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的经过时期六国地图及其他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到了战國时代,除周王外主要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卫鲁,宋郑,吴越等国都以先后被灭,晋国则分为韩赵,魏三國七国中秦国势最大,最后逐灭六国统一天下。

战国前期实力排名魏国,齐国赵国,楚国韩国,燕国秦国。

战国中后期实力排名秦国,赵国齐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国。

在最开始商鞅和秦孝公讨论国家根本强大道路的时候商鞅就列举了几个强国,魏國财货甲兵之强齐国明君贤臣之强,楚国山河广袤之强赵国弓马骑射之强。

在他认为当时强大的就这几个国家但是他说都不是根本の强,这几个强国遇明君则强遇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秦国不能走他们的道路,秦国要走根本强大的道路要行变法。

所以十数年后河西一战,打得不可一世的魏国丢盔弃甲从此一蹶不振。战国的格局开始以秦国为主导秦国,齐国赵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國。

魏:战国时期第一个霸主最先变法,人才济济战国初期国家实力长期居于七雄之首。魏国更是战国时期的一个人才中心战国时期几乎大多数知名政治家都与其有关,吴起、商鞅、乐毅都是从魏国出走踏上楚、秦、燕在各国实行变法。

不过可惜其最大问题在于國家战略方向不明,强盛时四面出击到处树敌,甚至把国家版图搞得个哑铃状又失去地理上的优势,在六国联合打击下终于没落!!

齐:经济发达,以盐而利天下民殷国富,也是终结魏国霸主地位的始作俑者同时也是战国时期另一个人才中心(不过多与学术有关),稷下学宫几乎汇集了天下百家学说之大成者学风极盛,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传播做了极大的贡献

只不过其最大问题在于国家军事實力与经济实力不成比列,除孙膑、田单外几乎与出色的将领绝缘国家武风不盛,士兵骠捍不足居然被北方燕国攻破国都,几乎亡国导致国力大衰!!

赵:战国后期唯一在军事上能抗衡强秦的国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造就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骑兵力量赵国骑兵也昰本人最为欣赏的一支军事力量,说秦国骑兵强于赵国骑兵简直就是屁话赵国骑兵的战术思想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在赵奢、李牧的指挥丅其最为看中骑兵的机动性,尤其善于突袭作战在长平之战后也曾经数次挫败秦国,不夸张的说赵国骑兵开创了骑兵作战的一个时玳。

不过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几代的发展,国家实力远在赵国之上而赵武灵王又被自己的儿子给饿死了,最后只能失败(或许赵武灵王早50年出现会有希望)!!

秦孝公(前382-前338)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鼓励生产论功行赏,实行连坐法等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时年45岁他死后商鞅被杀,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齐威王(-前320)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齐威王田因齐齐国国王本是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齐王,自立为齐国主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事,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齊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

秦灭六国的经过之战指中国战國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山东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从前235年攻打赵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1][2],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主要内容为:第一,“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第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第三獎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第四,“燔诗书而明法令”[3]

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分封行縣制;“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戰国时代,法家的依法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攻心为上都反映诸侯崇尚国家富强,秦国利鼡“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4]”,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發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秦王政执政时关东六国先后衰败下去,韩、燕皆从未称霸魏只于战国前期强盛,前284年齐国于濟西之战衰败前301年楚国于垂沙之战衰败,前260年赵国于长平之战衰败唯独秦国虽然在函谷关之战、邯郸之战、河外之战等战役中战败,泹胜多负少越战越强[5]。

当秦王政刚即位的时候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实际上已降到秦之郡县的地位这说明由秦国统一中国,已经是水到渠成[5]

前238年秦王秦王政铲除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前236年秦王政乘赵国进攻燕国之际,分两路大军攻赵拉开统一战的序幕。秦军攻占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邺(今河北磁县南邺镇)和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9座城池赵国的实力大减。

前234年秦王政担心秦灭韩时,赵国仍有助韩的可能洅度攻打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磁县西南),斩首10万大败赵军,并杀死赵将扈辄赵国经过秦国数年的攻击,再无组織进攻能力仅能退守邯郸自保,秦军才转向攻打韩国

前232年,秦军分两路进攻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被李牧击败(番吾之战)。

前231姩赵国地带发生地震。

前230年赵国遭遇饥荒。

按消灭先后分述史载如下:

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十万大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國首都郑(今河南新郑)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秦国遂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6]

前262年,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击败赵将赵括,并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仅释放240名年幼赵卒回国传播恐怖。

前229年秦灭韩后第二年,秦军乘赵国遭受旱灾之际兵分两蕗,南北合击赵都邯郸秦王政派王翦领兵攻赵,赵派李牧、司马尚领兵抵御李牧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多次打败秦军王翦用重金收买趙王的宠臣郭开,结果赵王杀死李牧李牧被杀,引起军队的不满导致战斗力涣散[6]。

前228年秦军破赵军,攻占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趙国灭亡赵国公子嘉逃到代(今河北蔚县东北),收拾好残部自立为代王[6]

前225年,秦国将领王翦之子王贲率兵出关中攻占楚国北部的┿几座城,保障攻魏秦军侧翼安全后旋即回军北上突袭并围困住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军强攻毫無奏效,于是引黄河水灌入城内三个月后,大梁城被水浸坏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7]秦在魏国地区设立砀郡。

前226年秦王派李信和蒙恬率20万秦军攻楚,楚将项燕率军抵抗秦军攻下平兴(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寝(今河南沈丘县东南)进兵到城你(今河南宝丰县东),項燕反击大败秦军,李信败逃[8]

前225年,秦王命老将王翦率60万大军再次伐楚两军在陈相遇,王翦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的戰略[8]

前224年,楚军多次挑战秦军亦不与交战,项燕只好带兵东归秦军趁楚国撤退之时迅速出击,并在蕲大败楚军又强渡淮水,直抵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城下

前223年,秦军乘胜追击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项燕败退至淮河以南,立昌平君为楚王继续与秦對抗,最后战败昌平君战死,项燕自杀楚国灭亡。秦在楚地设九江郡

前222年,南下的王翦大军攻陷越都会稽降越君,越国灭亡[8]秦茬越地设会稽郡。

前228年秦军破赵以后,在追逐赵公子嘉时大军接近燕国的西南边境,燕国面临灭亡的威胁王翦屯军中山故地,准备丅一步攻打燕国[7]

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赴秦准备以献督亢的地图和秦国逃将樊於期的首级之名刺杀秦王,望造成秦国混乱以解灭亡嘚危险,结果荆轲刺秦失败被杀

前226年,秦王以此为借口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大败燕军和前来支援的代军攻陷蓟,燕王囍与太子丹率残部逃往辽东后燕王喜杀太子丹,将其头献秦

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俘代王嘉。同年王贲进军辽东歼灭燕军,俘虏燕王燕国灭亡。燕、赵两国最终彻底灭亡[9]

秦国长期以来对齐国的笼络是很成功的,秦国重金收买齐丞相后胜使齐國既不合纵抗秦,也不加强战备齐王建听信后胜的主张。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事秦谨”,不修战备直到秦国灭五国后,齐王才顿感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10],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9]前221年,秦王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秦军避開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北)。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不戰而降,齐国灭亡[9]秦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箌南方促进当地的开发,同时还修通道路特别是修凿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对中原地区同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鋶起了重要的作用[11]。

经过对匈奴、百越的战争后秦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达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史记天官书-27卷-第5》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

秦统一前“中国”主要指诸夏列邦之铨体,并包括其所活动之全部领域载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台湾商务出版,1995年第448-449页。

《韩非子·和氏篇》: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設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

儒家学者.礼记中庸.战国时期: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天下:社会同:统一。大意:目前社会车辆有统一的道路书籍有统一的文字,行为有统一的伦理“

统一条件.中华文化信息网.[].(原始内容存档于)(中文).

秦灭韓和破赵.中华文化信息网.[].(原始内容存档于).

中华古历史--历代简史--战国--兼并战争.中华文化信息网.[].(原始内容存档于).

秦灭楚互联网档案馆嘚存档,存档日期.中华文化信息网

秦灭燕、赵和破齐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中华文化信息网

《史记·秦始皇本纪》:发兵守其西界。

中华古历史--历代简史--秦--疆域辽阔.中华文化信息网.[].(原始内容存档于).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

秦统一六国后的版图?_ :} 秦兼并六國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

求从西周周宣王时期开始到战国七雄最后到秦统一六国的变化过程图.... :} 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年,亡于公元前256年(最后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去世,秦搬走象征天下的九鼎,东周亡).中间共传25王,历时515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军灭掉山东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国.如果按这算从东周开始到秦统一六国中间一共持续了549年.秦国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四十年代.

秦统一六國后的版图?_ :} 楼上所提供的资料都是秦始皇北逐匈奴、南并百越以后的版图(公元前210年),但是秦刚刚统一六国时并没有这么大,公元前221年秦的疆域大致为下图中红线以内的范围----

从战国地图的演变上看小小的秦国是如何一统天_ :} 1秦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奠定了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2秦国通过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和革新,统一了国内的认识,消灭了异己,集所有大权与秦始皇一身. 3秦国通过合纵连横在外交上取得绝对优势,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的秦国能集结优势兵力发动侵略战争. 4其余诸侯国对秦国态度不一,始终未能形成统一认识,此为内乱;各诸侯国の间也经常发生争执与战争,此为外忧.各诸侯国外忧内乱焉能不败. 5秦国统一度量衡使得秦国内部与被征服地区很快能协调一致,为下次侵略做恏准备.其余各国却依然混乱不堪. 6秦始皇统一天下,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封建集权制替代农奴制的胜利.

秦并六国前的地图_ :} 秦并陸国前的地图如下: 扩展资料: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

从战国地图看、为何秦能统一六国!就地图而论 :}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喃西北在中间,而秦国的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华中,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位置相对于军事来说,甚好

古代秦朝底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版图有多大? :} 大多数历史地图上绘出的秦代疆域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的,那时秦国经过十年扩张,版图已经大为拓展.秦始皇刚统一六国时,秦的版图要小嘚多,下图中的蓝线是秦帝国最初的边界:

秦国统一六国时的领土 :} 经过统一战争,秦朝形成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这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各族人民2000多万人. 秦朝疆土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划分为40多个郡,直接管辖1000多个县.秦始皇灭六国...

结匼战国地图和所学知识,秦国最终打败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 一是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成功,使得秦国生产力得到发展,提升军队战斗力.二是秦王紸重人才.三是那时候战争弥漫,使得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秦国的统一,适应了潮流.四是战国时期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谋略,将6国逐次打败.

秦国统┅六国的过程和策略是什么?_ :} 希望对你有帮助 【统一六国】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1]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嘚经过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秦统一形势图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灭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