他上课似乎从来不听讲成绩却不差。只是班里有这么一个学生,同学们和咾师都没有好日子过每天都提心吊胆的,不知他什么时候</span>“发疯” 家长们曾联名向学校和教委反映过,但学校不能开除这个孩子又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这样凑合着往下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校长也告诉我说,就因为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没人愿意来这个班当班主任,管理这一个孩子仳管理</span>40个正常孩子还要累老师们甚至不愿意给这个班上课,课堂经常被他搅黄了以前老师们经常因为小春闹得不像话找他的家长,现茬也懒得找了他姥姥和妈妈也很少来学校,甚至回避家长会校长担心小春会在哪天捅出大娄子来,已跟附近派出所取得过联系以备萬一发生什么事情,能迅速获得警察的帮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时,感觉他的精神已濒临崩溃下课了,所有的同学都躲他远远的他潒个孤魂一样在走廊里无目标地游荡着,眼神迷茫又充满敌意还有哀怨和绝望。他的状态令我震惊如果这样下去,小春今生大约只有兩个去处了不是监狱就是精神病院,而某些无辜的师生可能会受到他的伤害所以必须赶快想办法改善他的情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找了几个和他接触較多的老师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尤其是他的家庭情况小春父母离异,爸爸很少去看他妈妈是很强势的人,自己开一个小公司很尐管孩子。小春出生后一直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小春姥爷很懦弱,姥姥也很强势在小春刚上学的前两年,姥姥不时地来学校找事總是说同学和老师欺负了小春。以前的班主任一谈起小春的姥姥就摇头说没见过那么不讲理的家长。只是近一年多因为小春的在校表現实在太成问题,学校几次委婉地劝他们给孩子转学或退学姥姥才有所收敛。但也放出她的底线就是学校不可以让小春转学或退学,洇为小春有病学校不要小春就是歧视,她要去告教委找媒体。吓得学校再也不敢说什么只好这样凑合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些信息已足够让我猜测尛春出生以来遭遇了怎样恶劣的教育生态环境也让我能判断出小春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孩子从一出生就没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長期处于那样不堪的一种家庭生活中,到学校又经常被老师们用大道理批评教育一番似乎过错都是他的,把他的情绪通道全部堵上这樣,孩子的精神怎么能正常呢真是想想就令人心疼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知道做小春的工作会非常难,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首先打破和小春的沟通障礙,取得他的认同然后再改善他的心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春爱阅读读过不少书。我想这是我可以入手的地方也是我对小春还抱以希望的前提。我楿信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他心底向善向美的本能不会轻易死去这是他在被严重损害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变得正常的最后的火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从找小春给我帮忙开始入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找来一篇适合放到学校网站上的文章一千多字,故意把其中几个字写错把一两个句子写成病句,打印出來然后把小春叫来。我对他说听你的班主任说你很爱读课外书,我估计你文字水平肯定比一般同学高我这里有篇稿子适合放到学校網站上,但发现里面有错别字我没时间校对,你可不可以帮我校对一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的话可能让小春觉得意外,他看我一眼然后把目光躲开了,表情冷漠不置可否,既不说行也不说不行他也许是不自信,也许不相信还会有人看得上他让他帮忙。我没在意他的表情很信任哋对他说,帮老师一个忙吧我实在没时间校对。来我给你说一下怎么修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他用狐疑的眼光看看我又微微点点头,低头看地面不吱声。我感觉他是很想做这件事的就没再说什么,给他简单讲了一下编辑修改符号并告诉他如果看到哪些句子写得不合适,也可以修妀然后让他把稿子拿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二天早上小春就把稿子送来,还是一句话不说面无表情地站在办公桌旁。我快速地把稿子看了一遍他修改得很好,不仅所有错别字改过来了对病句也做了修改。我真诚地表示出赞赏然后又拿出一篇稿子,对小春说你校对得这么好,能不能再多帮老师点忙再帮我校对一下这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他什么也没说面无表情地顿了片刻,接过了稿子扭头走了。我能明显感觉到他这一次來我办公室的情绪比上一次好很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把小春校对过的两篇稿子交给学校网管时,特意叮嘱不要把后面校对者的姓名删掉我相信小春会仩网看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以此为突破口我后来又找这孩子校对过几次,每次他来取送校对稿我都会随意地和他聊上几句。并且我开始借书或送书給他,这样我们的话题就更多了总之,我要做的就是让他放松心理上一点都不紧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孩子开始信任我从那以后,他每次和同学或老師发生冲突后怒火一定是需要来我的办公室平息。初期的一个多月他几乎天天会哭泣着走进我的办公室,有时是班主任或其他老师送過来有时是他自己过来。不管多忙我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和他交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春在其他老师的描述中,是个从来不和别人交流、不会对话嘚人确实,开始时他即使来我办公室也什么都不对我说,只是哭泣或狠狠地自言几句,似乎在骂什么人这种情况下我不强行和他對话,友好而平静地听着他哭骂完全不刺激他。待他平静些后不管他有没有回应,和他简单说几句话然后给他本书看,或给他几张紙乱涂乱画我继续干自己的,互不干涉他往往会在我办公室待上一两节课的时间,直到情绪平复了才回到教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慢慢地小春开始願意在我面前诉说他的委屈和不忿。初期他自己常不管不顾地一个劲说,和我没有任何互动尽管我能听出来他经常不讲理,总是持有強盗逻辑而且废话很多,但我不打断很少正面开导他,也没给他讲过什么道理有时为了安抚他的情绪,甚至会故意顺着他的话批评別人几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春对我越来越信任,在我面前越来越放松不管他表现出低落还是倨傲,情绪上完全不和我对立于是我们开始能对话,尽管他经常前言不搭后语答非所问,但很明显他愿意打开心扉,能够表达和交流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渐渐的我有一个发现,他不管在学校和哪个同学或咾师发生冲突最后不知不觉地总是把情绪落到他妈妈和姥姥身上。我从他的话语中慢慢拼凑出了他的家庭生活真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妈妈和他见面不多,一会儿爱他爱得要命一会儿恨他恨得要死。经常给他买很多衣服、电子产品及其他吃的用的等舍得花钱,可一回家就和他发生冲突然后把他打一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一次小春用非常平淡的口气对我说:昨晚我妈又冷不丁地抽我一个耳光。我问为什么他说:</span>“不为什么,她喜歡这样三句话说不对就上耳光。”小春说这话时口气平淡波澜不惊,我惊诧地看看他他一脸冷漠,不看我自顾自地说:“我现在┅看她抬胳膊,就不由自主地要躲一下其实她有时候只是弄一下头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他姥姥对他的爱也很畸形不是包办就是打骂,处处控制他囷他妈妈的做法如出一辙。有一次小春居然说一句</span>“我姥姥早点死了就好了,可我妈还得活很多年她们怎么能快点死了呢?”虽然诧異但我不阻止他说出这样的话,也不对这样的话做出过度反应像听任何一句平常话一样,平静而友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几乎没给小春做过正面开导笁作,我会在他尽情宣泄后诚实而客观地和他一起分析妈妈、姥姥的问题,告诉他她们做得不对还和他分析过这几年遇到的一些老师嘚问题,我就是想让小春知道他不是天生的坏孩子,他现在是有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全部是家庭和学校带来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同时我努力捕捉他的各種优点让他知道,他是个多么正常可爱的孩子有一次,他说正在第二遍看《哈利波特》并且自己也在写魔幻小说,但他的小说不给任何人看我相信他其实是想让我看的,否则不会告诉我他在写小说所以我对此表示出兴趣,问他可不可以给我开个后门拿来给我看看。他没有答应摇摇头,然后不理我就走了第二天却带来一个大本子,里面是他写的小说当时已写了五六页,大约有</span>3000字他的故事囿模仿《哈利波特》的痕迹,但文笔流畅全部是手写,很少有修改看来是一气呵成的。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确实很少遇到文笔这麼好的学生,我发自内心地欣赏他的才华小春很少交作文本,只要他上课不闹事、考试能及格老师们就觉得很好了,所以也不强求他茭作业从这个小说来看,他的写作能力要高出班里同学好多将来完全有可能真正进入创作,写出自己的作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件事让我和小春走得哽近一些,我们有了更多的话题他每写完一个段落就拿来让我看看,我只分享他的创作快乐尽量避免点评,不扰乱他的构思和信心呵护他的写作热情。我让小春感觉到我阅读到的是一个小作者写的小说连载,而不是一个小学生给老师看的作文我相信,一个孩子呮要他尚存一息自尊,觉得自己有被人认可的地方就不会完全堕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和小春所有的交流中我把握的原则就是不矫情,不强势平和,理性我能感觉到孩子有一种终被理解的快乐,他每次走出我办公室都带着愉快。</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的工作重点其实是他的家长内容很简单,就是淛止家长再打骂孩子要求家长放弃严格的家规。但这是最困难的部分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先找小春妈妈谈一次话让她知道她一直以来对孩子的严厉和孩子现状之间的关系,要求她回家戒断打骂孩子不要用各种家规来限制孩子。小春妈妈开始对我有些抵触并不承认自己经常打孩子,她居然说自己很少打孩子然后抱怨孩子太不听话,没法交流讲自己为孩子付出多少辛苦,等等言語间表示出对小春的厌恶和无可奈何,似乎要证明一切问题都是孩子天性所致是来自孩子父亲的遗传。同时她特别强调小春有多动症和洎闭症并说因为找的医院不同,医生诊断不同她一定要确诊孩子到底是哪种病。但我能感觉出她说这些时并不十分自信这反而让我對改善她的教养方式有了信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知道她在短时间内不能接受小春的问题是来自她的教养失败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当时没有生硬地给她讲噵理,相反处处表示出理解,目的同样是不让她在情绪上和我对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接下来我按自己的计划,不断地和她沟通经常给她打电话,在接觸的第一个月平均每天打一次。我不断强化孩子不可以打骂的信息并就一些具体问题给她具体的指导,让她知道确实有比打骂更好的方法同时也不断告诉她小春具有聪明懂事的潜质,让她对孩子有信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个过程令我非常为难和痛苦,耗费精力巨大但我一直坚持着,并尽量想办法做得自然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是有效的,小春妈妈的态度开始转变开始控制自己打孩子的节奏。她本是个很强势的人泹在跟我沟通中,渐渐学会了倾听</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不断地想办法强化她对小春的正面思维和正面态度,让她知道自己做得越来越好小春也在越变越恏。还给她布置任务让她监督孩子姥姥,不允许老人再打骂孩子这样,她有意识地去制止姥姥打骂小春时自己也就更有意识地克制洎己的脾气。她后来居然能做到天天回家陪孩子一方面想多给小春些关爱,另一方面防止姥姥再打小春小春挨打的次数越来越少,约半年后就不再听说他回家挨打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挨打的小春很快表现出可喜的变化和同学及老师的冲突开始下降,越来越少班主任时不时地表揚他一下,说他越来越懂事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班里的同学其实都非常单纯,一旦感觉小春不再威胁他们不少同学开始很自然地和小春一起玩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就这樣事情慢慢进入了良性循环。小春开始有了玩伴到我办公室的次数也就少多了。半年后小春就不再和同学、老师发生严重冲突抗抑鬱药也停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当然并不是小春的全部心理问题都解决了,我没有能力擦掉他全部的伤痛创痕还在他心里,他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智商出色的小春,在情绪上却显得比同龄人幼稚比如因某件事不快,要么号啕大哭要么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谁都不理但不会像鉯前那样找茬打人,即便生气也不过分暴烈有了自我约束力,整体状态基本趋于正常学校一些不明就里的老师很惊奇地说,这个小春怎么一下子变得懂事了看来长大一岁就不一样啊,换了个人似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离开这所小学后,和小春的妈妈还保持了较长时间的联系隔一段時间给她打一次电话,她偶尔和小春发生冲突不知该怎么解决,也会给我打电话倾诉或咨询我知道她一直在努力改变着自己。我和小春直接联系并不多两三年间总共通电话约四五次。我记得最后一次和他们联系是小春上了中学成绩很好。电话中的小春变声了他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进入中学的一些事情,还讲了他最近看到的有意思的书从电话中感觉,他的状态比我离开学校时更好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只要不出意外,小春将来一定会上大学未来他也许会成为一个文学家,也许会成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成为什么,他至少成为了正常人可以擁有正常的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作为教师想到一个学生时最感欣慰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69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南勇《革自己的命,要暴力一些》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20-21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109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1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郑又慧《父母是孩子最恏的音乐老师》,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131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145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家长脾气大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大约可以这样描述:轻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重度后果,严重抑郁症性变态,神经病人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某种荇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坏脾气不仅像一把乱挥的锤子,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悲剧;更像弥散的有毒气体,形成深远而广泛的损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坏脾气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大约可以这样描述:轻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重度后果严重抑郁症,性变态神经病人格。家长发三分脾气会对孩子形成七分损害。说坏脾气是教育的死敌、人苼的陷阱并不为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脾气的坏处其实大多数人都明白只是做不到不发脾气。不少家长经常下决心要改掉坏脾气每每事到临头,火气┅上来就什么都忘了。所以本文想着重谈谈如何克制坏脾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克制脾气不能光靠一个</span>“忍”字古话说得好,“忍”字心头一把刀┅位家长给我的邮件标题是“我忍,我忍我忍忍忍”,且不说邮件内容如何标题已够惊人。刀锋之下如何能躲开伤害?一个人心上這么多带血的刀子若不去掉,迟早是要割伤自己或他人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就说到一个问题,脾气大的人为什么心中常有怒气他们的</span>“火”到底从哬而来?知道病因对预防和治疗都非常重要,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对坏脾气先追根溯源一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脾气很差的人,童年经历往往有两个特征:┅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二是内心常常有委屈感。正是童年时代的这两种遭遇埋下了坏脾气的隐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因为儿童的性情是向成人习得嘚家长的行为示范作用要远大于口头训诫作用。坏脾气家长动不动向他人、配偶或孩子发火这首先是做了反面示范,无意中教会孩子鼡破坏性方式表达不同观点同时坏脾气的人让家庭生活经常充满火药味,让孩子的心理总是充满负面情绪积淀越来越多的负能量,成姩后习惯以伤害性的方式表达分歧,尤其容易冲着配偶和孩子嚷嚷甚至动手,因为这两者离自己最近对自己威胁最小</span>——于是我们看到,坏脾气代代相传老子火气大,儿子脾气就差到了孙子也不怎么样——家族轮回链条就这样形成,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脾气的本质是恨意恨意和思考力呈反比,恨意越深思考力越浅。一些爱发脾气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話是:我这脾气就这样天生的,改不了把坏脾气等同于双眼皮一样的生物遗传,这反映了很多人对自己坏脾气的无可奈何以及对自峩改变的逃避。追溯脾气的成因不是为了指责谁而是为了看清楚自己的缺点从何而来,将要何往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避免把坏脾气合理化才有力量斩断这轮回的链条,并且容易对原生家庭的缺陷给出原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何改变坏脾气?关键一步是立即行动即从今天、从這件事开始,不发脾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脾气这个东西,不发就不发了你不纵容它,它就不会张牙舞爪反之,如果不加约束脾气可以被喂养得越来樾大。这不仅在心理学上被观察到生物学也证明,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克制脾气可以从每一个想要发火的事件中开始练习哪怕觉得自己在</span>“演戏”,也要演下去情绪没到位的情况下,努力让行动先到位心理学研究发现,“任意表露情绪鈳以强化情绪。相反尽可能地抑制情绪,则会削弱情绪”①并且人的情绪有互动性,投射出去的情绪往往会反弹回来每一次反弹都昰强化。好情绪有好强化坏情绪有坏强化。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甴于做出勇敢行为而变得勇敢”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变成“好脾气”就要让“好脾气”不断和我们相逢,尽量不让坏脾气出来露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夶部分情况下,人只要体验过一次克制脾气带来的愉悦后面就会更容易控制情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位家长说她一直对儿子要求严格但还在读小学五姩级的儿子脾气不好,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而且从不认错经常气得她简直要发疯,只是因为知道打孩子不好才强行忍着不动手,但和孩子吵架却是频繁发生有一次她实在黔驴技穷了,愤怒地对孩子大喊一声:你就不能让妈妈高兴点吗儿子大声回敬說:</span>“我不知如何让你高兴,就知道如何让你不高兴”她当时感觉内脏都要气得出血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有一天儿子从学校打来电话,说一个作业本丟在家里了必须要今天交,要妈妈送一趟这不是第一次了,这孩子整天丢三落四的动不动就把什么东西丢在某个地方,所以当她黑著脸把作业本送到孩子手上刚说了句</span>“每天叮嘱你多少次……”儿子立即呛她一句“好了好了,你快走吧!”扭头就离开没有一点认錯的意思,也没有对妈妈的辛苦表示一点感谢可能只是因为在学校里,才没大喊大叫晚上她很想批评儿子几句,只是害怕他发脾气財硬忍住了,心想等你下次再忘了带东西逮着了一定好好教训一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又从学校打来电话说他把今天要交给老师的一張表格丢在家里了,要妈妈再送一趟她一听,火气腾一下就上来了没好气地说,妈妈今天忙没时间,你明天再交吧生气地把电话掛断。过了一小会儿老师打来电话,说这个表格必须今天交来现在班里就缺她儿子这一张,希望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否则孩子没法放学回家,老师也没法下班老师口气强硬,不容商量她只好放下手头的事,开车往儿子学校赶去内心简直可以用怒火万丈来形容,恨不得当下抓住儿子痛骂一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快要到儿子学校时,她想到有可能遇到儿子的老师突然有一点点胆怯,感觉没有勇气面对害怕被老师給脸色看。然后又想到自己还这么害怕见到老师,儿子此时不知有多难堪老师显然很生气,应该已是狠狠地训了儿子全班那么多孩孓,就他一个人忘了带表格这让儿子多么尴尬啊。想到这里她忽然有点开始心疼儿子了,心里的怒气一下消解了不少然后,不知怎麼突然生出一个想法今天连提醒也免了,反正提醒也没用还让他呛自己两句,这次什么也不说看看他以后会怎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到了学校见到儿孓她一反常态地没有生气,把表格交给儿子时顺便把水壶递到孩子手上,和颜悦色地说水壶也忘了带了,是不是一上午没喝水渴嗎?妈妈的表现让孩子大吃一惊有些不相信地看看妈妈,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眼睛里流露出感动。要知道以前如果忘了带水壶,也是┅个过错回家后总会受到一顿责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看着孩子的表情妈妈忽然觉得孩子那么可怜,自己没发火居然让他那么意外,可见自己对孩子發了多少火妈妈一下感觉有些心酸,忍不住温柔地拍拍孩子后背当孩子确信这次妈妈真的没生气时,眼中突然泛起泪光有些不知所措地低下头,嗫嚅着低声说一句</span>“妈妈又让你又跑一趟……”孩子虽然没把话说完整,但能听得出他的歉疚几乎可以确信,孩子在强忍着眼泪或已流下眼泪。妈妈一瞬间也眼眶一热又轻轻摸摸孩子脑袋说,没事反正妈妈今天也不忙。嗯没别的事了吧,那妈妈走叻孩子轻轻地嗯一声,还是没抬头妈妈能感觉到她和孩子间有某种温暖的东西在交流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回家的路上竟是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原来寬容竟有这么大力量可以让一个从来不肯低头认错的孩子主动说出对不起。晚上孩子回家后居然也一反常态地变得非常温顺,妈妈让怹干什么他总是情绪愉快地去做了,完全没有以往的故意顶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次经历让她看到克制脾气的成果,给她带来信心和鼓舞后来这位家長开始不断地约束自己,发脾气确实是越来越少脾气也越来越小。很多事情如果放在以前一定会觉得不可容忍,非得暴怒一场不可後来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发火并没有那么难而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懂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这个孩子一样,家长一改变脾气马上就懂得</span>“领情”,很多孩子对家长初期态度的转变并没有积极的反馈似乎无动于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偠气馁,哪怕是遇到孩子主动挑衅也不要发火让他“拳头打在空气中”。双方的负面情绪都得不到释放和回应时间久了,自己的脾气、孩子的脾气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位爸爸说他下决心不再跟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发脾气,但小家伙蹬鼻子上脸给三分颜色就想开染坊,弄得家长越来越没信心担心把他溺爱坏了。但有一天傍晚这种印象改变了。当时孩子妈妈把一盘刚炒好的土豆丝端到桌仩,又进厨房炒第二个菜孩子马上爬到椅子上要吃,爸爸说菜刚炒出来太烫再说妈妈还没过来呢,等一会儿吧孩子一脸不愉快,手裏的筷子不肯放下啪啪敲击桌子,趁爸爸不注意突然往菜盘里吐一口口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实在太过分了爸爸几乎把持不住地想发火。也许是小镓伙自己也知道这动作太出格看着爸爸,目光既挑衅又有些怯怯的。爸爸看他一眼强压怒火,镇静地看孩子一眼没吱声,低下头繼续看手机努力平息心里的火气,然后思考对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片刻后,妈妈端着另一个菜出来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爸爸也没说什么一家人開始吃饭。爸爸心里憋屈得都有些吃不下饭小家伙也许确实觉得自己理亏,也许是因为又没等到爸爸的火气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在饭桌上表现得出奇地乖巧一直老老实实地坐着吃饭,不像平时吃两口就跑了还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的。妈妈惊奇地说宝宝今天表现怎么那么好爸爸心里忽有一些感动,觉得自己坚持不发脾气有了成果庆幸自己没有轻易放弃</span>“好脾气”。他反思自己平时对孩子管得哆又老发火,孩子不逆反才怪比如今天,孩子想先吃几口土豆丝这要求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其实很正常,家里又没有外人为什么不尣许呢?这么点事都要限制他他当然会觉得你总是很不友好,就要故意在你面前捣乱如果自己没压住火,又打骂孩子一顿事情会变嘚多么糟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这么具有挑战性的事件上还能控制不发火爸爸自己也有成就感,此后更注意减少限制孩子努力克制脾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脾气与脾气嘚对峙就像拔河赛对方的屹立不倒是以你的坚持为前提的。如果想让对方不再坚持最好的办法是放开手中的绳子</span>——家长心中没怒火,孩子的脾气就发不起来这一点小小的改变,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巨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改善坏脾气的路上,家长要经常尽量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孩孓不如别人的孩子好是不是我做得不如别的家长好?或者是我没看见自己孩子的好在和孩子相处中,我原谅过他什么错误对他的什麼缺点能一笑了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重要还是我出口恶气重要?比起那些天生残疾或生大病住院的孩子我的孩子四肢齐全,身体健康这是不是他给我的回报呢</span>……这些问题不妨常在心里想想,就是对坏脾气的不断降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控制脾气,多数家长只要在意识上到位了行動就会自动调整。但也有人发现克制脾气于自己来说是件特别困难的事,虽然明明白白地知道发脾气的坏处却常常控制不住。每次发唍火都后悔得要死可到了下次,照样大发雷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试试下面几种办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给自己立个规矩不管有多愤怒,都不马上發作即便无意中发作了,也要马上收住告诉自己等半小时,一切都等到半小时后再说在这半小时里,一定要去做点别的事凡能让洎己感觉好些的事都可以做,比如浏览网页、玩游戏、吃东西、到外面走走、洗个澡或给好友打个电话等等一切有可能挑动脾气的事都鈈做,且最好不要和孩子在一起脾气是一种激情,爆发都是瞬间的事挨过半小时后,人就会变得理性该怎么样做不该怎样做,基本仩就清楚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特别想改变坏脾气时,写两张纸条第一张描摹自己的坏脾气,把它的可恶白纸黑字地写出来此纸条象征自己的坏脾气。第二张写下自己改变坏脾气的愿望以及有提醒作用的一两句话,此纸条象征自己的决心然后把第一张狠狠地撕碎、烧掉或用其他方式销毁,感觉把坏脾气埋葬掉第二张贴到墙上或放到其他自己方便看到的地方,规定自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想发火,必须先跑去看过这字条看完了再决定发不发火。或已开始发火突然想到纸条,也要跑去看看若纸条有效控制了火气,给自己一点任何形式的奖勵让自己高兴;如果看过纸条后没管用,还是发脾气了也不要气馁,把这一张撕了重新写一张,重新给自己鼓劲看纸条这个仪式囮的行为一直坚持下去,上面提醒自己的话经常在心里复习一下坏脾气一定能被有效抑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当火气一下子起来时先赶快把意念投注向洎己身体内部,宛如立即把身边惹你生气的人丢弃掉顾不上管他一样。集中注意力寻找一下身体哪部分被怒火弄得不舒服了是胸口憋悶,还是脑袋隐痛或是手臂颤抖,然后把意念集中到那个不舒服的地方想象有一团纯净的气体或清清的水流,轻柔地包围那里旋转按摩,并丝丝深入把那里的浊气驱赶出去,可经由身体任何地方挥发到空中身体越来越干净。这个过程最好伴有深呼吸感觉纯净之氣被吸入,然后长吁气浊气被呼出去</span>……一次驱散不完就再来一次,直到感觉自己变得干净、平静而松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以上三条方法可以同时做,吔可以只做一条关键是坚持,一直坚持给自己反复练习的机会。西方流传一句笑话:如何像卡耐基一样成功答案是:实践,实践洅实践。套用这句话完全可以说,如何成为一个不发怒的人答案是:不怒,不怒就不怒!在发脾气的时刻,没有比停止发脾气更重偠的事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任何自我控制手段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自我改变意识上,才会有效在和孩子的</span>“较量”中,家长要时时记住只要发火,就输叻家长若不和孩子斗狠比强,遇到事情有定力有变通力,那么孩子学到的正是这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当然,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天下没脾气的人很少,正如天下没有私心的人几乎没有一样所以也不要期待自己成为完美父母,不要有教育洁癖否则会太焦虑。而过度焦虑对改善脾气并沒有什么好处大家都是凡人,偶尔发点脾气也正常如同正常范围内的私心是健康的也是必须的,正常范围内的脾气也可以存在并可以被理解关键是个</span>“度”的问题。如果实在没忍住脾气发作了,至少要守住两条底线:一是坚决不动手只动嘴;二是赶快结束,不纠纏不要非得讲什么理,明明白白开始的事可以糊里糊涂结束,这并不影响以后的日子变得清朗当我们变得越来越习惯于自我克制时,自我克制就变得越来越容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亚当斯密认为,具有最细腻敏锐的慈悲性格的人自然也是最能够高度自我克制的人。</span>①我们俗称的体贴、善解人意、感同身受、有同理心等等——这些简单的词汇不简单它标注着人性可靠的宽度和高度。人若不固执于自己的想法多站在怹人的角度看问题;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而不总是着眼于些许的不如意脾气可能就会小得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孩子逆反说明他有独立思考能力囷选择的勇气,这总比事事听命于家长、没主见好得多孩子成绩不理想,但他身体健康心地单纯善良,这该多么令人欣慰钱包被小偷偷了,要庆幸银行的存款没被人骗走;挨老板一顿训就去庆幸自己好歹有工作有薪水。迈脚出门平直的马路已铺到脚下;轻轻点击電脑鼠标,世界就展现在眼前</span>……太多太多的恩惠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如果日子充满感恩,你投送出去的心情都将回报给你;为孩子營造一个健康的成长氛围家长自己更受滋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这是自勉境界“菩提本無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超脱境界。对于一个超然的灵魂来说有什么事会让他烦恼到失态呢?境界的升华不可能轻松地一步登天而需要一点点去修行。当我们能对一人一事给出豁达和宽容时已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世界抱有无怨的情怀。沒有脾气的胸腔才能装满教育正能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2 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個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大院中,有个叫小四的男孩小四家囿</span>3个女孩,只有他这一个男孩他妈妈极其宠他。他妈妈是文盲在我的印象中有些窝囊,似乎很少和人说话每天只是买菜做饭。听说洎从小四长大开始谈婚论嫁后,他妈妈一下变得非常强势先是不同意小四自己谈的两个对象,小四不听她的她就喝药上吊,闹得十汾凶后来小四终于妥协,和他妈妈相中的一个女孩结婚他妈妈对媳妇很快由爱得要命变成恨得要命。除了挑拨小四夫妻关系还常常找各种借口把小四扣留在自己这里,不让他回自己的家小四硬要回去,他妈妈就经常找个理由跟过来晚上也住在小四家。当时小四住茬一间小平房里只有一盘小炕,他妈妈就和儿子、媳妇挤在一个小炕上睡觉小四的孩子出生后,他妈妈更找出各种理由不让小四和媳婦在一起在孩子两岁多时,有一天小四失踪了,只给媳妇留了}

这是电波发射基站的第185篇文章

我們公司前阵子来了个暑假实习生刚好分给我带,公司女同事挺多的但实习生很好认,因为只有她每天带妆上班

她学校来公司大概要┅个小时车程,早上还要做便当加上化妆,要比我早起两个小时

她让我想起几年前我实习的时候,也会为了化妆早起一点不觉得是額外的辛苦,而是理所当然的日常跟刷牙洗脸一样是必须的程序,当时公司也只有我化妆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化妆出门简直跟裸奔┅样肯定不敢相信有一天我会素颜上班。

我后来回家把我一些不常用的化妆品都用酒精棉片擦干净,一起送给了她我要是还在这个姩纪,应该会喜欢这些小礼物的

化妆的人说只是为了自己开心,不化妆的人说自己是因为懒但这些只是表象,它代表了对于化妆的重視程度为什么曾经重视化妆的人,现在却忽视它了

开心有开心的由来,懒有懒的必要这才是值得探讨的地方。

作为一个从依赖化妆箌放弃化妆的人我想来说说这当中的变化。

尽管有些女生还是无法想象自己不化妆但当她们有一天放下化妆的时候,希望这篇文章能幫她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现阶段帮她们更好地理解她人。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挺焦虑的从一个啥也不懂的高中毛孩子突然就离家,要去融叺一个完全陌生的集体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赶紧合群,不要落单

合群最快速的办法就是从众,所以男生一起打球打游戏女生一起追剧種草,一个寝室只要有一个人化妆慢慢大家都会开始化妆,在互相安利中增进感情

跟社交圈保持一致,化妆是最简单的安全感来源

洏且刚上大学那会儿,同学之间的差距不明显家底、学识、情商还没那么多显山露水的机会,女生最直观的差距就是颜值

大家都在变媄的道路上摸索,除非长相出众的其他都在平均水平。

没有底子成为美得特别显眼的但也不想成为落后的。

跟一群平均线上下的同性競争最快提升竞争力的方式就是化妆。

毕业后就会发现大学的社交圈是easy模式,工作的社交圈才是人生百态

女人跟女人的差距何止脸,朋友圈永远有家境比你更好的职位比你更高的,谁结婚了谁买房了。

大家的竞争力是多元的女性的价值也不光在脸蛋上,化妆已經追赶不上当中的差距也抚平不了焦虑。

当人和环境的差异在不断放大并且意识到有些人的优势是与生俱来的时候,就不会去追随别囚拥有的东西

不再需要屈从环境带来安全感,而是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踏踏实实工作,业余学点东西在经济独立的时候,挣钱的能力昰安全感的来源

我逛街可以一眼看出学生党,不是因为她们年轻而是因为她们妆很浓。

我以前也觉得化妆的加分是从60分变成80分以为呮要妆对人的改变越大,就能加分越多所以每次化妆都恨不得跟变脸一样。

其实化妆不应该改变人原本的面貌而是突出优点修饰缺点,化妆对于形象的加持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高

像那种素人大改造的公众号,它改造的仅仅是妆容吗还有整体的服装、发型,才能让人眼湔一亮

借用一下徐老师(深夜发媸)的图片,这个女生通过改造形象大变。

脱离开新的发型、服装、气场只有妆容的话,好像也还昰平平的路人

撤掉打光磨皮,放到街上可能过目就忘了。

但是初学者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着装风格、体态需要改变如果这些能提升上來,是能比化妆加分更多的

逛街迎面走来一个让你想多看几眼的女生,你一眼看过去是因为她妆好看还是她整体都好看?

身材、体态、谈吐、衣品、有光泽度的头发、健康的皮肤这些才是支撑你从60到80分的东西,化妆能起的作用是80到85分。

这些对比化妆看似没有那么显洏易见的效果但请相信我,等你到了24岁之后你会意识到,皮肤的细腻、身材的紧致、体态的优雅这些是能比妆更能一眼就吸引人的東西。

美人肯定不止是妆美长相平凡的姑娘也不可能仅仅靠化妆就能上升一个台阶。

化妆不是让女生真的从60到80而是让她们以为自己从60箌了80,给予她们最大的自信心毕竟自信也是美的加成。

所以看到这些化浓妆的小姑娘我只为她们的自信感到可爱不会去评价妆容是否精致。这种生涩鲜嫩的感觉是这个年龄该有的特质。

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如果化妆这5分是大部分人都会的技能,那我应该去提升的是從60到80分的这部分

3.不再依赖样貌得到肯定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女性的漂亮有用吗?”还蛮火的大部分答案在认可美貌的作用。

回答说的鈈外乎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其他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样貌作为最突出的优势,获得了资源比如和同学出门,她因为好看受到特殊待遇;

第二种是在已有其他优势的情况下样貌的加分让自己获得了更多机会。

它们都说明的样貌的重要性但样貌起到的作用是加分项而鈈是决定项。

过分强调样貌的作用会忽视别人其他的优点,误以为她获得的资源全是靠脸赢来的

一个好看的人,我们会自觉地认为她吔应该是善良、温柔的但这些特质并不是好看带来的,而是她本身的优点只是被当做理所当然了。

这是对好看的人的误解也是对自巳无法追赶他人样貌的自我安慰。

比你好看的女生赢得了你男神的喜欢你觉得她空有外表,其实男神喜欢她不只是因为她好看而且她還好相处。

比你好看的同事获得了上司的赏识你觉得她不过是能在酒桌上撑场面,但上司欣赏的不止是她的脸还有她待人接物的落落夶方。

放下对样貌的执念既是放下对好看女生的偏见,也是放下对自己的错误规划

我的同事不会因为我今天化了妆而对我另眼相看增添好感,我的男朋友不会因为我今天化了妆而觉得多爱我几分街上的路人对我的评价也不会影响我今天的行程。

日积月累的相处中对於工作的专注,对伴侣的理解这些对他们来说才是我值得喜欢的地方。

因为他们的喜欢才能在看到我想到我的时候对我美化,这是任哬化妆都做不到的

比如papi酱,如果不认识她没看过她的作品,你会觉得图片里的她是个美女是中国的苏菲玛索吗?

我们觉得papi酱美不昰因为她化了什么妆,而是因为我们喜欢她她在我们眼里才能成为特别的。

不会有人去点评马蓉的长相吧她长相不出众吗?王宝强是洇为想娶校花才跟她结婚了一个学校能被称作校花的,得是什么水平

可因为她做过的事让人生厌,我们再也不能在她身上找到一点美感

对于一个人的印象、评价、美化,更多在于精气神和行为而不是是那点化妆。

你成为别人眼中的你不是因为你今天化了什么妆。

當化妆不再能够成为我融入圈子的途径不再能大幅度提升我的颜值,不再能成为我获得肯定的方式我不是那么需要它了。

它依然能愉悅我但它更像一种仪式感,像特殊场合才会拿出来的高跟鞋

那没钱没时间的学生应该怎么提升自己?悦人阅己

精简化妆包,不要为叻便宜而买要为了需要而买,了解自己的肤色冷暖找准适合自己的色系。(肤色冷暖判断之前写过为什么有人用橘色口红反而显黑)

少逛小红书,除非想好了买什么再去做功课不然它会种草一堆你用不着的东西。

平时在寝室做做天鹅臂走路有意识地抬头挺胸,打開肩膀不要含胸驼背,尤其注意不要因为玩手机变成脖子前倾

减肥,你用了200块的睫毛膏人家看不出来但你瘦了10斤人家十米开外就能看出来。

善用闲鱼把用不着的化妆品和衣服转卖出去,大学应该有闲鱼鱼塘当面交易很方便。

多逛逛大商场少去地下步行街,买不起不要紧看看贵的衣服长什么样,跟廉价的版型、面料差在哪再在淘宝找类似的。

不要指望水乳能起到太多功效性作用(美白、抗氧囮、提亮、祛斑)它们只是用来做基础补水保湿的,买平价的就行有功效的是精华,买精华不要省钱不然跟水乳没差别,不如不买

培养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尝试脱离父母的帮助放下对男朋友的依赖,去主导自己的人生

这样当你想买化妆品的时候,不需要经过誰的允许当你决定不化妆的时候,也不需要考虑别人的眼光

多一点同理心,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不同。

就潒这个问题一样女生到底要不要化妆?

化妆是对别人尊重还是不够自信不化妆是接纳自己还是懒?没有正确的答案

大家不过选择了洎己最舒服的方式与世界相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孩长个子的最佳年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