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指的是谁在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是什么意思

Powered by Copyright & . 学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This page is cached at Sat Dec 10 12:42:34 UTC+“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指哪?
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一首《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我曾看到有的诗集把“龙城”写作“卢城”,专门注释“卢城”是指历史上唐代北平郡郡治。即卢龙城,是飞将军李广驻军的地方,今天河北省的卢龙县。我知道有2500年历史的太原是因为出了多个真龙天子——“皇帝”被称为龙城。北齐的高欢、唐代的李渊、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知远,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的,太原现在还有龙潭湖公园,传说栖息蛟龙在此,城西北还有二龙山,但《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太原没一点关系。据我查阅资料,除太原外我国还有五个龙城,分别是天水、诸城、常州、柳州、朝阳。
在《出塞》诗中,诗人王昌龄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帖子主题:“龙城飞将”指的是谁
共&29617&个阅读者&
军号:2373963 工分:175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龙城飞将”指的是谁
文章提交者:汉军小校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谁是《出塞》诗中的“龙城飞将”?是李广还是?如果让我回答,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是名将不假,但他是守边的名将,出塞的战绩很差。既然是《出塞》诗,就已经把他排除了。因为诗人明确表示,他不希望出现“人未还”的悲剧!一生七次出塞,使匈奴人丧师失地,最后远遁漠北。龙城是匈奴人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的神圣场所。卫青第一次出塞便直捣龙城,将其付之一炬,在心理上,给以沉重打击。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是匈奴人的“苑囿”,被赶到漠北后,阴山自然也不属于他们了,所以“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见《》卷九十四下《匈奴传》)毫无疑问,诗人希望卫青再世。卫青若在,胡马远遁,自然就不会度阴山了!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龙城飞将”指的是谁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235 工分:46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个人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应该首先搞清楚“出塞”一诗的背景,这首诗是王昌龄在云中军营会友写时的,在酒宴后已是夜晚,其望月光中的城营有感而发~~~,云中自秦、汉直至唐中期还是边塞,所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应该是指云中而言,是介绍和赞誉其地。“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应该是指李广的,因为李广是在漠北之战后在军中自杀的,而卫青、霍去病都“还”了。“龙城飞将”一句中的龙城应该范指边城,飞将应该是李广,他任右北平太守后,匈奴畏惧,避之,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此外李广还在上谷、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过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在云中做诗借李广来类比面前的戍边将士,是对将士的赞誉。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更点明是指李广,李广主要功绩就在“守”,“不度”一句明显是守势,是说戍边将士今天如当年李广一样,单是名号就能让胡人退避三舍,当时正当唐中期盛势,做此类比倒也不完全是奉承,而如果这里还是范指就不合“不度”,更不应该以“阴山”为界,云中是阴山山脉的边郡,卫霍最大的功绩就是出阴山打击匈奴、开疆拓土,对他们而言仅仅“不度”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虽然是名将、大英雄,但他们率领的是汉主力军团,不是戍边将士,用他们来比喻云中守军显然不合适的。至于说“出塞”诗名意味着是卫霍,因为要“出”吗,这就有点臆断了,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并不是指“边境”之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25260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教材上是将军李广。我也认为是将军李广...因为当时写的那场战役,是李广守卫,而且确实是他赶走的匈奴。历史上记载着是他。大家可以去查查各种教材。我买了一些教材。英才,全解..好多都是李广。而且是经过讨论得到验证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10878
左箭头-小图标
44楼&&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40楼的发言:王昌龄《从军行二首》“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王昌龄《出塞二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个诗人笔下会有两个龙城? 这里的龙城是用匈奴的祭天地指代边疆。
“为去龙城战”,之龙城,可以参照我上文说过“封狼居胥”的故事。作为一种功业,是可以将直书夷狄地名的,所以“卫霍战龙城”,“卫霍封狼居胥”这样的说法都是许可,也不是蓄意贬低别人。但是如果就此说“龙城卫青”“狼居胥霍去病”,这种表达方法在西方可能行,但是在中华古代,这就是暗指卫青是龙城(匈奴龙城)人,霍去病是狼居胥人,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在骂(古人的雅骂,也算是文人文字游戏一种吧)此二人乃是夷狄之后。我已经说过这样表达非常不尊重,不是中华古风习惯。除非你意味王昌龄已经非常胡化了。如果你搞不清楚,不知你家附近是否有老冬烘先生,请教下可也。
小弟认为您的想法很偏执,因为您首先给自己划定了一个圈,那就是人前一定要加籍贯,然后一切的逻辑都要在这一个圈里。
那看看这首《从军行》“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这首诗中的“长安”应当是对应“祁连”,应该翻译成“长安的飞将军出发征祁连。”或“飞将军从长安出发征祁连。”“长安”并不是飞将的籍贯。
再看一下这首《题刘将军雁二首》“滕王蛱蝶双穿花,东丹胡马歕胡沙。祁连将军一笔雁,生不并世俱名家。”这里“祁连将军”是指刘将军,“祁连”当然不是刘将军籍贯。这里的用法与“龙城飞将”指李广相同,“祁连”和“龙城”都是指边疆。“龙城飞将”和“祁连将军”都是指守边疆的将军。
你还真会找呀。第一句:“长安将军出祁连”,请问“出祁连”的用法,岂不是正应了我的“封狼居胥”的说法吗?你是在印证我的说法是正确的吗?真是谢谢你费心了。“长安将军”,长安不是将军名号或是籍贯,而是前汉的首都,用长安实际上指的是汉王朝军队,这就是我说“代称”的关系,所以“长安将军出祁连”的意思是指(某将军)率领汉王朝的军队征夷狄。其中同样用了“祁连”代称匈奴。用“长安”对“祁连”,工整的很呢!至于第二首,应该是宋诗吧,这首诗不熟悉。这个刘将军是谁?至于你说祁连将军,意思是不是说“祁连”“将军”指两个不同的人吗?以将军驻守地作为将军名号,在中华古代历史上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度辽将军”“护羌校尉”“城门校尉”,而将军号是可以作为人的代称的。因此如果卫青被封作为守卫龙城地区的将领,也是可以用“龙城将军”来称呼,这个“龙城将军”就是我前面说得将军号,如骠骑将军,伏波将军等,将军号单指人是可以使用在诗词中的。但是卫青的身份远远高于可能出现的“龙城将军”,因此用龙城将军称卫青根本就不可能。至于这个刘将军,不熟悉,如果这个刘将军驻守祁连山地区(宋代?),文人附庸风雅,也可以用“祁连将军”称呼,但是断然不可能单用“祁连”“龙城”来称一个人,必然是“祁连将军”连用,这也是我上文说过的我以前中学语文老师的解“祁连飞将”的说法相近。原因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单用“龙城”或是“祁连”会引起别人的误解,认为此人是夷狄,这在古人是大忌讳!所以,烦请你找一个古人用其征服地区名称,而不用“将军”等后缀单指的而只用“祁连”“黄龙”的例子来,可乎?祁连将军是一个人,你非说龙城飞将是两个人了,其中矛盾我就不说了。呵呵。王维写诗的时候,李广老家不叫龙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6476 工分:10878
左箭头-小图标
57楼&个人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应该首先搞清楚“出塞”一诗的背景,这首诗是王昌龄在云中军营会友写时的,在酒宴后已是夜晚,其望月光中的城营有感而发~~~,云中自秦、汉直至唐中期还是边塞,所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应该是指云中而言,是介绍和赞誉其地。“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应该是指李广的,因为李广是在漠北之战后在军中自杀的,而卫青、霍去病都“还”了。“龙城飞将”一句中的龙城应该范指边城,飞将应该是李广,他任右北平太守后,匈奴畏惧,避之,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此外李广还在上谷、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过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在云中做诗借李广来类比面前的戍边将士,是对将士的赞誉。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更点明是指李广,李广主要功绩就在“守”,“不度”一句明显是守势,是说戍边将士今天如当年李广一样,单是名号就能让胡人退避三舍,当时正当唐中期盛势,做此类比倒也不完全是奉承,而如果这里还是范指就不合“不度”,更不应该以“阴山”为界,云中是阴山山脉的边郡,卫霍最大的功绩就是出阴山打击匈奴、开疆拓土,对他们而言仅仅“不度”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虽然是名将、大英雄,但他们率领的是汉主力军团,不是戍边将士,用他们来比喻云中守军显然不合适的。至于说“出塞”诗名意味着是卫霍,因为要“出”吗,这就有点臆断了,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并不是指“边境”之外。 龙城指的只可能是匈奴龙城。汉朝没有边城被泛指成龙城的。右北平距离阴山蛮远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72934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是李广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58913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53367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假使龙城飞将还在阴山的话,胡人就不敢度过侵犯阴山了。这首诗最关键在于最后一句。这个飞将是在龙城出名的,飞将是跟龙城挂钩关联的,那在龙城出名的飞将是谁就是谁!这首诗在于不让胡人度过侵犯阴山!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53367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假使龙城飞将还在阴山的话,胡人就不敢度过侵犯阴山了。这首诗最关键在于最后一句。这个飞将是在龙城出名的,飞将是跟龙城挂钩关联的,那在龙城出名的飞将是谁就是谁!这首诗在于不让胡人度过侵犯阴山!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235 工分:46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应该首先搞清楚“出塞”一诗的背景,这首诗是王昌龄在云中军营会友写时的,在酒宴后已是夜晚,其望月光中的城营有感而发~~~,云中自秦、汉直至唐中期还是边塞,所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应该是指云中而言,是介绍和赞誉其地。“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应该是指李广的,因为李广是在漠北之战后在军中自杀的,而卫青、霍去病都“还”了。“龙城飞将”一句中的龙城应该范指边城,飞将应该是李广,他任右北平太守后,匈奴畏惧,避之,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此外李广还在上谷、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过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在云中做诗借李广来类比面前的戍边将士,是对将士的赞誉。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更点明是指李广,李广主要功绩就在“守”,“不度”一句明显是守势,是说戍边将士今天如当年李广一样,单是名号就能让胡人退避三舍,当时正当唐中期盛势,做此类比倒也不完全是奉承,而如果这里还是范指就不合“不度”,更不应该以“阴山”为界,云中是阴山山脉的边郡,卫霍最大的功绩就是出阴山打击匈奴、开疆拓土,对他们而言仅仅“不度”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虽然是名将、大英雄,但他们率领的是汉主力军团,不是戍边将士,用他们来比喻云中守军显然不合适的。至于说“出塞”诗名意味着是卫霍,因为要“出”吗,这就有点臆断了,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并不是指“边境”之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25260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教材上是将军李广。我也认为是将军李广...因为当时写的那场战役,是李广守卫,而且确实是他赶走的匈奴。历史上记载着是他。大家可以去查查各种教材。我买了一些教材。英才,全解..好多都是李广。而且是经过讨论得到验证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阴山戍客
在第51楼的发言:在清代出的&&唐诗三百首&&的注解中,飞将军指李广,又称或指李牧.这就排除了卫霍的可能.我以为飞将应指李牧,理由:1 在汉代匈奴被打败前,阴山是匈奴占领区内的山,不是汉匈边界山.李广长期镇守雁门或右北平,这两地依托的山脉分别是恒山和燕山.这也排除了李广是据匈奴于阴山的飞将.2 战国时赵国与匈奴的边境线正是阴山,赵武灵王于阴山筑长城以据匈奴(赵长城现在还在),赵国后期大将李牧长期镇守阴山,匈奴牧马不敢过阴山,保护了赵国边境百姓几十年的安定生活.所以,王昌令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过阴山"的飞......注解只是一家言。楼主用的是百度注解,是龙城是指卫青,我责按照我对古人习惯的了解,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李牧也是一说吧,不过我觉得这种说法太牵强。倒是楼上有人说龙城是指边塞而言,倒有几分道理。李广的几个头衔,右北平太守,郎中令都是不太好入诗的,所以龙城用来指李广戍边也是可能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4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iexuetv
在第45楼的发言:“龙城飞将”卫青率领汉军健儿的远征图
前面回帖你没看,你是在骂卫青是匈奴人。
籍贯死钉在人前面,您的思维定式很强大。你找到用征服地称人的吗?用“龙城飞将”这种格式的?这不是籍贯钉死人,我告诉你了将军号也是可以的,以此如果放宽标准,甚至考虑到古人附庸风雅的因素,出现“祁连将军”的说法也是可能的,但是用“龙城”(匈奴)“祁连”这种夷狄之地单独作为汉族大将的别号会引起误解,所以古人尽量回避了。否则,如不存在歧义,譬如马援,满可以是用“伏波”来称呼,谁都不会误会!所以说你的思维太现代,不能理解中华古人吧。等着你的例子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2664 工分:530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angyan1979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magicfireg
在第4楼的发言:历史上被称为飞将军的只有李广,而且是匈奴人最早这么叫的。
至于卫青霍去病,一般认为万里长征人未还那句是指卫青霍去病
在古代善骑射的人都有叫飞将的资格,只不过李广是最著名的,我记得吕布也是人称“飞将”的。张燕都是飞将飞将很泛滥的不过卫青很显然不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14556 工分:5807
左箭头-小图标
秦时明月汉时关,虽说赵将李牧可以说是秦时代人但毕竟非秦。而且汉唐两代都勤于征伐,有很多相似之处,唐代出塞诗大多爱比之汉代,所以我个人认为指汉将李广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还有种可能,从第一句的意思来看,很有可能诗人既指李牧又指李广,意既如果有赵将李牧或汉将李广之类的猛将守卫边关,边寇就再无机会入侵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81944 工分: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在清代出的&&唐诗三百首&&的注解中,飞将军指李广,又称或指李牧.这就排除了卫霍的可能.我以为飞将应指李牧,理由:1 在汉代匈奴被打败前,阴山是匈奴占领区内的山,不是汉匈边界山.李广长期镇守雁门或右北平,这两地依托的山脉分别是恒山和燕山.这也排除了李广是据匈奴于阴山的飞将.2 战国时赵国与匈奴的边境线正是阴山,赵武灵王于阴山筑长城以据匈奴(赵长城现在还在),赵国后期大将李牧长期镇守阴山,匈奴牧马不敢过阴山,保护了赵国边境百姓几十年的安定生活.所以,王昌令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过阴山"的飞将,也就当然是李牧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边境紧张时,我军为抗击对方先进的装甲部队可能的突袭,也在阴山部署了大量的部队,在下曾作为其中的一员_阴山戌客,一生都感到十分荣幸.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1054 工分:1327
左箭头-小图标
龙城飞将。。。。。指的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李牧。李牧曾在赵国龙城这个地方组建赵国的纯骑兵部队。这支部队起名为飞营。飞营是歼灭匈奴的主力。也就是小说中罗艺恐怖的燕云十八骑的原形。而李牧更被封为赵国飞营大将军。百姓都称李牧了飞将。唐宋以前的文人学者所谓的飞将都是指李牧。绝对不是李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804 工分:581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iexuetv
在第45楼的发言:“龙城飞将”卫青率领汉军健儿的远征图
前面回帖你没看,你是在骂卫青是匈奴人。
籍贯死钉在人前面,您的思维定式很强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14556 工分:5807
左箭头-小图标
龙城在唐诗中常指代边境地区,“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但使龙城飞将在”就是“但使飞将在龙城”之倒装用法,飞将很显然是飞将军李广,意即有李广或类似李广的大将镇守边疆,匈奴军队是过不来的。唐代诗人大多对李广的勇武持赞赏态度,不然也不会有“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之类的诗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49947 工分:86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tiexuetv
在第45楼的发言:“龙城飞将”卫青率领汉军健儿的远征图
前面回帖你没看,你是在骂卫青是匈奴人。
你的意思是:“龙城飞将”卫青率领汉军健儿的远征匈奴,那卫青就成了匈奴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iexuetv
在第45楼的发言:“龙城飞将”卫青率领汉军健儿的远征图
前面回帖你没看,你是在骂卫青是匈奴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49947 工分:8680
左箭头-小图标
“龙城飞将”卫青率领汉军健儿的远征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40楼的发言:王昌龄《从军行二首》“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王昌龄《出塞二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个诗人笔下会有两个龙城? 这里的龙城是用匈奴的祭天地指代边疆。
“为去龙城战”,之龙城,可以参照我上文说过“封狼居胥”的故事。作为一种功业,是可以将直书夷狄地名的,所以“卫霍战龙城”,“卫霍封狼居胥”这样的说法都是许可,也不是蓄意贬低别人。但是如果就此说“龙城卫青”“狼居胥霍去病”,这种表达方法在西方可能行,但是在中华古代,这就是暗指卫青是龙城(匈奴龙城)人,霍去病是狼居胥人,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在骂(古人的雅骂,也算是文人文字游戏一种吧)此二人乃是夷狄之后。我已经说过这样表达非常不尊重,不是中华古风习惯。除非你意味王昌龄已经非常胡化了。如果你搞不清楚,不知你家附近是否有老冬烘先生,请教下可也。
小弟认为您的想法很偏执,因为您首先给自己划定了一个圈,那就是人前一定要加籍贯,然后一切的逻辑都要在这一个圈里。
那看看这首《从军行》“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这首诗中的“长安”应当是对应“祁连”,应该翻译成“长安的飞将军出发征祁连。”或“飞将军从长安出发征祁连。”“长安”并不是飞将的籍贯。
再看一下这首《题刘将军雁二首》“滕王蛱蝶双穿花,东丹胡马歕胡沙。祁连将军一笔雁,生不并世俱名家。”这里“祁连将军”是指刘将军,“祁连”当然不是刘将军籍贯。这里的用法与“龙城飞将”指李广相同,“祁连”和“龙城”都是指边疆。“龙城飞将”和“祁连将军”都是指守边疆的将军。
你还真会找呀。第一句:“长安将军出祁连”,请问“出祁连”的用法,岂不是正应了我的“封狼居胥”的说法吗?你是在印证我的说法是正确的吗?真是谢谢你费心了。“长安将军”,长安不是将军名号或是籍贯,而是前汉的首都,用长安实际上指的是汉王朝军队,这就是我说“代称”的关系,所以“长安将军出祁连”的意思是指(某将军)率领汉王朝的军队征夷狄。其中同样用了“祁连”代称匈奴。用“长安”对“祁连”,工整的很呢!至于第二首,应该是宋诗吧,这首诗不熟悉。这个刘将军是谁?至于你说祁连将军,意思是不是说“祁连”“将军”指两个不同的人吗?以将军驻守地作为将军名号,在中华古代历史上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度辽将军”“护羌校尉”“城门校尉”,而将军号是可以作为人的代称的。因此如果卫青被封作为守卫龙城地区的将领,也是可以用“龙城将军”来称呼,这个“龙城将军”就是我前面说得将军号,如骠骑将军,伏波将军等,将军号单指人是可以使用在诗词中的。但是卫青的身份远远高于可能出现的“龙城将军”,因此用龙城将军称卫青根本就不可能。至于这个刘将军,不熟悉,如果这个刘将军驻守祁连山地区(宋代?),文人附庸风雅,也可以用“祁连将军”称呼,但是断然不可能单用“祁连”“龙城”来称一个人,必然是“祁连将军”连用,这也是我上文说过的我以前中学语文老师的解“祁连飞将”的说法相近。原因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单用“龙城”或是“祁连”会引起别人的误解,认为此人是夷狄,这在古人是大忌讳!所以,烦请你找一个古人用其征服地区名称,而不用“将军”等后缀单指的而只用“祁连”“黄龙”的例子来,可乎?祁连将军是一个人,你非说龙城飞将是两个人了,其中矛盾我就不说了。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804 工分:58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40楼的发言:王昌龄《从军行二首》“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王昌龄《出塞二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个诗人笔下会有两个龙城? 这里的龙城是用匈奴的祭天地指代边疆。
“为去龙城战”,之龙城,可以参照我上文说过“封狼居胥”的故事。作为一种功业,是可以将直书夷狄地名的,所以“卫霍战龙城”,“卫霍封狼居胥”这样的说法都是许可,也不是蓄意贬低别人。但是如果就此说“龙城卫青”“狼居胥霍去病”,这种表达方法在西方可能行,但是在中华古代,这就是暗指卫青是龙城(匈奴龙城)人,霍去病是狼居胥人,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在骂(古人的雅骂,也算是文人文字游戏一种吧)此二人乃是夷狄之后。我已经说过这样表达非常不尊重,不是中华古风习惯。除非你意味王昌龄已经非常胡化了。如果你搞不清楚,不知你家附近是否有老冬烘先生,请教下可也。
小弟认为您的想法很偏执,因为您首先给自己划定了一个圈,那就是人前一定要加籍贯,然后一切的逻辑都要在这一个圈里。那看看这首《从军行》“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这首诗中的“长安”应当是对应“祁连”,应该翻译成“长安的飞将军出发征祁连。”或“飞将军从长安出发征祁连。”“长安”并不是飞将的籍贯。再看一下这首《题刘将军雁二首》“滕王蛱蝶双穿花,东丹胡马歕胡沙。祁连将军一笔雁,生不并世俱名家。”这里“祁连将军”是指刘将军,“祁连”当然不是刘将军籍贯。这里的用法与“龙城飞将”指李广相同,“祁连”和“龙城”都是指边疆。“龙城飞将”和“祁连将军”都是指守边疆的将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40楼的发言:王昌龄《从军行二首》“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王昌龄《出塞二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个诗人笔下会有两个龙城? 这里的龙城是用匈奴的祭天地指代边疆。
“为去龙城战”,之龙城,可以参照我上文说过“封狼居胥”的故事。作为一种功业,是可以将直书夷狄地名的,所以“卫霍战龙城”,“卫霍封狼居胥”这样的说法都是许可,也不是蓄意贬低别人。但是如果就此说“龙城卫青”“狼居胥霍去病”,这种表达方法在西方可能行,但是在中华古代,这就是暗指卫青是龙城(匈奴龙城)人,霍去病是狼居胥人,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在骂(古人的雅骂,也算是文人文字游戏一种吧)此二人乃是夷狄之后。我已经说过这样表达非常不尊重,不是中华古风习惯。除非你意味王昌龄已经非常胡化了。如果你搞不清楚,不知你家附近是否有老冬烘先生,请教下可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3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38楼的发言:刚才查了下百度
中国被称为 龙城 的有下城市
1,濮阳 (从百度行文看应该不久)
2,太原 (宋朝)
3,天水 (汉)
4,诸城 (恐龙之城???)
5,常州 (传说是秦朝)
6,柳州 (唐朝)
7,朝阳 (南北朝)
查 维基百科 龙城条下有五城市
龙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龙城可以指:
别称为“龙城”的城市: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中地区。
太原......
天水在汉朝叫过陇城,不是龙城,这一点请您弄清楚。而且“天水郡,统县六”是“上、冀城、清水、秦岭、陇城、成纪。”李广籍贯在成纪。貌似华亭也可以称“云间”的,你说成纪不属于天水治下吗?陇城之陇指陇州吧,和龙城的龙是两个来源,其一是行政区;其二是古称也就是雅称。看书的一个要务就是博学广识,不能一叶障目。人家写的“龙城”不要非去理解为来自“陇城”,更不能因为匈奴祭天之所为“龙城”就非说王昌龄说的就是“龙城卫青”。其中关键理由我已经说明白了,古中华的确可以用地名代指人名,但如果出现“龙城卫青”字样,意思就是指卫青是匈奴人了!这么说话在当时就是骂人家卫青是夷狄,知道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804 工分:5811
左箭头-小图标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王昌龄《出塞二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个诗人笔下会有两个龙城? 这里的龙城是用匈奴的祭天地指代边疆。本文内容于 12/4/:38 AM 被契丹面具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804 工分:58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38楼的发言:刚才查了下百度
中国被称为 龙城 的有下城市
1,濮阳 (从百度行文看应该不久)
2,太原 (宋朝)
3,天水 (汉)
4,诸城 (恐龙之城???)
5,常州 (传说是秦朝)
6,柳州 (唐朝)
7,朝阳 (南北朝)
查 维基百科 龙城条下有五城市
龙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龙城可以指:
别称为“龙城”的城市: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中地区。
太原......天水在汉朝叫过陇城,不是龙城,这一点请您弄清楚。而且“天水郡,统县六”是“上、冀城、清水、秦岭、陇城、成纪。”李广籍贯在成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刚才查了下百度中国被称为 龙城 的有下城市1,濮阳 (从百度行文看应该不久)2,太原 (宋朝)3,天水 (汉)4,诸城 (恐龙之城???)5,常州 (传说是秦朝)6,柳州 (唐朝)7,朝阳 (南北朝)查 维基百科 龙城条下有五城市龙城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龙城可以指:别称为“龙城”的城市: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中地区。太原市,中国山西省的省会。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诸城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龙城区 (朝阳市),中国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龙城区 (咸兴市),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下辖的一个区。龙城街道,多处地方有称为龙城街道的行政区。同时维基百科上也出现九龙城寨也被称为“龙城”所以不要傻乎乎的以为说道龙城就只有匈奴龙城。柳州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甚至被改名为龙城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汉军小校
在第1楼的发言:谁是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飞将”?是李广还是卫青?如果让我回答,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卫青!”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广是名将不假,但他是守边的名将,出塞的战绩很差。既然是《出塞》诗,就已经把他排除了。因为诗人明确表示,他不希望出现“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剧!
卫青一生七次出塞,使匈奴人丧师失地,最后远遁漠北。
龙城是匈奴人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的神圣场所。卫青第一次出塞便直捣龙城,将其付之......看多了回帖,才知道现在的国学教育是如何的匮乏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iexuetv
在第31楼的发言:卫青
卫青奇袭匈奴的圣地 “龙城”。
当卫青在“龙城”砍匈奴人的脑袋时,李广做了匈奴人的俘虏。天水也是龙城,朝阳也是龙城(我有个哥们就是朝阳人),天下用龙城这个称呼的多了,谁告诉你会巴巴的说卫青是“龙城卫青”,这么说岂不是认为卫青是匈奴人了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26楼的发言:......
在汉代龙城就是匈奴祭天的地方,按照您的观点龙城是李广的籍贯,小弟给您做两种翻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一种按照您的观点就要翻译成“倘若天水的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牧马度过阴山。”第二种按照龙城是匈奴地名来翻译,“倘若打龙城的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牧马度过阴山。”很多古诗都有夸张的用法,无论李广是否打过匈奴龙城,诗是要表现这种气魄。如果这里的龙城是天水,那种豪气就大大降低了,况且天水这个地方从来就没叫过龙城。
所以说你不是中华人士。中华习惯中以籍贯称呼人含有尊称的意思,如前文我说道“李合肥”,“张南皮”即是如此,同样也可以称人家衔名(如史阁部,阮步兵)也是如此意义。如果白丁或没有什么功业职衔的,一般说来就不宜使用籍贯或官衔来称呼,但是任何人都是可以称号的。而用其征服地来代称人的情况,并不符合中华习惯,这是西方人的传统。如果你非要说龙城指匈奴龙城,那么岂非是暗指王昌龄是外国人氏?
龙城本就是指李广的籍贯陇西成纪,飞将则是匈奴加称李广的号,因此“龙城飞将”本就是一个含义。如指卫青霍去病功业,一般可用“封狼居胥”为记,但是按中华传统,没有用“狼居胥”即匈奴的地名来称呼卫霍等人的,如果这么称呼很容易被认为是暗指卫青霍去病不是中华人氏了,这在古代一般而言是种严重的人身侮辱。而百度的解释,是在西风东渐之后,外国思想逐渐为中华人氏传习,从而臆想出来的东西。
又,作为另一种说法,我过去的中学老师(应该说比较有水准的),他的观点是“龙城飞将”意思是在一起,即不是“龙城”“飞将”复指李广,而是用“龙城飞将”作为“在龙城(匈奴腹地)驰骋的飞将军”解。虽然当时觉得他的说法有理,但是这种说法也不是很符合中华古人的行文传统(虽然现代人会认为这么说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用古人的观点看,我们今天其实已经胡化了)。因此我认为他这么说也不是很妥当,不过至少比“龙城飞将”是“卫青李广”这种百度的用现代人观点解释古书,要妥当些,至少没有犯原则错误,让人误解卫青是胡人。
顺便题下,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不直书“陇西飞将”或更加直白的说“陇西李广”?其实在中华传统中直接称呼人名字是不妥当,名一般只有家人和亲人可以叫,朋友间可以称字,但是成年后社交往来称号更加表示尊重。同样诗词规则中一般也不允许将人名直接表达,习惯要使用隐喻,否则会被视为“太直白”,会觉得作者礼节有亏(“人道寄奴尝住,”寄奴称刘裕,已经很不恭敬,而“弗狸寺下”直书北朝皇帝小名,低贬之意昭然。严格说这么直接写是很不妥当的,不过辛弃疾背景特殊,其文体特点就是直白,虽然今人没点历史知识依然看不懂)。而《儒林外史》中曾经说道匡超人看见别人做的诗中竟然出现了“且夫”“尝谓”这样的发语词(虽然也算雅人而非俗文,但一般见于散文而不能用于诗文),就低瞧了那些诗友,可见诗词规则应当是如何的慎重。中华是礼仪之邦,古代中华文坛书信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籍贯是松江,如果直书“松江府”就是不尊重的,而称“云间”就显得比较清雅,同样诗文中不见“陇西成纪”而使用古雅称“龙城”正是这种古代诗文婉转表达的体现。而使用“飞将”这样的称号来代指李广,更是属于非常尊重的表现(李广称飞将,马援称伏波,这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了)。如果某人诗词中出现了“陇西李广”,那种诗会被古人笑掉大牙的。
龙城等于陇城? 见识了。 前面7楼贴了天水为何叫了“龙城”,你自己孤陋寡闻且看帖不仔细不关我什么事情吧。本文内容于
9:23:56 被giga_fans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34000 工分:9979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49947 工分:86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z_1113
在第32楼的发言:李广不愧飞将军之名,他牛逼的时候还不知道卫青霍去病在哪里呢~不清楚。但我知道:李广牛逼的时候,胡马 屡 度阴山,烧杀抢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76473 工分:65093
左箭头-小图标
李广不愧飞将军之名,他牛逼的时候还不知道卫青霍去病在哪里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49947 工分:8680
左箭头-小图标
卫青卫青奇袭匈奴的圣地 “龙城”。当卫青在“龙城”砍匈奴人的脑袋时,李广做了匈奴人的俘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804 工分:58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26楼的发言:......
在汉代龙城就是匈奴祭天的地方,按照您的观点龙城是李广的籍贯,小弟给您做两种翻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一种按照您的观点就要翻译成“倘若天水的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牧马度过阴山。”第二种按照龙城是匈奴地名来翻译,“倘若打龙城的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牧马度过阴山。”很多古诗都有夸张的用法,无论李广是否打过匈奴龙城,诗是要表现这种气魄。如果这里的龙城是天水,那种豪气就大大降低了,况且天水这个地方从来就没叫过龙城。
所以说你不是中华人士。中华习惯中以籍贯称呼人含有尊称的意思,如前文我说道“李合肥”,“张南皮”即是如此,同样也可以称人家衔名(如史阁部,阮步兵)也是如此意义。如果白丁或没有什么功业职衔的,一般说来就不宜使用籍贯或官衔来称呼,但是任何人都是可以称号的。而用其征服地来代称人的情况,并不符合中华习惯,这是西方人的传统。如果你非要说龙城指匈奴龙城,那么岂非是暗指王昌龄是外国人氏?
龙城本就是指李广的籍贯陇西成纪,飞将则是匈奴加称李广的号,因此“龙城飞将”本就是一个含义。如指卫青霍去病功业,一般可用“封狼居胥”为记,但是按中华传统,没有用“狼居胥”即匈奴的地名来称呼卫霍等人的,如果这么称呼很容易被认为是暗指卫青霍去病不是中华人氏了,这在古代一般而言是种严重的人身侮辱。而百度的解释,是在西风东渐之后,外国思想逐渐为中华人氏传习,从而臆想出来的东西。
又,作为另一种说法,我过去的中学老师(应该说比较有水准的),他的观点是“龙城飞将”意思是在一起,即不是“龙城”“飞将”复指李广,而是用“龙城飞将”作为“在龙城(匈奴腹地)驰骋的飞将军”解。虽然当时觉得他的说法有理,但是这种说法也不是很符合中华古人的行文传统(虽然现代人会认为这么说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用古人的观点看,我们今天其实已经胡化了)。因此我认为他这么说也不是很妥当,不过至少比“龙城飞将”是“卫青李广”这种百度的用现代人观点解释古书,要妥当些,至少没有犯原则错误,让人误解卫青是胡人。
顺便题下,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不直书“陇西飞将”或更加直白的说“陇西李广”?其实在中华传统中直接称呼人名字是不妥当,名一般只有家人和亲人可以叫,朋友间可以称字,但是成年后社交往来称号更加表示尊重。同样诗词规则中一般也不允许将人名直接表达,习惯要使用隐喻,否则会被视为“太直白”,会觉得作者礼节有亏(“人道寄奴尝住,”寄奴称刘裕,已经很不恭敬,而“弗狸寺下”直书北朝皇帝小名,低贬之意昭然。严格说这么直接写是很不妥当的,不过辛弃疾背景特殊,其文体特点就是直白,虽然今人没点历史知识依然看不懂)。而《儒林外史》中曾经说道匡超人看见别人做的诗中竟然出现了“且夫”“尝谓”这样的发语词(虽然也算雅人而非俗文,但一般见于散文而不能用于诗文),就低瞧了那些诗友,可见诗词规则应当是如何的慎重。中华是礼仪之邦,古代中华文坛书信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籍贯是松江,如果直书“松江府”就是不尊重的,而称“云间”就显得比较清雅,同样诗文中不见“陇西成纪”而使用古雅称“龙城”正是这种古代诗文婉转表达的体现。而使用“飞将”这样的称号来代指李广,更是属于非常尊重的表现(李广称飞将,马援称伏波,这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了)。如果某人诗词中出现了“陇西李广”,那种诗会被古人笑掉大牙的。
龙城等于陇城? 见识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2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23楼的发言:......
既然没有专利权你又凭什么一口咬定龙城是指天水呢
我上面解释过了,因为用龙城称呼卫青不符合中国习惯,而用籍贯称呼一个人是中华传统。一个人连自己民族的传统都不知道,就是非常可悲的了。
在汉代龙城就是匈奴祭天的地方,按照您的观点龙城是李广的籍贯,小弟给您做两种翻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一种按照您的观点就要翻译成“倘若天水的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牧马度过阴山。”第二种按照龙城是匈奴地名来翻译,“倘若打龙城的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牧马度过阴山。”很多古诗都有夸张的用法,无论李广是否打过匈奴龙城,诗是要表现这种气魄。如果这里的龙城是天水,那种豪气就大大降低了,况且天水这个地方从来就没叫过龙城。
所以说你不是中华人士。中华习惯中以籍贯称呼人含有尊称的意思,如前文我说道“李合肥”,“张南皮”即是如此,同样也可以称人家衔名(如史阁部,阮步兵)也是如此意义。如果白丁或没有什么功业职衔的,一般说来就不宜使用籍贯或官衔来称呼,但是任何人都是可以称号的。而用其征服地来代称人的情况,并不符合中华习惯,这是西方人的传统。如果你非要说龙城指匈奴龙城,那么岂非是暗指王昌龄是外国人氏?龙城本就是指李广的籍贯陇西成纪,飞将则是匈奴加称李广的号,因此“龙城飞将”本就是一个含义。如指卫青霍去病功业,一般可用“封狼居胥”为记,但是按中华传统,没有用“狼居胥”即匈奴的地名来称呼卫霍等人的,如果这么称呼很容易被认为是暗指卫青霍去病不是中华人氏了,这在古代一般而言是种严重的人身侮辱。而百度的解释,是在西风东渐之后,外国思想逐渐为中华人氏传习,从而臆想出来的东西。又,作为另一种说法,我过去的中学老师(应该说比较有水准的),他的观点是“龙城飞将”意思是在一起,即不是“龙城”“飞将”复指李广,而是用“龙城飞将”作为“在龙城(匈奴腹地)驰骋的飞将军”解。虽然当时觉得他的说法有理,但是这种说法也不是很符合中华古人的行文传统(虽然现代人会认为这么说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用古人的观点看,我们今天其实已经胡化了)。因此我认为他这么说也不是很妥当,不过至少比“龙城飞将”是“卫青李广”这种百度的用现代人观点解释古书,要妥当些,至少没有犯原则错误,让人误解卫青是胡人。顺便题下,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不直书“陇西飞将”或更加直白的说“陇西李广”?其实在中华传统中直接称呼人名字是不妥当,名一般只有家人和亲人可以叫,朋友间可以称字,但是成年后社交往来称号更加表示尊重。同样诗词规则中一般也不允许将人名直接表达,习惯要使用隐喻,否则会被视为“太直白”,会觉得作者礼节有亏(“人道寄奴尝住,”寄奴称刘裕,已经很不恭敬,而“弗狸寺下”直书北朝皇帝小名,低贬之意昭然。严格说这么直接写是很不妥当的,不过辛弃疾背景特殊,其文体特点就是直白,虽然今人没点历史知识依然看不懂)。而《儒林外史》中曾经说道匡超人看见别人做的诗中竟然出现了“且夫”“尝谓”这样的发语词(虽然也算雅人而非俗文,但一般见于散文而不能用于诗文),就低瞧了那些诗友,可见诗词规则应当是如何的慎重。中华是礼仪之邦,古代中华文坛书信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籍贯是松江,如果直书“松江府”就是不尊重的,而称“云间”就显得比较清雅,同样诗文中不见“陇西成纪”而使用古雅称“龙城”正是这种古代诗文婉转表达的体现。而使用“飞将”这样的称号来代指李广,更是属于非常尊重的表现(李广称飞将,马援称伏波,这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了)。如果某人诗词中出现了“陇西李广”,那种诗会被古人笑掉大牙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969 工分:2324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自古征战地
在第2楼的发言:当然是李广,有资料为证的,只是李广命运不好,李广难封呀
你的资料是什么,拿出来亮亮,李广认识龙城在哪里吗,以他的方向感让他去龙城迷路是一定的
李广是陇西成纪人。天水古称“成纪”。成纪得名与传说中伏羲氏有关。称天水为“龙城”是自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汉书.地理志》也载,天水郡有成纪县,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因此李广被成为“龙城飞将”,龙城是指其籍贯的雅称。
同样情况,西晋有“云间陆士龙”,因此华亭(上海),松江等地的雅称也可以说是“云间”。
呵呵,现在天水地方政府为了商业利益宣传为“龙城”,但在过去天水可从来都没有被称过“龙城”的,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969 工分:2324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汉军小校
在第1楼的发言:谁是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飞将”?是李广还是卫青?如果让我回答,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卫青!”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广是名将不假,但他是守边的名将,出塞的战绩很差。既然是《出塞》诗,就已经把他排除了。因为诗人明确表示,他不希望出现“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剧!
卫青一生七次出塞,使匈奴人丧师失地,最后远遁漠北。
龙城是匈奴人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的神圣场所。卫青第一次出塞便直捣龙城,将其付之......呵呵,不同意楼主的说法“龙城”在唐诗里面是一个常见的高度艺术化的地名,用来泛指边关城塞。“但使龙城飞将在”是“但是飞将在龙城”为了平仄协调而作的倒装。“飞将”指的自然是李广,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后两句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只要是李广或类似李广的名将坐镇边城、驻守边关,就不会让侵略者越过阴山(即边境)。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804 工分:58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23楼的发言:......
既然没有专利权你又凭什么一口咬定龙城是指天水呢
我上面解释过了,因为用龙城称呼卫青不符合中国习惯,而用籍贯称呼一个人是中华传统。一个人连自己民族的传统都不知道,就是非常可悲的了。
在汉代龙城就是匈奴祭天的地方,按照您的观点龙城是李广的籍贯,小弟给您做两种翻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一种按照您的观点就要翻译成“倘若天水的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牧马度过阴山。”第二种按照龙城是匈奴地名来翻译,“倘若打龙城的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牧马度过阴山。”很多古诗都有夸张的用法,无论李广是否打过匈奴龙城,诗是要表现这种气魄。如果这里的龙城是天水,那种豪气就大大降低了,况且天水这个地方从来就没叫过龙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8楼的发言:......
匈奴人的圣地就叫龙城,本来就没有什么误会可言,再说了,王昌龄先生是明白历史的人,从他写的《从军行》里也能看得出来,他对那段历史是相当的了解,我不信他会认为一个只和迷路全军覆没有关系的人能"不教胡马度阴山"
就知道匈奴龙城,也算是一叶障目了。莫非龙城这个东西,还有专利权的?
既然没有专利权你又凭什么一口咬定龙城是指天水呢我上面解释过了,因为用龙城称呼卫青不符合中国习惯,而用籍贯称呼一个人是中华传统。一个人连自己民族的传统都不知道,就是非常可悲的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804 工分:581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21楼的发言:龙城是匈奴地名,龙城飞将是匈奴人称呼的飞将军也就是李广。
李广和匈奴的龙城有什么关系,以李广的认路能力他要想去龙城只能让匈奴把他抓过去龙城代表匈奴,和葡萄美酒夜光杯代表西域的手法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95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8楼的发言:......
匈奴人的圣地就叫龙城,本来就没有什么误会可言,再说了,王昌龄先生是明白历史的人,从他写的《从军行》里也能看得出来,他对那段历史是相当的了解,我不信他会认为一个只和迷路全军覆没有关系的人能"不教胡马度阴山"
就知道匈奴龙城,也算是一叶障目了。莫非龙城这个东西,还有专利权的?既然没有专利权你又凭什么一口咬定龙城是指天水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95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契丹面具
在第21楼的发言:龙城是匈奴地名,龙城飞将是匈奴人称呼的飞将军也就是李广。李广和匈奴的龙城有什么关系,以李广的认路能力他要想去龙城只能让匈奴把他抓过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804 工分:5811
左箭头-小图标
龙城是匈奴地名,龙城飞将是匈奴人称呼的飞将军也就是李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973 工分:5787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汉金吾卫大将军
在第13楼的发言:龙城飞将是指李广无疑。第一,李广被称为飞将军,而霍去病无此称谓;第二,李广是龙城人,而霍去病不是。楼主喜欢霍去病,不妨亲自写过一首诗吧,不要篡改王老师的本意。
王老师的本意大家都是推测,你凭什么说别人篡改连籍贯和外号都写出来了,还推测个屁啊,稍有古汉语常识的人都能一眼看出来,还用得着你推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6楼的发言:......
此陇西就一定是彼陇西吗,汉朝那个李家被灭族可是事实
如果你认为这两个陇西本不是一家,“龙城”不会引起误会,阁下自然可以去径直告诉王昌龄先生,我也不反对呀?
不过貌似陇西李可没有灭族(虽说有人认为李广这一直是绝后了, 不过貌似陇西李未必就李广一家吧),后来所谓“明陀李”南北朝的时候名气可是挺响的, 不然李家干嘛巴巴的去冒这个籍呢?
匈奴人的圣地就叫龙城,本来就没有什么误会可言,再说了,王昌龄先生是明白历史的人,从他写的《从军行》里也能看得出来,他对那段历史是相当的了解,我不信他会认为一个只和迷路全军覆没有关系的人能"不教胡马度阴山"就知道匈奴龙城,也算是一叶障目了。莫非龙城这个东西,还有专利权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9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6楼的发言:......
此陇西就一定是彼陇西吗,汉朝那个李家被灭族可是事实
如果你认为这两个陇西本不是一家,“龙城”不会引起误会,阁下自然可以去径直告诉王昌龄先生,我也不反对呀?
不过貌似陇西李可没有灭族(虽说有人认为李广这一直是绝后了, 不过貌似陇西李未必就李广一家吧),后来所谓“明陀李”南北朝的时候名气可是挺响的, 不然李家干嘛巴巴的去冒这个籍呢?匈奴人的圣地就叫龙城,本来就没有什么误会可言,再说了,王昌龄先生是明白历史的人,从他写的《从军行》里也能看得出来,他对那段历史是相当的了解,我不信他会认为一个只和迷路全军覆没有关系的人能"不教胡马度阴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1楼的发言:......
我想什么,李渊祖籍河北,李虎生在内蒙,陇西李氏汉武时灭族,李陵那支跟匈奴跑了,前几天出来个自称李陵后代的从哈萨克斯坦跑回来认祖归宗
你去怪李家造假可以,貌似女真说自己是苹果的后代,刘汉说自己是爬虫私生子,你就信了?不过古人这么以为罢了,你有胆跑“大汉”去说刘季不过是个不成器的小流氓,根本不是什么“真龙天子”去!
李家可是自己称陇西李的。来龙去脉貌似陈寅恪在隋唐政治制度史稿一书中说的明明白白。大概那种东西,你是没有听说过的吧。
此陇西就一定是彼陇西吗,汉朝那个李家被灭族可是事实如果你认为这两个陇西本不是一家,“龙城”不会引起误会,阁下自然可以去径直告诉王昌龄先生,我也不反对呀?不过貌似陇西李可没有灭族(虽说有人认为李广这一直是绝后了, 不过貌似陇西李未必就李广一家吧),后来所谓“明陀李”南北朝的时候名气可是挺响的, 不然李家干嘛巴巴的去冒这个籍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9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1楼的发言:......
我想什么,李渊祖籍河北,李虎生在内蒙,陇西李氏汉武时灭族,李陵那支跟匈奴跑了,前几天出来个自称李陵后代的从哈萨克斯坦跑回来认祖归宗
你去怪李家造假可以,貌似女真说自己是苹果的后代,刘汉说自己是爬虫私生子,你就信了?不过古人这么以为罢了,你有胆跑“大汉”去说刘季不过是个不成器的小流氓,根本不是什么“真龙天子”去!
李家可是自己称陇西李的。来龙去脉貌似陈寅恪在隋唐政治制度史稿一书中说的明明白白。大概那种东西,你是没有听说过的吧。此陇西就一定是彼陇西吗,汉朝那个李家被灭族可是事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9楼的发言:李唐皇族和陇西李氏有关系吗,李陵投降匈奴后全族被诛,陇西李氏不仅家道败落而且名声也变坏,李唐皇族和他们攀亲有什么好处.
至于"飞将"对于李广来说就是个虚名,李广是个好骑兵,但是他指挥骑兵作战根本就不及格,更谈不上"飞"
李唐自称陇西,天水在陇西,你自己想吧
我想什么,李渊祖籍河北,李虎生在内蒙,陇西李氏汉武时灭族,李陵那支跟匈奴跑了,前几天出来个自称李陵后代的从哈萨克斯坦跑回来认祖归宗你去怪李家造假可以,貌似女真说自己是苹果的后代,刘汉说自己是爬虫私生子,你就信了?不过古人这么以为罢了,你有胆跑“大汉”去说刘季不过是个不成器的小流氓,根本不是什么“真龙天子”去!李家可是自己称陇西李的。来龙去脉貌似陈寅恪在隋唐政治制度史稿一书中说的明明白白。大概那种东西,你是没有听说过的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95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汉金吾卫大将军
在第13楼的发言:龙城飞将是指李广无疑。第一,李广被称为飞将军,而霍去病无此称谓;第二,李广是龙城人,而霍去病不是。楼主喜欢霍去病,不妨亲自写过一首诗吧,不要篡改王老师的本意。王老师的本意大家都是推测,你凭什么说别人篡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973 工分:57875
左箭头-小图标
龙城飞将是指李广无疑。第一,李广被称为飞将军,而霍去病无此称谓;第二,李广是龙城人,而霍去病不是。楼主喜欢霍去病,不妨亲自写过一首诗吧,不要篡改王老师的本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26607 工分:25217
左箭头-小图标
每朝每代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龙城飞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9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9楼的发言:李唐皇族和陇西李氏有关系吗,李陵投降匈奴后全族被诛,陇西李氏不仅家道败落而且名声也变坏,李唐皇族和他们攀亲有什么好处.
至于"飞将"对于李广来说就是个虚名,李广是个好骑兵,但是他指挥骑兵作战根本就不及格,更谈不上"飞"
李唐自称陇西,天水在陇西,你自己想吧我想什么,李渊祖籍河北,李虎生在内蒙,陇西李氏汉武时灭族,李陵那支跟匈奴跑了,前几天出来个自称李陵后代的从哈萨克斯坦跑回来认祖归宗本文内容于 12/2/:36 PM 被xenogearcustom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9楼的发言:李唐皇族和陇西李氏有关系吗,李陵投降匈奴后全族被诛,陇西李氏不仅家道败落而且名声也变坏,李唐皇族和他们攀亲有什么好处.
至于"飞将"对于李广来说就是个虚名,李广是个好骑兵,但是他指挥骑兵作战根本就不及格,更谈不上"飞"李唐自称陇西,天水在陇西,你自己想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959
左箭头-小图标
李唐皇族和陇西李氏有关系吗,李陵投降匈奴后全族被诛,陇西李氏不仅家道败落而且名声也变坏,李唐皇族和他们攀亲有什么好处.至于"飞将"对于李广来说就是个虚名,李广是个好骑兵,但是他指挥骑兵作战根本就不及格,更谈不上"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汉军小校
在第1楼的发言:谁是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飞将”?是李广还是卫青?如果让我回答,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卫青!”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广是名将不假,但他是守边的名将,出塞的战绩很差。既然是《出塞》诗,就已经把他排除了。因为诗人明确表示,他不希望出现“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剧!
卫青一生七次出塞,使匈奴人丧师失地,最后远遁漠北。
龙城是匈奴人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的神圣场所。卫青第一次出塞便直捣龙城,将其付之......刚才查了下百度,上面的说法和楼主相同,不过在下对此不以为然。理由如下:1,在中华历史上,很少有人用其征服地作为名号的。这本是西方人的习惯。如古代罗马,有西皮阿.阿菲利嘉因为纪念其平定迦太基,有日耳曼尼克斯纪念对日耳曼人战争的胜利。但是在古代中华,可能出于一切战功都归于的君主的考虑,大将不仅不使用被征服地来称呼,而且无不极力将荣耀归于皇帝。因此“但使龙城飞将在”,使用匈奴龙城暗指功课龙城的卫霍是不符合古代中华习惯;2,中华历史上,对于人物用其籍贯,出生地等作为该人的名号传统很多,如袁世凯,就可以被尊称为“袁项城”(他是河南项城人),同样李鸿章也就是“李合肥”,还有“张南皮”等。世说新语中周处的故事中,“平原不在,正见清河”也是用了地名代替人名了(二陆本是吴人,应用云间陆氏,但是考虑晋朝时期二陆入洛,应该是使用其在北方的相关地名作为尊称了)。因此龙城应当是指李广的籍贯陇西成纪;3,诗词中如果出现古人,很多使用代称。如伏波(伏波将军),大家知道是马援,但是如果说到“骠骑”,怕是如果前后问没有指明,怕是大家都要抓瞎了吧,东汉骠骑将军何其多也。同样,龙城(陇西成纪)人才辈出,但用龙城也不能明确指明是李广因此,“龙城”也罢,“飞将”也罢,为的就是指李广一人。之所以重复使用了“龙城”“飞将”两个代称,其一是诗文行文的需要 ,七言中出现四个空位(值得注意的是“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并不对仗),因此重复使用;同样,使用“龙城”这样的代称,由于古称龙城的未必就是一处,龙城出名的人也未必只有李广(李蔡,李敢,李陵都是一家,李唐也自称是陇西成纪人),因此很容易出现误解。以前举例,袁世凯被成为袁项城,只有很亲密的或是很隐密(指背后议论)的情况下,才会简称“项城”,否则很容易引起误会。而诗词既然讲的是古代的事情,则“龙城”的概念就更加广泛,因此后面李广的另一名称“飞将”,这样复指将不可能引起误解。王昌龄本是唐人,要是“龙城”诗中不妥当之处而被误解涉及陇西李氏的李唐皇族,这也是有较大风险的。因此,百度上对于“龙城飞将”解释为卫青,李广二人,不妥当。这是对古代中华文化传统不熟悉导致的误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自古征战地
在第2楼的发言:当然是李广,有资料为证的,只是李广命运不好,李广难封呀
你的资料是什么,拿出来亮亮,李广认识龙城在哪里吗,以他的方向感让他去龙城迷路是一定的李广是陇西成纪人。天水古称“成纪”。成纪得名与传说中伏羲氏有关。称天水为“龙城”是自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汉书.地理志》也载,天水郡有成纪县,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因此李广被成为“龙城飞将”,龙城是指其籍贯的雅称。同样情况,西晋有“云间陆士龙”,因此华亭(上海),松江等地的雅称也可以说是“云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95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自古征战地
在第2楼的发言:当然是李广,有资料为证的,只是李广命运不好,李广难封呀你的资料是什么,拿出来亮亮,李广认识龙城在哪里吗,以他的方向感让他去龙城迷路是一定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874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agicfireg
在第4楼的发言:历史上被称为飞将军的只有李广,而且是匈奴人最早这么叫的。
至于卫青霍去病,一般认为万里长征人未还那句是指卫青霍去病在古代善骑射的人都有叫飞将的资格,只不过李广是最著名的,我记得吕布也是人称“飞将”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4212 工分:37435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上被称为飞将军的只有李广,而且是匈奴人最早这么叫的。至于卫青霍去病,一般认为万里长征人未还那句是指卫青霍去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93166 工分:14814
左箭头-小图标
为什么不是霍去病?我觉得霍去病必卫青更强,卫青打仗不够果敢,霍去病强调大纵深,大突击,简直是闪电式作战,除了他还有谁能封狼居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85757 工分:12512
左箭头-小图标
当然是李广,有资料为证的,只是李广命运不好,李广难封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63条记录]&分页:
&对“龙城飞将”指的是谁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城飞将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