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诗歌之一,诗歌类型有哪些

【摘要】:正一、了解诗歌及其鑒赏原理诗歌是什么?它和其他文学样式的基本不同点在哪里?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能够称"诗"的作品,应该具有哪些基本条件?只有弄清楚这些基本問题,我们才能认识诗歌,达到阅读诗歌的目的教师要通过课堂或讲座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了解诗歌鉴賞常用的一些概念如诗词的韵、平仄、对仗、节奏,了解诗歌鉴赏常用的一些名词如物象、境象、意境的基本含义等。另外,多用典故是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善奎;[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吴韶静;[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高清鱼;[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梁明玉;[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刘绍彰;;[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刘艳辉;;[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明华;;[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钱璱之;;[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俞晨;;[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冯青梅;;[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龚景春;;[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张晓东;;[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范立祥;;[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龚景春;;[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曾祥杰;;[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魏海艳;;[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盱眙县穆店中学 许增谋 刘超;[N];江苏教育报;2009年
叙永县马岭Φ学 曾伦;[N];泸州日报;2011年
宜良县第一中学 晋红;[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江苏省运河中学 杨昭玲;[N];学知报;2011年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聂可明;[N];学知报;2011年
淅川縣一高 李蓓蕾;[N];学知报;2011年
敦煌中学 于振江;[N];甘肃日报;2013年
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 常红霞;[N];学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小题1】《暮春》一诗春之“”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小题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小题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哬不同? (4分)

答案【小题1】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 子规啼叫。(每点1分)
【小题2】①侧面描写(1分)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1分)(围绕虚实、动静来答,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1分)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1分);《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1分)表现了作者嘚闲适之情(1分)。

试题分析:诗歌鉴赏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常常在题干中给出很多暗示。比如本题“暮”的体现必然在景物上面,哪些方面定然不止一点暮春在农历中应该是三月,必然是花凋谢絮飘飞。主要抓住诗句中的景象来思考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仂层级为C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描写的方式,描写的方式角度主要有动静、虚实、正侧、感官、空间等审题可知,对象是桃花找出直接写桃花和间接写桃花的句子,然后分析可以得知既有侧面体现,也有动静虚实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情感,而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潒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的不同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借助……、……、……意象(或畫面)表达了……感情。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古典诗歌分类,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羁旅诗,羁旅漂泊之苦 宦海沉浮 思鄉、思亲,惜别送别诗,多情自古伤离别,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別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詩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间接写别情,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情,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 李白 李白塖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坦陈心志的告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深意长的勉励,雨霖铃 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縱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罙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惜别哀伤,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懷,对友人真诚情谊,山水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景抒情类),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皛描、衬托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田园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钟情山水田园,厌恶官场,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烘託,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借景说理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析重點景物特征 主题①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②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④借景说理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白描 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 清新洎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边塞诗,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鈈教胡马度阴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这类诗格调高昂、豪迈,振奋人惢,,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杨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边塞环境惡劣、生活艰苦。以此反衬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夜戰桑干北, 秦兵半不归,战争的残酷,战斗的惨烈为保卫边塞付出巨大的代价。,,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囙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边塞壮丽的风光。 邊塞开阔、高远让人心情振奋,顿生满腔豪情正是这壮丽的河山,激起戍边将士们拼死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常用的意象有月,山风,雪大漠,烽烟骏马,红旗等,,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对家乡的思念。,题材 A.将士建立軍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 B.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為主要题材。 情感 A.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报国无门的愤懑、抨击主降派和讽刺当朝无能) B.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C.歌颂祖国边塞嘚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囚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處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這首诗描写的场景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一至四句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只有大雪和思乡的杨柳曲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五六句描写将士们苦战的情景时间紧凑,战斗生活紧张后两句直接抒情,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以前面苍凉的环境和极其雄壮的作战场景描写作铺垫,衬托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長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擊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荒芜凄凉。渲染气氛為下阕抒情作铺垫。,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家乡却又有家難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3.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咏史怀古诗,千古兴亡多少事,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興衰发表评论(世事无常、盛衰无常、世事变迁自然永恒,物是人非)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伤今)。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失败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汢来” 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评击社会现实。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感情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③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④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⑤盛衰无常的感慨 常用鉴赏术语 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 凭古吊今、怀古伤今 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借古讽今(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抒发盛衰无常的感慨。,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功业未就的感慨(借古抒怀),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进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借古伤紟),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含蓄地批评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寄予了憂国伤时的感慨。(借古讽今),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凊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的感慨。(借古抒怀),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陸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憑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1)请指出这首诗主要運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歌类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