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匈奴为什么不灭匈奴

《史记.列传第二十八.蒙恬》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震匈奴。”  《史记.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记载:“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寨。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以上的史籍记载的都是秦始皇派兵北逐匈奴,并通过筑长城等一系列手段防守北疆。这几天看“汉武大帝”,突然觉得很疑惑,为什么秦始皇就不一鼓作气,北击匈奴呢?  论国力,秦刚统一六国,富有天下;论战斗力,秦军在六国中本就无人能比,更加上刚刚横扫六国,士气正盛,有无坚不摧的信心和斗志;论形势,秦统一六国,北伐已无后顾之忧,而匈奴被从前燕赵两国联合防范,本就已经消耗了很多战斗力。而且在秦初秦始皇北方的战事中,秦军悉数获胜。《史记》载:匈奴单于日头曼不胜秦,北徙。可见秦军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是占有优势的。以始皇帝的雄才大略,决不逊色于汉武帝,他为什么不挥师北上,一举击破匈奴呢?  思之,窃以为:一.当时中国诸侯最大的壮志莫过于统一六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自觉平生最大的理想与功业已经实现,只愿享受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没有再多顾忌北疆的匈奴了。  二.匈奴骠悍,这不但是燕赵两国,同时也是北方诸侯国的共识,秦始皇在没有足够把握能一举击灭匈奴的情况下,不敢贸然北伐。因为六国刚刚统一,秦始皇仍然需要一只强大的军队来威慑六国的残余。一旦北伐失败,势必会给六国残余一个反扑的机会。  三.当时匈奴还不是非常强大,让始皇帝误认为中国强大,北疆匈奴不过野骑,不足为患,只要筑好长城,派几个大将镇守,就不会出什么乱子。  总之,在种种原因下,始皇帝最终没有北击匈奴,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后来的汉武帝去完成。可惜的是,秦始皇没有抓住这个“匈奴北徙”的机会,使秦末汉初的匈奴出现了一位强悍的冒顿单于,将匈奴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也给西汉初期的无穷边患埋下了种子。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想根本原因还是秦始皇时代,因为匈奴的地广人稀,在中原没有认同感和占有欲。以当时的国力叫几百万兵驻扎在西伯里亚守着千万平方土地和百万游牧的人,现实吗?不是不为,而是为之无益。
  那时候,对北方游牧,只能打,不能占领,根本没用  打了也就只能和平十来年而已.  
  同意lordever的意见,还有小日本也一样。早就可以灭了它了,不是灭不了,是在那个时候没有灭的必要,在那时根本没有占领的欲望。富翁会去抢乞丐的破碗吗?
  同意楼上的说法~~~    顶~~~
  根本原因是当时人的地理认知程度.    秦朝时代的人恐怕依然觉的世界就是他们占有的地方那么大.  匈奴所处位置也只是天下的边缘蛮荒之地.  
  恐怕是丝路未开,没有需要保护的纳税商队。  赢政也懒得去打匈奴。    再说,秦大概缺乏足够的快速骑兵
  古代的中央帝国是一种势力性质的政权,没有具体的版图边境    中国当时最强大,除了汉人居住的繁华的中原以及长江流域,江南外,东边是大海,北边是少数民族,西边是也是少数民族,南边是野蛮人还没开化    基本上中国周围的低级文明都是对中央帝国处于一种臣服状态  也就是所谓的藩邦,每年进贡于中央帝国,他们的每个君主也要在上位后前往中央帝国京城,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才算合法,否则人心不服  无论如何,在当时的文明情况下,这种方式无疑是最好不过的    真正明确的版图,边疆,领土概念,是西方来的,因为西方大陆自古就是小国林立,这个跟春秋战国时代一样,但春秋战国时代,名义上还是诸侯国家,周天子无论如何在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同主人    在当时的文明状态下,中国本土的人口就不多,繁荣富庶以及肥沃的土地,好的环境差不多都给中国占完了,无论向南向北还是向东向西,都不如中土好,所以才不会出现大规模无止境对外扩张版图的行为    再来说西伯利亚,今天的俄罗斯领土那么大,完全是因为西伯利亚,如果失去西伯利亚,俄罗斯根本就是个不入流的国家,但西伯利亚也是俄罗斯在中国的清朝时期才逐渐吞食的,当时随着地理大发现以及科技的进步,西方的明确领土观念导致,各自都在疯狂抢占没有主人的土地,以及主人无能力控制的土地,结果没多久,基本上除了南极大陆外,地球上已经不存在没有主人的土地了,而清朝.......呵呵,不说也罢,这个低级野蛮种族统治压迫高级文明发展的黑暗时期,西伯利亚的失去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其实话说回来,今天的西伯利亚,更多的是为俄罗斯提供资源以及军事上的战略纵深,居住人,还是不怎么现实的,谁愿意去那么冷的地方啊,KAO,想想古代的苏武在贝加尔湖旁边放羊放了十八年,就知道那鸟地方有多苦了
  赞同无利说。苦寒之地,庶无利益,占之无利,不如驱之。
  分析得有点道理,加之中国人由始以业,均不好斗,以和为贵.
  打匈奴跟与影子打仗一样,匈奴地域广大且骠悍,但是人口相比中原人口少得多。由于匈奴游牧的不确定性要全部消灭之是很麻烦的,而且匈奴与华夏各邦的语言习俗相去甚远,所以秦始皇没有必要也不想去灭掉这么一个和中原民族相比这么邪门的东西!
  匈奴已游牧生活为主,要一击灭之确实不太容易.但是要将其驱逐远离中国北部边疆,消除边患,不是没可能的.倒是觉得秦始皇地理视界较小,没有意识到北疆的边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多谢各位.
  其实话说回来,今天的西伯利亚,更多的是为俄罗斯提供资源以及军事上的战略纵深,居住人,还是不怎么现实的,谁愿意去那么冷的地方啊,KAO,想想古代的苏武在贝加尔湖旁边放羊放了十八年,就知道那鸟地方有多苦了    不同意,据说贝加尔湖是个绝美的地方,是俄罗斯的修养胜地。今生若能去一次也就无憾了。  
  美国为什么不吞并北美,南美呢?  
  美国?美国的土地原本是谁的?难道不是印地安人的吗?美国为什么要墨西哥的土地呢?
  但是我想问问上面几位,他修长城干什么呢?
  长城只是一根线,而整个北方是一个面
  修长城是为了搞旅游!
  主要还是实力不够  /thbbs/get.asp?get=60429
  一个消失的种群不提也罢!
  也许那时的战略思想主要已防守为主,因为匈奴还没有足够的强大,并没对秦构成足够的威胁,秦始皇可能认为防住就行了。    想知道一点,匈奴被汉武帝赶跑后,后来宋朝时出现的蒙古又是从哪儿钻出来的?是不是匈奴的后裔?
  主要还是担心六国统一基础未稳吧,从始皇后来“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来看,他把主要的精力仍然放在对六国统一后的“消化”工作上。
  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好象一直存在着一种断断续续先后延续的特点.蒙古虽然说是在斡难河(斡伦河?记不清了.)发源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与汉匈奴,唐突厥的联系.说来"五胡乱华"的时候,很多少数民族进驻中国,很多已经和中国汉族相融合了.而且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唐宋之交的时候进入了封建化的进程,使他们再次强大起来.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王朝对北方的民族政策给了北方少数民族一定的喘息机会.前面我已经说到,秦始皇对待匈奴以防为主的政策,让匈奴在秦末汉初出现了一个冒顿单于,让匈奴进入了奴隶制发展时期.换句话说,这也促进了今天中华民族的形成,所以不好来说这些政策的利弊.今天说到这些,只是一种疑问而已.  多谢各位.
  秦始皇征匈奴可能一是因为传说中的“胡”将乱华,二来是因为匈奴确实对秦造成了威胁,但秦没有遭受过汉朝的痛苦经历。汉朝从刘邦“白登之围”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低三下四与匈奴和亲,还要忍受匈奴的骚扰,积怨颇多,一旦扬眉吐气,怎会不想一举消灭仇家。抛砖引玉之见,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出。
  最根本的原因,是农牧分界线在起作用,中原人以农业为生,不适应北方生活,视北方为不毛之地,其次,是后勤跟不上。葛剑雄先生在《统一与分离》一书中就提到过这两个问题。远征匈奴,不能因敌之食,所以就有心无力,汉武帝征匈奴,天下骚动,反对声一片,在他生前,就已经意识到土崩的危险,在他死后,汉朝不得不实行修生养息的国策,就是这个原因,很大程度上,隋炀帝也是栽在高丽。
  秦亡真相         事实上秦始皇曾经派兵南征北伐,北伐的目标即为匈奴及东胡等族,南征的目标为百越、南越。而且也由于秦兵远征的数量太多,导致国内军防空虚,所以被陈胜、吴广能轻易起义。当项羽渡江后,秦军主力还在南北来不及回来,章邯只好用囚兵应战,虎狼正规军不在,只剩被凌虐刑余的残废,秦朝焉能不败?后来南方远征军甚至拒绝归师,从此脱离秦国,彻底的军队集体背叛。       汉朝就有文学提到,此为「贪胡越、亡故秦」,扩张领土或打击异族的同时,却忘了巩固自家后院。秦不是没打过匈奴,蒙恬率兵不是去塞外郊游野餐,但是一但关中着火,匈奴打再多又有何用?只顾攻击少数民族的同时,至少也想想自家的后院,六国刚平,人心未附,重外不安内,秦国再强也是为人作嫁衣裳。  
  晕啊!!!  当时的秦军的主力被分为南北两大块,北部就是楼主所说的30万大军,驻守长城防止匈奴南下直避咸阳。南部秦军50万在现在四川南部云南北部与当地土著人作战,为的是胁气吞6国之势,开疆扩土。另外一些非主力部队也在维持全国众多的工程和秩序。  秦国2大主力均不在中原,使陈胜吴广等起义发展的相当迅速。这点足以看出,秦以祚襟见拙无兵无粮了。如果南方已平,中原安定的话,50万大军北上也未尝不可。
  一群SB.    农牧之分罢了,始皇帝只想享受中原农业文明罢了    什么民族都搞出来了.    蛮夷戎狄而已,楚蛮和北狄当时有多大区别,秦也不过是中原和西戎之间的产物.    看看国际通行的说法吧            /198371  /yuanxiu  /jianfengwu
  当初始皇帝为什么不采取先北后南的战略呢?或者往南进军,根本用不着50的兵力啊!30万北方戍边,50万居然去根土著打仗?!不可思议!宋时讲求守内虚外,始皇帝南北集中了太多兵力,导致中原空虚,失策啊!
  匈奴没有城池,所以很难打!游击队怎么对付?
  用枪打苍蝇
  不愿疲惫中国以事夷狄嘛。汉武帝时王恢、张汤与反战派人士韩安国有过非常激烈的争论,理由也提供的很充分。当时对中国而言,对匈奴作战有几大基本难题:1,匈奴人口土地基本没有利用价值。大漠寒冷干燥,占领后不能耕作;匈奴人“心同禽兽”难以驯化或变成奴隶。第二点可以从东汉南匈奴内迁最后导致五胡乱华看出来。征服性战争只有两点好处:满足帝王的虚荣心和得到少数珍宝。这基本上就取消了主动的征服性战争的可能性。2,征服匈奴十分不易。匈奴土地东西南北纵横万里,足以与中国相比,战略纵深广阔,要战胜它必须要准备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尤其需要中国本地严重缺乏的战略物资——马。秦代刚统一,没有多少马匹储备,况且当时骑兵装备和战术还都不成熟,深入大漠作战还不具备条件。另外中原对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信息的匮乏、滞后与差错。匈奴人口大约在百余万,不过汉代的一个大郡,人口稀疏,加上又是游牧,有时千百里见不到人烟,很难毁灭性打击。汉武帝击匈奴,经常是数道出军,而多数部队不是迷路就是根本没遇到敌人,仗自然没法打。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一辈子防守匈奴,但却不能封侯,就是因为好几次在关键时候迷路。李广尚如此,其他将领可想而知。3,即使战胜,甚至毁灭,没办法善后。汉武帝曾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后来匈奴确实也在汉人的打击下消失了,但是漠北又乘时出现了其他的游牧民族,他们依然强大,依然经常与中国敌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作战就像抽刀断水,暂时划出一段痕迹,水不久还依然如故。中国人比罗马人更对此无可奈何。所以以战为守,像汉武帝那样,结果仍没有结果。  既不能征服,又无法毁灭,现实的办法就是防守。况且防守在当时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据两汉时人的估计,单从军士的战斗力来看,汉兵在阵战中一个可以敌匈奴或者西域四个,优势非常明显。如果是城守,效率当然更高。但若进攻的话,汉兵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战斗力就基本和匈奴持平了。所以从战斗力的发挥来看,修长城确是好办法。进攻是自己的损失比敌人还大,防守每能以少胜多,当然优先选防守,而筑长城,化面为线,使防守本身简单了许多。况且长城加大国沙文主义,结果是匈奴对中国的文化颠覆能力几乎降低为零,而中国却始终保持为游牧民族的文化压力,这个好处似乎是当时人都知道,而现在每每被忽视的。  被德国麦克马卢元帅称为“东方军事天才”的前国民党军事理论家蒋方震先生曾经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即认为真正不可战胜的军队是军事和民族生活特性一致的军队,而真正胜利的战争,是指那些改造了民族特性,使它更具有活力的战争。从这个观点来看,修长城防守,充分展示并且发展了农业民族的特性。而中国两千年农业文明的发达亦由此得到促进,中国得以比罗马帝国更长久地屹立于世,功劳实亦在其中。至于汉武帝驱逐匈奴,结果却只是促长了中国人的虚荣心,弄得中原凋敝,差点葬送自己的江山,把外忧弄成了内患,在我看来确有失明知。
  作者:烂在天涯 回复日期: 12:29:23 
        修长城是为了搞旅游!  ---------------------------------------------------------------    太强了 I 服了 тебя
  至于汉武帝驱逐匈奴,结果却只是促长了中国人的虚荣心,弄得中原凋敝,差点葬送自己的江山,把外忧弄成了内患,在我看来确有失明知。    ---------------------------------------------  我觉得这是因为对匈奴的战争没有给普通民众带来实惠,如果学学匈奴人的做法,把匈奴人的财务上交一部分,其余留给士兵自己,抢得的匈奴人给百姓做奴仆,你看看中原还会不会凋敝,战争将成为中原人的财富来源之一。匈奴人可以这么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还是太仁慈啊
  回:岭北乌有生  被德国麦克马卢元帅称为“东方军事天才”的前国民党军事理论家蒋方震先生曾经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即认为真正不可战胜的军队是军事和民族生活特性一致的军队,而真正胜利的战争,是指那些改造了民族特性,使它更具有活力的战争。  这个理论在中国应该是到了清朝才真正弄明白,在此以前应该不会有这么样的高论吧,不过至少比欧美早认识200多年。
  一共2000万人口 打个鸟啊
  lordever说的极是
  作者:乌鸦飞呀飞 回复日期: 12:54:03       搞种族歧视的都是垃圾.    被低级野蛮的种族统治了二百多年觉得很不光彩么.  除了谩骂你做了什么让人瞧的起的事情.难道一民族会因为有你这样的人而光彩么
  楼主的问题。。。吓住了我!
  好几天没来这么热闹啊!  呵呵,多谢各位对我话题的热心参与啊!
    匈奴彼时乃游牧部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在始皇眼中,犹如盗贼流寇而已。胡人天地为帐,既无城堡可攻,亦无粮果可夺,秦之伐胡,只能是防范为主。至于筑长城者,恰恰说明了这一防范盗贼入室行抢的思想。  再者,当时秦灭六国,统天下,其北方境外大多荒僻不堪,人民稀少,作物无多,城郭乡村寥若晨星,这也是不为始皇所重之缘由。更何况北方匈奴各部落人心不一,尚未统一强大,也无法真正给秦帝国形成太大的威胁。  更主要的,始皇所有的战略决策都是由当时所面临的最要紧的社会矛盾来决定的,即巩固新统一的国家,稳定局势,剿灭各国残余势力,这从对内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以及焚书坑儒等一系列行动中即可窥见一斑。  
  大家都聪明。动辄“在始皇眼里”来看问题。
  可能秦没有汉那么强大的骑兵是原因之一。
  我还想打到美国去呢。
  “和风一起走过”,这位说得有道理。
  凡是军队出发,(怎样)在敌人那里得到粮食,是最要紧的事务了。运粮不但开销大,而且情况不容许走远路。我曾经计算过,一个人背六斗米,一个士兵自己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负担一个士兵的军粮开销,一次可以走18天;(6斗米,1个人每天要吃2升米,两个人一起吃,18天就吃完了。)如果把回程算在里面,只能往前走九天。两个民夫负担一个士兵的军粮开销,可以走26天;(1石2斗米,3个人每天吃6升,8天以后一个民夫背的米吃完了,给他6天的粮食让他回去,后18天两个人每天吃4升米加干粮)。如果把回程算在里面,只能往前走13天(前8天每天消耗6升,后5天和回程中,每天吃4升加干粮)3个民夫负担1个士兵的军粮开销,一次可以走31天(1石8斗米,前6天半4个人每天吃8升,然后减去一个民夫,给他4天的粮食,后面17天三个人每天吃6升米,又减去一个民夫,给他9天的粮食;最后18天,两人每天吃4升米加干粮)把回程算在里面,只能往前走16天(前6天半每天吃8升米,中间7天每天吃6升,后面11天和回程每天吃4升加干粮)3个民夫负担1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出兵十万,辎重部队要占去三分之一,能真正参加战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已经要用30万人运粮了,再要增加就难了。(途中回去的民夫要有士兵护送,因为运途中有死亡和生病的,人数会略有减少,而且所减掉的人数所少消耗的部分粮食,正好给护送士兵用)。运粮的时候每人背6斗米,这是用总数来算的。其中队长不背米,管打柴和汲水的要减半,这些人的部分就要平摊在其他民夫身上。如果(途中)有死亡和生病的(民夫),他们所背的米,又要平摊,所以每人所背的量,常常要超过6斗。所以军队里不能有人吃白饭,多一个吃白饭的,就要有两三个人为他负担军粮,还有可能会不够。如果用牲畜车辆来运粮,那么骆驼可以运3石,马和骡子可运1石5斗,驴子可运1石。比起人运来,虽然运得要多而消耗要少,但是(路上)不能按时喂养和照顾,牲畜很容易消瘦死亡,一头牲畜死了,那么就要连它所背的粮食一起扔掉,比起用人运粮来,好处和害处各居一半。    
岭北乌有生 通过引用王恢、张汤与反战派人士韩安国的争论基本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还提一下的就是后勤原因,匈奴不产粮食,驻守在匈奴的军队就必须由中原补给,看了上面的说明,大家看看如果要在远离中原1000里的地方维持一支军队有多么困难。
  太细致了,叹为观止.
  简直要昏倒了,谁说秦没有北伐匈奴的?  蒙恬加上后来被派来的太子带着几十万人北上经营河套地区攻击匈奴不是写在史书上的吗?后来为了镇压起义军才将北上部队调回来结果最终输给了项羽,不也写在书上吗?  看看历史书上秦长城修的位置就知道秦把中原的对北防御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把河套这个匈奴进攻的前进基地都夺了回来,还不是证明吗?  同时支持北方的作战和南方作战的帝国在激起内乱后哪里还有精力北伐匈奴呢?  以1000多万不到2000万人口支持百万人的军事行动已经到了帝国的极限了,想秦一举消灭北方的祸患不大现实。
  忘了注明是梦溪笔谈中的记载。
  秦军出兵,动辄几十万。要保障后勤,就得修路。要是追着匈奴的骑兵走遍整个西伯利亚,得修多少路,得种多少粮?打法不适合远距离野战,又不能以战养战,只好见好就收。
  主要是基础建设不到位     “也没有提出开发大草原,振兴大西北的构想”
  始皇帝虽然统一了中国,但人心未必真的统一了。  尤其是原楚国的臣民,始皇帝虽然未曾想到,强秦会被楚地的两只起义军(刘邦,项羽)所灭。但也未尝没有时时提防(只不过其奉行的“法家”政策犹如火上浇油一般),哪有余力北伐匈奴?
  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我想问,为什么汉人那么多人但是屡屡被别人统治?林语堂曾经说有些民族往往在拳头落在身上之前就跪地求饶他们经常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老婆被抢走但是只会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江错约 回复日期: 0:11:42 
    当初始皇帝为什么不采取先北后南的战略呢?或者往南进军,根本用不着50的兵力啊!30万北方戍边,50万居然去根土著打仗?!不可思议!宋时讲求守内虚外,始皇帝南北集中了太多兵力,导致中原空虚,失策啊!      其实,秦之所以能兼并6国,除了其强大的军队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后勤的保障。战国末期,秦有3大粮仓,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发比拟的。巴蜀地区因为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建设,使得成都平原一越成为秦进攻楚国的粮仓与大本营。而楚是战国末期唯一能抗衡秦国的国家。因此成都平原在战略上的价值非同一般。  使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成都平原,所以50万大军在四川南部,云南贵州北部与当地土族作战。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我想可能是贸易的需要。当时北放的丝绸之路还未打通,匈奴的强大也不能有所作为。故打通南丝绸之路也可为商贸活动做贡献。汉武帝时期,灭南越,使丽江作丝绸之路的中转站,这个古城便繁荣起来。  
  主要是他太忙了,通共才活49岁,忙得喘不过气来。  从直道的方向来看,一头通长城,一头通咸阳附近的云阳宫,显然用意是直通通成之日,他将坐镇云阳宫,周转粮草,策应蒙恬。如果他能多活10年,以他的性格,他是会亲践单于庭,以压胡气的。  他南征北伐之前,都曾亲自到当地边疆考察。从他最后那次巡游的路线来看,也把走直道包括在内,可惜真正走在那条道上时,已是鲍鱼车了。
  主要是秦朝当时的匈奴还不够拽,要象冒顿单于那样侮辱吕后的话,是个男人都要急啊~~~
  巴蜀地区因为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建设,使得成都平原一越成为秦进攻楚国的粮仓与大本营。而楚是战国末期唯一能抗衡秦国的国家。因此成都平原在战略上的价值非同一般。  ——————————————————————————  秦下巴蜀之后,不但有了粮食的保障,更加重要的是时刻胁持着楚国。楚国从此失去了对秦防御的一道屏障,时刻担心秦军会沿江而下。楚国三面平原,一面面山,就是西对巴蜀,但多年未取之,结果让秦国占得先机,失策啊!
  和秦始皇相差不到一百年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庞大的帝国  秦始皇却建造长城固守疆土  
  亚历山大征服的范围其实也没超出他的地理视界,由马其顿出兵,征服了北非,中东,波斯。这些地区早就纳入了古代欧洲文明的地理视界。始皇帝没有北征,也许真的和地理世界有关。或者当时的中国人就有种“我中国居中独大,四方蛮夷惟来朝拜之”的思想,只想让他们做藩属,但并没想过征服。
  这里面的原因是很多的,分析都很有道理 呵呵
  匈奴在汉武帝手中只是缓解了,但是真正完全解除是否应是在东汉吧?东汉时,南匈奴归附,北匈奴北逃了。各位有谁详细了解这段历史的?
      作者:af063 回复日期: 6:24:09 
    我想问,为什么汉人那么多人但是屡屡被别人统治?林语堂曾经说有些民族往往在拳头落在身上之前就跪地求饶他们经常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老婆被抢走但是只会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毒鼠强吃多了吧? :p    试问你所谓的“别人”今在哪里?不也成了“汉人”了吗?    林语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自虐倾向吧
  作者:紫罗兰zz 回复日期: 9:47:49 
    主要是他太忙了,通共才活49岁,忙得喘不过气来。    从直道的方向来看,一头通长城,一头通咸阳附近的云阳宫,显然用意是直通通成之日,他将坐镇云阳宫,周转粮草,策应蒙恬。如果他能多活10年,以他的性格,他是会亲践单于庭,以压胡气的。    他南征北伐之前,都曾亲自到当地边疆考察。从他最后那次巡游的路线来看,也把走直道包括在内,可惜真正走在那条道上时,已是鲍鱼车了。      顶这个.  秦始皇短短的一生已是功高盖世,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修弛道,开渠修长城,北驱匈奴南击百越,千古一帝,无人能比!  如果他能象汉武帝一样长寿,汉武定不能和始皇帝相提并论!
  亚历山大征服的面积也就和秦帝国的面积差不多了,始皇帝北逐匈奴南伐百越,要是摆在西方,绝对够得上the Great或者the Conquer的称号了
  汉武本来就不能和始皇帝相提并论,用三皇五帝的称号加起来给自己起名,光是这份豪气历史上有谁能比
  老是有人抓紧一切机会攻击清朝。说实在的,清朝的功过值得讨论,民族压迫也没人否认,但说到领土问题,满族还是对得起整个中国的。晚清割土是不假,哪个皇朝到了后期不是疆土日缩?说爱新觉罗把中原当满洲的殖民地,哪个汉族皇朝不是视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    历史不是没有给汉唐宋明机会,可是汉族从来没有没有稳定有效地控制蒙疆藏区,最多是某一皇朝鼎盛时期短暂地把军事历史延伸到边陲。元朝和清朝的历史证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统一,无法由单一的农耕民族完成,而单一的游牧民族也无法实现长治久安。只能满族这个半农耕半游牧的民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个事实也许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大家想想明朝和清朝对蒙古新疆西藏的控制力度就不会有什么异议了。    从清朝同时期的西方近代国家的尺度来看,清朝是腐败、落后和停滞的,但是从中国固有的以大一统和治乱为标准的政治伦理来看,清朝的统治是非常成功的。我们今天指责清朝应该对很多历史悲剧负责,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应该看到,更大的背景原因应该在汉族本身的历史中去寻找。
  谁说秦始皇没有伐过匈奴?
  据说秦始皇听到占卜说:亡秦者胡也.以为是北边的胡人,龙颜大怒之下命令蒙恬北伐.把匈奴赶跑了.可是人家被赶跑后活得也很自在.  后来证明此&胡&是他的儿子胡亥.所以说他是有北伐的.  真讽刺
  作者:就是实话实说 回复日期: 23:40:25 
     顶这个.    秦始皇短短的一生已是功高盖世,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修弛道,开渠修长城,北驱匈奴南击百越,千古一帝,无人能比!    如果他能象汉武帝一样长寿,汉武定不能和始皇帝相提并论!  +++++++++++++++++++++++++++++++++++++++++++++++++  我觉得汉武帝本来就不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商鞅和韩非之功,全部都算在独夫头上了么?  
  作者:老坏猫 回复日期: 22:57:02 
    商鞅和韩非之功,全部都算在独夫头上了么?  -------------------------------------------  商鞅和韩非之功,如此伟大,他人为何不用?
  一个只有49岁生命的人,竟然能完成如此伟大业绩!  就是整个人类历史,哪怕再过一万年,也未必能有人可与此比肩。  壮哉!始皇帝!
  秦刚统一东方六国,国力消耗极大、兵力疲惫,加之六国残余势力尚存、人心尚未完全归附,此时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同时秦又多役,又有农民起义,哪来的力量攻击匈奴呀!
  当时的匈奴显然没有对秦,像对汉那样的威胁
  始皇帝灭六国而四海一,愚以为是历史的悲剧。    始皇帝本人无疑是千古一帝,然而当周天子的封建制已经衰颓后,以武力与暴力(包括愚民政策)来作所谓一统天下的事业,并以此成为二千年中国的制度典范,实在是我华夏生民的大不幸。
  主要是秦帝国太短命,否则根据秦人的个性,匈奴迟早会被统一的,就像征服百越一样
  天下之道,一张一弛,  还嫌他统一中国的时候打得不够么。  
  作者:禹兮禹兮 回复日期: 00:05:16 
    亚历山大征服的面积也就和秦帝国的面积差不多了,始皇帝北逐匈奴南伐百越,要是摆在西方,绝对够得上the Great或者the Conquer的称号了  ===  呵呵,祖龙啊~
  以修筑长城来看,当时秦缺乏有效的战术手段,因此依靠防御设施来进行抵抗  也就是说,秦对于匈奴还是无能为力的
  当时海外有仙人,托人告诉秦始皇:“亡秦折胡也!”于是秦始皇派蒙恬北逐匈奴,胡人不敢弯弓。    但秦始皇做梦都没有想到,最后亡秦的确实是胡,却不是胡人,而是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
  肉落在沙上....     开始的 还不错..    
后来的就扯淡了....
  凡事有轻重缓急之分,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站在他本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最大的威胁是匈奴,那么就会被伐匈奴了
  不是不打,而是不能打,天下刚刚打下来,肯定要先休养生息,如果急于和匈奴作战,必死!    其实看赢政修长城就知道他不愿和匈奴开战
  作者:烂在天涯 回复日期: 12:29:23 
    修长城是为了搞旅游!    ---    果然很烂,烂得有格!这么多唾沫星子都在猜,只有老弟你认真回贴啊!  可畏啊!老弟,跟我云游天下吧
  修筑长城本来就说明了匈奴的强大,我觉得是始皇帝觉得没有把握而且北地荒凉.
  修离八防野猪,很正确。不毛之地打来干嘛?移民过去做游牧民?                      
  修长城防匈奴是很经济也很正确的,游牧族打胜了打打败了跑,跟他们打劳民伤财,      澳大利亚人修大大的篱笆防野狗野猪和中国人修长城一样的。这也质疑,真是完全傻比手册。
  秦始皇短短的一生已是功高盖世,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修弛道,开渠修长城,北驱匈奴南击百越,千古一帝,无人能比!      如果他能象汉武帝一样长寿,汉武定不能和始皇帝相提并论!    +++++++++++++++++++++++++++++++++++++++++++++++++    我觉得汉武帝本来就不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认为,汉武比始皇更牛B!!!对中国后世的影响更大!!!!
  汉武是铁血男儿,佩服,  看到软弱的宋朝那窝囊样,被外族崽子欺负,我火都大了    我还是比较想念唐太宗李世民,开国,治国,兼之,谁能及.大帝,王者之道.比起曹操那种帝王之术的小聪明强多了.李世民的大气,不是哪个帝王可以比下去的.其他的或者残暴,或者懦弱,或者用无为知道治国,或者,,,.只有李世民才是国家的最强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汉武是最牛的
  能和始皇比的,中国历史上确实也只有汉武了。  太宗缺少他们的霸气,感到汉武就好像始皇的转世。
  因为秦始皇、汉武帝都没有先进的思想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经验。北方草原可以发展畜牧业嘛,还可以搞羊毛纺织业。西域的话要西部大开发。可以发展旅游业(异国风情N日游)、棉毛纺织业,种植经济作物(如哈密瓜、西瓜、葡萄)等等。
  其实是始皇帝看到自己的真实国力,他并非穷兵黩武之人。只不过把国内生产重心移到自己的陵墓去了。  假使扶苏即位,蒙恬蒙毅辅佐,谁知秦不是八百年呢?
  作者:绿橘郎 回复日期: 09:39:21 
    当时海外有仙人,托人告诉秦始皇:“亡秦折胡也!”于是秦始皇派蒙恬北逐匈奴,胡人不敢弯弓。        但秦始皇做梦都没有想到,最后亡秦的确实是胡,却不是胡人,而是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  ————————————  有意思
  楼主给出的证据不就是北伐了?当年的南征不也就是修个灵渠交通南北再建几个据掉了事。修建长城一方面可以防御,另一方面也可以以为据点继续深入嘛,可能以当时的视角北荒南蛮没什么占领的价值吧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国打匈奴杀了多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