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象征和隐喻隐喻在欣赏中的作用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看懂电影中这些隐喻和象征你就成了大神。
  一部好的电影它可以愉悦你的心情,可以改变你的想法,甚至可以照亮你的生活。
  能成为这样一部好电影一定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电影中更深层的隐喻。
  也就是说如果每部好电影都能被你正确的解读,那电影的价值就不仅仅只是娱乐。
  《楚门的世界》就是用一个近乎残忍的故事,以一种寓言式的叙事,给了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回答。
  男主楚门初恋女友突然失踪
  溺水身亡的父亲似乎又出现在眼前
  他和绝大多数30多岁的美国男人绝无异样,这令他倍感失落。
  他也曾试过离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但总因种种理由而不能成功。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发觉自己似乎一直在被人跟踪,无论他走到哪里,干什么事情。
  楚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离这个他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
  但他却发现自己怎样也逃不出去。
  真相是这是一场被设计好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旷古未有的真人秀,而楚门就是主角。
  在楚门历经了人造的风暴、雷电、巨浪的考验后,承载着他走向真相的船,无情地撞破了那个蓝得刺眼的美丽但却虚假的天空。
  在那一刹那,一个神话结束了,一个阴谋被置于阳光之下。
  更为重要的是,这深深的撞击,证明只要人性尚存,心灵是无法被永远操纵的。
  影片上映于1988年,上映时真人秀还没有在国内盛行,在如今的媒介时代,各种形式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层次不穷,难道我们不会见到楚门的影子吗?当我们在狂热欢呼的时候,会不会想到那些抱着电视与楚门厮守的观众的影子。
  如此看来,《楚门的世界》作为一个时代性的操纵隐喻,不仅讲述了真实和虚假的边界问题,更重要的则是提醒我们走出时代的骗局,走近我们的心灵,在一种顽强的反思中,保有一份不那么时髦的自由。
  除了《楚门的世界》这样有厚度的电影能让人领会到深刻的隐喻,也有轻松的动画同样教会我们如何成长,《千与千寻》就是一部这样的动画。
  《千与千寻》并不仅仅是一位少女跟随父母闯入异乡的奇异梦幻,它还代表了一代日本长辈嘱托年轻人的警示之梦。
  千寻可以说代表着所有刚要踏入社会的年轻人:
  1,要承受不知何去何从的惶惑感,笨手笨脚地试着进入社会这个大机器成为有用的一员。
  2,面对名利、物质等等诱惑。
  从电影刚开始千寻在汤婆婆那里签约的时候,本来签的是自己的本名荻野千寻,而后被汤婆婆改为“千”。就预示着她要经历一些不寻常的事。
  刚进来的千寻,懦弱胆小,娇惯任性,那个时候千寻还是一副小孩子的摸样,没担当没责任感。
  但是在这个世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千寻,她变得坚强勇敢,体贴无私。到最后,千寻不仅成为了汤屋的楷模,同时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也始终保持了真正的自己,所以她不仅救出了爸爸妈妈,也解救了无脸男、小白等人。
  而整部影片白龙一直嘱咐千寻,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
  最后失去名字的白龙在千寻的帮助下想起了自己的真名,从而又重新蜕变成了自己。
  这就要告诉大家,名字是自我的契约。
  当人与社会之规则立约,常常忽略了与自我的契约而丧失自我。
  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内心坚定善良,就能获得成功。
  其实说到隐喻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阿甘正传》中的那根羽毛。
  影片中关于飘舞的、洁白的羽毛的艺术处理也使得影片无比精彩,可谓是所有电影中重量最轻的道具,但在影片它却起到了很重的分量。
  如果说阿甘的经历映射着美国几十年的变迁,那么影片中从头至尾所出现的那片羽毛便象征着阿甘戏剧性的一生。
  羽毛虽然柔弱但它却能在最强的风中尽情搔曳,即使有一天落在了地上,它也终究会被再次吹起,它的飞翔就如同阿甘对于热爱生命的执著奔跑一样永远不会停息。
  主人公阿甘一直都在听别人给他的命令,听妈妈的,听长官的,听珍妮的,他们就是阿甘的风,但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可能不聪明,但他很努力,努力做到别人希望他做到的事。
  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很重要的三个朋友,珍妮、巴布和丹中尉,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那么的令人叹息,他们都是阿甘生命之路中至关重要的伙伴,而阿甘就像是那枚飘摇的羽毛,见证了这一切之后渐行渐远。
  有了孩子的阿甘在自己当年第一次上校车的地方送小阿甘上校车去上学,就像当年阿甘妈妈送阿甘上学一样,同样小阿甘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从小阿甘书中落下的那片洁白的羽毛象征着希望的高飞,就像阿甘一样满怀希望去面对未来。一阵风吹来,它又开始迎风飘舞……
  小小的羽毛道具,揭示了阿甘成功的“秘诀”,更给了观众足够的思索和想象空间,使每一个观众都感到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
  影片结尾处随风漂浮的羽毛更是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和思考:广袤的天空中,一个人的生命羽毛是“命中注定”,还是“随风飘零”,没有定数,人要想摆脱过去,就要不停地往前跑,阿甘的这句名言就是影片主题的最好的诠释。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将精华都浓缩在短短的几小时中,而隐喻和象征则更是一部好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如《阿甘正传》中那跟漂浮的羽毛、《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急切想穿上长裤的雷纳多&阿莫鲁索都是经典的隐喻,当看到这些,也就会让人联想到接下来的美丽传奇。正如当你看到Audi Sport logo时,激情的一天即将迸发,狂暴的动力也将由此开始,而且这些都将在轻松的驾驭中任由你改变,这一切都源于Audi Sport的那一抹红……
  奥迪从诞生之初就与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一直将Sport运动精神延续到了现在,到手的冠军也数不胜数,WEC、DTM、WRX、勒芒24小时耐力赛等各种比赛中都能看到奥迪领先驰骋的身影。
  当然,这也完全不用奇怪,在对赛车考验最为严格的勒芒比赛中,Audi Sport更是疯狂发力,在年的14年时间里,奥迪几乎包揽了全部冠军,考验的不仅仅是人和策略,更重要的就是赛车本身,只有性能最优异、品质最稳定的赛车才能成为最终王者,要知道这是要尽可能用极速跑24小时,对车辆的考验可见一斑。
  所有带有Audi Sport标志的车型都具有这一赛车血统,就拿国内刚刚上市的RS6 Avant来说,其加速性能绝对够让其它对手胆寒,0-100km/h加速在3.9秒内就可以完成,这绝对是接近超跑的水平,但却出现在了一辆旅行版A6上,因此也被称为大家称为陆地最强旅行车。
  缘何会有如此优异的成绩,从动力系统上就不难看出,其发动机功率高达560马力,峰值扭矩更是达到了700牛米,在1700rpm便可全力爆发并一直持续到5500rpm,区间高达3800rpm,真可谓随叫随有,见谁灭谁,留下的仅有Audi Sport过后那一抹红……
  源于赛事、精于赛事、强于赛事!!这一直都是Audi Sport的写照,在比赛中不断强大自己,并将丰富的赛事经验运用于量产车中,缔造着更多的陆地传奇,Audi Sport品牌也会随着这抹红色,越走越高、愈行愈远!
  其实很多事就是这样,当你看懂羽毛的隐喻,就说明你已打开了通向电影高阶的大门;当你看懂Audi Sport标识就意味着你与无限激情和澎湃动力近在咫尺,就这么简单!
  【内容转载自网络】
  创意&推广&六层广告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社会山已经建设和建成的百万平米中;除了别墅和花园洋房;还包...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伊迪丝·华顿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象征与隐喻探析——文学论文
中州期刊网服务项目:论文发表,论文代发,毕业论文,论文格式,发表文章,期刊投稿
全部期刊分类
您的位置: >
伊迪丝·华顿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象征与隐喻探析——文学论文
&&& 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摒弃了作者以上流社会为背景的惯例,而将笔触伸向了下层社会的生活,被认为是华顿写得最好的悲剧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小镇农民伊坦·弗洛美与妻子细娜以及妻子的表妹玛提三个人物之间的爱情与生活的故事,理想与现实、家庭与爱情之间的矛盾渐渐酿成了人物的悲剧。这部小说,华顿频繁采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对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对小说结构的层次性来说更显意义。大量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贯穿于文本中,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也揭示了小说蕴含的深意。透过这些意象,华顿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暗语”式交流,让读者从这些反复出现的意象中揣测作者的意图,揣测小说人物的命运。下面将择取几个典型意象来作分析。
一、云杉树
&&& 云杉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其象征隐喻意义不容忽视,既代表了对于爱情的抒发,也代表了对于爱情或者说是私情的遮蔽。
&&& 前者如小说中的第一个场景,玛提参加完舞会,伊坦来接她,回家时就路过云杉,在云杉的阴影下,或许是伊坦内心情感的难以掩抑,或许是他看到舞会中有一个男人邀请玛提跳舞而玛提没有拒绝,反而欣然接受激起了他强烈的情感涟漪,伊坦在云杉之下轻轻挽起了玛提的胳膊,这一动作显示了他内心对于玛提的亲昵与怜爱。云杉枝繁叶茂,四周的光线被隔断,在这阴影之下,在这几乎看不清玛提脸的黑暗里,伊坦非常渴望能轻轻用脸摩挲玛提的围巾,并像现在一样,两个人安静地站一晚上。当伊坦挽着玛提时,玛提也没有拒绝,可想而知,她也是十分渴望着伊坦的爱。此刻,二人虽未明确表达爱意,但从这些细微的动作中已经看出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这里,云杉成了伊坦和玛提爱情的见证,成为他们抒写爱情的环境,这应该是二人最快乐的时间,最自由的场所。后来,当玛提被迫离去时,他们又路过云杉,此时的伊坦再也压抑不住内心对玛提的爱,爱的堤口终于爆发。而云杉又成为这场表白的见证。
&&& 后者,云杉作为爱情的遮蔽是因为伊坦和玛提的爱情是不符合传统道德的,是不应该发生的,但又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愫。所以,这里,云杉成了他们爱情的遮蔽,也为他们的爱情蒙上了一层悲剧气息。小说中,在云杉下,玛提曾产生过要和伊坦一起自杀的想法,在同样的情状下,伊坦同意了,并贸然采取了行动,导致自杀失败。华顿自幼在贵族教育下成长,明白传统道德根本容不下婚外情,但她对莫顿又难以割舍,这使她对婚外情的态度始终处于矛盾状态。所以,在小说中,她让伊坦和玛提在云杉下流露爱意,但又以云杉来遮蔽这份不受传统道德认可的情感。这正是其矛盾爱情观的体现。
二、红色的玻璃盘子
&&& 小说中写到了一个颜色亮丽的红色的玻璃盘子,它是细娜和伊坦结婚时,细娜的亲戚送给她的礼物,象征着二人的婚姻,实质上说是象征了二人名誉上的婚姻。因为婚礼过后,它便被束之高阁,被放在了一个阴暗的角落,从未被实际使用过,这恰如二人名存实亡的婚姻。小说有一处颇有意味的情节,细娜因事外出,伊坦和玛提有了第一次单独相处的机会,玛提将红色的玻璃盘子从柜子中拿出来,却被猫打碎了。作者这样设置,且将其放置在小说发展的关键处,正是要暗示伊坦和细娜不堪一击的婚姻。当细娜看到破碎的盘子,脸上流露出了痛苦而憎恨的表情,并怒意责备玛提打破了她最珍贵的东西。很明显,在细娜眼中,这个盘子是她和伊坦的婚姻象征,是她拥有伊坦的权力象征,随着盘子被他人动用,她的权益也遭遇侵犯,而盘子的破碎,则象征了她的婚姻也将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所以,细娜要赶走破坏自己婚姻的玛提,她不允许任何抢走伊坦,威胁她的婚姻。整部小说中,细娜的表现都比较平静,但只有面对她珍爱的红色盘子被打破,她才表现出难以压抑的情绪波动,为逝去的容颜和受到威胁的婚姻而哭了。现在,她只剩下了一具躯壳,&失去了青春与爱情,这时那个伊坦眼中的巫婆变得异常可怜起来。
三、光影与色调
&&& 创作《伊坦·弗洛美》时,华顿十分注意对光影和色调的合理运用,以光的明暗、色彩的深浅呈现出鲜明的视觉感,用以刻画和烘托人物。比如细娜,处于身体病态和婚姻不幸中的她,总是与灰暗的色调、阴郁的光景相系,而让伊坦觉得“连细娜这个人也由一个咄咄逼人的实体褪成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子”的自由、快乐、充满希望的玛提则总是与温暖的色调相系。这一手法的运用以鲜明的对比隐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一般而言,灰暗的光影与色调常常烘托着死亡、病态、年老、精神萎靡等状态,在小说中,处于死亡婚姻中的细娜在和伊坦结婚后七年就在外貌和精神上充满病态感,文中涉及到有关她的状态,脸是“毫无血色”,眼睛是布满“皱纹”,头发是“稀疏”,眼睫毛也“掉光了”,而且还因哮喘病睡姿也十分“难看”,这些描写让人不免倒吸凉气,老态龙钟的生病体征完全与细娜35岁的年龄难以相仿。而相形之下,文中对于玛提的描写则布满明亮温暖的色泽,让人感到温馨甜美。华顿写到玛提的脸就如同那映在“晚霞中的窗户”,如同“白雪发出的纯洁的光”,而她系头发的发带也是充满暖意的“深红色”,当伊坦和玛提独处时,火炉映在玛提的脸上,她的脸“变得更红了”。华顿对玛提和细娜的描述呈现出两极化倾向,在明亮与灰暗的对比中隐喻了两位女性人物形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征。
&&& 而伊坦,作者赋予了他更多的色彩是黑色,从他的外表到内心,从生活的环境到生活的细节,黑色似乎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伊坦身上所承载的绝望与悲凉,和他悲惨的命运。小说中写到,玛提在明亮的教堂里跳舞,而相对应的,伊坦则在黑暗处静悄悄地看着她。舞会结束后,伊坦追赶玛提跑过去,但直到“云杉的阴影处”才追到了她。他们两个人就在这样的阴影中交谈,甚至因为光线太暗,他都看不清玛提的脸。而直到深夜,伊坦才陪伴着玛提摸着黑回了家。这一切的叙述都显得灰黑而无色彩,甚至在伊坦心中有着美好回忆的池塘也被叫作“阴影池”。伊坦最后承受不住妻子所施加的压力,将玛提送走了,在送别这一情节中,夜幕如同“黑纱”,黑暗依然是主色调,代表着死亡和绝望。伊坦逃脱不出婚姻的桎梏,而玛提也只能成为伊坦生命中的昙花一现。
四、鸟与房子
&&& 小说中还出现了鸟与房子的意象,它们同指性地都象征着人物的命运。华顿在文章中常将玛提与鸟的意象相系,在伊坦眼中,玛提就如同鸟儿一样在林中忽隐忽现,充满了不可捉摸的意味,而同时鸟又是自由与快乐的生物,它于林间自由飞翔,自由歌唱,如同玛提的心与灵魂一般。当伊坦和玛提夜间单独相处,玛提做针线活时,伊坦又觉得她手上的织物正如同一对鸟儿在上下摆动、盘旋,而玛提的声音也似乎变成了如夜莺般美妙的甜蜜的女高音。更颇富深意的是,自杀事件后,渐渐恢复知觉的伊坦首先听到的竟是鸟儿和田鼠混杂在一起的声音。之前提到的伊坦和玛提单独相处的夜晚,有一只猫一直盘踞在细娜常常坐的椅子上,眼睛紧紧盯着他俩,似乎是在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无论是鸟儿还是田鼠,都作为猫的食物链下游而存在,是猫捕食的对象。而当鸟儿和田鼠失去了自卫能力,它们就只能祈盼猫的仁慈了。这里,华顿以鸟儿和田鼠隐喻了伊坦和玛提二人真心的爱恋在细娜家庭权威之下的失败,他们终究无法获得幸福。
&&& 伊坦的房子象征了伊坦的性格:孤独、封闭。房子是伊坦的祖辈留给他的,地处偏僻孤独的山坡上,与镇上其他居民的住处相隔离,它蜷缩在空空荡荡的天地间,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孤独”的农舍。如同伊坦一般,孤独地生存,与外界世界闭塞不通,不善与人交流,镇上只有一两个老人会留住与他说话。另外,小说中还提到伊坦的房子其实是残缺不全的,正常新英格兰的房子是包括正房和后厢房的,伊坦的房子失去了L型的后厢房,而这正是农舍的实际性的中心,这一残缺的背后不仅象征了伊坦残缺的身体,而且象征了伊坦一直生活在一种残缺的模式中。人物的悲剧性由此显现。
参考文献:
[1]伊迪丝·华顿.伊坦·弗洛美[M].吕叔湘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向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潘建.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2(1).
[4]EthanFrome,&A&Norton&Critical&Edition,&Edited&by&Kristin&o.Lauer&and&Cynthia&Griffin&Wolff,&NewYork.&London:W.W.Norton&Company,1994
[5]Cynthia&Griffin&Wolff:&A&FEAST&OF&WORDS:&The&Triumph&of&Edith&Wharton[M].&Camden&House,1977.
上一篇:下一篇:
/ 022 / 033 / 044 邮箱:
/ 022 / 033 / 044 邮箱:
投诉电话:03 73-5939925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新闻动态News当前位置:& > 杂文
《隐喻文化学》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
作者:赵维森
  赵维森:《隐喻文化学》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
  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
  关于隐喻与宗教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从宗教观念的产生,还是从宗教文化的深层结构,抑或从宗教的表现形式来看,隐喻都是宗教最重要的构成因素。
  在展开具体论述之前,先对本章中“隐喻”和“象征”两个术语的使用作一交代。
  本章旨在论述宗教文化和隐喻的关系,但在标题和下文具体论述中,多数情况下用“象征”这一术语替代了“隐喻”这一术语。如前所述,隐喻和象征虽然在本质与表现形式上都有相同的一面,但一般情况下(至少在理论上)二者的界限还是清晰可辨的(参阅第六章第一节“隐喻和象征”)。因此,严格地说,宗教和隐喻的关系不等于宗教与象征的关系。之所以用“象征”替代“隐喻”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第一,历来讨论宗教文化者,多言宗教与象征的关系,极少言宗教和隐喻的关系。所以,本章用“象征”替代“隐喻”为取得与历来相关论述用语上的一致性。第二,就隐喻和象征的原始意义而言,隐喻的存在领域主要是语言符号及其文化领域,而象征的存在领域主要是视觉符号及其文化领域。鉴于宗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视觉形象,因此,象征较隐喻更切近宗教文化的实际表现形态。第三,隐喻中主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只是相似性关系,而象征中主体与象征体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相似性关系,也可以是邻近性关系。而宗教文化中的可见之物与其指涉的不可见之物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相似性和邻近性两种关系,因此,象征的结构与宗教的结构更具有一致性。第四,在隐喻研究史上,一直存在对隐喻的广义理解,即认为不仅存在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也存在建立在邻近性基础上的隐喻(实际上是转喻)。亚里斯多德就是这样理解隐喻的:“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的,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①卡西尔一方面指出,隐喻“即指这一概念只包括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只要彼思想内容在某个方面相似于此思想内容,或多少与之类似。”另一方面又说:“我们发现一种实际上可以称作消除特别差异的规律在这里运行着。整体的每一部分就是整体本身;每一个样本即等于整个的种。……这里人们一定会想起可以称作语言和神话‘隐喻’之基本原则的‘部分代替整体’原则,全部神话运思都受着这条原则的支配,都渗透着这条原则。”②所以,从广义的隐喻而言,隐喻和象征的内部结构又是一致的、重合的。对象征与宗教关系的讨论,同时也是对隐喻与宗教关系的揭示。鉴于此,除了本章第一节外,其余各节涉及“隐喻”术语者,均以“象征”替代。
  在所有人类文化形态中,宗教与象征(也即宗教与隐喻,下同)的关系最为密切。宗教文化是最为典型的象征文化。宗教与象征的必然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①亚里斯多德:《诗学》第20章,网络电子版。
  ②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6月第1版,第109页。
  第一节 宗教观念的产生和隐喻思维的关系
  宗教是怎样产生的?这是宗教学研究中一个歧异纷争的问题。自然神话论认为,宗教的来源及其最早的形式为自然神话,尤其是星辰神话。在他们看来,神话和宗教中的神,都是自然物的人格化,尤其是较大的星辰的人格化。以孔德为代表的实物崇拜说认为,在整个人类历史的神学时期实物崇拜是宗教的最早的阶段,以后发展为多神教和一神教。而以泰勒为代表的万物有灵论则认为,在祖先崇拜、实物崇拜和自然崇拜之前,已有万物有灵的崇拜。因此,万物有灵崇拜乃是一切宗教的源泉。斯宾塞则坚持祖灵论或鬼魂论,认为对于死去祖先的灵魂(祖灵、鬼魂)的崇拜乃是一切宗教的出发点,祖先崇拜乃是一切宗教的基础。罗伯特森?史密斯和弗洛伊德主张,图腾崇拜不仅是一切宗教的起源,而且是一切文化、道德和社会组织的起源。前万物有灵论者认为,万物有灵信仰并非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在原始人信仰万物有灵之前有某种更原始的宗教形式即“前万物有灵论”,其典型形式是巫术,于是,主张把巫术作为宗教的起源。①
  ①参阅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51-73页。
  尽管诸多宗教起源理论歧异纷争,但它们都直接或间接的认同了宗教起源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这就是以神灵为中心的宗教观念。众多宗教起源理论的纷争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宗教的原始形式或最早的宗教行为的认识不同而已。在我看来,力图确认宗教的原始形式或最早的宗教行为是必要的,但不是宗教起源理论探讨中的实质问题,因为宗教行为受宗教观念的制约,有了一定的宗教观念才会产生一定的宗教行为,而不是相反。所以,对宗教起源问题的思考,应该还原为对宗教观念起源问题的思考。对宗教起源的核心问题确定以后,我们会恍然醒悟,原来宗教的起源问题并非深不可测,莫衷一是,其共同的答案已昭然存在于各派理论中,这就是各派理论都认同的宗教以神灵观念为核心和基础。
  至于早期宗教观念――神灵观念的产生,也不必繁琐地考证它具体产生的时代和基于人们的哪种具体实践行为或经验,因为早期人类的神灵观念是由多重因素促成的,它既受当时人类特有心智的制约,又受多种实践经验的影响。在这一问题上,学界并无实质性的争论。所以,对宗教起源的研究,应该追问的核心问题是,神灵观念是如何产生的,神灵观念才是宗教产生的根源。
  神灵观念的产生与隐喻思维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神灵观念的产生与早期人们主客体意识的缺乏和在身体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主客体意识的缺乏,在早期人类的眼中,人与自然万物是浑然一体的。人正是在万物一体的意识水平上展开自己的心智萌芽的。由于人对自身身体运动、生命的观察体验较之对身外之物的观察体验具有优先性、直接性、频繁性、深刻性的特点,所以,人类心智的最初萌芽表现为对自身的关注。身体不仅成为人的第一个认识对象,而且成为认识其它事物的媒介,成为人类最早的“语言”。人最初赤裸裸地站在世界面前,他理解世界的唯一媒体或途径是他的身体。人们用身体来理解世界、为世界命名,于是世界现在变成了他的身体,变成了庞大的“人体式”大地。这种“人体式”大地最初出现在语言的创制中,山有“腰”、有“首”、有“脚”,针或土豆都可以有“眼”,杯或壶都可以有“嘴”,耙、锯或梳都可以有“齿”,任何空隙或洞都可以叫“口 ”,麦穗有“须”,鞋有 “舌”,河有“咽喉”,任何事物都有“心”……这种以己度物的命名方式将一切对象物拟人化了,赋予了无生命物以人的生命特征和灵性。这种将世界神圣化的生命冲动到了神话时代,则进一步系统化、扩大化,发展到整个宇宙世界的人格化。于是,宇宙天地就成了一座万神殿。这种将宇宙天地变成万神殿的心智能力正是建立在事物间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思维。
  不过,人们通过隐喻思维的拟人化机制给万物命名和以神话解释世界的活动,虽然赋予万物以灵性,但并没有直接导致神灵观念的产生;或者说,基于身体经验的隐喻思维虽然导致了万物有灵论的萌芽,但它不是人们对神灵物的自觉确认的结果。神灵观念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做梦现象的体验认识。早期人们缺乏对做梦心理的基本知识,做梦的经验――作为“精神”的“我”离开肉体到处游荡,或肉体虽死去但灵魂不灭(逝去的亲人或祖先在梦幻中出现)――使人们对人自身产生了肉体与灵魂二元并存的坚定信仰。在早期隐喻思维注重直观推演的影响下,人们进一步坚定了以下信仰:既然具有实体形态的人具有灵魂,那么一切具有实体形态的生命也该都具有灵魂。加之人们对自然界众多骇人现象的无知,人们便自然想象这些现象都是隐藏在事物实体背后的灵魂主宰的结果,这样,人们便不仅认为一切生命物具有灵魂,而且一切无生命之物背后都隐藏着灵魂。灵魂是不可见的,但它主宰着一切可见事物的运动变化、主宰着可见世界的一切事务。所以,灵魂观念的产生必然导致对灵魂的恐惧、信仰和崇拜。
  说宗教起源于对星辰的崇拜也罢,对祖先的崇拜也罢,对图腾的崇拜也罢,对自然物的崇拜也罢,抑或认为宗教起源于巫术也罢,归根结底都说明宗教起源于对灵魂的崇拜。对灵魂的崇拜是所有宗教起源的共同根基,至于不同民族的宗教最初具体起源于对哪种神灵的崇拜则与不同民族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等直接相关,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具体崇拜对象形式。
  第二节 宗教世界与象征形式的同构性
  宗教与象征的关系还体现在,宗教世界与象征具有同构性。
  一、象征的本质及其结构
  就西方传统文化来看,对象征结构的最初理解是与哲学的旨趣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对象征结构的理解是与对世界本原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的始基说、理念说或无限说等就是象征主义最早的哲学源头。
  在希腊人那里,自然世界中的一切具体的特殊的事物都只是普遍本质的体现,都是“始基”――无限性的物质本体或精神本体――的具体化或现实化。“始基”说在古希腊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而集大成者无疑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表示的是一个二元论性质的世界结构图式。在这个图式中两个基本的同时又是对立的层次是现象界(自然世界)和理念界(本体世界)。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多与一、有限与无限、现象与本质、真实与虚幻、短暂与永恒、此岸与彼岸之间的关系。从他把理念视为绝对真实的实在,而现象却是不真实的存在这个观点来看,这个图式具有神学的意味,这种观点本身是哲学意义上的象征主义。因为,现象与本质(实体)所构成的统一体实际是一个象征结构体。①
  柏拉图还提出了“分有”概念,用以说明现象世界与精神世界、理念世界是如何沟通的。“分有说”认为个别事物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它“分有”了理念。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是“分有”理念世界的结果。在柏拉图看来,如果在美本身以外还有其它美的东西,这东西之所以美,就只能是它分有了美本身。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分有”论都在说明,世界的本质表现为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对立关系,即是多与一、具体与抽象、现象与本质、世俗与超越、现实世界与神秘世界、精神世界的关系。“始基”是最后的“一”,是最高的“无限”。“无限”就是理念,是一切的本原,而它本身没有本原。如果说理念是一、本质、概念、抽象、精神,等等,则一切感性事物是由理念所决定,因而是多,现象、有限;一切的“多”、“有限”都要回归为“一”、“无限”或超越的精神。因此,无限与有限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即一切“有限”都体现了“无限”,而“无限”亦要通过“有限”来彰显。这就意味着任何现实的东西都是本体(始基)的象征形式,因为象征即以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的意义,有限与无限组成象征意义结构中的两个基本层次,这正是象征的结构特点。②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分有”观奠定了西方人关于象征的本质与核心――意义与超越性――的共识。卡西尔即是在这个意义上把象征与无限联结在一起。他指出,无限 “是艺术的真正的确实也是唯一的主题。美则被看成是无限的一种象征表现”。又说:“令人惊叹的东西,不可思议的东西,神秘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诗歌形式所承认的唯一题材。”③鲍桑奎认为象征是感官形式体现了看不见的实在的观念。因此,柏拉图对于世界的看法就是象征主义的,因为柏拉图“是以鼓吹自然和智慧(或者说感觉和精神)的二元论的先知身份出现的。这种二元论可以说产生了这样的作用:把整个可以知觉的宇宙变成了各种理念的象征”。总之,有限与无限构成象征的内在结构,而意义与超越性是象征的最重要的品格。
  ①②③何林军:《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第50页,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二、宗教世界与象征形式的同构性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不论从历时的角度由原始宗教到现代宗教看,还是从共时的角度由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以及不同民族的具体宗教形态看――都拥有一个关于世界的共同认知图式,即世界是由神圣和世俗两重世界构成的。尽管对神圣和世俗两重世界的表述乃至理解有所不同,但对于宗教世界的基本结构在于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对立的认识则是相同的。因此,宗教世界的结构与象征形式具有同构性。这种同构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宗教的世俗世界是可见的、在场的、现象的此岸世界,因此与象征体具有同一性质;宗教的神圣世界是不可见的、不在场的、意指的彼岸世界,因此与象征指涉的意义世界具有同一性质。
  其二,在宗教中,世俗世界一方面是神圣世界的投影、派生物,另一方面又是神圣世界得以确证其存在和彰显的媒介;而在象征中,象征体一方面受象征主体(主旨、意义)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象征的主旨、意义得以实现的途径。
  其三,在宗教中,世俗世界的一切现象、一切事物只有超越自身的存在、表征着一个先于自己、决定自己的超验世界时,才获得其存在价值;在象征中,象征体虽然是一个具有自在性的事物、现象,但如果它仅仅表征着自己的存在,则不能成为象征体,所以,它也必须同时具有超越自身的品格――只有当它超越自身以可见的形式指涉某个不可见的意义世界时才实现了其象征的功能。可见,宗教世界与象征形式的通约性在于:二者不仅具有共同的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而且具有共同的超越性品格。
  对宗教与象征的亲密关系,西方学者有众多论述。如利科就认为,象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作为神的一种原始符号,任何象征最终都是“一种人与神之间联系的表现形式”。①加拿大弗莱也说:不同的宗教只是在教义或观念语言上显示差别,而象征则构成一种普遍的语言成分;历史上,宗教总会建立起一个理解的体系,赋予种种形象以不同的象征性含义;这种特性不管遇到人们意识多么强烈的抗拒,终究会以无意识形式顽强延续下去。①由此可见,将终极力量人格化(拟人化)成为各种宗教学说的共同特点,由于圣界被人格化了,人类被视为圣界的象征就毫不令人奇怪了。因此在宗教中,象征几乎成了人们观看世界的唯一方法。
  在中世纪,象征首先是神学的,然后才是哲学的、美学的。赫伊津哈指出,没有比圣保罗的那句格言更能体现中世纪的心态的了:现在我们是在黑暗中隔窗相望,但此后我们将面面相对。这意味着,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其本质都是为了抵达另一超越的世界。人的感知觉越是凝神于绝对的“一”,就越感到万物生发,也就越容易进入一种永恒的程式化的信仰之中。
  ①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223页。
  正如美国的威廉?詹姆斯在《各种宗教经验》里说:“培养我们与造物之力息息相关的感受,我们就更能直近万物。……当我们在上帝中目睹万物,并向他供奉所有,我们就将领略普遍且超然的意义表述。”①这样一种内心的确信是宗教象征主义之所以在中世纪异常繁荣的心理基石。赫伊津哈也说:“在中世纪,人们如想了解事物的本质或理由,他们既不会探究它,去分析其结构,也不去追索其起源。他们只会仰首天空,相信自有理念昭示”。“这种把一切都归约到某一普遍类型上去的倾向,可以看作是中世纪精神的一个根本缺陷,因为这就不能获得辨明和描述个性特点的能力。”②最能体现极端心灵主义或唯心论基本特征的是那种把具体事物归为抽象观念的倾向:在中世纪,一切现象、精神、甚至情绪,都似乎成为同源共性的实体,在上帝面前都有共同的本质、同样的存在理由和意义。人们确信,在上帝那里,没有什么是虚无的,所以,万事万物之中都存在一种先验意义并寻求表达自身。所以,在中世纪人们的思维中,宗教象征主义的态度远比因果求证的理性态度更为确凿。③
  第三节 象征――对不可言说的言说
  象征与宗教关联的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宗教内容的超验性超越了日常概念语言表达的范围,成为“不可言说”的对象。而对“不可言说”予以“言说”的最佳策略正是背离日常概念语言规范的象征、隐喻表达方式。
  维特根斯坦曾对“不可说” 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提出:要“为思维划定一条界线,或者不如说不是为思维,而是为思想的表述划定一条界线”。因为,思维中存在着“是可说”,即可用逻辑性思维的概念所表达的东西,也同样存在着“不可说”,即不可用逻辑性思维的概念表达的东西。那么,“不可说”到底是什么呢?他指出:“确实有不能讲述的东西,这是自己表明出来的,这就是神秘的东西。” 他一方面认为这“不可说”的是神秘的东西,另一方面指出:“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世界是怎样的并不神秘,属于“可说”的,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才是神秘的,属于“不可说”的。④维特根斯坦“不可说”的对象包括一切超越感性经验范畴的、不可论证的以及情感的、潜意识的等非逻辑性思维对象,宗教的对象世界自然也在“不可说”之列。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提出:“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⑤
  ①②赫伊津哈著,刘军等译:《中世纪的衰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页。
  ③参阅何林军:《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第68-70页,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④⑤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序,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4、23页。
  即对不可用逻辑性思维的概念表达的东西,就不要企图去表达它。维特根斯坦将这些“可说”和“不可说”的东西,提升到哲学的根本问题的高度来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但他所谓要对“不可说”的东西只能保持沉默的态度,似乎过于消极。而瑞士当代神学家奥特则认为,上帝虽然在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之列,但言说上帝是所有宗教徒的内在冲动。那位全然不可规避地围浸我们精神的上帝是不可言说的真实,因此,言说从四面八方围浸着我们的只是上帝的不可知性。如果人们必须对无法言说的保持沉默,那么,人们显然必须对“真实”沉默,因为不可言说的东西恰恰包涵了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真实。但是要害在于:这些真实如此直接地在我们之间和我们身上,以至于我们终究不能对它沉默。所以,只要人类和世界真实存在,言说的冲动就永远存在。这样一来,如何言说的问题就变得相当重要。奥特对此问题提出了双重解答:其一,我们只能以象征的方式言说上帝,因为象征“所说的(意蕴)多于它所说(出)的东西”。①这一点属于象征的本质;其二,我们只能以祈祷的方式言说。象征就是构架在言说与“不可说性”的神秘之间的桥梁,甚至对于宗教徒来说,象征绝非如数字符号之类随意选择的“替代符号”,而始终是“实体象征”。Thomas J.J. Altizer在相同的意义上也指出:“世界通过象征而向人类经验和理解开放。……虽然宗教通过象征来表达自身,但宗教象征并不能等同于象征本身。因为宗教象征使人明白一个展现在人类经验中的超越性现实。只有通过宗教象征,现实才能向人类敞开。”②佛教虽然在形与神关系上主张重神轻形,但并不完全否定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神道无方,触象而寄。”(慧远《万佛影铭序》)
  ①②转引自何林军:《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第69页,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关于哲学有正、负两种研究方法的论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象征、隐喻是对“不可言说”的最佳言说策略。其基本观点是:第一,哲学所应当亦能够言说的范围包括了“可思议者”与“不可思议者”两个层面。在冯先生看来,人类可能的认识对象包括三类:只可感觉而不可思议者即具体的感性事物、不可感觉而只可思议者即抽象的理或共相、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如“大全”。哲学形上学不仅应当能够对于可思议的抽象的理或共相加以言说,而且应当能够对于不可思议的“大全”加以言说。而且正是对于“不可思议者”的言说才代表了哲学形上学最重要的内容。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对于不可思议者之思议、对于不可言说者之言说,方是哲学。”第二,由此,一个完全的形上学就应当包括“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这两种哲学方法。“正的方法”亦即逻辑分析方法,“负的方法”又名之为直觉主义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从讲形上学讲起”,所以可谓之为“正的方法”;直觉主义的方法“从讲形上学不能讲讲起”,所以可谓之为“负的方法”。冯先生指出:“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但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 “清晰”显然代表了理智或曰逻辑理性的要求,而冯先生眼中的“哲学的最后顶点”则是对于超越理智的不可思议言说者之思议言说,因而以逻辑理性观之显然具有某种神秘主义的色彩:“负的方法在实质上是神秘主义的方法。”第三,就中西哲学思想传统而言,“正的方法很自然地在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负的方法很自然地在中国哲学中占统治地位。”在西方逻辑分析方法构成基本的哲学方法,但“从未见到充分发展的负的方法”;反之,在中国哲学史中正的方法从未得到充分发展,负的方法却成为主流。在冯先生看来,这在道家和佛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老子言“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庄子述“堕肢体,默聪明,离形去知”;佛家进一步发展出禅宗“静默的哲学”,为求般若智与第一义,取中正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之法,反诘暗示,机缘棒喝,破迷去执,直觉顿悟,因此都是并不直接论说“道”和“般若”是什么,而是通过对于经验和迷执的绝弃与破除使之得到“显现”。由此,中国哲学就以“讲形上学不能讲”的方式,恰恰道出了哲学形上学中最为核心的内容。①
  冯友兰的“负的方法”不仅仅指象征、隐喻的方法,但从他以佛家、禅宗、道家的形而上之运思为例来看,象征、隐喻显然是“负的方法”中重要的方法,因为在佛家、禅宗、道家的经典文本中充斥着最丰富的象征、隐喻性话语。象征和隐喻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意境,它可以在联想、想象的暗示之下,使人获得一种“不可言” 之言,不可思议之思议,甚至是意外之意、象外之象,从而把握逻辑性思维所不可能把握的不可思议、不可名状的东西。
  可见,象征和隐喻是打开宗教幽暗世界的窗口,是神灵显现的必经之途,是人与神沟通的超语言,是人类抵达彼岸世界的桥梁。本书在“哲学的必然是隐喻的”一节中指出:隐喻是以有限的符号形式对无限的指涉,是以确定的形式对不确定的多向度暗示,是本真显现的必经之途。实际上也是对象征在表达“不可言说”方面的重要功能的论述。可以参看。
  第四节 象征与圣经释义学
  宗教与象征的内在关系,最直接、最广泛地体现在宗教教义、宗教经典文本中。可以说,象征(隐喻)是宗教经典文本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因此,离开象征、不懂象征,就不可能理解教义,不可能走进充满神秘意味的宗教经典文本的奥义的殿堂。下面,我们仅以基督教的经典文本《圣经》为例,说明象征与宗教经典文本解读的必然联系。②
  ①本段材料及引文参阅郑飞:“负的方法”与“不可言说”,《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②本节以下内容引自何林军:《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第79-82页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只作了部分文字的增删。引文的注释也用何文原注。
  一、象征释经法的历史
  象征作为一种释义方法,并非开端于中世纪的神学家,而是最早由希腊思想家提出,最先是他们在用字面意义解释希腊神话的过程中遇到解释不通的地方时而被迫采用的作法。后来经过一世纪斐洛等犹太学者和二、三世纪克莱门特和奥利金等基督教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在中世纪后期以前一直是主要的解经法。从《新约》中可以看出,耶稣基督和圣保罗等也是象征释经法的“专家”。福音书也记载,耶稣传道时经常喜欢引用《旧约》来自证。对《旧约》进行象征式、寓意式的理解,这在圣保罗的书信中也是经常的。①
  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是将象征释经法系统执行的一个人,其主要贡献在于奠定了圣经释义学的基调,即建立了把一切释为上帝之言的传统。他认为上帝是无限的,是绝对超验的存在物,也是万物的基础和源泉,即“万物之父”,②但是上帝对世界的作用必须通过一个中介。在斐洛看来,这个中介即“逻各斯”。逻各斯的中介性是指上帝虽是超验的,但并非沉默不言,反之,上帝在言说着。但“逻各斯”在斐洛这里主要不是指“言说”,而是指神圣的“心灵”,指“超验上帝的神圣思想 ”。③可见,在斐洛看来,一切言说都可被解释为上帝的圣言,而一切可见事物均可被视为上帝的象征(隐喻)式显现,由此他建立起对于《旧约》的隐喻(象征)解释系统。斐洛并且凭借象征释经法来沟通神学和哲学、信仰和理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完成对东西方(希伯来和希腊)思想之融合。其大量著作大多是在对《圣经?旧约》、特别是在对《摩西五经》中《创世纪》的象征(隐喻)解释之基础上构成的。为了说明宗教的教义,斐洛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至高无上的上帝这一终极存在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意义上都是摩西律法和希腊哲学真理的源泉,所以《旧约》中充满着的是象征性(隐喻性)语言。这种看法既给予阐释以自由,又容易导致具体解释行为中的随意性。④斐洛并且把这种象征(隐喻)释经法视为一种必须传授给人的“秘诀”,而不接受这种“神圣秘诀”的人所发出的只是“无聊的话语”。⑤斐洛对圣经的这种象征解释的作法,是典型地以圣经为一切解释的依据,而最终又回到圣经那里去;这不仅是一门专门学问――圣经释义学――的重要开端之一,而且在方法论上对于后来的释经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即把过去的隐喻(寓意、象征)解释法拉到宗教神学的方向上来。
  ①参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隐喻解经法”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②斐洛:《论语言的混乱》,引自[英]威廉逊:《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35页。
  ③参阅[英]威廉逊:《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95页。
  ④参阅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东西方文化的汇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13-215页。
  ⑤参阅[英]威廉逊:《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137页。
  斐洛的作法被后来诸多的神秘主义思想流派或思想家所继承、推广。譬如诺斯替教派即以斐洛为榜样,仍力图用象征释经法来发挥使徒传统的神秘主义,并希望实现统合东方犹太思想和希腊思想的目的。亚历山大里亚著名的神学家奥利金也继承斐洛以象征(隐喻)解经的传统。由于奥利金对柏拉图哲学的极力推崇,所以他在这方面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圣经解释中企图发现希腊哲学的源头,企图从中找到犹太先知给予希腊人的影响。由斐洛集大成的这种象征释经法,还影响了使徒圣保罗、德尔图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诸人。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才基本上否定了象征释经法而采用更加尊重字面意义的解经法。
  象征释经法及其发展过程我们还可以在加达默尔的著述中来了解。其《诠释学》(1974)指出,诠释学是宣告、口译、阐明和解释的技术。这个词语源自希腊神使的名字Hermes(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本是上帝的信使,他给人们传递上帝的信息。他的传递不是单纯的通报,而是“解释”上帝的指令,将上帝指令翻译成人间的语言,使凡人可以理解。这间接说明诠释学是人类或关乎人类的行为,其基本功绩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人类的世界。加氏指出,一般诠释学活动早在希腊就存在了,诠释学同圣经学的紧密结合则出现于希腊化时期,而《诠释学》作为书名第一次出现是在1654年,作者是J?丹恩豪威尔。圣经学是向听众公开表露上帝的权威意志,它与诠释学结合之后,形成了一种神学―语文学的诠释学,与法学的诠释学一起,构成古典诠释学的两种基本形式。加氏进而指出:古典诠释学的核心乃是寓意(象征)解释的问题,而寓意的本来含义即“背后”的意思,这就意味着这种阐释方法必然越过字面意义而达到深层的意义;这种寓意解释方法本身也相当古老,早在智者派时代就已经很常见了,而被特别地惯用于希腊化时期斯多葛派对荷马的解释中,中世纪神学家则将它进一步被系统化,并在其中提出了“四重意义”的学说。①
  “四重意义”的学说,既是中世纪解释圣经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又是当时对圣经意义层次的基本看法。它构成了圣经释义学的“四重解经体系”,并成为天主教的一个信条。这种学说同样起源于斐洛,而被克莱门特、托马斯?阿奎那、但丁等人所继承。在斐洛时代,对圣经的解释公认有四种方式,它们被视为是处于两个层面,其中最低一级的是字面的,而其他几种则是隐喻的。克莱门特也区分了作品可能存在的四种意义:文字的、道德的、寓意的、神秘的或通往的,即通向神圣和不可言喻之物。②托马斯?阿奎那基本上原封不动地坚持了这种认识,他认为最表层的意义是字面意义,而寓言式意义指本来是新约书的真义,却在旧约书中就早已得到了表现,道德意义的内涵则指道德真理或道德教义,而最深层的意义是神秘的神性涵义或一种预示论。③公元13世纪,但丁还在用四种意义学说解释其《神曲》。他在《给康?格朗德的信》中说,《神曲》的意义不是单义的,而是多义,“第一种意义就是通过文字而得到的意义;而第二种意义就是通过文字所象征的事物而得到的意义。第一种可称之为文字的(字面的)意义,第二种可称之为寓意的或道德的、或神秘的意义。”④
  ①[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714-715页。
  ②参阅洪汉鼎:《诊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35页。
  ③参阅严云受、刘锋杰:《文学象征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413-414页。
  ④[美]吉尔伯特和[德]库恩:《美学史》,196一197页。
  现代西方学者斯特万在《诠释学的两个来源》中亦解释了中世纪的四种意义说:文字的意义,即字面意义,由构成文本可理解性的年代学线索方面的事实材料来提供;隐喻的意义,亦即象征意义或寓意――对宗教徒而言,圣经中的材料看上去是充满了精神性涵义的象征,或是对于后来事件的预兆或启示;道德的意义,这是文本的阪依力量,指基督和他的道对于日常生活规则的示范性影响,这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内在的精神的联系;通往圣经奥秘的意义,即神秘的意义,它将尘世中一切日常的和历史的材料都转移到最后审判的和被许诺的永生的来世学向度,①即宗教的神秘的神性尺度是日常人生和现实世界的意义归宿。
  二、象征何以成为释经的释经方法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基本文献和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对整个中世纪来说具有特别的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因此解读和阐释圣经也就相应地成为一门学问,即“圣经释义学”,在其中,“寓意”、“隐喻”或“象征”成为阐释的基本方法,形成了所谓的“象征释经法”,它更多地被人叫做寓意释经法和隐喻释经法。②
  象征之所以成为圣经释义学的基本方法,象征释经法之所以被广泛采用,除了前面论及的宗教与象征的必然联系外,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圣经被人们看作本身不是只具有简单的字面意义的,也就是说,圣经中形象化的生动的语言中潜藏了丰富隐晦的意义,圣经本身构成了基督教教义的一个瑰丽的象征世界。因此圣维克多的胡果说,解释圣经的最大障碍就在于:一些片段看来非常简单,实际上含义却极为丰富。帕斯卡尔(Pascal)也说:“象征―耶稣基督开启了他们的精神以便理解圣书。”③他指出:符号的双重意义――明显的和隐蔽的意义召唤人去解读;而且,当文字上似乎并无艰深之处时,我们甚至可以相信,在这文字中,必定含有一种凡人无法彻悟的意义。在这种观念的操纵下,象征释义就成为一种必需的行为。另一方面,赋予经文中每一事物一种超乎字面意义的象征性奥义,意在使经文更易理解接受,更适合于现实需要。例如《旧约?雅歌》中的情话按犹太象征释经派说法就象征上帝与以色列人之间的爱,而基督教象征释经派则认为是象征基督和教会之间的爱。
  著名使徒圣保罗则从人类精神的内在需求方面说明了象征与圣经释义学的必然联系:“文字是死的,而精神充满活力。”正因人类精神的存在,一切文字才有深刻的奥义,故此Lubac说:“耶稣把文字之水变成了精神之酒。”“寓意(或象征)释经”不仅是基督徒内在坚定的精神需求,也是宗教本身的要求,正如托多洛夫说:“如果没有寓言,也许就没有上帝。”圣维克多的理查德亦说:“历史是木头,而寓意或神秘意义则是黄金。”④以上的话或许可说明:为什么在1000多年的时间内,象征的释经方式会长盛不衰?
  ①载《哲学译丛》,1990年第3期,亦见洪汉鼎:《诊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35-36页。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27页。
  ③[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316页。
  ④皆见Tzvetan Todorov.Symbolism and Interpre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29.
  象征释经学最早作为对希腊神话的解读方法,这与希腊化时期那种浓烈的神学气氛有密切关系。文德尔班(W.Windelband)在论述希腊化时期的这种作法时就说,希腊化的神学气氛,表现在阐释学方面就是对权威和天启的依赖、驯从和精神的需要,进而体现为“对宗教文献无条件的信仰上”。①希腊化时期这种权威主要是希腊思想,而天启则主要来自基督教。漫长的中世纪则放弃了希腊化时期的权威说,如果有权威的话,就是教会和教士,所以天启成为了释经学的基本依据。同时象征释经法也体现了圣经文本作为一切知识之根源的绝对地位。知识世界的全部视域都是处于圣经的范围之内,圣经被视为一部永恒的百科全书。这种情况到但丁那里仍然没有完全改观。B.J.Cooke指出:“但丁的世界观仍然植根于圣经,他吸收了前此数世纪把圣经释为上帝之言的思想传统,并认为圣经是人类生活的指导。这样,我们就可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神曲》中发现所谓的诗性神学或宗教象征主义的神学。”②
  ①[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册),298页。
  ②B.J.Cooke.The Distancing of God.Minneapolis:Fortress press,1990.p.1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etaphor隐喻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