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高二下半学期,文化分450作右,高三下学期开学班会还能提高吗?主要英语和地理

高三地理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卷-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高中地理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高三地理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卷
高三地理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卷人:李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1-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4题。
1.关于下列各种地形、
地势的表述中,最符
合图示地区的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面起伏、沟壑纵横  
2.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A.蓄水发电    &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3.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中,能直接看到三道堤坝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该地区计划发展林果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果品是
A.柑橘、梨  B.芒果、荔枝  C.苹果、大枣  D.椰枣、香蕉
读图2,完成5―7题。
5.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
A.雨水、夏季      
B.积雪融水、春季  
C.冰雪融水、夏季     D.地下水、秋季
6.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7.图示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它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的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据此回答
8.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A.农产品加工工业区    
B.金融贸易区
C.交通建设用地      
D.蔬菜基地、鱼塘和林地等
9.将“非城市化地区”穿插在“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人口集聚      
B.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
C.交通更加便捷      
D.扩大城市化地区范围
10.不属于改造红壤措施的是
A.增施氮、磷、钾肥    B.土壤掺砂  
C.修梯田        &
D.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
2003年6月,我国独特的自然景观“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右图,判断11―13题。
11.“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
  A.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黄河、珠江
D.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12.该保护区并不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有色金属   B.生物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水能资源
13.图示区域范围内,制约旅游业发展的
主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恶劣    
B.经济水平低 
 C.交通条件差    
 D.贫困人口多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①②③三根曲线代表年降水量等值线,关于它们的正确叙述是   
  A.①相当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②相当于我国农耕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
  C.③相当于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①②③年降水量的渐变规律主要受地形影响
15.F处河段与E处河段相比                   (   )
A.径流量小     &
B.泥沙含量小
C.落差相同     &
读我国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山脉②是我国下列哪一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A.第二、三级阶梯和湿润区、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和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140千卡/平方厘米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
17.对图示地区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该地区河流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C.冬半年可能出现凌汛    &
D.河流最大径流量出现在6月份
下图是黄淮海高中低产田分布图,判断18一19题:
18.①地区为高产田 ②地区为低产田,形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降水不同     &B.热量、蒸发条件不同
 C.地势、水源条件不同    D.农业技术水平不同
19.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中低产田,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排灌结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②兴修水利  ③大量增施有机肥,改良红壤  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东北区今后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A.发挥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产  B.积极开垦荒地
C.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改变耕作制度,实现一年三熟
二、双项选择题:(以下部分21-25题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
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据此回答21―23题。
省会(首府)代号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21.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云贵高原        D.④位于黄土高原
22.20世纪80年代以来,②所在省区中人口数量变化很大,造成其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行政区划的变动       
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D.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变化
23.四省区国土整治的主要方向是
A.①省区是治理中低产田    &
B.②省区是交通运输的建设
C.③省区是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
D.④省区是水土流失的治理
  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都属于四大工程,完成24―25题。
24.“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25.天然气作为燃料与煤、石油相比,下列物质及污染物中可达到排放为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化物  &
高三地理科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结合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长江流域资料图。
材料二:三峡工程和阿斯旺工程情况对比表
阿斯旺工程
坝址 水文 条件
年径流量(亿M3)
平均含沙量(Kg/M3)
年输沙量(亿T)
库区水量损失
库内水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4510亿M3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入海水量(亿M3)
建库初10年,每年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
(1)一般年份,每年________(时间)我国雨带移到本区,出现___________天气;大致一个月后,本区出现      
天气。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主要自然原因是由于厄尔尼诺等异常气候因素的影响,使西太平洋       
极不稳定,造成雨带在本区长期滞留。(4分)
(2)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次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结合图中提供的资料,试从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方面找原因。(6分)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3) 对比长江和尼罗河的资料,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4分)       
&①气候条件: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
②水系条件:三峡工程                       &
阿斯旺工程                      &
(4) 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成因:(2分)
                             &
&(5) 三峡工程在解决库区泥沙淤积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
(6) 阿斯旺工程建设的首位目标是     
的需要,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位目标是    
_________的需要。(2分)
27.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2分)
(1)天然气按形成和来源分属于来自      的能源,与煤炭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2)西气东输主干道的起点是    (油气田)终点     
(3)为天然气东输提供气源的有图中的C    &
盆地 , D    盆地,
E    &盆地以及陕甘宁地区。(3分)
(4)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      
(填字母)的问题。(1分)
A.水资源紧张              &
B.交通紧张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相协调    D.木材短缺
(5)“西气东输”工程,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哪些主要意义。(3分)
28.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B是      &铁路,该铁路线所经过地区是典型的      
地貌区。(2分)
(2)C河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该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3)圆圈所示范围内地势低洼地区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按农业的地域类型划分,这种农业属于         
(4)图示区域为什么会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2分)
(5)香港人多地少,他们有可能怎样扩展城市建设用地? (2分)
29.读我国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的山脉是    、    &
(填字母);属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是     
。(均填字母)(3分)
(2)山脉G西侧地形单元的地貌特点是      
,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3)图中a是    
铁路,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明显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高三地理科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
26、共19分
(1)6月(至7月上旬);梅雨;伏旱;副热带高压  
(2)上游:乱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对长江干流的调节作用。下游:占用沿岸河道种田建厂建房,使排洪泄洪能力降低。 
(3))①气候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补给量大;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雨水补给少;②水系条件:支流多,水系庞大,汇集的水量大;支流少,汇入干流的径流少  
(4)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入海的泥沙量和水量都大为减少,导致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5)蓄清排浑 
(6)灌溉;防洪&
27、共12分
(1)太阳辐射; 属于流体,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对环境的污染小 
(2)轮南 上海 
(3)塔里木 柴达木 四川 
(4) C  
(5)加快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28、共10分
(1)南昆 喀斯特 
(2)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域内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 
(3)基塘农业 混合农业 
(4)位于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降水充沛 
(5)“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29、 共9分
(1)E、F、A 
(2)沟谷发育。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地表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3)大秦 晋煤外运 
(4)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且无支流流入;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州高二下学期地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