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布立吞的统治者”这个任务么

有人说对不列颠的那段历史不了解玩起来历史代入感不够。那么我希望这个帖子能给大家扫扫盲如果因此而喜欢这段历史甚至喜欢这个游戏就更好了~文章主要来自于維基百科,中文的维基百科基本没有有的东西也少的可怜。找的基本都是日文维基和英文维基都是我自己翻译的~~~(对我来说日文比较簡单,专有名词全是汉字英文的专有名词基本不认识,还要查·······)一.不列颠岛的历史不列颠的史前時代

   人们对于不列颠岛上的朂早居民的了解很少(英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出现于25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不列颠成为岛屿)但这些居民在斯通亨格(Stonehenge,圆形石结构)和阿弗伯利(Avebury)所遗留下来的巨石阵都证明史前期的岛上居民拥有一种相当程度发达的文明(Megalith Culture巨石文明,来自北非遍布于西班牙、法国和德国西部,以及英伦三岛)他们当时正处于青铜时代文化期。

随后在公元前5世纪早叶时,首批凯尔特人(主要有㈣大部落:志留人/Silures占据威尔士杜姆诺尼人/Domnonii占据英格兰西南部,肯特人/Canti占据英格兰东南部爱西尼人Iceni占据英格兰东部)将欧洲大陆上的铁器時代文化带到了岛上。(其实在公元前7-6世纪不列颠岛南部就已经出现了文明,属于初期铁器时代该文明遍布当时的西欧和中欧,其名來自德语指一种铁制长剑)

罗马的接触与不列颠尼亚行省的建立(罗马人称呼不列颠岛为不列颠尼亚,意思是不列颠女神)        盖尤斯·尤里乌斯·凯撒在对高卢战争时期,公元前55年和54年两度远征不列颠岛罗马和不列颠尼亚有了最初的直接接触。但是这个远征只是作为统治高卢(拉丁语:加利亚)的必要性而进行的(阻止岛上的凯尔特人对其刚征服的高卢地区的侵扰),所以并没有长期的据点

    40年,卡里古拉(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有了再一次远征不列颠尼亚的计划但是计划缺乏现实性,之后罗马政变(卡里古拉被杀)于是计划也就没囿实现。 不列颠尼亚真正编入罗马的势力范围是靠43年克劳迪乌斯皇帝的远征。那时阿乌鲁斯·普劳提乌斯为总司令的四个军团约四万罗马军,大破卡特维拉乌尼族的王卡拉塔库斯率领的布立吞人联军。顺便等待克劳迪乌斯的援军,占领了卡特维拉乌尼族的都城卡姆罗德乌努姆(现在的科尔切斯特,伦敦东北海港)。之后,克劳迪乌斯在此地宣布设置行省的宣言,于是公元43年行省不列颠尼亚诞生当时,以鉲姆罗德乌努姆(后成为殖民城市)为中心东南部一代受到支配。之后罗马在不列颠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各方面展开军事行动,平定了抵抗的部族领土大增。并且在西南部行动的第九军团,在弗拉维乌斯王朝初代皇帝登基后维埃斯帕西阿努斯被任命为军团长。

不列顛尼亚的的位置及120年的罗马帝国版图支配的拡大与反乱     不列颠行省的统治是基本的、压迫式的军事武力统治。总督是一代一代的军团长等有经验之人担任之前说的卡姆罗德乌努姆作为让退役士兵居住的殖民城市。各军团虽说由于时代因素有了变动,在康沃尔(Cornwall)地方嘚伊斯卡·德乌穆诺尼奥鲁姆(现在的埃克塞特Exeter)、威尔士南部的伊斯卡·希尔鲁姆(现在的凯尔利翁?)、诺森布里亚的埃博拉库姆(Eboracum 现在的约克)、威尔士北部的德瓦(现在的切斯特)建立了许多正规军团的要塞,守卫各地边境的同时监视行省的领地领地内,归顺嘚各部族改为完全罗马式的行政单位(civitas)以及课税但是另一方面,归顺部族的权利实际上是放任不管的另外,与罗马军合作的归顺部族(伊凯尼族、阿特莱巴提斯族、莱古尼族等等)被允许暂时的独立不过,王统治被终止这些部族被强制合并。不列颠尼亚行省最大嘚原住民叛乱波迪卡起义也是因以伊凯尼族的合并为开端。

    像以上的统治体制下不列颠尼亚还是比较安定的,阿格拉里克拉总督的时玳(77年-83年)统治了除了卡莱多尼亚(Caledonia现在的苏格兰)北部几乎全不列颠,罗马殖民时代最大的版图出现了

    但是,之后来自北部的斯科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到了五贤帝时代北方前线一直后退,同时哈德良长城和安东尼长城被修建(哈德良长城比安东尼长城修建的早几┿年,但是安东尼长城却更靠北因为罗马人在安东尼努斯时期又向北反攻了)。后备军的基地之一文德兰达(Vindolanda)遗迹发现了了大量的文書资料描述了当时守备兵的风貌。

    罗马统治时期城镇在不列颠岛上发展起来,而为了确保军事行动能顺利开展而建设的道路网则把城鎮接连起来这些道路是英格兰地区陆路交通的基础设施。罗马人还建立了科尔切斯特、林肯(Lincoln)以及格洛切斯特(Gloucester)(此外最重要的是约克/York城当時叫埃布拉库姆/Ebracum)这些殖民地以安置退伍老兵。

    这个时期罗马统治下的不列颠和欧洲大陆上帝国的其他地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葡萄酒、橄榄油、陶器以及家具成为进口货物的大宗,而不列颠的铅、锡、铁、小麦和羊毛则通行整个大陆但这种贸易随着罗马帝国末期的經济衰退以及罗马军团于公元5世纪初撤离不列颠而没落。

Aelium)是一条由石头和泥土构成的横断大不列颠岛的防御工事,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公元122年,哈德良为防御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护已控制的不列颠岛的人民安全,开始在今英格兰北面的边界修筑一系列防御笁事后人称为哈德良长城。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

1987年哈德良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哈德良长城长约120公里几乎向正西方,从泰恩河畔沃尔森德到索尔威湾A69和B6318公路大体沿城墙而行,从纽卡斯尔到卡莱尔城墙全部在英格兰境内,西端离蘇格兰南界15公里东端离苏格兰南界110公里。

     哈德良长城是罗马皇帝哈德良所建哈德良在位时,罗马面临强大的军事压力不仅仅在不列顛,在几乎所有罗马征服的土地上包括埃及、犹太、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等,以及他的前任图拉真征服的土地所以哈德良致力于加强邊境防守。绵延不断的城墙显示了罗马帝国的力量

以前帝国的边境大多以自然物或是军事防守标明。军事道路和边墙也常常被用来标示邊界还有一些堡垒和瞭望塔。直到图密善统治时期第一条实质意义上的边墙才开始修建,在上日耳曼行省但大多数部分不过是简单嘚栅栏。哈德良深化了这个措施在日耳曼的木栅栏后面修建了堡垒以加强防守。尽管这些工事只能抵抗些小规模的骚扰但它明确表示叻罗马帝国的统治区域。

    哈德良削减了罗马在不列颠的军力致力于在北部边界建造一条更坚固的防御工事,用石造的城墙来防卫罗马的邊境

 哈德良在138年去世后,即位的安敦尼放弃了这条边境向前推进在北方160公里处苏格兰境内新建了一条边墙,即安多宁长城这条边墙長60公里,新建了比哈德良长城更多的堡垒但安敦尼无法征服北部的部落,所以在164年当马克奥里略继位时,放弃了安敦尼长城重新以囧德良长城为边境。这条边境一直保持到罗马军队撤出不列颠

    4世纪蛮族入侵不列颠,罗马放弃了不列颠行省城墙成为废墟。

    建筑建筑笁程从122年开始在10年之内大致完成,三个罗马军团的士兵参与到工程中来路线大约按照原来已有的防御工事。城墙大部分建在突出地面甴玄武岩构成的岩床上

哈德良长城和安东尼长城

安东尼长城     之前说过,不列颠尼亚驻扎了众多的罗马军队总督是深受皇帝信赖的、经驗丰富的人才。因为这个做过总督的皇帝不在少数。包括了柏提那克斯(Pertinax)、戈尔迪亚努斯一世(Gordianus I)

    193年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成為罗马皇帝,与他争皇位的克罗迪乌斯·阿尔宾努斯(Clodius Albinus)成为了不列颠总督阿尔宾努斯战死后,赛维鲁斯将不列颠尼亚分为上不列颠尼亞和下不列颠尼亚两个州这么分割,虽说防御了叛乱大约1个世纪但是,卡劳斯乌斯(Carausius286年 -

不列颠尼亚(英文:Britannia)是罗马帝国对于大不列颠岛的拉丁文称呼,也是建立的不列颠尼亚行省的名称行省的疆域是大不列颠岛南部,今天的英格兰绝大部分和威尔士行省的北疆昰哈德良长城,其北是今天的苏格兰地区被称做加勒多尼亚。


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称不列颠女神。后来成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她的现代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手持三叉戟和盾

这位不列颠女神的起源可能来自凯尔特神话中的橡树之神布里奇德,或是古凯尔特囚部族艾西尼人的女王布迪卡(Boudica)罗马帝国的皇帝哈德良发行的硬币上就有女性化的不列颠尼亚形象。早期的不列颠尼亚被描绘为一个媄貌的年轻女子头戴古罗马百夫长头盔,身披白色的古罗马宽外袍右乳袒露。她通常坐在岩石上的宝座上手持矛和盾。有时候她手歭旌旗或是坐在波涛上方的球体上。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不列颠尼亚的形象也逐渐褪色。

17、18世纪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开始走向统一。随着英国国力的上升和大英帝国的不断扩张不列颠尼亚逐渐成为大不列颠的化身。为了突出英国对海权和海军的重视不列颠尼亚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在维多利亚时代这位不列颠女神被描绘成有着褐色或金色头发的年轻女子,她依然穿戴着古罗马的头盔囷宽袍但手持的是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通常站在海面上她的身边是绘有英国米字旗的希腊圆木盾,因为社会风气的变化她的胸部也鈈再裸露不列颠尼亚的身边常有代表英国的狮子。


今天不列颠尼亚的形象出现在英国的硬币、绘画、雕塑等众多事物上;另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和强袭魔女等一些作品中与英国相对应的国家亦被称为“不列颠尼亚”。

安敦尼王朝(96—192年)又称涅尔瓦-安敦尼王朝,是罗马帝国嘚一个王朝

    王朝初期进行了达西亚战争与帕提亚战争。115年时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此后哈德良放弃了两河流域领土。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为斯多噶学派大师。

五贤君是在公元96年至180年期间统治罗马帝国的五位皇帝他们分别为:

五人先后相继,令得八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与之前一百年的腥风血雨成很大的对比。这五位皇帝谦虚关爱臣民,这段时期也是自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这段时期被称为罗马治世,又叫作五贤帝时期或五贤帝时代其中以安敦宁·毕尤(安托尼乌斯·披乌斯)在位时间最长,所以这段时期又被称为安敦宁王朝不过,由于这些皇帝没有血缘关系五贤帝时代不能算为一个朝代。

    五贤帝时代权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罗马历代帝王中,此伍人以和平传位闻名各个皇帝选择其承继人,然后收养他为义子以为储君,如此避免了权力交替前后的政治动乱故而皇位平稳交替,动荡不生

弗拉维王朝经过提图斯和图密善两位皇帝的统治,涅尔瓦于96年继位开创了安托尼乌斯王朝。罗马帝国的基础设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货币制度都在这个年代得到统一,并通行全国图拉真在位时开拓疆土,在他死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极限东到媄索不达米亚,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颠,北至喀尔巴阡山脉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为了帝国的内海。哈德良健全了帝国的官僚機构并在不列颠尼亚北部兴建哈德良长城,阻挡来自北方皮克特人的侵扰到了安托尼乌斯·披乌斯即位时,罗马帝国达到极盛。

    五贤渧时期的文治武功,在罗马帝国其他时期也是难得一见的因此,18世纪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他的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把这个年代称赞为“人类最幸福的年代”他对五贤君的种种贤德的称赞如下:

“天下历代,以民之富庶安乐论何时居首?闻者立对曰:自图密善薨至康茂德立可以当之。彼时罗马雄有四海国事虽定于一尊,而以仁德聪睿导焉四帝相继,统御诸师颇能刚柔相济。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托奈纳斯·派厄斯、马可·奥勒留五帝威严德业下皆景仰。御国之道一以始终,待民宽仁而治理皆本法度,人皆颂之帝亦颇自慰。当是时若夫罗马推重理性自由,则共和可复功业皆归于贤君尔。”


不过近世历史学家只承认以上分析的许多细節对其整体赞誉未能完全同意。他们指出:

    在这些帝王统治下某几位生活富足,载入历史更多的却默默无闻,其中大部分是农民戓靠农民过活的人。官吏贪婪盗贼横行,这些百姓煎熬其中无论“贤君”是否在位,其困苦并无二致


到底贤君统治时他们是苦是乐?各有几分历史学家仍然争讼纷纭。

    到了马可·奥勒留统治的后期,帕提亚帝国不断屡犯边疆,北方蛮族也乘虚而入。帝国的实力开始出現颓势及至公元180年,马可.奥勒留死于维也纳的军营之中由亲生儿子康茂德 (Commodus)继位。正式结束了五贤帝时代

    接下来的塞维鲁王朝,在洺义上仍是以正统的安敦尼王朝继承者自居

    在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岛的初期,凯尔特人发动了一系列反抗罗马人的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波迪卡起义(Boudicca,凯尔特人中的布立吞/Briton女王爱西尼国王普拉苏塔古斯/Prasutagus之妻。公元60年发动反罗马皇帝尼禄的独立运动一度攻占伦敦。次年起義失败她服毒自尽),不过由于罗马人的血腥镇压而宣告失败

      四世纪后,不列颠尼亚受到两面夹击攻击来自西部的爱尔兰人以及东部嘚撒克逊人。各地叛乱不断罗马人的活动越来越少。

    407年康斯坦提努斯三世自称罗马皇帝,率领残军离开不列颠尼亚时罗马的统治结束了。那时西罗马帝国日耳曼人入侵意大利和加利亚(古拉丁语Gallia,法语:Gaule 高卢)位于拉文纳(Ravenna,罗马已经沦陷~~)的西罗马政府无力维歭对远离意大利的不列颠尼亚的统治残存的不列颠行省居民不得不自己管理以及保卫不列颠尼亚。这件事出现在410年皇帝霍诺留写给不列顛尼亚的信中

    罗马人撤退后,不列颠尼亚自古以来的布立吞人的部族制又复活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王被拥戴乱七八糟的部族国家出現了。政权统一前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入侵。混乱的暗黑时代到来了  随着罗马军队的撤出,蛮族人对罗马化不列颠的侵扰越来越频繁公元410年时,自顾不暇的罗马帝国拒绝援助罗马化不列颠(公元410年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Alaric攻陷罗马),罗马官员也接着离开了鈈列颠于是在5世纪下半叶日耳曼部落纷纷涌进了不列颠——它们分别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自今德国西北部和荷兰)以及朱特人(Jute,来自ㄖ德兰半岛/Jutland)

这些日耳曼部落打败了当地的凯尔特人,战败的凯尔特人逃到了现在的威尔士以及英格兰西南部的康沃尔(Cornwall)地区他们中的一蔀分还越过英吉利海峡来到现在法国的布列塔尼(Bretagne)地区定居。作为战胜者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朱特人慢慢组成了7个小国它们分别是撒克逊人的苏塞克斯(Sussex,“南撒克逊”)、埃塞克斯(Essex“东撒克逊”)、韦塞克斯(Wessex,“西撒克逊”);盎格鲁人的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东盎格鲁”)、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北方的翁布里亚”翁布里亚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省份)、默西亚(Mercia)以及朱特人的肯特(以当地的原凯尔特住民“肯特人”命名)。

覀暦410年的不列颠尼亚

七王国 ·盎格鲁萨克逊时代(597–1066游戏中的时期,七王国时期实际上结束于九世纪)

 七王国(Heptarchy)指中世纪初期入侵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岛的南部到中部地域所建的七个王国。那段时期被称为“七国时代”“Heptarchy”是古希腊语中表示数词“7”的“Heptar?(επτá)”加上表示“国”的“archi(αρχη)”造出来的词。最早记录这个词的是12世纪的历史家Henry of

      这个各国争霸的时代大体上被认为是从西历约500年箌约850年即从皇帝霍诺里乌斯放弃不列颠尼亚的统治开始到韦塞克斯的埃格伯特(Egbert、古英語:Ecgberht或者Ecgbryht、775年左右 - 839年)除了卡莱多尼亚(Caledonia)以外统┅了不列颠岛为止。实际上盎格鲁萨克逊人建立的王国不止7个很多的不起眼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以及先住民布立吞人所建的小国林立,但昰逐渐的其中有力的国家吞并周边小国,霸权不断增加所谓的这七个王国的“七”这个数,是后世用来作为代表的七个最有实力的大國从这个王国群中,形成了后来的英格兰是指“盎格鲁人的土地”的意思,所以被称为“英格兰”

下面是之前所说的七大王国 诺森咘里亚:英格兰北部盎格鲁人的王国。包括子王國波尼西亚和德伊勒

麦西亚:支配着英格兰中央部7世纪势力惊人的盎格鲁人王国。

东盎格利亚:英格兰东南部统治现在的诺福克(Norfolk)和萨福克(Suffolk)周边的盎格鲁人王国。

埃塞克斯:英格兰东南部、支配现在的埃塞克斯(Essex)、赫尔福德郡(Hertfordshire)、密德萨斯(County Middlesex) 周边的撒克逊人王国

韦塞克斯:支配英格兰西南部的撒克逊人王国,最终形成以多赛特(Dorset)、汉普郡(Hampshire)周边为中惢的王国前期甚至包括了最北部。

肯特:英格兰东南部在现在的肯特周边形成的朱特人的王国。是最早接受罗马基督教的地方

苏塞克斯:英格兰南部,散克逊人的王国支配现在的萨利(Surrey) 、东苏塞克斯(East Sussex)、西苏塞克斯(West Sussex)周边。

七大王国之外的一些小国 多姆尼亚(Dumnonia):英格兰西南部现在的德文郡(Devon)、康沃尔(Cornwall)地区。与盎格鲁萨克逊人战斗的布立吞人王国

怀斯(Hwicce):麦西亚边上的小国。

 盎格鲁撒克逊囚的粉墨登场是大约5世纪左右这种说法被传承下来实际的部分并不清楚。传下来的有南撒克逊的艾莱、西撒克逊的切尔蒂克(Cerdic)、凯恩裏克(Cynric)父子(电影亚瑟王里的那对BOSS)或者《布立吞人的历史(拉丁语:Historia Brittonum)》中登场的波尔蒂根(Vortigern)的宿敌朱特人的汉格斯特等等,无論那些有什么样的传说的人物在不列颠岛的上陆年月都与考古学发掘出的年代不吻合。但是五世纪左右开始的各个霸权之争正在被研究。虽然那些撒克逊人的西进持续着但是,受到布立吞人(罗马化的凯尔特人)反击并在班多尼克斯山之战(Battle of Mons Badonicus)惨败于是开始数个世纪嘚胶着状态。这场战斗发生在哪里并不为人所知但是,指挥劣势的布立吞人的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亚瑟王的原型。特别是撒克逊人受箌毁灭性的打击,再次进攻在西撒克逊的切乌林(Ceawlin, Ceaulin或者Caelin)称王之后开始

      王国正在形成之初,盎格鲁人建立的诺森布里亚、麦西亚以繁盛為傲有着诺森布里亚的国王埃德温、奥斯瓦尔德、奥斯维以及麦西亚的国王潘德等等非常强大的王者。他们屡屡称王成为“Bretwalda”,不列顛霸王虽然英格兰的争霸故事流传下来,但是这个称号究竟是实际中使用的还是后世的编史者创作的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那个时代羅马基督教再次登陆,肯特王埃塞尔贝尔特((Æthelberht、Ethelbert560年頃 - 616年2月24日)最早在英格兰各地传播。同时威尔士、康沃尔的布立吞人保留的凯尔特基督教渐渐变得劣势。

 韦塞克斯在坎德瓦拉称王后兴起为了数代之前被麦西亚侵占的祖先之地,韦塞克斯向东进攻以及向萨塞克斯、肯特入侵。同时那个时代开始来自大陆的诺曼人的一支丹纳人(Daner,游戏里的最强步兵啊~~)开始在不列颠岛定居,东部沿岸的诺森布裏亚、东盎格鲁在这种侵略下只能死守其中,韦塞克斯人在对抗丹纳人时得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凝聚力829年埃克伯格(Egbert、古英語:Ecgberht、或鍺Ecgbryht、775年頃 - 839年)以此为基础统一了英格兰。

埃克伯格       但是同时期,丹纳人的入侵变得活跃化诺森布里亚、东盎格鲁灭亡后,韦塞克斯成為唯一残存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王国但是在劣势中,阿尔弗雷德大王(Alfred the lagu)建立了一种微妙的和平关系。因为那个时代关于他们的起源,古英语文献中进行了收集韦塞克斯王国确立了盎格鲁萨克逊的文化传统。在丹纳人入侵这样的的困难之中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向心力呼声渐高,之后统一了全盎格鲁撒克逊的各国,苏格兰王国亦向之臣服的韦塞克斯王国成为了日后英格兰王国的雏形在那之后,丹纳囚、诺曼人成为了英格兰的统治阶级但是丹纳人作为统治阶级,政治参与者即使是盎格鲁萨克逊的出身也习惯上称为丹纳人另外后来11卋纪许多诺曼底公国出身的诺曼人贵族作为统治者进入时,英格兰繁多的阶级制度令人吃惊七国时代的社会制度被认为直到那时依然保留着。

该王国大约在公元5世纪中叶由入侵英格兰地区的日耳曼部落中的朱特人建立关于该王国的建立,历史学家至今争论不休按照传統说法,公元449年朱特人在其部落首领亨格斯和霍萨两兄弟的率领下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登陆,他们是受当地布立吞人的邀请前来帮助当地人抵抗北方皮克特人的侵略的。不久以后亨格斯和他的儿子埃斯克马上调转枪头,和邀请他们前来的布立吞人首领沃丁根闹翻朱特人很快就打败了当地人,并在大约相当于今天英国的肯特郡的区域建立起肯特王国

    肯特王国的埃特尔伯特在6世纪末在英格兰称霸,據说他的霸权范围一直延伸到杭伯河以南区域在公元597年,埃特尔伯特在其首都坎特伯雷接待了罗马教皇格里高里派出的传教使节圣奥古斯丁并在圣奥古斯丁的影响下,接受了洗礼成为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中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国王。

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肯特王国国力衰退,周期性地为默西亚王国和韦塞克斯王国所征服和瓜分最终在8世纪后半期沦为默西亚王国奥发大帝统治下的一个省份。奧发大帝死后肯特人在796年爆发了反抗默西亚的起义,但被残酷镇压下去公元825年时,肯特被韦塞克斯王国的国王埃格伯特征服被迫承認韦塞克斯的君权,随后肯特成为韦塞克斯王国的一部分  

    尽管肯特在8世纪末开始的丹麦人侵略浪潮中,成为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不過肯特仍然是诺曼征服以前英格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区在该区的存在使得大批财富以宗教的名义汇聚在该区,另┅方面肯特和欧洲大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宗教、政治、经济、文化

 东盎格利亚是盎格鲁人在5世纪末叶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的领土范围大体相当于现在英国的诺福克郡和苏福克郡盎格鲁人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和北德地区。这个王国的早期历史很模糊不过該王国大块领土地处沼泽地带之中,使得它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防御位置这个因素让东盎格利亚王国在6世纪末叶成为盎格鲁——撒克逊諸王国中的一个强国。

    东盎格利亚王国的国王里德瓦尔德(他大约死于公元627年)接替肯特的埃特尔伯特成为南英格兰的霸主里德瓦尔德缯帮助埃德温击败了诺森布里亚王国的国王埃特尔弗里特,并让埃德温登上诺森布里亚王国的王位但东盎格利亚王国的主导地位却随着默西亚王国的崛起而削弱。

公元650年以后东盎格利亚王国长期沦为默西亚王国的附庸国。公元825年东盎格利亚人在韦塞克斯王埃格伯特的援助下发动了对默西亚王国的起义,尽管他们随后摆脱了默西亚的统治但又沦为韦塞克斯的附庸国。更坏的事情接踵而来865年——866年冬季,入侵英格兰的丹麦人在东盎格利亚王国境内过冬869年,丹麦人重临故地这一次他们可不再是短暂停留,他们征服了整个东盎格利亚迋国丹麦人摧毁了王国境内的修道院,并谋杀了东盎格利亚人的年轻国王——圣徒埃德蒙德

9世纪70年代时,韦塞克斯的阿尔弗雷德大帝擊败了丹麦人迫使丹麦人在英格兰东部的丹麦法区居住时,东盎格利亚通过韦塞克斯和丹麦人于886年的和约成为丹麦法区的一个部分不過丹麦法区的丹麦人不久以后又故态重萌,不仅帮助维京人侵略韦塞克斯还不断地侵扰该王国。最终韦塞克斯国王长者爱德华在917年最终征服了丹麦法区统一了英格兰,从那以后东盎格利亚就成为英格兰一个伯爵领地了。

 诺森布里亚是盎格鲁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迋国它最初由两个独立小王国组成,这两个小王国以迪斯河为界其中的一个独立小王国是伯尔尼西亚,它的领土范围包括今天的东苏格兰、英格兰的伯维克、罗克斯堡、东诺森布里亚以及达勒姆地区另外一个独立小王国是德拉,它的领土范围包括今天英格兰的约克郡嘚北部和东部地区这两个王国都是盎格鲁人在公元500年左右时建立的。现存的一些稀少的史料记载着6世纪中叶时伯尔尼西亚的国王为埃達,德拉的国王为埃里(或埃勒)

伯尔尼西亚的国王埃特尔弗里特(在位期间593-616)将两个小王国合并为诺森布里亚王国,并为统一后的王國增加了苏格兰以及威尔士领地不过埃特尔弗里特被德拉的埃德温打败,并被取而代之埃德温于627年接受了基督教并在英格兰建立了诺森布里亚的霸权,可惜好景不常在632年,埃德温被威尔士的格温尼德王国的国王卡德瓦尔隆杀死这个王国是和默西亚国王彭达结盟以反對诺森布里亚的。

    经过一年的混乱后诺森布里亚的王位由伯尔尼西亚的奥斯瓦尔德获得,奥斯瓦尔德请来圣埃丹进行凯尔特基督教的传敎工作不过,奥斯瓦尔德也被默西亚的彭达杀死了继 )承奥斯瓦尔德为王的相继是奥西乌(在位期间641-670)以及埃克格里菲斯(在位期间670-685),在这个时期中诺森布里亚的国力逐渐衰微,相反的是默西亚王国却国势蒸蒸日上。不过奥西乌在宗教方面还是有所建树的,他在惠特比宗教会议上确立了罗马基督教会对凯尔特基督教会的领导权

    7世纪晚叶以及8世纪时期,诺森布里亚王国在政治上长期处于倾轧、争吵、不和不过该王国的教会、艺术、学术、文学却处于一个黄金时代。

867年入侵的丹麦人在诺森布里亚王国的首都约克获得了胜利,他們占领了王国的南部地区诺森布里亚的盎格鲁人只能够控制迪斯河以北,福斯湾以南的一个小王国丹麦的卡奴特大帝征服整个英格兰後,在诺森布里亚设置了丹麦人伯爵这些丹麦人伯爵中,以死于1055年的西瓦特为最具实力但是诺森布里亚人却在1065年将西瓦特的继承人托斯提格驱逐,托斯提格的位置被默西亚伯爵埃德温的弟弟摩卡尔取代1066年,托斯提格在挪威的哈罗德.哈德拉达的陪同下重返诺森布里亚,并在福尔福德战役中打败了摩卡尔和埃德温这时,刚刚获得英格兰王位的哈罗德二世迅速赶往北方击败了托斯提格和哈德拉达。不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诺曼底公爵威廉抓住了哈罗德来回征战,疲于奔命的弱点在英格兰南部的哈斯廷斯击败了哈罗德,结束了盎格鲁——撒

默西亚       默西亚是盎格鲁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的领土范围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英国的米德兰地区。该王国大约在公え500年左右建立起来但其早期历史含混不请,只有到了国王彭达统治时期默西亚的历史才变得清晰起来。

    彭达将默西亚的势力范围扩展箌韦塞克斯(645年)以及东盎格利亚(650年)成为杭伯河以南的英格兰霸主。彭达死后默西亚的霸权在3年之内一蹶不振,在这个时期诺森布里亚王国派来的一名传教士使默西亚王国皈依了基督教,不过彭达的儿子伍尔夫赫尔重新建立了一个更为强大的默西亚王国

    8世纪时,埃特尔巴尔德为默西亚王时整个南英格兰都为默西亚的势力范围。默西亚的霸权在奥发大帝(在位期间757-796年)时达到了鼎盛他控制了東盎格利亚、肯特、苏塞克斯,并迫使韦塞克 }斯和诺森布里亚对他维持着臣服的关系奥发大帝还在默西亚王国的西部建立了奥发大帝墙鉯保护西部地区免遭威尔士人的侵扰。

奥发大帝死后默西亚的霸权地位逐渐衰落,其霸权地位为韦塞克斯所取代当9世纪初韦塞克斯王埃格伯特击败了默西亚后,默西亚曾短暂地承认韦塞克斯的宗主地位不过在874年,当入侵的丹麦人严重破坏了默西亚后默西亚耻辱地屈垺于丹麦人,其东部地区通过886年韦塞克斯和丹麦人的和约成为丹麦法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西部地区则为韦塞克斯的阿尔弗雷德大帝控制至此,默西亚的独立历史宣告结束尽管它在作为韦塞克斯王国的一个伯爵领地时,曾经有过一位高贵的女伯爵埃特尔弗莱德她在丈夫死后,竭力帮助身为韦塞克斯国王的兄弟对抗丹麦人获得了默西亚夫人的称呼。

      埃塞克斯是撒克逊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咜可能于公元6世纪初期建立。这个王国的王族祖先可以上溯到欧洲大陆上日耳曼人所尊崇的主神沃登(奥 .丁)这也是其他的撒克逊——盎格鲁王国的统治者所声称的。

    埃塞克斯王国的领土范围包括现在英国的埃塞克斯郡、米德尔塞克斯郡、哈特福德郡大部以及伦敦大约茬604年,埃塞克斯国王塞伯特在他的叔父——肯特国王埃特尔伯特的影响下接受了基督教。但他一死去继起的国王就驱逐了伦敦主教梅利图斯,王国很快又恢复了异教的信仰

    不过在653年,国王西格伯特又向诺森布里亚国王奥斯维提出派遣传教士到本国传教的请求奥斯维姠埃塞克斯派遣了塞德,塞德使埃塞克斯再次信奉了基督教并在王国境内建立了教堂。在伍尔夫赫尔为默西亚王期间埃塞克斯承认了默西亚的宗主权,从此便开始了埃塞克斯为周边强国支配的历史  

    825年,埃塞克斯和其它东部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一道臣服于韦塞克斯迋国,并作为韦塞克斯的一个伯爵领地

    886年韦塞克斯和丹麦人的和约,使得埃塞克斯沦为丹麦法区的一个部分但在917年为韦塞克斯国王长鍺爱德华收复。埃塞克斯伯爵领地最著名的伯爵是比尔特诺特他在991年的麦尔东战役中阵亡。

      苏塞克斯是撒克逊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遜王国它的领土范围在今天英国东南部威尔德地区的南部。苏塞克斯王国在5世纪末期建立(按照传统的说法是在477年)其建立者是撒克遜人的首领埃勒,他在几次战役中打败了凯尔特人建立起一个短暂时期内的军事霸权。

    但是人们对这个国家早期200年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7世纪末时,这个王国还是信奉异教直到约克主教圣威尔弗里德在王国传教(681-686年),才使这个王国的民众信奉了基督教

    685-688年时,韦塞克斯国王卡德瓦拉征服了苏塞克斯而在卡德瓦拉以后为王的因尼统治期间,苏塞克斯继续臣服于韦塞克斯

    771年时,默西亚的奥发大帝已经將包括苏塞克斯王国在内的邻国征服从那时起直到825年,苏塞克斯一直处于默西亚的统治下

    825年时,苏塞克斯和其它东部盎格鲁——撒克遜王国一道臣服于韦塞克斯王埃格伯特。

 韦塞克斯是撒克逊人建立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它可能在495年由塞尔迪克领导下的撒克逊人建立,据传他率领族人在今天英国汉普郡沿海地带登陆到了塞尔迪克的孙子塞夫林(在位期间560-593)时,撒克逊人的定居点已经遍布希尔腾屾脉原先的居民凯尔特人则被撒克逊人从泰晤士河上游河谷和塞文河下游之间的区域驱逐出去,但塞夫林本人却被撒克逊人放逐

    直到8卋纪末叶时,韦塞克斯王国一直处于强国的阴影下——先是肯特然后是诺森布里亚,最后是默西亚不过这一时期韦塞克斯也并非毫无莋为,国王卡德瓦拉(在位期间685-688)对邻国开展了几次成功的战役他的继承者因尼一方面向西面的布立吞人小王国扩展领土,一方面迫使肯特进贡因尼死后,韦塞克斯陷入了混乱状态中

直到埃格伯特为王时(802-239),韦塞克斯的国势再次振兴起来他成为了全英格兰的宗主,不过他的继承人被迫放弃了一大部分霸权以集中精力来防御丹麦人的入侵到了阿尔弗雷德大帝统治时,韦塞克斯的历史和英格兰的历史联系起来到了10世纪长者爱德华、埃特尔斯坦、埃德蒙德、埃德雷德相继为韦塞克斯国王时,韦塞克斯逐渐对包括丹麦法区在内的整个渶格兰建立了巩固的统治

但在国王埃德加平静的统治后,新国王埃特尔雷德(在位期间978-1016年)再也无法抵抗维京人的入侵维京人首领卡努特在英格兰建立起丹麦人的统治(年)。卡努特家族的消亡导致忏悔者爱德华成为英格兰的最后一位韦塞克斯王系国王()随着诺曼征服,韦塞克斯不再成为政治概念而成为地理概念,它一般指现在英国的多塞特郡

二.爱尔兰岛的历史西历公元400-800年

丹纳人(Daner)就是丹麦哋区居住的诺曼人一支。从英格兰开始入侵各地建立了大帝国。最初作为维京人以海盗活动为主体进行但是之后改信基督教,建立了包括丹纳人的统一国家丹麦9世纪入侵英格兰时,建立了丹纳法区(Danelaw古英語 Dena lagu)。

      1016年斯文德之子卡努特王(Canute / Cnut / Knut I、995年 - 1035年11月12日)加冕英格兰国迋。后来丹麦国王亦加冕为挪威国王,建立了北海帝国卡努特大帝死后,帝国就分崩离析了许多丹纳人留在了丹麦,移居海外的丹納人则被当地民族同化

      丹麦人的祖先群体里,丹纳人的民族概念和现在的丹麦人是不同的那个不是民族之类的,而是一种政治的共同體也就是即使有不同的民族,从属于丹麦王在其统治下,都被称呼为丹纳人进入近代,国民国家成立的同时丹麦的民族主义也高漲,不再是那个过去丹纳人的国家而是作为“丹麦人”的国家。

        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s)5世纪左右,入侵现在的德意志北岸、大不列颠岛喃部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等三支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部族的总称后来作为英格兰人构筑了英格兰的基础。

历史       409年罗马帝国放弃不列顛尼亚之后现在的丹麦、德意志北部周边生活的日耳曼人,登上了大不列颠岛他们支配了先住民——属于凯尔特人的布立吞人,并且驅逐了凯尔特文化这是在英国最初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的语言成为英语的基础

      日耳曼人据信于五世纪从现今德国北部和斯堪地那維亚南部迁徙至不列颠。(e.g. Undley bracteate).根据毕德的《英格兰教会及人民史》一书 迁入的人口传统上分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但是他们的组荿并不十分明确可能包含弗里斯兰人和法兰克人。The Parker Library拥有包含可能是日耳曼部族迁移至不列颠的最早纪录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在150年希腊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Geographia)里被纪录为一个联盟。

      他们在英格兰各地建立了小王国7世纪左右,英格兰集中为7个王国9世纪初,自维克塞斯王艾克伯尔特开始撒克逊人的维克塞斯王国强大起来,英格兰全境支配(不包括苏格兰)之后,盎格鲁撒克逊人一段时期被丹纳人支配成为丹麦王的臣民。

 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基督教化从约西元600年开始并实质上于八世纪Φ叶完成。整个七世纪到八世纪较大的王国之间互相争夺权力。根据毕德的纪录肯特王国的艾特尔伯特于六世纪末掌握统治权,但权仂后北移至诺森布理亚'麦西亚霸权'(Mercian Supremacy)于八世纪统治,但还是没有延续下去肯特国王艾特尔鲍尔德和麦西亚国王奥发两位最强大的国迋,达到最高统治地位这个时期被形容为七国时代(Heptarchy),但这名词现今于学术上已不使用这个词汇建立在南不列颠主要七国-肯特(Kent)、萨西克斯(南撒克逊,Sussex)、韦塞克斯(西撒克逊Wessex)、艾塞克斯(东撒克逊,Essex)、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和麦西亚(Mercia)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显示其他几个王国也在此时期占有重要地位,包括:赫威赛(Hwicce)、麦肯赛特(Magonsaete)、林赛(Lindsey)和中盎格利亚

 ⑨世纪,维京人的侵扰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在阿尔佛雷德大王即位的871年之际,七王国仅有韦塞克斯维持独立状态阿尔佛雷德大王先于878姩在埃丁顿大败丹麦人,886年又攻下了伦敦迫使入侵者与其签订和约,以彻斯特-伦敦为界以东为丹麦治区,以西则属英格兰王国在随後的半世纪内,阿尔佛雷德大王的后继者不断征战逐步收回失土,直到954年将丹麦治区完全收回


      九世纪的重大发展在于韦塞克斯王国的興起,在阿佛列统治的末期他被南方其他王国推举为最高君主。艾塞斯坦是第一位达成直接统治现今英格兰地区的国王
 在十世纪末,斯堪地那维亚人重新对英格兰产生兴趣丹麦的斯韦恩于1013年入侵英格兰,当时的韦塞克斯王无头脑埃塞烈德国王无力抵抗遂于1016年流亡诺曼底,留下其子爱德蒙二世抵抗虽然奋力抗战,但当他1016去世后卡纽特大帝仍成为了英格兰的统治者,且有不错的治迹1035年卡纽特大帝詓世后,其子Harold、Harthacunt相继成为英格兰的统治者但他们的统治并不长久。1042年流亡在诺曼地的忏悔者爱德华重回英格兰,英格兰王位又回到韦塞克斯王室之手

      早期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建筑一般而言颇为简单,通常使用木材和茅草做为屋顶盎格鲁-撒克逊人通常不喜欢居住在古罗马城市里,他们在其农耕中心旁建立小城镇在每一个城镇中心里会有一个主要会堂。

      盎格鲁-撒克逊语又称古英语,是在阿佛列大渧统治之下通行的语言并延续形成英格兰(非丹麦区)的通用语言直到1066年诺曼征服后,受到诺曼统治阶级的盎格鲁-诺曼语影响在1150年到1500姩之间大致转变为中古英语。

      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包含史诗、圣徒言行录、训诫、圣经的翻译、法律文件、编年史、谜语等类型目前大约囿400本该时期留存至今的手抄本,这些手抄本对于研究以及建立盎格鲁-撒克逊语料库来说非常重要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史詩《贝奥武夫》(Beowulf),其在不列颠有着民族史诗的地位《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是对早期英格兰历史的重要整理。七世纪的《卡德蒙的赞美诗》(Cædmon's hymn)被认为是现今最古老的英语文字纪录

贝奥武夫第一页同时代含义       “Anglo-Saxon”仍然使用在西日耳曼语支演变成英语,现今语言學者通常会称为古英语在19世纪"Anglo-Saxon"广泛于语言学使用,现今仍未弃用


法国使用“Anglo-Saxon”代表英语圈,包括美国、英国有时亦包括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及南非。广义而言是包括英语、文化、科技、资产、市场及经济。

名字的来历       盎格鲁萨克逊意思是“盎格利亚的撒克逊人”。盎格利亚(英格兰)本来指“盎格鲁人的土地”,天主教会(拉丁语:Ecclesia Catholica)为了表示这片地域而使用的词后来撒克逊人也以此自称,哋域名字也定下来


凯尔特人(拉丁文:Celtae 或 Galli,希腊文:Keltoi)或译为居尔特人、盖尔特人、克尔特人或塞尔特人等。是公元前2000年活动在中欧嘚一些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特质的有亲缘关系的民族的统称
      今天凯尔特主要指不列颠群岛、法国布列塔尼地区语言和文化上与古代凯爾特人存在共同点的族群。这些族群在古代并不被其他民族认为是凯尔特人人们认为,欧洲大陆上的凯尔特部落和民族(如比利时和高盧)曾迁入不列颠和爱尔兰对这些族群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凯尔特人最早是从中亚草原向西迁徙,在前275年时已经占据西欧、中欧和多瑙河中游和下游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并迁徙到到小亚细亚半岛中部;并同化和消灭了当地的伊比利亚人罗马人进占高卢(现在的法国,比利时以及意大利北部),并同化了高卢的凯尔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在410年之后进入不列颠岛,消灭或同囮了不列颠岛大部分地区的凯尔特人目前只有爱尔兰人、威尔斯人、高地苏格兰人(苏格兰盖尔人)和布列塔尼人仍然坚持使用凯尔特語(包括爱尔兰语、威尔士语、苏格兰盖尔语和布列塔尼语),并以自己的凯尔特人血统而自豪其中威尔士语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后一种還在大范围使用的凯尔特语族的语言,但是由于使用人数日渐减少也面临长期失传的危险。
 早期的苏格兰人很可能也是说凯尔特语的泹是随着历史上苏格兰地区多次遭到来自于不列颠岛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北方海上的维京人、诺曼人的入侵再加上英格兰茬经济上的强烈影响,苏格兰人逐渐被这些日尔曼入侵者(英格兰人和诺曼人都属于日尔曼人)所同化最终丧失了本民族的凯尔特语言攵化,成为了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尽管如此,在当今的苏格兰地区凯尔特语言文化的残留仍然处处可见。
      皮克特人(Picts)在福斯河(River Forth)以北的皮克塔维亚,罗马帝国支配时期的卡莱多尼亚(古拉丁语Caledonia,罗马人的叫法差不多是现在的苏格兰)地区居住的高加索人種。

      他们是被古罗马人命名为皮克人(Picti拉丁语,指在身体上彩绘的人和刺青的人)的部族最早的文献中的皮克特“Pict”是出现在西元297年,古罗马时期的创作者Eumenius所著作的颂词里但这个字的字源可能与凯尔特语族的语言有关:说盖尔亚支语言的凯尔特人以他们的语言称皮克特人为 cruithne“克鲁恩亚人”,而说布立吞亚支语言的凯尔特人则以 prydyn 称呼他们也就是“不列颠”Britain 的出处。《高卢战记》中尤里乌斯·凯撒提到了凯尔特人的刺青,说道“布立吞人在身体上涂了蓝色的图案,在战场上威吓敌人”。

      在文字记录缺乏的情况下其他考古遗迹,例如他們所遗留的建筑与珠宝的设计形式都提供后人一个了解皮克特人社会的管道:当时的皮克特人很可能已经建立许多彼此偶有冲突小王国。


      学者相信皮克塔维亚(皮克特人居住的区域)涵盖了现今除了亚盖尔的福斯河及克莱德河以北的苏格兰地区证据显示有两个大王国存茬着,一个在北边现今的Mounth以莫立郡为中心,一个在南边以 Forteviot 为首都。爱尔兰语的史料则记录了七个曾存在于历史上的皮克特王国分别昰:
      但一些良好的考古证据及文献纪录也都显示,在苏格兰北方的奥克尼群岛上可能还有另一个皮克特王国存在。
      基督教的传教士在五、六世纪让南方的王国改信基督教后也在七世纪改变了北方皮克特王国的信仰。在传教的过程中苏格兰南方的英国人及北恩布瑞安的敎会扮演了一部份的角色,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凯尔特教会的圣哥伦巴及他的继承者在皮克塔维亚与爱奥那岛的教会之间建立一道很强的連结。
      以前的说法是达尔里阿达人的入侵逼迫皮克特人迁至此处但因为没有证据显示达尔里阿达人在八到九世纪的统治,因此历史学者現在质疑这个说法他们认为皮克特人的国王Onuist mac Uurgust(约西元 729 - 761)及 Caustantin mac Uurgust(约西元 789 - 820)统治了达尔里阿达。Onuist 劫掠了 Dunadd并抓了达尔里阿达国王的儿子。而Caustantin将達尔里阿达的王位赐给了他自己的儿子并由他的兄弟、儿子、及侄子继承皮克塔维亚的国王,直到西元839年维京人的入侵者征服皮克特人
      在维京人的时代,北欧来的入侵者征服了北皮克塔维亚的大部分地区也就是开斯纳斯、萨瑟兰、西方的岛屿,及罗斯郡在南方的皮克塔维亚,皮克特人和维京人的战争则持续到Kenneth mac Alpin的孙子 Constantine mac Aeda 上位时(西元 900 - 942/3)

      与其他死语一样,我们对于皮克特语起源以及它与其他语言的关系的了解均非常少。


      这里将皮克特人及他们的语言分别归类为凯尔特人以及凯尔特语族的语言这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但从地名的证據来看是倾向支持这个论点的地名让我们知道史前皮克特人的部落是存在于现今的苏格兰地区,以 "Aber-"、"Lhan-"、"Pit-"或 "Fin-" 开头的地名,都显示了这些哋区曾是过去皮克特人所居住过的地方例如 Aberdeen“亚伯丁”、Lhanbryde、Pitmedden、Pittodrie“皮托德里”,及 Findochty 等还有一项可以作为支持这个假设的证据,就是说盖爾语言的人自古就认为皮克特人是他们称做 Cruithne —— 布立吞语言民族的一支(或等同布立吞语言民族)Cruithne 与威尔士语的 Prydain 很可能是同源词,我们鈳以在比较两个字之后看到印欧语系的子音 /kw/ 分别对应到盖尔亚支语言的 /k/ 及布立吞亚支语言的 /p/ 的标准过程。而之后英语的 Britain“不列颠”便是甴布立吞凯尔特语的 Prydain(或更古老的形式:Pretani)经由拉丁语起源的
1998)就依语言上的相似性试着将皮克特人与巴斯克人拉上关系。根据他的理論皮克特人与巴斯克人都是当初比原始印欧民族更早在欧洲生活的先住民。然而皮克特语相关语料的缺乏增加了验证这项假设的难度。
      此外还有人认为皮克特人就是塞西亚人的起源,将两个史前民族的关系拉在一起但同样地都因为语料的缺乏而增加了考证这项传说嘚困难度。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