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广州珠江的诗句的诗句

一个人的地方志·广州诗歌志
[摘要]诗歌是一种病,染上了就再也别想离开。不管多少年过去,我想生活在广州这座城市的诗人们的诗歌道路还将会继续,而没有停下来的念头。作者:浪子,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原名吴明良,广东化州人,诗人、作家、前媒体工作者,著有诗集《无知之书》等多部。现居广州,专事写作。在中国诗歌界,无论是“七零后”、 “中间代” 的横空出世,还是“女性诗歌” 的兴旺、“完整性写作”的倡导,都无法绕开黄礼孩这个名字。毫不夸张地说,有黃礼孩这样认真地写作、踏实地做事的诗人,是广州之幸、更是诗歌之福。正是出于主编黃礼孩对诗歌与人之关系的深刻体味,才造就了中国第一诗歌民刊《诗歌与人》。来广州的诗人,设若没到过沙河顶一带,不是说遗憾、至少也是失色的。《诗歌与人》编辑部,就隐藏在沙河顶广州画院八楼一个简陋的房间里。1999年底,黄礼孩在这里创办诗歌杂志《诗歌与人》,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其重要性已水落石出,作为当代最重要的诗歌类民刊,这个评价已然获得公认。沙河顶由此而来,成为一处新的“诗歌麦加”。在此之前,广州的“诗歌麦加”不在这里,而是在老牌诗歌民刊《面影》那儿、在主持它的诗人江城身上。说到广东诗歌,不能不提《面影》;说到《面影》,不能不提江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内诗歌界,《面影》是南方诗坛一面引人瞩目的旗帜,对现代诗歌影响深远的《诗歌报》那些年在提及民刊时肯定要提到《面影》。而江城,是让这面旗帜飘展的那个人。因此,江城和《面影》,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十多年前我就说过:全国各地来的诗人,不管有否见过面,只要是知道对方的名字,到了广州就一定会找江城报到。江城就是天南地北的诗人们的公共汽车(迎来送往)、旅店(住所安排)和酒馆(以酒会友)。写诗的人,没有喝过江城的啤酒,就不算真正来过广州。“在羊城东风中路大石街一个叫郑心发的青年人家里,啸聚着一群被诗歌的烈焰灼红了双眸的诗人。……那是1986年5月,在南方,这该是文学年景的最后一个季节。” 《面影》的发起人之一、现供职于《民营经济报》的潘铭萱描述过它最初的时刻。在最初的一群纷纷他去后,《面影》一度沉寂。1990年,江城的加入使《面影》重新活跃并坚持了下来。在江城的主持和苦心经营下,《面影》成为广东青年诗人们最热心也是最爱护的诗歌阵地,它的活力和影响力不亚于任何一份正规出版的广东报刊,它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目前活跃在国内诗坛的数以百计小有名气的广东诗人,大多在《面影》上露过脸或在其中汲取过养分。况且,《面影》的视野并不只限于广东,与各省区横向交流的广泛与深刻,使它的水面变得更是辽阔,全国诸多优秀诗人的作品都在此亮过相,如陈东东、马永波、肖开愚、翟永明、小海、纪少飞、藏棣、非亚、叶舟、李亚伟、张执浩、秦巴子、海上、阿翔、卢文丽、伊甸等等。藏棣的《在埃德加斯诺墓前》、杨克的《在商品中散步》、马永波的《诗艺》等一批重要作品,更是在《面影》上首发才流播开去的。在高度商品化的广州,《面影》的存在是令人惊奇的。这个没有纲领性文件,没有统一的美学宣言的散漫的群体,只是为了共同的诗歌理想走到了一起。现已经是《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的诗人陈朝华,早在1998年11月号的《广州文艺》这样描述过:“他们是诗歌写作的实践者,没有功利目的,不以诗歌为安身立命的手段,只是一种生命的内在需要使他们坚持‘内心的写作’,对诗歌怀着一种敬畏的赤诚之心,比那些大肆宣扬自己除了诗歌一无所有的人的‘虚假悲壮’更让人觉得自然和可亲。”在这篇散记世纪末广东青年诗坛的文章里,陈朝华把江城喻为“广州青年诗坛的守灵人”,我以为是准确的。如果没有《面影》这个集结和呈现的窗口,散兵游勇的广东青年诗坛相信只会更加无序与零乱。1997年底,江城陷入了一场有心栽花的恋爱。想不到同时沦陷的,还有坚持了整整11年、刚刚出版了10年纪念专号的《面影》,而当时却没有一点迹象。……1999年8月,江城还拉上诗人祥子、陈珂、黃礼孩和我,到散文作家陈小虎在石牌村的家看稿,并编好了新一期的《面影》,记得我们还专门为因车祸早逝的诗人吕庆秋编了个纪念小辑。后来,因为大家生存的压力和由来已久的散漫,也因为主持者江城在忙着告别单身,已编峻的新《面影》胎死腹中。那年国庆节,海南诗人纪少雄、纪少飞兄弟到广州度假,温远辉、江城、陈小虎和我等一拔人聚集在华师招待所谈文论诗。就在那天晚上,我提议编一本广州诗人的合集,作为世纪的告别。当时我们就拟好了名单和安排了机关事宜:江城、世宾、东荡子、温志峰、巫国明、黃礼孩、浪子,合七人;全书由温远辉统稿并序,陈小虎写后记,广美毕业的雅高负责封面设计。后来,书名几经争持不下,是温远辉定了《如此固执地爱着——广州七诗人诗选》的名字。现在回头想想,我们这群与《面影》颇有渊源的诗人,一次不经意举动,冥冥中竟成了《面影》诗群最后的集结,在新世纪的曙光莅临之前,亲手拉下了《面影》的帷幕。无心插柳的是,《面影》的结束或多或少催生了黃礼孩去创办目前在诗界有巨大影响的民刊《诗歌与人》;《如此固执地爱着》则有意无意领了一回潮流—&#年以来,黑龙江诗人张曙光、桑克、冯晏等结集《九人诗选》;福建诗人康城编《漳州7 人诗选》;湖南诗人远人编《湖南诗人6+1诗选》……等一大批诗人以地域的名义结集亮相。几乎在黃礼孩编辑《诗歌与人: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展》第一回展、第二回展和《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的同时,2001年秋我们在广东省作家协会郭玉山、温远辉两位师长的大力支持下,差一点就创办了一本拟名为《南方诗志》的诗刊,并进行了组稿、编辑、排版工作,万事俱备,只缺刊号。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官僚原因,此事不了了之。当时在澳门留学的广州诗人温志峰听闻此事夭折后,与在澳门大学任教的诗人姚风说起,并通过姚风找到了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博士,取得了他的支持。李向玉博士响应我们的建议,以该院中西文化研究所的名义,拨备经费与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联合创办一份诗歌刊物,这就是《中西诗歌》的由来。我设置了《中西诗歌》杂志最初的架构,参与了最初的组稿与编辑,以及承担了此后3年的执行编辑工作。后来,我因个人原因选择淡出,是诗人世宾、黃礼孩接手做执行编辑工作。那时,澳门的合作方已由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转到澳门基金会。不过,澳门方面出资金、广东方面编辑出版发行的模式一直没变。到今年,《中西诗歌》亦已然坚持了11个年头,它从半年刊到季刊再到目前的双月刊,对这样的一本半民间性质的诗歌杂志来说,实属不易。夭折在筹办期间的《南方诗志》留下的惟一成果,是我和世宾、安石榴等人组织的一次对话,旨在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广东诗歌创作状况,后来发表在《中西诗歌》创刊号上。也因此由头,在2006年底出现了新世纪以来广东诗歌最重要的的集结:完全凭借民间的力量,我和温志峰、世宾、黄礼孩几人主持策划的《出生地:广东本土青年诗选》、《异乡人:广东外省青年诗选》两书,一网打尽近40位生活在广东、活跃在当代诗坛的青年诗人。而《诗歌与人》在主编黃礼孩的长达十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下,已由一本单纯的刊物,衍生出“诗歌与人奖” ——包括颁奖典礼、朗诵会及诗歌节一系列活动——以及相关书籍、专号的持续出版,使得《诗歌与人》持续对当代诗坛造成全方位的震撼。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说:“在一个惟‘物’是从的时代,黄礼孩及其《诗歌与人》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神话。”2010年12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明飞龙所著《诗歌的一种演义———研究》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此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诗刊的整体面貌为背景出发,就《诗歌与人》的格局、编辑理念、人文立场、诗学建设、影响力等方面去探讨,试图勾勒出《诗歌与人》的整体面貌。在书中,作者还采访了诗歌界近一百名诗人,从旁观者的眼中去看《诗歌与人》的内在律动。这是第一本关于民间诗刊的研究专著,它以《诗歌与人》为实体,映照出90年代以来整个中国民间诗刊的镜像。黄礼孩,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充满孩子的天真和想象,是一位纯粹的诗人,他将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他热爱的诗歌事业:“在广州,我越来越感觉到编一本民间诗刊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我作了很多努力,可是今天回头看看,它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对于我来说,我编民间诗刊,是对我行将逝去的青春岁月的纪念,是一个人的民间,是一个人对生活梦想的寻找,是一个人生活在广州的一种方式。”生于70年代的黄礼孩,至今还单身。难道他完全忘记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同类叫姑娘?按理说,他也一把年纪了,该找一个女人了。可从身边走过的女人,他没有留下一个。偶尔,我们会取笑他:一个人不能太完美,太出名,要有一点缺陷,这样才会好找女人。诗歌是一种病,染上了就再也别想离开。不管多少年过去,我想生活在广州这座城市的诗人们的诗歌道路还将会继续,而没有停下来的念头…… ……………………………………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pingtingx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芳草街 巷陌有芳草 诗书传千年
  芳草街位于古代广州城的中心地带,西汉南越国都城东界就在芳草街附近。芳草街西侧是农讲所。对于这个城市来说,农讲所更早的名称是番禺学宫,为全城士子仰望的人文荟萃之地。芳草街的历史也因此深深浸润着文物风流。
  番禺学宫始建于南宋年间,每年农历二月、八月在此举行祭孔典礼,学宫后毁。明初时诏令天下州县兴建学宫,洪武三年(1370年)学宫重建。嘉靖年间,学宫南北西三侧均保存尚好,东侧本是县学生员的斋舍,此时与芳草街的市井民居混在一起。于是,一条窄窄的芳草街,便与广州城的文人雅士有着不解之缘。明末时局动荡,在学宫求学的陈虬起、萧弈辅等名士聚结芳草精舍,诗歌唱和之中,寄予着对于家国天下的关切。道光年间,大书法家鲍俊辞官后在芳草街兴建“也园”,园内有老榕树,蓊蓊郁郁,浓荫蔽日。榕树下为榕堂,榕堂下为榕塘,榕塘上有亭、轩、室、桥,春秋佳日,榕塘主人置酒邀朋,弦诗读画,风雅别致。
芳草街48号的区家祠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于清朝光绪九年(1883年)
  据民国《番禺县续志》记载,芳草街口还设有皇华馆,是明清科举时代乡试主考、副主考下榻之所。乡试三年一次,由皇帝钦派考官在各省省会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皇华馆戏台上有副对联“回首玉堂,闻乐未忘天上曲;赏音珠海,采风兼及越南讴”。皇华馆本是科举时代的产物,伴随科举制度终结而失去往日的光辉。民国时期,皇华馆地块被基督教会收购,原址沙基的沙基堂迁至芳草街称惠爱堂,堂下筑砖石基脚,上构飞檐斗拱,中西合璧,可容千人礼拜。尔后,以惠爱堂为中心又增建了一间小学、一间幼儿园和一所妇产科医院,服务于社区居民。
  二十世纪20年代,名医陈伯坛的弟子在芳草街创办“广州中医夜学馆”,传播中医文化与医术,陈伯坛兼任学馆主任,白天应诊,晚间在此讲授伤寒课。鲁迅先生1927年在芳草街开设北新书屋,其妻许广平写了一篇题为《北新书屋》的短文刊登在《国民新闻》的副刊《新时代》上,北新书屋一时成为广州文艺青年阅读进步书籍的地方。
  芳草街因学而兴,受到羊城学脉的蓄育。芳草街因学而立,萋萋芳草中自有一分恬淡自守。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陈
  农讲所地铁站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芳草街隐匿其侧。这条长约300米、宽不过3米的街道,放眼望去,左边林立着的是两三层楼高的低矮民居,右边矗立着的却是拔地而起的商业住宅楼,两种截然不同气质的建筑在芳草街左右两侧安然存在,述说着这座城市变迁的故事。
  人间烟火掩盖不住时光的味道,路口的石板上刻着芳草街的字样,在岁月打磨中更显沧桑厚重。
  寻常巷陌深藏着城市历史的闪光片段,明末崇祯年间这里出现了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诗社――芳草精舍,多少诗人文人在这里激扬文字,鲁迅先生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甚至还在芳草街44号开办“北新书屋”,传播先进文化和结识进步青年。
  毗邻番禺学宫因纪念先贤得名“芳草”
  芳草街就位于番禺学宫东北一隅的宫墙之外。从封建时代至为重要的祭孔场所,到新时代的中学、革命时期的干部学校乃至伤兵医院和今天的博物馆,番禺学宫发生的一切都与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青砖红墙的古典建筑和上百年历史的苍翠大树,使古老学宫流淌着静穆的气息,也让芳草街浸润着缓慢而安静的腔调。
  目前较通用的说法是,芳草街因番禺学宫而得名。根据广州街区的命名习惯,学宫街因有南海县学宫而得名;府学东街(今文德路)和府学西街在广州府学的东、西侧,清代时,街内建了越华书院,后来扩建为路时则叫越华路。旧时番禺学宫是孔庙和文庙,文化氛围涵养四周,芳草街正与之为邻。黄佐的《广东通志》描述了番禺学宫“戟门之左”(即戟门之东)有座先贤祠,专门供祭番禺汉代以来有美德的贤人。按当时的观点,“芳草”代表美德或贤德之人,这些先贤会流芳百世,街道从而得名“芳草”。
  旧时番禺学宫宏伟肃穆,芳草萋萋。学宫的建成形成了新的居民点,在此之前这里还是广州城外的东郊荒地,有了学宫,城墙建筑起来,居民便定居营生于此,芳草街形成。遮日浓荫和文韵书香下,芳草街开始兴旺起来。
  芳草街优越的地理位置曾吸引了大批文人雅士。他们在这里建宅造园,对酒当歌,激扬文字。彼时,芳草街上有一株年代久远的老榕树,古树参天,浓荫蔽日,诗人们树下结社吟诗,纵论国事。明末崇祯年间,这里出现了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诗社――芳草精舍,当时的知名文人罗宾王、梁佑逵、陈虬起在此“感伤时事,抑郁之气时流露于诗词唱和间”。罗宾王是生于明末的本地诗人,他年少聪慧,明万历年间中了举人,官至南昌知府,由于生性耿直,眼里容不得沙子,很快就遭到同僚排挤,不得已辞官回到故里。
  当时的广州城仍是歌舞升平,用《番禺县志》里的话说,越秀山下“甲第相望,豪华冶丽,冠于天南”,没有一丝对国家的忧患和担心。而仕途失意的罗宾王辞官回到故乡后偏偏在芳草街上盖了座院落,命名为“哭斯堂”,周围的街坊邻居都觉得他行为怪诞,无法理解。直到尚可喜攻破广州城,绿树葱葱、书香浓浓的芳草街被清军大营占据之时,大家才恍然大悟,觉得罗宾王有先见之明。清军进城后,罗宾王一度被打入大牢,但因其坚贞不屈,气节不改,反而感动了一位驻军统领,被释放回家。之后,罗宾王就在“哭斯堂”内郁郁度过余生。
  如今的芳草街弄堂深深,青砖白瓦。城市建设后,芳草街半条街道已经将马路拓宽,只保存下来与农讲所相连接的旧房。当街店铺三三两两地开着便利店、缝纫修理铺、五金店,夏日午后,挂在墙上的风扇呼呼作响,店主躺在木椅上打着小盹。
  沿着芳草街,人们可以走到广东省实验中学门口。早在清代,这里是“贡院”所在,每逢乡试,广东、广西的秀才都赶来参加考试。从番禺学宫到新式学校,千百年来芳草街上的朗朗书声从未消散,广州这座千年古城的书卷气便这样流动在城市的街巷间,浸染在城市的生活里。
  鲁迅在芳草街上开办“北新书屋”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1927年,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这样大声呐喊。这一年初,鲁迅先生从厦门来到广州,应聘到中山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
  芳草街44号,这栋老旧的红砖房大门紧闭,玻璃门窗上结着蜘蛛网。在芳草街住了70年的陈阿婆还记得父母讲起过的鲁迅先生和北新书屋的故事。
  1927年,鲁迅先生因当时“广州文艺方面除创造社的一些读物外,其他芜杂得很”,为了使广州青年能够有机会读到更多的革命文艺读物,鲁迅欲将北方的北新、未名社出版物介绍给广州青年。为了向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培育南方的文学新苗,沟通南北书刊,活跃文化气氛,鲁迅决定开设一间书店。
  在教学之余,鲁迅多次与上海李小峰经营的北新书局联系,让李小峰寄一些该局出版的书籍来广州,由他代售。随后,鲁迅以每月9元的租金租下芳草街44号二楼,原本僻静冷清的芳草街顿时热闹起来,把这间小小的书屋挤得门庭若市。鲁迅也在书屋里招呼前来购买新书的青年,并欣然和大家畅谈未名社的书刊和《莽原》杂志在北方的影响。为了庆贺书屋的开张,许广平还特意写了一篇《北新书屋》的短文,发表在同月31日广州《国民新闻》的副刊上,广而告之。
  鲁迅的教学任务繁重,书屋平时由许广平的妹妹许月平经营料理,鲁迅也常常抽空来看看销路,和青年见见面,谈谈文学,该书屋一度成为现代年轻人的文化沙龙。不少青年除了常来这里买书之外,也常来这里等候鲁迅,向先生请教。由于鲁迅的耕耘和开拓,这间书屋俨然成了广州文艺“沙漠”中一块小小的“绿洲”。
  但是书屋开业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反动派便在广州发起“四?一五”事变,广州的革命形势急速逆转。鲁迅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积极营救被捕学生,书屋也在不久之后停业。所剩存书,鲁迅廉价让给了永汉路(今北京路)的共和书局。停业所欠的80元,也由鲁迅付清。
  可惜的是,曾为北新书屋的房子后来因一场大火被烧毁,虽然后来原地重新建起一座平房,门牌依旧在,昔日风采已荡然无存,在芳草街长大的年轻一代早已不知道北新书屋的故事了。
  隐于巷陌中的区家祠
  走到芳草街尾,是百年区家祠。大门两侧挂有越秀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广州市文化局的文物保护标志,门内略显残破的景象显示出这里经历的沧桑。
  区家祠又名区氏林石家塾,坐北朝南,广三路,深三进,中路主体建筑,三间三进,两侧以青云巷相隔为衬祠,青云巷分别为“咏仁”、“蹈德”。区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区炳全告诉记者,“祠堂之前有2500平方米,现仅存1100平方米。”在现在在青云巷中,仍有区氏后人居住在里面,过着细水流长的安稳日子。
  区家祠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是粤桂两地区姓族人的合祠。区氏家族的六世祖区册(号林石),在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曾得到荐举,朝廷征召他到京城长安,应试作《金台赋》而授职为史馆纂修,但他不愿仕进,辞归故里。区炳全介绍,区册晚年在乡里教书育人,《区氏林石公祖祠谱》中记载族人景仰韩愈弟子区册的德行教泽,为了纪念他讲学乡里的恩惠,即以区册之号命名为“林石公祖祠”,后为区氏族人弟子读书应试所用。
  “唐宋八大家”魁首韩愈,有两篇著名的作品《送区册序》、《送区弘南归》,韩门弟子之一的张籍也写过《送区弘》诗,区册就是人们口中的“林石”,区弘则是其堂弟。韩愈在《送区册序》中写到,“(区册)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元和元年冬,区弘因接得母亲的家书,南归省亲,韩愈为之赋古诗一首赠别,题为《送区弘南归》,诗中多慰勉奖掖之言,诗末还说:“业成志树来颀颀,我当为子言天扉”。
  在区氏老人的叙述中,新中国成立后,区家祠被征收,两边的厢房都是族人和亲戚在住,后来在这里开办了芳草街小学,还是发挥着教育作用。今年63岁的区伯说,解放后区氏祠堂做小学用,这里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祠堂门前有6棵参天大树,祠堂前的广场还建了池塘,专供读书人休憩用。”区伯说,芳草街很多老居民都在这个祠堂里上过学。
  2006年时,芳草街小学被合并到豪贤路小学。这里陆续成了仓库、制衣厂,后来还变成了饭馆大排档,油烟缭绕,老鼠横行。2009年区家祠内的餐馆被关停,祠堂始得清净。2012年这里因年久失修还曾发生过厢房倒塌事件,之后政府接手修葺,才得以见其林石家塾的新大门,但旧日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留着花白络腮胡子的区炳全在芳草街待了40多年才去美国。为了区家祠的修缮和保护,区炳全经常在美国和广州两地来回跑。“看到祠堂破败成现在这个样子,我很痛心。希望能和政府一起完善祠堂的整修,不希望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祠堂最后一点一点被败坏掉了。”区炳全期待着这里的新生。
  见证者说
  老街是浓浓的人情味
  芳草街,总让作家叶曙明想起那句“愁随芳草,绿遍江南”的古诗。“在芳草街,时常可以看到做爆米花的人,把一个像航空炸弹似的黑铁鼓在火炉上摇啊摇,然后‘嘭’一声巨响,香气四溢。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叶曙明在《广州往事》一书中这样写道。
  73岁的李伯在芳草街出生长大,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而立之年的青年到安享晚年的古稀老人,李伯将自己最美好的岁月留在了这里,也见证了芳草街的变化和发展。“小时候我们在巷子里玩弹珠,在街道上踢足球,每天不到天黑,父母不出来叫人我们是不会回去的。那时候街边都是同龄的小伙伴,每天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度过了很开心的童年。”
  如今芳草街上早已不见芳草精舍的痕迹,鲁迅的北新书屋也只留下一间空荡荡的砖房,积淀了上百年历史的区家祠在时代的变迁中见证了自己的盛衰荣辱。老街繁华不再,新人未见旧颜。
  在芳草街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区伯回忆起小时候,内心里满满的都是对邻里温情的感动。“以前芳草街前后有两扇大门,平时有陌生人进来我们都会问是谁,找谁家,都要严格询问清楚才放人进来。整个街道住了多少人,邻里的名字叫什么都非常清楚,那时的社区是很有氛围的,大家互相帮助又彼此团结。不像现在的小区,大家都门窗紧闭,串门的少交流的少,很多人可能一年到头都和邻居讲不上几句话,更不要说认识整个小区的人了。”
  在区伯看来那时的芳草街更像是纯粹意义上的社区,“整条街道基本都是居民楼,以前街道上只有一家热水房,一分钱一壶,冬天我们就提着水壶来这里排队打水”。几十年来芳草街形成了一种极其紧密的邻里关系,“小时候是很有人情味的,家家户户都随意串门,吃晚饭的时候小孩端着个碗到这家夹一点菜,到那家夹一点菜,既玩了又把饭给吃了。”回忆起过去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区伯脸上满是笑容。
  记者手记
  巷陌深处是人家
  芳草萋萋,时光荏苒。大隐隐于市的芳草街虽已失盛时光泽,但是当我们擦去蒙于其上的岁月风尘时,依然会发现历史赋予的独特魅力,仰俯之间有剪不清、理还乱的情怀。
  熙攘的城市生活早已掩盖了本质的纯真。芳草街因得清代番禺学宫之气,又有参天大树之见证,居民在此能吟诗作对、祭祀先人,或者过着老广州悠闲而不争的日子。“居仁康乐”的石牌镶嵌在墙上,提醒世人珍惜现有的生活。靠近马路的民居开着杂货铺,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写着“守望相助,邻里和睦,诚信为要,礼让为先”的红色立牌寻常可见。巷陌深处是人家,有关生活的烟火味和文化的深厚底蕴的故事跌宕起伏,在芳草街上天天上演。日子过不厌,大概就是芳草街的模样。
  纵横交错的巷陌里沉淀着这座城市太多的文化元素。这是一笔财富,千金难买,而且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贬值,拥有她是每一个广州人的福气。从番禺学宫到北新书屋、到区家祠,芳草街最大的意义可能不在于留下多少让人们感怀旧事的文物遗迹,而更在于青石板上承载的书香传承和城市文魄,并且深入寻常人家的生活之中。
  走过巷陌,回味历史。寻常巷陌、旧园乔木,暗藏着如烟往事,一座城市背后的兴衰起伏、恩怨情仇实在值得人们去细细地品味。
  撰文:记者&郑佳欣&实习生&曾雯&姚莹
  摄影:记者&李细华
(来源:《南方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香道诗词 | 广州沉香网
您正在浏览
香道诗词 的归档。
2012 年 05 月 18 日 分类:
《香乘》——中国香之集大成者
《香乘》及作者简介
《香乘》原序
《香乘》自序
《香乘》卷一‥‥‥‥香品
《香乘》卷二‥‥‥‥香品
《香乘》卷三‥‥‥‥香品
《香乘》卷四‥‥‥‥香品
《香乘》卷五‥‥‥‥香品
《香乘》卷六‥‥‥‥佛蒋诸香
《香乘》卷七‥‥‥‥宫掖诸香
《香乘》卷八‥‥‥‥香异
《香乘》卷九‥‥‥‥香事分类
《香乘》卷十‥‥‥‥香事分类
标签:, , , ,
2011 年 08 月 23 日 分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每逢读到那些描写情景很美的古诗,总会不自觉地幻想起古人下笔时感受到的境景,象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简单的文字就勾划出一个漫妙的情形,仿佛也感受到了那一缕的轻香飘过,飘渺的香烟中若现黄昏,那种感觉实在无法用文字准确地表达,美妙尽在不言中。
笔者爱香,喜欢香带给的各种体验,品香如品茶,同样可以带出人生百味的体现。
在自古以来,焚香、敬香、咏香、赞香、造香,几乎成了精神寄托、高洁情操、美好情性、儒雅情趣的象征和代名词。香被“雅化”具有了高洁的品质。自古爱香者,喜欢以香命名,如“香雪斋”、“香雪馆”、“香草堂”、“香饮楼”、“香韵”、“香海集”、“香山诗稿”、“香草堂诗草”……。香者,芳也、美也。更有爱香者的诗词如黄庭坚称友人与他“天资喜文字,如我有香癖”;唐代诗人罗隐在《咏香》中写道:“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伴馨香忘却身。”朱德总司令称“兰为王者香”,说的是花香;而香中珍品如龙涎、龙脑、沉香、檀香、麝香诸香中,沉香名列榜首。洪刍的《香谱》列举了龙脑香、、郁金香等43个“香之品”,范成大的《桂海香志》,叶廷王圭的《名香谱》,李时珍的《》,记载的动植物香料名目数以百计。
香,对于幽闲者焚之可清心悦神;对于恬雅者焚之可畅怀舒啸;对于温润者焚之可辟睡魔;对于佳丽者焚之可熏衣热意;对于蕴藉者可醉筵醒客;而对于高尚者,可以祛邪辟秽。至于香的礼节,更多具精神的、文化的内涵,颇有君子之风范,例如三浴三熏、心香虔诚便是最好的证明。“敬神”如是,“敬人”亦如是。柳宗元得韩愈的诗,先以蔷薇露洗手,熏之以玉蕤香,然后再读韩诗。
文人雅士对香的钟情,不止于对物质“香”的讴歌,更不止于对爱人“肉香”的饥渴,也有对皇陵精魂之哀、对家国兴亡之慨。南宋王沂孙的《花外集》,借“香”喻情,抒发的是忧国忧民之情,以至传为佳作、佳话。明代屠隆认为“沉香出于天然,其幽雅冲淡,自有一种不可形容之妙。若修合之香,既出人为,就觉浓艳……”;李清照写焚沉香之景、之感受是“沉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清怀如水”;黄庭坚则写道:“百炼香螺沉水,宝熏近出江南”,赞美的都是沉香。
2011 年 08 月 19 日 分类:
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不过人们开始用香的确切时间已难于考证。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汉代时,香炉得到普遍使用,上层社会流行薰香、薰衣,也出现了调和多种香料的技术,香文化开始略具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文人阶层开始较多使用薰香。唐代时,香在诸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宋代时,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后,在元明清得到了保持与稳步的发展。
中国香文化由来已久,中国人对香的理解可以说是传释着中国的古老文化,它包含着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甸。
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烂历程。它启迪英才大德的灵感,濡养仁人志士的身心,架通人天智慧的金桥,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孕育与哲学思想的形成都是重要的催化与促进。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宋代陈去非的诗作《焚香》,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中国古人对香的评价:
明窗延静昼, 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 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 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 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 波定还自圆。
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不过人们开始用香的确切时间已难于考证。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汉代时,香炉得到普遍使用,上层社会流行薰香、薰衣,也出现了调和多种香料的技术,香文化开始略具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文人阶层开始较多使用薰香。唐代时,香在诸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宋代时,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后,在元明清得到了保持与稳步的发展。
中国的香文化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多舛,香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阻抑,渐渐被局限在庙宇神坛之中。以至当今有很多人都将香视为宗教文化之一隅,甚而归入封建迷信的范畴,实为时代之遗憾。
从刘向、李商隐、李煜、苏轼、黄庭坚到朱熹、文征明、丁渭,历代文人都有大量写香的诗文传世,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历代经典著作都有关于香的记录……
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瞻念她在今日之气象,固然使人心生忧虑,但令人欣喜振奋的是,走过风云激荡的20世纪的中国人,正开始以更加清澈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的是非功过,对其精华灿烂报以更加睿智的热爱与珍惜;更有众多知香、好香、乐香的人们,兴味于传统文化的人们,共同关心着她的发展;而涉过千年之河的中国香文化,自当使人满怀信心,必能跨越一二波折,再次展示出迷人的光华。
亦可相信,那不会是一个因循守旧、疏远时代的老人,而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玉树临风,超尘拔俗。
2011 年 08 月 19 日 分类:
隋唐时期:中国香文化的成熟与完备
香席中燃点的香料
中国香文化在隋唐时期虽然还没有完全普及到民间,但这一时期却是香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香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成熟、完备的香文化体系。
隋唐之前,虽然上层社会对香推崇备至,但很多适宜熏烧的香料特别是高级香料不产于内地,而是来自边疆或域外,所以可用的香料总量较少,即使对上层社会来说也是稀有之物,甚至级别稍低的官吏也难以享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香文化的发展。而唐代之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随着唐王朝成为一个空前富强的大帝国,其对外贸易及国内贸易都空前繁荣起来。西域的大批香料通过横跨亚洲腹地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运抵中国。虽然安史之乱后,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塞,但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唐中期以后,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起来,从而又有大量的香料经两广、福建进入北方。香料贸易的繁荣,使唐朝还出现了许多专门经营香材香料的商家。社会的富庶和香料总量的增长,为香文化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唐代,大批文人、药师、医师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参与,使人们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对各种香料的产地、性能、炮制、作用、配伍等都有了专门的研究,制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层出不穷。
在这个时期,对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会客用的香,卧室用的香,修炼用的香等等各不相同;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不同的修炼法门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说在唐代已是专香专用了。
象前朝的帝王一样,唐代的许多皇帝,如高宗、玄宗、武后等都对香料十分钟爱,而且依仗国力之雄厚,在用香的品级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的帝王。皇帝经行之处,甚至以龙脑、郁金铺地。
佛教在唐代的兴盛也对香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佛家的教理经书对香大加推崇,几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说法之前也要焚香;在当时广为流行的浴佛法会上,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等场所还常要泼洒香水。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佛事活动频繁,其用香数量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在唐代的香具中,出现了大量的金器,银器,玉器,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炉的样式,外观也更加华美。
熏球(汉代已经出现)、香斗等香具开始广泛使用。(熏球由两个半球形镂空金属片扣在一起,中央悬挂一杯形容器,容器内可以焚烧香品,即使摇摆晃动,香品也不会倾洒出来。香斗是带有长柄的小香炉,可以握在手上,主要用于供佛。)
在敦煌壁画里就常能见到香斗、博山炉等丰富多彩的唐代香具。
唐代的文人普遍用香,也写出了很多关于香的诗词,王维、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等都有此类作品。如王维《谒璇上人》有: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
  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
  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在大唐的盛世环境中,香文化所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为其在宋元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香文化在后来的繁盛与普及成为一个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事。
标签:, , ,
2011 年 08 月 19 日 分类:
当代中国香文化的发展状况
宋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步入了中国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宋代的航海技术发达,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比唐代更为繁荣。巨大的商船把南亚和欧洲的乳香、龙脑、沉香、苏合香等多种香料运抵泉州等东南沿海港口,再转往内地,同时将麝香等中国盛产的香料运往南亚和欧洲。(沿“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中国的物品中,香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常被称为“香料之路”。)
宋朝政府还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类似于现在的海关),专门负责管理进出口贸易。当时市舶司对香料贸易征收的税收甚至成为国家的一大笔财政收入。宋朝政府甚至还规定乳香等香料由政府专卖,民间不得私自交易。足见当时香料贸易的繁盛与香料用量之大。
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各式宴会庆典场和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可以请人上门作香;富贵之家的妇人出行,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不仅用香,还亲手制香,并呼朋唤友,鉴赏品评……
从宋代的史书到明清小说的描述都可看到,宋之后的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已十分密切。
这一时期,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香饼、香丸、线香等,还已广泛使用“印香”(也称“篆香”,用模具把调配好的香粉压成回环往复的图案或文字),既便于用香,又增添了很多情趣。在很多地方,印香还被用作计时的工具。
与“焚”香不同的“隔火熏香”的方法也较为流行: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先点燃一块木炭(或合制的炭团),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炭上隔上一层传热的薄片(如云母片),最后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单一的香料或调制的香丸),如此慢慢“熏”烤,既可消除烟气,又能使香味散发更加舒缓。
到明朝时,线香已有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
各类典籍都有很多关于香的记载,周嘉胄所撰《香乘》尤为丰富。
李时珍的《》也有很多关于薰香与香料的内容,例如:香附子,“煎汤浴风疹,可治风寒风湿”;“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薰之,可治卒厥”;“沉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
《》还记载了制作线香的技术(挤压成条):用白芷、甘松、独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黄、黄芩、柏木等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
香具方面,宋代最值得关注的自然是瓷器。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窑遍及各地,瓷香具(主要是香炉)的产量甚大。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铜器,或是另有创新。由于瓷炉比铜炉价格底,所以很适宜民间使用。宋代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窑都制作过大量的香炉。瓷炉虽然不能象铜炉那样精雕细琢,但宋代瓷炉却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在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
到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黄铜,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宣德炉”所具有的种种奇美特质,即使以现在的冶炼技术也难以复现。
对宋元明清的文人来说,香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苏轼出神入化的咏叹,到《红楼梦》丰富细致的描述,这一时期文艺作品对香的描写可谓俯仰皆是。
而且从苏轼、曾巩、黄庭坚、陈去非、邵康节、朱熹、丁渭等人写香的诗文中可以看出,香不仅渗入了文人的生活,而且已有相当高的品位。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香也不单单是芳香之物,而已成为怡情的,审美的,启迪性灵的妙物。如苏轼的《和鲁直韵》、朱熹的《香界》:
        《和鲁直二首》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香界》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标签:, , , ,
2011 年 07 月 28 日 分类:
苏东坡有多首诗里提到沉香
苏东坡虽然出生在四川,但他与沉香却有缘,缘起于他晚年时,在被朝廷贬到惠州后,再被贬到当时被称为「南荒」的海南岛。因此,流传着一段文化名人与沉香的文化故事。
沉香树是海南的独产,《辞海》说沉香亦称「伽南香」、「奇南香」,是常绿乔木,叶革质,卵形,有光泽,春季开花,花白色,产于印度、泰国、越南、中国海南等地。沉香是珍贵的香料与药材。《琼州府志.物产》曰:「沉香似冬青树,形崇辣,坡朽烂,内心乃香」。《虞衡志》曰:「,上品,出海南黎峒,一名……焚少许,氛翳弥室」。
沉香何时传入海南,笔者没有考证,但海南自古就产沉香。尽管当时「环岛皆有之」,但此物然是奇物,大受钟爱。《舆地纪胜》卷124说:「沉香,出万安军(今万宁市),一襾之值与百金等」。「一襾之值百金」的高昂价值,使沉香成为海南岛上的宝贝。被贬到海南岛的苏东坡情系沉香,他在《沉香子赋》中咏道:「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
,从宋朝开始,就成为朝廷的贡品,后又成为商品。成为商品后的,价格越来越高,海南沉香的特产与高价,使沉香为名所累,求者贪婪无度,在利益的驱使下,砍伐沉香渔利者不断,有的还重金贿赂黎人为之砍伐。眼睹沉香被「竭泽而渔」,苏东坡坐不住了,他作诗抨击乱砍沉香的行为,诗曰:「沉香作庭燎,甲煎纷相如。岂若注微火,萦烟袅清歌。贪人无饥饱,胡椒亦求多。朱刘两狂子,陨坠如风花。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琼州府志》)」苏东坡尽管是被贬流放,但他爱国愤恶的品德没有半点动摇。沉香,是祖国的宝贝,国内能生产的地方有限,如果不节制的开砍,结果不可想象。出于对沉香的关爱与重视,苏东坡才作此诗抨击。
海南古时被称为香洲。南朝《述异记》曰:「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往往不知其名」。宋《香谱.香事三》曰:「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后,发现海南香多,而且不少人以香为业。因此,他在《和劝农》诗序中曰:「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尽管当时沉香生产繁荣昌盛,「环岛皆有之」。但是,沉香生产周期长,苏东坡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贪人无饥饱」,狂砍沉香取利,一定会造成严重后果。
苏东坡尽管是被贬的流放之人,但他对海南是很钟情的。余秋雨在《山居笔记》的《天涯故事》中写道:「苏东坡在海南岛居留三年后遇赦北归,归途中所吟的两句诗可作为这次经历的总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么说来,海南之行竟是他一生中最奇特,也最有意思的一段遭遇了。文化大师如此说,海南岛也对得起中国文化史了。」一个文化大师,在他被贬后,然然关心着珍贵物种的生存,怎不令人感动。
历史回答了苏东坡的担心。明清时期,海南沉香采砍更为严重,清康熙时期,崖洲知州张耀士看到沉香被砍严重,冒着被罢官的危险,大胆上书朝廷,请朝廷免去沉香贡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铭枢在《海南岛志》中写道:「沉香中的上品,香味极佳的伽楠香(又称香),此物现出产已较稀。」如今,海南沉香更是稀上加稀,成为名副其实的有价无货的宝贝。
在海南沉香稀缺的今天,重读苏东坡的「沉香诗」,更显得此诗的重大意义。我们的许多行业,都应从中得到启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竭泽而渔。
邱浚在《南溟奇甸赋》中,大力称赞家乡海南的物产:「而物之生也多奇相,草经冬而不零,花非春而亦放……物产有瑰奇之状:其植物则郁乎其文采,馥乎其芬馨」,他所说的植物芬芳,指的是沉香树等。
2011 年 07 月 22 日 分类:
漢宮香方鄭注一卷
(漢)鄭玄撰 (清)王仁俊輯
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
(宋)洪芻撰
百川學海(咸淳本、景刊咸淳本)丁集
百川學海(弘治本、景刊咸淳本據弘治目次編印本、景弘治本)壬集
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
  學津討原(嘉慶本、景嘉慶本)第十五集
  洪氏晦木齋叢書
  叢書集成初編·應用科學類
  百川學海(重輯本)辛集
  唐宋叢書·載籍
  說郛(宛委山堂本)卷九十八
名香譜一卷
  (宋)葉廷珪撰
  說郛(宛委山堂本)卷九十八
  香艷叢書第四集
  國學珍本文庫第一集·羣芳清玩
桂海香志一卷
  (宋)范成大撰
  唐宋叢書·載籍
  (宋)陳敬撰
  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
新撰香譜二卷
適園叢書第十二集
焚香七要一卷
(明)朱權撰
說郛續卷三十七
(明)項元汴撰
學海類編(道光本、景道光本)
叢書集成初編·藝術類
(明)屠隆撰
美術叢書二集第九輯
香本紀一卷
(明)吳從先撰
香艷叢書第五集
香乘二十八卷
(明)周嘉冑撰
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
筆記小說大觀第七輯
(明)毛晉撰
國學珍本文庫第一集·羣芳清玩
美術叢書四集第十輯
(清)萬泰撰
檀几叢書餘集
非煙香法一卷
(明)董說撰
昭代叢書(道光本)別集
美術叢書二集第四輯
2011 年 06 月 17 日 分类:
苏幕遮·燎沉香
用银片熏香材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叶上” 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是写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啦。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这样,我们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这首词构成的境界,确如周济所说:“上片,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宋四家词选》)而周邦彦的心胸,又当如陈世所说:“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云韶集》。足见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金启华)
2011 年 06 月 06 日 分类: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诗仙李白咏沉香
圣旨是误不得的,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用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叫人用冷水喷面解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蹲下来为他脱,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客,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帝恩。从结构上看,第一首从空间写,引入月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写,引入楚襄王阳台,汉成帝宫廷。第三首归到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以第一首春风与第三首春风,遥相呼应。
一首第一句,见了云便想起贵妃的霓裳羽衣,见了牡丹花便想起贵妃玉容。下句露华浓,进一步点染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他外娇艳,使花容人面更见精神。下两句想象升腾到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瑶台、月宫等仙人世界,这些景色只有那边才见,实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
第二首指出楚襄王为中神女断肠,那及眼前的绝代佳人。再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玉貌的杨妃,不须脂粉,全是天然绝色。这儿以压低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妃。
第三首一、二句把牡丹、杨妃、玄宗三位融合一体。倾国美人当指杨妃,第三句中“春风”二字即君王之代词。
唐玄宗对此诗很满意,后人编造说,高力士因李白命脱靴,认为受辱,乃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这是不可靠的。
2011 年 05 月 19 日 分类:,
沉香的挥发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是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我很喜欢的一首,起句最高,迷离恍忽。短短八句之中,就有两处涉及到香。
第一处是“金蟾啮锁烧香入”,说的是熏香的器具。所谓金蟾,是古代一种非常精巧的香炉,用铜制成(当然也不排除有土人真拿金子来做),作蛤蟆状。古时室内香炉焚烧的香,有条状、块状、碎粒状或线形,这种金蟾是专门用来烧线香的。可以将线香从金蟾嘴上插入腹内,嘴上有锁扣,可以控制用量,预先设好,烧完定量自然熄灭,不至于浪费香料或者香味过浓。从这种精巧的器具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熏香的兴趣实在很大,真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古代所用香料的种类很多,一般的香料多半是植物类的,如干花或某些树木制成,如檀香木。动物类的香料都很名贵,如麝香。中国人对香料自古就有崇洋媚外的传统,最名贵的香料都是外国进口的。如,据说东南亚有一种稀有的香木,这种木头倒在水边,天长日久沤烂了,木心就是,非常贵重。再如也非常名贵,其实是抹香鲸的分泌物,由于产自海外,就以讹传讹叫这个名字了。
香料多,烧香的器具也不少。香炉是古代贵族和有条件的人家中的必备器皿。不过古代的香炉并非都象现代人所见的一个鼎装一肚子灰,插几柱线香那个样子,而是构造很讲究,有些精致的香炉甚至有特别的导出管道来控制香烟的形状。古人在寺庙、静室、闺阁,无论正规还是不正规的场合都烧香。阵阵幽香的环境很能营造情绪。
诗中第二处说到香是“贾氏窥帘韩掾少”,这是一个香艳故事,同时也涉及了古代香料的一个主要用途:熏衣或随身佩戴。
这个典故说的是:汉朝的大官贾充,手下有一个幕僚姓韩(“掾”即文书幕僚之意),年轻俊美,一表人才。有次韩帅哥去贾充家,贾充的女儿在帘子后边偷看到了,一见倾心,于是偷偷遣人致意,不久两人就好上了。正好有人来给贾充送礼,礼品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好象就是),贾充给了爱女,女儿回头就送给了情郎。韩帅哥也老实,不客气地带在身上。他来贾充家里,贾充拿鼻子一闻,就知道出事了。不过贾充并未发作,而是不声不响,赶紧把女儿嫁给了他。
用香熏衣和随身带香,是古代普遍的用法。用料也更广泛,包括常烧的香,还包括其他不大烧的香,如种类繁多的香草。最普通的熏衣草,就是制干后夹在衣橱、书橱里用的。其他的香草数不胜数。
嫌熏衣还不够意思的人,就会带在身上。后世的人当然不会象屈原那么土,把草别在身上,于是出现了各种特制的香饼、香料环佩,更普遍的用法是香囊,就可以装各种块状香料,带在身上慢慢的香。
这并非女士的专利,男人也很普及,清朝的公子哥儿,“玉佩、香囊、鼻烟壶”是典型的随身三小件,红楼梦中讲得很多。提起《红楼梦》,才想起还有贾宝玉这样的,人家都不用香囊了,而是直接就把沉香粒装在荷包里。水月庵里祭金钏,突然想起应该烧点香,于是拿出来就烧,不愧为专业户。
【作者】傅京亮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春天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