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开端真是20世纪中国多灾多难的开端吗

当前位置:
>>>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有关..
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材料二: 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不仅如此,其实孙中山同盟会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了。……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帝国的分裂与保存》材料三: 当今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有两种观点:一种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两者的分界线,另一种主张把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作为两者的分界线。(注:历史分期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其发展特点及规律。)&&&&&&&&&&&——《换个角度看辛亥革命》(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6分)(2)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五色旗为国旗,象征五族共和。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4分)(3)相对于第一种观点,材料三把新中国作为近现代史分期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结合历史分期方法,这两种观点所依据的“质的差别”分别指什么?(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特点: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2分)说明: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任两点4分)(2)推翻满清后,中国面临分裂危险;(2分)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深入认识。(2分,若答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也可)(3)理由:因新中国成立结束半半社会,进入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新时期。(2分,只要意义皆可)差别:前者观点主要依据是实现了政治体制的改变。后者依据是实现了社会行态改变。(2分)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的理解。(1)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特点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是熔铸中西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可以从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加以归纳民主思想、革命团体、革命政党、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立法。(2)推翻满清后,继续宣扬驱除鞑虏会有使中国面临着政治分裂的危险,因此强调各民族的共和。(3)近现代史分期最主要的理由可以从社会性质、民族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加以分析;观点所依据的“质的差别”可以从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改变加以答。点评: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有关..”主要考查你对&&武昌起义,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武昌起义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含义:
是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②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⑤导火线:保路运动,亦称“铁路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风潮”。
武昌起义的爆发:时间:日经过:革命党人攻克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 领导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领导力量);湖北新军(武装力量)
武昌起义的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了各省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2、消极影响:立宪派、封建官僚投机革命,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中国同盟会含义:
简称同盟会,亦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清朝末年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多个组织集合而成,成员如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章太炎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世界的革命团体。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特点: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①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但仍有比较迅速的发展。②阶级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④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⑤时代要求: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同盟会政治纲领:(1)内容: ①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②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2)评价:①进步性: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性: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同盟会成立历史意义:(1)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是三民主义的前提。(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思想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解决了当时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史学界对同盟会性质的认识:
一种意见认为,同盟会是一个具有“双重性质”的政治组织。这种观点认为,同盟会既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又是一个包含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派、资产阶级自由派和地主阶级反满派的松懈联盟。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派居于领导地位。“同盟会是一个由很多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派别组成的革命政党”,他们在“反满”问题上结合起来,而对反帝主义和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都存在着严重分歧,预伏了辛亥革命终归失败的危机。一种意见认为,同盟会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不是几个阶级或几派势力的松懈联盟。同盟会内部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政治派别,但这只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内部的左、中、右派的区分,也正是同盟会内部矛盾和后来分裂的主要根源。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
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2、客现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他们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局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教训:①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②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辛亥革命含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概况:
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剧浸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众矢之的
②19世纪末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根本原因)
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传播
④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1911年4月,广州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行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引起保路风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成功: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1、历史功绩: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⑤革除陋习,引起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历史。2、局限性: ①革命果实被窃取; ②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③在革命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有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领异。
(2)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传播了革命思想。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各地的反封建斗争。
(4)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最高水平。辛亥革命主要集中在南部原因:
1、革命形势遍及南北,但主要集中在城市,未与农村相结合,缺乏稳固的基础2、革命势力南多北少,东部沿海强于广西部内陆(原因:东部和南部的资本主义发展较北方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强大;东部和南部最早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程度高)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1)帝国主义对革命政权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2)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3)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4)袁世凯掌握清朝全部大权,拥有北洋军,还大搞反革命阴谋。 2.经过:(1)逼迫清帝退位:指使段祺瑞等通电要求清政府立即采用共和政体,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2)通电赞成共和: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参议院选举其为临时大总统。(3)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窃取革命果实的标志: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发现相似题
与“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有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0922237601266211240811245551137790假如没有辛亥革命,20世纪的中国不会这么动荡,早已实现宪政_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68,699贴子:
假如没有辛亥革命,20世纪的中国不会这么动荡,早已实现宪政收藏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如果有人问,你对辛亥革命有何评价?我的回答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早就实现宪政 了。
即拿即用的大数据,100+数据,省,市,县,格网四个层级,方格,蜂格两种风格.
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当时制定了许多法律,甚至新闻法都有了,而且构成了比较完备的新闻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明确赋予国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相当不错。另外,很多主要省份都有了咨议局,议会已经成型,而且很像个样子了。各地立宪派已经大体长成,许多新的制度、机构、规则也在不断建立、筹划和实行。
清朝准备立宪,原来设为九年,大家觉得太长了,后来改成五年,革命党还是认为太长。遗憾的是,就在这期间,慈禧死掉了。如果她早死十年就好了,戊戌变法就成功了;如果她晚死十年也好了,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了。
为什么呢?因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非常偶然的。武昌起义后,清廷派袁世凯去镇压起义军。北洋军队把汉口、汉阳打下来后,袁世凯就按兵不动,开始和清廷讨价还价。假如慈禧在世,袁世凯根本就不敢这样做。慈禧有权谋,能够统帅、控制比袁世凯的权势大得多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慈禧面前,袁世凯是非常畏惧的,根本不敢心存异想。所以,如果慈禧活着,即使发生辛亥革命,很快就会被慈禧压下去的。
可是到了辛亥年,慈禧已死,清王朝的人心也已经完全丧失了。不管哪个党派,不管哪个利益集团,都觉得清廷不行了。就像在1948年前后,蒋介石、包括他的高级军官都感觉不行了,军心已经涣散了。辛亥时更是如此,所以,一场武昌起义就摧枯拉朽一般地打垮了清王朝。
如果1644年鞑子不入中原,早就没英美什么事了。
我不赞成“历史超稳定结构”学说,它认为所有都是必然的,“文化大革命”也是必然的。不对,没有那么多历史必然。如果没有毛泽东就不会有“文化大革命”。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什么一定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一定,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必然的事情。历史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一两个人就可以决定历史。特别是在军事、政治上,偶然性很大。
在我看来,只有经济是必然的,发展也是必然的。当然,经济也有倒退的时候。有种观点认为,玛雅文化的消失,可能是因为它的宗教信仰或者经济原因而灭亡的。也有这个可能性。经济倒退,不如几十年前,历史上有这个情况。
整体来说,还是思想的变化更大一些,政治、军事的变化应该是最多的。所以,一部中国历史、一部中国政治史就是帝王将相史,有些人很不平,主张应该是平民老百姓的历史。其实不对,为什么?因为在政治史上,就是这些政治人物对历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那种把什么都推到文化上的说法,我极不赞成。文化人人有责,但政治是政治家的责任,搞出一个坏政府,甚至导致天下大乱,政治家有最大的责任。
如果是汉人大明朝在那是肯定的,但满清鞑奴君主立宪名不正言不顺
玛纳塔专注于家庭教育、家庭健康的定制服务
1908年慈禧死掉了,然后清廷搞皇室内阁,这是非常愚蠢的。慈禧太后不会干这种蠢事,她在世时重用汉人。你看,她多么信任李鸿章,重用张之洞,谈判都是让李鸿章出马。慈禧太后也不会推出“铁路国有化”,引起保路风潮。
应该是庆幸没有君主立宪,要我们还给满人做奴才,痴人说梦。
所谓“铁路国有化”,其实就是“国进民退”。它导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湖北兵力被调进四川,武昌起义时湖北兵力空虚,这是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一个最高领导人的能力、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辛亥革命就是以宪政为目标的。
鞑子不入侵,撑过小冰河时期!早就资本工业化了!还能让列强欺凌?
满遗真搞笑
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从乾隆开始,满人就绝了,乾隆是汉人你知道吗?
辛亥革命只是一系列策划暴力gm活动的其中之一,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因为它军事上成功了,达到了预期目的,是一个标志。事实上没有辛亥,也有其他,这一系列风暴不是单个事件能抹去的
想当皇亲贵族想疯了吧,
我可以理解满洲人对南方军痛恨的心情
如果慈禧晚死十年,中国完全有可能走上宪政道路。因为只要给予充足时间,变化就会发生。慈禧废科举是不得了的事情,谁也不敢做,她做了。废科举,斩断了一切士大夫的传统道路,等于斩断了皇权制度的基础。她能够做出这等大事,还有什么不可设想的呢?那真是向世界看齐啊。
只要保证慈禧的利益,可以慢慢来,她搞开明专制也可以。在和革命党论战时,梁启超提出“开明专制”,是有道理的。在改革中,一定要保证政府的稳定。慈禧死后,一帮子蠢材搞“皇族内阁”,马上让革命党钻了空子,搞坏了。如果慈禧在世,不会推出“皇族内阁”,这是非常愚蠢的事情。但历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有三五十年,三五十年等于一瞬间,机会很容易就错失掉了。
如果慈禧搞开明专制,即使她死了,她的继任者权威递减,慢慢地权力就可以让出来。事实上,辛亥革命之后,皇室提出,只要保证我们的安全,不搬出紫禁城,其他的都给你们。根本没有动什么武器,一个王朝就瓦解了。
为什么我宁愿支持“开明专制”?因为一个要垮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强。无政府是最可怕的,因为任何人可以干任何事情。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最高权威,任何地方军阀、任何个体都可以为所欲为,社会就会重新陷入野蛮杀戮的“丛林状态”。
民主、自由、权利…都是用血换来的。美国黑人牺牲了多少人才换来今天的地位?中国人就喜欢意淫权贵会施舍民主、自由、人权等权利给他们。
进一步说,一个恶政府也比无政府要好,最坏的是无政府。无政府是什么?就是任何人可以杀任何人。清政府垮台以后,尤其是袁世凯去世后,中国不就是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了吗?
辛亥革命延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它从反面证明了,改良比革命要好。我对一生坚持维新改良的康有为评价很高。革命党当时骂康有为保守,连他的学生梁启超都开始倾向革命了,只有康有为依旧坚持改良思想。谁也没有想到,光绪和慈禧一天死掉了。如果不是这样,慈禧死后,光绪亲政,康有为就很有希望了。所以光绪之死,是对康有为的最大打击。
现在对梁启超、严复、章太炎都评价很高,对康有为的评价很不够,很不公平。历史会越来越清楚。几十年以后,对康有为这样的历史人物还会有新的评价。
清朝是落后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不可能完成宪政的,实现宪政是要有人文基础的,而满族是个没文化的游牧民族,入关后虽大量吸收汉文化但不是主动汉化而是为了统治广大汉族人民,并未像北魏鲜卑族那样摒弃原始落后的游牧文化,还存在民族压迫,而比其文化先进的汉族从未放弃抗争,到晚清时汉族的起义风起云涌,要想使中国重新在世界上崛起,必须先完成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改变落后的满族鹊巢鸠占的不合理状态,建立以主体民族汉族为主导的政权,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潮流,如果今天还是满族当政(事实上这是决不可能的)的话,中国可能比海地还要穷呢!现在西方人歧视中国人就是满清造成的,脑袋后拖着个猪尾巴,穿着臃肿难看的满装到如今还是西方人嘲笑中国人的把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辛亥革命错了吗?
辛亥革命错了吗?
辛亥首义成功一百年了。这场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事件,但辛亥首义之后的二十世纪,中国充满了反复、曲折、灾难。见证了这些之后,今人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也就大相径庭,而且,不乏悖谬。
比如,一直有人称赞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帝制&云云。然而,早在革命之前,梁启超就已清楚指出,帝制的对应物是共和,宪政的对应物是专制。继续保留帝制,并不妨碍中国实现宪政、民主转型。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先生评价说,革命真正的功劳是建立了宪政政府。也就是说,辛亥革命的功劳根本不应当是推翻帝制。一百年后,官学两届似乎全然不知梁任公所说之常识。
另有一些人的认知同样赶不上任公。先生在革命前虽反对革命,但革命后则义无反顾地支持建立共和,在袁世凯称帝后,也策动倒袁运动。然而,过去三十年来,很多人却把推翻帝制当成辛亥革命的一大罪状。比如,萧功秦先生断言: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多灾多难时代的开端。李泽厚也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一个偶然性事件,之后形成了很强的历史惯性,那就是不断地革命。
这样的看法今日仍然十分流行。反辛亥革命似乎成为一种时髦。最早提出这种立场的人,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灾难。痛定思痛,他们开始寻找原因,先是找到他们参加的激进革命,然后找到国民革命,再找到五四运动,最后找到了辛亥革命。据此,他们提出&告别革命&说,当然要告别辛亥革命。
然而,革命果真可以如此轻易告别么?李泽厚先生说辛亥革命是个偶然事件,人们也完全可以说,此后日益激进的革命也完全可能是历史的偶然。它确实是历史的偶然。如果不是欧洲因为一战及其政治后果,中国会掀起那么大的波浪么?二十世纪,整个世界都受到了欧洲形成的激进观念的震撼,而不限于中国。而略加分析就可以发现,辛亥革命,哪怕二次革命,性质上与二十年代之后的革命完全不同,虽然都有着革命之名。
既然告别了革命,反过来,他们高度肯定清末立宪,并断言,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维护皇权秩序的立宪改良是中国走向民主宪政的唯一道路。更有人主张,如果袁世凯复辟成功,中国也许就有救了。这些学者依据他们的这一历史想象,提出了或者信奉&新权威主义&。
对此,人们可以提出疑问:历史真的有唯一正确的道路么?退一步说,即便学者们在一百年后知道,在辛亥革命之外还有一条更好的路,当时人有没有可能具有这一后见之明?辛亥革命前一年,哪怕是立宪派,对于清廷也相当失望,而趋向激进化,难道他们也错了?新权威主义者说,立宪改良派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但他们也支持和参加了革命,那么,那条所谓的正确道路却是正确么?再退一步说,不谈历史探险时:同样身处于历史进程中的我们,怎么知道哪一条道路是将被历史证明为唯一正确的道路?
上面简单的分析说明,以今天思想学术界的积累,还没有到准确评估辛亥革命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在于,今日的思想学术界对于现代中国历史的演变,尚没有提供一个恰当的解释框架。关于现代中国历史的旧范式已经失灵,但替代它的新范式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思想学术界还没有准确地把握,现代中国历史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这样,人们虽然具有了重写现代史的愿望,由于缺乏有效的新范式,这一工作却无法展开。
令人沮丧的是,现代中国的主流史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由于严重的&汉学化&,已经丧失了针对现代中国历史提出新范式的能力。
经济观察报,
附相关微博:
吾与/@老金曰 。辛亥革命与清帝逊位共同促成宪政建国,功莫大焉。此后主义之祸乃欧洲局势突变之结果,而无必然性。近二十年来,号称具有自由倾向的学界否定辛亥成风,此乃自掘坟墓而不知。邓不过本能地迈出剥极而复之第一步,而缺乏政治自觉,切断改良正道。中国社会堕落至斯,皆因邓之短视、自私
[为辛亥革命辩护]否定辛亥一大理由是此后历史出现反复,然纵观各国民主化过程,无不经历反复:英国革命持续17世纪,法国在帝制共和之间折腾几个来回,被人灭国,美国经历内战方完成民主巩固。否定辛亥之史家缺乏政治科学常识,又不清楚先行国经验,苛责自家先贤,自毁民主之历史、文化正当性。
[移情]80年代人痛恨自己经历的30年,坚定走上反传统之路,据说那30年是传统的延续。后来有了著名的告别革命论,并寻找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于是开始反辛亥革命,反戊戌维新(据说也太激进了),甚至反孟子的儒家革命论。今天,他们差不多都患上了民众恐惧症。
拙作《辛亥革命,一个插曲&&绅士宪政主义脉络中的辛亥革命》谈论晚清变法,必得从曾氏平定洪杨之乱谈起,此一事件所促成的儒家士人的道德与政治自觉,及儒家绅士群体的崛起,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元变法&。它自身就构成了一场宪政主义革命.
答友:我从未否定辛亥革命,但革命政府自称临时,约法亦为临时,何者?在当时情势下,立合法政府不能排除满清与立宪党,以获得社会、文化、历史正当性。经清帝退位诏书,民国接续尧舜禹汤以降五千年&正统&。我决不承认暴力革命本身可赋予统治权以正当性。哪怕G党,也以政治协商名义立政。
[为辛亥革命辩护2]李泽厚说,辛亥革命形成了很强的历史惯性,那就是不断地革命。然而,辛亥革命,与苏俄观念、政治传入以后的国民革命尤其是与共产革命的性质果真相同么?如果历史真有如此强大的惯性,民国宪政制度又该如何解释?直接反对给你带来灾祸的体制,不要顾左右而反对原因的原因的原因。
今天该纪念的不是武昌首义,甚至不是共和革命,应为宪政革命。此革命之主体首先是立宪党人(袁、梁、张),其次是革命党人,还包括在关键时刻妥协之满清皇室。此革命实乃人类历史之奇迹,这奇迹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结晶之政治智慧。今日国人,官、学、民,需重寻此一智慧,咸与维新,再建共和。&&&&
该日志已被搜狐首页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学革命的开端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