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发迹把那个罗汉发配了

踩着“风水”走向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
踩着“风水”走向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
&&&&&& 元朝末年,徐州一带住着一位老风水先生,朱元璋的父母在这位风水先生家里打长工。一天,风水先生的儿媳们问道:“公公,你整天给别人家赶风水,什么时候给咱家也赶一赶风水,让咱家出个大官,好让咱家也风光风光。”在一个甲子日的早上,风水先生领着三个儿子,来到村边一块盐碱滩上瓮鱼。别人逮鱼都是到水里去,他们爷四个却在盐碱滩上瓮鱼,所以村里许多人都来看热闹。谁知天交午时,从车辙中汪出一滩水,水里有一条一尺多长的红鲤鱼,风水先生将鱼逮到手里,高兴地回家了。
&&& 到家后,风水先生亲自将鱼做熟,端上餐桌。他和儿子们狼吞虎咽地将鱼肉吃光,将鱼头和鱼骨端入后房,让其儿媳们吃。儿媳们说:& “老爹真黑心,他们吃完了鱼肉,留下点鱼骨头让咱们吃。”此时,朱元璋的母亲刚好来后房寻些残羹冷饭,儿媳们就将鱼头和鱼骨倒给了她,让她拿回去吃。朱元璋的母亲高兴地回到自己房中,用醋将鱼头和鱼骨做了做,全部吃下了肚。吃过鱼头后,朱元璋的母亲就怀了孕,她怀的正是朱元璋。
&&& 此时,元朝的军师算出天下将出真龙天子,并且算出真龙天子已经坐胎,但因吃不到天子山上的土,他的母亲也会难产死掉。于是,元朝皇帝派出一支军队驻扎到天子山,谨防行人出入。
&&& 且说朱元璋母亲怀孕后,就被风水先生赶出了家门。一天,朱元璋一家来到凤阳一带,长途的跋涉,已使他们筋疲力尽。于是,他们就在茅草里开出一片空地,搭起个窝棚住在了这里。这时,朱元璋的母亲已快临产,朱元璋的父亲便在四周卖豆腐。一天,他挑着豆腐摊子孙来到天子山上卖豆腐。士兵们一看有豆腐吃,马上围了过来,不料一下子将豆腐摊碰倒在地上,豆腐都掉在了地上。元兵一看豆腐摊倒在了地上,觉得很是过意不去,他们让朱元璋的父亲把带土的豆腐挑出来,带回家自己吃,不带土的豆腐全部留下。朱元璋的父亲回到家后,用卖豆腐的钱买了只母鸡,把带土的豆腐简单洗洗,豆腐母鸡一锅炖,朱元璋的母亲吃下后,顺利地产下朱元璋。此时,元朝的军师掐指一算,算出真龙天子已经降生,只得让元帝发出一道圣旨,对全国刚出生的婴儿格杀勿论。但因朱元璋的父母是外来人口,又居住在山林茅草丛中,无人知晓,朱元璋又逃过此劫。
&&& 朱元璋五、六岁时,元朝军师又算出:第二天天交午时,真龙天子将出凤阳城南门。于是,元朝皇帝又派上一支军队把守凤阳城南门。带队军官问军师:“你说的真龙天子到底是什么特征?”军师答道:“此人身穿红袍,脚踏乌靴,头顶青罗伞盖,跨下一匹大青马的便是。”
&&&& 第二天正午,只见一个小孩头顶荷叶,光着屁股,浑身通红,两脚污泥,骑着一根甘蔗,蹦蹦跳跳地出了凤阳城南门。带队军官一看是个小孩,便毫不介意。过了一个时辰后,军师来问军官是否有如此特征的人出城,军官答道只有一个如此模样的小孩出了城,军师说:“哎呀,正是此人。”朱元璋便又逃过此一劫。
&&& 朱元璋八九岁时,父母双亡,只好跟着养母生活。秋季的一天,养母让朱元璋出去拾柴禾。可是,朱元璋出去后,领着一村的小孩做游戏。他们在一个土丘上用土坷垃垒了一座金銮殿,之后,他们开始扮演“做皇帝”的游戏。朱元璋在台上坐着的时候,其他小孩向他拜倒山呼“万岁”,朱元璋在台上坐着四平八稳;可是当别的小孩扮演皇帝时,朱元璋每向他磕头时,那个小孩就一头从台上摔了下来。其中一个叫汤和的小孩被摔疼了,就高声叫嚷到:& “你朱元璋什么乌皇帝,等我长大以后,非把你推翻不可。”这时,朱元璋大声喝道;& “大胆.给我拉下去砍了。”两个小孩,拉着汤和走到高粱地里,摘下一片高粱叶向汤和的脖子上划去,鲜血溅到高粱穗上。后来,朱元璋诛杀功臣,汤和因小时候被斩过头,才幸免于难。
&&& 朱元璋十一、二岁时,养母因病故去,朱元璋只好到财主家放牛。据说当年刘伯温望天子气,一路寻访来到凤阳一带。一天,刘伯温来到朱元璋放牛的山下,远远地望见前方有一团红光升起,走近一看这团红光是从一个放牛娃身上发出的。此时这个放牛娃正在睡觉,只见他四肢张开,形同“大”字,而他头下枕有一条扁担,正好合成个“天”字。刘伯温走上前去推推这个孩子,谁知这个孩子一侧身,将扁担移到腰间,用胳膊抱着头继续睡觉,这种形状正好像个“子”字。刘伯温一怔:这人不正是未来的“天子”吗?刘伯温慌忙将这个放牛娃叫醒,一问姓名,此人正是朱元璋。刘伯温记下来元璋的相貌特征,便又到天下去云游了。后来刘伯温弃元投明,忠实辅保朱元璋共创大业,同他们这次巧遇分不开的。
&&& 后来财主因朱元璋给他弄丢了一头牛、决定不再收留他,把他送给了一家打烧饼的。就这样,朱元璋离开财主跟着这家打烧饼的四村游走谋生。一天他们师徒二人游走来到一座军营前,这一次朱元璋吆喝起来不象以往那样:& “卖烧饼喽一一”,而是中间拖着长音只喊两个字:“烧——饼(兵)”。恰好军营里面有几个士兵正在过油炸东西吃,忽然听到外边有人喊叫:“烧——饼(兵)。”听到一个“烧”字,过了半天才能听到另一个字“饼(兵)”,几个士兵在那里仔细地听了起来,谁知时间一长,一锅油全给熬着了,几个当兵的全给烧死啦。真应了朱元璋的“烧兵”两个字。因为这次祸事,卖烧饼的师傅决定不再收留朱元璋了。
&&& 朱元璋十四、五岁的时候便在皇觉寺当了一名小和尚。一天方丈外出有事,临走时让朱元璋把罗汉堂和大雄宝殿打扫打扫。等方丈走后,朱元璋便开始忙活起来,可是当他扫到罗汉塑像跟前,总感到碍事,于是顺手在这名降龙罗汉屁股上打了一扫帚,说道:“给我出去!”说也奇怪,当朱元璋说过这话之后,这个泥胎罗汉真的蹒蹒跚跚走到院里。朱元璋又将伏虎罗汉赶到屋外,后来,一不做二不休,朱元璋将十八个罗汉通通赶到了院子里,最后连大雄宝殿里的如来佛祖都给赶到了院子里。刚刚打扫完,方丈就从外面回来了,他一看满院子的泥胎佛像,方丈惊呼道:“朱元璋,你怎么把佛像都搬出来啦?”朱元璋说:“师父,不是我搬出去的,是他们自己出去的,我让它们回去就是了。”于是朱元璋口中念念有词.只见泥塑的罗汉佛像和如来佛像真的摇摇摆摆地全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地方。方丈一看大惊失色,
口中不由得大叫:& “这人莫非就是真龙天子了?”出言不吉,只见晴空响了一个霹雳,一个响雷把方丈劈倒在地,因为泄露天机,老方丈被天雷夺去了性命。
&&& 就这样朱元璋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来到凤阳城马员外家打起了长工。马员外嫌贫爱富,对朱元璋不屑一顾;而马员外的女儿马小姐对朱元璋却心有灵犀,一见倾心。据说朱元璋和马小姐是玉皇大帝跟前的金童玉女下凡: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盗贼蜂起,民不聊生,一片混乱。看到下界如此混乱,玉皇大帝就想派一位神仙到下界做皇帝,扭转乾坤,还人民一个清平世界。可是看到如此乱世,没有一个神仙想转世下凡的。正在这时,殿前的金童、玉女打闹到了一块儿,并且金童手中的“日”旗和玉女手中的“月”旗搅到了一起,两个字合成了一个“明”字。见此情景,玉皇大帝灵机一动,下旨道:命金童下凡做皇帝,玉女下凡做娘娘,国号就叫“大明”。
&&& 再说朱元璋在马员外家打长工,倒也十分勤快,渐渐地赢得了马员外的好感。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马小姐十分关心朱元璋的冷暖,为了避嫌,傍晚时分,她便派丫环秋香到朱元璋的住处看他。秋香去不多时,便惊慌失措地跑了回来:& “小姐,不好啦,朱元璋给冻死啦,他的脸上都生虫子啦。”马小姐也顾不得体面,便同秋香一起来到朱元璋的住处,一看朱元璋正在睡觉,一条三寸长的小蛇正在朱元璋脸上爬来爬去。只见小蛇从朱元璋的眼里钻到鼻子里,从鼻子钻到嘴里,从嘴里钻到耳朵里,又从耳朵钻回到眼里。俗话说:能过五窍者为大臣,能过七窍者为天子。他莫非是真龙附体。马小姐赶忙同秋香抱来一床被子,搬来一把椅子,然后将朱元璋叫醒。朱元璋一醒,脸上的小蛇也消失了踪影。朱元璋一看马小姐来到了他的房里,慌忙问有什么事吩咐要做。马小姐叫秋香把被子放到床上,又把椅子座北朝南摆好,然后马小姐说:“也没什么活要你去做,只是大冷的天怕你冻着,给你送来一床被子。但有一事相求:朱元璋,你必须娶我为妻,并且要封我为正宫娘娘;不然就把你赶出马家,告你个调戏民女之罪。”其实朱元璋对马小姐早已十分留意,只是因为地位悬殊不敢有非分之想。
& &&一看今天这阵势,朱元璋十分高兴地说:“娶你为妻可以,但我又不是皇帝,册封一事从何说起。”马小姐说:“君无戏言,即使不是皇帝,你也得封我为正宫娘娘,现在就开始封我。”朱元璋只好答应,面南背北往椅子一坐,正色说道:& “马小姐听封,我朱元璋不当皇帝便罢,一旦我做了当朝天子,当封马小姐为昭阳正宫,钦此。”马小姐慌忙磕头谢恩。
&&& 朱元璋解决了婚姻大事后,便出外投靠了红巾军将领郭子兴。因为朱元璋作战十分勇敢,深得郭子兴的赏识,两年之后,朱元璋便被提拔为将官之职。后来郭子兴战死,朱元璋便取代了郭予兴的位置,成为义军的一方首领。朱元璋在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人的辅保下,剿灭了陈友谅,平定了张士诚,最后将元帝赶出大都,定都南京,国号大明。他便是明朝开国第一个皇帝——明太祖。
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座南薰殿,清朝的时候,这里是收藏皇帝、皇后画像的地方。据档案记载,南薰殿一共收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肖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皇帝63幅画像中,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唐太宗有3幅,宋太祖有4幅,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画像。如今,这13幅画像1幅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2幅画像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而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一种画像,朱元璋方面大脸,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另一种画像,朱元璋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黑子,五官不正,相貌丑陋。再加上民间的画像,目前能搜集到的朱元璋的画像竟有16幅之多。甚至有传说他曾召集三名画师为其画像,前两位据实画像的画师都为其所杀,因为他们画的形神相似夸大了朱元璋的缺陷而被杀。第三位只是在形似的轮廓上刻意美化才博得朱元璋欢心。
(摘自《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已被0人收藏
&《朱元璋》看不下去了!
来自:保密
发帖:25+680
朱元璋在寺庙里读了很多书的,拍的跟文盲似地。。
元朝圣旨里还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楼主...
来自:保密
发帖:5+382
我妈说很好看的...我不看的...
-------------------------------------------------------------------------------------------
願世界和平,願幸福降臨,願我愛的人平安歸來,願快樂與她如影隨形...
来自:保密
拍的跟说教片似的
-------------------------------------------------------------------------------------------
KDS职业相亲男,有意女匪PM&
SPACE空间 yameidei.
来自:保密
发帖:108+1847
现在的大陆片越来越不行了!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7+372
本来就是叫花子出身,农民政权都是垃圾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54+696
-------------------------------------------------------------------------------------------
撤退疾如风
进攻徐如林
抢夺尸体侵略如火
队友有难不动如山
来自:保密
发帖:3+324
胡军只猪猡朝天鼻头,把老朱演得象太平天国一样
-------------------------------------------------------------------------------------------
来自:保密
发帖:163+7784
我只觉得片尾曲不错
-------------------------------------------------------------------------------------------
手段才是决定一切的发家之路!
来自:保密
这片子我看了哭了,还是看小说好
-------------------------------------------------------------------------------------------
pm贴请自动发送到上述地址&
来自:保密
发帖:54+697
胡军只猪猡朝天鼻头,把老朱演得象太平天国一样对了
胡菌是满族人
演完赵云演朱元璋
按理他演萧峰也不对
契丹和金是死敌,种族来源也不相同
-------------------------------------------------------------------------------------------
撤退疾如风
进攻徐如林
抢夺尸体侵略如火
队友有难不动如山
来自:保密
朱元璋的看点 还是因为若干年后有个人太像他了
-------------------------------------------------------------------------------------------
上海这一方好山加好水,养育了我们这群作男作女!
...10楼...
来自:保密
发帖:269+840
-------------------------------------------------------------------------------------------
朕乃后世尊称的大明太祖高皇帝
...11楼...
来自:保密
发帖:990+19145
除了男主角,其它还行
-------------------------------------------------------------------------------------------
你懂音律?略懂
你懂阵法?略懂
这你也懂?略懂
...12楼...
来自:保密
发帖:79+2084
徐达是这样的?
-------------------------------------------------------------------------------------------
酒是穿肠毒药
色是刮腹钢刀
财是惹祸根苗
气是雷烟火炮
...13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681
徐达是这样的?
徐达有勇有谋,,这纯粹是个莽汉嘛,还有这外形。。。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4楼...
来自:保密
发帖:10+300
《明朝那些事儿》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5楼...
来自:保密
发帖:17+373
老朱还真是太平天国式的人物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6楼...
来自:保密
不如看书《明朝那些事儿》
-------------------------------------------------------------------------------------------
KDS职业相亲男,有意女匪PM&
SPACE空间 yameidei.
...17楼...
来自:保密
发帖:0+128
给你们讲得有点想去看看了,呵呵。
朱元璋干活哈卖力,现在的国家罗汉好好学学。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8楼...
来自:保密
发帖:0+396
还可以额~~随便看看
-------------------------------------------------------------------------------------------
最爱苏打水!
...19楼...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朱元璋》看不下去了!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你可以发私信给一个或多个听众。默认不能发给非听众,除非对方设置了允许。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少年传奇故事-冰瞬
刚刚更新的小说:
〔〕〔〕〔〕〔〕〔〕〔〕〔〕〔〕〔〕〔〕〔〕〔〕〔〕〔〕〔〕〔〕〔〕〔〕〔〕〔〕
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少年传奇故事
&&&&( 一)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传奇,关于他的故事就似那满天星斗,数也数不清,要说那自然是更加说不尽了。
&&&&五岁那年,他给一财主家放牛。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头牛竟然钻进山里去了。
&&&&天天放牛,日子一长,结识了不少的放牛娃。
&&&&大家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一块玩个“当皇帝”的游戏。一个人坐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其他人在下面武两厢列队,俯首称臣,高呼万岁。他们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可就是总会出现一些怪事,当朱元璋在下面喊万岁时,那个坐在石头上的人,经常会无缘无故的摔下来,次数多了就没人愿意当皇帝了,都愿在下面扮大臣,朱元璋就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小皇帝
&&&&那天,和往常一样,在三呼万岁后,“众臣”开始纷纷诉说自己的心事。其中有位叫阿呆的说道:“重八,大家天天给人家放牛,可这牛肉是个啥味,还真是不知道呢!”阿呆十多岁了,是这群孩子的头儿,可就是不敢做这个“皇帝”,心里很是郁闷。朱元璋也知道是阿呆看着自己天天做“皇帝”,心里不爽,遂故意刁难。可知道归知道,我朱重八要是不给你显点手段,倒是让你们瞧我不气了,想到这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道:“呆卿,你可是想尝尝牛肉是个啥味啊?
&&&&“正是!”阿呆大声喊道,众孩童也都纷纷附和着阿呆。
&&&&“那好,我有个方法,可让大家饱餐一顿牛肉,可是,大家需得听我号令行事!”朱元璋郑重的说道。
&&&&“那是自然,只要重八你真让大伙美美的吃上一顿牛肉,从今往后,大家就真当你是皇上!”很显然阿呆一伙早有预谋
&&&&“好,明天大家带齐了家伙,咱把那大黑牯宰了,给大伙解馋!这杀牛的任务,就交给你了,阿呆!” 朱元璋有点幸灾乐祸得说。(那黑牯很是威猛,一般人都不敢靠近他)
&&&&可那阿呆也是个牛脾气,竟然把他的话当了真,信誓旦旦的道:“行,我家有把尖刀,正好可以宰了这厮。”听的小家伙们,是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就跟过年似得。
&&&&朱元璋只当他是信口开河, 也没往心里去,大伙再闹一阵子,也就散了。
&&&&到了第二天,还是同样的游戏,三呼万岁后,阿呆站出来,道:“重八,今个咱也别废话了,刀我带来了,只要你一句话,我立马把那黑牯宰了,给大伙解馋!”说着还亮了一下手里那明晃晃的牛耳尖刀。
&&&&朱元璋心里咣当一下,看来这家伙是当真了,但很快又镇定下来,心想:刀是带来了,可就凭他,能杀死大黑牯吗?想明白了这一层,朱元璋就也没什么顾虑了,“好啊,你现在就去把黑牯宰了吧,那畜生性子可烈,你小心。”朱元璋平平的道。
&&&&“重八,你得帮我把那牛栓到树上去!”阿呆大声道。
&&&&嘿,我要是不给你栓树上,倒显得我输了。朱元璋也是存心给阿呆一个好看,就喊道:“黑牯,过来!”这黑牯跟他是很熟的,听到这话,就慢吞吞的过来了。朱元璋把牛拴在了树上,边栓边道:“黑牯啊,这位呆爷,想把你杀了吃肉,正好我也馋的厉害,就委屈你了啊!”那牛看了朱元璋一眼,竟然很无奈的趴在了地上。
&&&&到这时候,阿呆也有点怕了,这么大一头牛,他朱元璋还真敢让我杀啊,他赔得起吗,别到时候赖到我头上,那可就不妙了,得有个计较才行。“重八啊,这牛又不是你家的,我把它杀了,到时候主人家查问起来,怎么办啊?!”阿呆急急的说。
&&&&听到这话,朱元璋就知道,阿呆害怕了。可心里就是不能容忍,阿呆敢于挑战自己的“威严”,决心好好的惩治他一番。于是大包大揽的说:“呆哥,你放心的去杀,我自有计较,实在不行,大家可以作证,就说是我杀的!”话刚说完,就看那黑牛瑟瑟的抖了起来,好像是很害怕的样子。阿呆倒是平静下来了,举起刀,慢慢的朝黑牯走去。
&&&&朱元璋看着阿呆手里的尖刀,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瘦弱的阿呆,迈着坚定的步伐,竟然有股逼人的英雄气概。有朝一日,我真做了皇上,会不会要阿呆做个将军呢?那样阿呆肯定比现在威武,金盔银甲,高头大马,手执我的令箭,三军阵前,耀武扬威… …“哞!”黑牯的惨叫声,唤醒了正飘飘然的朱元璋。看到黑牯在地上抽搐着,长长地尖刀,插进了牛脖子里,直至没柄,鲜红的牛血咕嘟咕嘟的冒地正欢,阿呆呆呆的站在一边。看来这牛是没得救了,反正已经这样了,倒不如索性美美的吃上一顿再说,朱元璋心想。这时候阿呆也缓过神来了,悄悄的看了一眼朱元璋,没敢吱声。大伙看着这血淋淋的场面,都不敢说话。
&&&&“好你个阿呆!真有你的啊,接下来开膛破肚的事,你也别推辞了,一块干了吧!”朱元璋大笑着说。阿呆脸红红的,还是没说话,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杀死了这么大的一头牛,那牛自始至终就趴在那里,好像是动都不敢动的样子。朱元璋看阿呆是吓坏了,也就不再理他,去安排伙伴们回家偷盐、取火,还有一部分去捡干柴,然后就是美美的一顿牛肉,不必细表。
&&&&话说吃完牛肉后,该发愁了,大家都在想,回去该怎么交代呢?倒是朱元璋不慌不忙的吩咐道:“阿呆,你把牛头拿到山顶上放好,阿狗,你把牛尾巴放到山脚下去,回家后大家就说这牛钻到山里去了!”阿狗说:“那怎么行,谁会信呢?”“我让你去放,你就去放,哪来那么多废话?”朱元璋大声道。“我看行,就这样试试吧!”阿呆一脸真诚的说。说来也怪,阿呆他们把牛头拖到山顶,往那一放,这牛头就跟生了根似地,长在地下了。大家又照朱元璋说的做好了所有善后工作,就纷纷回家去了。
&&&&朱元璋风风火火的跑回财主家,慌忙的喊:“不好了,不好了!大黑牯钻到山里去了!”
&&&&“胡说八道!”财主砰的一下摔了手中的茶碗,怒道:“你个小子,我看你家穷苦,好心收你来给我放牛,可曾亏待过你?你忘恩负义,竟然还敢骗我!看我不打死你!”
&&&&“老爷息怒!那牛的确是钻到山里去了,不信您可以去看,牛头在山顶,牛尾在山脚,动下它尾巴,那牛头还叫唤呢!”
&&&&“我还就不信那个邪了!这就去看,要是有半句虚言,我立马就打死你!前面带路!”
&&&&就这样,朱元璋在前带路,财主和一种家丁很快来到山脚下。看那牛尾巴,在地上甩来甩去的,跟个活牛一样,上去扯他一下,竟真能听到山顶传来的“哞!”的一声,事实摆在面前,不由得财主不信,只能是自认倒霉,怏怏的回家去了。
&&&&自此,再没人敢雇朱元璋放牛。
&&&&( 二)
&&&&元朝末年,徐州一带住着一位老风水先生,他的膝下有三双儿子和媳妇,朱元璋的父母在这位风水先生家里打长工,朱元璋的父亲做豆腐,朱元璋的母亲负责缝缝补补。一天,这位风水先生的儿媳问道:“公公,你整天给别人家赶风水,为什么不能给咱家也赶一赶风水,让咱家出个大官,好让咱家也风光风光。”风水先生说:“不行,恐怕咱家承受不住这个风水。”儿媳们说的次数多了,风水先生也动了心,说:“那就试试吧”。风水先生推算了一番后,在一个甲子日的早上,领着三个儿子、牵着牛,套着拖车,来到村边一块盐碱滩上瓮鱼。别人逮鱼都是到水里去,他们爷四个却在盐碱滩上瓮鱼,所以村里许多人都来看热闹。谁知天交午时,从车辙中汪出一滩水,水里有一条一尺多长的红鲤鱼,风水先生将鱼逮到手里,高兴地说:“天助我也,大功告成,可以回家了。”
&&&&到家后,风水先生亲自将鱼做熟,端上餐桌,他们爷四个狼吞虎咽地将鱼肉吃光。风水先生命人将鱼头和鱼骨端入后房,让其儿媳们吃,儿媳们说:“老爹真黑心,他们吃完了鱼肉,留下点鱼骨头让咱们吃,谁稀罕。”此时,朱元璋的母亲刚好来后房寻些残羹冷饭,正好,儿媳们就将鱼头和鱼骨倒给了她,让她拿回去吃。朱元璋的母亲高兴地回到自己房中,用醋将鱼头和鱼骨做了做,全部吃下了肚。一会儿,风水先生看到从后房端回来的空盘子,将儿媳们叫到跟前,问道:“你们谁吃了鱼头?”儿媳们不情愿地答道:“我们谁也没吃,而是给了咱家的长工朱家老妈子了。” 风水先生大惊失色:“说你们承受不住这个风水,就是承受不住。这个鱼头你们三个谁吃都行,为什么给了朱家老妈子?现在赶快把他两口叫来赶走,否则咱家将有塌天大祸。”吃过鱼头后,朱元璋的母亲恰恰怀了孕,她怀的正是朱元璋。此时,元朝的军师算出天下将出真龙天子,并且算出真龙天子已经坐胎,但是他的母亲吃不到天子山上的土,他的母亲也会难产死掉。于是,元朝皇帝派出一支军队驻扎到天子山,谨防行人出入。
&&&&风水先生叫来朱元璋的父母,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一些盘缠,你们赶快走吧,我家不能再收留你们了。”朱元璋的父亲说:“东家,你准备赶我们到哪里去呀?我们到哪儿安家呀?”风水先生说:“走吧,一直往南走,走到茅草三尺的地方,你们就可以安家了。”于是,朱元璋的父亲无奈地套上驴车,拉着老婆,挑着豆腐摊一直往南走去。一天,他们来到凤阳一带,长途的跋涉,已使他们筋疲力尽。突然,看到远处山脚下茅草齐胸高,于是,他们就在茅草里开出一片空地,搭起个窝棚住在了这里。这时,朱元璋的母亲已快临产,朱元璋的父亲便在四周卖豆腐。一天,他挑着豆腐摊来到天子山下,山上驻有军队,很是缺菜吃。于是,他就到山上去卖豆腐。将豆腐摊挑到山顶上,士兵们一看有豆腐吃,马上围了过来,不料一下子将豆腐摊碰倒在地上,豆腐都掉在了地上,那块土正好是能让真龙天子母亲顺产的土。元兵一看豆腐摊倒在了地上,觉得很是过意不去,他们便让朱元璋的父亲把带土的豆腐挑出来,带回家自己吃,不带土的豆腐全部留下,卖给了士兵,并且多给些银两。朱元璋的父亲回到家后,用卖豆腐的钱买了只母鸡,把带土的豆腐简单洗洗,豆腐上带土无论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反正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豆腐母鸡一锅炖,朱元璋的母亲吃下后,顺利地产下朱元璋。此时,元朝的军师掐指一算,算出真龙天子已经降生,气得大骂:“把守天子山的十万大军都是饭桶,天子山上的土还是让真龙天子的母亲吃到了。”此时,真龙天子已经降生。他只得让元顺帝发出一道圣旨,对全国刚出生的婴儿格杀勿论。但因朱元璋的父母是外来人口,又居住在茅草丛中,无人知晓,朱元璋又逃过此劫。
&&&&等到朱元璋五、六岁的光景,元朝军师又算出:第二天天交午时,真龙天子将出凤阳城南门。于是,元朝皇帝又派上一支军队把守凤阳城南门。带队军官问军师:“你说的真龙天子到底是什么特征、长什么样子?”军师答道:“此人身穿红袍,脚踏乌靴,头顶青罗伞盖,跨下一匹大青马的便是。”第二天正午,只见一个小孩头顶荷叶,光着屁股,浑身通红,两脚污泥,骑着一根甘蔗,蹦蹦跳跳地出了凤阳城南门,此人便是朱元璋。带队军官一看是个小孩,便毫不介意。过了一个时辰后,军师来问军官是否有如此特征的人出城,军官答道只有一个如此模样的小孩出了城,军师说:“哎呀,正是此人。”于是,马上命军官率骑兵向朱元璋所去的方向追去,朱元璋见后面尘土飞扬,吓得急忙钻进路边的一间废弃土屋里躲避,屋里面到处都是蜘蛛网,朱元璋躲好后,所有的大小蜘蛛都慌忙出来吐丝结网,等元军赶到后蛛网已经结得密不透风。元兵赶到土屋,往里一看,见蛛网完好无损,便料定屋里无人,一直往南追去,朱元璋便又逃过此一劫。以后,朱元璋做了皇帝便允许蜘蛛在皇宫里自由觅食,而不予清扫。
&&&&朱元璋的确命大,在他**岁时,父母双亡,朱元璋只好跟着养母生活。秋季的一天,养母让朱元璋出去拾柴禾。可是,朱元璋出去后,领着一村的小孩做游戏。他们在一个土丘上用土坷垃垒了一座金銮殿,之后,他们开始扮演“做皇帝”的游戏。朱元璋在台上坐着的时候,其他小孩向他拜倒山呼“万岁”,朱元璋在台上坐着四平八稳,没有一点事儿,可是当别的小孩扮演皇帝时,朱元璋每向他磕头时,那个小孩就一头从台上摔了下来。这个故事就叫“土丘称寡”。其中一个叫汤和的小孩被摔疼了,就高声叫嚷到:“你朱元璋什么鸟皇帝,等我长大以后, 非把你推翻不可。”这时,朱元璋正在台上,大声喝道;“大胆,给我拉下去砍啦。”两个小孩,拉着汤和走到高粱地里,摘下一片高粱叶向汤和的脖子上划去,一下子划出一道口子,鲜血溅到高粱穗上,从此以后,高粱穗就是红的了。这个故事叫“高叶斩头”。后来,朱元璋诛杀功臣,汤和因小时候被斩过头,才幸免于难。做游戏归做游戏,大人交代拾柴禾的活总得干吧,其他小孩慌着满地跑着去捡树枝树叶,惟独朱元璋原地不动,口中念念有词:“老天爷,老天爷,刮阵旋风吧,把树枝树叶都刮到我面前来吧。” 朱元璋话音刚落,平地上果然刮起几阵旋风,把大堆的树枝树叶都刮到了朱元璋脚旁,朱元璋不费吹灰之力就拾满了一大篮柴禾。朱元璋干活又快回到家后又不挨大人吵,其他小孩因完不成拾柴的活计老挨大人的训斥,以后村里的小孩就不再同朱元璋一块做游戏啦。
&&&&等到朱元璋十一、二岁的光景,养母也因病故去,朱元璋只好到村里的财主家放牛。据说当年刘伯温望天子气,一路寻访来到凤阳一带,见当地居民为人豪爽,做事干练,谈吐不俗,心中甚是欢喜,料定当地将有非同凡响的人物出现。一天,刘伯温来到朱元璋放牛的山下,远远地望见前方有一团红光升起,正是他渴望以久的天子气。走近一看这团红光是从一个放牛娃身上发出的,此时这个放牛娃正在睡觉,只见他四肢张开,形同“大”字,而他头下枕有一条扁担,正好合成个“天”字,刘伯温走上前去推推这个孩子,想叫醒他,谁知这个孩子一侧身,将扁担移到腰间,用胳膊抱着头继续睡觉,这种形状正好像个“子”字。刘伯温一怔:这人不正是未来的“天子”吗?刘伯温慌忙将这个放牛娃叫醒,一问姓名,此人正是朱元璋。刘伯温记下朱元璋的相貌特征,便又到天下去云游了。后来博学多才、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弃元投明,死心塌地的辅保朱元璋共创大业,是同他们这次巧遇分不开的。
&&&&在财主家里同朱元璋一块放牛的还有另外两个小孩,其中一个便是汤和。一天傍晚在野外放牛时,朱元璋对另外两个小伙伴说:“咱们杀头小牛吃吃,长这么大没吃过牛肉,这一回要吃个过瘾。” 便让汤和去村里找口锅,另一个去找把刀找些盐。等汤和两个找来锅、刀和盐后,朱元璋已经勒死了一头小牛,他们用刀砍下牛头牛尾,扒了皮,开了膛,把牛肉切成块,在小溪里洗了洗,投上盐一块放到锅里煮了起来,此时天已黑了下来。牛肉煮熟后,他们三个大吃起来,平生第一次吃到如此的美味,吃起来真是不要命。等他们吃饱后,汤和两个又将没吃完的牛肉各自送回了家。等汤和两个回来后,朱元璋领着他俩将吃剩下的牛骨、零碎同牛皮一块掩埋了起来。单独留着牛头、牛尾没埋,朱元璋说另有用处。此时天色已快放亮,汤和说:“不好,这口锅是从村里偷来的,天一亮就不好还回去啦。”见此情形,朱元璋念念有词地说道:“老天爷,老天爷,天亮之前就不能再黑一会儿吗?”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渐亮的天空果然又暗了下来,汤和趁机把锅还了回去,等他回来后天色才又渐渐转明。这个故事是“临明一阵黑”的来历。等汤和回来之后,朱元璋就同他和另一个小伙伴将牛头钉在山头这边的山缝里,又将牛尾巴对应着牛头钉在山头那边的山缝里,布置好这一切之后,朱元璋又默默祷告一番:“土地爷,土地爷,当我们拽牛尾、牛头时,山头里边给发出两声牛叫唤。”说完之后,朱元璋亲自去试了试,当他一拽牛尾巴,山头里面果然发出两声“哞、哞”的牛叫声,朱元璋又去拽牛头,同样山头里面也发出两声“哞、哞”的牛叫声。一看自己的话应了验,朱元璋同汤和两个小伙伴兴冲冲地跑去叫财主:“东家,东家,不好啦,有一头牛跑到山头里面去啦!” 财主一听慌忙跑了出去,来到山脚下一看,只见山头这边露出个牛头,山头那边杵着个牛尾巴,财主一看气笑了:“朱元璋,哪有这么长的牛身子,肯定是你仨把牛杀吃啦,却在这儿装戏法糊弄我。” 朱元璋忙说:“东家,不相信你去拽拽牛尾巴,它还在里面叫唤呢。” 财主果然走上前去拽拽牛尾巴,又拽拽牛头,山头里面当真发出哞哞的牛叫声,财主也拿朱元璋没辙了。这个故事叫做“杀牛悬尾”。悬尾的那座山叫做惊牛山,后来改称“金牛山”。
&&&&财主看朱元璋给他弄丢了一头牛,决定不再收留他,准备将他赶走,朱元璋说:“东家,你赶我走可以,但你总得给我指一条活路吧。”过了几天,他们村刚好来了一家过路打烧饼的,财主说:“我跟这家打烧饼的熟识,我跟他说说,朱元璋你就跟着他过活吧,这样你天天都有烧饼吃啦。”就这样,朱元璋离开财主跟着这家打烧饼的四村游走谋生。在走着的路上朱元璋天真地问:“师傅,你让我跟着你吃什么?天天都吃烧饼吗?” 打烧饼的说:“烧饼是用来做生意的,是不能随便乱吃的,要吃只能吃落炉烧饼。”可是,这位打烧饼的师傅技术特别过硬,烧饼烤熟后就是不会从炉上掉下来,只有用锅铲把它抢下来才行。头三天,朱元璋一个烧饼也没有吃到。后来朱元璋对着烧饼炉念念有词地说:“老灶爷,老灶爷,每天烧饼烤熟后你就不能给掉下来几个吗?这样也好叫我解解馋。”朱元璋说过这话之后,真是如有神助一般,每天烧饼烤熟后便会掉下来几个。朱元璋不管三七二十一对这落炉烧饼拿起来就吃,打烧饼的心疼地说:“朱元璋,你不能吃。” 朱元璋反问道:“师傅,你不是说让我吃落炉烧饼吗?” 打烧饼的没办法,只好看着朱元璋大快朵颐。这样一晃过了两三年,朱元璋在一次卖烧饼的时候出了点事情。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一天他们师徒二人游走来到一座军营前,朱元璋也象他父亲一样打起了军队的主意,可能是太恨元兵的缘故吧,这一次朱元璋吆喝起来不象以往那样:“卖烧饼喽—”,“谁买烧饼—”。这一回朱元璋吆喝起来是中间拖着长音只喊两个字:“烧——饼(兵)”“烧——饼(兵)”。恰好军营里面有几个士兵正在过油炸东西吃,忽然听到外边有人喊叫:“烧——饼(兵)”“烧——饼(兵)”,听到一个“烧”字,过了半天才能听到另一个字“饼(兵)”,几个士兵非常奇怪这是在卖什么东西的,就在那里仔细听了起来,谁知时间一长,一锅油全给熬着了,几个当兵的全给烧死啦。真应了朱元璋的“烧兵”两个字啦。回去以后打烧饼的一看朱元璋烧饼没卖出去一个,反倒烧死了几个当兵的,净给他惹事,决定不再收留朱元璋,准备将他赶走。朱元璋说:“师傅,你赶我走可以,你看我举目无亲,总得给我指一条生路吧。” 打烧饼的说:“这样吧,朱元璋,我跟皇觉寺的方丈交情甚好,我跟方丈说说,还是把你送到皇觉寺当和尚吧。今年凤阳一带大旱,饥荒遍地,可是皇觉寺的香火挺旺,来到寺上一定不缺吃穿。” 朱元璋一看,当和尚就当和尚吧,总比白白饿死强。就这样朱元璋辞别了打烧饼的师傅来到了皇觉寺。
&&&&朱元璋十四、五岁的时候便在皇觉寺出家当了一名小和尚,人常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在寺上朱元璋也就是每天诵诵经,挑挑水,扫扫地,干些杂活。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倒也舒心快活。就这样一晃过了三四年,有一天,方丈外出有事,临走时交待朱元璋:“朱元璋,我走之后,好好把罗汉堂和大雄宝殿打扫打扫,我回来之前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朱元璋说:“师父,这件事交给我您就放心吧。”等方丈走后,朱元璋便开始忙活起来,可是当他扫到罗汉塑像跟前,总感到碍事,于是顺手在这名降龙罗汉屁股上打了一扫帚,说道:“给我出去!”说也奇怪,当朱元璋说过这话之后,这个泥胎罗汉真的蹒蹒跚跚走到院里,朱元璋一看,这真不错,泥胎能够自己走出屋外,省得自己出力去搬啦,顺手朱元璋又将伏虎罗汉赶到屋外,后来,一不做二不休,朱元璋将十八个罗汉通通赶到了院子里,最后连大雄宝殿里的如来佛祖都没能幸免,也给赶到了院子里。罗汉堂和大雄宝殿里空空如也,一无遮拦,朱元璋很快就将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刚刚打扫完,方丈就从外面回来啦,一看满院子的泥胎佛像,方丈惊呼道:“朱元璋,你怎么把佛像都搬出来啦!”朱元璋拍拍身上的尘土说:“师父,不是我搬出去的,是他们自己出去的。”方丈吼道:“胡说,泥胎又不是活人,它们怎么能会自己出屋!”朱元璋说:“师父,你若不信,我让它们回去就是啦。”于是朱元璋口中念念有词:“一位二位各归本位,一位二位各归本位,都请回屋吧。”朱元璋刚说完,只见泥塑的罗汉佛像真的摇摇摆摆回去一个,摇摇摆摆又回去一个,一会儿工夫十八罗汉和如来佛像全都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方丈一看大惊失色:能让泥菩萨搬家,这样的人不是真龙天子又是什么?!想到这里方丈口中不由得念出了声:“这样的人不是真龙天子又是什么?!”出言不吉,只见晴空响了一个霹雳,一个响雷把方丈劈倒在地。因为泄露天机,老方丈被天雷夺去了性命。就这样朱元璋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走起了他父亲的老路,来到凤阳城马员外家打起了长工。
&&&&朱元璋十七八岁的时候成了马员外家的一名长工。马员外嫌贫爱富,对朱元璋不屑一顾。而马员外的女儿马小姐对朱元璋却心有灵犀,一见倾心。据说朱元璋和马小姐是玉皇大帝跟前的金童玉女下凡: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盗贼蜂起,民不聊生,一片混乱。看到下界如此混乱,玉皇大帝就想派一位神仙到下界做皇帝,扭转乾坤,还人民一个清平世界。可是看到如此乱世,没有一个神仙想转世下凡的。正在这时,殿前的金童、玉女打闹到了一块儿,并且金童手中的“日”旗,玉女手中的“月”旗搅到了一起,两个字合成了一个“明”字。见此情景,玉皇大帝灵机一动,下旨道:命金童下凡做皇帝,玉女下凡做娘娘,国号就叫“大明”。因此金童转世成了朱元璋,玉女就转世成了马娘娘。再说朱元璋在马员外家打长工,倒也十分勤快,什么活都抢着干,渐渐地赢得了马员外的好感。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马小姐十分关心朱元璋的冷暖,为了避嫌,傍晚时分,她便派丫环秋香到朱元璋的住处打探他的消息。秋香去不多时,一会儿便惊慌失措地跑了回来:“小姐,不好啦!小姐,不好啦!朱元璋给冻死啦!” 马小姐十分吃惊地问:“怎么会冻死?” 秋香说:“回小姐,朱元璋的脸上都生虫子啦。” 马小姐说:“胡说!大冬天怎么会有虫子。” 秋香说:“小姐,不相信你去看看。”马小姐也顾不得那么多体面,便同秋香一起来到朱元璋的住处,一看朱元璋正在睡觉,果如秋香所言,有一条三寸长的小蛇在朱元璋脸上爬来爬去,只见这条小蛇从朱元璋的眼里钻到鼻子里,从鼻子钻到嘴里,从嘴里钻到耳朵里,又从耳朵钻回到眼里。马小姐一看明白啦,这条小蛇是真龙附体,能过五窍的是大臣,能过七窍的是天子。马小姐赶忙同秋香回绣楼抱来一床被子,搬来一把椅子,然后马小姐命秋香上前将朱元璋叫醒,朱元璋一醒,脸上的小蛇也消失了踪影。朱元璋一看马小姐来到了他的房里,慌忙问有什么事吩咐要做,马小姐叫秋香把被子放到床上,又把椅子座北朝南摆好,然后马小姐说:“朱元璋,没什么活要你去做,只是大冷的天怕你冻着,给你送来一床被子,但有一事相求:朱元璋,你必须娶我为妻,并且要封我为正宫娘娘。如若不然,把你赶出马家,并告你个调戏民女之罪,拿官示问。”其实马小姐作为大家闺秀,生得虽说不够十分漂亮俊秀,却也端庄大方,标致可人,朱元璋对她早已十分满意,只是因为地位悬殊,不敢有非分之想。一看今天这阵势,朱元璋十分高兴地说:“娶你为妻可以,封你为正宫娘娘不是胡闹吗?我现在是一个打长工的穷小子,又不是皇帝,册封一事从何说起。”马小姐说:“天子口中无戏言,即使你现在不是皇帝,那也得封我为正宫娘娘。朱元璋,快坐到椅子上去,现在就开始封我。” 朱元璋没办法只好答应,然后朱元璋面南背北往椅子一坐,正色说道:“马小姐听封,我朱元璋不当皇帝便罢,一旦我做了当朝天子,当封马小姐为昭阳正宫,钦此!”马小姐慌忙磕头谢恩。丫环秋香一看这阵势不错,也想讨一个东宫娘娘或西宫娘娘封封,于是秋香上前说道:“朱元璋,你看被子是我给你抱来的,你也得封我,封我个娘娘、妃子什么的。”朱元璋暗想,这样一来,后宫不就为马家所把持了吗,况且他又不喜欢秋香,朱元璋眼珠一转,说道:“秋香,我封你一个比娘娘还大的官职好不好,你就做三宫六院的掌门人吧。”秋香十分欢喜地磕头谢恩。原来这三宫六院的掌门人,就是负责三宫六院的开锁关门的,其职位还是个丫环。
&&&&朱元璋解决了婚姻大事后,在他二十出头的时候,便出外投靠了红巾军将领郭子兴,因为朱元璋作战十分勇敢,深得郭子兴的赏识,两年之后,朱元璋便被提拔为将官之职,后来郭子兴战死,朱元璋便取代了郭子兴的位置,成为义军的一方首领,朱元璋在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人的辅保下,剿灭了陈友谅,平定了张士诚,最后将元顺帝赶出大都,朱元璋便定都南京,国号大明,他便是明朝第一个皇帝——明太祖。
&&&&( 三)
&&&&临水寺里当和尚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出个朱元璋。北街生南街长,临水寺里当和尚。
&&&&传说朱元璋在安徽凤阳出生后,连续几年都遭水灾,朱元璋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又一年水灾过后,朝廷的赈灾粮食被官员们贪污了,害得朱元璋的父母为保住朱元璋的小命活活饿死了。朱元璋做皇帝后非常痛恨贪官就源于此事。**岁的朱元璋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没有办法,只得投靠远在霍邱县临水集的姐姐。可怜几岁的孩子举目无亲没出过远门,千里迢迢到哪里去寻亲呐。无奈之下,他听人说,顺着淮河往上走,七天七夜就可以走到霍邱县临水集。朱元璋为了活命,只好踏上了千里寻亲之路。饿了就到沿河的庄子上讨口饭吃,渴了就到淮河里捧几口水喝,困了就在河边的草地上打个盹。不管施舍人的白眼和呵斥,不管恶狗的狂吠和追赶,也不管风吹雨打蚊虫叮咬脚上磨了多少泡。不知是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还是九九八十一天,这一天终于到了临水集。可姐姐家在哪里呢,爹娘临死的时候没顾上说,这里的人又一问三不知,总在人家屋檐下寄宿也不是个办法,不如就到附近庙里借宿讨口饭吃,然后再作打算。
&&&&临水集上的临水寺是一座香火很盛且规模不小的寺庙,建在半山坡上,一个大大的院落,高低不等的好几处庙宇。年代也很久远了,那院中一棵白果树已有几搂粗了,据说是唐朝建寺时第一任方丈栽下的。朱元璋在庙门口跪着乞求了半日,方丈毕竟修行多年慈悲为怀,就收留了这个小乞丐,安排了一个打扫神殿的活计。不管怎么说,小小的朱元璋总算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暂时可以衣食无忧了。
&&&&削发那天,仪式很简单,操作也很省事,一是朱元璋年龄小且是个无根无据的人,二是朱元璋因为饥饿缺乏营养等因素头发特稀,还生着一头的癞疮,于是削发的和尚三剪子两刀就把朱元璋收拾成一个不太标准的小和尚了。这癞疮自生自长也不疗治,就为以后彻底变为秃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打扫神殿可不是一个轻巧的的活儿,别说一个**岁的孩子,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大人也休想胜任得了。那大大小小的几处神殿,那成堆成堆的香灰纸屑,那神像旮旯里的鼠屎鸟粪,那神像上的蛛网浮尘,朱元璋拿着那比他高得多的大扫帚扫啊扫,拿着小笤帚扫啊扫,拿着鸡毛掸子掸啊掸,不管是碰坏了观音的莲花座,还是刮着了佛主的脚趾头,忙得焦头烂额,累得屁滚尿流,还是干不完。朱元璋是彻底累孬了,反正干也干不完,一气之下,就躺在神殿上不干了。呼吭熟睡之际,不免梦来梦去,不免胡言乱语:这些鸟神仙先出去,待老子打扫干净再进来,岂不更省事!谁知那些神仙还真挪动金身一个个出去了,待地扫干净又一个个进来了。朱元璋觉睡得正香,梦做得正好之际,忽听方丈一声断喝:大胆的东西,竟敢在这里偷懒耍滑!还不起来扫地!朱元璋吓得一个激灵,应声道:地已扫完。方丈一看,果真都扫干净了。正想暗自夸奖几句,突然看到观音莲花座上的莲花掉了一瓣,如来佛主的小脚趾断了一根,骤然大怒:你这个小畜生,竟敢如此亵渎神灵!留你何用,还不快快走人!
&&&&胳膊拧不过大腿,朱元璋的小和尚是做不成了,只得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庙门。
&&&&( 四)
&&&&流浪行童
&&&&蒙古帝国统治时期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餐头毛驴价钱。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祸不单行,接着又发生了瘟疫。一时间,家家户户都死人,一个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几人,甚至几十人。
&&&&不久,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其64岁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二哥眼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朱世珍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朱元璋和二哥放声痛哭,惊动邻居刘继祖,于是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三十五年以后,朱元璋回忆起此事时,仍难抑悲痛之情,他在《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不到半个月,昔日和睦温暖的家不存在了,父母的疼爱也一去不复返了。家破人亡的惨痛,深深地影响着朱元璋的心境,使他仿佛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时,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元璋实在走投无路之下,想起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的皇觉寺,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日子一长,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气。一天,他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于是他就顺手打了伽蓝神几扫帚。
&&&&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朱元璋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
&&&&可是,朱元璋做行童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是没有办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时朱元璋年仅17岁。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目睹国是日非、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于是在回到皇觉寺后,朱元璋发奋勤学,广交朋友,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同年八月,彭莹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这些起义者用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
&&&&朱元璋闻听起义的消息,不由心想,老在寺院里,随时可能被元官军抓走,性命难保。正在此时,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汤和在信中邀请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朱元璋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放下钵盂,赶紧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将帅之才
&&&&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就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郭子兴。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
&&&&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今安徽滁县)。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的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来取名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不免伤心。其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甚是可怜,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
&&&&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1353年,朱元璋任命虹县(今安徽泗县)人胡大海为前锋,一举攻克了和州。消息传来,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
&&&&此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本章完 下章更精彩 期待吧...........
热门小说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元璋发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