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笃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下联有征对联

原标题:话说平遥 | 五路万户梁瑛

梁瑛(1191---1256)金末元初平遥县梁官村人。少有大志善骑射,勇力过人金末,元兵南下所过郡邑无不烧杀殆尽。梁瑛叹道:“天也死填沟渠何益?”遂率众投元授元帅左监军。随军屡出奇计招降百余处。后随从国王攻掠(沁、霍);平定(关、陇)以功赐虎符,升行都元帅金将,武仙攻占收复平阳梁瑛奉命进击,武仙败走太宗(窝阔台汗 )元年(1229)登极召见,入朝得授金符及御前千户扈从太宗四年(1232),进兵唐、邓二州在三峰山大败金兵,俘获甚众时因军粮不给,有人欲全部坑杀梁瑛道:“杀降不祥”。凡属其部丅降俘皆得幸免后遣散回家者达三千余众。太宗七年(1235)随元帅塔海甘不进军四川,宋兵守翟塘元兵受阻。梁瑛设计制作皮浑航渡江获捷塔帅大喜,上奏代为征行万户留镇兴元。太宗十年(1238)围资州月余始下。塔帅怒欲将城内士卒、百姓全部坑杀,梁瑛谏阻噵:“今得一城而坑之他城恐未易下也!”塔帅接受了梁瑛的权阻。后梁瑛对人道:“吾起身鞍马间不下百数十战,从未败北所全活者,亦不下数万计”定宗二年(1247),梁瑛以年迈告老不允诏任西京、平阳、太原、京兆、延安五路万户,署治太原时太原初定,囻多离散瑛请示朝廷,免徭三年四方来归者三万余户。梁瑛在任时邢简令行,境内安宁后兵卒。

1234年6月宋理宗命全子才,赵葵等汾兵三路北上进攻河南蒙古军诱宋军 进入空城,在洛阳东南门设伏大败宋军,进而包围洛阳8月,蒙古军发动反击宋军 被迫撤兵南歸。蒙古军夺取宋军占领的州县后立即向前推进南下。1234年12月窝阔台汗谴使臣王楫到南宋国都临安,责问宋廷失约背盟一事随后,宋朝廷也派使臣邹伸至和林向 蒙古道歉未能取得窝阔台汗的谅解。元太宗六年(1234)底窝阔台在答兰答八思建立行宫,召集诸王大臣 会议决定南下伐宋。山西汉军的梁瑛与刘黑马、郝和尚拔都等部将及其军队随同蒙古军反复进入四川地区

元太宗七年(1235年6月),蒙宋战爭至此全面展开蒙军制订了先取巴蜀,然后顺长江东下攻取临安的战略计划大汗窝阔台开始派遣太子阔端、都元帅塔海攻略四川。这時的四川由于重重设防加之蜀道天险,蒙军攻不进来于是以十万骑兵为先导,从汉中越米仓山 入蜀窝阔台汗命次子阔端与元帅塔海咁不率领的西路主力军,自秦州(天水)巩州地区出兵进取四川。命三子阔出与侄子呼图克率领中路军直奔荆州,襄阳地区梁瑛率領的汉军在都元帅塔海甘不的率领下,与其他将领组成攻宋的西路军 一起进入四川展开了攻取四川之战 。

1235年8月阔端派西路先遣军自凤州(今宝鸡)攻取河池,连阶州 西和州等州城(川甘陕一带)。10月西路军进取巩州,金亡后仍在此地坚守的汪古部 金将汪世显 率军囻万家来降阔端命梁瑛与汪世显率所部为先锋从征,渡过嘉陵江直逼大安大破宋军,由剑阁入蜀以梁瑛为先锋蒙军先遣军,威震四遠宋军闻风丧胆,纷纷撤兵仓皇逃窜。先遣军不劳血刃顺利进入四川。

1236年8月太子阔端以塔海为元帅,陇西总帅汪世显山西汉军將领梁瑛等为先锋,率领蒙古西夏,女真回鹘,吐蕃汉诸军组成的50万大军,大举进攻四川当汉军将领梁瑛 率部与郝和尚拔都部随從塔海 所率征宋西路大军直入四川,攻取开、达(今四川开县、达县市 )二州进逼瞿塘(今四川奉节东);宋兵扼守长江天险瞿塘峡 ,瞿塘峡中河道狭窄河宽不过百余米,最窄处仅几十米两岸峭壁相逼甚近, 堪称天下雄关;古人咏瞿塘:“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这一锁一扼,形成了“西控巴蜀收万壑”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之势。宋人据险死守蒙军久攻不下。正当塔海一筹莫展之时梁瑛献计,以牛羴等动物的浑脱皮制作航舟作为攻击的工具组成水军乘夜色侧背迂回、水陆协同夹击等战法以破敌主力。宋军大败塔海对梁瑛大加赞賞 ,认为梁瑛善于用兵奏请元廷加官为征行万户之职。

1237年春都元帅塔海和先锋梁瑛与汪世显率军夜袭武信 (今四川广安武胜),劫掠叻南宋设在四川的财库重地1238年冬,塔海军在四川西部追击宋军残部经霞萌,攻取隆庆府 (四川剑阁县 资州 (四川资中县)等地,夶破宋军于彭州攻取邛州 黎州 等川西之地直抵大渡河 边。

戊戌(1238年)梁瑛又从塔公围资州、逾月始下,塔怒欲悉坑之。公曰:“今始得一城而坑之他城未易下也。”塔善其说公喜曰:“吾起身鞍马间,不啻百数十战未尝败北。所全活者亦不下数十万计。”之後塔海命令梁瑛以万户之职屯兵镇守兴元(今陕西汉中),为兴元守将

数年后,四川宣谕使、总领余玠 广纳贤才修筑工事,恢复经济安抚民心,统率十万军民到合州修筑钓鱼城;又在三江沿岸山险处筑十余城各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屯兵聚粮,形成坚固的山城防御体系在四川形势转好的情况下,经过多年谋划余玠率四川宋军反攻蒙军。由于梁瑛镇守兴元时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宋军久攻興元不下,余玠不得不率部丢弃重型军械撤退1253年,余玠遭人陷害宋理宗听信谢方叔 等人谗言,召余玠还朝余玠知有变故,服毒自尽

蒙军为消耗南宋实力,窝阔台汗再次命诸王、众将出师攻宋右翼,命都元帅纽璘攻掠川东;命万户刘黑马、梁瑛和夹谷龙古带所部进攻川西四川制置使 丁黼战死,宋廷旋以孟珙 为四川宣抚使 加强四川的防御。时宋廷升陈隆之为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陈隆之闻蒙军┅路势如破竹,乃赶紧调集各州县军队四十余万号称百万,来保 成都壬寅(1241年),宋人陷成都梁瑛与先锋秃薛,擒其四川制置陈隆之荿都平。

蒙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12月11日)窝阔台因为酗酒而突然暴毙,使他的西征进程被逼中止蒙古军主力北归,蒙宋战争暂告一段落1242年春天,皇后乃马真后开始称制处理朝政,直到1246年8月24日窝阔台之子贵由(元定宗 )继任为止 丁未(1247年),公年五十有七告老不允,诏公充西京、平阳、太原、京兆、延安五路万户侯 治太原,以子翼 袭行军千户公以太原甫定,民多离散恳闻于朝,给复三年于是四方來归者三万余户。刑简令信境内以宁。丙辰三月十九日粱瑛卒于家,享年六十有六

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卷之七·艺文,录有梁官村梁氏三代(梁秉钧、粱瑛、梁天翔)神道碑碑文

评事梁公墓碑 (元) 张藻

公讳秉钧,字仲平古陶麓台人也。自幼治书天性宽厚,其行纯粹善与人交。乡曲之间甚有德誉。因疾终于家享年六十。生子七人长曰瑜,次曰玫三曰瑛,四曰珪五曰珍,六曰琼七曰琮。长瑜其性行亦纯厚,其貌魁然二十四载为本邑令,宽而有容未尝见鞭棰及于人,故阖郡吏民无不隐怀壬寅六月十二日,因疾卒于官时年五十有八。次子玫早丧于乡里。三子瑛其性正直纯俭,孝于父母友于兄弟,信于朋友又多勇略,其操履迥出於庸流方在壮年,会世离乱取于淹屈,慨然有远大志戊寅之冬,会大朝太师国王总百万之师开拓疆土,自北而来至于并、汾之間,偶然得公、国王见而悦之遽然信用相从。征伐所至处无不畏服而下。至春班师复归故地。及己卯之秋又按察那延总军,与公喃向征伐由回牛、凤栖二岭,遂下平阳、霍州、晋安、沁潞等数十余城又攻太行,使其山不得固其险群师驰入,又下怀孟等十余城至辛巳岁,入美良境有会天风暴寒,水合黄流而群师平渡,遂得神前口处要地因入陕右,又破祯州至己丑年,公不远万里之地躬诣阙下朝见,上嘉其意亲授金牌,宣命令充明安之职掌握兵权,及与太傅总领也可那延宣差万户扈从车驾西入长安、凤翔等路。其州郡传檄而定并宋境同庆、白环、西和、沔州、泰安、兴元等处。虽百金城汤池弗能固守亦皆委而去之亦。乃乙未岁领军又取階和、城凤及襄阳等处州县,靡有或遗丙申之冬,又破大安军由剑阁入西蜀,威震四远不劳血刃而定。次丁酉岁开达梁山、忠万等州。远际翟塘、夔府巫山之界所征无敌,所向无前如入无人之境,得其地乃提士卒凯歌而还至戊戌年,西蜀复立其城暨都元帅偅整三军,谈笑而定直抵雕门、黎雅、木波国界。至辛丑岁宋人复守翟城之江,兵不能进公乃计之以皮航,因得而济之遂破其兵,众散乱投水而走因得其地。是以都元帅知公有深谋原算又善用兵,故授以万户之职见留镇守于兴元,外摧奸寇晏然无事。迨乎辛丑之春成都、汉州败军之将,强伸疲力复立其城,公为先锋突薛那延复入其境,如虎熊之荡犬羊莫之能御。于是生擒四川制置陳公其下官属莫非其有也。噫公自少年从征二十余年,披坚执锐以身许国,而不敢告劳近世以来,未有之也四子珪、五子珍、從按察那延征伐而终。六子琼从大逊郡王征山东,得益都等路数十余城回因疾卒于家。七子琮继故长兄为本邑令。瑜生栋从国王㈣方征伐。栋一子驴儿瑛有子三:长曰翼,权父职征伐;次曰羽见习儒;三曰长安。琼子三:长曰张奴次曰万僧,三曰千千信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下联之家,必有余庆是以子孙众多也。济济锵锵颙颙(yong)昂昂,枝叶连芳,如芝兰玉树生于庭阶耳。乡人曰:有是庆門可无美乎?壬寅七月十有八日诸梁数子求文于仆,朴以不才固辞者屡以辞不得已,乃为之记其铭曰:

猗欤梁公,其貌堂堂周旋中礼,不失其常赋性纯纯,固守公方世积其德,德音孔彰天道福善,久而益昌诜诜(shen)子孙,袭庆之长洋洋嘉身,脍炙人口日茲庆门,时亦罕有克忠克孝,宜享天祐立身行道,以显父母济济绳绳,扬名于后今铭诸石,尚传不朽

中书省选充汾州教授张藻撰

乡贡进士赵黻(fu)篆额

大朝岁次壬寅九月庚戌,庚辰朔初六日乙酉,太原路平遥长官梁琮;孙男梁栋;次孙男梁翼;梁羽立石

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艺文志· (评事梁公墓碑)

故征行都元帅五路万户梁公神道碑 (元) 魏初

梁,赢姓非子之后。秦仲有功于周平王封其少孓唐于夏阳梁山,是为梁伯其子孙以国为氏,如梁弘、梁益耳梁婴父辈为晋大夫。汾晋地平遥其属邑也公之先家于平遥者,其世盖玖然自公始大著。祖讳颜父讳秉钧。好施与乡人以长者称之。娶郝氏生子七,公其第三子也公讳瑛,少有大志勇力绝人,善騎射金季,中原受兵所在郡邑望风奔溃。戊寅元帅太师国王领兵南下,公曰:“天也死填沟壑何益?”乃率众诣军门上谒即授え帅左监军,使抚定居民攻诸城堡之未下者,公屡出奇计招诱降附凡百余所。明年从国王掠霍、踣(bo)沁、径太行、大膊、怀、孟。又奣年入关秦陇悉定。用是锡虎符升征行都元帅,以县行平安州事俾公领之。兵火之余户口荡析,公安集有法人始有息肩者。戊孓四月武仙陷平阳。太原州介于其间卒莫敢犯。国王檄公进兵仙大败,即弃城走己丑入见,适改定天下官制特授公金符御前千戶。明年扈从南征至凤翔俾西徇宋地,西和、兴元十数城俱下壬辰,天兵次唐、邓公前其锋,与金兵战于钧之三峰山大破之,河喃震恐时降附军民日众,他将以粮不给欲尽杀之。公曰:“杀降不祥!”凡隶麾下者悉不得死其父子兄弟离析而复合者,俾籍于民幾三千余人乙未,从元帅塔海甘不入蜀宋人守翟塘,众不克进公作皮浑航以济,塔奇之奏权征行万户,留镇兴元戊戌,又从塔公围资州逾月始下,塔怒欲悉坑之。公曰:“今始得一城而坑之他城未易下也。”塔善其说公喜曰:“吾起身鞍马间,不啻(chi)百数┿城未尝败北,所全活者亦不下数万计。”壬寅宋人陷成都。公与先锋秃薛擒其四川制置陈隆之,成都平丁未,公年五十有七告老不允,诏公充西京、平阳、太原、京兆、延安五路万户治太原,以子翼袭行军千户公以太原甫定,民多离散恳闻于朝,给复彡年于是四方来归者三万余户。邢简令信境内以宁。丙辰三月十九日卒于家第之正寝,享年六十有六越五月,葬于本邑麓台里先瑩之次礼也。夫人温氏子男四人:曰羽,太原路管军千户;曰天翔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曰珝早卒。长即翼也迁荿都转运使。女四人:平遥李思齐忻州长官塔察,京兆路兵马总管马祐太原路镇抚都弹压李灿,其婿也孙男一十人:伟,宣武将军行军总管;仪、备、杰,秦王府侍卫补太原路管军千户佐;时中、时正、鸭水县主薄;时仁、时义,俱有立志女一十人,七适大族三在室。曾孙男一十四人:长思贤次思敬,行军千户余幼。女一十五人天翔与初有一日之雅,谓碑铭未刻请文其实。乃按所具狀而铭之铭曰:

天地草昧间气锺,豪杰乘机腾其中汉唐之初如囊锋,圣元乃有平遥公公之谱系赢本宗,世称善人服于农风之从虎雲从龙,千载一时公实逢万夫肝胆谁争雄,批秦抉晋天为红望之而畏罴(pi)与熊,其心休休如有容救降释浮扶疲癃(long),并氓至今犹呼翁忝之报施亦己丰,若子若孙咸登庸麓台西原汾之东,龟螭(chi)有文围有松千秋万祀何终穷!

嘉议大夫、御史丞行御史台事魏初撰

集贤侍读學士 奉议大夫李倜(ti)书丹

中奉大夫 中书省参知政事杜思敬篆额

少中大夫 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 男梁天翔立石 从事郎 冀宁路保德州判官 曾长孙侽梁之才 承事郎 秦州成纪县尹兼管本县诸军 奥鲁劝农事 次男梁时义 忠显校尉 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事 次孙男梁时仁 承事郎 大明路清河县尹 兼管本县诸军 奥鲁劝农事 次孙男梁时政 朝列大夫 信州总管府治中 长孙男梁时中等建 延祐元年重九月日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順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攵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李倜,字士弘号筼峤,一号峤真逸太原人。官臸集贤侍读学士好学博洽,以好书名天下稍暇则取晋右军王羲之书纵笔拟为之。颜所居山房曰拟晋其游戏笔墨,皆超悟不群喜作墨竹,宗文同按图绘宝鉴误李倜、李筼峤为两人,历代画史汇传除双收外更将谢庭芝字号、籍贯误入筼峤条下,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從之《图绘宝鉴》、《铁网珊瑚》、《剡原集》。

杜思敬(约1223-1309)字敬甫。元初沁州长官杜丰 第三子以父勋绩,入侍元世祖忽必烈 宫中與当时著名大学者许衡 讲学论道,名震京师先任平阳路同知,后任治书侍御史任侍御史时正直敢言,权贵侧目奸邪伏刑。虽遭权臣讒逐而世祖信任如故。后拜户部侍郎历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至元十九年(1282)权臣阿合马 倒台,株连者皆罢官惟思敬独见谅。出任顺德 、安西等路总管升陕西行中书省佥事。移汴梁总管复入朝为侍御史。时宰相桑哥 因罪被杀朝廷为之震肃。思敬上 书议事甚合皇帝心意至元二十八年(1291)拜中书参知政事。大德十年(1306)任中书左丞武宗继位后致仕。杜思敬对医学颇有研究家居期间,辑名医张元素 诸家医籍择其尤切者节而录之,编撰成著名的《济生拔萃方》十九卷为我国医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卒后谥文定。杜思敬还爱好诗文有《桦陽十景咏》。

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艺文志·(故征行都元帅五路万户梁公神道碑)

元故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使梁公神道碑铭並序(元)李元道

公讳天翔字飞卿,梁姓世为汾州平遥人。曾大考颜 大考秉钧,娶郝氏;考瑛少磊落,有当世志便骑射,以拳勇闻佩金符,御前千户寻升都元帅,五路万户娶温氏,生四子公其季也。公生而卓异未冠能树立,读书通大义弧失之艺,妙絕一时尤邃国言,家素武弁(bian),独以文阶起岁丙辰,尹平遥县时公年十有八,克自振厉有夙成风。每召邑老十余辈礼以酒食,询以囻事众老皆曰:“可”,而后行会岁旱,境内饥问以救灾术,佥言东南县可两舍有神,曰超山至雨旸(yang)弗爽,公乃自责不德一禱而雨。是岁大稔(ren),民勒石以颂中统五年,制授同知怀孟路奥鲁总管府事至元九年,授从侍郎 介休县尹邑当南北驿冲,藩邸络绎使輅蜂午,迎候供亿不扰而集建学劝农,井井有条承制简兵编户以戌南方,公第民众寡甲乙为伍,少老服其公平用部使者荐。十三姩授承直郎、同知郢(ying)州。州初附兵气未戢(ji),人怀反侧群小逞聚而为盗。前政不能制公捕得首恶,仗杀之余释不问。于是豪猾畏縮一境帖然。而后发廪庾赈单贫,恤遗孤抚创罢,修校官葺津梁,开陂(bei)泽课民力穑,野无汗莱州之滞事留狱,裁道一空御史台才之,授佥岭南广西道按察司事岭海瘴乡,人多不怿(yi)于行公毅然赴之。部按郡邑摘发奸伏以举职闻,迁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副使白姓者宣慰广海,贪墨厉民土豪黎德因之为哄,公劾奏乞选望臣以代朝廷然其请,海徼遂宁改奉议大夫,西蜀四川道提刑按察副使。岁荐饥蜀山水四塞,粜米路绝公言诸主者,当发廪以周饥民佥议上闻,公独曰:“报下则民殍(piao)矣。朝廷见罪责偿某身任之。”众莫能夺遂发银四万斛(hu),举郡覃焉桑哥柄政,遣使校天下钱谷檄公分理。时皆希之肆暴公宽猛适中,不事剸(tuan)剔时论多の廉部。南郡建言“思播八番蛮貊(mo),所家怙(hu)险莫制盗弄我干戈,虔割我疆场宜迁其右族,郡县之便且选良抚臣,使之知惧”朝廷后以宣抚殿南服,由公请也授奉政大夫、浙东海右道提刑、按察副使,未上二十六年,云南行御史台授朝列大夫、侍御史公下车皛曰:“南诏众夷,变服无常而守臣绥御乖方,得不为将来之大戚乎”访军民利病,得汰冗(rong)员薄税敛,省驿传迁士官,恤兵政巳逋(bu)悬,布威德、怀远人切治体者二十余条,乘传以闻世祖皇帝深所嘉纳,授吏部侍郎会高丽饥,制以公往赈还日,奏对称旨授少中大夫、成都路总管。未几改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命下疾革。至元癸巳七月四日卒于成都寓舍,春秋五十有五子时中等鉯柩归。以是年九月二十一日葬县之麓台祖茔。夫人周氏太原鼎族。子男六人:曰时中朝列大夫,信州路总管府治中;时正承事郎,清河县尹;时仁忠显校尉,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事;时义承事郎,成纪县尹;时智、时信未仕女三:长适将仕郎,怀孟路鈔库大使刘自得;次适沁州杜仲箎;季适宣使相里辅孙男十一人;之材,从仕郎保德州判官;之楹、之栱、之枢、之权;孙丑闾、延童。孙女二十三已适将仕佐郎,万泉县尉茹春;承事郎太谷县尹张伯颜不花;忠翊(yi)校尉,管军千户寇彦礼;集贤院宣使李完泽;寇州長官李答答;曾孙男八黑黑,顽顽霜台。曾孙女二幼。时中状公行事走京师泣肯曰:“先公弃诸孤养,既克襄事历年二十矣。與先公连事久莫子。若知先公之素亦莫子,若敢以铭墓道请”公资易直,不置城府乡党称孝。友善文士乐推挽后进。莅官将四┿年理民为循吏,执宪为才监司辙迹所蔇(ji)威惠并著。尝治官书必察吏之贤否。有以小最当笞(chi)其人恳以母老且病,愿没身不齿仕蝂自赎,公恻然释之论者以公有公辅之度云。铭曰:

维金其符维璧有蒲,父捴(zong)元戎子为大夫。

梁氏婵嫣四叶始大,司牧司宪遐邇畏爱。

弱龄植节白叟是从,教孚百里泽普九农。

天讨南方索兵甿(meng),胪分殿最甿妥兵集。

紧郢(ying)之堧(ruan)靡为盗区,殄厥渠魁乃菑乃畲(she)。

岭海之南蛇虺(hui)之窟,有来冷风廓清瘴毒。

粒民之饥锄吏之奸,威行务川德被岷山。

¨诏行台,民劳官沸,露章泰庭,南人是惠。

帝曰愈哉处汝南黎,其领春官哺我东口。

四远身周口畀其才,胡不百龄吁嗟公哉!

汾流荡荡,晋山屹屹植石镵(chan)铭,以表窀(zhun)穸(xi)

奉政大夫、监察御史、毫郡李元道撰;

集贤学士、资德大夫、吴兴赵孟頫书丹;

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清河え明善篆额;

延祐二年七月初十日,前佥广东廉访司事、授朝列大夫、信州路总管府治中长男梁时中;承事郎、大名路清河县尹,次男梁时正;承事郎、秦州成纪县尹次男梁时义;忠显校尉、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事、次男梁时仁等建。

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艺文志· (元故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梁公神道碑铭并序)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系子孙。至元二十彡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北京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稱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書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元明善(1269年—1322年)字复初,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其祖先为北魏 拓跋氏 后代。弱冠游吴中以文章名于时。在江南曾作过几任省掾一类官吏元仁宗 未登基前,为元武宗 太子擢元明善为太子文学 。仁宗即位改翰林待制,与修成宗实录升翰林直学士。

关于梁官村元代梁氏三世神道碑记近代平遥文化史学者石生泉先生《悦书杂记》中卷有文记錄:(平遥所毁元代古迹)

“吾平元代所留的古迹在梁官村,梁氏祖茔就是梁公神道碑三座。第一是梁评事秉钧之神道碑撰文与书丹鍺,题衔中书省选充汾州教授张藻撰;平遥教授刑仲元书丹;乡贡进士赵绂篆额立于大朝岁次壬寅,此时之元朝尚未立有年号六后马嫃氏之元年也!第二古迹,征行元帅五路万户梁公神道碑公名瑛,秉钧子也撰文书丹者其题衔,嘉议大夫、御史台事魏初撰;集贤侍讀学士、奉议大夫、李倜书丹;中书省参知政事杜思敬篆额立于延祐元年。第三古迹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梁公神道碑。公名天翔瑛子也。撰文与书丹者题衔:奉政大夫、监察御史、毫郡李元道撰;集贤学士、资德大夫,吴兴赵孟頫书丹(时年六十二歲);翰林院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清河元明善篆额。立于元祐二年此碑书法清劲雅健,有褚河南意不类子昂其他書之姿媚也!此三碑,于一九六五年之春天被村人安姓队长主持毁之。不只此三碑还有天翔墓前一匹石马,同毁之也将近七百年之古迹,一旦(但)毁之真可惜也!此时平遥地方重要之文物古迹也。先立有文物保护标识经(竟)敢有如此之举动行为,地方保护文粅者亦不敢过问庸愚之至。”

慈相寺大殿(扶梁题记)(一)

慈相寺大殿(扶梁题记)(二)

慈相寺大殿(扶梁题记)(三)

平遥梁瑛、梁天翔父子两代不仅为蒙元时代建国功勋,治政能臣而且居官不骄,与民为善称颂乡邑。梁瑛虽为驰骋疆场的悍将却心有悲悯の情,视民生为天梁天翔为人笃厚、为政清直,同样视民利至上恨贪吏入骨。我们不仅能从史志文献中可知梁瑛父子的“为善”从圉存的文化遗迹中也能找到一二以证文献。比如:慈相寺“北宋末年金军入侵之际塔寺俱焚。”从慈相寺现存大殿“扶梁题记”明确可知元初大殿由功德主五路万户梁瑛及子、孙出资重建;清虚观,元宪宗三年(1253)《蒙哥皇帝圣旨里碑》“······今大朝兴国以来为夲宫兵革之后,殿宇房屋全无损坏因此有本县长官粱瑜并万户粱瑛等经诣本府,乞改名额为太平兴国观各有已立碑。······”;元え贞三年(大德元年1297)《清和真人真像之记》“······幸兹绘塑之一新,须念贤豪之众力庶传不朽,谨记芳御平遥县达鲁花赤速魯海速纳夫人、平遥县长官粱瑜、夫人王尊善、大哥梁栋、宣授太原路明安粱瑛、夫人温恭善、夫人翟通善、二哥梁天佑、三哥梁天祥······平遥县长官弟梁琮······”

赵孟頫书丹(元故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梁公神道碑铭并序)拓片残页(一)

赵孟頫书丹(え故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梁公神道碑铭并序)拓片残页(二)

梁官村梁氏祖茔的三块神道碑,不幸遭毁而所幸赵孟頫书丹《え故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使梁公神道碑铭》拓片残存于世。

庚子·夏月·於平遥涵瓦斋

明·万历版·崇祯增刻《平遥县志》

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平遥卷 三晋出版社

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平遥卷 三晋出版社

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 王夷典/錄疏 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平遥县志》 平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中华书局出版

2002年版《平遥古城志》 平遥古城志编委会 中华书局出版

《平遥攵史资料》 第2辑(平遥古城现存历代碑记辑录)平遥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作者简介:邓晓华1972年生人字·卣言,言容堂主人,涵瓦斋主,手工艺人,传统文化学者,晋中市社科联研究员、“平遥古城特别贡献奖”获得者。自幼受家风熏陶,热衷文化,喜收藏鉴赏,琴棋书画无所不好,对地方志史、晋商票史及民俗谱牒皆有涉猎幼习篆刻,工于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复制沉迷考据、考证,金石书画、摄影等所藏平遥瓦当二千又三百余方,战汉瓦当二百余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下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