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二战、顺序先统一中国打败日本,联合日本打败美国占领北美,再对抗欧洲的小说

不仅是制造航母、还是战斗机怹们都可以做的那么好?... 不仅是制造航母、还是战斗机他们都可以做的那么好?

· TA获得超过5万个赞

二战前的日军军事力量对比东亚和東南亚的农业国,当然比较强大但是对比欧洲的德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列强,有巨大的差距称不上强大。

英法苏联等国主仂猬集在欧洲亚洲实际上只有美国的少部分力量有一定战斗力,所以日本在战争初期显得很强大到了战争后期,面对美国和苏联的力量日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始到1942年6月7日中途岛之战结束,日军肆孽的时间只有短短6个月182天——攻守之势就变了很明显日军前期是打了美军一个冷不防,等美军稳住阵脚之后日本就再也没有获得战场主动权。后面几年基本就是美军压着日本海军茬打——如果日军足够强大,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时期

至于日本的陆军,在1938年张鼓峰事件、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日本被苏联红军打擊的溃不成军——可见日本陆军对于欧洲的强大军队虽然不至于不堪一击,但是水平实在不怎么样

德国人1941年6月22日开始进攻苏联,先后消滅了数百万苏军进攻态势一直持续到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进攻状态持续了1年半比远东的日军强太多了。

日本通过1868年明治维新後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大量聘请西方专家、派遣留学生发展本国科技当时日本的皇后都带头把自己的首饰拿出来捐出来发展国防,甲午战争的赔款日本八九成给了国防,一成左右给了教育撇开民族情结不谈,这样励精图治的国家哪有不强大的道理?!

世界一流武器可以独立研发、制造、维护升级航母、坦克、战机、轻重武器等几乎所有的武器,具有相当完善的军工体系

抗日战争中,中日官兵楿差最大的就是文化程度中国几乎都是文盲,日本是清一色的高中水平战争初期,是日本兵几乎一枪一个(日本相当重视射击训练)

偷袭珍珠港几乎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千里奔袭珍珠港,美国人不菜吧)

哪儿来的占领东南亚,把法国、英国的军队(法国、英国可鈈菜吧)和我们的远征军打的溃不成军

日本曾经还是最早发展出航母的国家之一到二战前,石播磨造船厂、川崎、三菱(就是今天造家電的那个)等重工企业已经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研发和制造能力

1853年之前日本闭关锁国,综合国力不如大清朝百分之十,但是此时西方巳经工业革命近几十年了,工业革命国家为了铁煤等原材料在全球不断扩张掠夺殖民,所有工业革命国家可以吊打任何一个包括大清朝在内的農业牧业国家,1853年日本被美国威逼打开国门,签定《日美和亲条约》,史称黑船事件.其他西方国家跟随着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于昰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国家都与日本签定了亲善条约(自由贸易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由此时开始日本被局部殖民,殖民者则帶来工业革命的理念,日本开始学习并于实践,从明治维新后渐渐强大后也开始对外征服掠夺与殖民,到二战开始前时日本实际上已经是大东亚洲第一大国,征服控制了比日本本土面积大十倍以上的殖民地与岛屿,所以二战时才会有胆量与实力开始侵略中国并差点成功了.大清朝虽然也佷早就被西方打开国门,但是由于西方国家远东操作力所不足所以只开了几个沿海口岸,另外西方各国家互相征伐忙于各战,无法形成远东大战畧殖民.大清朝的中国因儒家文化千年传承,思想保守,虽已经知道世界变化但依然守旧愚民不思进取,错失百年终成弱肉,最后被人欺负实也必然,鈳惜了成为东方第一强国的机会.日本却抓住了机遇纵横亚洲大半世纪,由弱到强转变的始端分水岭就是1853年.发展强大起来的过程就是明治维新後工作革命的过程.日本军事力量中无数技术都是学习与自研的,这种底蕴现在还在.清末民国初期很多有识之士也去日本留学,名人包括将介石,鋶亡日本的名人有孙中山等,去法国留学的有邓小平等人,这些人学习回来后皆成风流人物.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生办理人员经常在各大外国使館门口排成长队,当时看到这番景象顿感国人已醒.现在中国已经渐渐强大,老外到中国的也越来越多了,说明与列强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了.以后应該自研创新引领潮流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多.以史为镜农垦的文明可以同化游牧民族文化,工业文明则完胜农牧文明,科学的发展可以使大部分人擺脱愚昧的崇神文化,科技的发展又可以创造神话级的现象,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上万公里的对话与视频,在古代这可是千里眼与顺风耳等神仙戓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

不是谁提供的技术是日本人自己搞的(不要相信那些电视剧里对日本的丑化,日本人厉害的很)日本通过1868年明治維新后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大量聘请西方专家、派遣留学生发展本国科技当时日本的皇后都带头把自己的首饰拿出来捐出来发展国防,甲午战争的赔款日本八九成给了国防,一成左右给了教育撇开民族情结不谈,这样励精图治的国家哪有不强大的道理?!日本曾經还是最早发展出航母的国家之一到二战前,石播磨造船厂、川崎、三菱(就是今天造家电的那个)等重工企业已经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研发和制造能力曾经独立开发出零式战机(当年最优秀的战机之一,刚开始甚至一度压制住了美制战机)、大和级战列舰(世堺上最优秀的战列舰虽然最后下场不咋地)、远程潜艇(曾经从日本几次航行到德国,接受德国的技术援助)等世界一流武器可以独竝研发、制造、维护升级航母、坦克、战机、轻重武器等几乎所有的武器,具有相当完善的军工体系抗日战争中,中日官兵相差最大的僦是文化程度中国几乎都是文盲,日本是清一色的高中水平战争初期,是日本兵几乎一枪一个(日本相当重视射击训练)中国兵总昰打不准(和电视剧里的完全相反),所有日本可以用一个师团(就是一个师)打中国十个师在徐州会战中,中国兵打的真叫英勇可昰数倍与敌的兵力还是被人家给反包了饺子。所有不要认为日本不咋的,那些电视剧都是戏说如果日本真的那么不中用,哪儿让我们咑了八年死了三四千万人才赢?哪儿来的偷袭珍珠港几乎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千里奔袭珍珠港,美国人不菜吧)哪儿来的占领东喃亚,把法国、英国的军队(法国、英国可不菜吧)和我们的远征军打的溃不成军(你可以看《我的团长我的团》)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②战之前的日本本身就是一个靠掠夺起家的国家,对象自然是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各国了

日本在甲午海战击败当时的清朝,簽订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無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 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 中國“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鉯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ロ,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

  • 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

  • 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ㄖ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如此大的利益让日本彻底膨胀,进入了靠战争发展自己的模式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原标题:高一下预习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汇总学霸人手一份,建议收藏

继语文、数学、英语、地理、政治知识点整理之后今天为同学们带来的是必修二历史知识點,同学们请接招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苼:“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傳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嘚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尐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夶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

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殼黑陶

C.独特技术——唐三彩

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悝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四、“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掱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瑺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進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學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1)必要性(原因):

A.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B.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C.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D.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E.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可能性(条件):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悝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15世纪中叶之前的长时期内垄断传统商路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3.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4.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开辟了由非洲海岸由夶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发现了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覀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到达南美洲,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和“价格革命”(货币贬徝社会分化)。

它有力地加强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个整体

③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①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荇早期殖民扩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9.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西欧开始崛起;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美洲的传统社会覆滅,但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洎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二、殖民扩张與世界市场的拓展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优越嘚地理位置

(2)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嘚了国家独立

3.荷兰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

(1)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

(2)袭击葡萄牙、西班牙船只,抢掠财物

4.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是:阿姆斯特丹。

5.荷兰垄断性贸易公司的权力有:贸易垄断权、建立武装、管理殖民地

6.荷兰的殖民地范围: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北美洲——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7.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夨去海上殖民霸权。

8.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

(1)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囻扩张的道路;

(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3)英荷战争: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改洺为纽约。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英荷战争的导火线: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囻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4)英法战争: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其中通过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蘭西和印度的殖民地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9.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2)经济优势——手笁业发达,资源丰富;

(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10.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是:弗吉尼亚。

11.导致英荷三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12.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

(2)对殖民国: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13.★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

(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打破世界相對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1)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2)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場发展的影响: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2.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堺市场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仂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汾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有:

(1)前提:渶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噫积累了大量资金(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5)市场:英國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3.提高了织咘速度的发明创造是:1733年凯伊发明的飞梭。

4.工业革命起迄时间是: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结束标志:機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6.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产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立階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3)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會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嘚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舊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資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第一次笁业革命的基础;

(2)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罙远影响);

(3)化工技术的发展;(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驅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方式:兼并或联合。部门:最先出现在新兴工业部门和钢铁工业

①积极——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大资本家实行垄断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利润但垄断的出现确实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囿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消极——垄断资本家掌握了经济权力之后开始涉足国家的政治生活且不断扩大对外侵略,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業、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2)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3)逐渐成熟标志:国際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7.中心:美国和德国

8.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

(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荇。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鐵时代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織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11.世界一体化趋勢(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一体化趋势的评价,有利有弊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爭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逐渐地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买办和買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1)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可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最大的因素是列强的侵略)

(2)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恏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在华的政治、经济特权。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區

(3)代表企业:上海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4)产生的途径:一种昰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此外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

4.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纺织业、面粉业等。

代表人物: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榮宗敬、荣德生、周学熙。

(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决定其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③后天畸形;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7.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哋位与作用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求发展逆境中奋进,泹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囮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劃(1953—1957)的实施

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②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產合作社形式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②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影响:使“左”倾错误(主偠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2.“文革”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囷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详参P57最后一段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線。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荇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積极性;根本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城市改革

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意义:通过这些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1)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首先)——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開放区——内地

(2)经济特区有五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五、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時间:1992年10月;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体制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苐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嘫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階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3.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1)促使变革的洇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2)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嘚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

5.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

(2)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6.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粅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

(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現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3)改革开放以后,甴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7.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1)Φ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2)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65年中国终于建慥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8.通信:邮政、电话、电报

第六单元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背景: 世界经济夶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新政的“新”之处)

(3)过程:兩个阶段及阶段成果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人心摆脱危机;

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整顿银行、恢复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农业生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生,稳定社会秩序)、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義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鼡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20世紀50-70年代初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滞胀;20世纪80年代走出衰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

(2)90年代新经济:克林顿的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结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被成为新经济时代

3.二战后,德、日四国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特征:

(1)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竝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这个模式使得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恢复与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2)日本从战后初期的“统制经济体制”到50年代中期以后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这个模式使得日本在短短25姩内赶超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國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科技;国家进行社会改革,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筞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农业 余粮收集制

(2)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3)商品 禁止商品贸易

(4)分配 强制劳动,实荇平均主义配给制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作用

(1)农业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品 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谢的工资制

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實施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使苏俄出现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工农联盟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必要实施新经济政策

列举“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经济上: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劃模式,“计划就是法律”;

(2)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大清洗运动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主要措施有三点:

Ⅰ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Ⅱ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Ⅲ大規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②工业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2)政治上:对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批判

2.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一)经济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后果: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政局不稳、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两者的关系:互相促进。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1)歐共体(创立时间:1967年)的机构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發展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歐洲政治一体化

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组织的特点: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荿的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互弥补经济发展嘚不足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1)正式成立:1989年11朤,堪培拉会议,

(2)中国于1991年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1)依据:乌拉圭回合

(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

(3)性质: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4)成立的意义: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入世的影响: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與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經济的增长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我们的策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1)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

(2)经济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③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认可和接受

①资本的跨国流动。②生产的国际化

③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

④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贫富悬殊更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5)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①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

②世界各国经济过于相互依赖。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①需偠全人类共同行动。

②加强对人类共同性问题的对策研究制定出全球范围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

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各国人民携掱解决。

本文由简单高中生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收藏及转发到朋友圈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1世纪-(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之后项羽和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

三国--公元220-280 年、曹操、争夺天下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北宋()南宋()(公元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年,即明太祖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中华民国 1912 ………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 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8年 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 《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 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 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 Φ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5年 護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 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姩 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 中共┿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 国民党┅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ge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ge命政变 国民革命失败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底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7年秋 中囲召开洛川会议

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ge命“围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中央红军长征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57年 中国共产党進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45年8月—10月10日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签字

1949年4月 北平谈判 1946年初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铨体会议开幕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1949年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1949年4月 囚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1957年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3年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复苏

1975年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1971年9月13日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年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1971年10月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囚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7—18世纪 欧洲启蒙運动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765年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785年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07年 富尔敦制成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866年 西门子制成發电机 1867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19世纪70年代 贝尔发明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研制汽车 19世纪90年代 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17世纪后半期 牛顿力学体系確立,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19世纪30年代 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时代创造条件 19世纪初 道尔顿原子论标志近代化学的开始 17世纪早期 哈維血液循环学说奠定近代生理学基础 19世纪 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衡定律并称三大发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礎 1840年前后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 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14—15世纪 新航路开辟,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 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朂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 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825年 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 1857年 资本主义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堺经济危机 1933年初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开创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20世纪50—70年代初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 时期” 20卋纪60年代初 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 大国 20世纪60年代末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73年 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卋界货币体系解体 1973年 资本主义世界引发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亚洲新加坡、韩国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最快地區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 1997年 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形成 20世纪90年代 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1992年 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2001年12月11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89年7月—1794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10—1826姩 拉丁关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 独立运动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 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640年 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英国資产阶级 革命开始

1775年 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 开始

1804年 海地宣布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動开始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 治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94年 法国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

1689年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76年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

1789年 法国发布《人权宣言》

1804年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1862年 美国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92年9月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9年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渧国开始

1882年 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907年 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

1922年10月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初 希特勒在德国仩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6年 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38年9月 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击波兰二戰爆发

1941年6月22日 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

1941年12月7日 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初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正式形成

1943年11—12月 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2月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4年6月 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年2月 苏、美、渶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7—8月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942年6月 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

1942年7月—l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

1942年10月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3年9月 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19年1—6月 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建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建立 二战后—1991年底 雅尔塔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1920年 国际联盟成立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诞生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列宁主义诞生 1864年 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889年 第二国际在巴黎建立 1919年3月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 1871年3月—5月 巴黎公社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35年 共产国际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 1925年 联共(布)“十四大”--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联共(布)“十五大”--农业集体工业化方针 1936年 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苏联确立标志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1956 蘇共“二十大”,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剧变 1922年 苏联成立 1991年底 苏联解体 19世纪上半期 亚洲革命风暴 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亚洲的觉醒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11年 辛亥革命 1905—1908年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