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期货历史价格有哪些历史文化记载

中国是大豆祖产国,生产历史悠久,其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了。...
电话/7893521
&&&策划/王胜
&&&编辑/子夕
中国是大豆祖产国,生产历史悠久,其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了。秦代以前大豆称为“菽(shū)”,西汉以后称为“大豆”。目前有关大豆的最早文字记载当属《诗经》。《诗经》中涉及大豆的诗歌有五首:“豳(bīn)风 · 七月”、“小宛”、“采菽”、“生民”和“閟(bì)宫”。其中“豳风 · 七月”记述的是西周幽王姬宫湦(shēng)统治时期(前781——前771)的情况。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穀?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采菽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閟宫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尝。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徂徠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古代大豆的种植区域也很广泛,夏商周时代大豆在中国黄河流域种植。《诗经 · 豳风 · 七月》中提到人们种植“禾麻菽麦”,“豳”即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部。秦汉时期,大豆扩种至长江以南地区,据公元前1世纪《汜(sì)胜之书》记载,当时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已占全部农作物的2/5。唐代,大豆扩种至全国各地。
3日让我们相约
手机浏览器扫一扫下载神器
安全&& 正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 进一步关注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关注石子期货网,佣金全网最低,极速通道,商品期货费率低至交易所加1毛,股指只加0.01,名额有限哦~~不管啦,先到先得!
  摘要:只有了解大豆的起源问题,才能更科学地指导大豆种质的搜集、分类、研究和利用。此外,研究大豆的进化,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大豆遗传特性的演替规律,为改良和培育大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但是起源的时间及在我国的发源地是一个历史久远的问题,本文就大豆起源的假说及大豆进化的研究进展加以论述。
  关键词:大豆;起源;进化
  中国自古就栽培大豆,商朝甲骨文中有菽的象形文字。我国最古老的、记述史前文化的、著于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便记载有“之荏菽、荏菽旆旆”。由此推断我国大豆种植历史约在5 000年上下。世界其它国家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播去的。公元前三世纪大豆由我国传入朝鲜,六世纪传至日本。约在300年前,大豆传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欧美认识大豆则在18 世纪以后[1,2]。
  国际学者均认同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但在中国何处有多种假说。瓦维洛夫在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学说中认为大豆为温带物种,起源于中国中西部山地及毗邻低地[3]。Hymowitz[4]提出栽培大豆起源于黄河流域并得到许多研究者的支持。Fukuda[5]认为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东北。王金陵[6,7]则推测大豆起源于华南或印度附近。吕世霖[8]认为大豆可能有多个起源中心。近期一些研究支持后两种假说[9~12]。还有一些日本学者则认为有些日本栽培大豆可能不是从中、朝传播过去而是直接由日本本地野生大豆群体驯化的[12~14]。研究一个古老作物的起源应该回答5个方面的问题:出自何物种何种群、何地、何时、由何人群驯化以及演化的经过。这是一个难题,因史前文化难以确切追踪取得实据,但又是一个重要命题,这对了解一个古国的文化,民族的历史,物种的进化,科学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笔者将对以上多种大豆起源假说作一评述,从大豆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和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方法等方面分析栽培大豆起源的多种假设及依据,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意见。
  1 大豆起源
  1.1 东北起源学说
  日本学者福田[15]认为大豆起源于中国东北,其理由一是中国东北广泛分布有半野生大豆,中国其它地方则不多。二是中国东北有众多的大豆品种,其中许多品种似乎有原始性。李福山[16]也认为,中国的东北地区有考古发掘的最早的大豆文物,还有最早的大豆文字记载,同时东北也是我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东北起源学说主要基于古文字、考古出土遗物及古农史。考古发现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局限性的一面就在于出土的文物及文献年代久远,在准确性和全面性上不能令人信服。而且古农史对南北大豆的栽培都有记载,因此仅凭考古和古农史的记载是不够的。
  1.2 南方起源学说
  该学说是根据不同生态地区间各种进化类型大豆DNA指纹的差异比较,为大豆起源提供有力证据。庄炳昌等[17]利用RAPD标记对不同纬度的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南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指纹图谱相似性要高于北方,指出南方北纬25地区在大豆起源中应值得重视。盖钧镒等[18]发现南方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细胞器DNA RFLP标记最为接近,结合等位酶、形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栽培大豆起源于南方的观点。
  应该说南方起源学说所提出的论据是最先进的,它采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南方栽培大豆的DNA指纹和细胞器DNA与野生大豆进行比较,其相似性均高于北方。田清震认为与其它各种方法相比较,来自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更有说服力。
  1.3 黄河中下游起源说
  Hymowitz[19]在《论大豆的驯化》一文中提出,大豆起源于中国北部的东半部,时间是我国的周朝。他指出大豆在全国都有种植,但主要产区为高粱一大豆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和冬麦高粱区(山东以及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省大部分,即黄河中下游地区)。王连铮[20]和王书恩[21]分别从古代文献、甲骨文、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和农业起源,考古发现,大豆演化以及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学诸方面论证了大豆起源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徐豹等从生态学、品质化学和蛋白质生化遗传学三个方面研究了大豆的起源地问题。在短光照处理试验中,北纬35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开花日数最小。由此向北,野生大豆比栽培大豆提早开花,但野生大豆开花日数短于栽培大豆向南则延迟开花,但开花日数较长。从而认为北纬35地区是光周期反应的临界点。同时,徐豹还对来于不同纬度的1695份野生大豆和1635份栽培大豆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 北纬34 ~北纬35地带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最为接近。向北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上升,栽培大豆则下降向南野生大豆上升多,栽培大豆上升少,这一现象也被认为是大豆起源于北纬34 ~北纬35地带的生物学证据。蛋白质电泳分析结果指出,我国北纬32 ~北纬37地区包括长江以北广大的黄河流域,野生大豆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等位基因T i频率为100%,与栽培大豆频率相似。由此向东南和东北方向,T i频率递减。因此认为原始栽培大豆是由以北纬35为中心的黄河流域的野生大豆演化来的。徐豹[22]对不同纬度的5147份野生、半野生大豆脂肪含量分析,发现野生大豆与半野生大豆脂肪含量相近地区,也在黄河流域,这也可能与大豆起源有关。
  这一假说无论是从古农史、生态学还是在生物化学方面均有论证,因此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较多。但这一假说缺少最令人信服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而且也有学者认为栽培大豆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的假说,所引用的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是不全面的、不准确的。因此这一观点也没受到全面的认同。
  1.4 起源于长江流域或长江以南的假说
  有的学者根据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野生大豆分布,而且种植比较原始的泥豆与野生大豆,加上南方大豆短光性强于北方,因此认为大豆起源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栽培大豆起源于长江流域或长江以南的假说,主要是以大豆短日性的强弱为依据的。持此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大豆的短光性是大豆的原始性状,而南方的大豆短光性最强,因此,认为长江以南应该是大豆的起源中心。这一假说论据单一,而且其论据也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虽然大豆的短光性是大豆的原始性状,但不一定越原始的大豆短光性就越强。不论是野生大豆还是栽培大豆,其短日性的强弱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体来说,在日照较长的高纬度地区(例如华北和东北),只能形成短日性较弱生态类型的大豆而在日照较短的低纬度地区(例如长江以南地区) ,只能形成短日性较强生态类型的大豆。因此,短日性强弱,不能成为大豆起
  源的依据。
  1.5多中心起源学说
  提出栽培大豆起源多中心说有三点依据:其一、栽培大豆的近缘祖先种野生大豆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而且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黄河流域、华南地区以及四川等地均有栽培大豆的记录我国各地都有文化发达较早的地区,因此,当地的远古居民都有将野生大豆驯化为栽培大豆的可能。其二、我国各地不仅有野生大豆的分布,而且均有进化程度近于野生大豆的中间过渡类型和进化程度较高的栽培大豆,各地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的形态性状又非常相似。其三、野生大豆的短日照性强弱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异性,这种差异是由于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而野生大豆短日性的强弱不是衡量野生化程度的标准,因此野生大豆短日性的地区性和野生大豆分布的广泛性,恰恰证明栽培大豆起源多中心的可能性。
  周新安等[23]认为中国栽培大豆起源中心为由西南向东偏北方向延伸的带状区域,包括河北(含北京) 、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省(市); 北方春大豆起源中心可能在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以后向东北和西北扩散,南方地区春大豆和南方夏大豆的起源地可能在四川,以后向南、东南方向传播。
  多起源学说虽然提出了三点论据,但每一点都有不足之处。第一,黄河流域、四川及华南地区对大豆的最早记载分别距今4000年、2100年和2500年以上,彼此相距时间太长,不可能同时成为起源中心。所以通过文史不能证明大豆的多起源中心。第二,中国北方大粒及主茎进化程度显著高于南方地区,因此,各地均有进化程度较高,粒大、粒圆、茎秆粗壮的栽培大豆之说不并准确。第三,论据并未说明其证据与栽培大豆的生态类型的相关性,因此具有不足之处。
  以上各种学说都有各自的证据,但证据的丰富程度不同,研究角度也不一样,还没有得到能解释多方面现象的结论,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
  2大豆遗传进化研究进展
  2. 1形态及农艺性状
  栽培大豆(G ly cine m ax (L. ) M err. )是由野生大豆(G ly cine soj a Sieb. etZucc. ) ,经过人工选择,在栽培环境长期不断积累细小变异的结果,与人工选择关系密切的形态及农艺性状,最先受到大豆遗传进化学家们的重视。王金陵[24]比较了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的一些性状指出,在野生大豆向栽培大豆的进化是细小变异定向积累的过程,粒大小、开花期早晚,茎粗细最足以代表进化的程度。舒世珍[25]指出与进化相关程度依次为叶面积、产量性状、生育期、株高、节数、分枝数。徐豹等[22]发现生物学相关性状在不同进化类型大豆上有连性表现,为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积累微小基因突变进一步进化提供了具体资料。陆静梅[26]还发现,野生到栽培大豆,花由分离状龙骨瓣趋于愈合状,符合Goethe关于花是适合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理论。形态学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同材料、不同试验条件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多种纬度不同进化类型的代表性材料综合比较分析,可能会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
  豆幼根在紫外光下呈现萤光,这是受单显性基因F r控制的。李福山[16]对1210份栽培大豆和1310份野生大豆分析的结果,栽培大豆的有萤光的占97% ,野生大豆占64% ,即随着进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基因型的频率增加。
  2.2 大豆组织器官的进化
  朱俊义对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根皮层的研究表明, 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根的皮层数目由少到多, 皮层厚度由薄到厚, 内皮层凯式带从无到有。周波对大豆叶片进行研究表明, 野生大豆叶表面的气孔数目是栽培大豆的三分之一, 并且叶肉细胞中的栅栏组织较短。陆静梅对大豆花结构的研究表明, 野生大豆花的龙骨瓣是分离的, 而栽培大豆则是完全愈合的。陆静梅[26]通过扫描电镜还发现大豆次生木质部中的射线结构、导管的侵填体分布等, 从野生、半野生到栽培大豆呈连续性变化。Takhtaian[27]认为导管尾端长者为原始, 短者则进化, 而尾端完全消失为最进化。
  2.3 生理分析研究
  杨文杰等[28]对野生、栽培大豆的生理测定表明,野生大豆单位叶片鲜重叶绿素含量高于栽培大豆,而叶绿素a、b值小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光饱和点低于栽培大豆,具有阴生植物的某些光合特性开花结荚期的光合速率,随进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ИгамберлиеВ等[29]研究表明,栽培种羟基乙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当高,栽培大豆叶片光呼吸作用较强,由野生大豆进化到栽培大豆,强化了微体-乙醛酸循环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有关的代谢。付文彩等[30]还发现,野生大豆营养生长期光合速率高于栽培大豆,生殖生长期则小于栽培大豆。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大豆进化过程中的生理机制。
  2.4 生物化学分析
  一般来讲,野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徐豹等[31]分析了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野生大豆1695份和栽培大豆,1635份的蛋白质含量,野生大豆平均含量为46. 80&3. 18% ,栽培大豆为42. 10&3. 19%。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在不同进化类型间也有差别。赖氨酸含量随大豆的进化而有逐步提高的趋势。栽培大豆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大豆,而组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大豆。蛋白质的各亚基组成单位也存在种间差异,随进化程度增加,贮藏蛋白球蛋白亚基组成发生变化,11S逐渐增加,7S逐渐减少。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据徐豹等[32]对中国野生大豆1598份、中间类型大豆118份、栽培大豆1959份分析,脂肪含量随着化程度的提高一般表现为增高的趋势。脂肪酸的组成在不同进化类型中也不同,种子亚麻酸含量为野生型&中间型&栽培型,而油酸含量则相反。徐豹等[22]指出不同进化类型大豆几种脂肪酸的含量因进化而呈连续性变异,其中油酸含量逐渐增加,亚麻酸、棕榈酸含量逐渐下降。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二者的总量,表现随进化程度提高,二者总量呈增加趋势[31]。刘兴媛等[33]还分析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19116份材料SB T I等位基因频率,发现野生大豆进化为栽培大豆,有全部向T ia转化的趋势。这些研究反映了大豆进化过程中在生化方面的总趋势,但具体到不同生态群体和不同生态类型,尚未进行系统而细致的研究。
  对次生代谢物来研究植物系统学被称为化学分类学,生物碱、苄基异喹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等都是常用的指标,在大豆上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少。下山田真等[34]在研究大豆皂甙时发现,S oja 亚属胚轴上乙酰化皂甙可分为A a 与A b 两种,二者呈共显性遗传,野生种中A a 含量大,A b 含量小,而栽培大豆正相反,这种逆转可能是从野生向栽培进化的转折点,通过探讨大豆次生代谢物在不同进化类型中的分布,也能获得关于大豆起源与进化的信息。
  以上分析大都是对个别位点分析的结果,说服力不是很强。近年来,能够同时对多个位点进行分析的等位酶技术也被应用到大豆进化研究中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多个位点上同工酶差异,对日本和南韩的野生和栽培大豆群体结构作了研究。9种同工酶14个位点上对野生、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表明我国为野生大豆遗传变异中心,但没有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等位酶分析还存在受生物发育阶段及环境影响等不足。
  由上可见,大豆的起源与进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命题,需要从多方面作综合分析。鉴于考古学和古农史研究在这方面的局限性,对现存生态群体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实验生物学研究,是目前大豆起源进化研究的根本方法。仅靠其中的任何一方面的研究结果,都不可能使该命题得到圆满解决,需要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积累更多人的研究成果,才可望取得较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张子金.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Singh R J,Hymowitz T. Soybean GEneticresources and crop improvement.Genome,-616.
  [3]瓦维洛夫著.董玉琛译.主要栽培植物的世界起源中心.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4]Hymowitz T,Newell C A.Taxonomy of genusGlycine,domestiCATion and uses of soybeans. Economic Botany,):272-288.
  [5]Fukuda Y. Cytogenetical studies on thewild and cultivated Manchurian soybeans (Glycine L). Japanese Journal of Botany,-506.
  [6]王金陵.大豆性状之演化.农报,):6-11.
  [7]王金陵,武镛祥,吴和礼,孙善澄.中国南北地区大豆光照生态类型的分析.农业学报,):169-180.
  [8]吕世霖.关于我国栽培大豆原产地问题的探讨.中国农业科学,-94.
  [9]周新安,彭玉华,王国勋,常汝镇.中国栽培大豆遗传多样性和起源中心初探.中国农业科学,):37-43.
  [10]盖钧镒,许东河,高忠,岛本义也,阿步纯,福士泰史,北岛俊二.中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遗传演化关系的研究.作物学报,):513-520.
  [11] Dong Y S,Zhuang B ,Zhao L M,Sun H,He MY.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nnual wild soybeans grown in China.Theoretical andApplied Genetic,-103.
  [12]Shimamoto Y. Polymorphism and phylogenyof soybean BAsed on chloroplast and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Japan AgriculturalResearch Quarterly,):79-84.
  [13]Hirata T,Abe J,Shimamoto Y. Geneticstructure of the Japanese soybean population.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453.
  [14]Xu D H,Abe J,Gai J Y,Shimamoto Y.Diversity of chloroplast DNA SSRs in wild and cultivated soybeans:evidence for MUltipleorigins of cultivated soybea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653.
  [15]福田( Fukuda). Cyto- genetical stud ies on the w ild and cultivated Manturian soyb ean [ J] . Jap. .J B o.t ,1933,( 6 ) : 489 ~506.
  [16]李福山. 大豆起源及其演化研究[ J] . 大豆科学,) : 61 ~ 66.
  [ 17]庄炳昌,惠东威,王玉民,等. 中国不同纬度不同进化类型大豆RAPD 分析[ J]. 科学通报,78~ 2180.
  [18]盖钧镒,许东河,高忠,等. 中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遗传演化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2000,( 5): 2 ~ 9.
  [19]Hymowitz. T. O n the domestication ofthe soybean[J] . E con.Bo.t 1970 ( 24) : 408~ 421.
  [20]王连铮. 大豆的起源演化和传播[J]. 大豆科学,)1~ 6.
  [21]王书恩.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及其演变的初步探讨[ J] .吉林农业科学,1986,(1): 75~ 79.
  [22]徐豹.中国大豆起源与进化的研究. 刘后利主编,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第一集) [M ].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37.
  [23]周新安,彭玉华,王国勋,等. 中国栽培大豆遗传多样性和起源中心初探[ J]. 中国农业科学,)1: 1~ 4.
  [24]王金陵,大豆性状之演化[J].农报,) : 6- 11.
  [25]舒世珍,李福山,常汝镇,大豆主要性状演化的初步研究[J ].作物学报,) : 255- 260.
  [26]陆静梅,中国大豆属植物颉抗逆境的演化结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1997.
  [27]Takhtajan A.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the angiosperms[J].Moscow: Agricultural Press, 1984.
  [28]杨文杰,苗以农,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研究.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光合作用特性的比较研究[J].大豆科学,) : 83- 92.
  [29]АУ.ИгамберлиеВ等,大豆栽培种和野生种及其杂交种的微体酶类代谢特点和活性[J].国外农学(大豆),) : 5- 9.
  [30]付永彩,张贤泽,野生,半野生及栽培大豆的几个主要光合特性的研究[J].大豆科学, ) : 255- 258.
  [31]徐豹,郑惠玉,吕景良,等.中国一大豆的蛋白资源[J].大豆科学,):327-331.
  [32]徐豹,邹淑华,庄炳昌.野生大豆(G: oja )种子贮藏蛋白组份11s/ 7 s的研究[J].作物学报,):235-241.
  [33]刘兴媛,林国庆,李中平,等.中国大豆种子蛋白中SBT I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J].吉林农业科学,) : 6- 9.
  [34]下山田真,冢本知玄,等.大豆皂甙的共显性遗传-能成为探索大豆起源的新标准[J].国外农学,1991,(大豆): 1- 2.
  24小时 随时随地 全国期货开户立享机构级优惠啦!新!
  还在心疼您每天昂贵的期货手续费吗?石子期货网重磅推出限量特惠,佣金全网最低,大型AA类期货公司,商品期货低至交易所基础加1毛,股指只加0.01噢,打开电脑,拿起手机,即可体验极速期货开户的方便快捷()。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专注期货行业十余年,致力于打造一个提供最全最新财经资讯、最...
2181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ce大豆期货历史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